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正定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48818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0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正定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河北省正定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河北省正定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河北省正定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河北省正定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正定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河北省正定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正定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正定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x

河北省正定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二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本卷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的利簋(guǐ),是目前所知西周最早的青铜器。

簋底部铸有铭文,大意为:

武王在甲子日早晨出兵伐商,经占卜和观星象,果然很快攻克商都。

七日后战争结束,武王赐金(即铜)给一个名叫“利”的官员,为他的先祖铸造这尊青铜簋,以作纪念。

该文物的出土,一定程度上说明

A.武王伐纣有确切史实依据B.周代青铜器主要用于赏赐军功

C.西周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D.周王赏赐礼器以强化宗法制度

2.据统计,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百姓一年收入的80%以上都要用于缴纳国家的各类赋税,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当时东方六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秦国建立起了强大的中央集权机构B.秦国的滥用苛政导致了自身的落后

C.东方六国普遍奉行儒家仁政思想D.东方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及秦国

3.战国时期韩宣王置三川郡,以境内有河、雒、伊三川而得名。

《史记·陈涉世家》记载,丞相李斯长男李由为三川守,守荥阳,吴广(农民起义军领袖)弗能下。

当时的李由

A.虽由中央政府任命但有一定的自治权

B.是郡的行政长官但无权任免所辖县区的县令

C.在获得官职的同时也得到国家的封地

D.享有世袭的职权但必须完全听命于中央政府

4.西汉时期,太学开设并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

这反映出儒学教育

A.课程设置多样化B.由精英化走向世俗化C.向社会下层扩展D.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

5.唐代柳芳在谈及魏晋南北朝的谱牒(某一宗族成员世系及其事迹的史籍)时说:

“……其州大中正、主簿、郡中正、功曹,皆取着姓士族为之,以定门宵,品藻人物。

晋、宋因之,始尚姓已。

然其别贵贱,分士庶,不可易也。

于时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

”由此可见,谱牒在当时

A.成为选拔官吏的重要依据B.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统治格局

C.有利于中央集权大大加强D.促使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6.在中国传统理念里,龙凤呈祥,龙和凤代表着吉祥如意,民间匠师也有“龙愁,凤喜,狮子笑”的口诀。

但《大明律》中却规定:

“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文纻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

机户及挑花、挽花工匠同罪。

”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C.宣扬封建王朝法律权威D.规范丝织行业秩序

7.中国古代文献记述:

“村落有墟,每二日一集,百货萃焉。

五里则建屋三间,四面置榻,以为聚墟之所。

”下列对“墟”的认识,正确的是

A.古代村民定时集会的场所B.明清时期大商人聚集的会馆

C.官府设置和管理的农村集市D.农村兴起定时而聚的贸易市场

8.唐后期至宋代,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频繁。

南宋叶适记载说:

“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

材料主要反映了

A.宋代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B.佃农之间土地买卖频繁

C.地权所有者在土地买卖中获利D.政府维护地权流转

9.明代中叶以后,土地押租制流行(地主在出租土地时向农民索取地租抵押金的租佃制度)。

……而佃农的佃权,即是有偿取得,遂可以有偿转佃和出典。

这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制度困境B.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

C.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D.传统经济政策的动摇

10.“牙行”是寄生于商品流通领域中的具有中介性质的经纪行业,开行是市镇经济结构的中枢。

“市中贸易,必经牙行,非是,市不得鬻,人不得售”,牙行对市镇经济运作的操纵

A.加强了商人内部的分工合作B.推动了市镇经济进一步发展

C.规范了商人之间的白由竞争D.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11.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一位哲学家:

“他将佛家顿悟之说施用于中国儒学的思想体系内。

”黄仁宇意在强调

A.董仲舒以“君权神授”发展儒学B.李翱从“性命之源”的高度理解儒学

C.朱熹以“存天理,灭人欲”提升儒学D.王阳明以“致良知”强调内心修为发展儒学

12.南朝学者明僧绍认为“佛开三世,固园应无穷;老止生形,则教极浇淳”,所以“周孔老庄诚帝王之师”而“释迦发穷源之真唱,以明神道主所通”。

这说明南朝时期

A.佛道外来文化已经传入B.儒佛道文化并行发展

C.佛道文化冲击儒学地位D.儒佛道文化互补共通

13.《雅典娜的孩子》一书中记录道:

“在雅典城邦建立伊始,所有的公民、无论男女都拥有选举权,他们的第一场选举便是选择雅典城的守护神,而雅典娜和波塞冬成为最受欢迎的两名候选人。

当时占人口大多数的妇女把票投给了女神雅典娜,男人们所推举的波塞冬最终遭到淘汰。

男人们认为,既然雅典的女人们已经选择了一位女神作为守护神,那么妇女则不应该再享有选举权,有女神庇护的雅典女人们失去一种权利,是公平合理的事情。

”此段描述

A.说明了雅典所有男性享有公民权B.表达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

C.反映了雅典是一个父权和夫权社会D.推动了“小国寡民”城邦的形成

14.苏格拉底在《游叙弗伦篇》中提到:

他在一开始听说游叙弗伦要去控告自己的父亲“杀人罪”时,立刻就说:

天哪!

这种官司多数人是不会打的。

游叙弗伦啊,他们不明白这样告很公正。

我相信一般人是做不到这样公正的。

只有高度智慧的人才能这样做。

这说明苏格拉底

A.号召青年突破家庭伦常B.注重维护法律的正义

C.劝说人们藐视权威D.痛斥雅典人理性缺失

15.孔子和柏拉图是古代东西方思想界的巨人,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其“仁”、“礼”、“中庸”,柏拉图写《理想国》宣扬其“哲学王”,二者共同之处是

A.面对社会转型提出自己治国主张

B.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利益

C.宣扬自己的哲学思想,教育更多的子弟

D.对现实社会制度失望,力图构建和谐社会

16.15世纪意大利学者重新发现了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的著作《日耳曼尼亚志》,他们利用此书来证明意大利祖先拥有高度的文化和文明。

这一发现直接推动了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近代科学产生D.启蒙运动

17.1596年,一个叫巴伦支的荷兰船长,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但是他们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8个月。

在恶劣的险境下,17名水手中有8个人死去。

但他们私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

最终,幸存的商人把货物完好无损地送到委托人手中,从上述事实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人性的启蒙迫在眉睫B.地理大发现仍在继续

C.唯利是图是商人的本性D.商业成功取决于诚实

18.美国开国元勋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曾说过:

“人权是上帝亲手蘸写在人性这整部巨著之上的,宛如用阳光写就似的,金光熠熠,凡世权力永远无法抹掉,也无法使之失色。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人权与神权紧密联系B.人权至上古已有之

C.人权具有普适性价值D.人权与神权难以并立

19.孟德斯鸠在《罗马盛衰原因论》中说:

“没有比在法律的借口下和装出公正的姿态时所做出的事情更加残酷的暴政的了。

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说不幸的人们正是在他们得救的跳板上被溺死的。

”在此,孟德斯鸠认为

A.法律有阶级性B.法律地位至上C.司法必须公正D.法律并非万能

20.《德意志帝国宪法》对帝国元首(皇帝)有如下规定:

“德意志帝国的国家元首……是国家的象征之一”;“帝国元首任期终身”;“帝国元首不得兼任政府官吏,亦不得担任帝国国会议员”;“帝国元首不得从事其他任何有薪职务、经营商业、执行业务、亦不得担任任何盈利事业之董监事。

”由此判断,德意志帝国宪法

A.规定了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B.规定了帝国元首的虚君地位

C.对元首权力的限制有名无实D.赋予帝国元首以广泛的权力

21.美国1787年宪法明确规定:

“(联邦)法官任职终身,除因违法失职经国会弹劾程序予以罢免之外,总统和其他机关均不得任意将其免职。

”这一规定的主要用意在于

A.防止联邦法官滥用误用司法权B.确立三权分立体制以规范执政

C.限制总统行政权力的无限扩张D.利用司法独立保障民主的实施

22.在罗马法学家眼里,法律必须维护社会秩序。

如罗马法规定:

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为法的主体,承认个人生活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即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

按照材料的观点可推断出

A.法律至上成为近代欧洲的立法原则B.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C.较好地处理了与外邦人的利益关系D.限制了贵族对公权的滥用

