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8195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1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护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护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护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护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护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护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护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编制依据

1.1合同文件

\

1.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中信新城X1-3地块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

2.《大兴区亦庄中信新城逸海X1-3地块项目(展示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2014年)。

1.3施工图

1.《中信新城逸海X1-3项目东区(二期)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图》(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

1.4相关技术规范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2007);

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0版));

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9.《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10.《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11/T695-2009);

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1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及消防保卫标准》(DB11/945-2012);

13.《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62-2002);

1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DB11/383-2006);

15.《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

1.5国家、地方有关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劳动法》;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1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1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6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管理体系

公司QES体系管理文件要求。

2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开发区,北侧为三海子四号路,西侧为三海子一号路。

开发商为北京中信新城逸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结构设计单位为北京维拓时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勘察单位为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本次项目为东区除2-1#、2-2#、2-3#楼、车库及展示区(2-22#~24#、2-27#~32#)部分基坑支护工程,基础埋深最深为6.2m。

场地地形平坦,周边环境简单。

2.2工程地质条件

2.2.1地层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永定河冲洪积扇中部,表层为人工堆积层,其下为新近沉积层及第四纪沉积土层。

从地层空间分布规律看,土层在水平向分布比较稳定;垂直向变化显著,主要为粘性土、粉土、砂类土及卵砾石层的多个沉积旋回。

现从上至下分别描述如下:

1)人工填土层

粘质粉土填土①层:

黄褐色,稍湿,稍密,以粉质粘土为主,含少量碎砖、灰渣等,结构松散,无层理。

含杂填土①1层。

人工填土层厚度0.30~3.30米。

2)新近沉积土层

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②层:

黄褐色,可塑,含云母、氧化铁等,结构性较差,含少量有机质,局部含量高。

含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②1层,总厚度1.50~6.90米,顶板标高28.51~31.31米。

3)一般第四纪土层

细砂-中砂

层:

褐黄色,中密-密实,稍湿。

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云母等。

含少量砾石。

砾石含量分布不均。

夹圆砾

1层。

总厚度2.50~11.10米,顶板标高23.35~28.21米,部分钻孔未钻穿该层。

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

层:

褐黄色,可塑,含云母、氧化铁等。

夹砂质粉土-粘质粉土

1层及圆砾

2层。

该层部分钻孔未钻穿,总厚度0.30~6.50米,顶板标高14.73~19.15米。

细砂-中砂⑤层:

褐黄色,密实,湿-饱和。

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云母等。

含少量砾石。

夹圆砾⑤1层、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⑤2层,本层最大揭露厚度9.4米,顶板标高11.33~16.19米。

2.2.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本次勘察未揭露地下水,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本场地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在27.0米左右,静止水位绝对标高在4.0米左右,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型。

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及东侧凉水河地下径流,受季节影响较大,排泄以地下径流及人工开采为主。

本次勘察施工正处于丰水期,由于受人工开采影响,地下水位较深。

本场地历年最高水位标高接近自然地表。

近3~5年最高水位绝对标高为12.0米左右。

2.3设计要求

2.3.1方案分析

本工程基坑最深为6.2m,采用土钉墙及自然放坡的支护形式。

2.3.2支护结构附加荷载

基坑周边3m范围内不允许堆载,3m以外荷载不超过20kPa。

2.3.3支护结构设计参数

1)1-1剖面:

坑深5.33~5.48m;

采用1:

0.3的土钉墙,设置3道土钉,土钉长度分别为:

4.8m、3.8m、2.8m。

面层厚度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中配φ6.5@250双向钢筋网。

2)2-2剖面:

坑深5.63~6.03m;

采用1:

0.3的土钉墙,设置3道土钉,土钉长度分别为:

5.8m、4.8m、3.8m。

面层厚度8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中配φ6.5@250双向钢筋网。

3)3-3剖面:

坑深6.20m;

采用两级放坡形式,上部2.436m采用1:

0.5的自然放坡,下部3.764m采用1:

0.53的自然放坡,挂钢板网,喷射混凝土面层,面层厚度6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4)4-4剖面:

坑深5.63~6.03m;

采用1:

0.8的自然放坡,挂钢板网,喷射混凝土面层,面层厚度6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基坑支护设计总平面布置及各剖面的设计情况详见施工图。

2.4施工内容和主要工程量

根据我公司设计方案,施工内容为基坑土钉墙和简易护面(含上口翻边),主要施工工程量见表2.4.1。

主要工程量列表表2.4.1

序号

施工内容

工程量

1

土钉墙支护

4300m2

2

自然放坡

12200m2

3施工部署

3.1项目管理目标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将按照公司“科技领先,顾客至上,以人为本,保护环境,诚信守法,持续改进”的管理方针,以不断创新的科研成果和一流的管理持续改进产品的质量,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对重要环境因素及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进行有效控制,消除或降低对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的有害影响。

3.1.1质量目标

本工程施工质量目标为:

合格。

工程施工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保证使用功能,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对施工各个步骤、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进行质量评定,以过程(工序)合格来保证工程质量的合格。

3.1.2安全目标

本工程施工安全目标为:

杜绝伤亡事故,杜绝火灾和集体食物中毒事故。

3.1.3环境目标

本工程施工环境目标为:

生产活动中水、气、声、渣达标排放,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集中处理。

3.2项目部组织机构和岗位责任制

3.2.1项目部组织机构

本工程项目部组织机构见图3.2.1。

3.2.2项目部的各岗位职责

项目部各岗位职责见表3.2.1。

图3.2.1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岗位职责表3.2.1

岗位名称

人数

岗位责任

责任

项目经理

1

项目经理是公司法人在项目上的授权代理,是项目的第一责任人,代表公司履行与业主合同相关的责任。

对工程质量、安全、环境保护、工期负直接责任。

生产副经理

(执行经理)

1

协助项目经理对工程施工进行管理。

授权下,行使项目经理一切职权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对现场生产管理、质量、安全、环境保护负责。

技术负责人

1

负责工程的质量管理,负责施工中技术问题的处理、组织质量检查活动、负责工程数据的管理和工程质量验收。

对工程质量、安全、环境保护负技术责任。

技术员

2

负责工程各工序的质量控制,落实各项技术处理措施。

负责各项施工记录的收集、整理,协助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工程数据的整理和工程验收工作。

对所负责的工程质量工作负直接责任。

质检员

1

具体负责工程技术交底和质量教育活动,负责工程施工质量的检查工作。

对各工序施工质量负主要责任。

安全员

1

具体负责工程安全交底和安全教育活动,负责工程施工安全、环保的检查工作。

对施工安全、环境保护负主要责任。

测量员

1

负责工程定位、放线、位移等各项测量工作。

对工程测量质量负直接责任。

施工员

2

负责所负责工序的施工管理。

对所负责工序施工质量、安全、环境保护负直接责任。

材料员

1

协助项目经理制定材料采购计划,负责进出场材料的验收、材料标识和管理。

负责制定材料采样、检验计划和送检工作,负责材料检验结果的统计工作。

对施工用材料质量负直接责任。

试验员

1

负责制定材料、试件取样样、检验计划和送检工作,负责检验结果的统计工作。

对材料、试件取样、保护、运输质量负直接责任。

资料员

1

具体负责工程施工数据的编写、报审和收集汇总工作。

对施工数据的质量负直接责任。

3.3项目风险辨识和重要环境因素识别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重要环境因素和风险见表3.3.1和表3.3.2。

