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0644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docx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docx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

1.颜色朋友在那里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并能根据歌词内容找到相应的颜色。

  2、巩固认识常见的几种颜色。

  3、能用自然地声音演唱歌曲。

  重难点分析:

  重点:

愿意尝试歌曲表演。

  难点:

分清几种常见的颜色。

  活动准备:

彩色气球若干、歌曲磁带、彩色房子图片、无色房子图片

  安全教育:

教育幼儿演唱的时候,要用自然的声音去演唱,不要扯着喉咙喊,以免方法不正确,把嗓子唱坏。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谈话活动:

"听说小猪新盖了一间漂亮房子,你们想去看看吗?

开起小火车,我们去参观一下吧。

"做律动《小火车》

  二、展开部分:

  1、巩固认识颜色。

(出示彩色房子图片)

  "新房子漂亮吗?

有哪些颜色呢?

"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我们和颜色交朋友吧,说说你有哪些颜色朋友?

"(红色朋友,黄色朋友,蓝色朋友……)

  2、找颜色,学说歌词。

(出示无色房子图片)

  "房子没有颜色了,我们的颜色朋友太调皮了,跑到哪里去了,我们快帮小猪找找吧。

"

  师幼一起喊:

"红色朋友在哪里?

"在周围寻找红色。

  找到后说:

"在这里,在这里,你的朋友在这里。

"并为红色部分涂色。

  其他颜色依次寻找,引导幼儿学说歌词。

  3、欣赏歌曲。

  "小朋友找的真棒,老师把你的颜色朋友编成了一首歌曲,一起欣赏一下吧。

"

  4、学说歌曲。

  5、送礼物"气球"

  "小猪感谢大家帮他的房子找回了颜色,小朋友们太聪明了,小猪给我们送来了礼物呢。

"分发气球。

  三、结束部分:

  "我们唱着歌曲来给彩色的气球排排队,一起出去玩好吗?

"

  师幼唱歌并分颜色排队。

2.《小鱼吹泡泡》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瓶盖蘸颜料在小鱼的周围印泡泡,体验合作印画的乐趣。

  2.初步学习欣赏作品,用简单句描述,感受画面的美。

  3.在作画时注意卫生,不把颜料弄在衣服上。

  活动重难点:

  愿意尝试运用瓶盖合作印泡泡,初步学习用简单句描述作品。

  活动准备:

  1.海底世界的背景图。

  2.红、蓝水粉颜料各两盆;大小不一的瓶盖每人一个;抹布4块。

  3.背景音乐《鱼儿鱼儿水中游》。

  活动过程:

  1.出示小鱼图,激发幼儿印泡泡的兴趣看谁来了?

小鱼宝宝们,你们真可爱!

看一看它们在干什么?

(幼儿自由讲述)它们一边游泳一边还会吐泡泡!

图上的小鱼它们也会吐泡泡。

咦?

它们的泡泡在哪儿呢?

  2.出示印画的材料,讲解瓶盖印泡泡的方法。

  看,老师带来了什么材料?

有很多大大小小不一样的瓶盖,还有一个彩色的小浴缸(水粉颜料)(运用儿歌示范作画)小瓶盖,真可爱。

小浴缸里跳一跳,大海里来压一压。

哆唻咪,拿起来。

看小鱼的周围吹出了许多的泡泡,小鱼更开心了。

  你看到小瓶盖在干什么?

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大海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请一个小朋友也来试一试。

小朋友吐泡泡的时候要在小鱼的周围。

  3.介绍背景图,布置任务。

  

(1)每一位小朋友都有一片海洋,请每位小朋友轻轻拿一个瓶盖来印泡泡。

  小朋友在印画的时候注意卫生,小心颜料,手脏了可以用抹布擦一下。

  

(2)幼儿开始站着作画,关注幼儿印泡泡时注意在画面空的地方印,关注个人幼儿的卫生等。

小朋友印了大泡泡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换一个瓶盖再来印泡泡。

  4.相互欣赏并展览幼儿作品。

分享集体创作成果的欢乐。

  展示幼儿作品。

看一看现在的大海美吗?

为什么?

  你印了什么颜色的泡泡?

你印了怎样的泡泡?

