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宰相制度变化的原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49347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汉宰相制度变化的原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西汉宰相制度变化的原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西汉宰相制度变化的原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西汉宰相制度变化的原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西汉宰相制度变化的原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汉宰相制度变化的原因.docx

《西汉宰相制度变化的原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汉宰相制度变化的原因.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汉宰相制度变化的原因.docx

西汉宰相制度变化的原因

西汉宰相制度变化的原因

      史家论及汉代宰相制度变化,大凡都追溯到汉武帝在位之时,而归因于君权、相权之矛盾[1]。

事实是否如此?

我以为不然。

一   公元前128年,谋士徐乐与汉武帝谈论为政之道时说:

“臣闻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瓦解,……何谓土崩?

秦之末世是也。

陈涉……偏袒大呼,天下从风……。

何谓瓦解?

吴楚齐赵之兵是也”,“故贤主……其要期使天下无土崩之势而已矣”[2]。

这里,徐乐重点在提醒武帝减轻赋税、徭役,以防止和消弭农民起义;对统治集团内部的吴楚之乱不过举为陪衬,至于君权、相权的矛盾则只字未提。

与徐乐同时上书、召见、封官的主父偃、严安,为武帝所划各策也同样没有涉及君权、相权关系。

如果主、相之间争夺权力,武帝确系有意用左右近臣削弱相权,善于见风使舵、迎合君主心意的主父偃之流能对这个问题不置一词吗?

这就从反面证明,汉初七十年君权、相权之间没有什么重大矛盾,所以当时的政治家并未予以注意。

  汉武帝的政策、法令也没有反映这方面的问题。

就统治集团内部矛盾言,当时重点在防范和削弱诸侯王。

“时大臣议者多冤晁错之策,务摧抑诸侯王,……诸侯王莫不悲怨”[3]。

为此颁布了推恩令、左官律、附益法。

它们均以律、令形式,作为长久适用的规范、措施出现,而非尚在摸索中的一时权宜之计。

  宰相制度的变化则不同。

汉武帝虽然处死过丞相,贬黜过御史大夫,却从未颁布过一条律令改革整个制度。

许多事实表明,自汉初以来,皇帝不但不想削弱宰相权力,相反倒亟力放手宰相行使权力。

  《史记》卷五四《曹相国世家》:

曹参为相国,政尚清静无为,惠帝“怪相国不治事”,让参子曹?

?

质问他为何“无所请事”?

  《史记》卷五六《陈丞相世家》:

惠帝、吕后时一度仿秦制,丞相分左右。

文帝初,右丞相周勃辞职,文帝竟让陈平“专为一丞相”,此后西汉一直沿用不改[4]。

  《史记》卷十《孝文本纪》:

“罢太尉官,属丞相”。

后代基本沿用[5]。

文帝曾命丞相灌婴率军八万五千击匈奴;武帝曾命丞相刘屈?

勇蚀缶?

平定戾太子叛乱。

证明丞相掌握兵权,集文武大权于一身。

  《史记》卷五七《周勃世家》:

周亚夫为丞相,窦太后欲封王信为侯,景帝犹疑不决说:

“请得与丞相议之”。

  《史记》卷一百七《武安侯列传》:

田?

'于武帝时为丞相,“入奏坐语移日,所言皆听”。

  以上史实,用汉初以来君权、相权矛盾逐步尖锐,皇帝处心积虑想改革旧制,削弱相权的观点是很难解释得通的。

当然,也有一些事例表面看来似乎有利于上述观点,可是仔细分析,便会发现它们并不属于相权过大,与君权冲突的性质。

  其一是汉景帝与丞相周亚夫的矛盾。

据《史记》卷五七《周勃世家》,本来景帝很器重周亚夫,后来所以失和,原因有二:

一是景帝废太子荣,周亚夫固争不得,景帝“由此疏之”;二是匈奴王徐卢等六人降汉,景帝“欲侯之以劝后”,周亚夫反对又未成,“因谢病”,被免相。

这两件事本属不同政见之争。

周亚夫力谏,并非相权膨胀,相反,正好符合建立宰相制度,要求宰相对皇帝做出的重大决策进行谏诤的精神。

另一面,景帝否决周亚夫之议,也是君主专制下宰相制度所允许的。

如果两人都有度量,关系本不该受到影响。

然而不幸两人度量狭窄,周亚夫竟愤而“谢病”,景帝借口将他打击致死。

很明显,景帝所恼火的不是丞相权力的大小,而是周亚夫固执己见,触犯皇帝尊严。

正因如此,他虽打击周亚夫,却丝毫没有想到要调整制度,削弱新上任丞相的权力。

这固然也是君臣之间的一种矛盾,但和制度上的君相权力之争却不是一回事。

  其二是汉武帝与丞相田?

