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空军的骄傲阵风战斗机.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48703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2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国空军的骄傲阵风战斗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法国空军的骄傲阵风战斗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法国空军的骄傲阵风战斗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法国空军的骄傲阵风战斗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法国空军的骄傲阵风战斗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国空军的骄傲阵风战斗机.docx

《法国空军的骄傲阵风战斗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国空军的骄傲阵风战斗机.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国空军的骄傲阵风战斗机.docx

法国空军的骄傲阵风战斗机

2001年,法国达索公司生产的“阵风M”舰载攻击机部分部署法国海军。

在未来,这种飞机将会得到不断的改进,从而保证法国海军航空兵到2040年以后,都具备有效的空中防御以及打击能力。

  二十年前,法国放弃了欧洲五国的未来战斗机计划,当时主要基于两个原因:

首先,预期合作伙伴不愿接受法国在研制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其二,法国需要一种轻型战斗机,不仅能满足空军的需求,还能适应其新型核动力航母一“戴高乐”号甲板起降的各项操作,用以替换陈旧的F一8“十字军战士”截击机和“超军旗”攻击机;这种新型战机能携带一枚远程核攻击导弹,从而可成为法国核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与侧重的空中优势的英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形成了对比。

在1985年7月,法国脱离其他四国,开始独立进行新型战斗机的研制,而其他四国则继续实施“欧洲战斗机”计划。

法国航宇的巨擎—达索公司牵头进行这一决定法国空中力量未来的重要项目,这种新型战斗机要能够满足法国空军海军从2l世纪初直至2040年的作战需求,“阵风”后来产生了。

  “阵风”系列

  虽然“阵风”的概念和设计在许多方面是为了满足海军的需求,但实际上海军将只得到其中60架(大约占法国计划订购量294架的20%)。

最初的计划是生产84架海军型,但1996年缩减了数量。

  法国早期的计划是发展三种型号的战机。

其中两种为空军型,即单座的C型和双座的B型;一种为海军型——单座的M型。

三种机型具有广泛的通用性,例如同为单座型的C型和M型均有80%的结构和设备通用。

  海军型和空军型的设计上将只有细小的差别,如增加了经过加强的前起落架,以承受弹射起飞和降落时的压力。

飞机的起降操作进行了相应优化,如加长的前起落架将增加飞机的起飞迎角,从而降低弹射起飞的风险。

  军事行动需求的变化和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法军的作战经历促使其开始研制第四种型号——双座的“阵风N”战斗机。

该机在M型的基础上

  改进而成,而同时N型机又与同为双座的空军B型“阵风”有着极高的通用性。

  与诸如“旋风”、F/A一18F“超级大黄蜂”和F-16BLOCK60等双摩战斗机的设计一样,“阵风B”和“阵风N”在未来的军事行动中,前座的飞行员主要负责超视距空对空导弹的发射,而后座的武器操作员则主要负责空对面弹药的投放。

这两种双座型战斗机也同样可以遂行侦察和反舰任务。

  2002年12月,在被批准进行研制生产后,“阵风N”立刻占据了海军订购量的大多数,共计35架,与此相对照,单座的“阵风M”仅订购了25架。

同时,空军订购计划的调整也反映了法国人对双座飞机的偏爱,双座B型获定139架而单座C型订购量为95架。

  军事行动

  颇具讽刺的是,在其他国家协作计划实施之前,法国发展国产战机的努力率先获得了回报——当四个进行欧洲战机计划的国家刚生产出第一架飞机时,法国在“阵)KM”上已有了两年多的经验。

其中的10架已经在法国海军航空兵第12中队服役。

该中队于2001年5月换装“阵风M”。

  在经过从2001年12月开始为期7个月的“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的上舰试验和训练后,2002年10月,该中队具备了初始作战能力。

