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46872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部编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部编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部编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部编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部编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

《人教版部编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部编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部编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

人教版部编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同步测试

班级:

姓名:

一、积累运用(22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颓唐(tuí)交卸(xiè)琐屑(xiè)残垣瓦砾(yuán)

B.摇曳(yì)差使(chāi)惆怅(chóu)旁逸斜出(yì)

C.篱笆(lí)蔓延(màn)泥泞(níng)屹立不动(yì)

D.鲜腴(yú)婆娑(shā)主宰(zǎi)举箸提笔(zhù)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1)科学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新奇美好的世界,使人类对未来充满________。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着力构建和谐社会、保障民生等问题做了重要________。

(3)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________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4)苍黄的天底下,远近________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

A.幻想部署烘托横着B.憧憬布置映衬有着

C.幻想布置映衬有着D.憧憬部署烘托横着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后机制,应当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B.十五年来,父母为了我辛苦付出,我发自内心地由衷地感谢他们。

C.“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自我保护。

D.一分汗水一分收获,尽管努力了不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离目标总会近一些。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要说梅,我最偏爱的是白梅,它冷艳洁白,一尘不染,清香浓郁。

白得超凡脱俗;白得素雅纯净;白得如冰似雪。

________①但写梅写得最绝的还是林逋: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②王冕也在《白梅》中写道: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③他的诗中不见一个梅字,却把梅的影子和暗香写得入木三分、俏丽可人,使人产生无限联想。

④卢梅坡曾在《雪梅》中写道: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A.③①②④B.④②①③C.④①②③D.②④①③

5.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白杨礼赞》是中国现代作家茅盾的一篇著名散文。

写于1941年3月,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正在坚持抗日战争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B.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小说家、诗人、学者。

他的散文《春》《背影》《济南的冬天》等深受读者青睐。

C.《永久的生命》,是近现代著名作家严文井先生写的一篇散文。

《永久的生命》在写法上,先谈生命的易逝,欲扬先抑;再谈生命的永久,正面展开;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

D.《我为什么而活着》作者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

6.古诗文默写。

(7分)

①《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

,。

②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

,。

③《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

,。

④《答谢中书书》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

,。

⑤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直抒胸臆,表现乡愁的诗句是:

,。

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

⑥《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奇特雄浑壮美景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

⑦《渡荆门送别》比喻描写楚地江水澄澈水雾弥漫的句子是:

,。

二、阅读理解(48分)

(一)阅读《雁门太守行》,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

雁门太守行唐代: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7.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善用表颜色的词,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

B.颈联,分别从视、听两方面写出了战斗悲壮惨烈的场面。

C.尾联,化用典故,写出将士们誓死报效朝廷的坚定决心。

D.本诗主要描绘将士们在边境地区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

8.从修辞或炼字角度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

(2分)

(二)阅读《富贵不能淫》,按要求回答问题。

(12分)

(甲)富贵不能淫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译注》)

(乙)从容就义

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①,系之衣带间。

其词曰:

“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

而今而后,庶几②无愧!

”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③。

临刑,从容谓吏曰:

“吾事毕矣。

”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

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

见闻者无不流涕。

(选自《文山先生全集》)

【注】①自赞:

自我总结。

②庶几:

差不多。

③观者如堵:

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

9.下列加点词解释的有误一项是  (    )(3分)

   A.贫贱不能移(移动)          B.见闻者无不流涕(眼泪)

C.此之谓大丈夫(称作)       D.俄有使使止之(不久)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⑵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

11.以甲、乙两文为据,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

   B.文天祥临刑之际自作绝笔,系之衣带间,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

   C.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D.“见闻者无不流涕”一句,描绘“观者”的反应,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

12.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3分)

                                   

(三)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9分)

据彭德怀司令员说,这就是红军力量所系的主要原则,每次扩大红区都要运用这些原则。

他最后说:

“因此你可以看到游击战要成功,需要这些基本条件:

无畏、迅速、计划周密、机动、保密、行动神出鬼没和坚决果断。

缺一项,游击队就不能取胜。

如果在战斗开始时,他们没有决断,战斗就要拖延时日。

他们必须迅速,否则敌人就能得到增援。

他们必须机动灵活,否则就会失掉运动的有利条件。

“最后,游击队绝对必需得到农民群众的拥护和参加。

如果没有武装农民运动,事实上就没有游击队根据地,军队就不可能存在。

只有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心中,只有实现群众的要求,只有巩固农村苏维埃中的根据地,只有掩护在群众之中,游击战才能带来革命的胜利。

