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栈桥与施工平台施工方案要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50540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76.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上栈桥与施工平台施工方案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水上栈桥与施工平台施工方案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水上栈桥与施工平台施工方案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水上栈桥与施工平台施工方案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水上栈桥与施工平台施工方案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上栈桥与施工平台施工方案要点.docx

《水上栈桥与施工平台施工方案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上栈桥与施工平台施工方案要点.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上栈桥与施工平台施工方案要点.docx

水上栈桥与施工平台施工方案要点

 

惠澳高速西枝江大桥

水上钢栈桥与钢平台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西枝江大桥长湖岸位于马安镇双寮村,澳头岸位于三栋镇沙澳村外江元组,横跨西枝江,大桥两岸分布有G324国道、惠澳大道及众多乡村简易公路,交通网络发达,交通条件便利。

桥位区为西枝江冲积平原地貌,地形平坦,小河两岸地面高程12.6~14.8米。

西枝江河床开阔平坦,勘察期间河水水位为11.38~11.4米。

该桥为整体式桥梁,全长870米,上部构造为13×30m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42+60+42m悬浇连续箱梁+11×30m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下部构造采用柱式台配桩基础、柱式墩配桩基础,该桥桩基础全部按钻孔灌注桩设计。

本桥主桥平面位于直线段内。

(一)水系

西枝江地处莲花山脉,是东江一级支流,发源于紫金县竹坳,自上有杨梅水、小沥河、安墩水、楼下水、白花河、梁化河及淡水河等集水面积超过100Km2的直流汇入,于惠州市东新桥下注入东江,全长176Km。

(二)气象、水文条件

惠州市地处低纬度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高温、多雨、湿润、具有明显的干、湿季节。

据惠阳站雨量统计,多年平均降雨量166.0mm,最大年降雨量2296.3mm(1951年),最小年降雨量696.6mm(1963年)。

4~9月是暴雨较为集中的季节,约占全年暴雨日数的88.7%,又恰是连续暴雨,常引起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毁坏房屋和农作物。

(三)地质条件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本次勘察成果,桥位区无断裂构造分布;地表覆盖层为粉质黏土、粉砂、细砂及粗砂等,基岩主要为砂岩、砾岩及其互层,岩层稳定。

桥位区地表水、地下水对桥梁基础开挖影响较大;桥位处地下水、地表水对混凝土无腐蚀作用。

二、施工时间

钢栈桥、钢平台计划2010年11月30日开始施工,2011年2月30日完工,共计90天。

三、钢栈桥及钢平台施工

本工程主桥共有28个墩,其中6#~20#共15个墩位于西枝江河堤内,其中11#~17#共7个墩位于水中,其余8个墩在两边的河岸上,惠州岸3个,澳头岸5个。

根据现场施工条件,西枝江河堤内岸上墩拟采用筑岛的方式搭设便道和施工平台,水中墩搭设钢栈桥作为施工便道,搭设钢平台作为施工平台。

14#~15#墩之间60m不搭设钢栈桥留作通航水道。

根据桩基础及承台的布置情况,对筑岛、钢栈桥及钢平台分述如下:

(一)、筑岛布设

从两岸河堤用砂石铺一条宽6.5米的便道至河岸边,然后根据各墩位的布置情况用砂石筑施工平台与便道相连。

具体见《主桥钢栈桥、钢平台总体布置图》

 

(二)、钢栈桥布设

从西枝江两岸分别布置钢栈桥至14#、15#墩,14#~15#墩之间60米不设钢栈桥留作通航水道。

具体见具体见《主桥钢栈桥、钢平台总体布置图》

钢栈桥采用630×8mm的钢管桩作支承桩。

钢管桩的纵向布置中心间距12.0m,桩横向中心间距3.5米。

钢管桩顶横向连接采用2I25b工字钢,长度5.0米。

在2I25b工字钢顶布设两组贝雷片,贝雷片中心间距3.5米。

贝雷片顶纵向均布20b工字钢,间距0.75米。

20b工字钢顶横向满铺16#槽钢。

具体如图02、03

图02

图03

(三)、钢平台置设

根据桩基、承台及系梁的平面布置,分别在14#、15#墩搭设12.5×7.5m钢平台,在13#、16#墩,搭设11.7×3.8m的钢平台,在11#、12#、17#墩,搭设11.8×3.5m的钢平台。

