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票据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1028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票据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我国票据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我国票据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我国票据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我国票据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票据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docx

《我国票据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票据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票据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docx

我国票据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我国票据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摘要I

ABSTRACTIII

1绪论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1

1.2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1

1.2.1国内研究文献综述1

1.2.2国外研究文献综述2

1.3研究内容及框架3

1.4研究思路和方法5

2基础理论6

2.1票据理论6

2.2多远化战略理论6

2.3可持续发展理论6

2.4企业价值管理理论6

3我国票据业务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7

3.1我国票据业务存在的问题7

3.1.1市场问题7

3.1.2产品的主体种类问题7

3.1.3业务工具单一8

3.1.4市场问题8

3.1.5信用环境问题9

3.1.6操作规范问题9

3.2我国票据业务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10

3.2.1票据知识普及率低10

3.2.2票据市场欠发达10

3.2.3票据贴现、票据再贴现权力过于集中10

3.2.4相关票据法规不尽完善10

4票据业务管理的国外借鉴12

4.1德国票据业务12

4.2美国票据业务14

4.3日本票据业务16

4.4启示17

5解决我国票据业务问题的对策建议19

5.1立足实际调整经营理念19

5.2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及教育力度19

5.3创新票据经营模式20

5.4逐渐推进票据业务发展21

5.5强化内控,降低风险22

5.6加强票据业务电子化建设22

6结论与展望24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银行向大企业大规模发放所导致的风险逐步暴露后,银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开拓市场的积极性,并由此产生了大量的闲置资金。

银行需要一个比更为安全可靠的资金运用渠道并实现盈利。

商业银行和企业就此在票据业务中找到了利益共同点,票据市场的出现和壮大成为资金供需双方协调发展的一种可行的选择。

当前,我国加入,WTO,的后过渡期已经结束,金融市场全面对外开放,票据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发展壮大,如何与国际接规,如何在我国票据市场机制和功能尚未完善的情况下,迅速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票据市场良性发展的道路,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尽管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任重而道远,面临的问题也很多,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既不能停滞不前,也不能操之过急,只能根据实际情况,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稳步扎实地推进工作,才能使我国票据市场长期稳定发展下去。

1.2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的票据市场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经过二十多年规范和发展,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日益显现,因此也成为理论界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票据市场间的比较研究。

我国票据市场发展较晚,需更多借鉴国外成熟票据市场发展的经验,因此,我国与国外票据市场的比较研究成为理论界研究主流之一。

其主要代表有:

边维刚(2000)[1]研究指出不同市场基础和经济条件,使票据市场表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其中较为典型的模式有以美国为代表的放任型、以巴西等国为代表的强管制型和以英国为代表的引导型。

通过比较指出,引导型票据市场较适合作为中国票据市场发展。

王健(2001)[2]在对比英国和美国票据市场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基础上,指出中国票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和英国更为相似,英国票据市场组织结构值得参考和借鉴。

绳庆才(2004)[3]通过中、美票据市场的比较研究,指出我国票据市场较美国市场都存在诸多不足,我国急需要扩大票据交易品种和规模,夯实票据基础,建立全国统一的票据市场。

巴曙松(2005)[4]通过分析了我国票据市场与美国、英国、日本和欧洲等成熟市场发展路径差异,提出了我国票据市场未来的路径选择建议。

另一方面,票据市场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票据市场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对于市场问题深入探讨和对策研究也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点之一。

其主要代表有:

张宝林(2001)[5]将票据市场的发展与我国货币市场的改革联系起来,认为在现阶段,票据市场作为货币市场的枢纽和与资本市场的桥梁,能够克服其他货币子市场在实现利率市场化方面的诸多缺陷,并且从利率的决定机制、传到机制及调整机制来看,票据市场都是利率市场化最有效的突破口。

王伟芳(2006)[6]从票据案件实证分析入手,探索基层商业银行强化票据融资业务管理的现实途径。

阙方平(2005)[7]从制度角度出发,指出我国的票据市场制度经历了由诱致性制度变迁到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过程,通过分析各项制度缺陷,提出创新性建设观点。

陈丽英(2005)[8]票据市场作为货币市场的子市场,承担着融通短期资金,传导货币政策等诸多功能,是企业重要的信用工具和融资手段。

通过对当前我国票据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成因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

1.2.2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早在十八世纪,英国银行业之间就己开始经营票据业务。

二战后,英国和美国票据市场己发展的比较成熟。

对票据市场的研究起步也较早,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通过理论分析结合数理模型测算,论证票据市场建立对金融体系以及宏观经济的作用。