'的矛盾。

此事见于《史记》卷一百七《武安侯列传》。

田?

'“入奏事,坐语移日,所言皆听。

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

上乃曰:

‘君除吏已尽未?

吾亦欲除吏’”。

这是常被引用作为君权、相权矛盾尖锐的史料,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第一,田?

'是汉武帝的舅舅,好儒术,与武帝气味相投。

虽因武帝祖母窦太后好黄老,一度免田?

'太尉职,但窦太后一死,武帝立即起用他为丞相。

他也以武帝之“肺腑”自居。

武帝对他“所言皆听”,甚至他贪得无厌,“请考工地益宅”时,也只说了句“君何不遂取武库”的气话了事,并不深究。

  第二,田?

'作为丞相荐人为二千石官,从制度上说并未越权[6]。

由于此故,在所荐人中即便有个别的(“或”)起家至二千石,也谈不上“权移主上”。

司马迁这么形容,大概是对田?

'奏事太久,荐人太多所用的一句夸张之词,不能理解得太实[7]。

  第三,至于武帝说“君除吏已尽未?

吾亦欲除吏”,从上下文及后来二人关系分析,恐怕并非嫌田?

'权重,而是因为主相二人议事,田?

'“坐语移日”,武帝心情烦燥,而有上语。

如果嫌他权重,就不必“所言皆听”。

当时武帝二十多岁,即位已五年,早在此事之前已让左右近臣与大臣辩论政事,否决过田?

'意见(见下),则这时对田?

'不驳,应推定是建议符合其心意。

如果武帝最后两句话是针对“权移主上”而发,则此后应逐步限制田?

'权力;而田?

'看到武帝发火亦当收敛一些。

然而田?

'却进一步摆丞相威风,“由此滋骄,治宅甲诸第……”,甚至“请考工地益宅”。

在与魏其侯窦婴、前中郎将灌夫有隙后,又向武帝控告灌夫,“请案”,而武帝竟回答“此丞相事,何请!

”可证二人关系到这时为止还是融洽的。

史书记二人不和始于田?

'陷害窦婴、灌夫致死,所谓“上自婴、夫事时不直?

'”云云[8],反证在此之前,包括荐人起家至二千石这事在内,武帝与田?

'尚没有什么隔阂。

  以上三点,说明武帝与田?

'的上述矛盾并非所谓相权过大引起的,不能以此证实武帝存在削弱相权的思想。

  此外,如汉文帝与周勃的矛盾,性质略同[9]。

百事通二  那么汉代宰相制度变化的主要原因何在?

  我以为,在于汉初以来的宰相制度越来越不符合新形势的需要,为了进一步巩固汉王朝统治,维护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不得不对它作某些改革。

  如所周知,汉武帝以前西汉王朝基本上是以黄老的清静无为思想制订国策,只求遵守刘邦、萧何定下的政策、法令、制度、皇帝垂拱深宫,由宰相主持日常政务。

对宰相的要求不高,只要能照章办事就行,即使是武人也无妨。

从汉武帝开始,这种局面无法继续下去了。

因为经过七十年休养生息,经济恢复,国力强大,汉武帝又是一个雄才大略、不甘寂寞的君主。

在他的指挥下,内外政策发生剧变,清静无为转为积极有为,对主要辅佐宰相之要求也随之发生变化。

怎么变呢?

是感到他们权力太大,加以削弱吗?

是认为他们出谋划策太多,“权移主上”,而故意搁置不用吗?

否!

