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广州市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的探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0911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加强广州市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的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对加强广州市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的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对加强广州市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的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对加强广州市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的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对加强广州市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的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加强广州市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的探讨.docx

《对加强广州市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的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加强广州市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的探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加强广州市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的探讨.docx

对加强广州市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的探讨

 

 对加强广州市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的探讨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房地产产业快速发展,各地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如雨后春笋,商品混凝土在工程建设中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大。

商品混凝土的广泛使用对改善现场施工作业,减少城市噪音和粉尘污染以及建筑节能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但是,由于部分商品混凝土生产和使用单位责任不清,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技术人员缺乏培训等问题,导致部分商品混凝土质量不稳定,影响了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为此,为确保建设工程的结构安全及耐久性,提高商品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可靠性,防止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

笔者认为,如何规范商品混凝土企业和建设单位的质量行为,强化质量意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对商品混凝土从生产到使用的各个环节的规范和监管,不仅是建设部门也是我们各级散预管理机构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本文在对我市商混企业和施工单位进行专题调查的基础上,就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管的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商品混凝土在质量管理中存在主要问题

(一)商品混凝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不够规范、制度欠落实。

一是多数企业质量意识差、责任心不强、未指派专人负责质量控制问题,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所指定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制度不能落实到位;二是企业生产供应合同签订不规范,所提供的合同存在无合同编号、内容约定不明确、供需双方未盖章确认等问题、还有部分企业未按要求签订合同;三是多数企业未建立商品混凝土生产供应台帐,或出示的台帐内容不全,不能反映自身商品混凝土实际生产供应情况,四是部分企业未能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及时提供商品混凝土合格证及有关质量证明材料。

或合格证内容不全,质量证明材料不齐全。

2、商品混凝土原材料和生产过程过程质量控制不够科学、措施未到位。

一是大部分企业未建立材料的进场台帐,或所建台帐内容不全,不能反映实际情况;二是进场材料未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进行质量控制,水泥等主要原材料未按批次和批量进行抽样复检,部分企业无砂、石等原材料质量控制资料;三是企业对外加剂的实际质量控制不到位,不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复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外加剂的用量无有效的控制措施,控制不到位;四是少数企业未按要求对砂、石材料进行质量控制,不能提供砂、石合格证明材料及检测报告;大部分企业未按要求进行砂石级配控制,现场有关控制设备配备不到位,并无相关资料;五是混凝土配合比的配置频次不足,不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大部分企业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在理论配合比基础上计算并调整实际配合比,生产过程中对配合比的调整多依据经验改变加水量,混凝土质量得不到科学、可靠的控制;六是混凝土坍落度控制不到位,大部分企业不能提供规范的坍落度检测记录。

检察人员对部分企业的混凝土进行了现场抽样检查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3、企业试验室管理和实际检测能力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我市仅有两家商混企业设立了专项实验室并取得商品混凝土专项检测资质,其它企业均是委托具备见证检测资格的检测机构实施专项检测工作,但都是使用自身人员和试验设备、受委托的检测机构未在委托企业搅拌站设立分支机构,未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和开展检测工作,试验报告的真实和可靠性得不到保障;二是大部分企业试验室检测仪器和设备配置和检定不到位,部分仪器和设备不能进行正常运行,不能提供有效的运行记录。

试验室专业技术人员资格不符合要求,无检测资格证书;三是标准养护室实际达不到要求,未按要求正常运行,养护室无运行记录或部分试验室提供的运行记录与实际不相符,养护室内试块不足与实际情况不对应,甚至有些养护室内存在较多超龄试块;四是大部分实验室检测资料档案建立不规范,存在严重的缺、漏现象,没有实验室按照要求建立了不合格报告专项档案。

(二)商品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商混运输和现场卸货中存在的问题。

混凝土的运输需通过特种车来运送。

有的驾驶员在洗完车后,水没有放完就装混凝土,等于在混凝土拌合物中加水混装,结果会使和易性变差,造成混凝土输送管道堵塞,直接影响混凝土质量。

同时,商混运抵施工现场,有的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为了好施工,随意往混凝土搅拌车中加水。

