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编写的思考与实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7735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编写的思考与实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教材编写的思考与实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教材编写的思考与实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教材编写的思考与实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教材编写的思考与实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编写的思考与实践.docx

《新教材编写的思考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编写的思考与实践.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编写的思考与实践.docx

新教材编写的思考与实践

新教材编写的思考与实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人教版)教材,是课程教材研究所综合文科课程教材开发中心分别根据教育部2002年5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

大家知道,人民教育出版社是多年从事教材编写和出版的专业出版社,有着丰富的教材编写和出版经验。

但是,我们深感到,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仅仅凭借已有的经验,是不够的。

课程改革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挑战,我们是在不断地总结以往品德和社会课程教材编写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以研究的态度来思考教材改革和教材编写的。

现将本套教材编写的目的、指导思想以及我们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的思考整理如下。

一、教材编写的目的

这是新教材编写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设计思路。

本套教材编写力求达到这样几个目的。

(一)为师生的教学实践活动、师生间的对话与互动提供素材和指导

学校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的过程。

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工具,首先应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可资对话的文本,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的欲望,为学生开展学习和探究活动搭建平台和提供帮助。

同时,应为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指导教学实践提供一个适用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工具和手段,以推进教学改革。

(二)为学校和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本地区、本校的课程资源提供范例和空间

教材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素材,但它所能提供的毕竟有限。

特别是我们这门课程,与儿童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学生的学习活动不能停留在教材所给的材料中,要结合当地实际,联系学生的生活。

因此,教材应为开发和提炼儿童的生活素材提供范例,并为教师进一步引导儿童关注自己的生活和周围世界,充实学习的内容留有空间。

(三)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教材改革的新路子

新课程教材的改革,一方面,要学习和吸纳国外及港台地区教材编写的先进经验,摆脱传统教材中不适合新课程改革的模式;另一方面,又不能照搬,必须研究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学生和教师的适应水平以及中国的文化背景,努力实现教材的本土化。

这是一项艰巨的、

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我们希望在这个挑战中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材改革的新路。

二、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这是我们编制教材的依据。

我们在全面领会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将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确定为三个方面。

(一)教材编写要体现“以培养学生学习做人为核心”的课程目标,力求将儿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思考、探索、判断能力的培养及社会知识的获得有机融合

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都提到“学习做人是本课程的核心。

”课程的这一定位决定了教材编写的方向和着眼点。

“学习做人”,就是要引导儿童做一个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的独立的人;一个能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有爱心和责任感的社会人;一个具有现代文明素养和全球意识的现代人。

学生学习做人的过程,是他们不断地深入认识自我与他人、了解生活、了解社会,在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交互作用中逐步实现其社会性发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知识的获取、相应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是融为一体的,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的。

因此,在教材编制中,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获得,认知水平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同时,作为一门直接向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课程,尤其要关注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学会做人、做事。

(二)教材编写要体现“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课程理念,关注并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反映儿童成长的需求

教育回归生活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课程就其性质讲,是一门建立在儿童社会生活基础上的课程。

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生活性是其特征之一。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性质确定为: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并提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由此可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是本门课程一个基本的理念,同样,也是我们进行教材编制的一个基本点。

强调儿童生活的基础性,首先,要从儿童成长的需要出发,按照儿童生活的逻辑设计教材的编排体系。

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具有他们自己的独特兴趣和心理表现的世界,他们有与成人不同的生活需要与特点。

教材要体现儿童的需求,从儿童能感受到的多彩的、活生生的生活出发,通过一个个儿童感兴趣的话题,来引导儿童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加深他们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和感受。

其次,要注重儿童生活的教育价值,从儿童生活中开发学习资源。

儿童的生活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内涵和价值,是教材编写的重要资源。

教材中所反映的生活,不是概念化的、理想中的、虚拟的生活,而是儿童能够感受得到、每天都在经历的真实的生活。

此外,应该看到,教材所呈现的生活事实毕竟是有限的,也具有时间和地域上的局限性。

因此,教材不仅要表现生活,更主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回到他们自己的生活中,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

在观察、体验、探究、思考的过程中,梳理和升华他们的生活体验,并获得新的生活感受和认识。

再次,要把握儿童思想的脉搏,指导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生活。

教育无可否认地要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但更要重视改善和促进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生活。

