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庙河水库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7638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9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烂庙河水库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烂庙河水库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烂庙河水库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烂庙河水库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烂庙河水库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烂庙河水库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烂庙河水库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烂庙河水库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烂庙河水库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烂庙河水库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综合说明

第一节工程概况

烂庙河水库位于仪陇县义门乡五龙桥村,其流域属渠江支流的梯子河上游,距县城70公里,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

(一)型水利工程。

该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4.4km2,多年平均降雨量1115.0mm,总库容110.5万m3,有效库容83.5万m3,死库容3万m3,灌溉面积0.2万亩。

该库枢纽属四等工程,主要建筑物为4级,防洪标准按30年一遇洪水设计,300年一遇洪水校核。

经本次设计计算,30年一遇洪峰流量70.3m3/s,相应下泄流量53.0m3/s,洪水总量85.3万m3,300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109.3m3/s,相应下泄流量86.2m3/s,相应洪水总量134.9万m3。

校核洪水位450.6m,相应库容110.5万m3;

设计洪水位450.0m,相应库容100.5万m3;

正常水位449.0m,相应库容86.5万m3;

死水位432m,相应库容3.0万m3。

烂庙河水库下游有1300余村民,有农田1500余亩,大坝一旦垮塌失事,后果十分严重。

枢纽工程中现在只有大坝、溢洪道(未衬砌)和放空涵卧管(已30多年未使用)。

一、大坝

烂庙河水库从1966年3月动工修建,1971年3月竣工,大坝采用浆砌条石,大坝基础为裸露砂岩,最大坝高19m,坝顶中心弧长50m,坝顶宽1.6m,最大坝底宽6.8m,坝型为浆砌条石拱坝,坝顶高程451.0m,坝底高程432.0m。

二、溢洪道:

该溢洪道为正槽式宽顶堰溢流,堰顶高程449.0m,堰宽27m,堰厚11.5m的人工开挖的裸露砂页岩互层堰,堰尾以后为自然岩坡冲沟,冲沟总长77.8m,落差5.0米,平均坡降26.6%,由于裸露砂页互层岩被洪水冲垮严重,堰中心部位仅剩4米,由于资金有限,只对溢洪道进行部分整治。

第二节枢纽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专家组对该库所作的结论,该库为三类水库,加上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目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大坝

大坝渗漏严重,虽无实测记录,但根据现场观察,大坝现有4处集中渗漏,渗流量约为0.56×10-3m3/s,左坝肩445.0m处有一处渗流量约0.3×10-3m3/s绕坝渗漏,右坝肩与岩体接触面有明显渗漏。

二、溢洪道

该溢洪道始建于1971年,当时宽10.5m,由于1978年大坝出现病情后,于1979年——1980年加宽至27m,堰厚11.5m,堰顶高程449.0m,整改时,正值全国水利政策大改革,小型水利工程很难立项,当时仅只人工开挖了溢流堰,其余部分仍为自然岩坡冲沟,由于溢洪道地质为砂、页岩石层,经多年洪水冲刷到1996年溢洪道垮塌严重,经管理单位多次反映,1997年元月由县水电局组织技术人员对该溢洪道作了整改设计,由于资金的严重不足,仅作极少部分工程工作。

溢洪无记录,经调查1998年、1999年最高溢洪水深为0.6m。

三、放水设施

放空底管由于大坝多次出现病情,放空底管在1974年和1979年两次大坝整治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运行正常。

但从1980年以后放空底洞一直未使用,由于放空底洞为廊道式放空洞,一无闸门二无闸阀控制,放水时只有靠人力从廊道进入将石板打松后用木杠撬开进行放水。

所以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四、水库无观测设施

该工程无任何观测设施,因此水库应设置观测设施,以加强水库管理,保证水库安全。

第三节枢纽工程整治的必要性。

烂庙河水库于1999年12月经大坝安全鉴定专家组审查鉴定,大坝属“三类”坝,建议尽早对影响大坝安全运行的上述问题进行全面整治。

烂庙河水库的控灌区属丘陵地带,土地资源丰富,是仪陇县的主要农耕地区。

该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115.0mm,但降雨在年际内分布不均,以致旱象频繁,经常发生春旱、夏伏旱,这对灌区农业生产极为不利。

另一方面,水库下游淹没影响范围广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为确保下游1300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及1500亩良田的安全,对水库枢纽除险加固是十分迫切和必要。

