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班四年级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49229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17 大小:25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辅导班四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辅导班四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辅导班四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辅导班四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辅导班四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辅导班四年级数学教案.docx

《辅导班四年级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辅导班四年级数学教案.docx(1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辅导班四年级数学教案.docx

辅导班四年级数学教案

本教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取小学四年级数学重点章节和小学五年级数学的前几章进行讲解的。

现总共安排42个课时的内容,具体章节和课时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

大数的认识复习课

教学目的:

1.进一步复习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

2.进一步复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比较大小,省略亿、万后面的数。

3.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

进一步复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省略亿、万后面的数。

教学关键:

以练习的方式来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数位顺序表

1.让学生回忆一下亿以内数的数位,并指名同学背诵。

2.在黑板上挂数位顺序表,问:

你们还记得如何分级吗生:

从个位到千位为个级,万位到千万位为万级。

3.师:

个级表示有几个什么万级表示有几个什么亿级表示有几个什么

4.师:

我们还知道每两个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5.讲评练习有关这方面的练习。

二、复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1.师:

我们已经学习了亿以内数的读法,那么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生:

第一步要分级,用逗号或虚线隔开,从高位往低位读起。

2.亿级、万级和个级的读法有什么不同。

如:

40052136(四千零五万二千一百三十六)108430052019(一千零八十四亿三千零五万两千零一十九)师:

亿级多了一个亿字,万级多了一个万字。

3.复习中间和末尾有零的读法。

①每一级的末尾有零。

如:

7890000读作:

七百八十九万4500000000读作:

四十五亿师:

每一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②中间和末尾有零的情况。

如:

40052136读作:

四千零五万二千一百三十六143508710532一千四百三十五亿零八百七十一万零五百三十二师:

零放在什么位臵要读生:

每一级前面和中间的零都要读。

师:

中间两个零或多个零要怎样读呢生:

都只读一个零。

4.请同学把读法的法则在总结一遍,然后全班读一遍加深印象。

三、复习亿以内数的写法

1.师:

我们已经学习了亿以内数和亿以上数的写法,那么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生:

第一步要判断最高位是那一位,从最高位写到最低位。

七千万零五百(70000500)

2.师:

每一级的末尾没有单位时该怎么办谁举一个例子。

生:

每一级的末尾没有单位时应该用零占位。

如:

五百二十一万(5210000)

3.师:

是不是读零的地方都写一个零七千万零五十。

(70000050)生:

要对准数位一位一位往下写,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如:

六百万八千(6008000)

4.请同学总结写法,个别请,这里比较简单,可以请中等的学生回答。

四、比较大小

师:

在比较大小的时候,我门应该怎么做第一步有几种情况

生:

第一步分级。

师:

如果数位相同和不同怎么办看题目:

208090>200809生:

数位相同时,要从最高位比较,如果最高位相同,就一步一步的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生肯定,如果学生回答不完整,可以请同学补充。

如:

1900<2万师:

如果碰到这样的数时,应该怎么办生:

可以先把2万化成阿拉伯数字。

师:

然后在按照比较的方法。

如:

3458<123456生:

数位不同,只要看数位多的数,那个数就大。

五、省略“亿”“万”后面的尾数

1.整亿整万的数。

如:

4700000=470万12700000000=127亿师:

这样的数要怎样省略生:

整万的数要省略四个零,后面加一个万字,整亿的数要省略亿后面的八个零,加一个亿字。

2.求近似数如:

12924800≈1292万272000000≈3亿3507200000≈35亿师:

求近似数要怎么求生: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然后省略后面的数,加一个万字。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然后省略后面的数,加一个亿字。

在这里要重点强调整数和近似数是不同的,要注意符号。

六、总结让学生自己总结,然后回去好好复习。

第二课时:

角的画法和角的巩固练习

课题角的画法和角的巩固练习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并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经历画角和练习的全过程,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

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

难点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具

量角器、活动角、尺或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说出下面的角各是哪一种角。

2、我们已经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

复习所学的角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

进行角的分类,怎样画角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画角。

板书课题:

画角

二、探究新知

1、教学角的画法问:

量角的工具是什么说明要画一个指定度数的角,也要用量角器来画。

出示例题:

画一个65°的角

(1)请同学自学角的画法,书P42

(2)试一试让学生拿出量角器、铅笔、练习本,按书上的步骤一步一步地画一画。

说一说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学生一边说,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最后教师讲解说明。

2、做一做(P42、2)分别画出75°、105°的角学生汇报:

量角器

学生自学画角的方法,自己尝试画角,汇报画角的方法,学生画指定度数的角,同桌用量角器帮助检查度数是否准确。

使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培养学生作图的能力。

让一名较好的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画。

教师巡视,注意画的步骤。

三、巩固练习

1、P43、

2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下列各角,并说说它们分别是哪一种角。

10°45°60°90°105°120°2、P44、6用一副三角尺,分别画出15°、75°、150°165°的角。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

五、课后作业:

P44、7画完后,说说画角的步骤。

学生画角并判断是什么角。

全班订正学生画出指定的角,并互相检查加强量角和画角的沟通与联系通过练习,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复习。

第三课时:

笔算乘法课题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具:

图片

一导学过程:

1、口算:

152×2=231×4=321×2=415×3=298×3=523×3=

2、笔算24×12=44×59=63×52=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

笔算乘法

二、探究新知.

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

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问:

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板书课题补充;三位数乘两位数

145×12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怎么计算出准确的结果

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这道题,自己试一试。

问: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臵怎样最后算什么

145×12=1740145

×12

-------

290

145

-------

1740

问:

如何检验自己的运算结果

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本上完成。

小组讨论交流计算的过程

145×12三位数乘两位数说出估算的方法150×10=1500,150×2=300,比1800米少一些。

可以用口算的方法。

用笔算比较准确。

学生尝试计算。

小组讨论交流计算的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先算145×2,再算145×10两部分积的相同数位对齐,最后想加便的结果。

复习计算知识,为学习新课作准备。

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学会有序地操作和思考,有条理地解决问题。

小结: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两位数乘法,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巩固练习:

1、书后做一做134×12=176×47425×36237×82

2、练习七的1、2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练习七第3题

第三课时: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课题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课型

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

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难点

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具

图片、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复习导入;

1、口算40×72=600×300=30×23=53×30=20×700=40×22=40×72=40×72=40×72=20×20=40×90=502×7=608×5=908×4=400×50=

2、笔算708×6=790×8=54×278=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

笔算乘法二、探究新知.

例2、特快列车1小时可行160千米。

普通列车1小时可行106千米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问:

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板书课题补充;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怎么计算出结果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自己试一试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1)160×30=问:

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

160×30=4800

160

×30

—————

4800

2)106×30=自己试一试

学生反馈时讨论:

(1)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不写成106×30

(2)计算106×30时,既然中间的0与3相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如何写这一位的积

计算时哪个竖式更简便

小结: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

三、巩固练习:

1、书后第53页做一做

2、练习八的1、2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练习八第3、4、7题

学生口答结果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本上完成。

读题理解题意160×30=106×30学生尝试计算。

小组讨论交流计算的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汇报:

可以用口算计算先算160×3=480,再在积的末尾再添1个0。

或:

16×3=48,再在积的末尾添写2个0思考并回答可以用笔算的方法,叙述计算的过程学生尝试计算汇报计算过程,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独立计算后,用计算器自行检查。

独立完成后,展示过程。

概括计算方法独立正确地进行计算全班汇报

复习计算知识,为学习新课作准备。

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

掌握竖式

的简便写法

通过对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利用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能使计算简便。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通过练习,巩固竖式的简便写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四课时: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课题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课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2.使学生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全过程,掌握它们的特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重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用集合图表示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教具

图片、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创设情景感知图形

1.出示校园图(70页)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你能找到那些四边形梯子的侧面-梯形

2.画出你喜欢的一个四边形。

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展示学生画出的四边形,请学生标出它们的名称。

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梯形

正方形

3.小组交流:

从四边形的特点来看,四边形可以分成几类学生讨论交流

二、探究新知

1.归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有什么特点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强调说明:

只要四边形的每组对边分别平行,就能确定它的每组对边相等。

因此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提问:

①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图形吗它们的外形像什么

②这些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是什么图形

③这几个四边形有边有什么特点

④它是平行四边形吗

⑤你们在量这些图形时,是否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如果有,是什么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5.现在你有什么问题吗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6.用集合图表示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刚刚认识的梯形,你能用这个集合圈来表示他们的关系吗

7.判断:

①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②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③一个梯形中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

三、巩固练习

1、在梯形里画两条线段,把它分割成三个三角形。

你有几种画法学生展示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何体会和收获

五、作业

1.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图形,然后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是什么三角形有几种剪拼的方法

