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人机试题库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45761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人机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安全人机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安全人机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安全人机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安全人机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人机试题库及答案.docx

《安全人机试题库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人机试题库及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人机试题库及答案.docx

安全人机试题库及答案

《安全人机工程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明适应:

当人从黑暗处到光亮处,有一个对光适应的过程。

暗适应:

在黑暗中视觉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

视错觉:

人观察外界物体形状和图形得的印象与实际形状和图形不一致的现象

视力:

能够辨出视野中空间距离非常小的两个物体的能力。

动视野:

当头部固定不动,眼球自由转动时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静视野:

指当头部固定不动时所能看到的正前方空间范围

眩光:

当人的视野中有极强的亮度对比时,由光源直射出或由光滑表面的反射出的刺激或耀眼的强烈光线

方差:

描述测量数据在中心位置(均值)上下波动程度差异的值

标准差:

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人机界面:

就是人和机在信息交换和功能上接触或互相影响的领域

掩蔽效应:

一个声音的听阈因另一个声音的掩蔽作用而提高的效应

可靠度:

指系统设备或元件等在预期的使用周期内和规定的的条件下完成其规定功能的概率

视觉疲劳:

长时间不恰当用眼之后出现视觉模糊、干涩、流泪、眼眶酸痛的现象,甚至发展为头痛、恶心、眩晕、乏力等全身不适应的综合症。

闪光融合值:

当闪光频率增大到某一值时,人眼对高于这个频率以上的闪光没有辨识能力感觉它是连续的光源

作业接触空间:

人体在规定的位置上进行作业,必须触及的空间。

作业活动空间:

人体在作业时进行其他活动时,人体自由活动所需要的范围。

色彩三要素:

明度、色调、饱和度

色调:

不同波长所引起的不同感觉

彩度:

饱和度,颜色的鲜艳程度,某种颜色含该色量的饱和程度

安全防护空间:

为了保障人体安全,避免人体与危险源直接接触所需要的空间

疲劳:

当人体内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平衡不能维持,作业能力出现明显下降时叫疲劳

静态测量:

指被测者在确定的静止状态下,如立姿或坐姿,利用人体测量仪器进行的测量。

动态测量:

在人体从事某种活动的情况下,对运动着的人体进行的测量。

二、填空题

1、人机工程学的分支有工效人机工程学和安全人机工程学。

2、经验人机工程学时期的三项著名试验是铁锹作业试验研究、砌砖作业试验、肌肉疲劳试验。

3、人机关系主要体现在人和机的关系上。

4、影响人机系统的因素有人、机、环境。

5、人机系统的功能有信息接受、储存信息、处理信息和执行功能四种。

6、人的视野通常用角度表示。

7、设计中一般以静视野视野为依据。

8、在听觉阈限范围内的声压级变化范围为0-120分贝。

9、人体测量的基准面有水平面、矢状面、冠状面和眼耳平面。

10、当噪声的声压级超过语音10分贝时语音全部被掩蔽。

11、若男性身高的第5百分位数为158.3CM则有95%男性身高大于158.3CM

12、若女性身高的第95百分位数为165.9CM则有5%女性身高大于等于165.9CM。

13、影响热环境条件的主要因素有空气温度、空气流速、湿度和热辐射。

14、人机工程学是运用生理学、心理学、生物力学和其它有关学科知识,使机器和人相互适应,创造舒适和安全的环境条件,从而提高工效的一门科学。

15、现代人机工程学研究的方向是:

把人机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研究,以创造最适合于人工作的机械设备和作业环境。

16、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人机工程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从安全的观点出发,为进行系统安全分析和预防伤亡事故和职业病提供人机工程学方面知识的科学体系。

