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运算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0621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的运算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数的运算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数的运算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数的运算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数的运算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的运算教案.docx

《数的运算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的运算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的运算教案.docx

数的运算教案

总复习《数的运算》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运算的意义

教学目标:

1、回顾四则运算的意义,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初步体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复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前谈话:

知道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吗?

(自由发言)

看到数的运算这几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自由发言)

师:

让我们带着这些猜测一起进入我们今天的数学课堂。

二、教学活动:

(一)激趣导入:

六一班的学生准备在小学毕业前过一个最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虽然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是他们已经开始做准备了。

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回顾与交流

1、在解决问题中,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

说一说图中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

(思考反馈)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并尝试解决。

独立完成后组内交流,

说一说你提出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预设: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

①一共折了多少只纸鹤?

39+26=65(只)

②还要折多少只纸鹤?

120-65=55(只)120-(39+26)=55(只)

③一共要花多少元钱?

52×1.5=78(元)

④扎礼品盒需要多少米彩带?

18×1/2=9(米)

⑤扎蝴蝶结需要多少米彩带?

18×1/3=6(米)

⑥还剩多少米彩带?

18-9-6=3(米)18×(1-1/2-1/3)=3(米)

⑦平均每个小组有几名同学?

48÷4=12(名)

在解决问题中,你使用了哪些运算?

(自由发言)

说说加、减、乘、除的意义

困惑:

⑴学生汇报时只说提出的问题是否可以?

是否需要学生完整叙述出条件和问题?

⑵运算的意义安排在什么时间合适:

在学生汇报解决问题时说,还是在解决问题之后再说四则运算的意义。

2、寻找运算的原型,加深理解运算的意义

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乘法运算?

其他运算呢?

独立思考、组内交流,汇报

乘法运算预设:

①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②一个数的几倍

③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④根据公式计算

加法运算预设:

①把两个数合并

②一个数增加一部分

减法运算预设:

①用去一部分,剩余多少

②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者少多少

除法运算预设:

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

②一个数中包含几个另一个数?

③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⑤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困惑:

⑴学生举例不全面是不是可以?

⑵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预设,还有哪些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巩固与应用

教材中的2、3、4

讨论:

一个叫小明的同学总结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你觉得可以这样做吗?

1、见到“一共”就是加

2、“多”就加,“少”就减

3、平均就是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估算

教学目标:

1.整理和复习估算的方法,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2.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和策略,养成估算的习惯

3.培养估算意识,发展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

整理和复习估算的方法,能具体情境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和策略

教学用具:

小黑板,表格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创设情境:

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我们锦州市的各大影院即将上演全新好莱坞儿童影片《功夫熊猫》,为了庆祝你们的节日,我们学校将组织全校的学生观看这部影片。

(2)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全校各年级人数的统计表

(3)假如,由你来预订电影的观看场地,在下面两个影院之间,你会选择那个影院呢?

(内容是希望影院共有座位容纳300个,东方影院容235个,

(4)指名回答:

说一说,你选择了哪个影院,说明理由。

预设1:

将六个年级的学生人数都看作50个,六个年级就有300人,因此可以排除东方剧场。

预设2:

将六个年级的学生人数都看作40个,六个年级就有240人,因此可以选择“东方二剧场”

预设3:

计算出六个年级的总人数,在于两个影院的座位数进行比较。

(5)提问:

我们在选择影院的时候,可以估算全校学生的人数,也可以准确计算全校学生的人数,你认为哪种方法解决刚才的问题更简便?

(估算)

分别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6)揭示课题

正如同学们所说,估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用到估算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复习估算。

板书课题。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估一估,全校大约有多少人?

2.指名板书估算算式。

预设:

212------210201212

247------250212247

201------200225201200×6+150=1350(人)

234------230234230×6=1380(人)

225------230247225

248------250248248

1370人

3.指名到前面讲解自己的估算过程,肯定学生的估算方法,相机总结所采用的估算方法。

(四舍五入法,找中间数法,估整调零法。

4.引导:

你们在估算时,尽管方法有所不同,但你们都运用

一个相同的策略,你发现了吗?

(根据结果的要求把原始的数据

作整百数或者整十数)

5.你们的估算结果那个更接近准确值呢?

出示准确值,让同

比较一下估值和准确值的差距,引导学生达成共识,用四舍五入法估算的结果一般比较接近准确值。

6.小结:

我们估算时,经常以凑成整百整十数为原则,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这样的估算结果比较准确。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巩固估算方法的运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估算的优越性,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估算意识的能力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说一说:

生活中和学习中哪些时候用到过估算?

