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呼市六中初二地理上学期人教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练习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1191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9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呼市六中初二地理上学期人教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内蒙呼市六中初二地理上学期人教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内蒙呼市六中初二地理上学期人教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内蒙呼市六中初二地理上学期人教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内蒙呼市六中初二地理上学期人教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呼市六中初二地理上学期人教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练习题.docx

《内蒙呼市六中初二地理上学期人教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呼市六中初二地理上学期人教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练习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蒙呼市六中初二地理上学期人教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练习题.docx

内蒙呼市六中初二地理上学期人教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练习题

八年级2.4

副标题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

1.“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每年9月,鸿雁会陆续离开日渐寒冷的繁殖地.受冬季季风影响,鸿雁的繁殖地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

A.寒潮B.洪涝C.台风D.滑坡

2.当自然灾害来临时,个人采取适当的方法,可以有效避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当地震发生时,乘电梯迅速离开

B.台风来临,渔船进港避风

C.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D.在室外时,到空旷的地方

3.海南岛几乎不受寒潮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较高,冷空气难以到达B.纬度较低,远离冬季风源地

C.四面临海,受海洋影响较大D.森林覆盖率高,降低风速

读下图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4.日本是个多地震国家,主要因为其位于哪

两个板块交界处()

①非洲板块          ②亚欧板块  

③印度洋板块④太平洋板块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日本东部海域(38.1°N,124.6°E)曾发生大地震,致使福岛核电站发生了污染物泄漏,根据该日风旗风向判断,该日受污染严重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6.根据板块构造理论,红海面积将来可能()

A.扩大B.不变

C.缩小D.有时扩大,有时缩小

7.地震时候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B.

C.

D.

8.2017年6月2号前后,我国台湾和福建发生特大暴雨,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有(  )

①洪涝   ②地震    ③泥石流   ④滑坡       ⑤台风.

A.①③④B.②③⑤C.①④⑤D.②④⑤

9.如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主要气象灾害发生频次统计资料,其中在西北地区发生频次较高的是(  )

A.洪涝B.干旱C.台风D.寒潮

10.王林同学绘制了“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图例代表的气象灾害,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寒潮洪涝干旱台风B.台风干旱洪涝寒潮

C.寒潮台风洪涝干旱D.干旱寒潮台风洪涝

当地时间2016年11月22日5时59分,日本福岛县附近海域发生7.4级地震。

下图为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1.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为该国位于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

B.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

C.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地带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地带

12.在高楼里遇到地震时,下列避险措施正确的是

A.沿楼梯蜂拥而下B.乘电梯下楼

C.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D.在阳台上等待救援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3.图中河流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流量小B.含沙量大C.枯水期长D.无结冰期

14.该区域最不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A.台风B.寒潮C.泥石流D.春旱

15.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吸烟导致森林火灾B.工业废水污染

C.开矿导致山体滑坡D.台风

王林同学绘制了“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6.图中甲、乙、丙、丁四图例代表的气象灾害,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寒潮洪涝干旱台风B.台风干旱洪涝寒潮

C.寒潮台风洪涝干旱D.干旱寒潮台风洪涝

17.海南几乎不受甲类气象灾害影响的主要原因()

A.地势较高,冷空气难以到达B.纬度较低,远离冷空气源地

C.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较大D.森林覆盖率高,降低风速

2017 年6月10日,中国南方多地遭遇特大暴雨。

受强降雨影响,江苏省共有30余条高速公路受到交通管制;此外,京沪高铁等线路的车组均有不同程度晚点。

据此完成问题。

18.此材料反映了()

A.降水和工业生产的关系B.降水和农业生产的关系

C.降水和商业的关系D.降水和交通的关系

19.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此次降水的天气符号是()

A.

B.

C.

D.

20.当洪水暴发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①如时问充裕,按照规定线路,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②如被洪水包围,可迅速泅水逃离

③遇山洪暴发,一定避免渡河,警惕滑坡、泥石流

④当车辆在洪水中熄火,应留在车内等待救援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

21.我国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使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读图甲、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序号代表的山脉是:

①:

,②:

               。

(2)山脉③以东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以西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3)图甲中甲、乙、丙三大高原,地面崎岖不平,喀斯特地形广布的是         ,该区域易发生的山地灾害有              等.

