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五综合检测一.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48793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五综合检测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必修五综合检测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必修五综合检测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必修五综合检测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必修五综合检测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五综合检测一.docx

《必修五综合检测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五综合检测一.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五综合检测一.docx

必修五综合检测一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综合检测题

一、基础知识(共6小题,4小题2分、5小题4分,其余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各句中,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著名的长腰,为了标明逶迤(yé)的长度。

它省略四肢,只生出用以装饰的头和尾。

B.近年来,美国动辄凭借其无中生有或捕风捉影的所谓“情报”,恣(cì)意向别国施加压力,这是地地道道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

C.总有一天你会知道我的忠心远胜过那些善于矜(jīng)持作态的人。

D.“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让青少年健康成长”,许多有识之士为此殚(dān)精竭虑。

大声疾呼,我们切不可置若罔闻。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据经营者透露,近年来新兴的书吧,以其丰富的藏书和优雅的音乐、良好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慷慨解囊。

B.在常人看来,一些细节问题不足挂齿,但细节决定成败,一个细节的疏忽往往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C.第21届成都花展在百花潭公园举行,园内展出3万余盆鲜花,真让人感受到了什么叫如花似锦。

D.开学伊始,教师应引导高一新生听好课、做好笔记、完成好课后作业,长此以往,定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我希望读者能够原谅我讲这些私事,我之所以说明这些事情,是为了要       我并没有      地下结论。

(2)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    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我的一生。

(3)谦和能够让人的心灵保持透亮,并     着一种确实而永恒的宁静。

A标明  轻易  遏止 充斥   B标明   轻率   遏止  充塞

C表明 轻率  遏制 充塞    D表明   轻易   遏制  充斥

4、为下面一则故事补写出结论。

(2分)

“告诉我一片雪花的重量。

”一只知更鸟问一只野鸽。

野鸽的回答是“微不足道”。

“那么让我来给你讲一个不平常的故事。

”知更鸟说道,“我飞落在一棵冷杉的树枝上,这时下雪了,小瓣的雪花缓缓降落。

我无事可做,于是就数起了飘落在我栖息的树枝上的雪花,确切的数字是141254。

当又一片你所讲的微不足道的雪花飘落在树枝上时,枝条折断了。

”说完知更鸟便飞走了。

由这个故事我们想到:

                                                         

5、打造“一流”的星级“品牌”名校,除了“一流”的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和具有现代化教育理念的高素质的教师群体之外,校园环境、文化氛围的营造同样不可或缺。

绿色——菁菁校园的底色和主色!

校园内的花卉嘉禾,是充满诗意的灵性的生命。

请你为校园内的绿地(或草坪)写两条带有诗意的公益广告用语。

要体现人文关怀,尽量不用“严禁”、“禁止”、“请勿”等字眼。

(4分)

(1)                                       。

(2)                                      。

6、填空(任选三句)。

(1)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_____________ 。

  (《长亭送别》)

(2)举世皆浊我独清,_________________   。

是以见放。

(《渔父》)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陈情表》) 

(4)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_________________。

(《报任安书》)

二、古诗文阅读。

(20分)

(一)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二)

渔父曰: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三)

太史公曰:

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

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候,何国不容?

而自令若是。

读《鹏鸟赋》(贾谊作品),同生死,轻去就(把生和死等同看待,把去和就一视同仁),又爽然自失矣(感到茫茫然失去了依据)!

7、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字词。

 ( 2分)

(1)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___________________

(2)而文采不表后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及见贾生吊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生死,轻去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

(2分)

(1)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圣人不凝滞于物   ____________________

(2)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2分)

(2)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3分)

10、司马迁“隐忍苟活”、屈原“宁赴湘流”的原因是什么?

从文段

(一)、

(二)中找出原句回答。

(4分)

11、从文段(三)看,司马迁是如何评价屈原的?

(3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问题。

(4分)

章台夜思

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家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注】章台:

即楚灵王行宫章华台,故址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南。

瑟:

琴瑟。

本诗的题目为《章台夜思》,有人认为这首诗全篇未现一个“思”,却“秋思”不断,令人回味,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请结合具体的内容进行阐述。

三、现代文阅读(2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9分,每题3分)

如今有一种重智商轻人格的偏见,似乎新型人才的成长,知识和智商才是真格的,什么人格、品德已经过时。

其实,当今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不但要有高智商,而且要有健全的人格。

这是因为信息时代知识的创新活动,都是在集体协作中进行的,需要有善于同他人协作的品德和能力,需要人们遵守规则,讲究信誉。

一个知名的企业向社会招聘高级管理人才,面试中有一道题:

“请写出你原来所在单位的最大秘密和对我公司有何价值。

”应聘者对此各陈所见,但最后被录用的却是一位对此题交白卷者。

有人问及原因,老总回答说:

……

专家的研究表明,当今时代,一项事业的开拓,一项创新活动的成功,智力因素往往只占据20%—30%,人格要素占70%—80%。

由此,人们对德才兼备又有深一层的认识,在重视智商的同时,还应致力于情商的提高。

所谓情商是一种稳定存在的情绪、品质和人格素质。

它包括个人驾驭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个人了解自身感受、能够控制冲动和情绪波动、理智行事的能力;面对各种艰难考验时能保持乐观自信心态的能力。

如果说智商测量的是你适宜从事什么工作,情商测量的则是你在这个工作中能否成功。

可见,青年人在走向成才的奋斗中,既要开发智力,更要养成健康人格。

智商如同飞鸟的双翅,情商有如翅上的羽毛,       。

但丁说过:

“道德常常能够填补人们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不能同样填补道德的缺陷。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些高智商的人却没有获得成功,究其自身原因,多发生在人格的残缺和扭曲上。

13、在文中横线处应填入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失去了双翅,羽毛也就无所依存,一无所用了

   B.如果失去了羽毛,鸟儿也就空有双翅而毫无作为了

   C.正是有了羽毛,飞鸟才能在广阔的天空展翅翱翔

   D.双翅与羽毛相辅相成,将飞鸟托上那蔚蓝的天空

14、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15、应聘者对某题交白卷却被录用,这件事重在说明什么?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3分)

又到西湖

巴金

 ①摔断左腿之后,我以为三五年内不可能出门旅行。

现在靠朋友们的帮助和儿女们的照料,我居然又来到西湖,住在去年住过的那所旅馆内,一切如旧,只是我身边多了一根木拐和一把轮椅。

  ②木拐和轮椅有它们的用处。

我几次拄着木拐在正门外大平台上散步;我坐在轮椅上游过三潭印月和西山公园。

这说明我还不能自理生活。

  ③这次我和孩子们同住一个大房间,因为我离不开他们。

九岁的外孙女端端也同来陪我度过国庆节。

寝室外有一座较大的阳台,在那里也可以看到西湖,仍然是苏堤、孤山,还有新建成的公园“曲院风荷”,园中一带水杉林,水面上一大片荷叶。

正对面孤山脚下就是秋瑾墓,白色的烈士塑像耸立在绿树丛中。

往左看,白堤远远地横在前面,保俶塔高高地立在左侧,眼界开阔多了。

  ④阳台下香樟和桂树枝叶茂密,长得十分高大。

这次我住在五楼,离它们更近了些,刚巧又是桂花开放的时节,站在栏前,满面花香,好久没有闻到这样浓郁的香气了。

可惜连续下了四天的雨,阳台上积水难消,红砖地铺得不够平,从寝室打开门走出去,面前就是一个水荡,我的病腿无法一步跨过去,只好“望洋兴叹”。

幸而下雨的时候还不算太多,我在杭州小住的十五天中,雨天不过占三分之一。

落雨我就不下楼,阴天我喜欢在楼下大厅的沙发上闲坐,默默地观察别人。

我至今还保留着这个老习惯。

  ⑤今年游客特别多,外宾和华侨一批接着一批,每天游车出发前和游罢归来后,大厅里显得十分拥挤,看来它快要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了。

前几天我游三潭印月,女婿推着我坐的轮椅走过曲折的小桥,我惊奇地发现四周有那么多的人,好像在闹市一样。

人多了,风景的负担加重了;大家挤来推去,风景的魅力也就减少了。

一九三○年我第一次游西湖,在一个月夜,先到三潭印月,仿佛在做一个美丽的梦。

一九六○年春夏之际我常到三潭印月桥上碑亭中徘徊,欣赏康有为亲笔写的对联“如此园林,四洲游遍未曾见”。

“文革”期间连康有为的对联也被砸烂了,现在换上别人的手迹用小字给刻了出来,我无法在亭内停留将联语重念一遍,只好把希望寄托在旅游淡季。

  ⑥我没有去灵隐,听说到那里烧香的人太多。

国庆节上午我侄女国糅带着小端端从灵隐寺后面爬上韬光,回来抱怨说丝袜给人们手里落下的香灰烧了个小窟窿。

游人和风景、名胜之间需要做适当的安排,看来这样的时候已经到了。

但西湖的绿化工作做得不错,也不难应付发展得很快的形势。

我看到越来越多的游人,也看到越来越美的山水。

横遭冤屈的名胜古迹得到了昭雪;破坏了的景物逐渐在恢复;新建设的公园不断在增加。

西湖的确是我们的大花园。

⑦三十年代每年春天我和朋友们游西湖,住湖滨小旅馆,常常披着雨衣登山,过烟霞洞,上烟雨楼,站在窗前望湖上,烟雨迷茫,有一种说不出的美。

烟霞洞旁有一块用世界语写的墓碑,清明时节我也去扫过墓,后来就找不到它了。

这次我只到过烟霞洞下面的石屋洞,步履艰难,我再也无法登山。

洞壁上不少的佛像全给敲掉了,不用说这是“文化大革命”的成绩。

⑧石像毁了,影子还在。

为什么要砸烂呢?