23.下表是1843年英国不同地区和不同职业人员死亡的平均年龄统计表,这说明当时英国政府面临的最紧迫问题是

地区

地名

士绅/专业人员

农民/商人

工人/技工

农村

地区

拉特兰

52岁

41岁

38岁

巴斯

55岁

37岁

25岁

工业区

利兹

44岁

27岁

19岁

曼彻斯特

38岁

20岁

17岁

A.调整城乡经济结构B.改善工业生产环境

C.改善医疗卫生条件D.调整工业生产布局

24.德国在1879年开始对进口征收关税;1892年,法国采取了高关税率政策;正在迅速工业化的美国则早在19世纪60年代就开始实行了保护关税政策。

这表明

A.新自由主义的开端B.自由主义的逐渐衰落

C.凯恩斯主义的盛行D.重商主义的迅速普及

25.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50%卖给苏联。

1929年-1930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销往苏联,而1932年竟高达90%……可以毫不夸张地说,20世纪30年代,苏联几乎所有的骨干大型企业都是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武装起来的。

例如:

苏联的三大钢铁厂都是美国援建的,最大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引进美国技术设备、雇用美国技术专家于1933年建成的……上述材料表明

A.苏联由封闭走向开放B.苏联利用西方危机进行经济建设

C.美苏之间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消失D.西方各国向苏联转移过剩产能

26.在30年代大危机中,法国政府特别强调财政平衡,实行“维持预算平衡”和通货紧缩等措施。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36年才有了一定的改变。

因此,法国

A.政府赢得了法国民众的信任B.经济疲软的时间长于美德等国

C.最大限度地维持了企业利益D.基本上避免了经济危机的冲击

27.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初稿》中说,“普选权在此以前……或者被当作议会批准神圣国家政权的工具,或者被当作统治阶级手中的玩物,……而现在,普选权已被应用于它的真正目的……选举它们的行政的和创制法律的公职人员。

”在这里马克思

A.对巴黎公社推行的选举政治评估过高B.认为资产阶级创立的普选制已经过时

C.视议会政治为实现普选权的最大障碍D.认为巴黎公社的普选权更具有人民性

28.19世纪最后3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社会立法的方式对社会领域进行调整,英国1874年颁布法律禁止10岁以下儿童在纺织厂工作,1878年的整顿法案确立了工厂卫生的监察制度等;德国1890年出台了“青工保护法”等。

这反映了主要资本国家

A.社会危机的空前严重B.工人运动推动社会立法

C.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D.已过渡到国家垄断阶段

29.“观吾国今处之形,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祛异族之侵横,求有立于天地之间,真刻不容缓之事。

故所急者,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

”这说明严复关注自由主要是基于

A.救亡图存以实现中华民族独立B.实现民主以确保国民政治权利

C.发展经济以改善普通民众生活D.解放思想以破除社会变革禁锢

30.“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

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

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

”据此可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在于

A.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D.为民族资本发展创造条件

31.洋务运动中随着近代航运事业的发展,产生如下结果:

“以湖北一省而论……实因轮船畅行,民间衣食之途,尽为攘夺,江河船只顿减十之六七,失业之人不可胜计。

而襄樊一带行店关闭,车户歇业,瘠苦情状,尤不堪寓目。

”对此有人批评洋务运动是“刮天下贫民之利而归之于官也”。

这段史料说明

A.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底层民众生活的困苦不堪

B.社会的转型发展往往伴随着部分群体的苦痛

C.近代航运企业夺利于民说明洋务运动的局限

D.片面追求经济变革而不动政治体制只能失败

32.下列哪幅作品能更准确地反映中日甲午战争前夕的历史瞬间

33.孙中山说:

“中国的各省在历史上向来都是统一的,不是分裂的不是不能统属的。

而且统一之时就是治,不统一之时就是乱。

美国之所以富强,不是由于各邦之独立自治,还是由于各邦联合后的进化所成的一个统一国家。

所以美国的富强,是各邦统一的结果,不是各邦分裂的结果。

中国原来既是统一的,便不应该把各省再来分开。

”?