恰恰相反,是比汉初诸帝更迫切需要统治经验丰富的宰相多行使权力,多出谋划策,以赞襄自己大展宏图。

然而,当时的宰相制度却愈加不适应这一形势的变化。

  首先,按旧制主、相之间见面次数较少。

《汉书》卷八九《循吏传》序:

汉宣帝“厉精为治,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而进”。

厉精为治方五日一听事,则在此之前必在五日以上,或许是一月一朝或二朝[10]。

间隔时间如此之长,对于迫切需要听取“古今治道”[11]的武帝来说如何等得及?

  其次,为弥补此缺陷,皇帝固然可以多召见宰相议事,可是按旧制礼节隆重,“丞相进见,圣主御坐为起,在舆为下”,还有谒者为之赞唱[12]。

《史记》卷一百二十《汲郑列传》:

汲黯为主爵都尉,“大将军(卫)青侍中,上踞厕(床侧)而视之。

丞相(公孙)弘燕见,上或时不冠。

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

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

此事既说明武帝不喜烦琐礼节,甚至见丞相都不冠;另一面又说明礼制毕竟约束很大,武帝对丞相也只是“或时”不遵行,而且限于“燕(宴)见”和冠饰;一般情况下丞相朝见商议政事,必得一丝不苟。

因此,限于礼制武帝不会屡召宰相朝见。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按旧制,“常以列侯为丞相”[13]。

列侯多武将,不一定能胜任宰相之职(如周勃);而且到文帝末年已死亡略尽,不得不先以关内侯申屠嘉为丞相,然后封列侯。

另一面列侯的第二代、三代多为纨绔子弟,除个别人(如周亚夫)外,才干往往较差。

《史记》卷九六《张丞相附申屠嘉列传》:

自嘉死后,“景帝时开封侯陶青、桃侯刘舍为丞相。

及今上(武帝)时,柏至侯许昌,平棘侯薛泽、武强侯庄青翟、高陵侯赵周等为丞相。

皆以列侯继嗣,?

?

?

屏?

谨,为丞相备员而已,无所能发明功名有著于当世者”。

此外以列侯或列侯后嗣为武帝丞相者还有;建陵侯卫绾,系以军功封侯,“醇谨无他”,因“不任职”免。

魏其侯窦婴,是外戚,虽有才干,但因得罪窦太后而被赶下台;后来又与田?

'不和受到排挤,至死未再进用。

武安侯田?

'也是外戚,因好儒术合武帝意,然“所好音乐狗马田宅,……所爱倡优巧匠之属”,思想偏于保守,政治上无所作为。

乐安侯李蔡,“为人在下中”。

原南?

?

侯公孙贺,“以鞍马骑射为官,材诚不任宰相”。

列卿的子弟石庆,“醇谨而已,在位九岁,无能有所匡言”[14]。

这些人当丞相,用王国维的话便是“皆以中材备员”[15]。

一句话,按旧制任用的宰相多半不称职,起不到雄心勃勃的武帝之左膀右臂的作用。

  最后,按旧制,武帝自己也无从发挥作用。

因为天下文书资料从汉初以来皆保存在丞相府和御史大夫寺[16],宰相才干差,固然不能充分利用这些文书资料,而武帝在宫中离两府较远,参考它们很不方便,必然要影响到武帝的决策。

  基于以上情况,汉武帝为实现自己的抱负,逐步摸索出以下办法来弥补旧制之不足。

  第一,即位的第一年即“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并“亲策问以古今治道”,应对者达百余人。

由于实行这一措施,几年中“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眩鬻者以千数”。

至前130年又“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县次续食,令与计偕”。

这次对策者又有百余人[17]。

《汉书》卷六四上《严助传》:

“是时征伐四夷,开置边郡,军旅数发,内改制度,朝廷多事,娄举贤良文学之士”。

证明武帝是因为“朝廷多事”,所以要广泛听取全国士人的谋略。

《史记》卷一一二《主父偃列传》:

主父偃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与徐乐、严安在一起。

武帝说:

“公皆安在?

何相见之晚也!