如RiehardZeekhauser和JayenduPatel(1987)[9]以美国1953一1984年遇到的通货膨胀为背景,通过实证分析,指出票据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以及诸多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将其所面临的通货膨胀风险降低了30%至40%。

并从票据功能的角度出发,解释了九十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原因;KashyapAnilDWWilcox和JeremyStein(1993)[10]从理论上分析了各类票据在一个统一的票据市场上的整合对信贷状况和货币政策造成的影响。

CaseyB.Mulligan(1998)[11]采用资产定价的模型对票据在流通过程当中的价值提出了指导性的价值。

TomasK.Hahn(1993)[12]认为快速增长的商业票据市场是过去几年债券市场最重要的市场。

从商业票据的市场本身、市场的参与者以及投资所要面临的风险方面分析了商业票据市场的特质。

此外,对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和商业票据互换的发展策略进行了分析。

另一方面,通过各国票据市场的对比研究,总结各国市场发展经验。

如AlbertoAlesina和RobertPerotti(2001)[13]选取OECD国家的票据市场为研究样本,并以丹麦,爱尔兰和意大利为重点研究对象,发现这些国家不同的票据市场结构和特点,揭示出各国票据市场在企业融资和政府政策制定中的作用;MarkGerther和CaraS.Lown(1998)[14]通过对亚洲与北美、欧洲票据市场不同的发展轨迹的比较研究,指出信用评级机制缺失是亚洲票据市场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制度隐患。

近年来国内专家和学者针对市场中出现各种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分析研究,但对于我国票据市场发展滞后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发展的制约因素仍缺乏全面深入的发掘。

因此,本文在对比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现状与国外票据市场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发现我国票据滞后的突出表现,并结合我国票据市场发展路径,深入探究了制约其发展的根本原因,从而进一步提出完善我国票据市场的对策建议。

1.3研究内容及框架

本文对我国票据业务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的研究主要分析。

正如前文所说,当前对票据业务的研究己经是业界比较前沿的热点问题。

本文在总结我国票据业务现状的基础上,列举了其他国家票据发展的情况,并对我国票据业务中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解决我国票据业务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了。

六大部分:

第一:

选题意义、背景、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思路以及基本观点。

第二:

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的相关基础理论。

第三:

我国票据业务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

第四:

列举国外票据业务的发展情况以及对我国票据业务有何借鉴的作用。

第五:

解决我国票据业务问题的主要途径。

第六:

结论与展望。

本文框架图,如图1-1

 

图1-1论文研究框架图

1.4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实证分析以及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理论分析,采取系统的方法、运用科学抽象法、分析和综合法、层次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法、定性和定量分析法、演绎分析法等具体研究方法。

第一步,数据的收集。

在充分理解并掌握理论的基础上,积极广泛的收集数据,收集的数据来源如下:

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www.stats.gov.cn)、中国宏观经济信息数据库(www.macrochina.tom.cn)、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www.drcnet.corn.cn)。

第二步,数据的处理。

对数据进行检验,从而判断其是否具有长期均衡关系。

第三步,实例分析。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例进行分析,从而更清楚的了解我国票据业务的现状以及票据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国外票据市场发展较早,市场整体结构发展较为完善。

其研究角度主要集中在通过数理模型测算进行定量分析,具体求证出票据市场对金融市场及宏观经济的作用。

尽管对于票据市场本身研究实证不多,但关于票据市场发展有一定的经验。

本文从实践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国外成熟票据市场的交易工具、参与者构成及运营模式的全面分析,总结出国外成熟票据市场发展趋势。

在结合我国票据市场发展演变过程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实证形式分析影响票据发展的因素,从而提出解决票据业务问题的途径,更具说服力。

2基础理论

2.1票据理论

票据理论,银行资金来源主要是吸收流动性很强的活期存款,银行经营的首要宗旨是满足客户兑现的要求,所以,商业银行必须保持资产的高流动性,才能确保不会因为流动性不足给银行带来经营风险。

因此,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集中于以真实票据为基础的短期自偿性,以保持与资金来源高度流动性相适应的资产的高度流动性。

2.2多远化战略理论

企业采用多元化战略,可以更多地占领市场和开拓新市场,也可以避免单一经营的风险。

多元化战略又称多角化战略,是指企业同时经营两种以上基本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发展战略。

多元化战略是相对企业专业化经营而言的,其内容包括:

产品的多元化、市场的多元化,投资区域的多元化和资本的多元化。

2.3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包括五个方面分别是:

(1)共同发展

(2)协调发展(3)公平发展(4)高效发展(5)多维发展

2.4企业价值管理理论

企业价值管理的概念是一个不断进行投资和做出包含价值创造在内的决策的连续过程。

价值管理要求管理者在制定决策时将价值管理理念融入其中,企业价值管理的成功者,是将价值管理要以决策目标为开端,并通过非财务手段和财务指标来支持这一目标得以实现。

价值管理的构成除了决策还包括业绩评价、战略、目标和管理过程要素。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管理的目标,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作为企业价值的管理者和价值的创造者,进行正确的、必要的价值评估,利用衡量和分析市场价值信息帮助投资者和管理者改善决策。

3我国票据业务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3.1我国票据业务存在的问题

3.1.1市场问题

票据融资比重低,尽管近年来票据业务的开展已逐渐受到重视,企业办理票据结算和融资业务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各家商业银行也纷纷拓展在这一领域的业务,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效果仍然不甚理想。

目前,商业票据年度签发量占三票-支票、票据、本票业务量的比重约为1%,我国企业票据融资量占其外源性融资,+股权融资+商业票据+企业债券,总量的比重约为2%,票据未到期金额仅相当于国内债券余额的15%,商业信用票据化程度低,5000户大中型工业企业期末应收账款净额超过,4000亿元到2000年8月末,金融机构的票据贴现占其资产的比重仅分别为0.7%和0.9%,人民银行票据票据再贴现仅占基础货币量的2.6%,

3.1.2产品的主体种类问题

一个成熟的票据业务必须有足够多的产品主体只有多样化的业务主体,才能使票据业务活跃起来,目前我国票据业务最大的问题是业务主体种类不足,一是数量少,主要是企业未能充分利用商业信用融资,目前签发商业票据的企业往往是告贷不成的企业,愿意接收票据的企业多为产品难销的企业多数企业不用票据,对于大多数大型国有企业来说,由于其规模大,力量强,同商业银行有着传统的良好关系,可以轻意地从银行获得借贷,所以利用承兑票据的动力不足,更谈不上发行企业本票来进行融通资金了,商业银行也并不是所有分支机构都做票据业务,而只是作为一个从属性业务,虽然随着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上海票据贴现所的建立,专业票据经营机构不再是空白,但也只是刚刚起步,处于探索时期,二是经济主体进入票据业务的目的比较单一,企业和商业银行主要为融资而参与业务,以投资为目的而参与业务活动的很少,只有极少数开展转票据贴现业务的商业银行,目前许多商业银行对票据业务开发不主动,业务意识淡薄,经营能力不高业务行为不规范,由于缺乏有效合理的竞争机制,商业银行往往以非业务化方式办理票据业务,而不是开发业务,众多的中小企业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的程度很有限,所占的业务份额也很小,而实际上中小企业由于其规模小,融资渠道有限最需要从票据业务上获得资金支持。

3.1.3业务工具单一

票据多重功能没有得到开发,票据业务是发行,流通短期信用凭证的场所,具有融通短期资金,实现债权流通,反映业务信息,传导货币政策等多项功能,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票据业务的交易工具主要包括各种商业票据商业本票,银行票据,银行本票,国库券,大额定期可转让存单,金融债券,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券,商业融资票据,企业债券及其他短期债券等,其他国家由于票据种类齐全,所以其功能得到有效发挥,而我国目前的情况却是只有交易性票据,没有融资性票据,即使是在有限的交易性票据中,也是银行承兑票据占比较高,商业承兑票据由于资金回收率较低,风险性大,难以被接受,在票据业务中处于被排斥的地位,目前与票据业务相关的活动只有签发,承兑,背书,票据贴现,票据再贴现,票据运动主要不是在众多的商业性机构之间进行,而是局限于单向融资功能,即由供货企业向购货企业提供信用,商业银行向持票企业融资,中央银行向持票银行融资交易资金主要靠商业银行垫资,或从中央银行获得,它在反映业务信息,传导货币政策,实现债权流通方面的作用基本上没有发挥,就债权流通功能而言,目前除了票据贴现之外,别无他法,商业银行之间的转票据贴现极不顺畅,就反映业务信息的功能而言,由于票据业务尚未达到业务化所需的规模,信息准确性受到极大限制,加之信息采集,整理,分析等系统性方法本身尚不完善,这项功能基本没有发挥,即使融通短期资金的功能,也很不健全。

3.1.4市场问题

票据业务运作要求有顺畅的资金融通渠道和运转机制,在发达国家,由于具有完备,成熟的货币业务体系,票据业务和大额定期可转让存单,同业拆借业务,短期国债业务等各个子业务相互开放,相互融合它们之间的资金融通渠道十分流畅,资金融通渠道很多,我国货币业务是在特殊条件下发展的,而且也比较落后,虽然同业拆借业务和短期国债业务相对发展比较成熟,但是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偏差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各货币业务子业务在实际运行中相互封闭,壁垒森严,在票据业务内部,则局限于票据贴现,票据再贴现,商业银行之间的转票据贴现被视为同业拆借业务而受到严格限制,这种状况,堵塞了货币业务资金的正常流通渠道,导致票据业务中的资金供给严重依赖于中央银行的票据再贴现,无法通过票据二级业务和其他手段融通。