”彭德怀在阳台上踱来踱去,每次走到我伏案疾书的桌子边上时就提出一个论点。

现在他突然停下来,沉思地回想。

“但没有任何东西,绝对没有任何东西,”他说,“比这一点更重要——那就是红军是人民的军队,它所以壮大是因为人民帮助我们。

13、此选段出自名著《》,又名《》是美国著名记者

的不朽经典名著。

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和的图书。

(3分)

14、游击战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3分)

15、联系名著全文,你认为彭德怀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四)阅读《脚步声》,按要求回答问题。

(14分)

脚步声(节选)

陆文夫

①我走过湖畔山林间的小路,山林中和小路上只有我;林鸟尚未归巢,松涛也因无风而暂时息怒……突然间听到自己的身后有脚步声,这声音不紧不慢,亦步亦趋,紧紧地跟随着我。

我暗自吃惊,害怕在荒无人烟的丛林间碰上了剪径①。

回过头来一看:

什么也没有,那声音来自于自己的脚步。

  ②照理不应该被自己的脚步声吓住,因为在少年时我就在黑暗无人的旷野间听到过此种脚步。

那时我住在江边的一个水陆码头上,那里没有学校,只有二里路外的村庄上有一位塾师②在那里授馆,我只能去那里读书。

那位塾师要求学生们苦读,即使不头悬梁,锥刺股,却也要“闻鸡起舞”,所谓闻鸡起舞就是在鸡鸣时分赶到学塾里去读早书。

农村里没有钟,全靠鸡报时。

“雄鸡一唱天下白”,那是诗句,实际上鸡叫头遍时只是曙色萌动,到天下大白还有一段黎明前的黑暗。

我在这黑暗中向两华里之外的学塾走去,周围寂静无声,却听到身后有沙沙的脚步声,好像是谁尾随着我,回头看时却又什么也没有。

那时以为是鬼,吓得向前飞奔,无论你奔得多快,那声音总是紧紧相随,你快它也快,你停它也停。

奔到学塾里上气不接下气地告诉塾师,塾师睡在床上教导我说:

  ③“你不要怕鬼,鬼不伤害读书人。

你倒是要当心人,坏人会来剥你的衣裳,抢你的钱。

  ④老师的教导我终身不忘,多少年来我在黑暗的旷野中行走时从来不怕鬼,只怕人,怕人在暗地里给你一拳,或者是背后捅你一刀。

不过,这种担心近年来也淡忘了,因为近年来我很少在黑暗的旷野中行走,也很少听到自己的脚步声。

  ⑤是的,我听不到自己的脚步声已有多年了,多年来在繁华的城市里可以听到各种各样奇妙的声响:

有慷慨陈词,有嘁嘁私语,有无病的呻吟,也有无声的哭泣;有舞厅里重低音的轰鸣,也有警车呼啸着穿城而过……喧嚣,轰鸣,什么声音都有,谁还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

  ⑥⑦要想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好像必须是在寂寞的时候,在孤苦的时候,在泥泞中跋涉或是穿过荒郊与空林的时候,这时候你才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脚步声:

那么沉重,那么迟疑,那么拖沓而又疲惫;踯躅不前时你空有叹息,无故狂奔后又不停地喘息。

那种脚步声能够清楚地告诉你,你在何处,你是从哪里来,又欲走向何处。

(摘自《北京文学》2001年第10期)

注释:

①剪径:

旧时指拦路抢劫。

②塾师:

指旧时的私塾先生。

16、文章第一节文字写湖畔山林的寂静,第五节文字则写城市的喧嚣,轰鸣,这是什么写法?

用意是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第三节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2分)(1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本文写得耐人寻味。

作者用虚虚实实的笔触,纵意挥洒,创造出一种气象氤氲的情思氛围,层层抒写出他对“脚步声”的哲理感悟,从而给读者以丰沛的启示。

B.在作者看来,能否听到自己的脚步声,不仅说明现实生存环境的改变,而且表明了自己生存状态的不同;而后者关乎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C.“要想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必须是在寂寞、孤苦、在泥泞中跋涉或是穿过荒郊与空林的时候。

“这种情况的”脚步声无非暗示了作者在艰难岁月中孤苦郁闷颓废的心境。

D.作者对人们在喧嚣市声中,清醒的自我意识已丧失殆尽的生存状态感慨系之。

这种深沉的世情感叹包含着作者对现实的深刻针砭,它是令人警醒的振聋发聩之音。

19、文中写了作者少年时和现在两次被自己的脚步声惊吓。

根据下面提示,具体分析这两次的“怕”有何不同。

(3分)

①“怕”的对象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怕”的程度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怕”的感悟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末画波浪线句中的“你”指的是谁?

