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鲁迅研究》知识点总结依据大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49608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鲁迅研究》知识点总结依据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自考《鲁迅研究》知识点总结依据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自考《鲁迅研究》知识点总结依据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自考《鲁迅研究》知识点总结依据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自考《鲁迅研究》知识点总结依据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鲁迅研究》知识点总结依据大纲.docx

《自考《鲁迅研究》知识点总结依据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鲁迅研究》知识点总结依据大纲.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鲁迅研究》知识点总结依据大纲.docx

自考《鲁迅研究》知识点总结依据大纲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

(一)领会

1.鲁迅对待中外文化传统的基本态度

鲁迅认为,对民族文化固有的血脉,在不失其信心的前提下,应加以辨析、扬弃和选择;对世界文化思潮,则在打破闭关锁国状态的基础上,应以积极的态度区占有、选择和拿来;在这两条途径的相辅相成的结合中,去创建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从这一基本构想出发,形成了鲁迅一生的中外文化观:

对中华民族文化中优化因素的传承和对外来文化中先进文化因素的“拿来主义”.

2.鲁迅所选择的文化革新的主攻方向:

人的现代化

3.鲁迅对整体文化发展的全局眼光

①鲁迅在各具体文化领域中对传统文化进行反省时也好,在提出建设性主张时也好,他的出发点都在于整体的中国文化的革新和发展.②在那个特定的文化发展时期,当鲁迅面临的历史任务与具体文化领域的文化价值之间发生矛盾时,他是顺应历史的要求来作出选择的,他不惜放弃在具体文化领域中可能取得的更高成就,放弃对一些具体文化领域中有价值成分的张扬,去促进文化的全局性发展和转换.

(二)理解、运用

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

①鲁迅对待中外文化关系的正确态度,对当代中国也有借鉴意义;

②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可以说是光彩夺目的一页,他重视主体精神文化建设的做法,对今人也有所启发;

③鲁迅对于整体文化的全局性眼光,关于如何正确处理好具体文化领域的价值与整体文化发展的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为今人提供了一种参照。

④鲁迅不仅在总体上代表了“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而且在各具文化领域里勇于破旧立新,树起了作为新与旧分野标记的里程碑;同时鲁迅自身所具有的全部的内在矛盾也无疑在标志着一个特定的文化时代。

补充:

1。

鲁迅在总体上代表了“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2。

中国历史文化的历史转换的主攻方向,应该是在主体精神文化方面,即应注重人自身的精神文化变革。

同时与此相联系,鲁迅还以极大的精力关注并思考了“改造国民性"这一历史命题。

第二节鲁迅的人格魅力

(一)领会

1.鲁迅成为文化伟人的客观条件

历史的机遇是产生文化伟人的前提和先决条件,鲁迅生活的时代,适逢中国处于翻天覆地变化的阶段,经历了我国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大解放,这是一个文化面临着历史性转变的、可以同欧洲文艺复兴媲美的伟大时代。

主观:

能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的天才条件。

2.鲁迅的“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在文化素养上,拥有学贯中西的机遇,以及自觉地融中西学说于一身的主观努力,如鲁迅涉猎领域广泛,几乎包容了精神文化的各个方面.②在文化识见上,鲁迅对“传统文化”和“活着的文化传统”方面认识深刻,且与封建文化实行了最彻底的决裂.如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吃人”本质的发现和对活着的文化传统所培育的“阿Q现象”的发现。

3.鲁迅超常的“热情和性格”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韧性的战斗精神,主要表现在敢于在无路之中找寻出路的信念、勇气和毅力(鲁迅一生坚信:

世界上本没有路,而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以及他在奋斗中总是包含坚实而深沉的理性精神;②雄伟的人格力量,主要表现在“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蔑视一切名号、名声和桂冠,摆脱一切名利束缚,在任何情况下保持尊严与纯洁的品性,无私而无畏.

