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法律题目集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48826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题目集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题目集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题目集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题目集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题目集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题目集锦.docx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题目集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基础知识法律题目集锦.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题目集锦.docx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题目集锦

刑法1

1.我国刑法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这应理解为()。

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

B.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

C.不构成犯罪

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

2.某日,刘某因给朋友过生日而喝醉了。

在意识不清的情况下,刘某用刀捅死了前来劝阻其闹事的饭店服务员。

下列关于刘某行为的判断正确的是()。

A.刘某是在意识不清情况下实施的杀人行为,因而不构成犯罪

B.刘某应负刑事责任,但应从轻或减轻处罚

C.刘某酗酒后杀人,应当从重处罚

D.刘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3.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业或其他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不服管理,违章作业,造成下列哪些损失,不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

()。

A.1人死亡的

B.3人重伤的

C.直接经济损失达4.5万元

D.直接经济损失达30万元,车间停产10天的

4.下列关于死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B.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C.判决死刑立即执行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授权的部分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D.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两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5.我国立法上将犯罪分为10类,并通过《刑法》分则第一至第十章分别予以论述,这种分类主要是依据()。

A.主体的不同

B.客体的不同

C.主观要件不同

D.客观要件的不同

1.答案:

C

解析:

现行刑法第十三条“但书”规定: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这种所谓“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的行为。

“不认为构成犯罪”,意思是指该行为在法学理论上已经是犯罪,但出于立法者的考虑,在立法阶段就将此种行为排出在了犯罪行为之外,因此,在司法实践中,自然也就不是犯罪。

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

D

解析:

我国《刑法》第十八条规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酒后犯罪和正常人犯罪一样对待。

醉酒的行为,并不是故意杀人罪的法定从重或者从轻情节。

另外,犯罪行为的免除事由也不包括醉酒的。

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

C

解析:

本条考查的是我国刑法关于重大责任事故罪有关规定的理解,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条件是必须造成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重大伤亡是指重伤三人以上或死亡一人以上;重大损失是指造成的经济损失在5万元以上。

据此,答案为C。

4.答案:

C

解析:

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这是最严厉的一种刑罚方法,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A说法正确;

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包括不适用死缓),B说法正确;

死刑有两种执行制度,一种是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另一种是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简称死缓)。

死刑立即执行除由最高人民法院直接判决的外,依法都应当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对于被判死刑缓期执行的各高级人民法院有权直接核准,无需上报。

C说法错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D说法正确。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5.答案:

B

解析:

犯罪构成包括四个方面:

主体、主观要件、客体、客观要件。

简单来说,主体是犯罪行为人,客体是犯罪受害者,主观要件是指犯罪人是故意还是过失的心理态度,客观要件是指犯罪最终实现的一个结果。

我国刑法分则是以犯罪同类客体为主,以犯罪主体或者惩治犯罪的特殊需要为辅,对犯罪进行分类。

因此选B项。

本题相关知识点:

《刑法》分则第一至十章分别为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

(二)危害公共安全罪;(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四)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五)侵犯财产罪;(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七)危害国防利益罪;(八)贪污贿赂罪;(九)渎职罪;(十)军人违反职责罪。

刑法2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犯罪时怀孕的妇女和审判时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B.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

C.对于死缓的犯罪分子,在死缓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后减为三十年有期徒刑

D.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2.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一般包括()。

A.犯罪主体

B.犯罪主观方面

C.犯罪客体

D.犯罪客观方面

3.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具有下列哪一情形的,应当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A.致使航班备降或返航

B.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二十万元以上的

C.多次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

D.造成三人以上轻伤或者一人以上重伤

4.>李某系某建设银行某储蓄所的记账员,2002年3月20日下午下班时,李某发现本所的出纳员陈某将2万元营业款遗忘在办公桌抽屉内(未锁)。

于是李某趁所内无人之机,返回所内将2万元取出,用报纸包好后藏在自己办公桌下的垃圾袋内,并用纸箱遮住垃圾袋。

次日上午案发,赃款被他人找出。

对上述内容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李某的行为属于贪污既遂

B.李某的行为属于贪污未遂

C.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既遂

D.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

5.下列不属于累犯的法律后果的是()。

A.应当从重处罚

B.不得适用缓刑

C.不得适用假释

D.不得减刑

1.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刑法修正案(八)》将刑法第78条第2款修改为: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因此D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不适用死刑的人包括:

(1)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人;

(2)审判时怀孕的妇女;(3)审判时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B选项错误,《刑法修正案(八)》将刑法第69条修改为:

“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

C选项错误,对于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在死缓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

2.答案:

ABCD

解析:

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是指一切犯罪构成都必须具备的要件,因此,也称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

关于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刑法理论上存在分歧,但一般采用四要件说,即认为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应为:

