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初一语文第一二单元复习及测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0541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树人初一语文第一二单元复习及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树人初一语文第一二单元复习及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树人初一语文第一二单元复习及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树人初一语文第一二单元复习及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树人初一语文第一二单元复习及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树人初一语文第一二单元复习及测试.docx

《树人初一语文第一二单元复习及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树人初一语文第一二单元复习及测试.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树人初一语文第一二单元复习及测试.docx

树人初一语文第一二单元复习及测试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二单元复习及测试

 

南京市南师附中树人学校

第一单元重要知识点

1.《散步》作者莫怀戚。

文章主旨:

《散步》一文叙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

这篇课文写了在我因双腿瘫痪而暴怒无常时,母亲耐心地安慰我;为了让"我"散心,母亲想法设法帮我去北海,可是母亲已重病缠身,母亲带着重病的身体,最终没能满足我而死去。

母亲在临终前,还在念叨生病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

母亲的深切关怀今生已无法报答,只有无尽的思念缠绕心中。

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3.《羚羊木雕》选自《东方少年》。

作者张之路。

文章主旨:

本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和爸爸妈妈之间发生的一场矛盾,赞美了小朋友们真诚无私的友爱,含蓄地批评了父母轻义重财的行为,告诫父母要理解孩子的心,尊重他们纯真的感情。

4.《散文诗两首》

①《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

作者泰戈尔。

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文章主旨:

乍看之下,这是一首写儿童与母亲嬉戏的诗歌,所表达的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并无奇特之处。

但泰戈尔之所以是大文豪,就在于他的诗作能够在普通诗人的感觉和思路止步之处继续向前,朝更深处迈进,进入“入神”的境界。

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国王和王后》,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②《荷叶母亲》、作者冰心。

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

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

这样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

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

于是在结尾处写道:

“母亲啊!

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

“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5.《世说新语》两则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作者刘义庆。

第一单元练习题

1、《散步》

1、朗读课文,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

分歧()一shà()间chāi()散水波línlín()()

2、下列句子方框里的词语,应选哪一项依次填上才恰当()

①我的母亲又□过了一个严冬。

②母亲□□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③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着。

A.①度②无奈③生长B.①拖②高兴③覆盖C.①熬②信服③铺D.①活②犹豫③滋生

3、.选出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A.嫩芽(nèn)调皮(tiào)B.霎时(sà)依偎(wèi)

C.蹲下(dūn)背起(bèi)D.粼粼(línlín)拆散(chāi)

4、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和另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B.它抱住每一棵它遇到的树,用力摇,摇得叶子哗哗响。

C.风,总想掀开斗笠,看下面遮着什么。

D.那团乌云走过咱家窗前,我看到它的影子了。

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是[   ]

A.“桂林山水甲天下”,游人置身其中,顿有栩栩如生之感。

B.中国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世界体育运动、国际奥委会、北京,真可谓各得其所。

C.我们要变本加厉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取得优良的成绩。

D.进入初中后,我无时不处在兴奋之中,同学们热情友好,老师的关怀更是无所不至

6、仿写句子——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以“父爱”为开头写)

2《秋天的怀念》

1、朗读课文,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

瘫痪()憔悴()絮絮dāodāo()jíe()别

2、将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字及成语的意思。

 

1.喜出()外:

2.翻来()去:

3.恍然大():

4.名()其实:

3、按课文内容,然后背诵。

 黄色的花(),白色的花(),紫红色的花()而(),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

 

4.当“我”摔东西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我”的动静。

因为()

(A)母亲怕东西砸到自己身上。

(B)母亲理解“我”的心情,但又关心“我”,怕“我”做傻事。

(C)“我”的脾气已经无法控制,母亲想等“我”能控制自己时再出来。

5.母亲推“我”去看花,是因为()

(A)她想让“我”通过看花来散心。

(B)她爱花,可她身体不好,想让“我”陪她一起去。

(C)北海的菊花很漂亮,不看可惜。

6、下面的句子是什么描写,选择正确的答案

A、神态的B语言的C、动作

他憔悴的脸显出央求般的神色。

()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你去看看吧。

7、“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意思是()

