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49551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3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学年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学年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学年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学年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学年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学年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2019-2020学年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

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单选题

1.HIV、发菜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A.细胞壁B.细胞质C.细胞膜D.遗传物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HIV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RNA与蛋白质组成,发菜和酵母菌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遗传物质。

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病毒与细胞结构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2017年中秋时节,家住安徽省患糖尿病的韩奶奶,因食用“无糖月饼”而被“甜晕”,还好抢救及时,脱离危险。

目前很多广告语存在科学性错误,下列你认为正确的是

A.无糖饼干没有甜味,属于无糖食品

B.XX牌”口服液含有丰富的N、P、Zn等微量元素

C.某地大棚蔬菜,天然种植,不含任何化学元素,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D.“XX牌”鱼肝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有助于宝宝骨骼健康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分子,考查对组成细胞的元素、糖类、脂质的种类和功能的理解,可在熟练记忆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糖类、脂质种类的基础上判断各选项的正确与否。

【详解】无糖饼干含有淀粉等糖类,A项错误;N、P属于大量元素,B项错误;蔬菜含有的各种化合物是由元素组成的,C项错误;维生素D可促进钙、磷的吸收,有助于婴幼儿骨骼发育,D项正确。

【点睛】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种类的记忆:

(1)大量元素:

共9种,分别是C、H、O、N、P、S、K、Ca、Mg;熟记大量元素,其余元素则为微量元素。

(2)微量元素:

铁锰(猛)硼(碰)锌(新)钼(目)铜(桶)。

3.红苋菜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紫红色的花青素。

将红苋菜的叶片切成小块后,放入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热,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

其原因是

A.细胞壁在加热后受到破坏B.在清水中,没有物质出入细胞

C.高温使生物膜失去选择透过性D.水温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活细胞的原生质层对进出细胞的物质具有选择透过性,因此将红苋菜的叶片切成小块放到水中,液泡中的花青素不能从液泡中出来,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热,随着水温的升高,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逐渐丧失,花青素逐渐进入到水中,水的颜色逐渐变红。

综上分析,A、B、D均错误,C正确。

故选C。

4.下列行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高温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B.绝大数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C.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D.Fe3+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说明Fe3+也是酶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在高温下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失去活性不可恢复,A正确;

B、根据酶的概念,酶的化学本质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B正确;

C、在细胞质基质中可完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有的第一阶段,即有分解葡萄糖为丙酮酸的酶,C正确;

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Fe3+是无机催化剂,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关键点为:

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5.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②都需要酶③都需要氧④都产生ATP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

A.②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⑤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过程:

第一阶段(细胞中基质):

C6H12O6

2丙酮酸(C3H4O3)+4[H]+少量能量(2ATP)

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

2丙酮酸(C3H4O3)+6H2O

6CO2+20[H]+少量能量(2ATP)

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

24[H]+6O2

12H2O+大量能量(34ATP)

无氧呼吸过程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第一个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完全相同。

第二个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为乳酸。

【详解】①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①错误;

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需要不同酶的催化,②正确;

③无氧呼吸不需要消耗氧气,③错误;

④有氧呼吸生存大量ATP,无氧呼吸生存少量ATP,④正确;

⑤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都生存丙酮酸,⑤正确。

故选B。

6.如图为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细胞的分裂顺序依次是②③①④

B.细胞①和②中均含有8条染色单体

C.细胞③最适合用于观察染色体

形态和数目

D.细胞④中新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答案】B

【解析】

由图可知,①是后期,②是前期,③是中期,④是末期,因此该细胞的分裂顺序是②③①④,A项正确;细胞①没有染色单体,细胞②含有8个染色单体,B项错误;最适合用于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的时期是中期,即细胞③,C项正确;细胞④中部出现细胞板,细胞板进而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与高尔基体有关,D项正确。

7.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下列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①假说一演绎法②假说一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

B.①假说一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类比推理法

C.①假说一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假说一演绎法

D.①类比推理法②假说一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

【答案】C

【解析】

【分析】

遗传学中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1、假说-演绎法:

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例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研究的伴性遗传等。

2、类比推理法:

类比推理指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推断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这一属性已为类比的一个对象所具有,另一个类比的对象那里尚未发现)也相同的一种推理,萨顿的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法。

【详解】①1866年孟德尔提出遗传定律时采用了假说-演绎法;

②1903年萨顿采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③1910年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故选C。