以为用水稀释拌合物,增大坍落度,便于搅拌、泵送、浇筑。

而诸不知向其加水,会加剧混凝土离析和泌水,影响硬化后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造成混凝土浇筑过程胀模、跑浆现象,从而产生蜂窝、麻面、露筋等质量问题。

甚至出现一些司机把混凝土送错工地的现象,导致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混合使用,从而降低了建筑结构的质量。

还有,混凝土运输车在重载情况下发生故障或其他一些事故,而处理时间过长,导致混凝土失去良好的工艺性能和物理性能,从而影响混凝土质量。

2、搅拌站与施工现场的沟通存在问题。

商品混凝土有其在产出后短时间内必须到位施工的时间限制,由于搅拌站与工地缺乏沟通而造成最终施工质量不过关的事情也不少,当前的工程建设比较复杂,一座大楼从底板到梁、柱、楼面等要用到从C20到C40几个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有的还需要泵送,各结构的施工要求不同、施工环境又不一样,对于搅拌站而言,它同时所面对的也不会只是一个工地,这就对搅拌站的工作调度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做好这几条,首先就要与各个工地做好供求上的沟通,做好严谨的联系记录,做到忙而不乱,供求纠纷才能避免。

另外,搅拌站应该对客户工地的施工环境进行适当的了解,提供产品后很有必要提醒施工部门针对不同的混凝土作出相应的养护措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但是,目前不少工程纠纷和混凝土质量问题不是出在生产技术上,却正是由于供求双方缺乏科学合理的沟通造成的。

商混其养护工作比现场搅拌混凝土要求更高,有些施工队伍不重视预拌混凝土养护工作,或者不了解预拌混凝土的特点,而作为预拌混凝土供应企业又不给予及时的提示,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得不到及时养护或得不到正确养护,因而造成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受到很大影响,混凝土出现裂缝,且降低了强度和耐久性。

3、对商混质量监理控制存在问题。

施工单位在使用商品混凝土之前,需要试验站检测,试验站出具了合格证明后,施工单位才能够使用,而一些施工单位明知商品混凝土有质量问题,为了能过检验关,很多施工单位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都会“通关”试验站,私下买通试验站,其中绝大部分的原因,就是因为如果严格检测的话,这些商品混凝土都存在一定问题。

监理单位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见证取样”的角色,即在监理单位的试验检测人员见证下,由施工人员在现场取样、再送至指定单位进行试验。

监理单位的实际状况是建设单位为甲方,施工单位为乙方,监理单位是由甲方聘请来的,帮助甲方监督乙方的。

但甲方是不会给监理单位特别好处的,而乙方却会对监理单位进行公关,给他特别的好处,以避免监理方面的麻烦。

因此,很多监理单位就睁只眼闭只眼,起不到应有的监理作用。

4、对商品混凝土相关规范和规范程序的认识存在偏差。

工地施工管理人员对混凝土相关规范和规程的认识偏差对混凝土质量管理的影响问题许多建筑施工人员对于预拌混凝土的认识还比较浅显,特别是有的施工管理人员对预拌混凝土相关规范和规程的认识有一定程度的偏差,使他们在处理问题时给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管理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有的人只是道听途说,根本不懂,有的人只是一知半解,理念还停留在原现场搅拌混凝土的基础上,再加上有关规范的修订跟不上混凝土技术的发展,仍用老办法来处理新问题。

二、如何加大对商品混凝土质量的监管的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商品混凝土质量专项整治活动。

各级建设和散预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商品混凝土质量对于建筑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的重要性,混凝土生产和使用过程本身环节较多,机械化程度高,从原材料储存、搅拌、运输等必须保证每一个环节正常运转。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混凝土质量。

因此,要把对商品混凝土质量在生产使用环节的监管作为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强化日常监督管理,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定期公布查处情况。

要组织相关部门对建设工程的商品混凝土质量开展一次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检查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控制、生产过程及其实体质量、混凝土企业试验室和市场行为等。

要成立商品混凝土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以确保商品混凝土质量专项整治工作顺利开展。

2、采取多项措施并举,切实加强对商品混凝土市场的监管。

加强对商品混凝土企业的资质管理。

所有从事商品混凝土的生产企业应当持有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和到当地散预管理部门进行企业及产品目录备案登记,并在核定的资质等级和备案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申请商品混凝土资质的企业应当提供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同意设立商品混凝土企业的书面材料和有权部门颁发的企业房屋权证。