用以施工桩基础及下部结构的作业平台。

钢平台13#、16#墩采用530×8mm的钢管桩作支承桩,11#、12#、14#、15#、17#墩采用430×6mm的钢管桩作支承桩;桩顶采用I45b工字钢横梁,横梁顶均布30b工字钢,间距0.75米。

平台面板采用6~8mm厚防滑钢板。

具体见图04、05、06。

图04

图05

图06

(四)、钢管桩桩基施工

钢管桩采用吊船配振动锤进行打设。

1、振动锤的选择

(1)振动锤应具有必要的起振力P0

P0≧0.6F

F---桩土之间摩阻力,根据栈桥计算书,F按400KN考虑。

则P0≧240KN

(2)振动体系应具有必要的振幅

振动沉桩时,只有当振动锤使桩发生振动的必要振幅A0使振动力大于桩周土的瞬间全部弹性压力,并使桩端处产生大于桩端地基的某种破坏力时,桩才能下沉。

A0=0.8N+1

A0=N/12.5

N---标准贯入击数。

按上两式计算取平均值,即可求出A0值。

桩下沉所必须的振幅为7~15mm。

(3)振动锤应具的必要频率

振动沉桩时,只有当振动锤的频率n大于自重作用下桩能够自由下沉时振动频率n0时,桩才能沉入预定的设计标高。

(4)振动锤应具有必要的偏心力矩

振动锤的偏心力矩KA0相当于冲击锤的垂参数。

因此,偏心力矩愈大,就愈能将更重的桩沉入至更应的土层中去。

必要的偏心力矩KA0=A0×(QB+GP)(KN.cm)

A0---振动锤的必要振幅,如前所述;

QB---振动锤重量,本工程按60KN。

GP---桩的重量,本工程最长桩重70KN。

(5)振动体系应具有降要的重量QB+GP

振动沉桩时,振动体系必须具有克服桩尖处土层阻力的必要的重量。

(6)振动锤应具有必要的振动力FV

FV=0.04n2M(KN)

另外,在选定振动锤时,还应根据桩径与长度,考虑以下一定时间完成的打入为宜。

2、振动沉桩施工要点

(1)振动锤:

选择45KW振动锤初打,60KW振动锤补打。

(2)接桩:

钢管桩的连接采用外拼及接头对接焊连接,对外拼板均匀布置6块,管桩对接时要保证管口平整、密贴。

焊条采用国产J502,焊缝厚度应满足要求。

应严格控制焊接质量,焊接强度不小于主材强度。

钢管桩对接必须顺直,顺直度允许偏差0.5%。

(3)开始沉桩时宜用自重下沉,待桩身有足够稳定性后,再采用振动下沉。

(4)桩帽或夹桩器必须夹紧桩头,以免滑动降低沉桩效率、损坏机具。

(5)夹桩器及桩头应有足够夹持面积,以免损坏桩头。

(6)沉桩过程中应控制振动锤连续作业时间,以免因时间过长而造成振动锤损坏。

(7)每根桩的沉桩作业,须一次完成,不可中途停顿过久,以免土的摩阻力恢复,继续下沉困难。

3、停锤控制标准

振动沉桩的停锤标准,应以通过度桩验证的桩尖标高控制为主,以最终贯入度作为校核。

如果桩尖已达标高而最终贯入度相差较大时,则应查明原因,研究后另行确定。

采用桩尖标高和贯入度双控的方法作为确定停锤标准。

本工程最终贯入度(最后连续三次振锤一分钟)按3cm/min控制或通过试桩确定贯入度控制标准。

4、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

振动沉桩过程中,出现桩的偏移、倾斜或回弹(严重时),以及其他不正常情况时,均应暂停,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方可继续沉桩。