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故正确答案为A、B、C、D。

3.答案:

D

解析: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造成严重后果”,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造成3人以上轻伤或者1人以上重伤的;

(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

(三)造成县级以上区域范围居民生活秩序严重混乱的;

(四)妨碍国家重大活动进行的;

(五)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4.答案:

C

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本题中,李某因工作关系熟悉工作环境、凭工作人员身份便于接近作案目标,属于利用的是熟悉工作环境的便利,而非职务之便,不构成贪污罪。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本题中,李某按照职务要求是绝不能接触现金的,他私藏2万元营业款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因为他实际上已经拿到并私藏这2万元营业款,构成盗窃既遂。

故正确答案为C。

5.答案:

D

解析:

累犯是指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一定的时间内又犯被判处一定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

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殊累犯两种。

对累犯的处罚,我国法律规定,累犯应当在法定刑的幅度内从重处罚。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我国《刑法》第74条明确规定:

“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刑法》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犯罪分子。

也就是说,减刑的对象只有被判处刑种的限制,而没有犯罪性质和被判刑期的长短的限制。

故累犯的法律后果不包括不得减刑,正确答案为D。

刑法3

1、我国刑法规定在我国领域内的犯罪是指(  )。

  A.受害人居住地在我国领域内

  B.犯罪人居住地在我国领域内

  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

  D.受害人与犯罪人均居住在我国领域内

  2、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中国公民、组织在中国境内一律适用于中国法律。

外国人在中国领域之外对中国国家或公民犯罪按中国刑法规定应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中国刑法,但依照犯罪地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由此可以判断,我国法律对人的效力范围属于:

(  )。

  A.属人主义

  B.属地主义

  C.保护主义

  D.结合主义

  3、关于法律溯及力,我国《刑法》规定:

(  )。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4、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

(  )。

  A.社会危害性

  B.罚当其罪性

  C.刑事违法性

  D.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5、工人孙某休假回村,一日主动携带邻居6岁小孩进入村旁林深路险、豺狼出没的山林中狩猎玩。

走入山林约5公里的时候,两人失散。

孙某继续独自狩猎,之后既不寻找小孩,也没返村告知小孩家人,便径直回县城工作单位。

4日后,林中发现被野兽咬伤致死的小孩尸体。

孙某的行为属于(  )。

  A.故意杀人

  B.意外事件

  C.过失杀人

  D.不构成犯罪

6、王某患有间歇性精神病,一日到农家菜馆喝醉酒后将该饭馆老板打成重伤,在警察赶来抓捕时,王某因惊恐而精神病发作,王某应(  )。

  A.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

  B.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

  C.不负刑事责任,因其是精神病人

  D.负刑事责任

  7、金某一日带上邻居家的小男孩去南湖划船,为了让小男孩近看湖中的景色,使用双手拽住男孩的衣服将他放到船沿上,结果小男孩衣扣脱落,坠水而亡,下面对金某所持心理状态判断错误的是(  )。

  A.间接故意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意外事件

  8、我国现行《刑法》规定,下列行为人的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的是(  )。

  A.某交通局长自行决定将15万元罚款作为福利发给中层以上干部

  B.某环保局长违法向甲企业发放排污许可证,该企业排污后15人严重中毒

  C.某公安局长擅自决定将犯罪嫌疑人乙予以释放

  D.某卫生局长在一起矿难事故伤员抢救中擅离职守致使3人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

  9、根据我国现行刑法规定,下列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玩忽职守罪的是(  )。

  A.某副县长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领导成员毁灭罪证

  B.某副市长擅自挪用扶贫款55000元用于偿还个人债务

  C.某交通局长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在建道路工程发生多人死伤的事故

  D.某税务科长违规向个体户出售发票,致使国家税收损失15万元

  10、15周岁的中学生甲为敲诈钱财,将邻居家6岁女孩乙骗到某处并将她打晕,后向乙父打电话勒索现金50万元,遭拒绝后甲杀死乙逃匿。

甲的行为构成(   )。

  A.非法拘禁罪

  B.敲诈勒索罪

  C.故意杀人罪

  D.绑架罪

答案解析:

  1、C

  2、D

  3、D

  4、D

  5、A

  6、D

  7、ABD

  8、B

  9、C

  10、C

民法1

 

(一)9岁的王小花没钱买玩具,向父母要钱遭拒绝,某日,王小花随父母到姨妈李某家玩,见梳妆台上有一个金戒指(价值2500元),随即偷偷放进自己的口袋。

当日,王小花将金戒指以200元的价格卖给玩具店老板张某,并称这戒指是过生日时妈妈送她的礼物。

次日,李某发现金戒指不见了,便告知王小花母亲,经询问后得知,金戒指确是王小花所拿且已卖给了张某,王小花母亲随即找到张某要求返还金戒指,并退还张某200元,张某称金戒指是花钱买的,且已以2000元卖给了好友林某,无法返还。