17、研究人机系统中人的各种特性是安全人机工程学的主要研究范围和内容之一,而人机系统中人的特性是指人的心理特性和生理特性。

18、作业方法研究包括作业的姿势,体位、用力、作业顺序,合理的工位器具和工卡量具等的研究,目的是消除危险因素。

19、人体尺寸测量时,被测者的立姿应使两足大致呈45°夹角,体重均匀分布于两足。

20、人体测量基准面的定位是由三个互为垂直的轴(铅垂轴、纵轴、横轴)来决定的。

21、测量基准面中,通过铅垂轴和纵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矢状面。

22、测量基准面中,通过铅垂轴和横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冠状面。

22、通过左、右耳屏点及右眼眶下点的水平面称为眼耳平面。

23、表示样本的测量数据集中地趋向某一个值,该值称为平均值。

24、人体测量的数据常以百分位数来表示人体尺寸等级,最常用的是以第5%、第50%、第95%三种百分位数来表示。

25、描述测量数据在中心位置(均值)上下波动程度差异的值叫方差。

26、人体测量的数据常以百分位数来表示人体尺寸等级,其中第5百分位数是代表“小”身材,是指有95%的人群身材尺寸大于此值。

27、一般来说,设计和确定作业空间尺寸的根据,必须保证至少90%的用户的适应性、兼容性、操作性和维护性,即人体主要尺寸的设计极限应根据第90百分位数的值确定。

28、必须适应或允许身体某些部分通过的空间尺寸(象通道、出入口、防触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等),应以第90百分位的值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

29、人的感觉按感觉器官分类共有8种,通过眼,耳,鼻,舌、肤五个器官产生的感觉称为“五感”,此外还有运动觉、平衡觉、空间知觉等。

30、人的知觉一般分为平衡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与社会知觉等。

31、人眼所能感受到的电磁波长为380-780毫微米,这个波长范围的光称为可见光。

32、感觉器官经过连续刺激一段时间后,敏感性会降低,产生适应性。

所谓“久居兰室而不闻其香”就是这个原因。

33、人眼在不同颜色刺激下的色觉视野是不同的,称为色觉视野。

人眼对白色视野最大,对黄、蓝、红色依次减小,而对绿色视野最小。

34、由于生理、心理及各种光、形、色等因素的影响,人在视觉过程中,会产生视错觉等现象。

35、当人的视野中有极强的亮度对比时,由光源直射出或由光滑表面的反射出的刺激或耀眼的强烈光线,称为眩光。

36、眼睛的水平运动比垂直运动快,即先看到水平方向的东西,后看到垂直方向的东西。

所以,一般机器的外形常设计成横向长方形。

37、如需要人的视线突然转动时,应要求慢一些才能引起视觉注意。

为此,应给出一定标志,如利用提示预先引起人的注意,以便把视线转移放慢。

或者采用____的结构。

38、正常情况下,人的两耳的听力是一致的,因此,根据声音到达两耳的强度和时间之差可以判断声源的方向。

39、判断声源的距离主要依靠声压和主观经验。

一般在自由空间,距离每增加一倍,声压级将减少_3dB。

40、疲劳有一定的积累效应,未完全恢复的疲劳可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存在到次日。

41、提高作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是减轻疲劳、提高作业安全可靠性的根本措施。

42、表示量的刻度显示形状有圆形、半圆型、竖直型、水平型和开窗型等五种。

43、实验表明,在数字、字母、几何形状、位置和色彩这五种常用的视觉编码方式中,数字编码最为有效,而____的效率最低。

44、听觉传示装置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音响及报警装置,另一类是语言传示装置。

45、报警装置最好采用变频的方法,使音调有上升和下降的变化。

46、在一定视距下,能引起人注意的信号灯,其亮度至少____倍于背景的亮度,同时背景以____为好。

47、控制器到位时应使阻力发生一种变化,作为反馈信息传达给操纵者,这种变化可以是操纵到位时操纵阻力突然变小或操纵阻力突然变大两种情况。

48、由于控制器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系统的变化,因此,应尽量使控制器的操作方向与系统过程的变化方向一致。

