小学英语教学问题建议.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1449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英语教学问题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英语教学问题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英语教学问题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英语教学问题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英语教学问题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英语教学问题建议.docx

《小学英语教学问题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英语教学问题建议.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英语教学问题建议.docx

小学英语教学问题建议

北市国小英语教学问题与建议

以下根据151所北市国小提出来的困难归纳如下(表示提出此困难的学区)

1.坊间英语教材版本多样,有时各学年教师会选用适宜但不同版本的教科书,有时会造成课程衔接的问题,对学生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内湖区、松山区、中山区、大同区、万华区)

2.教学时数太少,语言学习需要时间,每周二节课的安排似乎太少,但增多又有排挤其他领域或活动的情形产生。

(南港区、内湖区、中正区、中山区、大同区、北投区)

3.英语教学、评量软件及英语图书种类和数量仍待不足。

(内湖区、大安区、北投区)

4.因学校为额满学校或因学校教室空间不足,教室不足,没有足够的英语专科教室。

(松山区、中正区、中山区、大同区)

5.学童程度落差大,学童学习态度较被动,缺乏责任感,需再加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师资不足,难以实施分级教学,以照顾学习低成就的学生,学习低成就的学生大都无意愿参加课后之补救教学。

(内湖区、南港区、中山区、大同区、万华区、大安区、士林区、北投区)

6.特殊儿童影响同侪学习效果(万华区、南港区、中山区、大同区)

7.英语学习环境不利,学生回家主动复习英语功课、聆听录音带风气欠佳。

(万华区、松山区、中正区)

8.学校开设课后班补救教学,需补救的学生多半不愿意参加,以致补救班开不成。

(松山区、中正区) 

9.阅读活动无法深入推广。

由于英语上课节数有限,在完成教材教授、摹写、评量以及歌谣练习等教学活动之后,剩余的时间只能做引导性的阅读介绍,而无法深入的、广泛的进行阅读活动北投

10.英语专任教师负责班级多,须横跨三学年之教学,平日备课、批改作业、及出考题的份量相对也多。

加上每年必须训练孩子参加英语演讲及戏剧比赛,布置全校英语情境。

因此英语专任老师而言,心理、生理负担颇大。

(内湖区、士林区、北投区)

11.英语师资不足,上级主管机关又取消2688增置教师的项目,使学校无法纾解国小英语教师短缺的困难(万华区、北投区)

12.教师虽有意愿参加校外研习,惟学校受限于课务派代之法令限制以及英语代课教师难寻之因素,一旦英语教师参加研习会影响学生学习权益,所以英语教师无法经常参加研习会。

(松山区、中山区、北投区、南港区、万华区、大安区) 

参、综合建议

一、对教师与教育行政之建议

(一)、规画课程与教学模式之努力方向

1.自编校内一到六年级一贯之上课教材

校内成立英语教学小组,聘请专家学者指导自行编置符合各校学生英语程度的教材。

有如华兴小学当地文化特色相关之童书或期刊发音教材

建议市教育局编制一本代表性的教材

2.订定有信、效度的评量认证系统

学生英语能力差异很大,教学效果不符理想,一直各学区公私立学校共同的困难。

能力分组教学

3.尝试跨学科之英语教学

多数家长与教师都认为一周两节的英语教学时数太少,这一星期上的语言知识,到下个星期上课前,因为缺乏练习与应用的机会,学生早就忘光,好像从来没有学过一样陌生。

因要求增加英语的上课时数的声音不断。

事实上,多数学校已英语环境不足的现象做很多努力。

例如晨光英语、英语周、每周一句、英语绘本说故事等。

但是不足的情形仍然存在。

如果有足够的师资或校内聘任外师,可以尝试进行跨学科之英语教学。

如奎山国小一到六年级与文化国小的双语班,除了英语相关课程之外,数学、自然科也以英语教学,增加英语言料输入的质与量,从师资培育的角度来思考,英语教师有培养第二专长的必要性。

从教育大学的师范生到在职的教师都应体会到培养第二专长(音乐、美劳、体育、国语文、数学或自然科的智能)的重要性与专业性。

有第二专长的英语教师一样上21堂课,但只须要上5个班级,可以减轻班级间奔波之苦,降低评量与改作业的数量,又可以深入了解学生一般的学习能力,有助于教师的课程设计与教学策略的选用。