  “9.11”恐怖袭击后,该中队受命支援美国领导的针对阿富汗的“持久自由”行动。

法国的航母停留在这个区域,在与美军的协同行动中,阵风配合执行了其首次战斗巡逻任务。

7架“阵风”参与了军事行动,另有16架“超军旗”和2架“E一2C鹰眼”预警飞机参与了该次行动。

  “阵风”的军事行动检验了其担负空防任务的能力,其巡航时间超过三小时。

随着这种新型飞机第一次实施真正的作战行动,海军开始积累了可观的部署使用经验。

  “阵风”战斗机将不仅仅只是截击机,再过几年,这种飞机将全面具备对地、对海的打击能力。

这也标志着到2007-2010年,目前仍在法国海军海空兵中服役的2个“超军旗”攻击机中队就将完全完成历史使命,光荣引退,由“阵风”取而代之。

  海军航空兵最初的10架“阵风M”采用的是所谓的Fl标准软件配置,它使飞机具备基本的防空能力。

在F1标准下,“阵风M”能够使用“米卡”(主动雷达制导)和“魔术2”空空导弹实施防空作战任务。

  而从2005年开始以每年6架速度交付海军的“阵风”将采用F2标准的软件配置,采用这种标准配置的“阵风”将具备更多的空对空和空对地作战能力。

而第1200队的Fl标准战斗机也将从2008年开始升级到F2标准。

即便如此,F2系统的效能最早也要到2004年才能得到验证,接着将由部署在“戴高乐”号航母上的12F中队对其进行海试。

2012年将生产最终采用F3标准配置的“阵风M/N”,这种系统配置将大大增强飞机的传感器性能和武器使用的灵活性。

  空军目前只配备了5架“阵风B/C”战机。

在该型飞机正式服役前,多用途F2软件标准的有效性还将有待评估。

武嚣种类

  法国工业部门和军方已经着手进行机载武器的研制工作,并对F2软件系统进行调试,这种系统将增加“阵风”可携载武器的种类,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SCALP—EG空射巡航导弹、AASM精确制导炸弹和“米卡”红外制导中程空空导弹。

F2系统将于2006年实现其各项性能指标,2008年正式版本将投入使用,空军将首先采用这套系统标准。

  2004年,防区外发射的SCALP—EG空射巡航导弹系统将正式配备“阵风M”战斗机,并已经进行了舰上试验。

这种武器在英国的“姊妹”型号是射程超过250千米的“风暴阴影”,去年年初的“伊拉克自由行动”中,英国空军配备了27套该武器系统。

在实现F3标准的软件配置后,“阵风”战斗机可携带更多的侦察系统和武器装备,如AM39“飞鱼”反舰导弹和其改进型的ASMP-A空射核导弹。

ASMP-A最大射程超过500千米,它将大大增强海军的核打击力量。

2002年12月,机腹挂载该弹模型的“阵风M”在7天内从“戴高乐”航母上起降了12次,记录了该武器承受的振动和压力。

  目前考虑配备“阵风”的侦察系统是泰利斯公司的“达摩克利斯”激光指示吊舱,它能使飞机具备全天候激光制导轰炸能力以及夜视侦察能力。

目前“达摩克利斯”已经装备“超军旗”舰载攻击机,在下一代吊舱研制出来之前,这种吊舱也将装备“阵风”战斗机。

  目前F4标准的软件配置正在预研中,如果“阵风”的软件配置达到这一标准,“阵风”将可以装备使用冲压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发动机的“流星”超远程空对空导弹,用于压制敌防空系统的新型反辐射导弹,以及下一代超声速反舰导弹。

  “阵风M”有13个挂载点,载弹量超过9000千克,其中的五个装载点可用于挂载副油箱或重型弹药,配备了“德发791B”型30毫米机炮。

但N型由于要装载额外的燃料,因此没有配各机炮。

  当执行超过1000海里的突防任务时,“阵风”装备有固定的空中加油探管,以支持远程突击。

海军的飞机已经采用美国海军标准软管一接头空中加油系统,目前“阵风”已经利用这种加油系统进行了“伙伴”空中加油演示。

一架在机腹部挂有油箱的“阵风M”成功地为另一架“阵风M”和“超军旗”实施了空中加油。

  在未来的几年中,随着新型武器系统和传感器的采用以及提高的软件标准所显示出的强大性能,“阵风”战斗机将可以遂行更多的任务。

这也使飞机可扮演以前只在设想中存在的角色,例如,它可作为控制平台,控制无人驾驶战斗机作战——空军正在考虑将其作为“阵风”战斗机应该具备的能力。

  通过融合包括RBE2雷达、前部的光学传感器、专用电子战系统等多种机载传感器系统获取的数据及信息,“阵风”的作战效能将得以充分展现。

而态势感知信息和其他指挥控制信息则由16号数据链进行中继转发。

  由泰利斯公司研制的RBE2火控雷达能够同时跟踪40个目标,任何时候都能在空对空模式下瞄准8个目标。

除了跟踪多个空中目标外,这套系统还能为航行和目标任务提供地图,侦察、跟踪多个海上目标,并生成航线下方的三维地图。

这种性能将能使飞机以自动控制模式在陆地上空30米和水面上空15米的高度上进行超低空飞行。

  泰利斯公司和萨吉姆公司联合研制“阵风”战斗机的前部光学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电视及被动红外搜索跟踪系统和对眼睛安全的激光测距仪组成,系统使机组人员在能敌火力圈外视觉识别空中、海面和地面目标,并在干扰情况下投放先进的武器系统。

