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46574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半年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下半年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下半年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下半年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下半年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半年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docx

《下半年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半年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半年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docx

下半年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1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综合素质试题(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

  A.促进学生专业发展B.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C.教育面向全体学生D.引导学生协调发展

  2.依据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的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培养学生特长B.发展学生潜能C.尊重学生个性D.私拆学生信件

  3.“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理论依据是()。

  A.个体需求具有层次性B.气质类型具有多样性

  C.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D.人类发展具有共同性

  4.董老师上游戏课时,小明总爱举手,但答题经常出错;小强不爱举手,但老师点他答题却总能答对。

老师下列做法中,最合适的是()。

  A.批评小明总出错,表扬小强爱思考

  B.表扬小明爱举手,批评小强不发言

  C.批评小明总出错,批评小强不发扬

  D.激发小明勤思考,鼓励小强多举手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对中小学教师实行()。

  A.每两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B.每三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C.每七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D.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6.“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句话体现的原则是()。

  A.国家性原则B.公共性原则C.方向性原则D.强制性原则

  7.学生小涛经常旷课,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学校的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将他交给家长批评教育B.了解情况后耐心教育他

  C.等待他自我醒悟并改正D.批评教育无效就开除他

  8.李老师就校务公开问题向学校提建议,李老师的做法是()。

  A.行使教师权利B.履行教师义务

  C.影响学校秩序D.给学校出难题

  9.课间,小莉正在同学面前大声朗读小娟的日记,被走进教室的小娟发现,小娟找到班主任诉说此事,班主任最恰当的做法是()。

  A.制止小莉这种行为B.批评小娟总是告状

  C.劝说小莉不要声张D.劝说小娟宽容小莉

  10.教师对解除收容教育、劳动教养后回校复学的未成年学生应当()。

  A.限制其与其他学生接触B.限制其使用学校的设施

  C.按其以往的表现评价其品行D.允许参加学校各项活动

  11.班主任张老师按照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调整座位,将考试成绩后5名的学生安排在教室的最后一排。

张老师的做法()。

  A.是激发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B.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C.是管理班级的有效手段D.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12.某中学教师李某对学校给予他的处分不服,李某可以提出申诉的机构是()。

  A.学校教工代表大会B.当地县级人民政府

  C.当地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D.所在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13.从根本上说,教师的教育威信来自于()。

  A.教师高尚的教育人格B.社会尊师重教的传统

  C.教师的社会地位优势D.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

  14.有位学生将几片纸屑随意扔在走廊上,王老师路过时顺手捡起并丢进垃圾桶,该学生见状后满脸羞愧。

王老师的行为体现的职业道德是()。

  A.廉洁奉公B.为人师表C.爱岗敬业D.热爱学生

15.下图漫画讽刺了某些教师的行为。

这种行为所违背的师德规范是()。

A.依法执教B.廉洁从教C.爱岗敬业D.热爱学生

  16.教师进行人格修养最好的策略是()。

  A.取法乎下B.取法乎中C.取法乎上D.无法即法

  17.创立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门捷列夫B.波义耳C.居里夫人D.波尔

  18.下列选项中,由美国发明家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发明的是()。

  A.天文望远镜B.互联网C.电子计算机D.电话

  19.下列对平面几何中有关三角形性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B.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C.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都是45度D.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

  20.下列选项中,一举推翻清王朝统治的历史事件是()。

  A.金田起义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21.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阐述的主要内容是()。

  A.基因理论B.条件反射C.进化论D.细胞学说

  22.在我国文学史上,被称为“诗仙”、“诗圣”、“诗鬼”的唐代诗人是()。

  A.杜甫李白贾岛B.李白杜甫李贺

  C.李白杜甫白居易D.杜甫李白李商隐

  23.下列选项中,由冼星海作曲的歌曲是()。

  A.《黄河大合唱》B.《义勇军进行曲》

  C.《天路》D.《我的祖国》

  24.下列选项中,以“孔雀舞”著称的少数民族是()。

  A.土家族B.傣族C.藏族D.蒙古族

  25.下列人物中,以画马著称的是()。

  A.齐白石B.吴冠中C.徐悲鸿D.黄宾虹

  26.下列选项中,属于专用的图形图像加工处理软件的是()。

  A.CoolEditB.PhotoShopC.PowerPointD.MindManager

  27.使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时,如果要插入图片,下列不能完成该项操作的是()。

  A.在PowerPoint菜单栏中选择“插入”→“图片”→“来自文件”→选择路径和文件,点击“插入”