5、测量控制

根据坐标定出桩基的纵横中心线。

施工中测量控制应注意下述几点:

(1)打一根桩复核一根,做好测量记录。

(2)测量人员应对桩的就位,垂直度和打设标高进行监测,确保施工精度。

(3)沉桩完成后,测量人员应根据轴线测出桩的平面偏位值,认真做好记录。

栈桥施工总的测量工作归纳为:

a、桩位测量;b、贯入度观测。

(4)贝雷桁架定位测量及复测。

(5)贝雷架挠度观测。

6、沉桩容许偏差

垂直度:

1%

桩位:

纵桥向40mm,横桥向50mm。

四、钢栈桥及平台架设

(一)、钢栈桥的架设

1、钢管的打入应在栈桥的同一直线上,钢管桩打入后,由测量人员测出钢管桩顶标高,割去多余的钢管桩,并在钢管桩上割槽,槽的大小应比2I25宽度宽2~3cm。

工字钢底与管桩接触处应焊接,同时应采用开槽割除的钢管加工成10cm宽(长度根据需要定)加劲环板把工字钢与钢管焊接定位,每根钢管焊4根四块加劲环板。

在钢管桩的槽口上栈桥横向架设5米长2I25工字钢。

2、横梁2I25b工字钢架设好后,在工字钢横梁上纵桥向设两组贝雷片,贝雷片横桥向间距3.5m。

贝雷片与2I25b工字钢之间采用槽钢[10固定。

3、贝雷片顶顺桥向按0.75米的间距均布I20b。

4、I20工字钢顶横桥向满铺槽钢[16,槽钢[16倒扣在I20工字钢上。

(二)钢平台的架设

1、在钢管桩打好后,应把握好低潮位时间,采用剪刀撑和水平撑加固钢管桩,水平撑和剪刀撑采用[10,交叉点焊接,撑与钢管桩采用钢板连接。

与钢管桩焊接之前,应将钢管桩焊接处除锈。

而且撑尽量在两条钢管桩的中心线上,以最大限度的达到受力要求。

钢管桩开槽与栈桥钢管相同,工字钢需要搭接位置的管桩开槽要能放置一根I45b。

其余与栈桥的要求一致。

2、在I45b上铺设I30b,间距为0.75m,铺设工字钢时考虑桩基的施工顺序,可以预留部分钢护筒的位置,其余的在以后施工中再逐渐拆除护筒位置的工字钢。

铺设好工字钢后必须马上进行加固。

3、在I30b工字钢上铺设防滑钢板,平台的面板采用6~8mm的钢板,钢板利用船吊安装,钢板边与工字钢要全面焊接,确保焊接强度达到要求。

横向和纵向相邻两块钢板之间应间隔3cm,保证满足热胀冷缩的要求,钢板的纵向边必须与槽钢焊接,在此处需要增加一根槽钢,其余的槽钢布置不能改变。

栈桥和平台搭设完毕后,设置安全护栏,护栏高度为1.2m,立杆的间距为2m,立杆焊接在工字钢上,立杆及扶手均采用φ48×3.5mm钢管,扶手与桥面之间设置两道φ16圆钢。

五、钢栈桥、钢平台验收

钢栈桥、钢平台验收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安全性、稳定性

从下到上开始检查:

1、检查钢管桩打入记录,看打入深度是否满足要求。

每根钢管桩入土深度需大于3.5米;

2、检查钢管桩顶横梁工字钢2Ⅰ25b与钢管桩之间的连接钢板焊接是否牢固,焊脚高度大于6mm,焊缝长度大于10cm;

3、检查钢管桩顶横梁工字钢2Ⅰ25b与纵梁贝雷梁之间的固定槽钢[10是否在每个钢管桩墩顶位置都进行了固定,槽钢与槽钢之间,槽钢与横梁工字钢2Ⅰ25b之间所有接触部位是否都进行了满焊,焊缝质量是否满足要求。

