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榫一卯一斗拱.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47166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8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榫一卯一斗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榫一卯一斗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榫一卯一斗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一榫一卯一斗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一榫一卯一斗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榫一卯一斗拱.docx

《一榫一卯一斗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榫一卯一斗拱.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榫一卯一斗拱.docx

一榫一卯一斗拱

说起唐代建筑,山西木建孤傲于全国,静徜于时光。

终在中日民族决绝死战之际,给予国人祖先的智慧与荣光,使东洋奈良等地的仿作黯然失色。

其中东大殿著名的斗拱形制——“双杪双下昂偷心造七铺作”,最是华夏工艺代表。

每当我们站在殿堂之下,抬头仰望那向上翘起的屋檐时,总会被它那状如飞鸟,凌空展翅的姿态,所深深打动和震撼。

斗拱斗拱,斗与拱,均为我国古建筑中的支撑构件,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

从柱顶探出的弓形肘木叫拱,拱与拱之间的方形垫木叫斗。

斗拱是榫卯结合的一种标准构件,是力传递的中介,斗拱把屋檐重量均匀地托住,起到了平衡稳定作用。

榫卯结合是抗震的关键。

构架的节点不是刚接,这就保证了建筑物的刚度协调。

遇有强烈地震时,采用榫卯结合的空间结构虽会“松动”却不致“散架”,消耗地震传来的能量,使整个房屋的地震荷载大为降低,起了抗震的作用。

斗拱的大小,标准是看斗拱在整个建筑屋身高度中占的比例。

唐代斗拱能占到三分之一以上,明清以后,斗拱以装饰作用为主,在屋身所占的高度比例越发减少。

双杪,即两跳华拱

双下昂,即两跳下昂,昂头斫作批竹式

重拱,即第二跳华拱施横拱两层

偷心造,即第一跳华拱,跳头无横拱

七铺作,斗拱的出跳:

出跳的轴线到中轴线的距离为一跳,一般前后各出一跳

出一跳,四铺作;出两跳,五铺作;三跳,六铺作;四跳,七铺作......

以此类推......

如此硕大的斗拱既有雄浑之壮阔凸显森严等级,亦不乏飘逸之俊秀蔓延艺术精魂。

斗拱之美在于似繁实简,以巧化拙。

上下合拍,左右穿插,无绳,无胶,无磁,无钉。

斗为槽底,拱楔其中,架顶用昂。

△唐式佛光寺柱头斗拱

△唐式佛光寺柱头斗拱

小楼家饰简复无多,大殿则需体形巨大辅作反复之斗拱,且雕梁画栋、刀笔大妙处处留迹,其墨斗斟酌、匠心规矩不可细数。

△唐式佛光寺东大殿补间斗拱

按斗拱的历史发展脉络:

【唐以前】敦煌壁画、汉阙、明器等(只能靠资料查证)

【唐代】佛光寺、南禅寺(山西五台山)

【宋/辽/金】独乐寺(天津蓟县)、泰国寺(辽宁义县)、应县木塔(山西应县)、华严寺(山西大同)

【(北)宋】晋祠圣母殿(山西太原)、隆兴寺(河北正定)、华林寺(福州)、保国寺(浙江宁波)

【元代】永乐宫(山西芮城)

【明代】智化寺(北京)、太庙(北京)等明代建筑群

【清代】故宫太和殿等(北京)清代建筑群

按斗拱的不同地域:

【广东】肇庆梅庵(宋)、韶关南华寺等

【江苏】玄妙观大殿(苏州)等

【安徽】各处的祠堂斗拱都各具特色

【河南】汉石阙、少林寺初祖庵(北宋)、嵩山会善寺大殿等

【山西】五台山建筑群(唐/清代的木质、砖石斗拱)、常家庄园/曹家大院/梁家大院等民居斗拱、永乐宫道观、丁村牌楼、龙泉寺(石雕斗拱)、云冈石窟、应县木塔等

崇阁巍峨,层楼迭起,中华古建筑的精华凝聚于此。

当你置身于斗拱之下时,总有到一种穿越古今的悸动,与千年前的古人一样,同处于这片蓝天之下。

抖拱,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符号

映衬了几千年花月庭阁、风雨楼台的背景

已经成为人们对过去美好环境表达思念的信物

△唐式佛光寺柱头斗拱

△唐式佛光寺东大殿补间斗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