”爱才若渴之状跃然纸上。

《史记》卷一二六《东方朔列传》:

东方朔上书公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

东方朔在大政方针上估计不会有什么高明见解,然而武帝竟花了两个月时间把奏牍耐心读完,可见他是如何注意听取四方士人意见。

这样一来,就大大弥补了几个宰相所提供的谋略之不足。

  第二,为了把种种建议仔细研究,付诸实施,武帝进一步从对策及上书人中“简拔其俊异者宠用之”,“待以不次之位”[18]。

象主父偃,甚至岁中四迁;有些则用为相当于后来中朝官的中大夫、侍中等官,“并在左右”,成为“出入禁门腹心之臣”[19]。

这些官吏往往出身一般地主,有才干,多智谋,可以给武帝制定内外政策提供宝贵意见。

另一面,为了共同研究和决策需要,或许原归丞相、御史两府保管的一部分资料也逐渐转归近臣尚书了[20]。

同时这些“腹心之臣”因为常在左右,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及时召见,共商对策。

加上他们官位低,礼节简便,甚至可以“俳优畜之”[21]。

特别重要的是,在重大决策上还可以让他们与宰相大臣辩论。

通过辩论,既可对双方建议的利弊再作衡量,然后决定取舍;同时如果这些近臣正确,以此方式否定宰相大臣意见也比较委婉。

《汉书》卷六四上《严助传》:

严助拜为中大夫,“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黜”。

如建元三年闽越举兵围东瓯,东瓯向汉告急,武帝问太尉田?

',田?

'力主不救;严助和他辩论,理由充足。

于是武帝曰:

“太尉不足与计”,坚决出兵援救。

由此可见,将有才干而身份低的人置于左右,主要是武帝为弥补宰相制度之不足的又一措施。

后来昭帝、宣帝的中朝官以及重用尚书的制度,便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第三,有了好的决策,按制度仍得通过宰相执行,如果宰相才干差,统治效率仍然不高,所以武帝又从对策者和一般官吏中,经过考验,将最杰出的人才提拔为宰相。

这一类宰相的代表便是公孙弘。

他出身贫穷,因贤良对策第一得到武帝赏识,由博士起家,最后擢升丞相。

按旧制,常以列侯为丞相,汉文帝已破格擢升,以关内侯申屠嘉为丞相,再封列侯,但申屠嘉毕竟仍是功臣;这次汉武帝进一步打破旧制,提拔“布衣”公孙弘为丞相,然后封侯,“其后以为故事”。

这是针对列侯为相多无能的状况,采取的一项大胆改革。

类似情况还可举出张汤。

汤原为刀笔小吏,得武帝赏识,一直升到御史大夫,“数行丞相事”。

此外,倪宽贫穷,“时行赁作,带经而锄”,因武帝奇其才,由小吏擢中大夫,升至御史大夫;韩安国出身并不高贵,“为人多大略”,迁御史大夫,“天子以为国器”,曾行丞相事,本已准备用为丞相,因坠车伤脚而罢[22]。

可见,凡武帝赏识有才干的人,只要中间不出问题,都先后用为宰相,并不害怕会构成对君权之威胁。

  对于以上三项措施,过去有另一种解释,即主张简拔士人为近臣,使与大臣辩论,是武帝嫌相权太重,有意收其权于左右;而提升布衣公孙弘为丞相再封侯,则是武帝压制列侯的一种手段。

认为在此之前,列侯已发展成政治上“对抗皇帝的一个势力”,常以列侯为丞相,“不是君主的专制政治,而是列侯的共和政治”[23]。

  这种解释并不符合武帝的指导思想。

  首先,如前所述,从汉初以来基本上没有产生这种指导思想的政治基础。

即就武帝在位期间而言,据《汉书》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前后十三任丞相,有哪一任丞相的才干和威望足以与武帝对抗,或与武帝在政治上发生尖锐冲突,形成了对君权的威胁呢?

没有,一个也没有。

既然如此,武帝有什么必要处心积虑采取一个又一个措施去打击、削弱相权呢?

  其次,汉武帝也没有削弱相权的具体表现。

就近臣与大臣辩论言,如果武帝存在上述思想,人事问题应是主、相权力之争的主要内容,辩论场合应该最多。

然而,除田?

'奏事、荐人和武帝发生点矛盾外,现有史料能看到的辩论,没有一件涉及人事,全属新形势下遇到新问题,想通过辩论寻找新对策。

如严助与田?

'之辩论是要不要救东瓯?

朱买臣与公孙弘(时为御史大夫)之辩论是要不要罢新置的朔方郡?

