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淀粉食品生产.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46338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5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节 淀粉食品生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四节 淀粉食品生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四节 淀粉食品生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四节 淀粉食品生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四节 淀粉食品生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节 淀粉食品生产.docx

《第四节 淀粉食品生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节 淀粉食品生产.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节 淀粉食品生产.docx

第四节淀粉食品生产

第四节淀粉食品生产

淀粉是自然界最丰富的物质之一,作为重要的可再生工业原料,主要用于食品、纺织、造纸、水产饲料、制药、化工、机械、石油、建筑等行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

对淀粉的极大需求推动了淀粉工业的发展,因此淀粉工业也被称为黄金产业,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淀粉及其相关制品工业迅速发展。

1989年我国淀粉产量为111.7万吨,2005年淀粉产量为1110万吨,为世界第二位。

特别是2000~2005年的平均每年的递增速度为16.9%,呈现出灿烂的发展前景。

一、米类淀粉粉丝类产品的制作

米粉丝亦称米面或米粉干,是用大米经过精细加工而成,形如粉丝的一种米制食品。

是我国和我省有的稻米产区的家常食品,现已逐渐向商品化生产发展,城市人民也能在粮食或食品商店买到米粉丝。

“速煮米粉丝”、“方便米粉丝”亦已研制成功,投产应市。

米粉丝的加工方法如下

1、工艺流程:

白大米→洗涤→浸渍→制浆→蒸熟→制丝→再蒸熟→干燥→成品。

2、制作要点:

洗涤、浸渍:

将白大米放入洗米机或洗米槽中洗干净,再放入浸米槽中浸渍2~3小时。

制浆:

把浸好的米放入磨碎机中,加适量水磨成米浆,再用压榨机榨去水分,制得块状湿淀粉。

蒸熟:

把湿淀粉破块,充分揉摩后,放入蒸茏中蒸至八成熟。

制丝:

将八成熟的淀粉小块用滚轴压片机压成薄片,再用制丝机制成条。

再蒸熟:

把制好的米粉条立即放入蒸笼内蒸至完全成熟。

取出用清水快速冷却洗去粘物质。

干燥:

把洗净的米粉条整形后放在干燥板上,置于架上晒干,即为成品。

二、米类淀粉方便食品的制作

α化方便米饭是一种将大米先进行工艺蒸煮熟化后,在将其松散干燥,再进行筛选整粒得出的一种含水率≤8%的熟化米饭,食用时只要在宫器中倒入适量的开水,几分钟后便可让α化米糊化还原成米饭蒸熟时的状态,口感跟家里煮的饭完全一致,这类米饭目前是国际方便米饭行业的主流产品,食用方便、保质期长,可根据不同区域的人的口味搭配鲜香的菜肴,是出门旅游、野外工作的时尚方便主食。

淀粉α化又称为淀粉湖化。

淀粉在高温下溶胀、分裂形成均匀湖状溶液的特性,称为淀粉湖化。

含淀粉的粮食经加工熟制,就是将淀粉α化,α化大米就是已经熟制的大米,又称为方便米饭。

“老化”是“α化”的逆过程,老化后的淀粉,不仅口感变差,消化吸收率也随之降低。

方便米饭工艺特点:

(一):

浸泡目的:

使大米充分吸收水分,为淀粉糊化创造必要条件。

方法分为常温浸泡和加温浸泡。

变化:

1.营养成分变化:

许多有价值的营养成分都是水溶性的,应尽量缩短浸泡时间。

2.米色变化:

加深,降低商业价值。

原因:

浸泡时由于酶,特别是淀粉酶活性,糖与米粒中的氨基酸反应,加深了米粒颜色。

(二:

)酶处理:

1.直链淀粉。

水解成小分子糖,支链淀粉也可降解到一定程度。

2.吸水性或持水力增强。

3.口感及风味:

更松软,硬度减少,有甜味。

4.出品率:

制造商获更大效益。

(三:

)渗糖:

就是用糖分取代水分子所占用米粒的内部结构间隙,避免糊化后的干燥工序导致淀粉回生。

工艺要求:

1.渗糖前水分要求。

2.渗糖液。

3.米粒中糖分含量。

去糖:

目的:

米粒经过糖液浸泡后,,需要去除黏附在米粒表面的糖分,为防止最后的米饭变的过甜。

也是为了提高干燥效率和避免因糖分而产生的光泽。

方法:

离心分离。

(四.)蒸煮熟化:

目的:

使大米中的淀粉α化,从而使大米熟化。

方法:

蒸煮锅内蒸煮成熟大米饭。

影响因素:

蒸煮时间和加水量。

(五:

)离散处理:

目的:

大米经过蒸煮或炊煮后,因米粒表面α化,米粒之间常常有相互粘连起来,影响米粒的均匀干燥和颗粒分散。

导致成品米饭复原性差,产品出品绿低等,因此,将蒸煮或炊煮的米饭颗粒反三即离散。

方法:

1.在浸泡水中添加柠檬酸等有机酸。

2.在米饭中添加时评油脂或乳化剂与甘油混合。

3.国内在生产常用机械方法:

扒松机。

4.短时间内冻结处理。

5.日本最新研发出来米饭离散液。

(六:

)干燥:

1.热风干燥2.微波干燥3.冷冻干燥4.膨化干燥。

三、糯米汤圆的制作

汤圆是著名小吃之一,也是中国的代表小吃之一,历史十分悠久。

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

当时各地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

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

据说元宵象征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制作工艺包括:

(1)原料加工、(2)制作馅料、(3)调制面团、(4)汤圆成型;

1、芝麻汤圆

原料:

适量的糯米、大米,适量的白糖、麻酱、挑仁(压碎)、芝麻、化猪油。

做法:

1.将糯米与大米混合(5000克糯米可加1000克大米),水浸1一2天,用磨磨细,放入布袋内,悬空吊浆,制成面粉。

2.将白糖、麻酱、桃仁、芝麻、化猪油和面粉混合拌匀,制成小方块馅料待用。

3.将面粉加入适量凉水揉和,取一小块捏扁,放入切好的馅料封口揉圆。

4.将水烧开后放入汤圆,煮时火不宜过旺。

汤圆浮上水面,稍过一会儿捞出即可。

2、水磨汤圆

原料:

  

压干的新鲜水磨粉1500克,澄沙馅1000克(如用鲜肉只需750克)。

  

做法:

  

1.取水磨粉250克,用适量的水揉和成粉团,拍成饼,当水煮沸时放入锅内,煮成熟芡捞出,浸入冷水。

再用水磨粉1250克放人缸中,用双手搓擦,同时把从水中取出的熟芡放入碎粉粒中,揉拌成粉团,盖上湿布,待用。

  2.按量揪剂(每500克20个),将剂捏成锅形,放入澄沙馅,随后将边逐渐收口,即咸汤团。

  3.待水煮沸时,将汤团下锅,用勺沿锅边推转,当汤团浮出水面时,加少许冷水,再煮7一8分钟,当汤团的皮看上去是深玉色,有光泽即熟。

  营养价值:

面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及维生素e。

吃全麦食品是健康、减肥的新潮流。

3、肉汤圆

原料

  适量的糯米、大米、瘦肉末、酱油、胡椒、料酒、姜末、冬菜末、葱花。

做法:

  1.将糯米与大米混合,浸1一2天,用磨磨细放入布袋内悬肉汤圆空吊浆,制成面粉。

  2.在锅中倒入油少许,油七成熟时下肉末炒熟,加入酱油、胡椒、料酒、姜末,入味后起锅装盘。

  3.熟肉末晾凉后,加入适量的生肉末、冬菜末、葱花,拌匀后放冰箱里冷冻,切成小块为馅心。

  4.将面粉加入适量冰水的揉和,取一小块捏扁,包入馅心揉圆。

  5.将汤元下锅煮,火不宜过旺,见汤圆浮上水面即捞出。

  6.在碗中放入适量的酱油、胡椒、味精、化猪油、葱花等,冲入适量高汤,将捞出的汤圆放入即可食用。

4、拔丝小汤圆

食谱原料  糯米粉300克,绵白糖300克,猪板油25克,青红丝、桂花、瓜子、芝麻少许,糖稀50克,熟面50克,花生油750克(实耗100克)。

拔丝小汤圆

制作方法  1、将青红丝切碎与猪油、白糖150克、桂花、熟面、糖稀、瓜仁等配料和成水晶馅;  2、将和好的馅砸成三毫米厚的片,切成三毫米见方的丁,沾水放人糯米粉用簸箕摇晃,反复三次即成生汤圆;  3、在炒勺中倒入花油,烧至六七成熟时,下入汤圆并用筷子拨开,漂浮后用漏勺捞起,用小勺拍开口;  4、将炒勺置火上,注入少许清水,下入白搪150克,炒至金黄色时下入汤圆,离火颠勺,撒入青红丝、芝麻等即成。

5、脂油汤圆

原料:

  糯米1500克,白糖500克,板油150克,青梅、桃仁各50克,芝麻、桂花各25克。

 

做法:

  1.糯采用水浸泡4小时,捞出换水,磨成吊浆。

  2.板油、白糖按脂油馅制法,做好后与炒熟的芝麻粉、剁碎的青梅、柱花等配料,拌合成馅。

  3.用水将三分之一的吊浆煮熟,放入冷水,浸泡后,用三分之二的生吊浆与熟吊浆和成粉圆,将粉团搓成长条,按量揪剂。

再把剂子捏咸小酒杯形,包馅收口,捏成汤圆。

  4.待水煮沸时,将汤圆下锅,汤圆浮上后即可捞出。

四、粉丝的制作

(一)传统粉丝的生产

粉丝是用淀粉做成的传统食品,配在荤素菜里皆宜,在国内外均有广阔市场。

粉丝以豆类淀粉做成的为最好,细滑强韧,光亮透明;蕉藕淀粉做的能与豆粉丝媲美;薯类淀粉做的次之。

制作方法

1.锉粉:

将含水量约为40%的粉团,用带孔的金属锉板锉成大小均匀的碎粉。

2.打糊(也叫打芡):

打糊用的碎粉里,应按和面的多少而定。

如和面碎粉为20~25公斤,打糊碎粉应称取2.5~3公斤。

放入和面缸中,加入35~40℃的温水1.5~2公斤,使碎粉吸水发糍,再用光洁的木棒进行搅拌,同时从缸边徐徐加入约70℃的热水2~3公斤,使粉温达到45~50℃,用大棒急速搅拌,再加沸水9~10公斤,使淀粉糊化,糊体透明、均匀,并用手指试时可拉成细丝。

为了增强面糊的粘度,须将面缸放在盛有热水的木桶中,维持所需要的温度。

番薯淀粉在打糊时可加适量明矾粉。

3.和面:

取碎粉20~25公斤,分几次加入面缸。

加入时用双手将面糊上掏,并把碎粉压下,动作要迅速而有节奏,待碎粉加完一直和到不见生粉为止。

4.揣面:

为了使面团有较强的韧性,揣面时双手握拳,左右上下交替地揣入面团中,使粘性渐增,硬性渐减。

揣财时面团的温度始终要维持在40℃以上。

漏面时,留在面缸里的面团仍须继续揣和,以保持面团的柔软。

5.漏面:

将揣好的面团通过漏瓢拉成细丝,漏入热水锅中。

漏瓢是有铝或马口铁皮做成的上口径为22厘米、底径为17厘米、边高约10厘米的圆瓢,底面稍凹并有孔径约1毫米的漏孔70个,口边有柄,柄对面有一小孔。

漏面开始时,从面缸中捧一块面团,放入漏瓢中并用手轻轻拍击面团,使面团漏成面条。

待面条粗细一致时,将瓢迅速移到水锅的上方,对准锅心。

瓢底与水面的距离决定了粉丝的粗细,一般为50厘米。

漏面时锅中的水温须始终维持在95℃至97℃之间,水不能沸腾。

漏瓢中的面团漏到1/3时,应及时添加面团。

从漏飘底下漏出的面条,落入热水后,受热便成韧而透明的水粉丝。

6.拉锅:

就是用长竹筷将锅中上浮的水粉丝,依次拉到装有冷水的拉锅盆中,再顺手引入装有冷水的理粉缸中。

拉锅的技术性较强,应控制好粉丝在锅中的受热时间,随时理出粉丝断头,并要指挥烧火工控制火候。

7.理粉:

将理粉缸中的水粉丝清理成束,围绕成圈,圈的周长应视水粉丝的韧性大小而定,韧性大可长一些。

每束绕10圈以后剪断,然后串上竹竿,挂在木架上将水粉丝理直整平,挂约2小时,使粉丝内部完全冷却以后,再从架上取下,泡入清水缸中漂浸过夜,第二天即可取出晾干。

冬天可在水中浸2~3日,夏天浸1日须换水,换水以后可继续浸3~4日。

8.晾干:

水粉丝取出后宜在微风中或微弱阳光下晾干,切忌烈日曝晒和严寒冰冻,晾2~3日后水分含量低于16%时,即成为干粉丝,便可进行整理包装。

(二)宽粉丝的生产

 

生产粉丝,历来均采用60%的豆类淀粉为原料,再配以其它淀粉原料方能生产。

近年来粉丝生产工艺相应有所改变,目前已有很多豆类淀粉代用工艺,只须30%的豆类淀粉原料,再配以其它淀粉,即可制成粉丝。

  

原料配方豌豆淀粉30%玉米淀粉40%甘薯淀粉30%  

主要设备  

1.打糊和面部分:

主要采用带有搅拌浆叶的罐,进行打糊和面。

  

2.制皮蒸皮部分:

主要设备有帆布带传送装置、刮板和蒸釜。

传送带的作用是将淀粉糊传送到蒸釜进行蒸发。

刮板则是将从打糊罐下口流到帆布带上的淀粉糊均匀摊平。

蒸釜分两部分,在帆布带下面为加热部分,设有带孔的排气管,在帆布带上面部分为盖,帆布传送带通过蒸釜时,淀粉皮即可蒸熟。

  

3.烘皮叠皮部分:

需配置一个烘室,在烘室底部设有蒸汽管路供烘热用。

烘室顶部应安装鼓风机,鼓风机有送风筒和吸风筒,吸风筒直接与风室下部相连通,送风筒以支管自下而上排列与烘室相通,故烘室内采用循环风。

烘室内有链条传送带,将粉皮由最低层传送带自下面上直至运行到最高一层出烘干室。

叠皮则为人工。

  

4.切条烘条部分:

切条采用一组切刀机,烘条设烘条室。

烘条室顶部安鼓风机,鼓风机有吸风筒和送风筒,送风筒口装有散热片,可预热鼓入烘室的空气。

粉条用钢丝拉网传送带输送。

  

制作方法  

1.打糊和面:

先取4%豆类淀粉用开水打成稀糊。

淀粉与水之比为12∶100,然后加入其余淀粉,并加温水和面,使其浓度达到波美浓度27°。

  

2.制皮与蒸皮:

将和好的淀粉糊均匀迅速地放到帆布输送带上,利用刮板摊平刮匀,厚度约为1.5毫米,摊好的糊随传送带输入蒸釜,温度为100℃,自入釜至出釜时间约为2分钟。

  

3.烘皮断皮:

蒸熟的淀粉皮随传送带进入烘干室,室温为70℃,送循环风,淀粉皮自上而下运行通过烘室,大约40~45分钟,然后进入断皮工序,淀粉皮自烘室运出,人工切断,每段1米长。

  

4.叠皮定型:

每两张断皮叠放一起,再叠成四折,长100厘米、宽18厘米,然后码垛,以叠皮自重压实,定型24小时,以待切条。

  

5.切条烘条:

将叠好的定型压实的淀粉皮入切刀,切成宽4~5毫米的粉条,由传送带送入烘条室。

烘室温度50℃,使用循环风,粉条由传运带输送自上而下运行,大约经80分钟,出烘室,直接送到包装案上验收包装。

  

6.捆把验收:

每150~200克捆为一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