49、刻度盘指针仪表最宜用于检查显示和动态显示。

50、人体在规定的位置上进行作业时(如操纵机器、维修设备等),必须触及的空间,即作业范围,或称为作业接触空间。

51、人体在作业时或进行其他活动时(如进出工作岗位、在工作岗位进行短暂的放松与休息等),人体自由活动所需要的范围,即作业活动空间。

52、作业空间设计要着眼于人,落实于_设备。

53、作业环境中的照明一般有三种形式,即人工照明、自然照明、混合照明。

54、为了鉴别和分析比较色彩的变化,人们提出了色彩三要素作为鉴别色彩的标准,也可称之为三个基本特性。

55、在非彩色中,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明度最低。

56、安全人机系统主要包括人、机、环境三部分。

57、人机系统设计是在环境因素适应的条件下,重点解决系统中人的效能、安全、身心健康及职业卫生的问题。

58、在功能分配时,首先考虑机器所能承担的系统功能,然后将剩余部分功能分配给人。

59、构成系统的各单元之间通常可归结为串联配置方式和并联配置方式两类。

60、就机器设备而言,可靠性是指机器、部件、零件在规定条件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三、选择题

1、(①)是世界上开展人机工程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但本学科的奠基性工作实际上是在英国完成的。

①美国②德国③法国④英国

2、人体测量的数据常以百分位数来表示人体尺寸等级,最常用的是以第5%、第(①)%、第95%三种百分位数来表示。

①50②60③70④55

3、必须适应或允许身体某些部分通过的空间尺寸(象通道、出入口、防触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等),应以第(③)百分位的值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

①50②80③90④55

4、有限度的或受身体延伸所限制的空间尺寸(象抓握物体的可及距离、控制器的位移、显示器与测试点位置、安全防护罩上的空隙等),应以第(④)百分位的值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

①50②20③10④5

5、人的感觉印象最多的来自(②)。

①耳朵②眼睛③嗅觉④其他感官

6、人们往往根据自己过去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去理解和感知现实的对象,这是人知觉的(③)性。

①选择性②整体性③理解性④恒常性

7、阳光下煤快的反射率要比黄昏时粉笔的反射率高,然而人们仍然把粉笔看成白的,把煤快看成黑的,不会依反光率的高低而颠倒黑白,这是知觉特性的(④)性。

①选择性②整体性③理解性④恒常性

8、(②)是由瞳孔中心到被观察物体两端所张开的角度。

①视力②视角③视野④视平面

9、视野是指人眼能观察到的范围,其中在头部固定,而转动眼球注视某一中心点时所见的范围成为(②)。

①静视野②动视野③注视野④视平面

10、在人的三种视野中,(②)范围最大。

①静视野②动视野③注视野④视平面

11、人机工程中,一般以(①)为以据设计视觉显示器等有关部件,以减少人眼的疲劳。

①静视野②动视野③注视野④视平面

12、眼睛的水平运动比垂直运动快,即先看到水平方向的东西,后看到垂直方向的东西。

所以,一般机器的外形常设计成(④)。

①三角形②正方形③竖向长方形④横向长方形

13、人眼视觉的暂停时间平均需要(②)s。

①1.7②0.17③5④17

14下列(③)不是声波的三个基本物理量。

①声速②波长③声强④频率

15、只有频率在(①)范围内的声音人耳才能感觉到,即才能引起听觉

①20~20000Hz②10~20000Hz③40~200000Hz④30~200000Hz

16、人耳对声音的(④)的感觉最灵敏。

①广度②响度③强度④频率

17、为了保证安全作业,在机器设计中,应使操纵速度(②)人的反应速度。

①大致等于②低于③大于④远大于

18、下列(①)不属于不安全心理状态。

①胆怯心理②侥幸心理③省能心理④逆反心理

19、在物质代谢过程的同时发生着能量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的过程,称为(③)。