3.1.5信用环境问题

为投资者所普遍接受和认可的信用环境的存在,是票据业务建立特别是商业票据(CP)业务的建立重要条件,这是投资者投资选择的重要依据,信用评级机构及其相应的信用评级规则体系,在票据业务的建立过程中对信用级别的选择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独立,客观的信用评级是票据业务构建的关键,只有通过评级机构对票据进行中立的,科学的,公正的评估,投资者才能根据评级机构出具的资信评级结果作出正确的投资选择79我国信用评级现在的情况是信用评级制度不完善,评级机构的体制和组织形式不符合中立,规范的要求,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估标准,不可能做到独立,客观,公正地评估,由于信用不对称,投资者对票据发行者的了解比发行者要少,发行者就可能以等级差的票据冒充等级高的票据,给投资者带来损失,在投资者对发行者没有正确认识的前提下,就不敢轻意进入,这必然影响票据业务的发展,不利于票据业务的建立和进一步完善。

3.1.6操作规范问题

无因性是票据的一个基本性质,在各国,票据都是一种强调形式的有价证券,票据之所以产生以及票据行为之所以发生的原因不是票据法规范的内容,无因性就是说票据原因是否合法,有效,不会影响票据或票据行为的有效性,合法性,对票据无因性的规定,是对票据流通性的维护,票据受让人在接受票据时,不必追究票据产生的原因,只要票据形式上有效,合法,受让人出于善意,则其所享有的票据权利就会受到法律的确认和维护,这是国外票据立法的经验和国际通行的规则,票据法,规定我国流通使用的票据具有无因性,又特别重视票据产生的原因的规定,票据法,第十条规定,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

这些规定势必会影响票据的信用和流通,影响票据交易活动的发展,削弱票据在业务经济中的作用,从世界范围看,票据法在商事法中的国际性表现得最为突出,票据法中大多数规定属于技术性规范,其目的在于保障票据的流通,其中的一些规范已经为各国立法共同采用,而这些共同性的东西,正是国际经济活动与发展所遵守的共同准则而国际经济发展的日益一体化,也要求有共同的法律准则对其进行调整,而票据行为的无因性,对国际间结算与支付产生着积极的作用。

3.2我国票据业务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2.1票据知识普及率低

一方面,金融机构宣传营销力度不大,社会公众缺乏票据知识的了解,这是票据业务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部分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对票据业务熟练程度不够。

如新开办票据业务的农村信用社,由于其一线员工对票据知识掌握不够,对票据特别是商业票据的鉴别能力较差,至今全市农村信用社尚未开办票据贴现业务。

3.2.2票据市场欠发达

票据种类单一,票据贴现规模小。

当前,吉安市票据市场上基本是单一的银行承兑票据流通,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票据市场进一步发展。

二是票据业务范围不广。

《票据法》规定,签发商业票据要以实物交易合同为基础,票据关系被限制在非常狭小范围,票据流通性不强;三是缺乏便捷、低成本的查询与签证系统,跨系统、跨地区办理票据业务非常不便,且费用较高,查询只能证实票据业务的真实性,但票据的真伪自负,从而制约了票据贴现业务的发展。

3.2.3票据贴现、票据再贴现权力过于集中

一方面,受商业银行管理方式限制,其信贷管理权限过于集中,票据承兑、票据贴现基本集中在市级分行。

而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虽然近年开始办理银行承兑票据业务,但沿海部分经济发达城市的金融机构因对农村信用社不了解而拒绝受理其开出的承兑票据。

据了解,由吉州区农村信用社开出的银行承兑票据仅今年上半年就被无理拒票、退票1次。

另一方面,由于受信贷规模影响及基层央行票据再贴现权限上收,票据贴现业务发展受到严重约束。

3.2.4相关票据法规不尽完善

一是《行政许可法》颁布后,对空头支票、票据兑付等涉及罚款、罚息方面执行中存在一定的实际操作困难,不容易落到实处,影响到执法力度;二是在票据受理和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退票和拒付,《票据法》只规定了出票人必须承担相应的票据责任,而没有行之有效、具体的措施来减少或降低无理拒票和退票的行为;三是发行融资性票据面临法律障碍。