其中“从哪里来”说的是过去,“在何处”说的是现在,“走向何处”则指向未来,将这三点贯连起来,你认为作者的所谓“走”路,指的是什么?

(3分)

“你”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泥泞中.要把母亲的头巾举起》,按要求回答问题。

(9分)

泥泞中.要把母亲的头巾举起

1、直到我五岁,母亲才肯相信当初医生所说的话——我永远不能说话了!

2、母亲没有任何表情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她觉得我除了不能说话之外,并没有其他任何缺陷。

八岁那年,母亲听村里的人说,“冲喜”也许能让我说话,正好又凑上“八”这个吉利数,就打算办回酒席。

为这事,本来生活就很艰苦的家里.爆发了一场大战。

最后,母亲和父亲把财产分割了,两头猪,一人一头。

母亲二话没说,叫人宰了那头养了将近一年半的大肥猪,摆了几十桌,请了很多人。

看到人们碗里满满的都是肉,成心里忽然有些疼痛。

我知道,那是母亲每天起早贪黑劳作的结果啊!

那天,我使尽了全身力气,也没有叫出“妈妈”两个字。

3、日子依旧平静地过着,我还是不能说话。

但不知道为什么,母亲一直不愿把我带到田野里去。

直到有一天,我再三“央求”,母亲才带我来到田野。

4、田野一望无际,远处是一些树,近处是瓜地。

瓜地里,那些繁密青绿的叶子组最一面面高大而严实的墙壁,阻挡了外面的世界。

田埂上,一些不知名的小草繁茂地生长着,里面还星星点点地夹着开黄花的蒲公英。

这场景真的叫人很爽快。

5、}母亲把我安置在一块宽宽的田埂上,叉把头上那块血红的头巾摘下放到我手里,然后告诉我,待会儿要是听到她叫我,就举起头巾。

这时,我才明白母亲不带我来田野是怕我走失。

6、微凉的风中,母亲朝着深深的田野里走去,每隔一会儿,母亲就要大声地呼喊我几次,我马上就把那块头巾举起来。

母亲站在阳光下努力搜寻,直到看见那块血红的头巾在汹涌的绿色中摇荡,她才迅速..地弯下腰,继续劳作。

7、后来,我看到远处的水塘,想起村里小孩儿手里提着大鱼的情形,顿时心动不已。

于是,我翻下田埂,朝着河塘走去。

8、我蹲在河塘边,呆呆地看着手指般大小的鱼儿游来游去,多可爱啊!

我学着记忆中那些小孩儿的动作,用双手去捧,结果一无所获。

我有些无奈,又有些恼怒,心想,一定要找一个宽大的、能漏水的东西来。

9、我揉捏着母亲的头巾,有些紧张,可一想,这么好的天气,反正是可以晾干的,就双手撑开头巾向水中放去。

看着那些鱼儿在头巾里跳动,我的心里乐开了花,我暗自感谢这头巾,嘴角不自觉地浮现出笑意。

10、正当我开心到忘乎所以的时候,母亲的呼喊声叉传来了。

我不敢将沾满污泥的头巾举起来,心想,母亲呼喊几声后,应该就不会管我了吧。

于是,我屏住呼吸,静静地耗着。

哪知道,那几声呼喊一过,母亲见我仍没把头巾举起来,就立即停止劳作,奔上田埂,呼喊声也逐渐变得焦急而凄厉,一声接着一声

11、我心里万分紧张,不知所措。

我很想告诉母亲我在这里,不用担心,可我叫不出来。

我想要把头巾举起来,可又怕母亲会责罚我。

12、母亲的呼喊声在寂静的田野里越发悲切了,明显地转向哭腔!

我再也忍不住,猛地抓起头巾,一股脑儿地把小鱼倒进水里,拼命摇动那血红的头巾,同时“啊啊’’地大声叫着,我只想让母亲知道我在这里一切都好,只想让她听见后回去继续安心劳作。

13、没想到脚步声、藤草和人的刮碰声响了起来,急促而杂乱,母亲几乎是疯狂地朝着我的方向飞奔而来。

14、突然,“扑通”一声重重的闷响!

15、我猛地站起身来,迅速拨开草丛:

跌倒在泥泞中的母亲,正吃力地向上爬著.暴露在外的双手和胳膊被划出一条条血痕,混和着汗水的头发凌乱她贴左脸上,母亲就这么真实地呈现在我眼前!