(4)图乙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图.从因地制宜的角度考虑,下列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双选).

    A.A地开垦耕地,发展种植业    B.B地种植花卉疏菜,方便供应城区

    C.C地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D.D地发展海水养殖

(5)根据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因素,简要分析E地发展成为城镇的优势:

                                       .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图.

材料二:

2014年7月18日,9号台风“威马逊”登陆海南时中心拘谨最大风力达17级以上(70米/秒),为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

材料三:

“近500年来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图.

(1)寒潮通常会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从材料一种可知受灾最严重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填简称).

(2)从材料一可以推断出华北平原易发生______(填旱灾或涝灾).此种灾害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哪些影响(答一点即可)______.

(3)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福建、浙江一带会受台风影响,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__地区.材料二中提到的“威马逊”台风登陆海南,除带来强风暴雨,造成洪涝灾害,还可能引发______等地质灾害.

(4)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我国华北地区的沙尘暴从时间上看,主要集中在______季.

23.材料一:

当地时间2017年5月9日10时54分许,日本宫古岛近海发生里氏6.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材料二: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位于亚洲的中国与尼泊尔之间,分布于青藏高原南缘,全长2400公里。

主峰珠穆朗玛峰高度8844.43米。

材料三:

全球六大板块示意图

(1)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德国科学家________提出的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形成的。

板块构造

学说认为,全球大致划分________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的________着。

(2)图中A板块上的陆地主要属于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B板块上的陆地主要属于________洲,在图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________(写字母)。

(3)日本地处E________板块与F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4)火山和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世界上每年都会发生千百次。

下列地区多火山、地震的是(   )

A.南极大陆内部

B.亚欧大陆内部

C.大洋洲内部

D.北美洲西部沿海

(5)地震发生时,下列避险措施正确的是(   )

①迅速跑到开阔的地带 ②乘车逃命 ③立即躲到坚固的桌子或床的下面,就地避震 ④应站着不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用板块构造学说原理,结合上图说出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原因。

24.读我国气象灾害图回答

(1)从气象灾害图判断,图例中A为___________路径,B为___________路径。

(2)在北方地区,干旱多发区分布的主要地形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发生的季节多为___________。

(3)图中G省没有受到气象灾害的影响,该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_。

(4)地震属于地质灾害,2017年12月19日在辽宁鞍山市海城市发生了4.4级地震,沈阳有明显震感,地震心理学上有一个“12秒自救机会”,下列自救错误的是(  )

A.教室内,学生在教师指挥下抱头、闭眼,尽量蜷曲身体迅速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B.场馆内,就地趴在排椅下,用随身携带的物品挡在头上

C.楼道内,远离窗户,坐电梯迅速离开

D.卧室中,可以在小开间的墙角躲避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解:

图中鸿雁的繁殖地位于东北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由于距离冬季的发源地近,极易发生寒潮天气.

故选:

A.

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考查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要理解记忆.

2.【答案】A

【解析】

解:

当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能乘电梯逃生,乘电梯会有被困在里面的危险,选项A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台风来临,渔船马上进港避风,避免台风带来的危害;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当发生泥石流时,为了躲避泥石流带来的危害,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当地震发生时,在室外时,马上跑到空旷的地方;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且对人类社会造成了的危害的现象和事件.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龙卷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

本题考查自然灾害发生时的预防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3.【答案】B

【解析】

解:

我国冬季风的发源地是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势力较强,影响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但个别地区例外,如海南岛纬度低,距离冬季风的发源地较远,再加上山岭的重重阻挡,几乎不受冬季风的影响.

故选:

B.

在我国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着.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正是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变化,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

该题主要考查我国海南受寒潮影响小的原因.

4.【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A

【小题4】B

【解析】

本题考查日本地震的原因。

日本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是个多地震的国家。

故①③错误,②④正确。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风力符号的判断。

读图可知,根据该日风旗风向判断,该日为北风6级,受北风影响,污染物随水流向南飘移,因此受污染严重的地点是位于震中南面的③。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板块构造学说。

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的生长型边界上,该处板块向两侧(背向)运动,经过若干万年后,该海区的面积会增大到成为新的大洋。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地震发生时如何自救。

地震发生时,应走楼梯,不能坐电梯,因为电梯会因地震影响发生故障,乘坐电梯可能导致伤亡,故A错误;厕所空间较小,地震时能留下生命空间,因此地震时可以抱头躲在厕所墙角,故B正确;抱头坐床上,可能倒塌的天花板砸到,造成伤亡,故C错误;爬窗跳楼,可能会造成伤亡,故D错误。

故选B。

8.【答案】A

【解析】

解:

特大暴雨可能诱发洪涝灾害,我国台湾和福建地形多山地丘陵,可能发生地质灾害有泥石流、滑坡、崩塌等.