吾丘寿王与公孙弘之辩论是为平定所谓盗贼,要不要禁民挟弓弩?

辩论结果,武帝往往支持近臣,因为近臣年青一些,偏于进取,与武帝意合;而大臣年纪大,思想保守一些,与武帝意左。

全都和君权、相权的大小无关,而属于采取哪种措施方能巩固中央集权、统一国家之争。

也正因如此,武帝对持不同政见的大臣并未歧视或打击。

如田?

'为太尉反对出兵救东瓯,并不妨碍他升丞相。

韩安国为御史大夫,极力反对王恢出击匈奴之议,武帝虽从王恢议而仍派韩安国率军出征,并欣赏他为“国器”[24]。

公孙弘在是否罢朔方郡之争上站在武帝和近臣朱买臣的对立面,仍被武帝破格提为丞相。

这种政治气氛,从某种意义上说,正好反映武帝鼓励宰相大臣行使权力,出谋划策。

公孙弘深知这一点,当丞相后,起客馆,“开东?

x以延贤人,与参谋议”,“每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亦使左右文学之臣与之论难”[25];张汤也深知这一点,出任御史大夫后更是“每朝奏事,语国家用,日旰,天子忘食”[26]。

公孙弘、张汤都是善于察言观色,窥测上意的人,如果武帝确嫌宰相权重,把在重大问题上积极出谋划策看成是相权膨胀,以至到了设立近臣给予压制的地步,他们还敢这样触犯忌讳吗?

当然不敢。

  再次,提升布衣公孙弘先为相、后封侯,也谈不上是武帝有意改变旧制,借以压制列侯势力。

因为这种看法的前提,即列侯已形成对抗皇帝的一种势力是不存在的。

且不说秦代之列侯(彻侯)完全是皇帝统治的社会支柱,即就汉初几十年言,在统治阶级内部除诸侯王确有威胁外,列侯以及由列侯充任的宰相何曾对抗过皇帝?

吕后欲封诸吕为王,左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皆不得不附和,只有右丞相、安国侯王陵公开反对,而且还是为了坚持刘邦所定“非刘氏不王”的旧制,并非代表什么列侯势力,但吕后表面提升王陵为帝太傅,轻易就夺了他的相权。

吕后死后诸吕谋反,靠的是吕后生前的影响,而和他们本身是王、是侯关系不大。

其后周勃因平诸吕之乱功高望重,可是文帝一免其相职,便只得乖乖就国,后被诬告谋反下狱,也没有一个列侯敢于营救。

至于景帝对周亚夫,简直是随意摆布。

尽管周亚夫既有军事才干,又有平吴楚七国乱之功,但当他对景帝稍有不驯之举,便招来杀身之祸,又有哪个列侯敢于出面营救?

丞相申屠嘉曾先后声称要斩文帝宠臣邓通、景帝宠臣晁错,可那只是空言而已,按汉制他哪有擅斩官吏之权?

由于皇帝的庇护,邓通、晁错依然宠幸倾朝,而申屠嘉终于气得“欧血而死”[27]。

人们也许会举出元鼎五年武帝号召击南越,以百数的列侯竟不响应,“皆莫求从军”为例,说明他们已形成对抗皇帝的一种势力,致使武帝要借酎金不如法给予打击[28]。

然而实际情况是,列侯从来都是君主专制的一个重要支柱。

平吴楚七国之乱,他们出过力;武帝多次开边,他们立过功[29],这次酎金夺爵人中不少就是因此封侯的。

如韩说于元朔五年击匈奴封龙?

P侯、公孙贺于元朔五年击匈奴封南?

?

侯、赵破奴于元狩二年击匈奴封从票侯、?

?

广德于元狩五年因父?

?

乐击南越死事而封龙侯等。

特别是大量被夺爵的王子侯,靠推恩令方才“喜得所愿”,对武帝感恩不尽[30]。

有什么特殊原因使他们变成了对抗势力呢?

没有。

这次击南越其所以“莫求从军”,并非不为,而是不能。

早在平吴楚之乱时,列侯由于长期“争于奢侈”、“子孙骄逸”,已是靠高利贷方得以治办从军行装[31];至武帝时连年战争,他们不但要从征,而且要出财物,弄得“朝夕所须,皆俯首而取给于富商大贾,后方以邑入偿之”[32],现在又要打仗,他们难免顾盼观望,哪里谈得上是对抗势力?

