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48336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

《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docx

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1.类文阅读。

_____________

在生活中,只要一提到蜜蜂,有的小朋友马上就想到蜜蜂会蜇人。

其实,蜜蜂一般不轻易蜇人,蜇人是它进行的自卫,是它维护生命做出的一种本能反应。

当蜜蜂遇到侵害时,它就会把尾部的毒针刺入对方的身上,并放出毒液。

蜜蜂尾端的毒针是自卫的武器,它连着身体里的毒腺,蜜蜂在使用它的毒针之后身体会被撕毁而死去。

   其实,蜜蜂是一种可爱的小精灵,以它的勤劳赢得人们的喜爱。

蜜蜂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分工明确而精细。

工蜂负责采蜜,每天忙碌地出去寻找蜜源,采到蜜后送回来,再出去。

它的身体带有电荷,能形成一个生物磁场,根据磁场判断出去和回来的方向。

工蜂还能根据太阳判断方向,所以不论它们飞多远,都能找到家。

   蜜蜂在采蜜时,眼睛起了关键作用。

蜜蜂生长着许多复眼,大约有500万只。

虽然蜜蜂有许多复眼,但是由于它的身体较小,眼睛就显得更微小了。

   看来蜜蜂虽然体型微小,但它们对人类的影响和贡献却一点也不小,所以我们要保护它们。

(1)给短文拟一个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下面的这句话,你觉得放到短文的哪个位置上比较合适?

所谓复眼就是由很多微小的眼睛组成的,每只小眼睛都能看清一个小范围,再把那么多小眼睛看到的物体组合起来,就能形成一个很大的范围。

(3)工蜂是如何判断风向的?

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

(4)读了短文,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蜜蜂?

【答案】

(1)例:

可爱的小蜜蜂

(2)这句话放在第三自然段“眼睛起了关键作用”这句的后面(或“虽然蜜蜂有许多复眼”这句话前面)。

(3)工蜂的身体带有电荷,能形成一个生物磁场,他们会根据磁场判断出去和回来的方向。

工蜂还能根据太阳判断方向,所以不论它们飞多远,都能找到家。

(4)工蜂的身体带有电荷,能形成一个生物磁场,他们会根据磁场判断出去和回来的方向。

工蜂还能根据太阳判断方向,所以不论它们飞多远,都能找到家。

【解析】【分析】

(1)考查拟定标题。

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2)句子衔接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

对于句子衔接,平时在阅读中要注意典型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

(1)例:

可爱的小蜜蜂;

(2)这句话放在第三自然段“眼睛起了关键作用”这句的后面(或“虽然蜜蜂有许多复眼”这句话前面)。

(3)画:

工蜂的身体带有电荷,能形成一个生物磁场,他们会根据磁场判断出去和回来的方向。

工蜂还能根据太阳判断方向,所以不论它们飞多远,都能找到家。

(4)工蜂的身体带有电荷,能形成一个生物磁场,他们会根据磁场判断出去和回来的方向。

工蜂还能根据太阳判断方向,所以不论它们飞多远,都能找到家。

【点评】

(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了语句衔接,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判断,并且结合所给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赵州桥(节选)

赵州桥非常雄伟。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héng kuà)________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这种(shè jì)________,在建桥史上是一个(chuàng jǔ)________,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根据拼音,在文中横线上写词语。

(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请用横线画出来。

(3)这段话的第二句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

(4)这种设计是指怎样的设计?

这样的设计好在哪里?

请分别用双横线和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来。

(5)“拱形”中的“拱”的意思是(   )

A. 拱手;                                                    

B. 肩膀向上耸;

C. 向外钻或顶                                          

D. 建筑物上呈(chéng)弧(hú)形的结构,大多中间高两侧低。

【答案】

(1)横跨;设计;创举

(2)赵州桥非常雄伟。

(3)举数字

(4)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这种,在建桥史上是一个,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5)D

【解析】【分析】

(1)回忆原文可知,语段描写了赵州桥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还配有小桥洞,这种设计在建筑史上是一个创举。

(2)语段描写了赵州桥很长、很宽。

第一句话总写赵州桥的特点,是语段的中心句。

(3)“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这里面有具体的数字,所以属于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4)阅读可知,语段先介绍了桥长和桥宽。

接着介绍了桥洞的奇特设计,这中奇特语段中有具体的描述,那就是“这种设计”指代的内容。

好处则是“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这部分内容。

(5)拱,指两手相合、环绕、建筑物成弧形的等。

“拱形”就是弧形结构。

故答案为:

(1)横跨、设计、创举

(2)赵州桥非常雄伟。

(3)举数字(4)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这种,在建桥史上是一个,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5)D