购物时估算前是否够用。

追问:

把商品的价格往大估还是往小估更好一些?

在饭店吃饭结账时,估计一共用了多少钱?

数很多的物品时,可以先数出一部分比如说100个作为一堆,然后再估计有这样的几堆,就可以估算出总数量。

引导:

也就是以小估大,用部分估计整体对吗?

旅游是估计总共要多少费用?

过桥时,桥的承重量是有限的,可以估计车和货物的总重断能否过得去?

把货物和车的重量往大估还是往小估更好一些?

同学们春游坐车,每辆车的座位有限,可以根据总人数估计租几辆车?

追问:

那你想将每辆车的座位数往大估还是往小估更保险呢?

小结:

看来同学们对估算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估算,那么,你的估算能力如何呢?

你估计的准不准呢?

给大家一个机会展示一下你们每个人的估算能力怎么样?

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一)旅游问题

1.创设北京至广州旅游情境。

2.在旅游的过程中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费用问题行程问题

3.由你到超市选购旅游所需物品,在下列物品中,你想买什么?

4.给出物品的单价,估计买你选择的物品大约需要多少钱?

5.汇报:

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并说明估算的过程

6如果老师想每样都买一个,带50元钱够吗?

7.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怎么去广州?

飞机,火车。

车票多少钱?

出示车票。

三口人用多少钱?

全班都去火车

要多少钱?

多长时间能够到达?

给出条件:

路程2294千米,火车速度

110千米/时

提出住宿问题?

每人98元,三口人用多少钱?

8.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而且大家解决的都很好,老师有几个问题,你们能解决好吗?

有信心吗?

(1)有多少个硬座?

每节车厢有118个座位,有12节车厢,大约有多少个硬座?

120*12=1440个

可能会出现用120*10的估算方法,要引导学生明确,这里

12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2)火车行驶了18个小时,估计现在到哪了?

(韶关和长沙之间)(预设:

会有争议。

注意不能说中间,可以引导学生从路程和时间两个方面加以估计)

(二)估算

3500-700791+118110×41204÷229×49986÷22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再一次研究了估算的知识,你对估算有些新的认识,说说你有哪些收获?

总结:

生活中很多时候要用到估算,在估算时,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计算与应用

(一)

教学内容:

四则混合运算,教材p53、54页的内容

课时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小数等四则混合运算。

2、形成事实求是与反思的学习品质,能在复习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

3.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合理性进行判断。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

前面我们已经复习了运算的意义,估算的计算方法。

这节课我们来复习计算与应用的有关知识。

1.出示第53页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

2.交流答案。

3.观察算式的特点,并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一)四则运算

1.35+4651.7-34.8125×81.25×2.4

710-182

468÷12

÷

过程要求:

(1)学生独立计算。

(2)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巡视计算情况,记录存在的问题。

(3)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讨论。

2.说一说

(1)说一说算式的特征(是整数四则运算,还是小数四则运算,还是分数四则运算)。

(2)你是怎么算的。

(3)小结:

结合以上算式,师生共同小结四则运算的方法、步骤。

1整数加减法计算,个位要对齐

2小数加减法,小数点要对齐

3分数加减法,先通分后加减

4分数除法,要先把除法转化为乘法

(二)混合运算

1.运算顺序。

(1)出示算式

710-18x4(7.5+2.5)÷0.25

(2)说运算顺序

学生结合算式。

说明运算顺序。

板书:

710-18x4

|①|

先算乘除法。

后算加减法

板书:

(7.5+2.5)÷0.25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数。

2、算一算

(7.5+2.5)÷0.25710-18x45.4÷18+12

×

2.25x1.8+1.35x0.18[1-(

+

)]x36

过程要求:

①学生独立计算

②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计算情况,记录存在的问题

③汇报计算步骤、方法、结果。

3.出示第53页的第2题。

(1)先说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

(2)交流答案。

(3)交流四则运算的顺序。

没有括号的怎么办?

有小括号、中括号的怎么办?

4.小结:

怎样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与速度。

5.在我们计算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问题,出示第53页的第4题。

这道题目你有什么好的分析方法,给大家介绍一下。

(1)学生独立分析题目,解决问题。

(2)交流分析题目的方法。

A、用线段图分析的……

B、找单位“1”的方法分析的……

C、……

6.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第54页的第6题。

(1)学生独立解答。

(2)交流答案。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回顾自己以往学习中经常出错的题目,进行整理,说说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或:

先让学生课前整理,课上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交流各自错误,并整理出错误类型,最后在全班交流。

)师应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出错的原因和计算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2.小结:

如何解决应用问题。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

A、读懂题目很重要。

B、找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C、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式计算。

D、检验写答案。

E、……

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一)直接写出得数。

(二)脱式计算。

(四)解决问题。

1.把一篇文章输入电脑,张亮单独打完这篇文章需要15分钟,李刚和张亮的打字速度比是

3:

2。

现在是16时20分,如果两人合作,能在16时30分下班前完成任务吗?