  活动反思: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

一个人从小时候起就应进行美育,那么在幼儿园小班进行美育活动更显得迫切了。

小班幼儿刚从家庭走向新环境,其绘画发展水平也正处于"涂鸦期",由于年龄小,手的动作不够灵活,加上他们绘画的目的不太明确,不清楚应该如何画,怎样涂色,画面怎样变得漂亮,他们只是把绘画当成一中游戏,随自己兴趣任意涂抹,画出的物体不太规范(成形).因此,小班幼儿的美术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个年龄阶段,作为一名小班的教师来说,帮助幼儿提高绘画技能,使幼儿学会绘画的手段,表现他们内心意图是十分必要的.在《小鱼吹泡泡》这一活动中,目标是让幼儿学会运用一些辅助工具压印图形,这看似一个简单的活动,但对于小班的孩子要完成这样的任务,的确也要有一定的信心和毅力。

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感受活动过程所带来的快乐,在活动时,我先出示一张小鱼在吹泡泡的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我们要把整片海洋的小鱼都吹上泡泡。

整个活动下来,幼儿兴趣浓厚反应热烈,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不见了以往那种半途而废的现象。

这样利用幼儿游戏的兴趣,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学习绘画的兴趣和强烈愿望,从而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使幼儿在轻松、自愿的氛围中掌握了画圆及涂色的技能。

当然在组织这样的活动时,我们要注意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内容,对不同能力发展的幼儿要提出不同的目标和要求。

在活动的过程中对孩子作品的评价有些仓促,不够详细。

对幼儿作品的评价我们仍要以赞赏、鼓励为主。

3.大熊山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景中倾听音乐,尝试按不同音乐来表现动作。

  2、借助故事情节仔细观察画面,并且大胆进行想象。

  活动准备:

课件、三段音乐录音、小熊挂饰、音乐《快乐的小熊》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小老鼠来了1、播放课件图1:

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朋友,你们看看是谁来了啊?

(小老鼠)是一只怎么样的小老鼠啊?

(可爱的)1、原来是一只可爱的小老鼠。

  二、进入情境:

感受表现1、走一走1)播放课件图2:

今天小老鼠带着我们要到处走一走,它走呀走,来到了一片大树林里,它看到了很远的地方有个咖啡色的东西,你觉得会是什么呢?

(幼儿自由说一说)2)小老鼠也非常想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于是它就决定走过去看看,它是怎么走的呢?

请你们听一段音乐(老师播放音乐A)3)你听了音乐后觉得小老鼠是怎么走路的呢?

你来走走看。

(请2-3个幼儿学学小老鼠的走路)(老师继续播放音乐A)4)你们觉得小老鼠是怎么走路的啊?

(有节奏)5)小结:

原来小老鼠是听着音乐有节奏的向前走的。

  6)请大家一起试一试,学学小老鼠听着音乐有节奏的走路。

(老师关注幼儿是否有节奏的学着小老鼠走路)2遍7)现在我们跟着小老鼠一起有向前走,看一看前面到底是什么东西等着我们。

2-3遍2、由小变大1)播放课件图3(从小逐渐变大):

我们离那个东西越来越近了,那个东西发生了什么变化?

  (变大了)怎么会变大的?

(走近了)它是怎么变大的?

(从小慢慢变大的)2)我给你一段音乐你来做一个变得越来越大的动作好吗?

你先做一个小小的动作。

(播放音乐B)3)还有小朋友有不一样的变得越来越大的动作吗?

原来可以做那么多的越变越大的动作啊。

  4)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做自己喜欢的越变越大的动作。

  5)你觉得这个越变越大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

(幼儿自由猜说)我们继续跟着小老鼠向前走看看那个东西究竟是什么?

(播放音乐A)3、睡觉1)播放课件图4(一半身体):

那个东西是什么?

(熊)你怎么知道是熊?

(幼儿自由说)2)你觉得他在干什么?

你怎么知道它在睡觉呢?

我给你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播放打呼噜的声音)(呼呼的打呼噜声音)3)你觉得这个大的动物是怎么睡觉的呢?

我们来听段音乐,请你来试试它睡觉的样子(教师播放音乐C)。

  4)听第一遍后:

听了音乐后你觉得睡觉的时候身体怎么样?

(摇摆)像在干什么?

(汤秋千)5)我们大家再一起跟着音乐身体像荡秋千一样的睡觉。

刚刚你们睡觉的时候做美梦了吗?

等会儿把你做的美梦告诉我。

  三、音乐游戏"石头熊"1、播放课件图5:

它到底是谁啊?

(熊)我们一起叫醒它,我们一起玩游戏吧!

  2、游戏"石头熊":

我是小熊我来和你们玩游戏了,(老师带头饰)请你们听好了,音乐一响起你们要跟着音乐做大熊的各种动作,音乐一停就要立即停下不动,做"石头熊",音乐响起,我们再做动作哦。

(反复2-3次)

4.会跳舞的跳跳糖

  活动目标:

  1.能用身体动作有节奏的表现跳跳糖。

  2.能创造性的表现出不同的跳姿。

  3.体验与同伴共同舞蹈的快乐。

  活动重点:

能用身体动作有节奏的表现跳跳糖。

  活动难点:

能创造性的表现出不同的跳姿。

  活动准备:

  1."会跳舞的跳跳糖"的音乐。

  2.跳跳糖头饰人手一个,实物跳跳糖若干。

  活动过程:

  ㈠.好吃的跳跳糖⒈(出示跳跳糖让幼儿品尝)刚才小朋友吃了什么?