8.下面是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间关系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B.同卵双胞胎由于基因组成近乎相同,所以性状十分相似

C.线粒体中的基因不能决定生物的性状

D.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

【答案】B

【解析】

【分析】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主要通过两种途径:

(1)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

【详解】A、性状是由一对或多对基因控制的,基因与性状之间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A错误;

B、同卵双生的双胞胎由于细胞核内的DNA是完全相同的(除基因突变外),所以二者的性状相差无几,B正确;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线粒体中的基因能决定生物的性状,C错误;

D、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D错误。

故选B。

9.如图为某家庭肾源性尿崩症遗传系谱,经鉴定Ⅱ-3的致病基因只来自于Ⅰ-1,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Ⅰ-1、Ⅱ-2均为杂合子

C.Ⅱ-1和Ⅱ-2再生一孩子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2

D.Ⅲ-1与正常男性婚配再生一孩子不患此病的概率是1/4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由Ⅰ-1和Ⅰ-2正常、Ⅱ-3患病可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根据题意,Ⅱ-3的致病基因只来自于Ⅰ-1,故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A、据分析可知,该病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

B、假设用A、a来表示相关基因,则Ⅰ-1的基因型为XAXa、Ⅱ-2的基因型为XAXa,均为杂合子,B正确;

C、Ⅱ-1的基因型为XaY、Ⅱ-2的基因型为XAXa,再生一孩子为患病男孩(XaY)的概率是1/4,C错误;

D、Ⅲ-1(XaXa)与正常男性(XAY)婚配生一孩子不患此病的概率是1/2,D错误。

故选B。

10.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两对基因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其所生的子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A.1/4B.1/9C.3/4D.8/9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相关知识,注意“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特殊情况的处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根据题意,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是AaBb,交配时会产生9种基因型的个体,即:

A_B_、A_bb、aaB_、aabb,但是由于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所以只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基因型个体能够生存下来,比例为2:

4:

1:

2,又子代中只有aaBB为纯合子,其余为杂合子,所以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中纯合子的所占比例为1/9,故A、C、D错,B正确;故选B。

【点睛】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由于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所以致死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成活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和aaBb。

11.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

1:

1:

1比例的是()

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②F2表现型的比例③F1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④F1表现型的比例⑤F2基因型的比例

A.②④B.①③C.④⑤D.②⑤

【答案】B

【解析】

【分析】

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子一代自交的性状分离比是9:

3:

3:

1,而测交的性状分离比是1:

1:

1:

1。

【详解】①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是双杂合子,其产生配子的类型比例是1:

1:

1:

1,①正确; 

②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是双杂合子,F2表现型比例9:

3:

3:

1,②错误;

③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是双杂合子,F1测交后代类型比例1:

1:

1:

1,③正确; 

④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是双杂合子,表现型全部为双显性个体,④错误; 

⑤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是双杂合子,F2基因型比例(1:

2:

1)2=4:

2:

2:

2:

2:

1:

1:

1:

1,⑤错误。

故选B。

12.下列变异的原理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A.将四倍体植株与正常二倍体植株杂交,产生三倍体植株

B.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

C.组成血红蛋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改变,导致血红蛋白异常的疾病

D.某人的第5号染色体丢失一个片段,导致患某种遗传病

【答案】B

【解析】

【详解】A、将四倍体植株与正常二倍体植株杂交,产生三倍体植株,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A错误;

B、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色盲是伴X染色体遗传,正常夫妇的儿子同时患白化和色盲,是基因重组的结果,B正确;

C、密码子的序列改变导致氨基酸排列顺序改变,这属于基因突变,C错误;

D、染色体丢失一个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错误。

故选B.

13.下列有关遗传学发展历程中的事件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用豌豆作为研究材料,揭示了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B.摩尔根用果绳作实验材料,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C.格里菲斯用肺炎双球菌和小白鼠做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沃森和克里克等通过构建模型,发现了DNA分子

双螺旋结构

【答案】C

【解析】

【分析】

孟德尔用豌豆为实验材料,应用了假说-演绎法发现遗传定律。

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用果蝇为实验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

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

【详解】A、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正确;

C、格里菲斯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没有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艾弗里首先证明了DNA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C错误;