(一)理解、运用

1.鲁迅式思维的特点

①思维的开放性。

鲁迅善于打破常人固有的习以为常的思维秩序,以一种全新的时空观念来思考问题,如鲁迅的杂文尤其善于联想。

开放性思维的形成与鲁迅自觉接受近代科学思想分不开,特别是鲁迅“两极相合"式的联想,使问题思考达到惊人的深刻,如鲁迅批判左派时的观点;②思维的反叛性.鲁迅的思维方法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反传统性思维、反习惯性思维,这种思维的最重要表现形式就是“怀疑”,正是怀疑思维的运用,使鲁迅对事物的思考达到惊人深度;③思维中采用简洁、明快的判断方式。

在鲁迅的思维判断中,很注重对事物的整体特征和本质特征作直截了当的揭示,常常是快刀斩乱麻式地排除偶然性和个别性,以最简洁、明快的表达方式作判断式表述。

如鲁迅因此而得“刑名师爷"的称号;④采用一种由果溯因的反向分析方法。

这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分析思维方式,鲁迅常采用“由果溯因”的分析方法,这是鲁迅在评估中国传统文化时之所以比同时代人更深刻、更系统、更整体化的重要思维根源.

2.构成鲁迅人格魅力的主要方面

①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在文化素养上,拥有学贯中西的机遇,以及自觉地融中西学说于一身的主观努力,如鲁迅涉猎领域广泛,几乎包容了精神文化的各个方面。

在文化识见上,鲁迅对“传统文化”和“活着的文化传统"方面认识深刻,且与封建文化实行了最彻底的决裂.如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吃人”本质的发现和对活着的文化传统所培育的“阿Q现象”的发现。

②韧性的战斗精神和雄伟的人格力量。

主要表现在敢于在无路之中找寻出路的信念、勇气和毅力(鲁迅一生坚信:

世界上本没有路,而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以及他在奋斗中总是包含坚实而深沉的理性精神;及“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蔑视一切名号、名声和桂冠,摆脱一切名利束缚,在任何情况下保持尊严与纯洁的品性,无私而无畏。

③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

包括:

思维的开放性;思维的反叛性;思维中采用简洁、明快的判断方式;采用一种由果溯因的反向分析方法。

第三节鲁迅的当代意义

领会

1.鲁迅文化遗产的真正价值

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外国学者也常常是通过鲁迅来了解和分析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正如美国人史沫特莱在《论鲁迅》一文中认为:

“在所有中国的作家中,他恐怕是最和中国历史、文学和文化错综复杂地连络在一起的人了。

2.鲁迅精神和思想对当代的启迪意义

①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特征是从实际出发,面向现实,实事求是,绝不回避矛盾。

正视现实是进行改革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承认矛盾才能解决矛盾,发扬实事求是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当今中国仍具有现实意义;②韧性的战斗精神,体现在敢于在无路中寻找出路和反对匹夫之勇,坚持智勇结合的、坚实而深沉的理性精神.这对改革开放已进入攻坚阶段的中国具有积极精神导向作用;③“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硬骨头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自我批评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对中国人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长久的精神财富;④鲁迅在各个具体精神文化领域中对中华民族所作的深刻反省,直接为当今的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诸多思想资料,在多方面给人以启示。

第二章鲁迅的生活道路

第一节热忱的爱国主义者

(一)识记

1。

鲁迅的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籍贯浙江绍兴、生于1881.9,卒于1936。

10

2.鲁迅1898年5月赴南京洋务派创办的江南水师学堂求学,翌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以上读《四书》、《五经》和八股文,及梁启超《时务报》、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严复《天演论》),1902年1月赴日本东京弘文学院求学,1904年进入仙台医专(导师:

藤野严九郎、章太炎)。

3。

鲁迅弃医从文后在东京主要的文学活动

①创办刊物《新生》,后流产;②1907年始在《河南》上发表文言文,其中《人之历史》介绍进化论,《科学史教篇》介绍欧洲科技史,《文化偏至论》批判维新派,《摩罗诗力说》介绍和赞扬欧洲历史上“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浪漫主义诗人及作品;③与周作人合编《域外小说集》二册。

(二)领会

1.鲁迅从小所受的文化教育与影响

鲁迅从小接触民间艺术,大量阅读“非正统"的书籍(如“长妈妈"给他讲故事,买《山海经》;“三味书屋”寿镜吾先生的教导),一方面使他了解中国历史与社会,接受了文学熏陶,另一方面更激起他对封建礼教的强烈不满.