材料表明孙中山的主要观点是

A.反对各省自治和实行联邦制度           B.建立美国式的联邦共和国

C.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主张民族独立

34.1912年1月1日,孙文之《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提出: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族地方为一国,是曰民族之统一。

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

行动既一,决无歧趋,枢机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是曰领土之统一。

”这表明

A.“五族共和”的思想被抛弃B.激进民族主义者的单一民族建国思想

C.孙中山重视维护民族团结和领土完整D.从法律上宣告了民主共和政体在中国的确立

35.在中西文化论战中杜亚泉称:

中国固有文明“正是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

陈独秀则称: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

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规划来捣乱。

”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A.都主张全盘接受西方文明B.都通过文明比较重新定位传统文化

C.都对西方文明有一定了解D.都深切感受到西方文明带来的冲击

36.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在武昌起义后第六天致函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说;“运动(按:

指武昌起义)进行的方式有条不紊以及对外国利益所表现出来的显著尊重,使得它同以前所有此类起事区别开来,并且在中国人中间获得了对它的一定程度的同情,而满清朝廷再也不能声称享有这种同情了。

”这说明

A.辛亥革命不具备反帝性质B.清政府陷于政治孤立

C.列强已经找到了新的代理人D.革命派对列强抱有幻想

37.右图是1932年皖西特委与苏维埃政府发放给农民的“合作社社员证”。

这则史料说明革命根据地建设

A.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B.受到当时苏联建设模式的影响

C.没有因国民党围剿而遭到破坏

D.取得巨大经济成就且广受赞誉

38.《蒋介石日记》中写到:

1938年2月6日,“《抵御外侮与民族复兴》一篇演讲词发表后,必对我恨之入骨髓。

彼梦想我屈膝之意可以休乎?

”由此可以看出

A.日本全面侵华阶段蒋介石积极抗战的思想

B.蒋介石对日本侵略者抱有幻想

C.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D.蒋介石以中国抗战和民族复兴的领袖自居

39.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前中期中国对外贸易示意图。

该图主要反映出中国

A.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断绝了关系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认可

C.受西方遏制而实行“一边倒”政策D.对国际贸易缺乏协调和合作

40.1954年12月,毛泽东在北京会见缅甸总理吴努时说:

“我们在华侨中不组织共产党,已有的支部已经解散。

……亚非会议要是邀请了我们,又还让蒋介石参加,我们就不好去了”。

毛泽东对吴努的谈话表明新中国

A.在外交上“另起炉灶”的决心B.遵循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

C.与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愿望D.贯彻万隆会议的精神

41.“我国钢铁工业能不能以最高的速度,比如说,每年产量的增长率不是百分之几、百分之十几或者百分之几十,而百分之百甚至更高的比例发展呢?

答曰:

可能性是存在着的,问题是我们想不想、要不要高速度?

我们想要,就有,不想要,就没有。

”上述认识导致

A.人民公社化运动B.大跃进运动C.“左”倾思想产生D.“二五”计划提前完成

42.1962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

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

主要原因是在农业领域

A.优化了人民公社体制B.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建立了商品经济体系D.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

43.20世纪80年代初,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其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必须从事劳动。

这说明

A.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开始改变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C.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已有所突破D.城市经济改革摆脱计划经济束缚

44.1960年3月,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访问法国,会谈时提出著名的“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建设构想。

1966年3月,戴高乐宣布法国退出北约的同时加强了与苏联的关系。

1966年6月,戴高乐访问苏联,同勃列日涅夫签订了贸易文化协定以及空间探索和技术合作协定。

材料表明在20世纪60年代

A.法国日益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B.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战略态势

C.欧洲普遍加强了政治经济联系D.国际格局出现多极化的趋势

45.右下图为欧洲众多宣传马歇尔计划海报中的一幅。

其中,参加国的国旗以风车叶片表示,而美国国旗则位于风车负责控制方向处,宣传标题则为“无论在任何恶劣天气下,我们会共同向前走”。

由此可见,马歇尔计划

A.属于美国谋求经济霸权的开端-blogid=5a18c50f0102vmgo&url=

B.推动了美苏冷战格局最终形成

C.有助于促进西欧的一体化进程

D.标志着世界经济体系化的确立

46.苏联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迫使民族地区搞单一经济,经济发展严重失衡。

如阿塞拜疆发达的石油业、旅游业和棉花生产业的主要收入都归国家所有,且失业率很高。

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苏联工业化建设

A.部门失衡,未形成完整体系B.区域分工与经济专业化

C.强调国家利益忽视地方利益D.高度集权漠视民生改善

47.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把经济制度分为中央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认为只有市场经济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自由,因为只有经济自由的市场经济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促进社会经济的更为理想的发展。