第四节水库工程特性表

项目

特征

单位

备注

工程所在水系

嘉陵江水系

所在河流

梯子河上游

集雨面积

4.4

km2

坝型

浆砌条石拱坝

坝高

19

m

坝顶中心弧长

50

m

坝顶宽

1.2

m

坝底宽

6.8

m

内坡平均坡度比

外坡平均坡度比

坝顶海拔高程

451.0

m

设计洪水位

450.0

m

校核洪水位

450.60

m

总库容

110.5

万m3

正常水位

449.0

m

校核后

正常库容

86.5

万m3

校核后

有效库容

83.5

万m3

校核后

死水位

432.0

m

滞洪库容

24.0

万m3

死库容

3.0

万m3

设计洪水标准

P=3.33%

校核洪水标准

P=0.33%

设计洪水总量

85.3

万m3

校核洪水总量

134.9

万m3

设计洪水流量

70.3

m3/s

校核洪水流量

109.3

m3/s

设计洪峰下泄流量

53.0

m3/s

校核洪峰下泄流量

86.2

m3/s

溢洪道形式

正槽式

该栏为设计后值

溢洪道进口堰宽

30

m

溢洪道泄洪总量

86

m3/s

放水设备形式

涵卧管

放水闸阀尺寸

φ300

mm

最大放水流量

m3/s

设计灌面

2000

第五节水文

一、流域概况

烂庙河水库地处南充市渠江水系肖水河上游的二道河支流。

坝址位于仪陇县义门乡五龙桥村。

集雨面积4.4km2,主河道长2.25km,平均比降为18.87‰,属陡涨陡落山溪洪水的特性。

二、洪水标准

烂庙河水库属四等水利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为四级,根据国颁《防洪标准GB50201—94(山区、丘陵区)》及《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规定,确定采用30年一遇洪水设计,300年一遇洪水校核。

三、设计洪水的推求

由于水库无实测暴雨资料,直接采用省水文手册推理公式推求洪水,其成果如下:

烂庙河水库设计洪水成果表

P(%)

3.33

0.33

洪峰流量QP(m3/s)

64.7

95.73

洪水总量(万m3)

89.3

131.2

四、调洪计算

调洪按正常高水位449.0m起调,依据库容曲线、泄量曲线和洪水过程线及水量平衡原理

进行调节计算,在溢洪道宽度为30m的情况下(宽顶堰),调洪计算结果如下表:

烂庙河水库调洪计算成果表

频率P(%)

最大下泄流量(m3/s)

最高库水位

(m)

库容

(万m3)

3.33

53.0

450.00

134.9

0.33

86.2

450.6

85.3

第六节工程地质

一、坝址区地貌特性及地质构造

1、工程区处于低山区同深丘区的过渡带。

海拔高程400.00~550.00m,地形上呈北高南低波状起伏之势。

区内岩石软硬相间,岩层倾角平缓,经风化、剥蚀后,山顶多形成塔状园顶山或方山,山脊则为单面山或猪背岭,基岩裸露,植被很差。

坝址区,河谷较平直,切割较深,相对高差100~120m,呈“V”型河谷。

河床基岩裸露。

2、坝区地质构造:

本区属巴中——仪陇莲花状构造带,大罗向斜构造的西南冀,岩层倾角平缓,其产伏要素为向东北70—80°,倾向西南,倾角3—6°,区内一般无断裂和新地质构造,但构造裂隙较发育。

本区地质构造简单,区域地壳稳定,根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二、水文地质

坝区地下水分为孔隙水和裂隙水两大类,孔隙水埋深2~10m,受大气降水左右,流量小,排泄于河内。

裂隙水埋藏较深,不受降水影响。

由于坝区岩性为J3P,差异较小,近于直立的“X”剪切裂隙,因水库水位较低,渗漏不明显,泥岩风化层5~15m,砂岩风化层2~5m。

第七节水工建筑物及附属设施

一、大坝

1、工程等级及设计标准

烂庙河水库总库容110.5万m3,为小

(一)型水库,大坝为四级建筑物,按国颁《防洪标准》GB50201—94规定,该水库采用30年一遇洪水设计,300年一遇洪水校核。

2、大坝整治方案

①大坝全部布置灌浆孔,坝基采用单排帷幕灌浆,灌浆孔间距2米,沿坝轴线布置,长度为847m。

②在大坝内坡采用C20砼防渗面板,防渗面板采用梅花锚杆,1.5米间距编钢筋网,尺寸为大坝坝基往上4.6m,厚度为0.6m,在往上13m,厚度为0.3m。

③新建大坝位移观测设施。

二、溢洪道

该库目前无溢洪道,因此重新设计溢洪道。

1、设计依据

①《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2—2000

②大坝安全鉴定结论的要求

2、溢洪道设计

①溢洪道设计为开敞式正槽溢洪道,堰顶宽度30m,引水段为八字翼墙,八字翼墙进口宽为40m、长度为10m。

②陡槽:

陡槽段为收缩段从30米变至20m,长15米。

陡槽长15m,底坡为i1=0.33,断面形式为矩形,边墙、底板均用M10浆砌条石衬砌,糙率n=0.025。

③消力池、尾水渠:

经计算,消力池长度15m,宽度20m,高度2m,消力坎高1.5m,尾水渠长度30m,宽度20m,高度3m,坡降i=1/500。

三、附属设施

1、管理房

水库至运行以来,一直没有管理房,需修建管理房127m2。

(详见设计图)

2、防洪抢险公路

进入该库的交通条件非常差,一但水库出现危险,抢险队伍很难第一时间进入库区,需修建整治防洪抢险公路3.15km。

第八节施工组织设计

一、施工条件

烂庙河水库枢纽距义门乡政府有6km的临时公路(原建库时修建),路面较差,需灌区百姓填补后,用汽车运送材料。

库内料场距大坝直线距离300m,垂直高差50m,开采比为1∶3,储量和质量均能满足溢洪道工程需要。

当地缺乏沙砾石骨料,鉴于本工程所需沙、卵石骨料数量不大,因此,在仪陇县新政砂石料场采购,运距70km。

施工用电在义门乡九村T接。

二、主体工程施工

1、大坝整治

人工背运砂石料至大坝,方便灌浆及其他主体施工。

2、溢洪道施工:

基础开挖不允许炮挖,采用人工硬打,用M10浆砌条石衬砌边墙和底板,墙背回填土夯实。

三、施工总布置

施工总布置应遵循因地制宜,方便施工,尽量利用现有的道路、场地,少占耕地,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进行布置。

在施工区域内,溢洪道与大坝相依,为减少占地,拌和机、各类物资仓库、水电全部布置在大坝两侧。

库内条石运输溢洪道用双胶轮车运输,平均运距直线距离200m,高差60m。

四、施工总进度

烂庙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总工期为6个月,第一年11月——第二年4月为施工期。

施工进度表

时间

内容

十一月

十二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大坝工程

溢洪道工程

附属设施

五、施工队伍要求

砼工程由三级队伍施工,土石方开挖和砌石工程由三级以下地方民工队伍施工。

第九节水土保持及环境影响评价

1、水库整治加固工程的实施可确保下游1300余人的生命安全。

可充分利用当地可贵的水资源,使该水利工程在灌溉、供水、水产养殖等方面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施工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是暂时的,采取相应的环保对策措施即可减少。

2、工程所在地的民众对工程整治持积极态度,认为工程的实施对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具有推动作用,因此,本工程的实施意见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3、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的实施,具有对当地水保工作起带头示范作用。

4、烂庙河水库溢洪道的修建,所带来的综合效益是显著的、长期的和深远的,环评中的不利影响,只要通过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其区域的环境质量和水土保持将进一步得到改善,因此从改善水土保持和保护环境角度出发,工程的实施是可行的。

第十节工程投资估算

一、编制原则和依据

根据川水发(2007)20号文颁发的有关规定、办法、定额及2008年材料、设备价格进行编制,主要文件依据和额定如下:

1、川水发(2007)20号文规定。

2、《四川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

3、川水发(2007)20号文颁发的四川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

二、工程投资总概算

根据编制原则和主要依据计算结果,烂庙河水库大坝、溢洪道及附属设施整治总投资为303.57万元(详见附件)。

三、资金筹措

根据国家对水利工程的投资政策,建设资金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节经济评价

烂庙河水库新建溢洪道工程是在确保水库安全的前提下,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水产养殖和综合经营等效益的水利工程,工程折旧按50年计算,经分析计算该工程年均创收15.0万元,工程年费用12.99万元,还本年限15年,经济费用比1.25大于1.2,充分说明工程设计合理可行,在经济上是合理的,经济指标优越,同时社会、环境、生态都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因此建议上级部门领导尽早立项审批,以便早日动工。

第二章水文

第一节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烂庙河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

