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句补写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47294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句补写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语句补写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语句补写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语句补写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语句补写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句补写复习教案.docx

《语句补写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句补写复习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句补写复习教案.docx

语句补写复习教案

2016“语句补写”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研究高考题,理解“补写句子”的题型和特点。

2、通过训练,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

3、提高语言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一、考纲及高考试题解读探究:

1、考纲依据: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1)考察实质:

对语段内容的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逻辑推导能力,语言有效表达能力。

(2)全国Ⅰ卷、Ⅱ卷必考题,固定在16题出现,分值为5分。

该题跟排序题共同构成语言逻辑思维的考查。

(3)整体难度适中,对能力要求较高,得分稍有难度。

2、高考题体验(2013—2015年全国Ⅰ卷、Ⅱ卷)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2015年全国Ⅰ卷)

电子商务存在的价值之一,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购物、网上支付,节省消费者与商家的时间和空间,①。

对于工作忙碌的上班族而言,②,还易于达到货比三家、快乐购物的目的。

在信息多元化的21世纪,③,完成购物,已经成为许多消费者的习惯。

【参考】①从而大大提高交易效率,②除了大量节省宝贵时间,③上网浏览商品信息。

【分析】将答案示例填入该文段,整段文字为:

“电子商务存在的价值之一,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购物、网上支付,节省消费者与商家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大大提高交易效率。

对于工作忙碌的上班族而言,除了大量节省宝贵时间,还易于达到货比三家、快乐购物的目的。

在信息多元化的21世纪,上网浏览商品信息,完成购物,已经成为许多消费者的习惯。

本题需要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是与文段内容的推导、呼应所必须的。

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文段的语意发展推递关系。

该文段细分有三个意思,首先是说电子商务的价值,然后从电商价值例说上班族利用电商的好处,再从上班族拓开到一般消费者的习惯。

先看空缺①,①的前面是“电子商务存在的价值之一,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购物、网上支付,节省消费者与商家的时间和空间”,根据里面的电商价值、节省时间和空间等信息提示,可以推导出接下来的语句应该是跟交易效率提高有关的,补写语句“从而大大提高交易效率”中,“从而”体现了推导性,“提高交易效率”既是价值所在,也是节省时空的带来的效益结果,所以这个补写语句比较准确。

再看空缺②,②紧接在“对于工作忙碌的上班族而言”后面,如果只看这一句是无法得到准确补写句的,须得再往前面第一层信息进行系联,上班族应该也是消费者,所以与节省时间有关,而②的后面有“还易于”的信息提示,这决定了空缺②既要与前面的节省时间有关,又要与“还易于”有关,所以“除了大量节省宝贵时间”这样的补写才是比较准确的。

最后看空缺③,它不但与前面“信息多元化的21世纪”有关,也与前面第二层“货比三家”意思有关,所以应该补写浏览信息之类的语句,这样,“上网浏览商品信息”既呼应电商话题,又与商品信息浏览比较的内容相照应,是比较准确的。

小结:

该段关于电子商务的文字里面有三个空缺,三个空缺分布在三层意思里面。

从表面上来看,给这段文字讨论的电子商务不一定是每个同学都熟悉的,但实际上只要综观全文,把握所给文字的核心话题,依据上下文的相关提示语和相关信息提示,准确地进行补写并不困难。

值得说明的是,电子商务在口语里常常简称为电商,电商的概念虽然有不同角度的定义,但其关键是依靠电子设备和网络技术进行的商业模式。

它是中国乃至世界经济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已经提升到我国国家战略层面,近几年发展特别迅速,是经济领域中不可忽视的事物。

所以即使对于上网受限的人而言也不一定熟悉,是非常值得了解的经济生活之一。

选材实则紧扣了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生活的变化。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2015年全国Ⅱ卷)

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

答案是否定的。

①。

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

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②,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

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③,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

【参考】①阅读有记忆型和批判型之分;②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③通过质疑找出问题的根源

【分析】将答案示例填入该文段,整段文字为:

“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

答案是否定的。

阅读有记忆型和批判型之分。

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

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

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通过质疑找出问题的根源,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

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文段的语意发展推演关系。

该文段细分起来有三个意思,首先总说读书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然后分析阅读中的记忆型与批判型的不同特点,再进一步将批判型阅读在当下的可贵性进行延伸强调。

