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49277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1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完整版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完整版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完整版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完整版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教案.docx

《完整版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教案.docx

完整版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教案

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名称

找规律

单元序号

7

本单元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

本课主要让学生自主学会寻找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为后面课时的学习打好基础。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要注意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

有些题目的设计体现了一定的开放性,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去找规律。

一般来说,一组事物依次不断重复地排列(至少重复出现3次),就是有规律的排列。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自主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并能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颜色、摆学具等活动,增强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在经历寻找规律过程中,体验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

单元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发现事物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能用较清楚、完整的语言表述找出的规律。

 

教学内容

找规律

(一)

课时

14-3

教学

目标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能找出图中规律。

2.能根据找出的规律往下摆。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三角形、正方形、圆柱、正方体若干个。

教学流程

二次

备课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1.出示智慧星,初步感知规律

今天的数学课老师准备了一串漂亮的智慧星,老师想让大家猜猜,我变的智慧星是什么颜色的,你们能猜到吗?

(指生猜色)

接下来一颗会是什么颜色呢?

(指生猜色)

小朋友们已经看到了一颗黄星一颗蓝星一颗黄星一颗蓝星,如果老师让你猜接下来两颗星的颜色,你还能猜得准么?

2.将一串智慧星贴在黑板上。

揭示猜星窍门,感受其中的规律。

师:

刚刚我们在猜得时候,发现一开始有人猜错了,但后来猜得越来越准,你们一定有什么窍门,谁来说说?

3.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像这样一颗黄星一颗蓝星重复的排列,我们就叫它有规律的排列。

(板书:

规律)

二、教学新课,认识规律

1.课件出示小学生联欢主题图。

(1)观察思考

六一儿童节那天,同学们在教室的上面挂起了漂亮的彩旗,彩花和灯笼,这些装饰品把教室打扮的多美呀!

请你们仔细观察,看看画面上哪些地方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又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呢?

(2)同桌讨论

(3)逐一说图中的规律(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

(4)小结:

我们一起找到了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排列的规律,像彩旗的一面黄旗一面红旗(课件点击圈出这一组),彩花的一朵红花一朵紫花(圈出),灯笼的一盏红灯笼两盏蓝灯笼(圈出),小朋友的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圈出),以及黑板上的一颗黄星一颗蓝星,我们都把他们叫做“一组”,(在第一组黄蓝星下板:

一组,齐说)

2.巩固练习

老师给每位学生发了一张纸,按照自己喜欢的规律涂色。

三、巩固练习

 

通过教具的辅助,演魔术的情境,体现新课程标准情境教学的理念,意在创设一个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情境,促使他们较快融入其中,并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利用有趣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概括,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规律涂色,设计出有规律的图案或花边,巩固新知,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找规律

一组一组重复出现3次

教学内容

找规律

(二)

课时

14-4

教学

目标

1.能根据图形排列的规律找出数字排列的规律。

2.能按照规律画出后面若干个图形。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图形与数字的排列规律,能够根据图形的排列规律找出数字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二次

备课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

请你接着摆。

ΔΟΔΟΔΟΔ(ΔΟ)

★☆★☆★☆(◇◆)

二、新授

教师:

复习题中第1题同学们都选对了,也说出了它的规律,如果让你们继续往下摆一组,你知道应该摆什么吗?

学生:

因为一组里是一个Δ一个Ο,所以只要再摆一个Δ一个Ο就可以了。

(1)教学例2。

教师:

现在老师这有几个碗,谁能用它来摆一列有规律的图形。

碗的个数排列有什么规律呢?

(出示第二行图形)这行图形有什么特点?

有什么规律?

如果接下来摆一组应该怎么摆?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例2中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与前面发生了哪些变化?

(2)完成例2中的第二小题的教学。

师:

第二小题的排列是否也有规律呢?