并到当地散预管理部门进行企业产品目录的备案登记。

商品混凝土企业资质条件中的试验室要求由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部门负责审查,并出具相关证明材料。

近期,建议要对所有商品混凝土企业将集中开展一次动态监督检查,对没有进行目录登记备案和不符合资质标准及管理要求的企业,责令其限期整改;对整改后达不到要求或整改期内未整改的企业,依法撤回其资质证书。

对商品混凝土企业擅自设立分站且不能满足资质技术要求的,责令其停产整改,严禁无资质生产。

建立商品混凝土企业技术人员及试验室人员库,试验室人员变更的,要及时向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备案。

新变更的试验室人员一年内不得再次变更。

3、加强商品混凝土价格信息指导,引导市场理性竞争。

科学合理地采集商品混凝土的价格信息,定期发布指导价。

根据商品混凝土的市场情况,适时发布市场预警价,引导市场理性竞争。

同时,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探索实践商品混凝土供应招投标制度。

4、规范合同管理,建立合同备案制度。

商品混凝土企业供货前必须与购货方签订书面合同,合同必须规范、真实、有效。

在供应商品混凝土给建设工程项目之前,商品混凝土企业必须将合同报送工程所在地的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和商品混凝土协会备案,合同备案情况由商品混凝土协会每月统计后报散预管理部门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部门。

工程监理、质监人员应当认真核查商品混凝土供应合同,对未经备案或合同价低于市场预警价的,要加大对商品混凝土企业的抽查力度,增加对商品混凝土质量的抽检频次。

建立商品混凝土企业推荐名录。

对商品混凝土企业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考核,结合平时不定期的专项、飞行检查,对商品混凝土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动态监督,选择一批实力强、信誉好的企业,建立商品混凝土企业推荐名录,承担政府投资工程和大型建设工程的商品混凝土供应;对未列入商品混凝土企业推荐名录的企业加大监督力度。

5、多方联动,切实加强对商品碽质量的监管。

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商品混凝土企业和检测机构应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加强对商品混凝土质量的监管,发现砼试块不合格、砼强度不符合要求、砼长时间不凝结或拆模后发现明显的砼分层、蜂窝、麻面或裂缝等质量问题,无论哪方责任,必须在24小时内上报工程所在地的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部门。

对发生质量事故后需采取加固或其他技术处理的,由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和砼企业提出处理方案后报工程所在地质量监督部门备案。

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应加强对砼质量的监控力度,严格执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规程的相关规定,严把砼试块收样关。

标养试块拆模后5个工作日内必须送检测机构标养室标养,同条件试块应置于构件旁,在达到养护条件后方可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确保砼试块强度能真正代表施工现场砼强度。

严禁擅自采用现场回弹等方法出具砼试块合格报告。

6、加强指导,制订行业发展规划。

尽快制订商品混凝土行业发展规划,加强对行业的规划指导和市场调控,防止盲目发展、重复建设,避免市场恶性竞争、秩序混乱。

鼓励通过收购、兼并和重组等方式,组建大型商品混凝土企业,提高商品混凝土行业的集中度和实力,努力实现商品混凝土供求相对平衡、生产布局基本合理、生产能力充分发挥、市场规范有序、行业整体水平提升的目标。

7、商混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规章制度。

商品混凝土企业要切实加强内部质量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要建立与企业相适应的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质量管理机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明确部门职责和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配备与生产相适应的试验人员。

试验室的试验人员、环境检测、仪器设备、检测能力等应符合商品混凝土行企业试验室基本条件中的规定。

企业采购的原材料应坚持“先检验,后使用”的原则,按相关要求按批取样检验。

对采购进场的原材料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储存,并有合理的周转料仓,料仓之间应设置隔仓墙,并有醒目标识。

在试验、生产、供应过程中严格按规定履行职责,形成完整、正确的记录。

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在核定的资质范围内进行生产。

8、建立商品混凝土企业试验室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商品混凝土企业试验室人员应加强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学习,熟练掌握并严格执行有关砼质量的工程强制性条文。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应对试验室人员建立档案、培训和考核制度,每年会同商品混凝土协会对商品混凝土企业试验室人员进行培训、考核,考核成绩将作为评价商品混凝土企业的重要依据之一。