(一)型水利工程,位于渠江水系梯子河上游,区属义门乡五龙桥村。

流域内地势起伏较大,海拔高程在375~584m之间,相对高差200m以上,属低山到深丘过渡地带,流域植被条件较差,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内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红薯、小麦等。

区内气候温暖潮湿,雨量丰沛,夏秋多暴雨,具有“冬春干,夏伏旱,秋多雨”的气象特征。

据多年水文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年降水量1115mm左右,多年平均陆面蒸发760.0mm左右,多年平均径流深378mm,多年平均气温16.5℃,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5.0%,最大风速18.7m/s,流域降水量主要集中在5月至10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总量的84.9%,12月至次年3月降水量较少,为流域枯水期,4月为汛前过渡期,11月为汛后过渡期。

烂庙河水库集雨面积4.4km2,河长2.25km,平均坡降18.87‰,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主要由降雨补给。

第二节设计洪水标准

烂庙河水库为浆砌条石重力式拱坝,坝高20.2m,坝顶高程451.0m,校核洪水位450.6m,总库容110.5万m3,正常高水位449.0m,相应库容86.5万m3,死水位432.0m,库容3.0万m3,兴利库容83.5万m3,控灌义门、柳桠乡镇的田地面积2000亩(其中:

田1500亩,地500亩)。

根据水利部SL252—2000《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的规定,属四等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为四级,设计洪水标准重现期为30年,校核洪水标准重现期为300年。

第三节设计洪水

计算方法以省水文手册的推理公式进行计算

一、洪峰流量的确定

1、河槽比降:

根据一万分之一航测图求得河长从分水岭到坝轴线全长2.25km,水库集雨面积4.4km2。

2、确定等级:

根据SDJ12—78文件规定烂庙河水库属小

(一)型水库,其洪水重现期为30年设计,300年校核。

即:

N=30年(P=3.33%)

N=300年(P=0.33%)

3、采用《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推理公式Q=0.278ψ

F计算洪峰流量。

1.流域特征值

集雨面积F=0.21km2、流域长度L=0.6km、流域平均比降J=42‰。

2.汇流参数m值

流域特征系数θ=

m=0.40θ0.204

3.暴雨参数S、n

暴雨衰减指数n分历时确定:

t=6~24h,

t=1~6h,

t=1/6~1h,

根据《手册》结合相关公式计算暴雨参数S。

4.产流参数μ

双河水库地形地貌相对高差不大,采用盆地丘陵区公式μ=4.8F-0.19计算平均产流参数μ值及μp(CV=0.18,Cs=3.5CV)。

双河水库洪峰流量计算成果见下表。

 

烂庙河水库洪峰流量计算成果表

P(%)

H24

n

sp

τ0

μ

ψ

τ

QP

m′

0.5

342.1

1.56

3.2

0.5

10.1

0.8

0.5

12.1

0.5

5

221.1

1.54

72.0

0.6

8.6

0.6

0.7

5.1

0.5

产流参数:

烂庙河水库库区属深丘区,相对高差在200m以上,植被较差,查省水文手册,产流参数取μ=4.8F–0.19,取汇流参数m=0.446Q0.134。

4、洪水流量:

1、设计洪水总量计算

洪水过程总历时计算

洪水过程总历时计算采用《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中的经验公式计算,即:

T=12.8F1/4=8.7h

式中:

T—一场洪水过程历时(h)

F—设计流域面积(Km2)

洪水总量计算

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总量。

洪水总量采用《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中的计算公式,即:

WP=0.1αHTpF=0.1hF

W0.33%=134.9万m3W3.33%=85.3万m3

式中:

Wp—设计洪水总量(万m3)

HTP—历时为T的设计暴雨

F—设计流域面积(Km2)

α—径流系数α0.33%=0.93α3.33%=0.91

h—径流深(mm)

按《四川省水文手册》东部地区典型概化洪水过程线单峰

(2)型放大设计洪水过程线(同倍比),求得设计地面径流过程线后再加上基流量,就是所求设计洪水过程线。

烂庙河水库设计洪水过程线

y

x

P=3.33%

P=0.33%

Qt

t

Qt

t

0

0.00

0

0.00

0

0.00

0.05

0.11

3.52

0.37

5.5

0.38

0.1

0.15

7.03

0.51

10.9

0.51

0.2

0.20

14.06

0.67

21.9

0.69

0.4

0.25

28.13

0.84

43.7

0.86

0.6

0.32

42.19

1.08

65.6

1.10

0.8

0.40

56.26

1.35

87.4

1.37

0.95

0.50

66.80

1.69

103.8

1.72

1

0.60

70.32

2.02

109.3

2.06

0.95

0.70

66.80

2.36

103.8

2.40

0.8

0.82

56.26

2.76

87.4

2.81

0.6

0.99

42.19

3.34

65.6

3.40

0.4

1.24

28.13

4.18

43.7

4.25

0.2

1.64

14.06

5.53

21.9

5.63

0.1

2.10

7.03

7.08

10.9

7.20

0.05

2.58

3.52

8.69

5.5

8.85

0

3.85

0.00

12.97

0.0

13.21

洪水过程线

 