  ⒉你吃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跳到嘴里甜又香)你觉得跳跳糖在嘴巴里是怎样跳舞的?

(提示幼儿可用身体动作表现)老师结合箭头练习,向前跳、向后跳、跳得高、跳的低、转个圈圈。

(可以在幼儿的腿上进行练习)(配伴奏)3.后来嘴巴里还有跳跳糖吗?

没有了,对呀,不见了。

5.蜘蛛先生造房子(含课件)

  教材分析:

  《蜘蛛先生造房子》借助故事儿歌的形式,让幼儿在了解蜘蛛网的简单构造的基础上学习用长放射线与短连接线结合的方法来学习画蜘蛛网。

活动主要是考虑到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她们的学习动机受情感支配,对感兴趣的内容就会积极投入、专心致志,反之就拒绝;而且她们生活经验缺乏,用PPT去吸引幼儿好奇心,用看看、讲讲的形式丰富其知识经验,也体现了美术与语言的领域整合。

由于是小班初期,孩子绘画技能有限,他们还处于无目的涂鸦,这样的目标可以诱导其向有目的涂鸦推进。

用添画的形式体现了尊重幼儿原有的知识、技能的理念,既降低难度,可以让孩子享受成功的快乐,也体现了画面的完整性。

  活动重点:

学习用放射线和小短线来表现蜘蛛网的造型。

  活动难点:

在故事和儿歌的帮助下,理解蜘蛛网的基本构造。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放射线和小短线来表现蜘蛛网的造型。

  2、在儿歌的帮助下,理解蜘蛛网的基本构造。

  3、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各种各样的房子如草房、木房、砖房等,蜘蛛网、蜘蛛先生造房子)2.教师范画纸和幼儿绘画纸(上有蜘蛛),根据幼儿能力分成三个档次(蓝队画有虚线、黄队小画纸、红队大画纸)蜡笔3.按能力强弱将幼儿分成蓝、黄、红三队4.展示板活动过程:

  一、出示各类房子的PPT引出蜘蛛网和蜘蛛1.提问:

你知道什么东西可以造房子呢?

你看到过用什么材料造成的房子?

  2.出示各类房子PPT,逐一观察并说说:

这些房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3.出示蜘蛛网的PPT,提问:

这是什么?

猜猜这是谁的房子?

蜘蛛先生的房子是什么样的?

  4.出示蜘蛛PPT,教师讲解小结:

蜘蛛先生现在原来越胖了,原来的房子也住不下了,他要来造一幢新房子,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造房子的吧!

  二、结合PPT,借助儿歌了解蜘蛛网的简单构造。

(难点突破)1.结合课件,教师讲述自编儿歌《蜘蛛先生造房子》。

  2.提问:

蜘蛛先生是用什么造房子的?

蜘蛛先生房子上的丝是一样长的吗?

哪些长?

哪些短?

  3.教师用儿歌小结蜘蛛网的简单构造:

蜘蛛先生造房子,吐出许多长长线,长线长线直又直,一直吐到墙角边。

再吐许多短短线,短线连着长长线,房子造得牢又密,躺在里面真舒服。

  4.提问:

蜘蛛先生造房子的时候先造的是什么先?

长线是怎么样造的?

短线又是怎么样造的?

  三、结合儿歌,教师示范画蜘蛛网(重点突破)1.出示范画纸,教师我也来帮助蜘蛛先生造幢新房子吧2.示范一(只有几条放射线,没加小短线)师:

这样的房子牢不牢?

所以还要怎样造?

  示范二(加入小短线)3..教师编念儿歌边再次示范蜘蛛网的画法。

  4.儿歌中解决好绘画中的两个技能:

一是放射线一直画到边,二是短线和长线连在一起。

  四、幼儿创作,蜘蛛造房子比赛。

  1.师:

蜘蛛大王要开展造房子比赛,邀请我们参加,评选出最漂亮最结实温暖的房子2.展示不同画纸提出不同要求3.幼儿按胸前标志选择画纸作画4.幼儿创作,教师注意观察指导,放射线的画法。

引导幼儿画的紧密、连接住。

  5.作品展评,相互欣赏

6.《网小鱼》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区分小鱼吃食和游水的音乐,并用动作表现。

  2.按照歌词内容,创编各种鱼游、吃食等高兴的动作。

  3.在游戏过程中,注意与同伴保持合适的距离,相互之间避免碰撞,活动准备:

  自制渔网一个、幼儿在平时生活中观察过金鱼。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学习小鱼游水。

  1.在音乐的伴奏下,坐在椅子做小鱼游的动作。

  教师:

小鱼最喜欢在水里游来游去做游戏,你们会学小鱼游吗?