  1、王小花与张某买卖金戒指的行为是(   )。

  A.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B.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C.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D.无效的民事行为

  2、下列关于王小花法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承担民事责任

  B.承担行政责任

  C.不承担法律责任

  D.承担刑事责任

  3、如果李某起诉林某要求归还戒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林某买卖财物不合法,应返还戒指

  B.林某不知金戒指为窃物且支付了合理的对价,可以拒绝返还

  C.林某根据买卖合同已实际占有了金戒指,可拒绝返还

  D.李某基于所有权,可直接要求林某返还金戒指

  4、如果李某要求张某返还金戒指遭拒绝,张某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   )。

  A.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民事责任

  D.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5、如果李某要求赔偿损失,那么损失赔偿的义务人应该是(   )。

  A.林某

  B.张某

  C.王小花父母

  D.王小花

(二)2010年10月20日,江阳市甲区的李某与乙区的王某因琐事在丙区发生争执,李某将王某打伤。

王某住院治疗,于11月20日出院,花去医药费8000元。

王某要求李某赔偿各项损失共31600元,遭李某拒绝。

王某遂将李某起诉到法院。

  6、王某向法院提出的下列诉讼请求,不能获得支持的是(   )。

  A.判令被告赔偿营养费600元

  B.判令被告赔偿误工费3000元

  C.判令被告赔偿医药费8000元

  D.判令被告赔偿精神损失费2万元

  7、王某请求伤害赔偿的诉讼期间是(   )。

  A.2010年11月20日-2011年11月20日

  B.2010年10月20日-2012年10月20日

  C.2010年10月20日-2011年10月20日

  D.2010年11月20日-2012年11月20日

  8、对本案有管辖权的法院是(   ).

  A.甲区人民法院和乙区人民法院

  B.甲区人民法院、乙区人民法院和丙区人民法院

  C.乙区人民法院和丙区人民法院

  D.甲区人民法院和丙区人民法院

  9、如果王某与李某在一审时达成民事调解协议,但李某拒不履行民事调解协议所确定的义务,王某有权采取的措施是(   )。

  A.要求法院进行判决

  B.要求法院撤销民事调解协议

  C.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民事调解协议

  D.向法院重新提起诉讼

  10、如果王某对一审判决不服,在收到判决书的15日内,可以寻求的救济途径是(   )。

  A.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B.向江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C.向江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D.向江阳市所在省的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答案解析:

  1、D

  2、C

  3、B

  4、C

  5、C

  6、D

  7、C

  8、D

  9、C

  10、C

行政法

 

(一)孔某在不具备网吧经营条件的情况下,找到市文化局相关科室负责人杨某,在多次请吃送礼后,取得网吧经营许可证。

后孔某又分别办理了网吧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收费许可证、消防许可证。

某日,市文化局在执法检查中发现,孔某的网吧有严重违法经营行为,遂作出罚款2万元行政处罚的决定。

执法人员在调查中还发现,孔某的网吧根本不具备经营许可条件,杨某有违法办证的实施。

不久,杨某受到撤职处分。

  1、本案中,属于《行政许可法》调整的事项有( )。

  A.网吧消防许可

  B.网吧经营许可

  C.网吧工商登记

  D.网吧收费许可

  2、市文化局在对孔某作出2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前,依法应当履行的程序义务有( )。

  A.听取孔某的陈述和申辩

  B.复核孔某提出的事实、理由、证据

  C.告知孔某作出罚款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

  D.告知孔某依法享有诉讼权利

  3、如果孔某要求听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如果孔某不能亲自参加听证,应当委托律师1~2人代理

  B.如果孔某认为听证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则有权申请回避

  C.市文化局应当在举行听证的3日前,通知孔某时间、地点

  D.应当在市文化局告知听证权之后的3日内提出

  4、对孔某以不正当手段获得的网吧经营许可,市文化局应当予以( )。

  A.吊销

  B.中止

  C.撤回

  D.撤销

  5、关于杨某撤职处分决定的执行,下列正确有( )。

  A.解除杨某的处分后,即应恢复其原职位

  B.解除处分后,杨某晋升职务不再受原处分影响

  C.按照规定杨某降低级别

  D.杨某接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二)2008年10月17日,某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的甲市乙区交警大队执勤交警张某发现,市民黄某的小轿车违章停放在乙区东门南路非机动车道上,且已有5次违章记录,而黄某又不在现场,为了确保交通畅通,张某将黄某轿车拖吊至某偏旁市场保管。