先看空缺①,①的前面是“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

答案是否定的”,这一句无法作为第一个空缺的依据,所以要看后面的文字,后面的“记忆型阅读是……”和“批判型阅读是”的信息决定了第一空缺只能是对阅读进行分类这样的表达,所以可补写为“阅读有记忆型和批判型之分”或“阅读可分为记忆型和批判型”。

再来看空缺②,②紧接在“它不追求”后面,接下来又有“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根据这样的信息,可以确定第二空缺应该是记忆型阅读的不值得提倡的表现特点,而这种特点可以从前面归纳出来。

根据“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和“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可以得出记忆型阅读应该是一种简单的、机械的阅读,所以“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这样的补写才是比较准确的。

最后看空缺③,它不但与前面“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有关,也与后面“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意思有关,此处是一种顶真格式,所以补写“通过质疑找出问题的根源”前面接上“质疑”,后面生出“根源”,是比较准确的。

小结:

本题的解答,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只要语句通顺,符合情理,即可酌情给分。

选材意在引导学生如何阅读,如何提高阅读效果,引导学生注重阅读注重思考,要有批判思维。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l5个字。

(5分)(2014年全国Ⅰ卷)

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大气保温气体之一。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导致全球变暖,造成天气干旱或旱涝不均,甚至可能造成海洋水位上升,淹没大量沿海城市,①__________。

然而,也有研究指出,②_____________:

比如增加的二氧化碳可以给植物“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但这必须有个前提,植物还活着!

如果土壤被污染,③_____________,我们就失去了这些向大气中释放氧气的“氧气工厂”和“空气净化器”。

【参考】①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②二氧化碳增加会带来好处;③植物就会生病甚至死亡。

(写出一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3分;写出三句,给5分)

【解析】将答案示例填入该文段,整段文字为:

“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大气保温气体之一。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导致全球变暖,造成天气干旱或旱涝不均,甚至可能造成海洋水位上升,淹没大量沿海城市,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然而,也有研究指出,二氧化碳增加会带来好处:

比如增加的二氧化碳可以给植物‘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但这必须有个前提,植物还活着!

如果土壤被污染,植物就会生病甚至死亡,我们就失去了这些向大气中释放氧气的‘氧气工厂’和‘空气净化器’。

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文段的语意发展照应关系。

本语段本段主要谈“二氧化碳”的利与弊,但细分起来有四层意思。

首先总体指出二氧化碳的作用。

其次谈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危害。

再谈二氧化碳增加的好处。

最后指出要得到好处的前提。

文段整体对二氧化碳增加持反对态度。

先看空缺①,第一个空缺是对前面“全球变暖”“干旱或旱涝不均”“海洋水位上升”“淹没大量沿海城市”等情况的总结,这是总结二氧化碳带来的灾难,是个总结句,因此空缺处应填写表达灾难性的句子,而灾难是对人类社会来说的,因为前有“淹没大量沿海城市”,综合这两项信息,可补写为“给社会及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而且前面的主语(陈述对象)为二氧化碳浓度高,为保证主语一致,不能补写为“人类奖面临巨大灾难”,或“沿海城市面临灭顶之灾”之类的语句,这易导致句意割裂。

再来看空缺②,第二个空缺是“然而”转折后的语意,“比如”后句子是举例“给植物‘施肥’”谈二氧化碳增加的好处,前面“研究指出”说明应是一句二氧化碳增加的好处的语句,根据前面的转折和后面的例子,填写“二氧化碳也会带来好处”才能前后照应。

最后看空缺③,第三空缺前为前提是“植物还活着”,“如果土壤被污染”,意味着后面就为植物死亡之意,下文又谈失去“氧气工厂”和“空气净化器”,说明没有植物,根据这两层意思,宜填写“植物出现问题甚至死亡”。

小结:

本段材料选材是环境保护,是中国当今一大难题和热点。

三个空缺需填的内容前后提示明显,照应紧密,难度不大。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5分)(2014年全国Ⅱ卷)

大家都知道,①,倘若呼吸停止,生命也将终结,人体通过呼吸,②,排出二氧化碳。

那你可知道土壌也有呼吸?

