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酸和碱的反应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49733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34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酸和碱的反应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酸和碱的反应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酸和碱的反应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酸和碱的反应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酸和碱的反应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酸和碱的反应解析版.docx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酸和碱的反应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酸和碱的反应解析版.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酸和碱的反应解析版.docx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酸和碱的反应解析版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酸和碱的反应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郴州)下列没有运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蚊虫叮咬处涂上肥皂水,可减轻痛痒

D.用生石灰做干燥剂

2.(•上海)向一定量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B.

C.

D.

3.(•福州)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

4.(•海南)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5.(•德阳)室温时,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图象表示的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等于7

C.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D.滴入溶液体积为15mL时,再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

6.(•宜昌)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其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7.(•包头)质量为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钾溶液和质量为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混合,所得溶液的PH(  )

A.小于7B.等于7C.大于7D.不确定

8.(•青岛)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但有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都属于中和反应

B.合金是在某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所有合金一定属于混合物

C.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D.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变化,所以凡是伴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9.(•佛山)下列4个图形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NaOH溶液

B.

向一定量CuSO4溶液中加入Zn粉

C.

加热KClO3与MnO2固体混合物

D.

向一定量NaOH和Ca(OH)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

10.(•兰州)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则硝酸与氢氧化钠也能发生中和反应

B.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能起到保护作用,则铁表面的氧化铁也能起到保护作用

C.碱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则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

D.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也一定不能再溶解其它物质

11.(•黄石)“类推”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中和反应

B.酸的溶液pH<7,故pH<7的溶液一定是酸的溶液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故铜片在空气中的灼烧也生成白色固体

D.碳可用于炼铁,故碳可用于冶炼所有的金属

12.(•广东)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浓盐酸有挥发性B.HCl分子在运动

C.Y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D.Y杯内发生了置换反应

13.(•吉林)根据图,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倒置

B.用玻璃棒搅拌使反应充分

C.用酚酞溶液判断该反应是否发生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14.(•泸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酸性土壤里撒熟石灰,可调节土壤的pH

B.推广加碘盐是为了预防胃酸过多

C.钢铁在干燥的环境中比在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被腐蚀

D.玻璃钢、光导纤维和合成纤维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5.(•巴中)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      7(填“<”、“>”或“=”).

(2)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1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若在此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呈      色.

16.(•南平)如图1所示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研究.

(1)未滴加盐酸时,烧杯中溶液呈      色.

(2)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温度变化如坐标图2所示.某时刻测得溶液的温度是32℃,请判断b点时溶液的酸碱性并说明理由      .

(4)当溶液的温度为38℃时,可证明溶液不含氢氧化钠的实验方法是      (填选项).

A.品尝烧杯中溶液的味道

B.用手沾取烧杯中溶液并体验是否有滑腻感

C.往烧杯中再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并观察溶液颜色.

17.(•衡阳)在滴有酚酞试液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溶液显红色.

(1)此时溶液的pH      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乌鲁木齐)盐酸、硫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有着较广泛的用途.

(1)酸与碱之间能发生      反应,写出一个上述四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氢氧化钙可以用来调节土壤的      性,它的水溶液常用来检验      气体的存在.

(3)将一定量的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混合液显红色,可推断该溶液的pH      7(填“>”、“<”或“=”).要准确测定该溶液的pH,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19.(•南宁)请完成以下实验报告的填写.

实验名称: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实验目的:

验证盐酸和氢氧化钠能否发生反应.

供选择的仪器和药品:

试管、胶头滴管、烧杯、酚酞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稀溶液.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解释

(1)在      中加入约1mL氢氧化钠稀溶液,用胶头滴管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溶液显      色

碱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2)然后,      ,直至溶液恰好变无色为止.

溶液颜色最后褪去

两者能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三、解答题(共11小题)

20.(•丹东)为探究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小鸣和同学们通过测定了反应后溶液的pH,得到了如图所示的pH曲线,请回答:

(1)由图可知该实验操作是将      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过程中,小鸣取了a、b、c三处反应后的溶液于三个烧杯中,却忘了作标记,请你设计不同的方案(不再用测定pH的方法),探究三种样品分别属于哪处溶液.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

【探究过程】

①分别取少量样品于三支试管中,加入酚酞试液,观察到其中一支试管内出现      的现象.结论:

该样品是a处溶液.

②为进一步确定b或c处溶液,又设计了以下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另取余下样品少量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足量的Na2CO3溶液.

      

该样品为b处溶液.

      

该样品为c处溶液,并推知溶液中的阳离子有      .

【反思评价】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了要考虑生成物之外,还要考虑      .

21.(•雅安)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      来止痒.

(2)某饼干包装袋中用作干燥剂的是生石灰,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

(3)森林火灾时,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的目的是      .

(4)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功能.

(5)雾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细颗粒物,如果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就会出现雾霾现象.请分析下列污染物中,会导致雾霾的是      (填序号).