2.把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剪一下,分成两个梯形,有多少种剪法

黑板的表面、窗户的表面-长方形

楼梯的栏杆、活动门上面有平行四边形学生画自己喜欢的四边形按边的特点:

对边平行的;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不平行的;对边不平行的。

按角的特点:

4个角都是直角的,不是直角的学生概括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学会叙义学生说梯形的特点每个图中都有一组对边平行图形的关系学生判断后订正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

通过分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所学的四边形

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使学生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

第五课时:

笔算除法

(一)

课题

笔算除法

课型

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方法。

2、让学生学会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

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竖式书写格式。

难点

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和商的书写位臵

教具

图片、小棒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复习:

1、口算:

60÷20120÷302、在下面的()里最大能填几40×()<8360×()<508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

今天是“阅读日”,这里有92本连环画,140本故事书。

(1)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先口算,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引导学生,还可以用笔算的方法计算。

学生尝试计算,可以借助小棒算一算

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现在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应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

展示直观图,结合口算引导学生:

3个30是90,商3。

商写在什么位置

3

——

30)92

90

——

2

(2)出示:

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引导学生,用笔算的方法计算。

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怎么办借助小棒尝试算一算。

展示直观图,结合口算引导学生:

4个30是120,商4。

商写在什么位臵练一练:

小结: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方法是什么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

三、练习:

P821、2

四、总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五、作业:

书后:

第82页2第83页1、2

学生口答结果学生汇报计算的方法92÷30≈3

学生尝试计算,借助小棒算一算小组讨论交流计算的过程1全班展示分小棒的过程,讲解计算的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计算方法学生说计算的方法30×4=120〈14030×5=150〉140所以应商4。

学生尝试计算,借助小棒算一算全班展示分小棒的过程,讲解计算的方法。

商写在个位上。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计算方法。

总结计算方法学生独立计算后,自我检查相互检查

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课作准备。

借助小棒和直观图,帮助学生理。

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方法,学会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法,掌握笔算的方法。

通过练习,巩固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确计算。

第六课时:

笔算除法

(二)

课题

笔算除法

课型

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巩固除法法则、估算及验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过程,巩固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和认真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

商的位置。

难点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教具

图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复习导入:

 1、口算卡片(略) 2、填空:

 

1)把320平均分成40份,,每份是(  ) 

2)每份是70,490里面有(  )个70 

3)(  )÷(  )=20……19,除数最小是(  ) 

4)322÷40的商写在(  )位上。

 

5)475与195的差里有(   )个70。

 

6)如果4×30+6=126,那么126÷30=(  )……(    ) 

7)有163个鸡蛋,每30个装一箱,这些鸡蛋需要(  )个箱子。

 3、说说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二、练习内容 1、计算 346÷42    171÷57   1674÷93 876÷73   2001÷87   10332÷84 2、计算并验算 4814÷83  8445÷33  3243÷47   1827÷63   1568÷28    2669÷36 

3、按要求在()里填上一位适当的数字,再计算。

 

商是一位数      商是两位数  

( )25÷38    ( )76÷27  ( )96÷82    ( )04÷64  

4、 解决问题; 

1)一个排球42元,300元最多可以买几个排球

学生口答

结果   指名回答,全班订正   学生说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独立完成,同位互相检查计算过程。

独立完成,汇报计算结果。

 

 学生填写数字在计算  

 独立分析

解决问题。

复习除法有关知识,为下面练习做准备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计算法则,掌握灵活试商的技巧,提高计算的能力 

   提高学生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

的意识。

2)一部电话机94元,一部扫描机846元,扫描机的单价是电话机的几倍 

3)探究题 小英做一道除法题时,把除数48看成84,结果得到的商是37余12,求正确的商是多少

 4)竞赛题:

                                        

三、总结 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你学会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了吗说说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四、作业:

91页5----8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讨论后交流汇报   

独立完成

后汇报

加强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七课时: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课题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

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体验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发现

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重点

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难点

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 情境导入:

 

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区有多少人吗 

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究新知:

  

 

1、根据统计表,分别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的

学生观察统计表 

  

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学生思考老师的问题,自主探究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

3、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4、讨论交流:

 

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5、全班汇报交流。

 分析:

  

三、巩固新知 

1、 完成102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题和第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第103—104页3、4、5

学生展示统计图。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完成统计图并回答问题,全班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从更高的角度认识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在观念和知识上达到提升。

  

发挥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使学生感受到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小学4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课时课题:

一、二级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第5、6、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较典型的两级混合运算的灵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