土壤呼吸和人的呼吸一样,也是一个③的过程。

【答案】①一个人活着就必须呼吸,②从大气中吸入氧气,③吸入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解析】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把握语段的整体意思。

其次分析前后语境。

再次根据相关科学常识。

①处根据“倘若”“呼吸”“生命终结”可分析出“生命不终结,呼吸”信息;②根据“排出”可分析出“吸入”,根据科学常识,分析出吸入“氧气”;③根据“和人的呼吸一样”“也”分析出“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将分析出的信息按照字数要求整合成句。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2013年全国Ⅰ卷)

水是植物主要的组成成分,植物体的含水量一般为60%~80%,有的甚至可达90%以上。

①,土壤中的矿物质、氧、二氧化碳等都必须先溶于水后,②。

水还能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紧张度,以利于各种代谢的正常进行。

水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他还作为反应物参与植物体内很多生物化学过程。

因此,③

【答案】①水是许多物质的溶剂,②才能被植物吸收,③没有水就没有植物的生命。

【解析】这是一个说明性语段作答本题首先要审清要求,如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句不超过12个字等。

通读材料,本语段主要讲水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所填第①个句子要对“土壤中的矿物质、氧、二氧化碳等都必须先溶于水后”起总领作用;第②个句子是“土壤中的矿物员、氧、二氧化碳等都必须先溶于水后”的结果,所以可以填“才能被植物吸收”;所填第③个句子应是对文段的一个概括,而该文段主要讲水对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

那么,只要能将要点概括出来,并不超过l2个字即可。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6分)(2013年全国Ⅱ卷)

一提到根的作用,可能首先想到①,这两项是绝大多数植物根系的本职工作,然而,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根,作用却并非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而是②,这种早期类型的根被称为假根③,是因为这些根内没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通道,它仅有的作用就足固定植株.假根将植物固定在合适的生活环境中,会降低风吹和水流的影响,提高其生存几率。

【答案】①吸收水分和吸收养料②固定植株的位置③之所以称其为假根(答出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如果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及语言表达的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材料给出的是一个段落,有具体的语境,回答时要充分注意到这一点。

要注意到题干中要求的“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还要结合以前学过的有关“根”的知识。

3、全国高考Ⅰ卷、Ⅱ卷试题分析:

(1)从体裁角度看,选材及填写内容基本上为议论性语段或说明文语段(说明文语断偏多,大多为科普语段)。

因为议论文语段或说明性语段逻辑性、顺序性较强,有利考查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

记叙性或抒情性语段,因每个人理解不同,填写的角度不同,填写的内容也可千变万化,不利于考查学生思维,也不利于阅读统一标准。

如:

“雪化了,变成了。

”比较现实人的可填写“水”,比较浪漫的人可填写“春天”(以前某小学作业指定的脑残和桎梏学生思维的所谓正确答案),进一步联想和想像,还可填写“绿叶、红花、溪流、甘泉、飞瀑、温暖、绿洲、云”等,这对阅读极为不利。

(2)从内容角度看,材料多为热点,以环保、科技知识为主,社会科技与自然科技均涉及。

全国Ⅰ卷、Ⅱ卷每年的选材多为同一性质(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

从这点也可揣测命题基本上为同一套班子或事选有沟通。

(3)从解题的思路来看,主要根据上下文解题。

语段一般分为三层,所填补的句子具有概括性或结论性。

这跟平时各地的模拟试题很有不同,一般一层填写一句。

(4)从题干要求看,有严格字数要求。

每处一般为10—15字,这实际是从简明的角度要求,既能充分表达完整意思,又防止漫不边际,这对语言的整合能力、组织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5)从阅卷要求看,严中有宽。

虽然给出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不是阅卷的唯一标准,但答案又必须体现参考答案中的核心词或核心意思,从这个角度看,核心词或核心意思又是唯一的。

如果写一句无关痛痒的话,从意思上是说得通的,但不符合简明要求,也不够准确,是不能得分的。

二、解题技巧:

语句填写题考查的是简明、连贯、准确,是一种能力立意,严格讲是没有规律和技巧可循的。

但充分利用语言和思维的一规律,可以帮助更准确地回答。

1、理解整个语段内容,这是解题前提。

如果对整个语段不理解,答题就易答非所问。

因为填写的句子也是统一在整个语段的意思之中。

2、分析语段的逻辑关系,善于准确有效分层。

能够准确分层理解,既可帮助理解理个语段,更是缩小每个空缺的答题范围,不易偏题。

所给语段一般为三层或四层,每层有相对完整的意思。

3、注意所填语句的位置。

所填语句一般为每层的总起句、结论句(较少过渡句或一般的阐述句),解题时就要注重理解概括每层的内容。

4、注意合理推导。

推导本身就是一种能力,根据上下文的内容进行推导,是解答这种试题的必要手段。

5、注意分析上下文中提示句子,这是填写内容的根据和来源。

从照应的角度看,填写的语句就是从这些提示性语句推导出来的。

6、注意语段内的一些基本逻辑关系和标题符号。

如因果关系(上为因,一般要求写果)、递进关系(填写的句子就要合理运用表递进的词语,并且前后内容要递进)、转折关系(给出内容和填写内容前后构成转折)、对比关系(给出内容和填写内容构成对比)。