据此可知,弗里德曼主张

A.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借鉴苏联计划经济体制

C.减少对经济的干预D.实现计划和市场的结合

48.意大利人弗吉里奥(1349—1420)曾说:

“通才教育是一种符合自由人的价值的、使受教育者获得德行与智慧的、能唤起和发展那些使人趋于高贵的身心与最高才能的教育。

”弗吉里奥的教育思想所体现的时代主题是

A.禁欲主义B.人文主义C.理性主义D.自由主义

49.1958年,苏联取消粮食及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即斯大林所称的“贡税制”;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取消机器拖拉机站,扩大集体农庄的经营自主权;推行小组包工奖励办法,改革劳动报酬制度。

这些措施

A.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B.强调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利益刺激

C.突破了斯大林经济模式的束缚D.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50.当代西方工人阶级的成分趋向多元化、复杂化,“蓝领”工人进一步减少,出现了“白领”“灰‍领”“金领”“敞领”“粉领”等称谓,代表工人阶级的不同分层。

这一变化说明

A.科技革命影响社会结构的变化B.西方社会发生了根本变化

C.国家干预导致阶层成分多元化D.社会流动呈现出增强趋势

51.钱乘旦先生在《不平衡发展:

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

“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

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

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

”下列选项符合此处修补、修正的分别是

A.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欧盟      B.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世界银行

C.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成立世界银行 D.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建立欧洲共同体

52.英国的政治制度及有关机构的设立,不管是历史上的还是现行的,“很少是在某种现成理论的指导下精心设计和自觉构建的结果,多是适应着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需求的实用主义的产物。

有些本是应付一时之需的权宜之计,再经实践经验证明其合理性、优越性之后,才被社会所接受,为法律所认可。

”这说明

A.英国缺少具有长远眼光的思想家B.实践经验推动其制度确立和发展

C.英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具有渐进性D.法律在英国政治生活中并不重要

53.国际冷战史中心主任沈志华认为,中苏的合与分改变了冷战的走向。

《全球通史》书中也说到:

“1976年毛泽东逝世以后,……毛的继承者们发起了一场‘现代化’运动,……走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从根本上改变了冷战世界。

”这反映了

A.冷战是由中苏结盟而引发的B.世界政治格局演变取决于中苏两国

C.中美关系缓和促使冷战结束D.中国成为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

54.《全球化:

起源、发展和影响》一书指出,“当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涌人纽约那样的全球化城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人“再也没有办法互相忽略了”“人们可能开始对自己的政治和社会上的效忠对象产生迷惑”。

材料的意思是

A.全球化会改变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观念B.政治制度不同是阻碍移民的关键因素

C.全球化加剧了移民间的矛盾D.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日益落后

55.“根据这一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

……对于门外汉来说,这些观点———通常用不能理解的数学公式解释———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被人类所知的界限。

”上述“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B.预见到海王星确实存在的准确性

C.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D.发现了能量辐射的基本运动原则

56.英国学者霍布斯鲍姆指出:

“虽然苏联经济的落后和低效、斯大林集体化和大规模镇压的残暴与无情也引人注目,但这些都不及苏联经济不受萧条影响的成就让人印象深刻。

……一时间模仿苏联五年计划之举纷纷出现,‘计划’和‘规划’成为政坛术语。

”据此可知,该学者

 A.肯定计划经济体制的完美无瑕       B.否认苏联经济存在的诸多问题

 C.认识到斯大林体制的可取之处       D.坚信社会主义将取代资本主义

57.“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

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

”“它”指的是

A.哥白尼的“日心说”              B.牛顿的力学理论体系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

58.下图为二战后西欧经济总量发展示意图。

其中西欧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时期出现的原因有

A.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B.大力加强国家干预

C.减少国家福利开支D.转向发展知识经济

59.对“中国”进行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