A.二氧化硫B.臭氧C.一氧化碳D.PM2.5

(6)厨房中的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不锈钢炊具B.橡胶手套C.纯棉围裙

(7)对自行车的支架进行喷漆处理可以防止其生锈,原因是      .

(8)当汽车受撞击后,汽车安全气囊中的NH4NO3固体瞬间分解成N2O和一种常温下的无色液体,反应方程式是      .

22.(•苏州)中和反应在工农业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研究.

(1)对于没有明显实验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要证明它们之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可通过如下实验来进行.

①在盛有稀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逐滴加入到上述烧杯中,边滴边用玻璃棒搅拌,当观察到      现象时,说明它们之间发生了中和反应,且恰好完全反应.

②将稀盐酸逐滴匀速加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数字化仪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PH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1、图12所示.

由图1、图2可知,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已发生中和反应的判断依据是      .

(2)对于某些有明显实验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只要将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观察到      现象,就可说明反应已经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3.(•泸州)将0.4%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2mL0.4%的盐酸中,测得混合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某学习小组对加入0~VmL氢氧化钠过程中,所得混合液pH增大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假设】

猜想Ⅰ:

pH增大是因为      ;

猜想Ⅱ:

pH增大是因为发生了反应,写出反应方程式      .

【实验探究】

为验证猜想Ⅱ,请你帮助该小组完成下列实验.(可供选择的实验用品有:

pH计、0.4%的氢氧化钠溶液、0.4%的盐酸、水.)

(1)向2mL0.4%的盐酸中加入VmL0.4%的氢氧化钠溶液,用pH计测得混合液的pH=7.

(2)向2mL0.4%的盐酸中加入VmL      ,用pH计测得混合液的pH      7(填“>”、“=”或“<”).

综合

(1)和

(2)证明猜想Ⅱ成立.

24.(•葫芦岛)根据“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实验(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使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

(3)酚酞溶液的作用是      .

(4)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现象是      .

25.(•黑龙江)根据下列图文回答问题:

(1)图①:

从微观角度看,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

(2)图②:

干燥剂的主要成分为生石灰,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干燥原理:

      .

(3)图③:

一个C60分子是由      构成的.

(4)图④:

古代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褪色的原因是      .

26.(•陕西)如图是甲、乙两位同学一起在实验室进行的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反应的实验.

(说明:

图中A1、A2、A3、B1、B2、B3均为溶液编号)

根据图中实验,请你与甲、乙同学一起完成下列探究:

探究环节

甲同学的探究

乙同学的探究

提出问题

A3溶液为什么不变红?

B3溶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

(酚酞不计)

做出猜想

实验过程中,酚酞变质了?

猜想一:

NaCl猜想二:

NaClHCl

实验验证

(1)取少量A3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红,说明甲同学的猜想      (填“成立”或“不成立”)

(2)你认为,在常温下A2溶液测出的pH应      (填“>”、“=”或“<”)7

取少量B2溶液加入盛有少量铁粉的试管中,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      ,据此,你认为乙同学的猜想      (填“一”或“二”)成立

交流反思

(1)甲、乙同学的实验中,反应均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      .

(2)A3溶液未变红,你认为原因是A2溶液中      较多,加入的NaOH溶液未将其完全中和.

(3)甲、乙同学经过实验对比探究,一致认为做化学实验时应注意药品用量的控制.

27.(•沈阳)某化学小组初步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时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

实验用品:

37%的浓盐酸(密度为1.18g/mL)、10%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量筒、温度计

实验一:

配制100mL10%的盐酸(密度为1.05g/mL)

实验步骤

(1)计算:

需要37%的浓盐酸的体积为      mL(精确到0.01mL,下同);需要蒸馏水的体积为      mL(水的密度为1.0g/mL)

(2)量取浓盐酸和蒸馏水.

(3)混合配制.

实验二:

在一定体积的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0%的盐酸(室温下),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如下:

加入盐酸的体积(V)/mL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溶液温度变化(△t)/℃

△t1

5.2

9.6

12.0

16.0

18.2

16.7

15.7

14.7

13.7

12.9

(1)表中△t1的值为      .

(2)试绘出溶液温度变化与加入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图.

(3)根据所绘曲线分析,加入盐酸的体积在0~10mL时,溶液温度变化的趋势及其原因是      .

(4)其他条件不变,若改用20%的盐酸进行滴加,结合对上述曲线的分析,大胆猜想新曲线最高点的位置(不考虑溶液密度和比热容的变化及热量散失等影响因素).

横坐标及猜想理由:

      ;

纵坐标及猜想理由:

      .

28.(•龙岩)酸溶液和碱溶液混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某班级同学开展如图1所示相关的实验.下面是两个小组的实验

记录与分析.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甲组同学往一定体积10%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滴加10%的盐酸(室温下),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记录如下:

加入盐酸的体积(V)/mL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溶液温度上升

(△t)/℃

5.6

9.8

12.1

16.3

18.5

17.1

15.2

14.6

13.5

12.6

根据上表数据分析:

①当加入盐酸体积为      mL时,表明NaOH与HCl恰好完全反应.此判断的依据是      .