16、我激动万分,紧紧抱住母亲“啊啊”地大哭起来。

母亲一边用沾满泥土的双手替我擦着泪水,一边安慰着我。

17、从那以后,我终于知道,生命里不管遇到何等诱惑与伤痛,都要在母亲的第一声呼喊后,迅速地举起那块血红的头巾。

因为,这能让母亲少走些泥泞的路;因为,这是对母爱最简单的回应。

(选自《最阅读》,有删改)

21.请阅读选文③一⑩段,完成下面表格(4分)

段落

③~④

⑤~⑥

⑦~⑨

⑩~12

13~16

内容

母亲带我到田野

母亲怕我走失呼喊我,我用头巾回应

A

母亲呼喊、寻找我,我终于回应

B

22、请选择角度说说下列句子表达的效果。

(3分)

①瓜地里,那些繁密青绿的叶子组成一面面高大而严实的墙壁,阻挡了外面的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她才迅速地弯下腰,继续劳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选文中母亲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写出依据。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表达(50分)

24.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生活中的一丝阳光,爸爸妈妈的一个眼神,朋友的一次帮助……都让我们感到了温暖,请以《温暖,就是那么简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选材具体,抒发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③书写工整、规范。

2、那一步,可能是决定,可能是行为……迈出那一步,也许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也许是不断实践的必然……迈出那一步并不容易。

请以“终于迈出了那一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附:

八上语文第四单元检测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1、A;2、D;3、D;4、B;5、B;

6题古诗文默写

1_x0001_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②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③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④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⑤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⑦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二、阅读理解:

7、B项的赏析有误,写战斗悲壮惨烈场面的是颔联,不是颈联。

“角声满天”是从听觉角度进行描写的,“凝夜紫”是从视觉角度进行描写的。

8、修辞角度:

运用比喻和夸张,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赞美了守边将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炼字角度:

“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成功渲染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危急形势。

9、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重点文言词语意思的把握:

A项,“移”在这里是“动摇”的意思。

10、富贵不能使他骄狂,贫贱不能改变他的心志,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

问集市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

11、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意的理解和把握:

D项,“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表述有误,应是:

为了表现文天祥从容就义的气节。

12、文天祥被俘后面对死亡,面对威逼利诱,一身浩然正气,从容就义,正是孟子“大丈夫”论断中“威武不能屈”的体现。

附【乙】文翻译:

文天祥将被押出监狱前,就写下遗书自我总结,桂在衣带间。

那文词写着:

“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因为)已经尽了人臣的责任,所以达成了仁德。

读古代圣贤的书,所学的(不是成仁取义的事又)是什么事呢?

从今以后,我差不多就没有愧疚了!

”(他被)押过集市时,精神得意,如往常一样。

围观的人多得像一道墙。

即将受刑时,他不慌不忙地向执刑的官吏说:

“我的事都已经做完了。

”问集市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

不久,有使者(前来传令)让行刑停止,到达时(文天祥)已经死了。

看到、听到的人,没有不伤心流泪的。

13、《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经典名著。

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

14、游击战获得成功的原因:

(1)战地领导必须无畏、迅速、计划周密、机动、保密、行动神出鬼没和坚决果断。

(2)游击队绝对必需得到农民群众的拥护和参加。

15、①乐观、豁达、勇敢的精神品质。

②彭德怀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这件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

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表现了他率真的个性,作者是很欣赏的。

③“兔子一般窜了出去”,抢先到达山顶,不仅表现彭德怀身体健康、动作敏捷,还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统率大军的指挥员不失活泼、天真的个性。

16、烘托衬托当时环境的寂静,为听到声音渲染气氛。

反衬写自己在城市中的生活,为作者在静的环境中听到声音的有所感悟埋下伏笔。

17、坏人比鬼更可怕(防坏人应甚过防鬼)

18、C在这种情况下,“脚步声”不但是孤寂心境的象征,而且也是孤军奋战精神的象征。

19、①少年时怕的是鬼,现在怕的是人

②少年时怕鬼一路飞奔,现在害怕只是回头来看

③少年时怕后知道“鬼不可怕”,现在怕后明白“我已经好久没有听到自己的脚步声了”

20、对比(比照、衬托)城市的“噪”和山林的“静”形成对比,噪中显静,说明我们只有心静才能自省5、“你”指的是读者,泛指现代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当然也包括作者。

  这里的走路,指的是探索人生之路。

21、A我用母亲的头巾捕鱼B我终于找到来寻找我的母亲

22、①.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叶子繁密的特点。

②“非常快”的意思,表现出母亲找到“我”之后放心和急于继续劳作的心理。

23、

(1)坚强:

如坦然接受“我”不能说话的事实。

(2)细心:

如叮嘱“我”听到呼喊后举起头巾。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