儿童是正在成长中的人,在他们的生活中有欢乐,也有烦恼和困惑,需要帮助和指导。

教材要能够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针对儿童的生活的问题,给他们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和行为指导,帮助他们营造一个乐观、积极而有意义的生活。

(三)教材编写要体现改革创新精神和新的教育理念。

在充分研究国内已有教材、以及我国港台地区和国外相关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大胆创新

首先,要体现新的教材观。

教材不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绝对权威,而是和儿童对话的文本,是和儿童进行平等交流的朋友。

教材中的人物就是儿童生活中熟悉的人物,是他们当中的一员,教材中所反映的生活就是儿童置身其中的现实生活。

教材的形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

教材的作用不再是知识的载体、教师进行教学的“教本”,而是引导儿童思考和进行教学活动的范例,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的中介和桥梁,是调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建构的手段。

其次,要体现新的德育观。

由以往注重道德观点的讲解和道德规范的掌握,到强调形成一些基本的为人处世的观念,道德感受力的提高和道德选择、判断能力的培养;由以往道德教育追求完美的、理想化的道德生活,到强调教育的真实性,呈现真实的生活,反映儿童真实的心理感受,提出适合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行为要求,给儿童以切切实实的生活和道德指导;由以往直接告诉学生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重在得出道德结论,到给学生认识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取向,让学生在自己回味、体验、感悟生活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做事。

第三,要体现新的教学观和学习观。

教材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

教材中所选择的话题应该能够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的兴趣;所设计的活动,能够让学生有更多参与的机会;所给予的提示、资料、方法、手段等应该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体现对学生积极引导的作用;所关注的目标,不是最后的结论,而是整个活动过程。

同时,教材还要有利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

通过主题研讨、集体游戏等多种形式,给学生更多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

三、本套教材编写的特点

人教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力求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以三对基本概念作为教材的核心概念,并贯穿于每个话题之中

儿童对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的认识,儿童基本道德观念的形成和道德情感的萌发,无不基于对一些最基本概念和基本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将它们归为三对基本关系,即:

独立与依赖、传统与变迁、共性与差异。

 

1.独立──依赖。

独立:

是指每个事物都有其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由此构成了该事物之所以如此的独特性以及独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

一个人有自己的相貌、自己的愿望、自己的利益等。

一个群体、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有其独特的特点,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权利等。

人类如此,自然万物也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依赖:

是指人与人之间、自然万物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依赖、共生共存的关系。

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国家、民族,总要与周围发生关系;人与环境、与自然和生态也是相互依赖的。

学生在对这对关系的认识过程中逐步形成一些最基本的意识与观念,如独立意识、生态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合作意识、双赢观、分享观、尊重,等等。

2.传统──变迁。

传统:

即事物的惯性、相对稳定性与沿袭性。

一个人、一个群体、国家、民族之所以是这样而不是那样,都有其发展过程,有历史的渊源,由此形成了自己相对稳定的特点、风俗习惯、文化传统。

变迁:

即事物的可变性,事物的发展、变化。

任何人、任何事物都是变化的、发展的,如个人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迁。

过去与现在不同,现在与将来也不同。

学生在充分感受、了解已经形成和正在变化着的事物,包括自己、家庭、社区、家乡等,特别是我们祖国和民族的历史、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和相应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以及开拓意识和进取精神。

3.差异──共性。

差异:

即事物的丰富性、多样性,事物间的矛盾与冲突。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各不相同。

有了差异才使世界、使人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

同时,差异也会造成隔膜与冲突。

共性:

即事物的相同之处,共同的利益、共同的愿望、共同的追求等。

学生在对差异与共性的认识中,逐步形成整体和公德意识、规则意识、多元观、换位观,学会宽容与理解、求同存异等。

这些关系蕴含在儿童生活和社会事实之中。

教材在呈现生活事实的同时,着眼于帮助学生感受和寻找事物内部及事物间的关系,而不仅仅是对事实的表述,或就事论事。

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感受事物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一些最基本的观念和意识。

(二)通过一个个话题展开学习主题

以话题的形式引发学生思考、研讨,进行自主学习,是目前教材编写中普遍采用的形式。

本套教材就呈现方式看,包括三个层次:

单元题,反映的是生活的一个侧面;课题,即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研讨的话题;每个课题下又以主题词的形式,呈现了多个小话题。

如图所示:

这是《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架构,即为三层次话题。

除了标题,教材内容中所设计的情境、问题等,也是引出一个个引发学生思考的话题。

围绕生活的一个方面,呈现多个话题,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体验和探究,是本套教材的特色之一。

话题的选择,首先源于儿童的生活,是儿童在他们的生活中感兴趣的或感到困惑的问题;其次,是儿童感到有用的,能够满足儿童成长需要的,使学生学到的是对生活有意义的东西;第三,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发散性思维,又是学生现有水平和现有条件能够完成的。

(三)强调在儿童生活的基础上的综合性与开放性

所谓综合性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努力实现各种学科知识的整合与融合,即:

将原来分门别类的学科知识,在儿童生活的基础上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儿童所看到、感受到的世界本来就是一个统一体,我们在教材中呈现给儿童的世界尽量是儿童所感、所看、所闻,是儿童眼中的世界。

而不是按照成人的思维方式被分解的、学科化的世界。

在这里,既有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又有道德的思考。

第二,体现多重目标的综合,即:

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整体的发展。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多个目标,既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又有能力、知识方面的目标。

这些在标准中有些是直接的:

道德认知目标、知识目标、相关的能力目标、行为目标等。

过去,我们的教材比较注重的是这类目标。

还有一些目标则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间接实现的,它们在学习活动中不是指向明确的终结性目标,而是融于活动之中,并贯穿于各个活动之中的目标。

如合作学习的能力、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探究与思考能力、对事物的感受力,它们既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所不可缺少的,又是儿童的成长和将来适应社会必须具备的。

过去,在教材中对这类目标关注得不多。

在本套教材编写中,我们既通过典型事例、问题设疑及提供资料等明确表明活动所要达到的多方面的直接目标,又通过活动提示、调查提纲、问卷的设计等表现出对那些间接目标的关注与指导。

所谓开放性,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教材中所反映的学习空间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学校延伸到校外,从师生活动延伸到家长、社会各方人共同参与的活动。

第二,教材中所呈现的学习资源,不局限于固化的、教科书上印出来的种种事物,还通过多种的提示方法,引导儿童回到他们自己的现实生活当中去,寻找更多的学习资料,充实学习内容。

第三,教材所表现的活动形式,是一些具有启发性的范例,而不是唯一的。

它们为老师根据本地区、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创造性地设计活动开阔思路。

第四,教材的最终成果,不只是编写者完成,还留出空间让学生补充,成为编写者与学生共同完成的作品。

(四)突出“体验感悟”和“研究性”学习方式

作为一门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生活指导为主的课程,我们认为应属于经验性课程,因此,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儿童需要通过自己的体验,来感受世界和认识世界,感受到的东西,才能更好地理解。

特别是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体验,是他们学会待人做事,形成多元观、换位观的基础。

其二,儿童需要在强化体验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道德感受力。

同样一件事物,每个人体验后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对其反映也不相同。

有的道德敏感性和感受力强,有的相对麻木。

现在独生子女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是,每天受到家人过多的关爱,他们却感觉不到,即人们常说的得了“爱的麻痹症”。

这就是道德敏感性差。

教材中一方面帮助学生挖掘他们已有的但没有很好地体验或没有体验到的事物,以强化他们的体验和感受,增强他们的敏感性和感受力;另一方面,通过设计情境和活动,使学生获得新的体验,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不同角度的体验,学会换位思考。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教学改革十分强调的学习方法,其价值在于:

第一,它能更有效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第二,它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丰富而完整的学习体验;第三,它在立足于个性化学习的同时,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研讨,从而培养学生合作与共享的品质。

愿意探讨是儿童的天性,当他们睁开眼睛第一次看世界,就对世界充满着好奇,也形成了无数个小问号。

过去我们的教材,直接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没有给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研究问题、自己获得结论的机会。