潜在重要环境因素清单表3.3.1

序号

重要环境因素

活动/产品/服务/工序

1

能源消耗

电的消耗

2

资源消耗

水的消耗

钢材、水泥、砂石的消耗

3

污水排放

车辆清洗

4

噪音排放

空压机使用

机械施工

5

粉尘排放

混凝土、水泥(砂)浆搅拌

6

垃圾排放

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排放

钢材余料、包装袋(箱)等的废弃

潜在风险清单表3.3.2

序号

危险源

活动点/工序/部位/状态

1

物体打击

坑边作业

2

机械伤害

机械设备施工

3

高处坠落

基坑边作业

4

坍塌

基坑开挖、支护

5

触电

配电线路铺设、检修

用电设备使用、检修

6

火灾

施工现场用电

电气焊作业

办公场所用电、用火

7

中毒和窒息

集体食堂的食物中毒

3.4主要施工设备和监视测量装置计划

3.4.1主要施工设备

本工程主要施工设备见表3.4.1。

主要施工设备表3.4.1

序号

施工工序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状态

用电量

1

土钉墙

空压机

/

2台

良好

70kW/台

喷锚机

/

2个

良好

5kW/台

搅浆机

/

2台

良好

1kW/台

注浆机

/

2台

良好

2.5kW/台

切割机

/

1台

良好

5kW/台

电焊机

/

2台

良好

25kW/台

3.4.2监视和测量装置

本工程主要监视和测量装置见表3.4.2。

主要监视和测量装置表3.4.2

序号

监视测量装置名称

型号

数量

状态

备注

1

水准仪

DZS-3-1

1

良好

2

经纬仪

TDJ-2

2

良好

3

钢卷尺

50.0m

2

良好

4

全站仪

GTS-32N

1

良好

3.5能源使用计划

本工程施工用主要能源为电,其使用计划见表3.5.1。

电的使用计划表3.5.1

序号

施工工序

用电量(kW·h)

1

土钉墙施工

10000

3.6资源使用计划

3.6.1水资源使用计划

本工程水资源使用计划见表3.6.1。

水资源使用计划表3.6.1

序号

施工工序

用水量(m3)

1

土钉墙施工

1000

3.6.2主要施工材料采购计划

本工程主要施工材料采购计划见表3.6.2。

主要施工材料采购计划表3.6.2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

数量

产地

备注

1

土钉墙及自然护面

水泥

P.S.A32.5

330t

唐山

碎石

5~16mm

450m3

三河

砂子

细砂

520m3

三河

钢筋

A6.5/C14/C18

13/8.5/15t

唐山

3.6.3主要施工材料试验计划

本工程主要施工材料试验计划见表3.6.3。

施工材料、试件取样试验计划表3.6.3

序号

材料

取样要求及数量

取样时间

1

钢筋

C18

进场后每验收批随机抽样1组

使用前随机抽检

C14

进场后每验收批随机1组

使用前随机抽检

A6.5

进场后每验收批随机抽样1组

使用前随机抽检

2

水泥

进场后每验收批随机抽样1组

使用前随机抽检

3

进场后每验收批随机抽样1组

使用前随机抽检

4

碎石

进场后每验收批随机抽样1组

使用前随机抽检

5

砼试块

每个砼施工台班制作试块1组

按砼浇注台班制作试块

3.7劳动防护用品配备计划

采购劳动防护用品时,选择的供应商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所购置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生产许可证、安全鉴定证书、产品合格证书和安全标志等材料。

项目部监督检查设备、劳务等供方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及使用情况,对必须佩戴劳动防护用品的岗位,不佩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或佩戴不合格劳动防护用品不得上岗。

本工程施工主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计划见表3.7.1。

主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计划表表3.7.1

序号

劳动防护用品名称

数量

状态

备注

1

安全帽

25个

合格

所有作业工人

2

绝缘鞋

20双

合格

电工、电焊工

3

绝缘手套

20副

合格

电工、电焊工

4

电焊帽

3个

合格

电焊工

5

防尘口罩

20个

合格

后台搅拌工

6

防尘眼镜

20副

合格

后台搅拌工

3.8主要劳动力计划

本工程主要劳动力计划见表3.8.1。

 

主要劳动力计划表3.8.1

序号

施工工序

岗位

人员数量

1

土钉墙及自然放坡

机械操作工

5

电工

2

焊工

3

力工

15

合计

25

3.9施工顺序

本工程施工顺序见图3.9.1。

图3.9.1施工顺序图

 