2。

鲁迅与进化论的关系

鲁迅在路矿学堂接受了进化论思想,他从爱国主义出发,主要接受进化论的发展与变化的观点,这种思想与他后来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结合,产生了积极作用。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进化论成为鲁迅与封建主义战斗的有力思想武器,当然进化论的局限性思想也在鲁迅前期思想中有所反映。

3.鲁迅对辛亥革命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的思考

①中国的封建势力十分顽固与狡猾,而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对他们的打击却软弱无力;②革命党人缺乏革命的彻底性,革命成功后很快就腐化倒退了;③革命党人不发动群众,以致革命到来时群众对革命全无所知。

(三)理解、运用

1。

从家庭和个人经历角度看鲁迅从小产生爱国主义的原因

①家庭变故使他目睹旧社会的腐败,憎恶上层社会;②从小与农民亲近,与农家孩子建立深厚友谊,同情他们不幸;③从小接触民间艺术及书籍,激起他对封建礼教的不满.民族的灾难和家庭的落败,以及因本人特殊经历而深切感受到的社会冷遇、封建道德的腐朽,都使鲁迅较早关注民族和祖国命运,迫切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2.从南京求学至“五四"前夕鲁迅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

①鲁迅在南京求学期间接受了“进化论”思想,爱国主义得到加强。

后来的日本留学经历,使其爱国情怀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在东京弘文学院学日语时,剪去辫子后所写《自题小像》集中体现了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②在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矛盾越发尖锐时,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开始活跃起来,戊戌维新变法开始,1911年爆发辛亥革命,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进一步发展;

第二节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

(一)识记

1。

《新青年》创刊及倡导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概况

1915年9月,陈独秀等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

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文学改良刍议》,2月发表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为新文化运动重要组成部分的五四文学革命拉开了序幕.

2。

五四时期至大革命期间与鲁迅展开论争的文学派别的概况,鲁迅与之论争的主要情况

1919年以林纾为代表的“国粹派”,1921年以东南大学吴宓主编的《学衡》杂志为中心的“学衡派”,1925年以章士钊主编《甲寅》杂志为中心的“甲寅派"。

主要揭露对方复古论调的实质与危害,为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扫清障碍.

3.五四时期至大革命期间鲁迅领导、支持的文学社团的名称、代表人物、刊物、文学倾向等概况

①文学研究会代表现实主义流派,创造社代表浪漫主义流派;

②语丝社,《雨丝》,鲁迅、周作人、林语堂,生动、泼辣、幽默的“雨丝文体”;

③莽原社,《莽原》,鲁迅(领导发起)、高长虹、向培良,提倡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灯下漫笔》、《论“费厄泼赖”应该缓刑》、《朝花夕拾》均发表于此);

④未名社,《未名月刊》,鲁迅(领导发起)、韦素园、台静农,重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的团体。

4.《彷徨》扉页引诗及题诗的基本情况

引有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题《彷徨》: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5.《无花的蔷薇之二》称1926年3月18日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表示“血债必须以同物偿还";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刑》提出“打落水狗"的革命口号;

《纪念刘和珍君》高度赞扬死者的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

《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表现出对复杂斗争形势惊人的洞察力。

(二)领会

1924年至1926年间鲁迅在彷徨中求索而获得的新的思想认识

①对各社会阶层在中国革命中作用的认识更为清楚了.他这时期写的小说和杂文从许多方面批判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软弱和不彻底性,对工农大众有了更深的信任;

②对中国革命道路与方式的理解逐步明朗了。

从“医学救国”到“弃医从文”反映了鲁迅对中国革命道路和方式的苦苦思考与选择,主张“改革”、有自己的“党军”;

③对自己的思想状况更为了解了。

鲁迅是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对客观世界和主观的自我,都有十分清醒的剖析。

在《后记》中无情的解剖自己。

(二)理解、运用

“五四”前夕至大革命期间鲁迅在文化战线上反帝反封建的战斗业绩

①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集中体现了翻地反封建的“五四”时代精神,卓越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

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指出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阿Q正传》堪称中国现代小说典范;

②积极参加对封建复古派的思想斗争,痛打新文化运动的“拦路虎”。

以杂文为武器,揭露对方复古论调的实质与危害,为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扫清障碍.