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的试验室人员,不得在试验室岗位上继续从事工作。

9、加强人员管理,提高人员技术水平。

要加强对商混企业人员责任心教育,充分开展思想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对职工开展质量教育,使企业的领导者、各级管理人员和各个工种的人员充分认识到:

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企业信誉、经济效益和法律责任。

建立建全各级岗位经济责任制和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各级岗位对商品混凝土质量应负的责任,做到奖罚分明。

同时,要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

必须选用胜任的技术负责人,作为技术带头人和质量管理者。

一个专业知识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又有较强管理能力的技术负责人对于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避免重大质量事故、有效解决质量问题、开展产品技术开发工作、降低综合材料成本、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及教育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还要对所有与质量相关的部门及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和考核,对各级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及其它工种人员开展商品混凝土的基本知识教育,使全体员工都了解商品混凝土的有关知识,并且熟练地掌握各个岗位应该掌握的技术技能和把握质量控制的关键。

10、加强对商品混凝土在施工现场的技术交流和管理。

混凝土公司应派人不定时的到工地,除了观察本厂的混凝土的工作性是否满足施工要求,了解工地情况外,最主要是与工地相关人员进行交流,无论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甚至是具体操作的一线工人,在听取他们对混凝土或相关施工问题的看法的同时,要恰当地把自己所掌握的有关预拌混凝土的规范、规程和操作方法告诉他们,使对方能很好地使用本公司的产品,尽可能避免出现一些质量缺陷,造成扯皮的事情发生。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明确划分责任界限,使混凝土市场更加规范化。

同时,还应加强技术管理。

混凝土工程技术是一项材料科学和施工技术紧密结合的应用科学,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如何,最终要体现在施工现场的工作性以及入模成型后硬化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及其它物理力学性能。

因此,商品混凝土在现场的质量管理及服务是十分重要的一道工序。

因此必须严格控制:

一是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应尽量为用户提供细致周到的技术服务,根据工程要求、施工方案和本企业所使用的原材料特点,将商品混凝土的性能特点(如缓凝时间、浇筑振捣成型方法、强度增长规律和养护要点等)和供料速度等情况及时通知施工单位,并建议其对混凝土施工操作人员进行适当的商品混凝土知识培训,使得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熟悉定一材料的特点,进行正确的施工操作,确保施工质量。

二是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并且严格控制混凝土从搅拌到浇筑的间隔时间,这对于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及质量意义重大。

因此要求调度和管理人员应及时了解路途的交通情况,与工地加强沟通,妥善安排车辆,并且提醒工地做好一切施工准备工作,保证搅拌车到达现场后,能够及时浇筑。

三是搅拌车到达现场后不准随意加水,卸料时如果混凝土坍落度偏小,可采用减水剂后掺法,添加适量的高效减水剂和少量水,有搅拌筒内进行2分钟高速搅拌,搅拌均匀后方可卸料。

四是混凝土取样应随机进行,并在一车混凝土卸料过程的1/4-3/4之间取样,施工单位应按规范制作试件,妥善养护,否则该试件强度不能作为判定商品混凝土是否合格的依据。

五是对浇筑的现场混凝土,应进行充分的湿养护,搅拌站宜派出现场服务员或技术员,监督、处理现场的质量问题,并及时与搅拌站各有关部门联系、反馈信息。

11、加强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检验。

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检验是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控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保证商品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手段。

在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运输直至施工的全过程中,它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有以下三点:

一是把好五关、监督三不准:

即原材料检验关、配合比设计关、计量关、混凝土搅拌时间关、坍落度及强度关;不合格的材料不准使用,计量不准的设备不准生产,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准出厂,确保商品混凝土符合质量要求。

二是做好事前控制,预防质量事故,通过对原材料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和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及时掌握混凝土的质量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预防发生工程质量事故,使混凝土的质量处于稳定状态。

三是反馈信息,通过对检验资料的分析整理,掌握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情况和变化规律,为改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保证混凝土质量,充分利用外加剂和掺合料,降低成本,加强管理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信息和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