《票据法》对票据必须以真实商品交易为基础的规定,使融资性票据发行难以实现,从而限制了票据市场规模,导致票据市场缺乏广度和深度,票据市场为企业提供直接短期资金融通的功能难以充分发挥。

4票据业务管理的国外借鉴

4.1德国票据业务

在德国,以票据作为融资工具历史悠久,其重要性体现在:

公司以其作为支付、信用和的抵押工具,银行可对其进行票据贴现,可作为中央银行再融资的工具。

早在1933年6月21日,德国通过了《票据法》,并目,通行到现在,它是依据1930年日内瓦票据法会议确立的准则建立的,后者在欧洲得到各国普遍认同。

1、银行的票据贴现政策

在德国,银行票据贴现始于上个世纪工业化时期,从那以后,商业票据到期之前的买卖已是银行业的常规业务。

票据贴现的前提是有提供票据贴现承诺的信贷协议,其内容包括:

银行确定的票据贴现条件及银行将从企业购入票据的最高金额,在这一条件下,银行购入票据,并在扣除折扣后贷出一笔款项。

有资格在联邦银行再融资的票据通常都会用来在德国中央银行票据再贴现。

没有资格在联邦银行再融资的票据或未被票据再贴现的票据在到期前一定要由付款人付款,通过向支付地点条款中所指明的银行出示票据即可完成。

对企业尤其是对中小企业来说,票据贴现是一条低成本融资渠道,但前提是,票据要符合中央银行再融资的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联邦银行的票据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票据贴现率的基准。

与作为企业主要资金来源的往来帐户的平均利率(现在大约为8%)相比,可再融资的合格票据的票据贴现率为5%左右,大约低3个百分点。

实际上,影响票据贴现率的主要因素是企业的信用等级、企业其它可替代的融资渠道、在谈判中的地位。

中小企业通常要支付较高的票据贴现率,因为大量小面额票据要花费银行许多人力。

但是,越是大公司,商业票据对其融资的重要性越小,大企业还有其它的融资方式,如代理融资、商业票据或在欧洲货币市场上借款。

资产组合结构,对于银行来说,对票据格式的严格要求及责任人之间的连带责任使得票据贴现很容易管理,并目‘,也为他们获得央行提供了准入的优惠条件。

既使如此,同资产负债结构比起来,票据贴现的重要性也要相对弱一些。

银行借款中约30%为银行间同业拆借,50%为」卜银行存款,20%为债券。

银行间借款的la%为央行,其中包括1l3的票据再贴现票据,因此,以票据为基础的再融资只占银行全部借入资金的100。

从绝对量来讲,非银行票据贴现只比商业银行在央行的票据再贴现稍微大一点。

为了争取较好的借款者而进行激烈竞争,银行的票据贴现率很低。

因此,开出的商业票据的量不会超出银行再融资量太多,以票据为基础的量同央行愿意发出的票据再贴现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2、中央银行票据再贴现

商业票据是货币创造的一种传统工具。

在德国中央银行历史上,在较早时期商业票据就发展成为一种传统的货币创造工具。

上个世纪中叶,银行前身普鲁士银行以及中央银行所购买的票据主要就是生息资产,以商品交易为基础的高质量商业票据被看作是替代银行券流通的良好工具。

其理论基础以19世纪上半叶的银行学派为代表,这一理论认为在商品生产和商业票据所产生的货币创造之间存在着关系,他们把商业票据看作是商品流通过程中的融资工具,在商品售出、流通结束时,企业将收到承兑票据的货款。

因票据贴现而发行的银行券就会或快或慢地自动流回中央银行,退出货币流通。

由于商业票据与商品单向转让融资的自偿性原则,人们认为原则上中央银行的这种信贷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根据这种观点,就很容易理解法律规定要求银行为货币发行提供保证,其中1l3为黄金或金银币,其余部分则以易兑换的商业票据保证。

通常,票据责任人有3个,期限为3个月,因为一般认为3个月的时间内商品交易足以完成。

然而,随着其独立性的消失,银行在一战及二战期间被迫为战争融资,严格的货币发行保证制度渐渐淡化了,除商业票据外,如国库券之类的短期政府债务工具及中期国债也被用于货币发行保证,这就为通货膨胀打开方便之门,央行无限制地为政府债务进行融资导致了两次战后的通货膨胀,彻底摧毁了德国货币。

联邦银行票据再贴现业务管理规则。

联邦银行法给子联邦银行制定票据贴现率和确定原则的货币权力(第15条)。

另外,在第19条中确定了联邦银行再融资票据的标准。

以联邦银行法第巧条为基础,中央银行委员会为票据的票据再贴现确定了特别原则,这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