①自然代谢②新陈代谢③能量代谢④心理代谢

20、下列(②)不属于骨骼肌活动的能量途径供给

①需氧系列②排泄系列③乳酸系列④ATP-CP系列

21、安静代谢是人仅为保持身体平衡及安静姿势所消耗的能量,安静代谢率一般取为基础代谢率的()倍。

①120②12③1.2④1

22、下列(②)不属于疲劳测定方法

①闪光融合值测定②空气含氧量测定③能量代谢率测定④心率测定

23、触觉两点阈值测定属于(②)的一种。

①设备可靠性测定②疲劳测定③能量代谢率测定④闪光融合值测定

24、为了消除个人之间的差别,采用(①)来表示某种体力劳动的强度。

①劳动代谢量/基础代谢量

②基础代谢量/劳动代谢量

③劳动代谢量/安静代谢量

④安静代谢量/劳动代谢量

25、刻度盘指针式显示属于(③)。

①屏幕式显示②直接显示③模拟显示④数字显示

26、温度计、速度计均属于(②)

①屏幕式显示②定量显示③定性显示④警告性显示

27、下列(③)不属于显示器的设计原则。

①可见度高对观察距离、观察角度、显示符号的大小,给以最佳的处理。

②明显度高使之醒目、消除背景干扰、提高区别能力。

③忽略少部分视力缺陷者(如视弱、色弱者)。

④阐明力强在所处环境中显示的意义明确,推断准确可靠,掌握容易。

28、作为定量显示,在静态显示的条件下(④)误读率较低,而且认读需占用的时间也较短。

①刻度盘显示②动态显示③指针式模拟显示④数字显示

29、(③)常用作高噪声环境中的报警装置。

①峰鸣器②电铃③角笛和气笛④警报器

30、(④)主要用作危急事态的报警,如防空警报、救火警报等。

①峰鸣器②电铃③角笛和气笛④警报器

31、在设计语言传示装置时,以下(④)一般不予考虑。

①语言的清晰度

②语言的强度

③噪声对语言传示的影响

④地域性口音

32、对于远视距下,为保证在日光亮度和恶劣气候条件下清晰可辨,可选用(①)的信号灯。

①红光②白光③黄光④彩色光

33、为使目标能在有噪声的背景中100%地被识别,应当使目标的亮度高于(②)识别阈的亮度5dB以上。

①5%②95%③50%④90%

34、模拟显示大都是靠指针指示。

指针设计的人机学问题,主要从下列几方面考虑,但其中(④)不属于重点考虑范围。

①形状②宽度③长度④材质

35、正确地选择控制器的类型对于安全生产、提高功效极为重要,在其选择原则中下列(②)是错误的。

①快速而精确度高的操作一般采用手控或指控装置,用力的操作则采用手臂及下肢控制

②手控制器应安排在肘和肩高度以上的位置,并且易于看见

③紧急制动的控制器要尽量与其他控制器有明显区分,避免混淆

④控制器的类型及方式应尽可能适合人的操作特性,避免操作失误

36、在安全生产中,(?

)不是劳动保护的特殊装置而引起误差的相关因素。

①手套②鞋③工作服④口罩

37、下列(②)不能用来做控制器的反馈方式。

①光显示②按纽本身的配色③音响显示④操纵阻力

38、下列(③)不属于控制器的编码形式。

①形状编码和大小编码

②位置编码和色彩编码

③形状编码和状态编码

④符号编码和大小编码

39、按钮有三个主要参数为:

(②)、作用力及移动距离。

①体积②直径③色彩④形状

40、扳动开关一般有“开”、“关”两个位置,手柄长度最小不得小于(③)mm。

①5②50③25④500

41、下列(④)不是操纵杆的主要优点。

①可以利用较大的杠杆比,操纵阻力较大的控制器。

②使操纵杆的运动方向与被控机器的运动方向一致,可以实现模拟操作。

③操纵杆宜作推、拉等直线运动,较旋转式操纵动作反应快。

④操作角度大。

42、(②)式仪表最宜用于检查显示和动态显示。

①数码管显示②刻度盘指针③液晶屏幕显示④机械

43、从视觉特征来说,仪表板的视距最好是70cm左右,其高度最好与眼相平,布置时,面板应后仰(③)o角。

①15②30③45④60

44、下列(②)不是属于防止误操作的设计。

①将按钮或旋钮设置在凹入的底座之中

②扳动开关要求手指在扳钮两侧有足够的空间以便捏住钮柄

③使操作手在越过此控制器时,手的运动方向与该控制器的运动方向不一致

④增加操作阻力,使较小外力不起作用

45、人体在规定的位置上进行作业时(如操纵机器、维修设备等),必须触及的空间,即作业范围,或称为(②)。

①作业活动空间②作业接触空间③安全防护空间④作业休息空间

46、人体在作业时或进行其他活动时(如进出工作岗位、在工作岗位进行短暂的放松与休息等),人体自由活动所需要的范围称(①)。

①作业活动空间②作业接触空间③安全防护空间④作业休息空间

47、为了保障人体安全,避免人体与危险源(如机械转动部位等)直接触所需要的空间称为(③)。

①作业活动空间②作业接触空间③安全防护空间④作业休息空间

48、作业空间设计要着眼于(④),落实于设备。

①环境②整体③局部④人

49、为了使操作人员在工作时行动自如,避免产生不良的心理障碍和身体损伤,最小工作间的地面面积不得小于(②)米2。

①80②8③0.8④20

50、每个操作人员在工作岗位上的自由活动面积不得小于(③)米2,并且自由活动场地的宽度不得小于1米。

①100②15③1.5④50

51、对劳动效果的分析研究表明,人体最合理的作业姿势就是(③)。

①立姿作业②坐姿作业③坐—立交替姿势作业④蹲姿作业

52、固定的工作面高度是按照坐高或坐姿肘高的第(③)百分位数值设计的。

①5②50③95④15

53、立姿通常指人站立时上体前屈角小于(①)o时所保持的姿势

①5②45③30④15

54、立姿工作面高度应按身高和肘高的第(③)百分位数设计。

①5②50③95④15

55、全身进入的各种姿势所需的最小作业空间尺寸,应根据有关人体测量项目的第(③)百分位数进行设计。

①5②50③95④15

56、由于安全距离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安全与健康,在人体尺寸或最大可及范围的选取时,应采用第(④)百分位上男女二者中较大的数值作为最小安全距离的设计依据。

①5②50③95④99

57、防止可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包括:

上伸可及安全距离,探越可及安全距离,上肢自由摆动安全距离和(②)。

①活动可及安全距离②伸进可及安全距离③一步可及安全距离④整体可及安全距离

58、当防护屏或防护罩与危险部位不能远距离隔离时,就必须根据某些肢体的测量参数第(①)百分位数男女二者中的较小值来确定防护屏或防护罩的最大孔隙,以防止肢体的某个部位通过。

①1②5③95④99

59、如果已经确定了防护屏或防护罩的孔隙尺寸,则应根据第(④)百分位数男女二者中的较大值来确定防护屏或防护罩至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使能够穿越孔隙的那部分肢体不能触及危险部位。

①5②50③95④99

60、在设计防止睬空致伤的盖板开口安全距离时,条形开口的安全距离不大于(②)毫米。

①3.5②35③350④100

61、人体与带电导体间的安全距离视电压的高低和操作条件机而定。

(①),人体与带电体至少应保持100毫米的距离。

①在低压操作中②在高压操作中③无论在低压还是在高压操作中④无论何时

62、在高压无遮栏20~35千伏操作中,人体及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之门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②)。

①100米②1米③100毫米④1毫米

63、作业环境中的照明一般有三种形式,即天然采光、人工照明、(④)。

①近距离采光②远距离采光③移动采光④混合采光

64、在作业环境中的光源,(②)是最理想的。

①白炽灯②自然光③荧光灯④霓虹灯

65、按光线与被照物的关系,光源可分为直射光源、反射光源及(④)三种。

①强光源②背景光源③彩色光源④透射光源

66、为了防止和减轻眩光对作业的不利影响,人们采取了很多措施有,但下列(③)对防止和减轻眩光无明显效果。

①限制光源亮度②合理分布光源③采用直射光源④适当提高环境亮度以减少亮度对比。

67、(?