请说明

理由。

2.某品牌冰淇淋由7份水、2份奶油和2份糖配制而成。

制成4.4千克该品牌的冰淇淋需糖多少千克?

3.服装店以每套450元的售价卖出两套不同的套装,其中一套比原价高了25%,而另一套比原价降低了25%,实际盈利或亏损了多少元?

4.客货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行完全程需10小时,货车行完全程需12小时,两车在离两地中点35千米处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5.夏天到了,购买饮料的人也多了。

甲、乙、丙三个商场都购进了一种相同的饮料,每瓶10元。

为了抢占市场,他们分别推出三种优惠措施。

甲商场:

一律打8.5折;乙商场:

买4瓶送1瓶;丙商场:

满100元打八折。

现有一位顾客想买16瓶该种饮料,请你帮他思考一下,该去哪家商场购买比较合算。

为什么?

板书设计:

计算与应用

一、展示自己的错误及改正措施

学生1学生2……

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教后记:

 

计算与应用

(二)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54页—55页第1—8题

教学目标:

1.加强计算基本功的练习,养成自觉检查的好习惯。

2.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比例尺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并尝试解决问题。

3.在与同学交流中反思,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学重点和难点:

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具准备:

小黑板、表格。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上节课我们已经整理完了计算与应用的有关知识。

谁能来提醒大家一下,解决这类问题时怎样做才能少出错误?

学生自由回答。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计算。

学生限时完成第54页的第1、2题。

交流答案。

请全部做对的同学介绍经验。

2.应用。

完成第54~55页的3~8题。

第3题:

(1)让学生看懂这张电表读数记录,然后再独立回答下面的3个问题。

(2)交流答案。

其中第

(2)题计算用电量是有两种计算方法:

第一种方法,可以把第

(1)题答案中的5个月的用电度数相加,也可以用电表读数记录中的第6个月和第1个月的度数相减。

第4、5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说说解题思路。

第4题在速度相同的情况下,路程长所用时间必然也要多。

第5题回答最后一个问题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因为买7本《儿童歌谣》还剩下钱,但买8本不够,所以只能买7本。

第6题:

(1)让学生先回顾估计的策略,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将整体分成基本相等的几部分,先估计每一部分的数量,再估计出整体的数量。

(2)再说说这一题怎么估计。

第7题:

要求学生利用小数乘、除法解决问题。

第8题:

如果有的学生直接想到的只要付2千克茶叶的钱,0.2千克茶叶是赠送的,直接用9×84=392(元),也是可以的。

只要学生的方法合理都应鼓励。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1.直接写得数。

8×125%=

÷1.6=0.56+0.4=3.125―

=10÷2.5=

=0.65×

=54+45=5-5×

=5.25―(3.25―1.75)=

2.解方程。

8.3-7X=10.2×

  

X=6:

0.75

3.脱式计算。

450÷18×212÷1.5-2.5×0.610

-(6

+2

3.375÷

+6

×10(3

)÷(1

4.解决问题。

(1)新建一座希望小学,计划投资50万元,实际投资60万元,比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

(2)小明、小强、小刚三家合用一个总电表,上月共付电费240元,按照每家分电表的千瓦时分摊电费,将各家应付的电

费清单填写完整。

住户

小明

小强

小刚

分表电数(千瓦时)

100

160

140

应付电费(元)

(3)根据图意列式解答。

(单位:

米)

 

(4)一个圆锥形谷堆,底面直径是2米,高1.5米,如果每立方米稻谷重550千克,这堆谷重多少千克?

(5)小刚的妈妈今年八月份的工资是1500元。

按个人所得税的规定,月工资超过800元的部分按5%比例缴纳个人所得税,妈妈这个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6)小强期末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平均分是92分,其中语文86分,英语

94分,数学考了多少分?

(7)李大伯的果园里今年收了8400千克桔子,前5天卖出了86筐,还剩3240千克,卖出的桔子平均每筐多少千克?

(8)李叔叔捕到一条大鱼,小玲问:

“这条鱼有多重?

”李叔叔回答说:

千克再加上这条鱼的

,就是鱼的重量。

”请问这条鱼有多重?

(9)小明原有50元钱,妈妈又给了他150元。

小明把这些钱的

捐给了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他自己还剩下多少钱?