在这套教材编写中,我们针对小学生的特点,突出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引导。

通过设计情境、语言提示、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那些平时看到,而没有注意到的事物、现象和问题,帮助学生生成问题;通过设计问题研讨活动,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格言、故事等,引导学生思考和研讨生活中常见,甚至司空见惯的,而没有认真想过的问题;通过让学生观察、调查、收集资料等,引导他们认识那些能够知道而还不知道的事物和问题;通过提供相关知识、常识或事件背景资料等,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帮助和支撑。

四、教材的使用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材所呈现的事实只是范例,不是教师教学的“教本”

长期以来,教材就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是教学活动的依据,具有绝对的权威性。

老师习惯于讲教材,让学生学教材。

现在,则要打破教学中过分依赖教材的做法。

教材所呈现给老师、学生的范例,只起到示范和开阔思路的作用,不能照本宣科、照图讲图。

教材面对的是全国不同地区、不同水平的学生,所呈现的事物具有局限性,不可能与各地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全吻合。

教师不要机械地理解教材,被教材所束缚,应根据本地区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和进行再创造。

(二)学生的现实生活及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是本套教材的主要教学资源,要把课前、课堂上、课后视为一个完整的活动过程

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学生的道德人格的形成是在他们的生活中,在接触社会和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实现的。

教师的任务,不是让学生认识课本中的生活与社会,而是他们现实的生活。

因此,指导学生观察、认识自己周围的社会和生活就变得十分重要。

过去,教师备课、设计活动方案,主要精力放在课上的40分钟,不太重视对学生课下观察、访问、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等学习活动的指导,似乎布置下去学生自然而然就会。

应该看到,课前、课后活动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正是通过观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学生看到、学到了很多东西,课上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原本不太成熟的、单一的认识进一步得到梳理和升华。

因此,我们应该很好地研究如何调动起学生在课下学习活动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并针对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

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设计合适的活动方案。

(三)要给学生充分展示、体验和研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而不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配角

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上课时的注意力更多地是放在怎样完成自己提前设计好的教学环节上,学生的每个学习活动是在教师严格控制下进行的。

在这种模式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角,学生成了教师完成自己教学任务的配角。

这里提出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就是强调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不是让学生跟着老师的进程走,而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来把握教学的进度。

给学生充分展示、体验和研讨的时间和空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需求。

教育回归生活,并不意味着教学局限于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的再现与重复,停留在学生原有肤浅的生活感受和认识上,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提升。

课堂上,引导学生展示、交流、研讨的过程就是对生活的再认识和进一步梳理、筛选、评价的过程,学生在回味、感受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悟出做人、做事的道理。

这个过程不是教师说几句,或几个同学的发言能够完成的,需要每一个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和反复回味、消化。

因此,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体验和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给学生充分展示、体验、研讨的时间和空间,也是对学生的尊重。

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观察访问和准备实物资料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新的发现和感受,他们愿意通过课上交流,同别人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从中感受劳动后的喜悦。

不给学生这样的机会,或把机会只给少部分学生,不仅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对学生劳动的漠视和不尊重。

因此,凡是让学生事先做了准备的,课上就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充分展示和发表;当学生很有兴趣地研讨某个问题,教师不要轻易终结和打断学生的讨论,此时,教师的责任是给学生恰当的引导和帮助。

(四)关注本课程的多重目标

本课为综合性课程,如前所述,教材中每一课都含有多重教育目标。

老师们一般比较关注直接目标,即围绕什么主题,进行哪方面的教育。

而贯穿于整个课程之中的间接目标,往往被忽略,甚至没有意识到这些也是教学中要达到的目标。

例如,“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包括倾听、表达能力,与他人有效沟通、相互配合的能力等。

“合作学习”是教师们普遍采取的教学方法,但应该看到,这种学习方法一方面能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发展,同时又与儿童已有的合作能力紧密相关,并受其制约。

儿童的合作学习能力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形成的,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多大范围内能够进行,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进行合作学习是不一样的。

教育者要心中有数,并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的不同特点有计划地进行指导。

再如,收集和整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包括利用多种手段查找信息的能力、观察力、选择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等。

这些能力,也要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特点,一步步地来培养。

总之,新课程给教育带来了新气象,也给我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有待我们研究、解决。

我们愿意在不断地学习、探索中更多地得到老师们的支持和帮助,与教师共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