D、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D正确。

故选C。

【点睛】熟悉有关遗传物质和遗传规律发现的实验过程、方法和结论是判断本题的关键。

14.某地一年生的某种植物群体,其基因型为aa,开白色花。

有一年,洪水冲来了许多AA和Aa种子,开红色花。

不久,群体中AA、Aa、aa基因型频率依次为55%、40%、5%,对该过程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现在种群的A基因频率为75%B.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不能说明物种在进化

C.自然选择对该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未起作用D.在此过程中,种群发生了进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

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是: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而生物进化的本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详解】A、由题意知,该种群中AA=55%、Aa=40%、aa=5%,因此A的基因频率是55%+40%÷2=75%,A正确;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所以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不能说明物种在进化,B正确;

C、由于洪水冲来了许多AA和Aa种子,说明自然选择对该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起了作用,C错误;

D、在此过程中,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说明种群发生了进化,D正确。

故选C。

15.下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②中

B.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C.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D.细胞中CO2的排出通路是③→②→①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突触间隙中的液体为组织液,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可释放到突触间隙,因此组织液内可含有神经递质,A正确;

B、血浆与淋巴、组织液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B正确;

C、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C错误

D、细胞中的二氧化碳经过组织液最终到达血浆,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部从而排出体外,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16.下列有关人体稳态调节叙述正确的是

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的部位

B.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下丘脑中具有渗透压感受器,还能合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等

【答案】D

【解析】

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但冷觉形成部位是在大脑皮层,A错误;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B错误;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态的状态,C错误;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并且在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中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水调节过程中分泌抗利尿激素,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下丘脑功能、体温调节等相关知识。

下丘脑地位和功能:

①感受:

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②传导:

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③分泌:

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④调节:

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要对这种平衡加以分析.可以这样说,产的热多,散的热多;产的热少,散的热少.外环境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当外环境温度高时,机体产热减少,散热也减少.产热多于散热则体温升高,产热少于散热则体温降低。

17.当猫看电视时,电视屏幕上的图象引起猫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兴奋,经插入猫脑内的电极记录神经膜电位变化;当兴奋产生时,对该电位变化正确的表述是()

A.Na+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内B.神经冲动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同

C.K+大量进入神经细胞内D.神经纤维离子的分布是内负外正

【答案】A

【解析】

【分析】

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处于外正内负的状态,当受到刺激时,膜外的Na+大量内流进入神经细胞内,使神经纤维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据此分析。

【详解】A、兴奋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原因是Na+大量内流进入神经细胞,A正确;

B、神经冲动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B错误;

C、兴奋时膜电位发生改变的原因是Na+大量内流进入神经细胞,C错误;

D、兴奋时神经纤维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D错误。

故选A。

18.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大脑皮层W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

B.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C.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D.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身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

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而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其中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受损,不能写字(失写症);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不能讲话(运动性失语症);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受损,不能听懂话(听觉性失语症);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受损,不能看懂文字(失读症)。

【详解】A、大脑皮层W区为书写性语言中枢,该区域受损,患者不能写字,A正确;

B、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B错误;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C正确;

D、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调控,D正确。

故选B。

19.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

A.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B.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

C.使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的受体被破坏D.突触前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显著变化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的一种,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因此发生有机磷农药中毒后,乙酰胆碱不会被分解,则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得突触后膜持续性的兴奋,故选B。

20.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X表示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B.若手术切除Z,会引起激素a和b分泌减少

C.缺碘会引起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不足D.Y表示垂体,可分泌多种促激素和生长激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

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据图分析,X表示下丘脑,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Y表示垂体,b是促甲状腺激素,Z表示甲状腺。

【详解】A、据分析可知,X表示下丘脑,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A正确;

B、若手术切除Z即甲状腺,则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对X和Y的负反馈作用减弱,导致激素a和b分泌增多,B错误;

C、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缺碘会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C正确;

D、据分析可知,Y表示垂体,垂体可分泌多种促激素和生长激素,D正确。

故选B。

2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调节,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口服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胰腺也可分泌促胰液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如缺碘),就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详解】A、胰岛素的本质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不能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A错误;

B、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能完成,B错误;

C、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C正确;

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但胰腺不可分泌促胰液素,分泌促胰液素的是小肠黏膜,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

促胰液素不是胰腺分泌的,而是小肠黏膜分泌的,再根据题意作答。

22.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如表,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  )

注射的激素

注射后的反应

a激素

低血糖,甚至昏迷

b激素

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

c激素

使体内产热量增加

 

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B.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C.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