②当加入6mL盐酸时,烧杯中溶液仍然呈红色,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酚酞和      .

③教材指出:

酸与碱中和反应的结果是酸和碱各自的特性都消失.图2描述的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甲、乙处应填入的化学符号依次是      、      .

(2)请你参与完成乙组同学的实验记录与分析.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步骤一:

往装有氢氧化钠溶液样品的试管中先滴加2~3滴的酚酞试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

现象一:

有气泡产生

现象二:

      

1.该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已变质

2.溶液碱性消失

步骤二:

取步骤一反应后的溶液,然后逐滴加入该氢氧化钠溶液样品

现象一:

有气泡产生

现象二:

溶液开始不变色,后逐渐变成红色

1.产生“气泡”这一现象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所取的步骤一反应后的溶液pH      7(填“<”、“=”或“>”)

29.(•盘锦)为了探究中和反应,甲、乙两名同学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1)甲同学向装有少量Ca(OH)2溶液的试管中倒入一定量的稀盐酸,然后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发现酚酞不变色,此现象      (填“能”或“不能”)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钙发生了反应.

(2)乙同学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边滴加边振荡,“振荡”的目的是      ,在滴加过程中,乙同学意外发现有气泡产生,通过思考认为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变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乙同学为了检验该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程度,设计实验方案并得出结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先滴加      ,

再滴加      .

      

氢氧化钠溶液

部分变质

(4)实验结束后,甲、乙两名同学将三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洁净烧杯中,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分析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      .

30.(•铁岭)小明在做“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接着,他又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发现红色褪去.

【提出问题】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一致认为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除酚酞溶液外)一定有      ,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设计方案】小红经过认真分析,认为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还可能存在硫酸,并针对自己的猜想,设计了下列两种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

结论

方案1

取样,滴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有硫酸

方案2

取样,滴入盛有锌粒的试管中

有气泡产生

有硫酸

【反思评价】小组同学仔细研究上述两种实验方案后,认为方案      无法验证小红猜想的正确性,理由是      .

【拓展迁移】大家讨论后,按正确方案进行操作,确认了溶液中有硫酸存在,由此可知,在分析化学反应结束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要考虑到生成物外,还有考虑到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郴州)下列没有运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蚊虫叮咬处涂上肥皂水,可减轻痛痒

D.用生石灰做干燥剂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

【分析】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之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生成物必须是盐和水,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A、氢氧化镁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故选项错误.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熟石灰与土壤中的酸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故选项错误.

C、蚊虫叮咬处涂上肥皂水,可减轻痛痒,是蚊虫分泌的蚁酸与碱的反应,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故选项错误.

D、用生石灰做干燥剂,是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不是酸与碱之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没有运用中和反应原理,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特征(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生成物必须是盐和水)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上海)向一定量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B.

C.

D.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

【分析】解答本题可首先分析图象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的实质,其次分析图象的起点和终点是否正确,最后分析图象的变化趋势是否合题意即可.

【解答】解:

A.开始时氢氧化钠溶液是碱性,pH大于7,随着稀盐酸的滴加,pH逐渐减小,但稀盐酸过量时pH小于7,所以图象正确;

B.酸碱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故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溶液的温度升高,当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温度最高,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的温度就会降低,所以图象正确;

C.没有滴加稀盐酸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零,随着加入稀盐酸生成的氯化钠越来越多,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越来越大,当二者完全中和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达到最大值且不再增加,再滴加稀盐酸,溶液的质量增大,氯化钠的质量不变,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减小,故图象正确;

D.当加入的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时,HCl的物质的量为零,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继续滴加稀盐酸,HCl的物质的量增加,且随着稀盐酸加入的量的增多,而不断增大,故图象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是化学反应中定量关系和图象相结合的题型,题目难度较大;要准确解答此类题,关键要对化学反应知识熟练,并能结合图象的数学意义,综合考虑,可快速解答;图象的意义要抓住三点:

①抓图象的起点,②抓图象的终点,③抓图象的变化过程.

 

3.(•福州)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

【分析】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判断中和反应时一要看反应物是否是酸和碱,二是看生成物是否是盐和水,二者缺一不可.

【解答】解: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是利用的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正确.

B、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与酸性土壤中的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C、Al(OH)3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D、NaOH溶液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特征(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海南)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化合价规律和原则.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常见的酸酸的通性.

【分析】A、中和反应特指的酸碱之间的反应,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B、根据化合物的定义进行解答;

C、根据单质的定义进行判断;

D、根据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但是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进行解答.

【解答】解:

A、中和反应特指的酸碱之间的反应,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盐和水,但是它不属于中和反应,故A错误;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