也正因这个缘故,武帝借酎金夺爵,令行禁止,丝毫未遇到抵制;丞相高陵侯赵周“坐知列侯酎金轻,下狱”,也只得自杀以谢罪[33]。

  总之,汉承秦制,君权至高无上,虽在全国范围内休养生息,但具体统治依然法制峻严,包括在统治集团内部。

在这种局面下,根本不存在什么“列侯的共和政治”,使皇帝感到巨大威胁,需要通过改变旧制予以打击。

武帝提拔公孙弘为相确系破格,但那是因为当时列侯多无能之辈,要找一个得力辅佐。

正因如此,公孙弘死后,一般地主阶级中没有合适的人,便又以三位列侯李蔡、庄青翟、赵周为丞相。

固然,这几个人先后下狱死,但那是因为他们不称职,甚至触犯法律造成的,是另一回事。

而接连用列侯为相说明:

在武帝心目中布衣为相也好,列侯为相也好,需要谁就用谁,一切以王朝利益为标准,并非列侯是对抗势力,布衣是易于驾驭之势力。

也正因如此,公孙弘为相后武帝仍派近臣去论难;张汤犯法也立即迫他自杀,和列侯一视同仁。

这同样证明提拔公孙弘为相并没有什么隐秘的意图在其中。

至于《汉书》卷五八《公孙弘传》所说的“其后以为故事”,也只是说从此有了先拜相,后封侯的先例,为丞相任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并不意味此后它立即成了主要制度。

事实是公孙弘死后不但接连三个丞相均列侯,再往后四个丞相虽系先相后侯,但石庆是列卿子弟,公孙贺是外戚,并且原本是列侯(坐酎金不合格失去),刘屈?

邮腔首澹?

都和所谓用布衣为相打击列侯势力这一指导思想无干[34]。

只有最后一个丞相田千秋可算布衣出身,但他既“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阅功劳”。

只因上书替戾太子讼冤,感悟武帝,“旬月取宰相封侯,世未尝有也”[35]。

这是一种极特殊情况,并不足以说明武帝存在前述指导思想。

  当然,通过前述三项措施,对武帝来说,尚书提供用以了解全国统治情况的资料增多了,帮助出谋划策的左右近臣队伍建立了,因而使他在全国统治事务中的发言权、否决权等,大大超过了过去基本是黄老清静无为思想指导下垂拱深宫,消极等待宰相奏请的汉初君主。

再加上扩大了丞相任用范围,这在客观上的确限制了宰相权力,并对长期垄断丞相职位的列侯势力是个打击。

但作为一个规律来探讨,应该看到,它主要并非出于君权、相权之争,而是汉初社会经济恢复到一定阶段,地主阶级要求上层统治集团积极有为,大展宏图,而原来宰相制度的某些环节已不能适应这一新形势,因而汉武帝不得不对它加以调整的结果。

百事通三  西汉宰相制度变化之主要指导思想,还可通过武帝以后的历史进行探究。

  汉武帝以后宰相制度的变化主要有:

一是领尚书事和中朝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备,进一步使宰相权力受到限制;二是公开建立三公鼎立制度,相权因此分散。

两个变化全和武帝时一样,也并非出于君权、相权之争。

  先看第一个变化。

  领尚书事制度是在什么情况下建立的呢?

  如前所述,武帝以前汉王朝的指导思想基本是黄老清静无为。

宰相遵循旧制,许多事务照章办理,无需上请,是以文书简寡;少量上请文书,皇帝完全可以亲自处理,无需假手他人。

然而汉武帝以后“朝廷多事”[36],旧的制度、章程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求,于是各部门上请文书日益烦多[37]。

至武帝晚年,无论精力或学识都难以应付,少数重要或复杂的可交朝臣“集议”[38],大多数日常文书则需找人帮助审阅,提出初步意见。

“使左右曹、诸吏分平(评)尚书奏事”[39],大概就是较早的一种形式。

后来便发展成领尚书事制度。

《汉书》卷卷七《昭帝纪》:

昭帝初即位,霍光以大将军身份“领尚书事”。

此为见于两汉史书最早一例。

当时武帝刚死,政局不很稳定,决不会另创新制,无疑当沿自武帝之时[40]。

由于领尚书事替皇帝审阅文书,提出初步处理意见,不同程度地要影响最后决定;而且据《汉书》卷七四《魏相传》,领尚书事后来还有权对上奏文书内容不善者“屏去不奏”,这样,权力自然大起来,被叫作“内辅之臣”[41]。

从宣帝死时开始,凡受遗诏辅政(内辅)者皆领尚书事,成为故事[42]。

这样,在宰相与皇帝之间插入了领尚书事,宰相和大臣所上奏章要经领尚书事过目,行使权力比过去迳直由皇帝批答自然或多或少多了一重限制。

然而,这种制度的出现也不能主要归因于君权、相权之争。

  首先,在这一段时期里正象武帝之时一样,一直不存在相权膨胀,威胁君权的问题。

恰恰相反,除昭帝时霍光掌权,情况特殊外(见下),从宣帝以后,任宰相者一般均为皇帝精选的亲信或十分尊重之人。

如魏相替宣帝策划打击霍氏,得到信任升丞相,霍氏谋反,甚至想先斩魏相后废天子。

丙吉于宣帝“有旧恩”,宣帝感激他对自己幼年时的救命之恩,以为丞相。

黄霸原为郡太守,“治为天下第一”,宣帝甚为欣赏,擢为御史大夫、丞相。

于定国任廷尉十八年,是“任职旧臣”,升丞相,元帝“敬重之”。

匡衡通经学,数上书,元帝好儒术,“说其言”,提拔为御史大夫,丞相。

王商原为外戚,于元帝生时“拥佑太子(成帝),颇有力焉”,成帝即位后以为丞相,“甚尊任之”。

张禹原是成帝师傅,受到“敬重”,先领尚书事,后升丞相,甚至退休后,“国家每有大政,必与定议”。

翟方进,成帝“以为任公卿,欲试以治民,徙方进为京兆尹”,有政绩,“器其能”,擢为丞相,“奏事亡不当意”[43]。

上述主相关系相当融洽,这种状况和说领尚书事的出现与发展乃出于君权、相权之争,是十分不协调的[44]。

  其次,正因宰相一般均为皇帝精选之亲信和十分尊重的人,所以尽管领尚书事制度发展,皇帝仍赋予宰相极大权力。

《后汉书》卷四六《陈忠传》:

陈忠上书称汉之三公“入则参对而议政事,出则监察而董是非”。

这是宰相职权的核心。

即一面与皇帝商议全国大事,出谋划策,包括有时通过上书提出建议;另一面在皇帝作出决定,形成诏令后,监督百官具体贯彻执行。

领尚书事能不能把这些事包下来呢?

不能。

就议政事言,宰相往往年纪较大,统治经验较丰富;而且丞相府有掾史三百多,御史大夫寺有属官四十五人[45],分别掌管并向宰相提供全国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的材料。

而当时尚书机构尚在发展初期,人数有限[46],掌管材料肯定不够全面;领尚书事因是“内辅”,着重帮助皇帝掌握和行使君权,往往以关系亲密的外戚和师傅充任,统治经验比不上宰相[47],重大政事仍靠宰相定夺。

《汉书》卷六四下《贾捐之传》:

珠崖郡屡叛,待诏贾捐之建议放弃珠崖,元帝“以问丞相、御史”。

御史大夫陈咸反对,丞相于定国支持,“上乃从之”。

《汉书》卷八三《朱博传》:

成帝晚年,丞相翟方进等上书请改地方监察长官部刺史为州牧,成为一级行政长官,“奏可”。

及哀帝立,朱博为御史大夫,“请罢州牧,置刺史如故”,“奏可”。

对这类重大问题,很少看到领尚书事参与谋议或故意阻挠的。

  那么领尚书事“内辅”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呢?

从西汉看,多半是在人事,特别是中央官吏的任免、奖罚、升降[48]。

这就涉及“出则监察而董是非”的权力,在这一方面,按制度本来也归宰相掌握[49]。

但有的领尚书事干预较多。

《汉书》卷八二《王商传》载,王商于成帝初年为丞相,琅邪郡灾害严重,王商派人按问太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