故选:

A.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自然灾害的多样性.

本题考查我国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

9.【答案】D

【解析】

解:

西北地区靠近寒潮的发源地,受寒潮影响时间最长、影响强度最大,寒冷的寒潮加剧了我国西北地区的严寒.

故选:

D.

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内蒙古高原位于北部边疆地区,东北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此题主要考查寒潮对我国的影响.

10.【答案】C

【解析】

解:

甲图例是寒潮,寒潮是冬半年影响中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乙图例为台风,台风主要影响中国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丙图例为洪涝,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夏季多暴雨,地形多平原,地势低平,不利于泻洪,长江上游地区对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下游河床抬高,泥沙淤积,所以洪涝灾害频繁;丁图例为干旱;华北平原人口和耕地密集,城镇和工矿企业众多,但几乎每年都要发生严重的旱情。

黄河水量“入不敷出”,下游干流经常断流。

故选:

C。

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考查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要理解记忆。

11.【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解析】

本题考查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日本由于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因而多火山、地震。

地震主要发生在日本列岛的太平洋沿岸。

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地震时的避险措施。

地震主要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多发生在板块的交界地带。

当地震发生时,要保持镇静,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避震,在楼房里,不要沿楼梯蜂拥而下,可用枕头护住头部,就近躲在小开间内,内承重墙的墙根、墙角,坚固的床等家具旁边,千万不能跳楼、躲在窗下、阳台上或乘电梯下楼,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伤害。

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3.【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河流。

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图,从图中信息可知其纬度位置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河流无结冰期,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我国的灾害。

从图中信息可知其纬度位置位于秦岭—淮河以南,而春旱出现在北方和华南、西南地区,尤其是华北严重;东部沿海山区易发生台风、泥石流,偶尔也有寒潮发生。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5.【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自然灾害现象,理解答题即可。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

分析选项可知,台风属于自然灾害;ABC属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灾害,故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6.【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

由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可知,图中甲是寒潮,寒潮是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剧烈降温的现象,主要影响我国北方地区;乙是台风,台风是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丙是洪涝,洪涝灾害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季风区,我国南方地区洪涝灾害严重;丁是干旱,干旱是影响我国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都容易出现旱灾,C对,ABD错。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

由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可知,图中甲是寒潮,寒潮是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剧烈降温的现象,主要影响我国北方地区,我国海南省由于纬度较低,远离冷空气源地,所以几乎不受寒潮天气的影响,B对,ACD错。

故选B。

18.【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C

【解析】

21.【答案】

(1)太行山喜马拉雅山    

(2)耕地(林地)  草地   

(3)乙 泥石流、滑坡、崩塌等(任一项即可)

(4)BD     

(5)海拔较低,地势平坦、在河流沿岸,水源丰富。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主要的地形区分布以及土地利用类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等。

(1)本题主要考查山脉的分布区。

根据图可知:

①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②是弧形山脉的喜马拉雅山。

(2)本题主要考查土地的利用类型。

山脉③是大兴安岭,大兴安岭以东是东北平原,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大兴安岭以西是内蒙古高原,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

(3)本题主要考查地形的基本特征。

根据图可知,甲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乙是云贵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不平,石灰岩分布广泛,该区域易发生的山地灾害有滑坡、泥石流等;丙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由于历代战乱、盲目开荒放牧及乱砍滥伐导致高原的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加之黄土的土质疏松,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形成,独特的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等地貌特征和“千沟万壑”的黄土地貌。

(4)本题考查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右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A地海拔较高,坡度大,可植树造林,发展林业,选项A开发利用不合理;B地海拔低,在河流附近,可种植花卉蔬菜,方便供应城区,选项B开发利用合理;C地围湖造田,如果扩大耕地面积,使得湖泊面积减少,会破坏生态环境,选项C开发利用不合理;D地区位于沿海附近,水资源丰富,可发展海水养殖业,选项D开发利用合理。

故选B、D两项。

(5)本题考查E地发展成为城镇的优势。

从右图可以看出,E地海拔较低,地势平坦,在河流沿岸,水资源充足,可能发展成为城镇。

22.【答案】内蒙古;旱灾;粮食不易生长;东南;泥石流;春

【解析】

解:

(1)据图中所提供信息,北方靠近冬季风的发源地,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所以,受冬季风影响时间最长、影响强度最大的应该是靠近寒潮发源地的内蒙古自治区,其简称是内蒙古.