(二)、执行弱势学生补救教学之改善策略

学生英语能力差异很大影响教师教学成效的问题一直是每个公私立小学提出来的共同问题。

事实上这是必然的现象,如同人的天生认知能力与语言性向有所差异一样。

再加上不同的英语学习经验、父母对英语教学重视的程度不同,更可能造成学生英语能力的差异。

在自评的报告中还提到视障、听障、过动儿的个案,也都是英语教学者不可忽略的层面。

以下建议几项有助于处理学生英语能力差异的策略。

1.最为合理的处理学生英语能力差异的方法是给于适性适才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能力分组教学。

2.如果无法实施能力分组教学时,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多利用不同难度的分组活动和学习单,对不同英语程度的学生作不同模式的要求与评量;多采分组合作学习、小老师及同侪学习机制与策略,或善用计算机多媒体让不同英语程度的学生自己在家/在校,以适合自己的速度,针对自己较为弱势的能力自行练习,以协助解决班级学生能力差异的困扰。

3.可以多方寻求社会资源进入教学,以协助与指导跟不上的学生,如争取大学生当义工方式或提供英语专长的毕业生到校实习,协助进行补救教学。

4.申请教育部/局的深耕计划或和大学特殊教育系和英语系合作进行行动研究,获取资源作补救教学。

(三)、鼓励教师参与英语专业成长之配套措施

虽然市教育局及学校提供教师多元的英语师资研习管道。

但是常因为研习时间为教师上课时间,无法离开学校外出参加研习,又无法找到适当的代课教师。

因此没有适当的配套措施,无法让教师安心的参与任何专业成长的研习课程。

因此建议

1.台北市所有的英语教师有一个共同的空档时间不排课,作为共同研习的时间。

2.鼓励英语专长的实习教师到校实习,以辅佐英语教师上课或办理各项英语相关的活动。

3.提供教师实质的鼓励办法,如奎山小学暑假提供每位老师新台币三千元的参加研习会或购书的经费;再兴小学则每年暑假由学校出资送老师到国外旅游,包括到澳门、香港、美国参加校友会或英语教学研讨会等,且远至欧洲、埃及、以色列参观各项古文化建筑及博物馆,以拓展教师视野,加增其世界人文史地之知能。

4.英语师资不足,上级主管机关又取消2688增置教师的项目,使学校无法纾解国小英语教师短缺的困难,故请教育局恢复2688项目。

5.鼓励非英语专长的老师,尤其班级导师,参与英语教学专业课程之在职进修或研究所,以强化英语师资资源。

6.安排校内主题研习会要请英语教学专家或有经验的英语教师到校讲演或示范教学,因此教师不用离开学校一样可以参与英语专业成长的研习。

7.建置网络教学数据库(如华兴小学),整理教学活动资料,汇集电子档及文件资料夹等;

8.建立代课教师的数据库,方便学校聘请合法的代课教师。

(四)、提升图书资源与应用之建议

1.提出周全、有效的英语阅读计划

外籍图书出借率普遍低落的问题,似乎是多数小学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如果有心提升学生阅读外籍图书的兴趣与习惯因而提升外籍图书出借率,教师必须先详读校内英语图书,详加整理与分类,分析与上课教材的相关性、鉴定适用的英语能力程度、最后完整登录,以供学生检索借阅。

课堂上老师可以在上课时建议借阅相关联的书籍及每本书的阅读重点。

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在教室内,透过PowerPoint,带领全班一起共读,进而要求练习写读书心得报告,或自编小书。

同时学校可设计阅读护照,加设奖励办法,以鼓励学生积极阅读。

2.校际图书交流

同一学区内有些学校的外语图书有好几千册,有些学校不到两百册。

除了市教育局依学生比率分发的书籍之外,多半来自社会捐书或家长会补助经费购置。

因此有些学校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因此有些学校十分贫乏,这可能与父母的社经地位与教育理念有关,但是学生一样有很高的受教潜能,不因父母的社经地位的差异而受不同的差异。