③在爱国群众翻地反封建军阀的斗争中,全力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斗争,捍卫新文化统一战线思想上的纯洁性。

如在《纪念刘和珍君》中高度赞扬死者的斗争精神和牺牲意义。

④鲁迅带领文学同仁和文学青年创办新文学杂志,组织新文学社团,扩大了新文学的阵地,壮大了新文学的作家队伍.如发起和领导莽原社和未名社。

第三节英勇的左翼文化旗手

(一)识记

1.《答有恒先生》鲁迅通过对以往思想、观念的解剖,发现严重弊端与错误并惊讶与自毁。

《惯于长夜过春时》抒发了作者对革命青年牺牲的沉痛感情和在漫漫长夜里多年生活积累起来的深沉感慨,表达了他对国民党腐朽政权的仇恨和顽强不屈的战斗精神。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愤怒控诉国民党反动派的屠伯们杀戮革命作家的罪行,热情讴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在腥风血雨中诞生。

《黑暗中国文艺界的现状》将国民党当局的暴行公之于世界舆论。

《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对“左翼”作家很容易成为“右翼”作家的蜕变的原因及防范措施作了中肯的分析论述,提出“左联”应当造出大群新战士.

《答托洛斯基派的信》公开表示自己的政治态度,高度赞扬“毛泽东先生们”团结抗日的理论.

2。

鲁迅与“左联”五烈士及其他共产党人的交往与友谊。

①鲁迅同左翼文化人士揭露国名党反动派的暴行,当“左联”五烈士被捕,鲁迅也因此受牵连而逃难,后听闻“左联"五烈士被杀害,鲁迅作诗《惯于长夜过春时》悼文《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

②鲁迅在养伤过程中邀请陈赓将军到家中长谈;瞿秋白三次到鲁迅家中避难,瞿秋白编选《鲁迅杂感集》,鲁迅编辑瞿秋白翻译遗著《海上述林》;方志敏烈士就义前将自己绝密手稿托人送鲁迅处转交党中央。

3。

鲁迅参加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织的群众团体及活动的概况.

革命互济会、中国自由运动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和反帝反战同盟,在国民党特务暗杀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总干事杨杏佛后,鲁迅置生死于度外,依然前往送殓。

4.鲁迅拥护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斗争的有关情况.

一方面撰文揭露其帝国主义面目和野心,一方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政策,歌颂党领导的民众抗日斗争。

在中国工农红军东征胜利后致函祝贺;听取冯雪峰向其介绍瓦窑堡会议精神;面对托派分子的挑拨,愤然写《答托洛斯基的信》公开表示自己的政治态度,高度赞扬“毛泽东先生们”团结抗日的理论。

5.1928年至1936年间与鲁迅展开论争的文学派别的概况,鲁迅与之论争的主要情况.

创造社、太阳社错误的将鲁迅、茅盾等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要障碍大加讨伐,他们自己的理论暴露出诸多违背马克思主义的错误,鲁迅据理与之论争,使鲁迅受到深刻的理论教育,以往初学到的马克思主义观点更加系统化、理论化.

6。

1928年至1936年间鲁迅翻译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的主要成果.

翻译了苏联的《文艺政策》、卢那察尔斯基的《艺术论》、《文艺与批评》、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法捷耶夫的《毁灭》、果戈里《死灵魂》、高尔基《俄罗斯的通话》

7.1928年至1936年间鲁迅扶植左翼青年作家概况。

东北青年作家萧军和萧红在创作小说《八月的乡村》和《生死场》时向鲁迅请教而成为亲密朋友,介绍叶紫与他们相识,将《生死场》、《八月的乡村》、《丰收》一起编入特意为他们创设的“奴隶丛书”,分别为之作序.高度赞扬这些作品的独特意义。

还作了《徐懋庸作<打杂集〉序》、《白莽作〈孩儿塔〉序》。

8.“两个口号”论争的概况。

1936年,王明决定解散“左联”,着手筹建文艺界联合抗日的团体,负责人周扬提出“国防文学"口号,鲁迅不赞成此口号.后为了弥补“国防文学”口号的“不明了”之处,他与冯雪峰、胡风一起商定,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

大敌当前,鲁迅怀着对中华民族深深的爱,出于对中国共产党及其策略的深信无疑,顾全大局,终于与论争对方以及其他许多代表不同政治态度、不同文学派别的作家携手,联名发表了《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悔与言论自由宣言》,标志着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9。

鲁迅病逝及葬礼有关情况。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因肺病加重与世长辞,在其棺木覆盖的旗帜上写着“民族魂”三个黑色大字.