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学做小鱼游。

  2.教师反馈幼儿小鱼游的动作。

  3.教师鼓励幼儿在鱼池(教室)里游一游吧,提醒"小鱼"游水时不要和别人碰撞。

  二、探索学习有节奏地做小鱼吃食的动作。

  1.教师:

小鱼最喜欢在鱼池里吃什么呢?

哪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做一做吧。

  2.启发幼儿将小鱼游和吃食的动作连起来做二遍。

  三、学习歌表演。

  1.幼儿欣赏教师演唱《小鱼歌》。

  2.教师放慢速度歌唱,幼儿尝试按照歌曲内容做动作1-2遍。

  3.在音乐的伴奏下,边表演边歌唱1-2遍。

  四、带领幼儿完整地开展游戏"捉小鱼"。

  1.介绍游戏情节:

池塘里有许多小鱼游来游去真高兴,他们游了一会儿,肚子也饿可,他们就吃起了小鱼虫。

忽然,捉鱼的人来了,小鱼们都快快地游回了家。

  2.教师扮演捉鱼的人,幼儿扮演小鱼,教师带领幼儿共同游戏1-2遍。

在游戏活动前,教师要提醒幼儿注意:

当听见什么音乐时,表示捉鱼的人来了?

(当听见很重的音乐后)捉鱼的人来了,小鱼应该怎样呢?

帮助幼儿把握游戏的重难点。

  10:

05-10:

15  盥洗活动要求:

  1.盥洗时不拥挤。

  2.学习掌握洗手、洗脸的一定顺序。

7.水果歌

  活动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进一步加深对常见水果名称的了解。

  2、能够和感受音乐节奏的起伏,学唱歌曲,并随之身体律动活动准备:

  1、幼儿对常见水果已有初步了解。

  2、钢琴伴奏《水果歌》

  3、水果图片:

苹果、葡萄、香蕉等活动过程:

  一、引入(设计活动情境)师: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出示图片)大树哥哥。

可是大叔哥哥说:

我啊觉得很孤单呢!

你们看,我的身上只有绿色的叶子,看起来呀空荡荡的。

小朋友们,请你们给我找个伴儿吧!

顾老师后来发现了,原来大树哥哥有很多的弟弟妹妹,他们都是一些可爱的水果宝宝。

那现在顾老师要来唱首歌,请小朋友们竖起耳朵听一听,第一个出现的什么水果宝宝。

  二、活动过程师唱第一遍:

苹果的歌。

  师: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听到刚才老师歌里唱的是什么水果宝宝呢?

  幼:

苹果师:

对啦!

我们看到第一出现的是苹果宝宝(出示图片),苹果宝宝来和大树哥哥做伴了(把苹果图片贴在大树上)。

那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唱一遍吧!

  大树哥哥找到了他第一个好朋友,真开心呀!

那我们再来听听看,第二个出现的是什么水果宝宝师唱第二遍:

葡萄的歌。

师: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听到刚才老师歌里唱的是什么水果宝宝呢?

  幼:

葡萄师:

对啦!

我们看到出现的是葡萄宝宝(出示图片),葡萄宝宝来和大树哥哥做伴了(把葡萄图片贴在大树上)。

那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唱一遍吧!

  师:

刚刚我们帮大树哥哥找到了他们的好朋友:

苹果宝宝和葡萄宝宝。

现在老师要请出大树哥哥的第三个好朋友啦!

这次还是要请小朋友竖起耳朵好好听听,第三个出现的是什么水果宝宝呢!

  师唱第三遍:

香蕉的歌师:

这次出现的是什么水果宝宝呢?

幼:

香蕉师:

对啦!

我们看到出现的是香蕉宝宝(出示图片),香蕉宝宝来和大树哥哥做伴了(把香蕉图片贴在大树上)。

那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唱一遍吧!

  引导幼儿跟着律动师:

现在顾老师知道,我们的小朋友都有点儿听累了,那我们就一起站起来跟着音乐跳跳舞吧!

现在请小朋友们跟着我跳跳舞。

  三、结束师:

今天大叔哥哥很开心,因为点点五班的小朋友帮他找到了很多很多的好朋友!

我们来给自己鼓励一下吧!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