4施工流程和技术要求

1)边坡修整

土方开挖至土钉设计标高下0.5m后,应人工及时修整坡面。

坡面平整度允许偏差±20mm。

2)成孔

采用洛阳铲人工成孔,俩人一组。

成孔过程中注意控制倾角及孔径,成孔后对孔深、孔径、倾角进行检查验收,做好施工记录及隐检记录。

土钉墙施工允许偏差见表4.1.1。

土钉墙施工允许偏差表4.1.1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值

1

土钉孔深

±50mm

2

土钉孔径

±5mm

3

土钉孔距

±100mm

4

土钉成孔倾角

±5%

3)土钉杆体制作安放

按设计要求制作土钉杆体,钢筋焊接满足双面焊6d,单面焊12d,并按设计要求加焊定位支架,钢筋保护层厚度应大于20mm。

4)注浆

按设计要求水灰比搅拌水泥浆,注浆时,注浆管应插至孔底,在一次注浆完成2.0小时内进行二次补浆,并将孔口封堵。

5)钢筋网片制作与安装

钢筋网片按设计要求制作,网片规格φ6.5@250×250,网节点采用点焊或绑扎,网片搭接长度不少于300mm。

网片外侧按设计要求加焊加强筋。

6)土钉头焊接

土钉钢筋按设计要求焊接在钢筋网片的加强钢筋上,加强钢筋与土钉钢筋的焊接长度不小于200mm。

7)面层喷射砼

喷射砼施工过程中严格计量配比,喷射作业应分段进行,同一分段内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喷射时喷头与受喷面应保持垂直。

喷射射距0.8~1.5m,喷射砼终凝2小时后应喷水养护。

每层土钉喷射砼施工时,作一组砼试块,标养28天后进行检验。

喷射砼厚度允许偏差±10mm。

5施工进度计划

本工程按两部分分别施工,A-M段总工期暂按50日历天控制,施工进度计划见图5.1;H-Z、D-A’、I-B’段总工期暂按50日历天控制,施工进度计划见图5.2。

 分段号

天数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AD

第1步

 

 

 

 

 

 

 

 

 

 

第2步

 

 

 

 

 

 

 

 

 

 

第3步

 

 

 

 

 

 

 

 

 

 

DE

第1步

 

 

 

 

 

 

 

 

 

 

第2步

 

 

 

 

 

 

 

 

 

 

FH

第1步

 

 

 

 

 

 

 

 

 

 

第2步

 

 

 

 

 

 

 

 

 

 

第3步

 

 

 

 

 

 

 

 

 

 

HI

第1步

 

 

 

 

 

 

 

 

 

 

第2步

 

 

 

 

 

 

 

 

 

 

IM

第1步

 

 

 

 

 

 

 

 

 

 

第2步

 

 

 

 

 

 

 

 

 

 

第3步

 

 

 

 

 

 

 

 

 

 

图5.1A-M段施工进度图

 分段号

天数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HT

第1步

 

 

 

 

 

 

 

 

 

 

第2步

 

 

 

 

 

 

 

 

 

 

第3步

 

 

 

 

 

 

 

 

 

 

TZ

第1步

 

 

 

 

 

 

 

 

 

 

第2步

 

 

 

 

 

 

 

 

第3步

 

 

 

 

 

 

 

 

 

 

D-A’

第1步

 

 

 

 

 

 

 

 

 

 

第2步

 

 

 

 

 

 

 

 

 

 

第3步

I-B’

第1步

 

 

 

 

 

 

 

 

 

 

第2步

 

 

 

 

 

 

 

 

 

 

第3步

图5.2H-Z、D-A’、I-B’段施工进度图

6施工准备

6.1现场交接及临设准备

工程开工前,对施工现场的以下一些方面进行交接,确保工程开工顺利进行。

1)轴线定位点和标高控制点的交接

工程开工前,业主应就轴线定位点和标高控制点进行书面交接。

交接工作在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代表主持下进行,办理交接手续,施工方在施工期间对接收点位负责保护,确保原始点位不被破坏。