该系统还能向机组人员提供战斗损伤评估。

自我防护通过使用MBDA及泰利斯公司联合研制的全谱电子战系统实现,并可对空中和地面的威胁实施精确定位。

设计中还融合了电子战设备,以使飞机躲避各种威胁的攻击。

  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有利于飞机减重和防腐,这也使“阵风”具有7000小时的全寿命飞行,换种说法就是“阵风”在30年内都具有可靠的性能。

  前景有些暗淡

  在为海军制造60架飞机以后,海军型“阵风”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

英国的舰载机计划曾将其作为选择对象之一进行了评估,但JSF的出现使其变得希望渺茫。

据报道,印度对海军型“阵风”显示出兴趣,有意将其作为新一代舰载机。

尽管如此,许多观察家指出,这仅仅是为了在与俄罗斯的价格谈判中获利,以购买“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空母舰和“米格一29K”舰载机。

在法国国内,计划制造的“戴高乐”号姊妹舰——预计从2014年开始服役的“波特·阿维昂2”号也不希望继续沿用“阵风”。

  早期的军事行动经验表明:

法国的独特需求,即一种效能强大并可在世界任何地方部署的战机,要经过许多年才能实现。

在部署“戴高乐”航母后,“阵风”已能够使法国海军执行全球化的军事行动,从而与美国海军平起平坐。

“阵风”几乎肯定是法国最后一代有人驾驶战机,它能满足法国国防的需求。

法国早期的计划是发展三种型号的战机。

其中两种为空军型,即单座的C型和双座的B型;一种为海军型——单座的M型。

三种机型具有广泛的通用性,例如同为单座型的C型和M型均有80%的结构和设备通用。

 “阵风M”有13个挂载点,载弹量超过9000千克,其中的五个装载点可用于挂载副油箱或重型弹药,配备了“德发791B”型30毫米机炮。

2005年在"05-1"多国海上演习(MNME05-1)中,法国海军的一架"阵风"M多用途战斗机在美国海军"艾森豪威尔"(CVN-69)航母上进行了接航复飞,一架来自"夏尔·戴高乐"(CharlesDeGaulle)号航母(R-91)的E-2C"鹰眼"预警机在美国海军"艾森豪威尔"(CVN-69)航母上进行了起降,这些都是"艾森豪威尔"号4年多来参加多国演习的"首次"。

在MNME05-1中,来自法国海军的"美洲豹"和"海豚"直升机也在该舰上进行了起降。

MBDA公司2005年12月22日报道MBDA公司在达索航空公司的指导下,在法国海军"戴高乐"号航空母舰上对"阵风"战斗机携带各种武器进行了连续测试,其中测试的武器包括ExocetAM-39反舰导弹、SCALP-EG巡航导弹、ASMP-A核导弹以及"流星"和"米卡"空空导弹。

目前,法国空军装备的"阵风"B/C战斗机正处于迈向具备完全作战能力的最后阶段,但这还需要一年多的时间。

法国海军自2004年年中以来已在使用"阵风"M,目前有10架部署在其"夏尔·戴高乐"号(CharlesdeGaulle)中型核动力航母上。

这些飞机在近日美国东海岸的演习中完成了一系列试验,包括在美海军的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号核动力航母上进行接航复飞,而美海军的F/A-18也在"夏尔·戴高乐"号上进行了起降。

  法空军本月接收了其第一架单座作战型"阵风"C(编号C102),此前的一架(C101)交付后很快又被转回达索用于研发。

目前法空军已接收了4架双座型"阵风"B,另外5架也将在年内交付。

法空军首个"阵风"作战中队--EC1/7"普罗斯旺"(EscadrondeChasse1/7)目前使用"美洲虎"(Jaguar)攻击机,从下个月开始将改装"阵风"。