A母亲很难过我的双腿瘫痪了B母亲怕我心里难过

C我的双腿瘫痪后,母亲变得神经质D母亲怕刺痛我的心

8、“她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意思是()

A她离开家了B她死了C她生气了D她住在医院里了

9、母亲昏迷前说的话,说明()

A母亲最爱自己的两个孩子B母亲最想自己的两个孩子

C母亲最不放心自己的两个孩子D母亲这时已经不清醒了

10、写出两句描写秋天的诗句并背下来。

3、《羚羊木雕》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

抹泪(  )攥着(  )逮着玩(  )寒颤(  ) 

2、根据意思写成语

①久久地注视着一个地方。

()②彼此关系十分密切,总愿在一起不分开。

()

③完全不放在心上。

()④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都非常严肃。

()

3、查阅资料,搜集有关作者的知识。

本文作者是,1945年生于北京。

现为中国电影集团策划部编审、一级编剧。

主要作品有,电影剧本、《魔表》、《疯狂的兔子》,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空箱子>>、<<铃羊木雕>>等。

4、给加点字词注音。

怦怦(  )树杈(  )犄角(  )脸颊(  ) 

5、下列句子中的词语,应选哪项依次填上才恰当()

①月亮出来了,________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②我________地敲了敲门。

门开了,万芳伸出头来,一把拉了我进去。

③妈妈的目光________地盯着我。

④爸爸走了进来,听妈妈讲完事情的经过,他________地点燃一支烟。

A.冷冷轻轻紧紧静静B.凉凉轻轻紧紧慢慢

C.白白缓缓冷冷悄悄D.白白轻轻紧紧缓缓

6.本文的中心意思是()

A.写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思想矛盾。

B.写“我”将羚羊木雕送给万芳,表现了少年朋友珍惜友情的心灵世界。

C.写“我”送羚羊木雕后,被迫反悔,表现了父母虽爱儿女,但不了解少年心理,重财轻义的狭隘思想。

D.写“我”将羚羊木雕送给朋友及被迫反悔的经过,赞美少年朋友忠诚无私的友爱,告诫做父母的要理解少年之心,尊重他们之间的友谊。

7、完成下面配伍题。

①他静静地点燃了一支烟,慢慢对我说:

……()②屋子里静极了。

()

③妈妈坚定地说。

()④我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

()

A.写出了“我”与爸爸和妈妈僵持的家中情景。

B.表现妈妈的固执、生硬。

C.表现爸爸在考虑如何更好地处理事情。

D.写出了我极为难受的心情。

8、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羚羊木雕》选取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思想矛盾。

()

2.《羚羊木雕》一文中把“我”和万芳平时相处的情景安排在插叙部分,使全文集中在一天的时间里,情节紧凑。

()

4

(1)、《金色花》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匿()笑沐()浴祈()祷()

2、了解文学常识

泰戈尔是(国籍)诗人、作家,被称为“诗圣”。

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等,长篇小说有、《沉船》等。

1913年他以散文诗集一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开创了亚洲人获此殊荣的先河。

3、文中金色花三次和母亲嬉戏时:

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4.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⑴.我要悄悄地开放花bàn()儿,看着你工作。

⑵.走到做dǎo()告的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5.填空:

《金色花》这首诗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挚爱,孩子幻想自己变成一朵把袭向母亲,又幻想自己的__投在妈妈的书页上,同妈妈。

6、阅读,回答问题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xī()()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

“孩子,你在哪里呀?

”我暗暗地在那里nì()笑,却一声儿不响。

7/例句:

妈妈的头发白了,把满头的黑发给了我

仿写:

8.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项是()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你工作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9.仿照示例,发挥你的联想和想像,完成下边的练习。

例:

音乐像一股晶莹而又甘美的泉水,流进人们的心里,洗去心灵中的尘垢。

老师的话像

4

(2)、《荷叶·母亲》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菡()萏()欹()斜徘徊()()

并蒂()荫()蔽梗()花瑞()

2、走进作者

冰心(1900~1999),原名,福建长乐人,现代家、、儿童文学家,诗歌代表作、等,散文集,儿童文学集。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

、、三个方面。

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3、解释词语

(1)并蒂

(2)徘徊(3)欹

(4)荫蔽(5)花瑞(6)适意

4、按原文填空

(1)那一朵红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晨却开满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啊!