2)水源、电源的交接

3)施工区域平面的交接

进场后,对施工场地绘制平面图,按照业主要求,设定施工区域,并对施工区域进行封闭,保证施工不扰民、不被民扰。

进场前与业主及时沟通,解决进场管理人员及工人的办公和住宿场地。

按工程的要求做好施工现场的三通一平和水、电的供应及地面的清障工作。

6.2测量放线

1)定位放线工作是施工准备工作中的一项极重要的技术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定位,定位放线是准备工作中的首要工作之一,是控制工程质量的第一个特殊工序。

测量放线工作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和组织,必须由持有资质证书的专业测量人员实施。

工程定位控制点精确放出后,做好控制点的保护,并做好定位放线记录。

定位放线成果经项目部检验合格后,必须报工程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复验,未经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指定的专业测量单位签认,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工程测量:

是在定位放线测量的基础上对具体工程的轴线、标高等进行细部测量工作,工程测量的依据是定位控制测量点,其工作由现场测量员和专业施工员配合进行。

6.3技术准备

1)做好图纸会审工作

由项目部组织各专项人员进行图纸学习和自审,认真领会图纸,了解设计意图,找出图纸上的疑问,由项目总工组织各专业会审,提出需由设计院解答的疑问,在设计交底会上予以解决,将影响施工的疑问消除在施工前。

2)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及报批工作

由项目总工组织编制,并经企业主管部门审批后,报业主与监理审批。

3)做好项目计划编制工作

依据企业管理体系程序文件要求,编制项目计划,使施工管理过程中,各项技术管理工作程序化、规范化。

4)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依据本工程施工重点、难点编制详细的专题施工方案,报业主、监理审批。

5)编制质量通病的预防、纠正措施

依据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编制质量通病的预防、纠正措施,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6)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由项目总工向参建的全体施工管理、技术人员作出施工组织设计交底,明确目标、任务,以实现本工程各项管理目标。

7)做好各种计量器具的检测鉴定工作,使各检测仪器处于有效、良好、受控状态。

8)复核定位坐标点及高程控制桩,绘制测量成果,报业主、监理确认、批准。

9)准备施工需要的技术资料、图集、规范,以作施工时参考、使用,施工技术人员必须熟悉施工规范,准备施工所需各种资料、表格,明确检查验收程序及“三检”制度。

10)坚持进行样板施工及验收制度,验收合格后编制有针对性的作业指导书,巩固样板中好的做法,对样板中一般缺陷进行改进和专项治理,确保施工中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6.4施工队伍准备

拟选派技术成熟、专业性强、组织严密、战斗力强且有丰富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

我单位有固定的劳务基地,劳动力可随时调配,满足本工程的施工需要。

6.5施工机械准备

我单位在决定参与本工程竞标时,就开始着手调配和准备能满足本工程施工的机械设备,一旦开工,就能立即组织各类型机械在施工需要前进入施工现场。

6.6物资材料准备

我单位多年来与一些信用良好的材料大供应商建立了融洽的关系,双方长期合作,可在最短的时间内落实货源并确保质量。

1)做好材料供应计划。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物资需要量计划;并根据物资需要量计划编制物资的采购、运输计划。

2)与多家供应商建立供求关系。

3)严格合约条款,对供应时间作出明确的规定,并严格执行。

4)做好材料储备。

根据月度计划,超前采购所需材料,保证现场材料储备能满足工程需用。

5)做到材料专款专用。

7质量控制

7.1质量管理机构

本工程质量管理机构见图7.1-1。

图7.1.1质量管理机构图

质量控制网络见图7.1.2。

图7.1.2质量控制网络图

7.2人员控制

施工中人的因素是关键,无论是从管理层到劳务层,其素质责任心等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本工程的施工质量。

故对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