法空军目前正在位于法国西南部的蒙德马桑(Mont-de-Marsan)对该中队的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预计,EC1/7中队将在2006年上半年返回法国东部的基地圣迪济耶(Saint-Dizier),同年9月达到作战状态。

  法空军目前接收的"阵风"B/C为F2标准,可使用欧洲导弹集团(MBDA)的"战利品"EG(Scalp-EG)常规防区外空地导弹和萨吉姆公司的"阿斯姆"(AASM,"模块化空地武器"的法语缩写)制导炸弹,并配备前视光学系统(包括红外搜索跟踪系统/IRST)和基于数字地图、雷达和无线电高度表的三模地形跟踪系统。

海军使用的"阵风"M为F1标准,主要用于空战,但以后将进行改进。

两军种的"阵风"都将在2010年之后进行一些重要的改进,包括采用有源相控阵雷达--这种雷达被包括新加坡在内的潜在客户认为是必需的装备。

  目前达索航空公司大约每月交付一架"阵风"。

更进一步发展工作包括确定该机携带"战利品"EG和"米卡"空空导弹时的飞行包线。

B/C型可在每侧机翼的2号挂点各携带1枚"战利品"EG,M型只能在机腹中心线携带以保证能带着该弹着舰。

其他试验仍在进行中,例如采用数字式地形数据库的地形跟踪系统,目前已能保证该机在距地面300英尺(约91米)的高度以550海里/小时(约102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

现在正在改进雷达,使之能在这样低的高度上有效工作。

在海面上使用时,地形跟踪系统已能保证"阵风"的飞行高度低至100英尺(约30.5米)。

  法空军高层还在研究改变"阵风"机队的组成。

原计划采购的飞机中大多数是双座的B型,但受限于预算,现在可能变为B、C各占约一半。

而法海军已在去年取消了"阵风"M双座型的发展计划,这可能是导致空军装备计划变化的原因。

如果这样,单座型"阵风"也将承担常规打击和侦察任务。

目前的问题不是单、双座型之间采购价格的差异,而是培训和维持额外机组成员所需的长期花费。

  工业界官员们称,他们在F3标准配置的一些核心装备的研制中取得了进展。

该标准的飞机将从2008年开始为法军提供真正多用途性能。

例如,泰莱斯公司期望下个月能获得为"阵风"提供"新一代侦察吊舱"(RecceNG)的大宗合同,而目前的合同仅包括研制工作和少量的订货。

该吊舱正进行飞行试验,装有可在中、高空使用的可见光摄像机和红外传感器,以及用于低空高速侦察的红外线列扫描装置,并配备有可将侦察图像传输给地面站的数据链。

吊舱的试验是利用一架"幻影"2000战斗机进行的。

  F3标准的飞机还将装备萨吉姆的"矛隼"(Gerfaut)头盔显示器和"达摩克利兹"(Damocles)吊舱,并可使用"飞鱼"(Exocet)反舰导弹和带有核战斗部的ASMP-A超声速空地导弹。

该机要到接近2010年时才会具备使用激光制导炸弹的能力,这是因为目前法空军包括"幻影"2000和"美洲虎"在内的数种飞机已具备这种能力。

首架海军型飞机--"阵风"M1也用于研制试验,目前已完成了一系列携带F3标准载荷的包线拓展和舰载适应性试验工作。

  F4标准尚未定义,不过预计可能在2012年出现。

该标准可能引入新的航电设备。

目前法国已在改进"前扇区光学系统"(FSO)以提供更大的探测距离,其他航电设备的改进也在积极考虑中,不过并不打算引入双色红外传感器,这是因为成本限制以及它不会使作战效能得到显著提高。

F4标准的核心升级可能在于雷达。

法国政府已投资将现役RBE2无源相控阵雷达升级为有源阵,2003年后者的原型机已完成试飞,泰莱斯公司正在发展生产代表型产品的硬件。

该计划的核心使采用欧洲自己制造的微波器件而不必再依赖美国。

目前法国仅仅打算将RBE2的天线改为有源阵,不过在决定采用一台全新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之前,可能也会通过数字式插板升级其信号和数据处理单元。

F2标准已使用的数字式处理单元将是该机任何未来升级的关键,它采用了商业现货(COTS)处理器,并留有直至F3标准以后的升级空间。

若该处理器的使用达到了满负荷状态,机上还有增加第2台处理单元的空间。

  F4标准的另一种可能升级项目是保形油箱(CFT),达索已对此进行了部分飞行试验。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它主要是为出口而准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