  B.复制图片,在PowerPoint编辑页面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粘贴”

  C.复制图片,在PowerPoint菜单栏中选择“编辑”→“粘贴”

  D.在PowerPoint菜单栏中选择“插入”→“图片”→自选图形,选择图片文件

  28.“我要是谈了我朋友的隐私,他准会大发脾气;我朋友没有大发脾气。

”由此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A.我谈了我朋友的隐私B.我朋友是个温和的人

  C.我没谈我朋友的隐私D.我朋友为人倒是挺不错

  29.“数学家希尔伯特、华罗庚都是教育家。

”由此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A.数学家都是教育家B.有的数学家是教育家

  C.教育家都是数学家D.教育家都不是数学家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

30.材料一:

一天,一位老师给学生上科学课,主题是“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老师安排学生去校园里甚至校外的大自然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并要求做好记录。

走出课堂的孩子们显得很兴奋,不久,一位同学跑过来说:

“老师,我找到一只蚂蚱。

”其他同学围过来看,突然一个同学说:

“这是一只公的。

”围观的同学哄堂大笑。

老师问道:

“你怎么知道的?

”“我观察的,公蚂蚱有劲,跳的高。

”他自信的说。

这是孩子最直接的推理,确实难能可贵啊!

老师及时表扬道:

“你真是一个小生物学家,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希望你能认真研究一番。

”孩子认真地点点头。

就在这时,又一位同学跑过来告状:

“一个同学把蚂蚱踩死了。

”老师很快意识到这时一个绝好的教育机会,他走过去,几个同学正在气呼呼地责备那个同学,这位老师说:

“蚂蚱也是一个有生命的物体,我们应该爱护有生命的物体。

我相信,这位同学一定是无意踩死的。

这样吧,老师提一个建议:

不如挖一个坑,把他安葬了吧!

”于是,在学校的草地上,举行了一场特殊的“葬礼”。

可以说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珍惜,会比很多遍的说教来得更为深刻有效!

  问题:

试从教师职业理念的角度,评析该老师的教学行为。

(14分)

31.材料二:

何老师班上的小龙,经常迟到、旷课,不完成作业,还欺负同学。

在多次批评教育无效后,何老师决定到他家去一趟,向他父母告状。

到小龙家时,何老师惊奇地发现他正在做家务,见到何老师,小龙吃了一惊,但还是喊了一声“老师好”后跑回房里。

在同小龙父母交谈后,何老师了解到小龙家庭贫困,父母每天早出晚归,疏于教导,让孩子养成了一些坏习惯。

但这孩子在家还挺懂事,也能帮忙干活。

于是,何老师把本来告状的话收了回来。

第二天,何老师在班上表扬了小龙懂礼貌,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在家能做家务,希望同学们能像小龙学习。

接下来,老师安排他负责班级卫生工作,并对他的尽职尽责行为及时予以表扬。

没过多久,小龙在课堂上认真多了,同学关系也融洽了,还成为了老师的得力助手。

  问题: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何老师的教育行为。

(14分)

32.材料三:

比如园里那一棵古松,无论是你、是我或是任何人一看到它,都说它是古松。

但是你从正面看,我从侧面看,你以幼年人的心境去看,我以中年人的心境去看,这些情境和性格的差异都能影响到所看到古松的面目。

古松虽只是一件事物,你所看到和我所看到的古松却是两件事。

假如你和我各把对古松的印象画成一幅画或是写成一首诗,我们俩艺术手腕尽管不分上下,你的诗和画与我的诗和画比较,却有许多重要的异点。

这是什么缘故呢?

这就由于知觉不完全是客观的,各人所见到的物的形象都带有几分主观的色彩。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一棵古松。

我们三人可以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

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颗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劲拔的古树;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

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

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它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是聚精会神的观赏它的苍翠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那股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从此可知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相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相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

古松的形相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

极平常的知觉都是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摘编自朱光潜的《谈美》)

问题:

(1)作者为什么说(园里)“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

(4分)

(2)请另举一例,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子”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的理解。

(10分)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50分)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教师的期望,也是他师范教育实践的指导思想。

有人说:

“教师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所以,‘学高’太重要了。

”有人说:

”教师以育人为天职,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身正’最重要。

“……那么,你的看法呢?

请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不少于1000字。

 

201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综合素质试题(中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DCDD6-10BBAAD11-15BCABB16-20CADCC

21-25CBABC26-29BDCB

二、材料分析题

  30.【参考答案】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科学课。

从教师职业理念的角度,该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师观。

  

(1)该教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得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

素质教育要以培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