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霍金.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47105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眼中的霍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眼中的霍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眼中的霍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眼中的霍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眼中的霍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眼中的霍金.docx

《我眼中的霍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眼中的霍金.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眼中的霍金.docx

我眼中的霍金

我眼中的霍金

  3月14日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

2018年的这一天,当代杰出的物理学家霍金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76岁。

而这一天恰巧是爱因斯坦的诞辰日。

霍金生于1942年,他的生日是伽利略去世300周年纪念日。

作为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霍金最后与同样获得这个头衔的伟大物理学家牛顿一起在西敏寺安眠。

  2006年6月,在友谊宾馆聚英厅,笔者再一次见到来北京参加超弦理论国际会议的霍金。

还是婴儿般的粉面,还是不动声色,霍金的出场照旧是一个明星的待遇。

随后一分钟的媒体“轰炸”,霍金静静迎视镜头,身体的限制省去了一切麻烦,连微笑都免了。

“探天”的英雄

  有人称他是最接近“外星人”的地球人,有人说他只是短暂地“下凡”到他的轮椅上……霍金被誉为是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理论物理学家,从小就酷爱物理学和天文学研究。

童年时,他的成绩并不突出,但喜欢设计复杂的玩具。

1959年,17岁的霍金在牛津取得自然科学一级荣誉学士学位,20岁,他前往剑桥大学研究宇宙学。

1963年,霍金被诊断为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即渐冻症)。

医生预言他只有两年寿命,然而,霍金却用轮椅把这一结论踢翻。

21岁时,他的期望值变成了零,“自那以后,一切都变成了额外津贴”。

  在《我的简史》里,霍金坦陈,在其病症还未得到诊断前,他对生活极为厌倦,总觉得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值得去做。

从天而降的疾病改变了一切。

“当你面临夭折的可能时,你就会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你有大量的事情要做。

  这之后,传奇的霍金结了两次婚,育有三个孩子,并先后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量子宇宙论。

  1974年,霍金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最年轻的会员。

坐在装有马达的轮椅上,依靠电脑发声合成器,霍金以正常人十分之一的速度与人“交谈”,虽然口不能诵,脚不能行,却纵横浩淼太空,穷究宇宙起源,做着类似上帝才做的事情。

  “他要做上帝。

”在一部纪录片中,笃信天主教的霍金前妻简?

怀尔德如此批评前夫。

  然而,这样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并非霍金所好,在他眼里,“上帝一定非常沉闷,因为它再无事物可以探索”。

  1994年底,笔者在《中国科协报》(后更名《大众科技报》)供职时,发表了一篇介绍霍金的短文,还亲笔绘了一幅霍金头像,那一年的新年,随一张贺卡一起寄给了霍金,贺卡上写道:

霍金博士,祝你成为第一个到达“宇宙起点”的人。

借这份祝福表达对他在轮椅上“天问”的敬意。

  那时的霍金是我心目中的江湖英雄。

在订阅了一年又一年的《飞碟探索》,翻烂了一本蓝白封皮的《天文知识》之后,我终于成长到了懂得感慨的年龄,随后到来的感慨就是:

世界之大,却鲜有人抬头望天。

很快,目标出现,却是一个囚禁在轮椅上的形象。

他“探天”的姿势十分不便,却比以另一个姿势结束“问天”的屈原更勇敢。

我几乎在第一时间立刻成了这个人的粉丝,还一再幻想谁能有那样的神通,走过去,在他身上摸一下,然后奇迹降临,霍金抛开轮椅在大地上行走。

  那张小小的贺卡是我当年心中很大的一个祝福,送出去,也算给自己心中的宇宙梦画上一个阿Q那样的圈圈。

  没想到的是,我画的圈圈比阿Q的圆。

不久,我就收到了霍金秘书代写的回信和一份名为《简史》的霍金自传,信中还夹着一张霍金在剑桥校园里的帅照。

霍金秘书说,由于霍金身体的残疾,不能亲手在照片上签名,希望这份传记能引起我的兴趣。

照片上的霍金在滋了无数巨人的剑桥大学的草地上笑成大孩子状,让人感觉宇宙起源是一件像他的微笑一样单纯自然的事。

霍金在自传中道出了其获得丰硕成就后的困惑,他说:

我或许能成功地发现宇宙的开始,但却不知道它为什么开始。

窥探宇宙

  轮椅并不能囚禁霍金,相反,坐在上面,他的思想神游八极。

霍金一生的代表作《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以及《大设计》等都是在轮椅上完成的。

  1988年,霍金撰写了《时间简史》,当即在全球热销。

那一年,我参加一对英国夫妇的派对,那位英国先生拿出他视若瑰宝的《时间简史》英文版,说霍金的书在英国知识界几乎人手一册。

当时,《时间简史》的中文版刚刚上市,还没有风行,我在北京四处寻觅这本心中的“宝典”。

最终,在清华大学南门的一家小书店里如愿以偿。

那是中国最早的译本,书名译作《时间的简明历史》,橘黄色封面,朴素得好像人民出版社印发的学习文件。

  坦白讲,那本书译得有点夹生,读几行就要卡壳。

但我还是很敬重译者,他让一个“金粉”找到了可以破解英雄身世的第一手资料。

大爆炸、黑洞、奇点……一系列“俏词”瞬间便在心中做下了厚茧。

  1991年,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推出了新版的《时间简史》中译本,甫一上市就名列科技类畅销书榜首,短时间内甚至出现了数种盗版。

借助于在科普上驾天御地的能力,霍金把一个高深艰涩的话题普及到了百姓餐桌。

  写这本科普书的目的,霍金坦言,就是为了钱。

他说,这是做喜欢的事赚钱。

霍金要雇用一个医生、一个护士和一个翻译,还要给孩子凑学费,开销极大。

后来,《时间简史》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发行量累计达1000多万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畅销书,而霍金本人也成了不折不扣的“科普红人”。

科学著作热销如此,令书商和霍金本人都大跌眼镜。

霍金打趣说,“我很高兴一本科学类书籍能和明星回忆录竞争,也许这样人类才有希望”。

  《时间简史》是一部讲述宇宙奥秘的科普读物,出版商告诫霍金,书中每放一个方程就会使销量减半。

为此,霍金只好割爱,书中唯一保留的方程式是爱因斯坦的E=MC2。

在完全平易的写作态度下,霍金解答了人类最古老的命题:

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宇宙究竟有没有边界……幸运的是,媒体过度关注霍金之前,他已经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科学研究。

  按照学界的说法,霍金的第一个理论贡献,是和英国数学家彭罗斯共同提出“奇点定理”。

即,广袤巨大的宇宙,开始于一场距今约150亿年前的大爆炸,而这场大爆炸则起源于一个无限小的奇点。

在这个奇点上,空间和时间消失,物质密度无限大,所有物理学定律及可预见性均告失灵。

按照广义相对论,这一状态无法用现有物理学定律进行解释,……通过量子力学,宇宙起源的预测才成为可能。

  霍金对物理学的第二大贡献则是发现黑洞不黑,也就是说,黑洞会发光,可以辐射几乎所有的基本粒子,这种现象也被称作霍金蒸发。

宇宙中存在大量的黑洞,在黑洞的区域,空间极度弯曲,最终向自身内部坍缩,时间停止。

过去人们认为,黑洞引力极高,任何物质都不能从中逃逸。

但霍金提出:

黑洞的边缘,其实在一刻不停地向外产生粒子,其中带有负能量的会被黑洞吸收,带正能量的则可能从黑洞逃逸。

这个理论,直接刷新了人们对黑洞的认识。

  美国未来学家、《第三次浪潮》的作者阿尔文?

托夫勒曾挑剔当代西方文明发展的最高技巧之一是拆零,即把问题分解成尽可能小的部分,却经常忘记把细部重新装到一起。

而霍金则刚好相反,他一手促成了相对论同量子力学的完美“联姻”,他试图以这样的组合揭示,为什么宇宙在约150亿年的时间里由一点扩展成无限,又以另一种方式进行收缩。

  当年,霍金的《时间简史》和普利高津的《从混沌到有序》、里夫金的《熵》、彭罗斯的《皇帝新脑》曾是很多中国文科生普及理科知识的必读书。

霍金预测,当日益膨胀的宇宙崩溃时,时间倒溯会引起人们的不安,那时宇宙将分裂成11维空间,一种“没有边界”的宇宙理论可能取代大爆炸理论。

那也许会返回到卡尔?