如果给出句子前后有冒号,填写句子一般为总结或总起句。

7、注意排序题的一些技巧。

如陈述对象一致,语言风格一致,感情色彩一致、结构一致、手法一致、修辞一致、关联词一致等,这是保证填写句子不走样不变形不出格。

8、注意检查修改。

试题在草稿上拟出初稿以后,放回原文读一下,不吻合或感觉不妥当的地方要修改。

例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

每处字数不得超过所给空格数(含标点符号)。

(2015年广东卷)

产品说明书的出现是商品生产的一大进步。

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商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许多商品的使用方法已远远地超出了人们的常识。

①,就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不便,如不会使用或使用不当。

可见说明书是不可或缺的。

②,否则,文字的任何错误都有可能使消费者乃至生产者付出沉重的代价。

除了文字错误以外,产品说明书还存在诸如专业术语艰涩难懂、产品说明与实际不符等各种问题。

现在关注产品质量问题的人越来越多,③,许多人甚至不看说明书或者不按说明书来使用产品,这意味着大多数消费者还没有意识到说明书的重要性。

分析:

(1)内容分析:

本段核心内容是谈“产品说明书”,是一段议论兼说明性的文字。

全段共7句话。

除第一句话外,另外6句共分为三层(第一句话只是一个引子,跟解题关系不大)。

①第一层:

产品说明书的重要性。

②第二层:

产品说明书文字错误的危害。

③第三层:

对产品说明书不重视的现象。

全段的思路非常明确:

引出产品说明书——产品说明书的重要性——产品说明书的文字——对产品说明书不重视的现状。

(总说——具体——现实)

全段文字朴实,语言逻辑性较强,有较多关联词来强化思维的严密性。

(2)解题分析:

根据每层前后提示的语句,很快就可推导出每个空缺必须填写的核心词或关键词,然后根据关键词和上下文(关联词,句子特点)拟写出答案。

①第一空:

根据后面的内容“就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不便,如不会使用或使用不当。

”从正面理解“产品必须要有说明书”,而这两句话是否定的,可推导出产品“没有说明书”,根据关联词“就”,说明上句应是一个假设,应有关联词“如果”或“假设”等,根据两者提示,可以明确所填内容为“如果没有说明书”,再根据前文补上主语,整句就为“产品如果没有说明书。

”这样填写也跟第一层的意思吻合。

②第二空:

“否则”后面的内容为“文字的任何错误都有可能使消费者乃至生产者付出沉重的代价。

”意即说明书文字错误带来的危害,推导出上文应有“说明书文字或内容必须正确”;“除了文字错误以外,产品说明书还存在诸如专业术语艰涩难懂、产品说明与实际不符等各种问题。

”意即说明书文字表述不清楚不明白太专业,可推导出上文应有“说明书文字必须清楚明白严谨。

“否则”表达的是相反的结果,前面的内容应为正面的要求。

整合这几层意思,前面所填内容意思应为说明书的文字必须正确(准确)、明白、清楚、严谨,因而所填内容可为“说明书的语言(或文字或内容)必须准确清楚严谨”。

③第三空:

空缺前面内容为“现在关注产品质量问题的人越来越多”,后面内容为“许多人甚至不看说明书或者不按说明书来使用产品,这意味着大多数消费者还没有意识到说明书的重要性。

”意为大家重视质量,却不注意产品说明书,这两句话又构成转折,因而所填内容应有表转折的关联词。

所填内容应为“不关注产品说明书”之类,根据转折关系,可填“而关注产品使用问题的人却未能相应增加”或“可很多消费者不太关注产品说明书”(容易误填为“关注产品说明书的人越来越少”)。

(3)填后阅读验证,非常通顺,整个语段意思完整。

小结:

理解所在空缺所在前后语句的意思是正确填写的关键。

特别注意关联词,这是确保逻辑合理通顺的关键。

例2、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

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20个字。

(6分)(2012年课标卷)

司马迁《史记》记载:

“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

”晋代王嘉在《拾遗记》中说:

“神农采峻岭之铜,以为器。

”如果这些史料可靠,则我们祖先大约在5000年前就开始使用铜器了。

但是,考古学家一直没有发掘到可以确证是夏代之前的铜器。

因此,这些记载还只能视为传说。

早在传说中的远古时期,

(1)。

从传世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在夏代之前就已进入铜器时代,但是,

(2)。

上个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带发掘出了不少青铜器。

经鉴定,这批青铜器的制作年代距离现在3500多年,这个时间大概是夏晚期。

它们出土的地点正好是古书中所说的夏代开采铜矿之地,因此,可以确信,(3)。

分析:

(1)内容分析概括:

选材共有两段,核心内容是探讨我国古代铜的生产。

第一段选取两刚史料说明我明产铜历史久远但没有得到证明。

第二段根据史料和考古发现论述我国古代铜的生产力史。

试题主要涉及第二段,回答时应仔细分析第二段的材料。

第二段可分为三层:

①第一层:

我国产铜历史久远但一直没有证据(涉及试题第一、第二空缺)。

②第二层:

考古发据证明产铜历史。

③第三层:

根据考古发现推出的结论。

(2)解题分析:

根据每层前后提示的语句,推导出每个空缺必须填写的核心词或关键词,然后根据关键词和上下文(关联词,句子特点)拟写出答案。

①第一空:

根据后面内容“从传世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在夏代之前就已进入铜器时代”,空缺处填写的意思应表达我国产铜历史久远。

结合第一段内容,因为第一处紧承上文,是对第一段内容的概括,可以填写“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采铜铸器了”,或者“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卓有成效地掘采铜矿”,

②第二空:

是在转折“但是”之后,说明所填内容跟第一处空缺相反。

下文“上个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带发掘出了不少青铜器”。

意即找到了考古证据,因而空缺处所填内容应为没有考古证据之意,结合第一段的“考古学家一直没有发掘到可以确证是夏代之前的铜器”,可填写为“这却一直未得到考古发掘的确证”或者“这项远古文明却一直没有得到考古发掘的证实”。

③第三空:

此处空缺应是前面所有论述和推断的结论,结论之意是肯定我因产铜或使用铜器的历史很久远。

而且前面有“可以确信”,因而结论应是明确和肯定的,所以可填写“我国最迟(起码)在夏晚期就开始使用铜器了”或者“我国至迟在夏晚期就已经开始铸造使用铜器了”。

(3)填后阅读验证,非常通顺,整个语段意思完整。

小结:

仔细理解所在空缺所在前后语句的意思,根据上下文推断出空缺所填内容的主要意思或关键词,然后填写完整。

三、练习巩固提高:

1、在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回答后面的问题。

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

每处字数不得超过所给空格数(含标点符号)。

(2014年广东卷)

大栌榄树是曾经生长在毛里求斯的一种珍稀树种。

如今在地球上已难觅踪影。

①?

科学家对此提出了多种假说。

美国一位科学家的研究认为,②,而渡渡鸟在三百年钱灭绝了,因此,大颅榄树也跟着消失了;后来,有学者研究发现大颅榄树的种子不需要动物的肠胃软化也能发芽。

于是,又有研究者们提出了新的假说:

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了大栌榄树的消失。

不过,这个假说需要进一步验证:

③;如果被证伪,则会被抛弃。

【答案】①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②大颅榄树的种子需要渡渡鸟的肠胃软化才能发芽

③如果被证实,那疑团就可以解开/如果被证实,则会被采纳

2、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郴州市模拟)

岛国萨摩亚位于太平洋南部,传说中颇为神奇的面包树就生长在这里,萨摩亚人把这种树上结出的“面包”切成片,再烤一烤就成了他们盘中的美食。

因为面包树易成活,又是食用植物中产量最高的一种,所以①。

18世纪中叶时,西印度群岛生活苦,特别是粮食不够,英国殖民者不得不采取措施,②,并成功地解决了当时的饥荒。

不仅如此,③,面包树建的房子可以住50年,面包树做的小船是萨摩亚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参考:

①常用来解决饥荒。

②大量种植面包树。

③面包树还是重要的原材料。

评分细则:

5分,答对1空,给1分;答对2空,给3分;答对3空,给5分。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深圳第二外国语模拟)

思想,谈话,演说,作文,这四步一步比一步难,一步比一步需要更多的条理;思想可以独自随心所向,谈话和演说就得顾到少数与多数的听者,作文更得顾到不见面的读者,①。

语脉和文脉不同,所以有些人长于说话而不长于作文,②,但也有相关联的情形。

说话可以训练语脉,特别是从演说练习里获得的语脉,有时也可以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