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5、找出文章的主旨句:

6、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金色花》作者泰戈尔,是印度文学家。

B.《荷叶·母亲》作者冰心,选自《繁星》。

C.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著有《往事》《春水》等。

D.泰戈尔,著有《新月集》《飞鸟集》等,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阅读冰心的《繁星》完成下列问题。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

“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

“贡献你自己!

淡红的果儿和青年说:

“牺牲你自己!

7.这首诗所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

8.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词,对不同时期的青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9.这首诗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10.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嫩绿”“淡白”“深红”等色彩词汇,巧妙点明了时间正在向前移动,事物也在运动变化

B.诗中表现了诗人在探索人生道路时的愿望和理想

C.“芽儿”“花儿”“果儿”其实是作者的化身

D.这首诗共三段,句式结构基本相同

5

(1)《咏雪》

1.给加点字注音:

俄而()雪骤()差()可拟()无奕()女

2.参考注释或查阅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内集儿女俄而雪骤

欣然差可拟未若

3.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背景:

《咏雪》选自,作者,朝家。

该书是小说的代表作。

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按拼音写汉字:

太傅()雪zhòu()欣然()柳xù()凝()韫()

5.根据课文补充句子?

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

“。

”兄女曰:

“。

6.翻译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白雪纷纷何所似:

(5)撒盐空中差可拟

7、用斜线划分朗读节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8、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大量咏雪的诗句,你能写出几句?

9.“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句总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10.文中将雪比喻为“”和“”(用课文原句回答),

自己试写一句描写白雪的比喻句。

白雪纷纷,好像

5

(2)《陈太丘与友期》

1、给加点字注音

尊君在不()非人哉()友人惭()笺疏()()

2、走进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是由(朝代)的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这部书的题材是,是六朝小说的代表作。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友期行去后乃至门外戏

尊君在不相委而去下车引之

4、翻译句子

(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君与家君期日中

(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4)元方入门不顾

5.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撒盐空中/差可拟。

     B、待君久不/至,已去。

  C、陈太丘/与友期/行。

    D、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6.下列加粗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若柳絮因风起(介词,可译为“趁”、“乘”等)B、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子和女儿)

C、相委而去(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然后”等)D、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

7、品读探究——元方最后“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8、翻译划线的词语

(1)期日中

(2)太丘舍去

(3)元方入门不顾(4)尊君在否

 

第一部分课前回顾

检查上节课知识掌握情况,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第二部分本节课内容

1.《我的老师》作者魏巍,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小说家,原名魏鸿杰,主作品有:

诗集《黎明风景》。

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战士和祖国》、《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

《幸福的花儿为勇士而开》和《春天漫笔》抒情散文《依依惜别的深情》、《在凯歌声里》,文艺随笔《路标》。

长篇小说《东方》,《地球上的红飘带》。

本课作者回忆了儿童时代在老师身边的七件小事,抒发了对老师的热爱,感激之情,表现了老师温柔,热爱学生及热爱教育事业的美好品质.

2.《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

一岁半就失聪失明。

后就读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女子学校,又进入剑桥的拉德克利夫学院,190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

在大学期间写了第一本书《我生命的故事》,叙述她如何战胜病残,不仅给盲人还给成千上万的正常人带来了鼓舞。

还写了几部自传性小说,如《我所生活的世界》《从黑暗中出来》《我的信仰》《中流——我以后的生活》和《愿我们充满信心》。

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莎莉文老师,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