【点评】

(1)本题考查对词语的拼读、拼写能力。

先读一读语段,回忆原文内容,看缺少了哪些词语,然后结合音节的声调、声母、韵母确定具体是哪些词语。

注意“横”属于多音字。

(2)本题考查对中心句的辨析能力。

说明文一般是围绕说明对象的某个特点组织材料的。

读一读语段,看哪句话包含说明对象,还总写了它的特点,那么这句话就是语段的中心句。

(3)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理解能力。

找到这段话的第二句,看有没有具体数字、具体事例、引用的名人名句等说明方法的标识,然后具体分析判断即可。

(4)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根据提问,“这种设计”指的是前面描述的那种设计情形;“这种设计的好处”应该是在后面进行了描述。

(5)本题考查对词语语境义的理解。

汉字一般都有好几个义项,在不同的词语中会表现出来。

解答本题需要知道“拱”有哪几个义项,再对照语境具体确定是什么意思即可。

3.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

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1)这段话主要写火烧云________变化极多,却不用一个“变”字,而是用了四一会儿”,这样不仅突出了火烧云的________,而且强调了________。

(2)这段话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模仿以上词语写出一个表示颜色的词语:

________。

(4)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多美呀!

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一下吗?

【答案】

(1)颜色;颜色多;变化快

(2)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3)鹅黄

(4)绚丽多彩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阅读课文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寻找文句中表示颜色的词语相对简单,将文句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挑出来即可。

(3)本题考查分类掌握词语的能力。

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

(4)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选择其一即可。

故答案为:

(1)颜色颜色多变化快;

(2)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3)鹅黄;(4)绚丽多彩

【点评】

(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

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句中表示颜色的词语的掌握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

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4.课外阅读。

螳   螂(节选)

法布尔

螳螂的大腿下面还生长着两排十分锋利的像锯齿一样的东西。

在这两排尖利的锯齿的后面,还生长着一些大齿。

生长在小腿上的锯齿要比长在大腿上的多很多。

而且,小腿锯齿的末端还生长着尖而锐的很硬的钩子,这些小钩子就像金针一样。

除此以外,锯齿上还长着一把有着双面刃的刀,就好像那种成弯曲状的修理各种花枝用的剪刀一样。

平时,在它休息、不活动的时候,螳螂只是将身体蜷缩在胸坎处,看上去,似乎特别的平和,甚至会让你觉得,这个小动物简直是一只热爱祈祷的温和的小昆虫。

但是,它可不总是这样的,只要是有其他的昆虫从它们的身边经过,无论是什么样的昆虫,也无论它们是无意路过,还是有意地侵袭,螳螂这个刚才还是蜷缩着休息的小动物,立刻便伸展开它身体的三节,于是,那个可怜的路过者,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便已糊里糊涂地成了螳螂利钩之下的俘虏了。

它被重压在螳螂的两排锯齿之间,移动不得。

然后,螳螂很有力地把钳子夹紧,一切战斗就都结束了。

无论是蝗虫,还是蚱蜢,或者甚至是其他更加强壮的昆虫,都无法逃脱这四排锋利的锯齿的宰割。

它可真是个了不得的杀虫机器。

(1)按照短文内容填空。

法布尔描写昆虫非常生动,比如本文中,他就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把螳螂小腿锯齿上的钩子比成了________,把螳螂小腿锯齿上长着的双面刃的刀比成了________。

(2)读了短文,我们可以用词语(    )来形容螳螂的腿。

A. 强壮                                     B. 锋利                                     C. 坚硬                                     D. 巨大

(3)螳螂是怎样捕捉昆虫的?

请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来。

(4)短文描写了一个怎样的螳螂的形象?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案】

(1)金针;剪刀

(2)B

(3)螳螂这个刚才还是蜷缩着休息的小动物,立刻便伸展开它身体的三节,于是,那个可怜的路过者,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便已糊里糊涂地成了螳螂利钩之下的俘虏了。

它被重压在螳螂的两排锯齿之间,移动不得。

然后,螳螂很有力地把钳子夹紧,一切战斗就都结束了。

(4)短文描写了表面温和,实际是一个了不起的杀虫机器的形象。

【解析】【分析】

(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

(1)金针;剪刀;

(2)B;(3)螳螂这个刚才还是蜷缩着休息的小动物,立刻便伸展开它身体的三节,于是,那个可怜的路过者,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便已糊里糊涂地成了螳螂利钩之下的俘虏了。

它被重压在螳螂的两排锯齿之间,移动不得。

然后,螳螂很有力地把钳子夹紧,一切战斗就都结束了。

(4)短文描写了表面温和,实际是一个了不起的杀虫机器的形象。

【点评】

(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

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_____你敢碰我吗_____陶罐子_____铁罐傲慢地问_____

   “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miè)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争辩说。

”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

再说……”

   “住嘴!

”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同我相提并论?