同桌交流,用数字记录下来。

教师点评学生的发言,同时指出:

虽然图形和数字表达方式不同,但都表达了共同的规律。

在此基础上指导完成例2的“做一做”第1题。

三、巩固练习。

完成“做一做”第2题。

让学生自己填上一种最满意的规律,可以让别的同学顺着规律往下面画一组。

复习旧知是为学习数字的排列规律奠定基础。

 

让学生先观察图形的排列规律,再思考讨论数的排列规律,一是使学生避免了找规律时的盲目性,二是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空间。

 

在初步学会规律和说规律后让学生进行巩固学习,从而进一步巩固知识。

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找规律

教学内容

找规律(三)

课时

15-1

教学

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等活动室学生初步认识稍复杂的图形与数字的排列规律,能够发现数字的排列规律并能按规律填数。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之美。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探究数字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找数字排列规律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二次

备课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复习。

想想下面各组图形有什么排列规律,然后在横线上填数。

Δ□□□Δ□□□Δ□□□

ΟΟ■■■ΟΟ■■■ΟΟ■■■

二、新授

1.教师在黑板上带学生摆例题3第一道题。

谁能找出这道题有什么规律?

你能接着往下摆一组吗?

(小组进行讨论)

如果学生没有找到,可以启发学生:

我们用几个正方形摆图形,那么这个图形我们就可以用什么表示?

那么这一排的图形我们可以怎样表示呢?

教师:

对了,我们还可以用数字来表示规律。

谁会接下来填一组数呢?

(出示第二行的方块图)这行可以怎样表示呢?

接下来应该这样填呢?

用数字标示图形的个数,这些数字是怎么变化的呢?

2.完成“做一做”第1题。

3.教学例4。

教师板书出数字,那么他们之间的规律又该如何表示呢?

接下去该如何填呢?

(让学生填在书上,教师根据回答板书在黑板上)

三、巩固练习。

1.第87页做一做第2题。

2.第89页第3题。

先复习简单的根据图形找数字的排列规律,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学生通过动手摆一摆,先感悟排列规律,然后讨论交流,明确图形的排列规律,最后根据图形的排列规律探索数字的排列规律。

 

学生学习既可以提高兴趣,又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

学生体会所表达规律背后的共同规律。

找规律(三)

教学内容

找规律(四)

课时

15-2

教学

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初步认识稍复杂的图形的变化规律,并能根据规律做出一定的猜想。

2.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过程,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巩固已学过的各种规律及找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的规律。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二次

备课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

1.完成规律,揭示课题。

学生自己找规律,回答问题。

二、新授。

1.出示情境图。

小红遇到了这个难题,你知道他遇到了什么问题吗?

生观察,摆一摆,指名说一说。

你知道了什么?

这是一条怎样的手链呢?

问题是什么?

2.要帮助小红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办呢?

应该要先做什么?

让学生独立思考,摆一摆,再讨论。

这条手链中珠子的规律有哪些?

最后面的珠子只有一颗黄色的,说明少了什么颜色的呢?

掉了哪2颗珠子呢?

3.要知道掉的是不是这两颗,怎样检验呢?

4.课本第88页做一做。

让学生自行填写在书上,并把规律标出来,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89页第4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进行集体订正。

2.完成课本第90页第9题。

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复习旧知图形的规律,为本节课运用知识解决规律问题做铺垫。

 

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根据图形的排列规律解决问题,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巩固利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体会数学的价值。

 

找规律(四)

教学内容

练习课

课时

15-3

教学

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已学过的各种规律及找规律的方法。

2.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迅速。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巩固已学过的各种规律及找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的规律。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二次

备课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

课本第90页第6题。

学生先思考,老师做适当的提示,然后自己完成,全班订正。

二、新授。

1.完成第7题

学生自己找规律,计算,填在书中。

2.完成第10题。

让学生找出规律后自己涂在书上。

 

3.完成第11题。

让学生先一组一组找规律,找的时候发现不合适的规律,然后圈出来,改正。

4.完成第12题。

先找一找百数表中的规律吧。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思考题。

以小组为单位,摆一摆、算一算,找出规律,说明相邻的两个数之间并不一定差相同的数。

2.小鸡根据胸前的号数按规律排队,其中一只小鸡没有按规律排队,请你把它找出来

 

既巩固了本单元的知识,又巩固了计算的知识,同时还为乘、除法的学习做了铺垫,“一举两得”。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并验证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练习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