(二)领会

1.促使鲁迅完成思想根本转变并趋向成熟的原因。

①触目惊心的血的事实使鲁迅轰毁了进化论,确立了阶级论;②他系统学习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使自己的信念、思想在理论上趋于完备并实现升华;总之,血写的事实,系统的理论研讨,终于使鲁迅实现了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飞跃.

2.1928年至1936年间鲁迅在文化战线上战斗业绩的几个方面。

①鲁迅赞同中国共产党的意见,参与筹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为“左联”的健康成长而不断对之纠偏反正;②鲁迅坚持文艺战线的思想斗争,为左翼文艺的发展扫清道路;③鲁迅继续创作大量文学作品,发展了“五四”文学的成果,成为左翼战斗文学的光辉典范;④鲁迅还致力于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和苏俄等国家的进步文学作品,为左翼文学的发展“窃得火来”,提供借鉴;⑤鲁迅为壮大左翼作家队伍而继续热心扶植青年作家、艺术家;⑥再次相应中国共产党召唤,自觉加入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并为这一战线的建立,从理论上、组织上作出贡献。

(三)理解、运用

1.鲁迅为纠正“左联"“左”的错误倾向所做的工作.

①鲁迅一向冷静而踏实,从“左联”成立之日起,就对这些“左”的理论与行为及时加以提醒并批评.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一阵见血指出“左翼”作家其实很容易成为“右翼”作家,并对这种蜕变的原因及防范措施作了中肯的论述和分析。

②在左翼作家参与政治活动问题上,鲁迅一向反对不切实际的做法,并在左翼文化团体集会上就左翼作家散发传单、张贴标语等不安全做法提出:

作家用笔才是主要的战斗方式。

2.1928年至1936年间鲁迅坚持文艺思想斗争的主要业绩。

①写《“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等文章揭露“名族主义文学”派别的反动实质,即他们的所谓“民族意识”实质上是维护国民党反动派的法西斯主义统治;②批判以梁实秋为首的“新月派”所代表的资产阶级文艺观鼓吹抽象的“人性论"的实质,鲁迅指出文学的阶级性是客观存在的;③写《论“第三种人”》等文批判以胡秋原为代表的“自由人”,指出在阶级社会里,想当超阶级、“非政治"的“第三种人”是不现实的。

第三章鲁迅的文化思想

第一节鲁迅的文化哲学思想

(一)领会

1.鲁迅进行文化反省的价值依据

①鲁迅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了“重视人”这个根本,并以此来确立自己对民族文化进行反省的价值依据;②鲁迅认为,对人的价值的否定,恰恰是中华文化落后的一个本质性原因;③在他看来,从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角度看,应重视人的社会责任,但从人性解放的角度,则应把人性解放看作社会解放的前提(辩证的,从文化发展的历史要求来看待);④对人的思考,重视人的价值,使人真正成其为人,是鲁迅进行文化反省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目的,而且还是他反省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性价值依据.

2。

鲁迅对文化发展的基本认识

①文化发展观的核心:

文化发展也必然是人自身的发展,即人的内心要求和人的能力的发展;②鲁迅认为,人对于自身发展的各种欲求,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当人们对于物质生活条件有需求时,才会有物质文化的发展,当人们在物质方面有了“余裕”,增长了对精神生活的要求时,也才有精神文化的发展。

③鲁迅在考察整体文化发展时,又发现了一种文化发展的外在动力:

当一种文化已处于停滞状态,靠自身内部动力难以推其前进,那么借助外力就变得很有必要。

④鲁迅认为,两种不同系统的文化之间,高位文化对低位文化的影响力、作用力要远远超过后者之对于前者。

(二)理解、运用

鲁迅进行文化反省的基本的方法特征

1。

多元性和多层次性特征。

鲁迅站在文化的十字路口,面临新旧东西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以及对其思考、批判与吸收。

多层次性:

既有形而上层次,也有实体层次;有自觉意识层次,也有非自觉意识层次。

2。

批判性特征。

处于东西两种文化交流、中国文化由旧向新转换的时代,首先面临的任务是以批判为武器,通过文化批判来达到文化革新的目的.前期抓住反封建的大题目,后期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马克思主义内容.3。