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

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_____何必这样说呢_____陶罐说_____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_____有什么可吵的呢_____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标点。

①________你敢碰我吗________陶罐子________铁罐傲慢地问________

②________何必这样说呢________陶罐说________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________有什么可吵的呢________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①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说或看待。

________

②生活在一起融洽友爱,不争吵。

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________

A.反问句    B.感叹句

这句话还可以换个说法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理解进行判断正误。

①铁罐有足够的资本骄傲,它看到了自己的优点。

②铁罐没有道理骄傲,因为它没有正视自己的短处,也没有发现陶罐的长处。

③铁罐本来就比陶罐强一些,陶罐无论哪个方面都比不过铁罐。

④铁罐和陶罐各有特点,铁罐骄傲是因为对自己只看到优点,而对陶罐只看到缺点。

【答案】

(1)“;,;!

”;。

;“;?

”;,“;,;!

(2)相提并论;和睦相处

(3)A;你不能和我相提并论

(4)①错误;②正确;③错误;④正确

【解析】【分析】

(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

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

(3)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这是反问句。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

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

删掉疑问词比如:

“难道…吗?

”和“怎能……呢?

”等。

第三步:

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依据理解比较判断。

故答案为:

(1)“,!

”。

“?

”,“,!

(2)相提并论、和睦相处(3)A;你不能和我相提并论(4)①错误;②正确;③错误;④正确     

【点评】

(1)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

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2)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6.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①一年又一年,枣核一点儿也不风长。

爹说:

“枣核呀,白叫我欢喜了一场,养活你这样的孩子能做什么!

“娘说:

“枣核呀,你一点儿不见长,我真为你愁得慌!

”枣核说:

“爹、娘,你们不用愁,别看我人小,一样能做事情。

   ②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的本领。

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因为别人上不去的地方他也能上去,他一蹦就能蹦到屋脊那么高。

邻居们都夸枣核,枣核的爹娘非常高兴。

   ③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

有一年大旱,庄稼没收成,县衙门还派衙役向庄稼人要官粮。

庄稼人纳不上粮,衙役就把牛、驴都牵走了。

(1)第①段主要写了什么?

请概括一下。

(2)用“________”画出第②段的中心句。

(3)枣核学了哪些本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扶犁                                     B. 赶驴                                     C. 打柴                                     D. 蹦高

(4)第③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起(   )的作用。

A. 总起全段                                  

B. 承上启下                                  

C. 总结全文

【答案】

(1)爹娘为枣核长不大发愁。

(2)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的本领。

(3)D

(4)B

【解析】【分析】

(1)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第③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的句子,是过渡句。

 

故答案为:

(1)爹娘为枣核长不大发愁。

(2)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的本领。

(3)D(4)B    

【点评】

(1)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2)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4)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鸟是人类的朋友,是害虫的天敌。

它们大多都是捉害虫的能手。

     啄木鸟每天清晨三点钟就开始工作,要给自己的小宝宝喂三、四次虫子。

一只山雀每天吃掉虫子的重量与它本身差不多。

一窝小燕子一个夏天可以消灭一百万只虫子。

一只猫头鹰每年能为人类节省一吨粮食。

看到这些鸟儿每天都在默默地为人类做贡献,谁还忍心伤害它们呢?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________。

本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粮”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____。

(3)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请用横线在文中画出。

(4)这段话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种鸟捕虫的本领。

(5)结尾一句话是________句,改成陈述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6)请写一句关于“读书”的格言警句。

8.【答案】

(1)着急;悲伤;高兴;快乐

(2)和太阳赛跑;和西北风比赛;十天做完一个暑假的作业;三年级时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考查对古诗、名句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古诗、名句即可。

故答案为:

(1)着急;悲伤;高兴;快乐

(2)和太阳赛跑、和西北风比赛、十天做完一个暑假的作业、三年级时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点评】

(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古诗、名句的意思。

9.【答案】

(1),;,;:

“;。

(2)①和太阳赛跑,跑赢了太阳。

②一个暑假的作业,十天就完成了。

③三年级时,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

(3)放暑假时把我将要学习的新学期的课本借来读一读

【解析】【分析】

(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

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

(1),,:

“。

(2)①和太阳赛跑,跑赢了太阳。

②一个暑假的作业,十天就完成了。

③三年级时,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

(3)放暑假时把我将要学习的新学期的课本借来读一读

【点评】

(1)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

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曾子杀猪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儿子哭着要和曾妻一块儿去。

于是曾妻骗孩子说:

“乖孩子,待在家里等娘,娘回来给你杀猪吃。

”傍晚,曾妻回来了,看到曾子在猪圈里举着菜刀,曾妻不解地问:

“你举着菜刀跑到猪圈里干啥?

”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

“杀猪”。

曾妻听了,扑哧一声笑了:

“不过年不过节的杀什么猪呢?

”曾子严肃地说:

“你不是答应过孩子要杀猪给他吃吗?

既然答应了就应该做到。

”曾妻说:

“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和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呢?

”曾子说:

“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

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

”曾妻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夫妻俩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并且宴请了乡亲们,告诉乡亲们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

虽然曾子的做法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却教育出了诚实守信的孩子。

曾子杀猪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他的人品一直为后人所尊敬。

(1)判断正误。

①曾子杀猪是为了教育孩子学会诚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