事实上同学区,甚至不同学区的学校可以相互支援,图书相互交流,老师学生可以跨校借书,同时办理同学区、跨校的阅读竞赛或分享活动,如此则可以充份利用有限的图书资源,且激励学生的阅读情绪。

3.重新规画使用空间或寻求社会资源

目前大部分台北市公私立小学都有设施完备的英语专科教室,但仍有些学校有英语专科教室不足的现象,可能因为校地有限、教室不足。

学生有减班现象的学校没有英语专科教室不足的现象,反到是学生超额的学校找不到多余的空间设置英语专科教室,真的找不出空间来设置,如文化国小。

有时候是学校空间规画的不够详尽,造成空间上的浪费,但光靠行政人员的规画会有盲点所在,不如像健康国小请全校教职员一起来寻找可使用的空间,对于提供有效意见者给于实质奖励。

另一方面也可以寻求社会资源的协助。

如文化国小和家长会沟通,取得社区人士的体谅,社区就提供活动中心大楼的一整层楼作为英语语言教室与学校会议中心之用。

如此不但解决英语专科教室不足的现象,又可增加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凝聚力。

(五)、肯定英语教学专职行政人员之设置

几乎每个有绩效的市、私立小学(文化、奎山、薇阁、华兴)都设置专业之英语教学小组或英语教学中心,设置专职协调人(coordinator)或英语行政组长及英语教学组长(最好由英语专长的教师担任),全权负责带领英语教学小组规划英语教学重点、课程内容、相关活动与人事间沟通协调。

如果有聘任外师之学校,更须要专职协调人之设置。

但一般市立小学多由一般学校行政人员规画英语教学内涵,再交于英语教师执行。

常造成外行人领导内行人。

(六)、加强行政资源的整合

北市教育局近年来致力推动小学英语教学,已获相当之成果,由此次全市小学自评报告可以窥知,但就整体政策推动,仍有若干重要课题需继续努力解决。

1.应选定学校积极研发能力分组教学之模式,以解决学生英语能力落差的问题,尤其对弱势学生(含低成就学习者、听障、视障、过动儿、社经地位弱势者)之补救教学应优先实施,但对于英语资优学生的加深加广的教学也不能忽略。

2.教材版本问题,应进一步研议解决,以免造成区域或校际学生英语能力落差,积极做法可聘请专家学者严审市面之教科书,以对各校提供更精确评鉴之教科书参用名单。

或邀请英语教材设计学者专家、有经验的英语教师,根据课程标准与能力指标合编一套(一到六年级)、有系统、衔接性高、具代表性的英语教材,供各校选用。

3.有关推动英语阅读活动事,可再鼓励进行,并提供有效策略与行政支援。

对于推动绩效良好的学校给予实质的奖励。

这次的评鉴结果可作为奖惩的根据之ㄧ。

至于学校部分,有以下几点改善策略可供参考。

1.设置英语教学中心或英语教学推动小组,由英语专长的老师担任主任或组长,负责为英语团队和学校行政、其他学科教师间的沟通与合作。

2.主动邀请同学区内的中小学互访,以了解毕业学生升到国中后英语学习的适应状况,探讨国小英语教材与课程规划是否有修订之处,以控制学习衔接问题。

3.行政排课能为所有教师排定一个共同没课的时间,根据举办教师们感兴趣或需要的主题教学研习会或工作坊,邀请有经验的英语教师或专家学者到校演说或教学演练。

4.研拟方案向市教育局申请经费办理补救教学与课后英语活动,同时到各设有教育学程的学校,争取英语专长的教育学程毕业生到校实习或与邻近大学英语系签订合作方案,引进大学生到校协助补救教学与课后英语活动的办理。

不但提供师范生实际教学的机会,了解学童学习英语的真正困难所在,也分担专任英语教师的教学重任。

二、对未来研究之建议

1.探讨特定教学策略对资源班学生(低成就学习者、听障、视障、过动儿)在英语学习成就(如发音、听力、认字、拼音、阅读、写作等)上的影响;

2.开发适合北市国小学童的英语能力认证系统;

3.设计一套小一到小六(或小一的小九)适用的英语衔接教材,含Phonics/Conversation/Vocabulary/Readers,供学校参考选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