5岁时因一场眼疾失去大部分视力。

1880年10月进入帕金斯盲人学校。

此间经过两次眼部手术,安妮的视力得到部分恢复。

从帕金斯盲人学校毕业后,1887年3月,安妮来到海伦·凯勒家做家庭教师。

安妮用极大的爱心、耐心和毅力,在没有任何教育经验可以遵循的情况下,从尊重孩子的天性,引导孩子的兴趣出发,在摸索中成功地将海伦从一个心智未开、任性无知的小女孩逐渐培养成一个知书达理、才华横溢的少女,直至进入大学。

这篇课文选编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由“再塑生命”、“关于‘爱’的含义”两部分组成。

课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海伦识字,认识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以及“对我启示世间真理,给我深切的爱”,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望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

“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

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

(1)“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本来,“我在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

”但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里的“光明”一词是用其喻义)。

(2)是莎莉文老师让“我”又回到自然,了解自然。

(3)莎莉文老师还教“我”懂得“什么是爱”。

正如作者自己所言:

“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用中国通俗的话说,就是“再生父母”。

“再塑生命”一词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3.《我的早年生活》作者温斯顿•丘吉尔,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以及记者,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曾于1940-1945年及1951-1955年期间两度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据传为历史上掌握英语单词词汇量最多的人之一。

被美国杂志《展示》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一。

2002年,BBC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结果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

本文节选自《我的早年生活》。

《我的早年生活》是丘吉尔依靠自己的记忆,根据一往的记录并仔细核对了事实真相,讲述了他从婴儿、学童、军校学员成长为一名少尉军官、战地记者和年轻政治家的经历,书中还再现了丘吉尔各年龄阶段相应的观点和看法。

4.《王几何》作者马及时,笔名小非,儿童文学作家、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儿童诗集《树杈上的月亮》《中国孩子》,散文诗集《最后一片树叶》《金蝉唱晚》,诗集《泥土与爱情》,《小精灵拼音童话故事》丛书(4册),散文集《割肉》《童年旧事》《美女滥市》《当代青年散文诗人15家》(合集),歌词《茶山谣》,主编《历史文化名城都江堰》《廖永德纪念文集》等。

本文选自《马及时儿童文学作品选(散文卷)童年旧事》

作者叙术了自己上初一时的第一节几何课,刻画了以为与众不同的几何老师:

王老师的出场与众不同;王老师的自我介绍与众不同;几何老师的教学内容更与众不同;这节课产生了与众不同的教学效果。

论语十二章

孔子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

其教育代表思想着重有“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启发诱导”、“温故知新”等等。

《论语》介绍: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四书)《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经)并称“四书五经”。

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译文:

学习了,然后时常复习它,不也愉快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

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第一句讲学习方法。

第二句将学习乐趣。

第三句讲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

不断温习,(知识)方能牢固,学习之乐;志同道合的人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人生之乐;自求长进,不怨他人,提高修养。

2.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

译文: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

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本章讨论思想品德修养。

朱熹认为,重在为学。

“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

由此可见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思德修养。

3.子曰:

“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译文: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本章讲的是不同年龄阶段修身做人的一些做法。

4.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译文:

温习学过的知识就会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当老师了。

本章讨论学习方法,说明了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5.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译文:

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思考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本章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学习与思考想结合,方能所得。

6.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雍也》)

译文:

孔子说:

“多么有贤德啊,颜回!

一竹篮饭,一瓜瓢水,住在

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

其乐。

多么有贤德啊,颜回!

本章讨论思想道德修养,颜回清平乐道的高尚品质。

7.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译文:

孔子说:

“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本章讲正确的学习态度。

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

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弥补不足。

8.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译文:

孔子说:

“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本章讲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应乐在其中,不羡慕、不贫图不义之财。

9.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译文:

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短处就要改正。

本章讲的是要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借鉴别人不好的地方,修正自己的缺点。

10.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译文: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

“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本章告诉我们时光飞快流逝,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

11.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译文:

孔子说:

“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

本章用国家的帅将与一个人的志向做对比,说明立下大的志向,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译文:

子夏说:

“广泛地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本章说明一个人,要有大志,还要善于思考,才能有较大的收获。

文中通假字。

(1)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