第四节水库调洪计算

一、计算下泄流量

调洪演算采用水量平衡方程(Q1+Q2)△t/2-(q1+q2)△t/2=V2-V1,根据设计入库洪水过程线及泄量关系进行试算,调节时段△t=0.5小时。

调洪演算成果表

频率P(%)

最大下泄流量(m3/s)

最高库水位

(m)

库容

(万m3)

3.33

53.0

450.00

134.9

0.33

86.2

450.6

85.3

二、复核坝顶高程

水库多年平均最大风速V=18.7m/s,吹程D=0.5km,以及坝前平均水深H=16.5m,按部颁规范规定计算安全超高,非常运用情况下,按最大风速计,正常运用情况下4级建筑物,按多年最大风速1.5倍计(参考武水《水工建筑物》,其超高值由下式计算:

d=hB+ahB=3.2k·(2he)tgα

2he=0.0136V3/2·D1/3

式中:

d——坝顶在洪水静水位以上的超高(m)

hB——波浪在坝坡上的爬高(m)

a——安全超高,A设=0.5m,A校=0.3m

k——坝坡粗糙系数,砼板护坡取k=1.0

α——坝坡角度,该库tgα=1/2.7=0.37

2he——波高(m)

V——风速,V=18.7m/s

D——吹程,D设=0.5km,D校=0.6km

经洪水复核计算,该库的洪水复核结论如下表:

项目

设计标准

洪峰

流量

(m3/s)

洪水

总量

(万m3)

溢洪

水深

(m)

库水

位高

(m)

库容

(万m3)

下泄

流量

(m3/s)

滞洪

库容

(m3/s)

溢洪

道宽

(m)

N=30年

P=3.33%

70.3

85.30

1.33

450.00

105.0

53.0

21

30

N=300年

P=0.33%

109.3

134.9

1.53

450.60

110.5

86.2

28.5

30

第三章工程地质

第一节地质概况

一、坝址区地貌特性及地质构造

1、工程区处于低山区同深丘区的过渡带。

海拔高程400.00~750.00m,地形上呈北高南低波状起伏之势。

区内岩石软硬相间,岩层倾角平缓,经风化、剥蚀后,山顶多形成塔状园顶山或方山,山脊则为单面山或猪背岭,基岩裸露,植被很差。

坝址区,河谷较平直,切割较深,相对高差100~120m,呈“V”型河谷。

河床基岩裸露。

2、坝区地质构造:

本区属巴中——仪陇莲花状构造带,大罗向斜构造的西南冀,岩层倾角平缓,其产伏要素为向东北70—80°,倾向西南,倾角3—6°,区内一般无断裂和新地质构造,但构造裂隙较发育。

本区地质构造简单,区域地壳稳定,根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二、地层岩性

区内出露岩层为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地层(J3p),现对与工程有关的岩层自老至新描述于后:

1、

层砂岩:

棕灰色,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次为云母、辉石等组成。

含少量泥砾。

中细粒,块状构造,质地坚硬,裂隙不发育。

顶部与层内夹薄层泥质砂岩及粘土岩透镜体,厚1.65~1.12m。

该层钻孔揭示厚度为16.44m,分布于坝基384.78m以下。

2、

层砂质泥岩:

紫红色,矿物成分以粘土、绿泥石及粉砂粒等组成。

粉砂泥质结构,层状构造。

局部含少量灰白色钙质结核。

岩性软弱,裸露地表易风化、崩解。

钻孔揭示厚度3.97~4.80m,自左向右变厚之势。

3、

层砂岩:

浅灰、灰白色,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次为云母、黑色矿物等。

中细粒,块状构造,钙质胶结。

局部含泥岩团块。

在基础以下,高程397.00m及396.00m,夹有厚0.1~0.3m的沥青色粘土岩薄层。

局部受长期水流冲刷,形成岩腔。

基坑开挖发现最宽约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