(2)从材料一可以推断出华北平原易发生旱灾,旱灾会造成人们的生产生活用水紧张、农作物减产或绝产等问题.

(3)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南地区,如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福建、浙江一带会受台风影响,材料二中提到的“威马逊”台风登陆海南,除带来强风暴雨,造成洪涝灾害,还可能引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4)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我国华北地区的沙尘暴从时间上看2-5月发生的次数最多,主要集中在春季.

故答案为:

(1)内蒙古;

(2)旱灾;农作物减产或绝产(3)东南;泥石流;春.

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具体来说,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其以北48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在4℃以下,且陆地上伴有5~7级大风,海上伴有6~8级大风,就可视为寒潮发生.寒潮南下使所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着雨雪天气.

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是旱涝.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在我国,不仅降水稀少的西北地区旱情严重,而且在东部季风区也常出现旱灾.

沙尘暴是沙尘天气的一种,指的是强风将地面大量沙粒和尘土卷入空中,使空气变得特别混浊,能见距离降低到1千米以下.沙尘暴发生时,天空呈土黄色,有时甚至呈红黄色.由于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植被比较稀少,沙质土壤较多,寒潮大风天气频繁,在气候比较干燥的春季,很容易出现沙尘暴天气.沙尘暴天气给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近几十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沙尘暴天气有增加的趋势.

本题考查了我国的自然灾害,依据材料和相关地图解答即可.

23.【答案】

(1)魏格纳 六 运动

(2)南美 北美(两个位置可互换) 南极 F

(3)亚欧 太平洋 

(4)D

(5)C

(6)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形成的。

【解析】

本题考查板块运动学说的内容、避险知识等,熟悉板块运动学说的内容是关键。

(1)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该学说认为,全球大致划分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

(2)读图可知,图中A板块是美洲板块,该块陆地主要属于南美洲和北美洲,B板块是南极洲板块,该板块上的陆地主要属于南极洲。

图中的板块F是太平洋板块,该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洋。

(3)读图可知,图中E是亚欧板块,F是太平洋板块。

由于日本地处这两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因此多火山和地震。

(4)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因此多火山和地震。

由此可知,南极大陆内部、亚欧大陆内部、大洋洲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不易发生火山和地震,故ABC不符合题意;北美洲西部沿海位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当灾难来临时,我们要学会采取正确的自救措施。

地震发生时,我们不能站着不动,要迅速跑到开阔的地带,离开高大的建筑物;不能盲目乘车逃命。

如果来不及逃出房间,应立即躲到坚固的桌子或床的下面,就地避震。

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

读图,根据图中箭头可知,图中E亚欧板块和C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于是形成了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

24.【答案】

(1)寒潮 台风

(2)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春季

(3)拉萨

(4)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气象灾害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从气象灾害图判断,图例中A来自西伯利亚、蒙古一带,为寒潮路径,B来自东部的太平洋,为台风路径。

(2)依据位置,读图分析可知,在北方地区,干旱多发区分布的主要地形区为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其发生的季节多为春季,降水少,气候干旱。

(3)依据省区轮廓,读图可得,图中G西藏自治区没有受到气象灾害的影响,其行政中心是拉萨。

(4)当地震来临时,自救措施是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有时间时快速离开教室,跑到空旷地方去;来不及外逃时,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底下,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教室内,学生在教师指挥下抱头、闭眼,尽量蜷曲身体迅速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场馆内,就地趴在排椅下,用随身携带的物品挡在头上;卧室中,可以在小开间的墙角躲避;楼道内,远离窗户,一定不能坐电梯迅速离开,防止断电被困等。

综上所述,故C叙述错误,符合题意,AB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