我想不通。

  十月十九日

16、文中第一段写自己来到西湖,为什么特意“身边多了一根木拐和一把轮椅。

”请结合全文分析。

(2分)

17、文中第五段提到自己三次游西湖,分别概括三游西湖的情境和感受。

(6分)

①                                                         

②                                                         

③                                                         

18、理解第六段划线句的意思。

(2分)

19、第七段中“洞壁上不少的佛像全给敲掉了,不用说这是“文化大革命”的成绩。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四、作文。

(40分)

20.人们常说,苦难净化心灵,悲剧使人崇高。

但周国平却说,默默之中,苦难磨钝了多少敏感的心,悲剧毁灭了多少失意的英雄。

请以“我看苦难”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阐明自己的观点。

题目自拟。

必修五(苏教版)终结性检测(答卷)

1、D(A.注音错误,应读yí B.注音错误,应读zì C.注音错误,应读jīn)

2、B(A.慷慨解囊:

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是针对别人而不是自己。

在句中使用对象有误;B.不足挂齿:

不值得一提;C.如花似锦:

形容风景、前程等非常美好。

在句中使用有望文生义和不符合语境的问题;D.长此以往:

老是这样下去,多就不好的情况说。

在句中使用感情色彩不当。

3、C

4、参考:

一点一滴的积累,虽然暂时看不到切实的成效,但只要坚持不懈,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有成果出现。

(注意:

抓住微不足道、积累、成果三个方面)

5、略(酌情给分)

6、(任选三句,每句1分)

①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②众人皆醉我独醒

③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④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二、古诗文阅读。

(20分)

7、解释(2每两个1分)

(1)犹___尚且_________  

(2)表___显露___________

(3)吊_____凭吊______   (4)同_____以……为同____

8、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

(2分)

(1)______对于_________             _________被_______

(2)      却                              并且      

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5分)

(1)至于那些被义理所激发的人有有所不同,那是有不得已之处。

(2分)

(2)我到长沙,寻访屈原投江的地方,不禁黯然垂泪,追怀屈原高尚的为人。

(3分)

10、(4分)(不是原文的不给分)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或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11、从文段(三)看,司马迁是如何评价屈原的?

(3分)

从“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一句可以看出司马迁非常仰慕屈原高尚的品德;司马迁起初并不赞成屈原赴死,为他的死感到可惜;后来读了贾谊的《鹏鸟赋》,了解了的生死观,有否定了自己先前的看法,对屈原的选择给予深深的同情。

12、同意。

本诗以“夜思”为题,全篇虽未现一个“思”字,却选取了一系列引人“思”的意象,如“清瑟”、“遥夜”、“孤灯”、“残月”、“故人”、“秋雁”等,展现了“思”意境。

诗的三、四联更是直接描写“思”的内容:

时当秋节,芳草已暮,韶华已逝,故人不来,乡思难寄。

诗人将自己的无限秋思展现在读者面前,表达了怀人思乡之情,感情真挚,悲凉凄楚,叫人肠断。

(评分标准:

“同意”得1分;能指出“选取了引人‘思’的意象”(或“三、四联直接描写‘思’的内容”)得1分;举例准确得1分;“思”的内容表述正确得1分。

如果不同意,可自圆其说,酌情给分。

三、现代文阅读(2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9分,每题3分)

13、C(3分)

14、在某种意义上,道德比智慧对人更重要。

(3分)

15、人格品德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16.表明作者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人陪伴(1分),为后面不能尽兴游西湖的遗憾心情埋下伏笔(1分)。

17.答:

①月夜游西湖,陶醉于西湖美景之中,有着年青人的憧憬和美丽的追求。

②春末游西湖,徘徊流连于西湖丰富的文化氛围中,有着中年人的厚重与成熟。

③秋季游西湖,感慨于西湖的拥挤和文化景观的破坏,有着老年人的沧桑和悲痛。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8.

答:

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达的今天,我们要正确地对待中华民族的风景名胜(1分),在赏玩的同时,应好好地对这些加以保护和修缮,不能肆意破坏。

(1分)

19.

答:

反语(1分),表达了作者对“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社会所造成的巨大损失的无比痛恨之情,是作者对社会、历史的深刻反思,对国家和人民的强烈的爱的体现(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