焊缝要求饱满,焊脚高度大于6mm,不能有焊渣、气空之类的情况。

4、检查纵梁贝雷梁与纵向均布工字钢Ⅰ20b之间每根是否都进行了卡扣连接,卡扣连接是否牢固。

5、检查纵向均布工字钢Ⅰ20b与纵向满铺槽钢[16之间是否进行了点焊,是否有漏点的情况。

6、检查钢平台钢管桩打入记录,看打入深度是否满足要求。

每根钢管桩入土深度需大于3.5米;

7、检查钢管桩顶横梁工字钢Ⅰ45b与钢管桩之间的连接钢板焊接是否牢固,焊脚高度大于6mm,焊缝长度大于10cm;

8、检查钢管桩顶横梁工字钢Ⅰ45b与顶部均布工字钢之间Ⅰ30b的点焊接是否牢固;

9、检查各槽钢斜撑与钢管桩之间焊接是否牢固,要求满焊,焊缝饱满,焊脚高度大于6mm,不能有焊渣、气空之类的情况。

10、检查贝雷梁斜撑与贝雷梁之间的螺栓连接是否牢固。

11、钢栈桥成桥后,用50T重车在栈桥上来回走两趟,测量观测变形。

水平摇摆幅度不能大于左右各2cm;跨中最大饶度必须小于L/400,即1200/400=3cm。

(二)、使用性

1、检查栈桥桥面宽度是否能满足过车和堆放材料要求;栈桥桥面宽度为6米;

2、钢平台顶面宽度必须大于4米,即钻机宽度2米,每边1米工作宽度。

六、钢栈桥受力计算

(一)、便桥结构简介

便桥结构见附图,便桥采用钢管桩基础,每排采用2根直径为630mm的钢管组成,钢管桩顶嵌入2Ⅰ25b工字钢作为横梁,横梁上纵桥向布置两组150cm高公路装配式贝雷桁架主梁,每组两片贝雷桁架采用90cm宽花架连接。

贝雷桁架上横铺Ⅰ20b工字钢分布梁,分布梁间距为75cm,分布梁顶沿顺桥向铺设[16槽钢桥面板。

(二)、便桥各主要部件的应力计算

便桥受力计算采用50T的重车进行验算,前轴每个取5T,每个后轴取20T,取后轴进行验算,在便桥横桥向分布如下,取最不利位置:

各主要部位受力,从下到上计算如下:

1、贝雷桁架纵梁受力计算

根据下面对横向分布Ⅰ20b工字钢梁的受力计算可以得知,两组贝雷桁架中的外侧贝雷片总有一片承受上拔力,贝雷片的受力极不均匀,取受竖直向下的最大荷载计算,单片贝雷架承受的最大荷载为7040×2=14080Kg(重车有两个后轴),按简支梁计算,

贝雷架的跨中弯矩最大值Mmax=14.08×12/4=42.24t.m,单片贝雷片容许弯矩为78.8t.m,所以贝雷桁架纵梁的受力能满足需要。

注:

贝雷片容许应力取值,取至《桥涵》下册页

单片贝雷片的抗剪能力为24.5t,通过下面对横向分布I20b工字钢的受力计算知其最大支座反力为8645Kg,两个重轴,此时贝雷片相当于在跨中作用8645×2=17290Kg的集中力,显然贝雷片的剪力等于8645Kg,小于该值24.5t,贝雷片抗剪能够满足要求。

2、钢管桩上横梁受力计算

横梁支撑在钢管桩上,其支点距离为350cm,按简支梁计算,其计算简图如下:

先计算P的值:

P=6m贝雷桁架重量及桥面系总重的1/8+后轴总重的1/4

=约2000Kg+10000=12000Kg

采用清华大学结构力学求解器求得该梁的弯矩图如下:

最大弯矩Mmax数值为540000Kg.cm

σmax=

=

=639.5Kg/cm2=63.95MPa<f=215Mpa

其抗剪能力不需计算,能够满足要求。

3、Ⅰ20b分布梁受力计算

1)、抗弯应力计算

重车采用两个后轴,每个后轴重20t,每侧分布宽度取为50cm,一侧按作用在分布梁跨中时为分布梁跨中的最不利受力。

分布线荷载q=10000/50=200Kg/cm。

其计算简图如下:

采用清华大学结构力学求解器求得该梁的弯矩图如下:

跨中弯矩最大Mmax=332346.2Kg·cm

分布梁为Ⅰ20b工字钢,其截面抵抗矩W=250.2cm3

所以横梁的最大应力σmax=

=

=1328.3Kg/cm2

=132.8Mpa<f=215Mpa

横梁抗弯应力能满足规范要求。

以上计算均为静载受力时的应力,考虑汽车荷载为动载,查荷载规范知动力系数为1.1,显然,考虑动载作用的最大应力值近似等于上述计算的弯应力乘以1.1,仍然小于规范要求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215Mpa。

2)、抗剪能力计算

采用清华大学结构力学求解器求得该梁的剪力图如下:

最大剪力为5807.8Kg,采用《钢结构设计规范》4.1.2式计算工字钢剪应力:

=

,式中:

V-----计算截面沿腹板截面作用的剪力

S-----计算剪应力处以上毛截面对中和轴的面积矩

I-----毛截面惯性矩

tw-----腹板厚度

V=5807.8KgS=146.1cm3I=2502cm4tw=1.1cm

=

=

=308.3Kg/cm2=30.8MPa<fv=125Mpa(钢结构设计规范表3.4.1-1查得),所以Ⅰ20b工字钢抗剪能力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横向分布I20b工字钢的支点约束反力采用清华大学结构力学求解器计算如下:

(其中结点编号参照上述计算简图)

反力计算

约束反力值(乘子=1)

-----------------------------------------------------------------------------------------------

结点约束反力合力

支座----------------------------------------------------------------------------------

结点水平竖直力矩大小角度力矩

-----------------------------------------------------------------------------------------------

20.00000000-2616.885200.000000002616.88520-90.00000000.00000000

30.000000006809.063610.000000006809.0636190.00000000.00000000

60.000000009217.491160.000000009217.4911690.00000000.00000000

80.000000006590.330410.000000006590.3304190.00000000.00000000

----------------------------------------------------------------------------------------------

 

由上述计算可知,外侧贝雷片处的上拔力较大,为2616.88Kg,需做好横向分布梁与贝雷梁的卡扣连接工作,每根横向分布梁与贝雷梁的外接触点必须进行卡扣连接,每根横向分布梁与贝雷梁连接两处。

4)、挠度计算

采用清华大学结构力学求解器计算的最大挠度为0.05cm,0.05/260=1/5200<[f]=1/400,挠度计算能满足要求。

4、顶面[16槽钢桥面受力计算

1)、[16槽钢抗弯能力计算

重车采用两个后轴,每个后轴重20t,由于每侧分布宽度为50cm,可以考虑作用在3片[16槽钢上面,在槽钢上的分布宽度(即轮压顺桥向长度)取为20cm,其分布线荷载q=10000/3/20=166.7Kg/cm。

其计算简图如下:

采用清华大学结构力学求解器求得该梁的弯矩图如下:

跨中弯矩最大Mmax=35857Kg·cm

[16槽钢开口朝下,由于其对Y轴的界面抵抗矩上下不一样,开口侧的抵抗矩比腹板端要小很多,图中弯矩也是下口的数值大,所以只计算开口侧的应力即可。

其开口侧截面抵抗矩W=17.55cm3

所以横梁的最大应力σmax=

=

=2043Kg/cm2

=204.3Mpa<f=215Mpa

所以桥面[16槽钢受力能满足要求。

[16槽钢考虑动载作用时的最大应力值近似等于上述计算的弯应力乘以1.1,σmax=204.3×1.1=224.7,略大于215,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4.1.1,在主平面内受弯的实腹构件,考虑截面的塑性发展稀系数时,其抗弯强度需满足下式要求:

+

≤f,本题只有绕y轴弯矩作用,查表5.2.1知,对开口侧

=1.2,所以考虑截面的塑性发展时上面计算的应力值需除以1.2,所以σmax=224.7/1.2=187.25MPa<f=215Mpa,所以考虑截面塑性发展时,桥面[16槽钢受力是能够满足受力要求的。