辩证性特征。

鲁迅文化常常显示出形式上的偏激,但在根本上,在对实质性问题的论述中,却又显示出辩证的科学性。

如其文化中的矛盾现象就要用辩证性特征加以理解;4.过渡性特征。

这种过渡性主要是由时代的过渡性特点决定的。

第二节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

(一)领会

1.鲁迅的“立人”思想

①在他早期的几篇文言论文中,他一再强调“致人性于全"的人性思想,十分重视人的价值和人的社会作用;②由“立人”主张引出改造国民性的话题;③“立人”思想经历了从空想(前期“立人”思想带有空想性质,对于如何“立人”观念朦胧)到科学的发展过程,后期不再简单化主张通过“立人”来建立“人国",而是注入阶级性内涵,并把人的改造与社会改造,把“人”的解放与社会解放密切联系起来.

2.鲁迅所提“国民性”的含义

“国民性”一词的含义与“国民”相联系,最早在《摩罗诗力说》中两处使用,在这两处,国民性即等于民族性,不涉及阶级分野,五四时期依然如此;后期接受马克思主义,能以鲜明的阶级观点和分析方法来科学分析国民性病根.总之在多数情况下,他谈“国民性”时总是把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作为一个民族整体来考察的。

(二)理解、运用

1。

鲁迅批判了“国民性”的哪些弱点。

①“瞒和骗"。

鲁迅痛感中国人的不敢正视现实人生,尤其对于人生的痛苦、社会的缺陷,没有正视的勇气,只好自欺欺人.且由此产生出一种“瞒和骗的文艺”,比如旧文艺中的“团圆"结局;②自我安慰的“精神胜利法”。

鲁迅在《随感录三十》里列举的“爱国的自大家”的五种谬见,可说是这种自我安慰的“精神胜利法”的典型表现,因此而不思改革,阿Q便是这代表。

③“做戏"和讲“体面"。

这说中国人“是颇有点做戏气味的民族”,装模装样,总想将自己的体面弄得十足,认为中国人的“重要的国民性所成的复合关键,便是这’体面'”;④“看客”式的无聊。

鲁迅最先感到中国国民精神的厚重麻木,他深感中国人不仅把万事当作一出戏,而自己又“永远是戏剧的看客",对人生抱着“袖手旁观”的态度,精神上表现出极度空虚和无聊.如小说《示众》看客们的麻木神态;⑤卑怯和势力。

两者紧密联系,遇见强者不敢反抗,并趋炎附势,现出奴颜婢膝的丑态,对于弱者则凶残横恣;⑥因自利而不惜破坏公众利益,乃至对断送国家、民族也无动于衷;⑦安与命运、安于现状的奴才心理.对于奴隶生活无不平,无抗争.此外还有“五分钟热度”、“中庸折衷"等.

2。

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意义。

鲁迅对国民性思想的批判和揭露,像一面明镜,照出了老中国儿女们躯体上和心灵上的种种污垢和伤痕,在当时的社会,当时人们的思想上,引起强烈的震动,起到了令人警醒、引起疗救的注意的作用。

且此种揭露如同在民族面貌上打上“烙印”,在一定时期内仍会或多或少存在,因此其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就是在今天,人们仍可以从中窥见某些现代人的影子。

第三节鲁迅的伦理文化观

(一)领会

1。

鲁迅对封建伦常的批判。

①中国的家庭结构形态是一种“人伦"格局,因此中国的家庭特别注重以备份、年龄区分亲属贵贱,这养成了中国人文化心态中的名分思想和等级观念;②家庭专制扩大成社会专制,没有平等可言,只有依据一定的人伦关系而必须单向遵循的礼教。

如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中列举“老莱子娱亲”、“郭巨埋儿"来抨击中国封建道德的虚伪性。

2。

鲁迅对封建家族制度弊端的解剖。

①鲁迅指出,“历朝大抵‘以孝治天下’”,所以形成了以家族为本位的伦理文化特征。

这种家族制度对人们各方面的发展都起着严重的束缚作用;②鲁迅对以家族制为本位的伦理中心主义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指出,以差等的人伦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形态中,必然产生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性的奴隶主义。

③正是由于这种伦理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