2008年10月19日,交警大队在对黄某作出罚款决定的同时,依照《甲市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第30条第3款(“被暂扣车辆的当事人应当承担拖吊费、停车费”)和甲市物价局“甲物价[1998]87号”文的规定,向黄某开具缴款通知单,要求其到指定银行缴纳车辆“拖吊费”和“停车费”413元,但未告知其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2009年3月21日,黄某以该行政收费行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3条第2款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拖车不得向当事人收取费用”)为由,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6、交警将黄某车辆拖吊至指定地点的行为属于( )。

  A.即时强制

  B.行政处罚

  C.行政强制措施

  D.直接强制执行

  7、在我国立法体系中,《甲市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属于( )。

  A.行政法规

  B.地方性法规

  C.地方政府规章

  D.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

  8、在本案中,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行政行为有( )。

  A.罚款决定

  B.拖吊违章车辆至指定停车场

  C.行政收费决定

  D.甲市物价局“甲物价[1998]87号”文

  9、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本案管辖法院应为甲市乙区法院

  B.黄某的起诉已经超过诉讼时效,法院不应受理

  C.黄某的起诉没有超过诉讼时效,法院应当受理

  D.法院可以指派某审判员独任审理本案

  10、对于黄某的起诉,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法院的正确做法有( )。

  A.以黄某起诉超过法定期限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

  B.以被诉行政收费决定合法为由作出维持判决

  C.以被诉行政收费决定合理但不合法为由作出确认其违法的判决

  D.以被诉行政收费决定违法为由作出撤销判决

 答案解析:

  1、ABCD

  2、ABC

  3、ABD

  4、D

  5、BCD

  6、AC

  7、B

  8、ABC

  9、AC

  10、D

 

(一)某市某县烟花爆竹厂未经批准擅自生产烟花爆竹。

个体工商户甲从该厂采购烟花爆竹零售。

甲的邻居乙从甲处购买了炯花爆竹,因为烟花爆竹本身存在质量问题,结果燃放后将乙的左眼炸瞎。

根据法律规定,乙应当获得的各类赔偿费用合计为12万元。

事情发生后,该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县安监局”)和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县质监局”)以烟花爆竹厂未经批准擅自生产烟花爆竹以及生产的烟花爆竹不符合保障人身安全的国家标准为由,根据《安全生产法》、《产品质量法》和《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联合作出了责令停止生产并处罚款8万元的决定。

经查,该烟花爆竹厂现有净资产仅为10万元。

  1、如果乙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12万元费用,那么可以作为本案适格被告的有( )

  A.甲

  B.烟花爆竹厂

  C.县安监局

  D.甲和烟花爆竹厂

  2、根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从自己的损害发生之日起计算,乙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

  A.1年

  B.4年

  C.2年

  D.5年

  3、在性质上,县安监局作出的责令烟花爆竹厂停止生产的决定属于( )

  A.行政命令

  B.行政处罚

  C.行政强制措施

  D.具体行政行为

  4、如果烟花爆竹厂以罚款8万元的处罚决定明显不合理为由向法院起诉,而法院在审查后认为罚款处罚显失公正的,那么法院应当作出的判决为( )

  A.维持罚款处罚的判决

  B.撤销罚款的判决

  C.驳回烟花爆竹厂诉讼请求

  D.变更罚款的判决

  5、如果县安监局和县质监局作出罚款处罚决定后,立即对烟花爆竹厂采取强制措施,将8万元罚款缴入国库,那么乙此时可以寻求的救济途径有( )

  A.向县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B.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C.向市安监局申请行政复议

  D.向县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1、ABD  2、C  3、BD  4、D  5、ABD

(一)2010年10月,某区村民陈某夫妇擅自搭建四十余平方米的建筑,用于开设小卖部,区城管中队得知后,既没有交由规划局作出限期拆除决定,也没有通知陈某夫妇自拆,就于2010年12月6日直接将陈某夫妇的违章建筑予以拆除,陈某夫妇不服,找到城管中队质疑:

为什么村里有许多人违法搭建,却只拆除他们家的?

城管队员李某表示,拆除他们家违章建筑是因为有人举报,如果心里不平衡,也可以举报别人家。

于是,陈某实名举报了其他九户人家违章搭建。

不久,当其他住户的违章建筑被拆除时,村里人从城管队员李某处获知,陈某是举报人,为此,村里人都对陈某夫妇表示不满,甚至扬言要找他们家麻烦。

陈某夫妇在巨大精神压力之下,不敢回家,只能借住在外。

  1、陈某的举报行为,在性质上属于( )

  A.行使宪法规定的检举权

  B.行使宪法规定的建议权

  C.行使宪法规定的控告权

  D.行使宪法规定的言论自由权

  2、关于城管队员李某泄露陈某举报信息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该行为违反了有关保密的法律规定

  B.该行为侵犯了举报人的人格尊严

  C.该行为是依法进行的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