萨根在《时间简史》序言中所说的“一个空间上没有边缘、时间上无始无终、并且造物主无所事事的宇宙”。

将宇宙装进果壳

  几年后,霍金再次“染指”科普,完成了另一本大作《果壳中的宇宙》。

这一书名源于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它的隐喻是如此之重:

哈姆雷特认为,即便把他关在一个果壳中,他仍然自以为是无限空间之王。

以此承载了霍金的个人信念:

虽然人类的肉体受到许多限制,但是精神却可以自由地探索整个宇宙。

  2002年4月16日,我在报纸上再次撰文,介绍霍金的这本新著,题目是《霍金将宇宙装进果壳》,随后,再次将报纸寄去了剑桥。

不久,我又一次接到了霍金的来信,对中国读者的厚爱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说:

“中国人对科学和宇宙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是我前一本书《时间简史》的优秀读者。

希望他们会喜欢我用更易懂的方式写成的《果壳中的宇宙》。

”(TheChineseareveryinterestedinscienceandcosmology.Theyweregreatreadersofmypreviousbook,AbriefHistoryofTime.IhopetheywilllikeTheUniverseinaNutshell.Ihavewrittenitinawaythatshouldbeeasiertofollow)

  随后,笔者访问了霍金秘书所提供的霍金个人网页,霍金在一篇题为“果壳中的60年”的演讲中详细回顾了自己几十年的研究生涯,他的演讲是关于宇宙起源理论进展的绝好总结。

  被学界普遍看好的《大设计》是霍金另一部心血之作。

其主题是理解生命,万物和宇宙的存在。

它凝结了作者自《时间简史》出版之后20多年间,对科学和哲学的探索成果,以及对这些学科的未来展望。

  霍金唯一的中国学生吴忠超表示,由于近年超弦理论的进展,许多人认为,正在寻找的M理论很可能是爱因斯坦晚年追求的统一理论,亦即终极理论。

由此霍金重新思考了自己有关宇宙无中生有的创生场景,并在某种意义上将观察者推上万物之灵的宝座。

  霍金是一位充满幽默,爱开玩笑的学者。

生活中,他的神句打动过很多人,广为传诵的一句是:

“我注意过,即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看右看。

”有人曾要求霍金用三个词来描述自己,霍金回答:

坚定、乐观,并说他想不出第三个词。

他的太太会说他固执或者与现实脱节。

也许正是因为这一份固执和执着,霍金才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今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

有人说,仅仅是“励志帝”这一身份就无人能与之竞争。

  基于霍金在自传中曾流露出他“或许能成功地发现宇宙的起源,却不知道它为什么开始”的困惑,笔者在致信霍金时说,希望对宇宙起源的探讨能一直激励和启示他,使他最终找到宇宙起始的真正原因。

霍金与中国

  霍金的离世引起全世界关注,对他的哀悼在中国尤为强烈。

他去世的那几天,关于霍金的话题几乎刷爆了微信朋友圈。

说起来,这位顶尖科学家与中国也颇有缘分。

尽管遭受病痛困扰,霍金晚年却一直关注当代科学的热点问题,并与中国科学界积极交流。

  虽然无法行走,但是霍金曾经三次来到中国(分别是1985年、2002年、2006年),与中国人分享他对宇宙的认识和探索。

1985年,在学生的“搬运”下,他甚至还成功地“爬”上了长城。

  与中国读者最贴近的交流方式是,霍金于2016年4月12日在新浪开通了自己的微博并先后发布了两条状态,介绍自己如何与中国结缘以及未来的“突破射星”计划中的纳米飞行器。

不久便迅速引爆网络。

短短两天,霍金就“吸粉”300多万,并引来50多万条评论。

霍金让中国年轻一代对深邃的宇宙产生了更大的兴趣,以此促使更多的青少年加入到了科学研究队伍中来。

  霍金多次与中国粉丝积极互动,在回答粉丝提出的“如何知道我们生活在梦里还是真实存在”这一问题时,他说:

“至少要等到我们开始深刻地了解意识和宇宙时才可知。

我们必须孜孜不倦地探索关于存在的基本命题。

”他的最后一条微博,是2017年11月,对中国演员关于“人类探索地外适宜生存的星球和延续人类传统文化”的问题给予回答。

  在科普领域,这位史上最成功的科普作家完成了象牙塔与普罗大众的完美对接。

《时间简史》被译成了世界各大语种,虽然不一定人人都读到最后一页,但是它的持续畅销不断证明了霍金强大的科普能力。

我认识的一位西藏堪布蒋扬罗珠才旦,甚至将霍金的五本著作《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大设计》等全部译成了藏文,可以说在西藏的科普领域,霍金比爱因斯坦还要长驱直入。

  “没有梦想,无异于死掉”,解释时间的人被时间带走了。

随着霍金的离去,人们对宇宙和科学的兴趣再次被激起。

有人曾问霍金:

物理学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他回答:

物理学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理解宇宙,理解宇宙为什么是这样的,以及如何变成这样的。

  ?

N在霍金办公室墙上,有这样一段话:

不管在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头顶的星空,要永葆好奇,永远前进。

这或许就是霍金本人的绝好写照。

(编辑黄艳)

  作者:

《今日中国》杂志记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