2)、[16槽钢抗剪能力计算

采用清华大学结构力学求解器求得该梁的剪力图如下:

最大剪力为3006Kg,采用《钢结构设计规范》4.1.2式计算槽钢剪应力:

=

,V=3006Kg

腹板侧对中和轴的面积矩S1=15.45×1.05=16.22cm3

开口侧对中和轴的面积矩S2=7.52×2.17=16.3cm3

取S=16.3cm3I=83.4cm4tw=1cm

=

=

=588Kg/cm2=58.8MPafv=125Mpa

所以[16槽钢抗剪能力满足要求。

3)、[16槽钢支座反力计算

[16槽钢的支点约束反力采用清华大学结构力学求解器计算如下:

(其中结点编号参照上述计算简图)

结点约束反力合力

支座----------------------------------------------------------------------------

结点水平竖直力矩大小角度力矩

--------------------------------------------------------------------------------------------

10.00000000-251.1431560.00000000251.143156-90.00000000.00000000

20.000000001951.980900.000000001951.9809090.00000000.00000000

30.000000001723.949400.000000001723.9494090.00000000.00000000

40.000000002907.415730.000000002907.4157390.00000000.00000000

50.00000000331.6296110.00000000331.62961190.00000000.00000000

--------------------------------------------------------------------------------------------

由上述计算可知,[16槽钢上拔力只有251Kg,槽钢与I20b工字钢之间只需点焊即满足要求。

 

五、桩基施工平台受力计算

(一)、次梁30b工字钢

桩基荷载:

冲锤120KN,桩机135KN,按前轴0.7进行计算,桩机主梁间距2.0m,滚轮间距6.0m。

平台取14#、15#墩平台进行计算。

其计算简图如下

D=(1.2x135x0.7+1.4x120x0.7)/2=115.5KN

1)、弯矩计算

采用清华大学结构力学求解器求得该梁的弯矩图如下:

跨中弯矩最大Mmax=14437.5KN·cm

分布梁为Ⅰ30b工字钢,其截面抵抗矩W=534.4cm3

所以横梁的最大应力σmax=

=

=27.0KN/cm2

=2.7Mpa<f=215Mpa

横梁抗弯应力能满足规范要求。

2)、抗剪能力计算

采用清华大学结构力学求解器求得该梁的剪力图如下:

最大剪力为115.5KN,采用《钢结构设计规范》4.1.2式计算工字钢剪应力:

=

,式中:

V-----计算截面沿腹板截面作用的剪力

S-----计算剪应力处以上毛截面对中和轴的面积矩

I-----毛截面惯性矩

tw-----腹板厚度

V=115.5KNS=312.3cm3I=7481cm4tw=1.3cm

=

=

=4.14KN/cm2=0.4MPa<fv=125Mpa(钢结构设计规范表3.4.1-1查得),所以Ⅰ30b工字钢抗剪能力满足要求。

(二)、平台主梁45b工字钢的计算

均布荷载:

q=11.5.5x2/5.85=39.5KN/m

弯矩:

M=ql2/8=39.5x5.852/8=168.9KN.m

剪力:

Q=ql/2=39.5x5.85=230KN

弯曲应力:

σmax=M/W=168.9x103/2x1500x10-6=56.3Mpa<[σw]=145Mpa

主梁受弯满足要求。

剪应力:

Тmax=QS/Ib=(230x103x887x106)/(2x33759x10-8x0.012)

=25.1Mpa<[T]=85Mpa

变形;

f=5ql4/384EI=(5x39.5x103x5.854)/(2x384x2.1x1011x33759x10-8)

=0.01<[f]=l/400=0.0146

(三)、钢管受力计算

1、钢管桩竖向受力计算

P=115.5KN

采用D260振锤,激振力为485KN>115.5KN

2、钢管桩在水流冲击下稳定计算

钢管桩水阻力R1

按文献《公路桥涵设计规范》P39公式(2.3.10)知:

R1=K·A·(rv2/2g)(K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