(10)奶奶的药瓶标签上标着“0.1mg(毫克)×100”。

 

1

每天3次,每次0.2mg,服用16天。

这瓶药够吃16天吗?

请你帮奶奶算一算。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计算与应用

展示部分习题的答案:

师生共享

教后记:

计算与应用(三)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56页—57页的第9—16题

教学目标:

1.加强计算基本功的练习,养成自觉检查的好习惯。

2.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在与同学交流中反思,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学重点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出示课本第56页的第9题。

1.学生独立解答,师巡视指导。

2.交流答案。

(1)要考虑到每个年级的师生人数,平均每批去229人。

(2)关于每批人数怎样安排的问题,鼓励学生设计安排的策略,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用以下的策略:

将各年级的师生人数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把最多人数的年纪与最少人数的年级安排在一起,即五年级与一年级一起去;把次多的与次少的安排在一起,即六年级与二年级一起去;最后三、四年级安排在一起,可以一次搭配成功。

(3)五年级与一年级:

(130+88)×2.5+(4+6)×5=595(元)

六年级与二年级:

(124+95)×2.5+(4+6)×5=597.5(元)

三年级与四年级:

(106+114)×2.5+(4+6)×5=600(元)

(4)设计派车方案时,可以按照第

(2)题的安排,学生的答案只要合理都应鼓励。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第10题:

首先让学生回顾八折的意义,再独立完成。

第11题:

注意计算车费要考虑双程,26.8×2+26.8÷2=67(元),67×2=134(元);

480÷3×2=320(元)

第12题:

计算增长率时应引导学生用“增长部分÷2002年的产量”,粮食增长率为5%,油料增长率约为16.67%,水果增长率为3%。

第13题:

关于国债利息的计算不计利息:

3000×3.14%×3+3000=3282.6(元)

第14题:

6+7=13,

(1)班得到195×

=90(个),

(1)班得到195×

=105(个)

第15题:

(60-50)÷50=

第16题:

(1)2400米长的马路在图上应画40cm

(2)计算实际面积时可以先分别计算出长方形实际的长和宽,再求出实际面积,结果为1800米2。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1.百货商场一月份利润12.5万元,二月份利润比一月份增加10%,二月份利润是多少万元?

2.玩具厂生产2214只熊猫玩具,原计划每天生产210只,生产了4天后,剩下的要在6天内完成,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只?

3.永乐花园一套89.7平方米的住房,售价35.8万元,张先生准备按揭购房(向银行贷款购房)。

按银行规定,还贷时首期应付房价的三成,张先生首期应付多少钱?

4.篮球场长26米,宽14米。

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500的平面图上,长和宽各应画多少厘米?

5.一堆煤,甲单独运要8小时运完,乙单独运要6小时运完,甲乙合运3小时后,还剩下40吨煤没运,这批煤共多少吨?

6.王老师家的客厅长6米,宽3.5米.他打算在客厅的地面铺上地砖,已初步看中了以下两种型号的地砖:

A型:

边长50厘米,每块单价15元。

B型:

边长60厘米,每块单价18元。

①请你帮王老师选择一种地砖,并从数学角度说说你的理由。

②算一算需要买这种地砖多少块?

要多少钱?

7.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行100米,乙每分钟行120米,12.5分钟后两人相距150米。

A、B两地相距多少米?

(分析各种情况解答)

8.王大妈家的柜式空调长0.4米,宽0.2米,高1.7米,为了防灰尘,王大妈准备用布做一只长方体套子把这只空调罩起来,请你帮她算一下,做这只套子至少需用多少平方米的布?

9.我国是世界上最贫水的国家之一,人均淡水资源2300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

,那么世界人均淡水资源为多少?

小明幻想发明一套使海水淡化的设备,每小时淡化海水1040万立方米,那么要使我国人均淡水资源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这套设备要运转多少时间?

(全国人口以13亿计)

10.科学考察船计划每小时行驶25千米,48小时到达预定海域进行科学实验。

如果要提前8小时到达,每小时需行驶多少千米?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计算与应用

展示部分习题的答案:

师生共享

教后记:

《运算律》

 教学内容:

北师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58-59页:

运算律(复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认识到整数运算定律和性质对小数、分数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引导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其合情推理的能力,培养其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同时建立初步的数感。

  3.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学习,培养合作精神,使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同时让其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结合相关内容,渗透"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准确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选择合理灵活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教材分析:

运算律包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这些运算律在数与运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引导学生思考:

小学阶段我们学过了哪些有关数的运算定律和性质?

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

  分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全班归纳整理加法和乘法运算定律、减法和除法的性质。

加法交换律:

a+b=b+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