)是指在作业面及其周围光的照度。

①光的数量②光强③照度④亮度

68、照明的均匀性主要从(④)上来解决。

①空间的大小②设备的布置③光源的选择④灯具的布置

69、根据有关测定,气温(?

)时,是温度环境的舒适区段,在这个区段里,体力消耗最小,工作效率最高,最适宜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①5oC~21oC②15oC~21oC③15oC~35oC④21oC

70、工厂里一些危险品、重要开关、报警信号灯等,一般都采用(④)色作标志。

①蓝②绿③黄④红

71、安全人机系统主要包括人、机、(①)三部分。

①环境②设备③厂房④家庭

72、人机系统设计是在环境因素适应的条件下,重点解决系统中人的效能、安全、身心健康及(②)的问题。

①设备安全

②人机匹配优化

③人与环境匹配优化

④环境优化

73、人机界面主要指(④)。

①控制和运行系统②控制系统③显示系统④显示和控制系统

74、下列(③)不符合人机功能合理分配的原则。

①快速的、持久的、可靠性高的由机器来做

②研究、创造、决策由人来做

③单调的、高阶运算的、操作复杂的由人来做

④笨重的、快速的、持久的由机器来做

75、通过人与机器的特性比较,进行客观的和符合逻辑的分配,这是(③)。

①剩余分配原则②经济分配原则③比较分配原则④弹性分配原则

76、在功能分配时,首先考虑机器所能承担的系统功能,然后将剩余部分功能分配给人,这是(①)。

①剩余分配原则②经济分配原则③比较分配原则④弹性分配原则

77、对某一特定功能.由机器承担时,需要重新设计、生产和制造;由人来承担时,则需要培训、支付费用等,这属于(②)。

①剩余分配原则②经济分配原则③比较分配原则④弹性分配原则

78、(④)是指系统的功能分配要适合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多种需求,有意识地发挥人的技能。

①剩余分配原则②经济分配原则③比较分配原则④宜人分配原则

79、现代计算机的控制系统,要有多种人机接口,从而实现不同程度的人机对话,这属于(③)。

①剩余分配原则②经济分配原则③比较分配原则④宜人分配原则

80、人机界面设计,首要的是人与机器的信息交流过程中的(②)。

①准确性、可靠性及美观度

②准确性、可靠性及有效度

③准确性、可靠性及速度

④连续性、速度及有效度

81、根据操纵器和显示器的功能进行适当的划分,把相同功能的配置在同一分区内。

这是控制与显示系统的设计的(?

)原则。

①功能性②准确性③关联性④优先性

82、按操纵器和显示器间的对应关系来配置。

这是控制与显示系统的设计的(?

)原则。

①功能性②准确性③关联性④优先性

83、为了考察系统中人为失误的发生过程,就根据人的作用建立了一个S—O—R(刺激一机体一反应)行动模型,在O—R联接点上,(?

)。

①人必须识别刺激

②人必须作出反应

③人必须作出反应和行动

④人必须识别刺激并作出判断

84、就机器设备而言,可靠性是指机器、部件、零件在(④)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①规定条件下②规定时间内③规定环境下和规定人员内④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

85、(②)是指机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偶发故障。

①初期故障②随机故障③耗损故障④晚期故障

86、(①)是指发生于机器试制或投产早期的试运转期间的故障。

①初期故障②随机故障③耗损故障④晚期故障

87、下列④不属于人机系统评价的一个方面。

①作业效能的改善

②改善人力资源的利用率

③加大培训投入

④提高使用者的满意度

88、疲劳程度的轻重决定于(①)。

①劳动强度的大小和持续劳动时间的长短

②劳动强度的大小

③持续劳动时间的长短

④作业者的满意度

四、辨析题

1、人机工程学、人类工程学、工效学是同一门学科。

(×)

2、提高机械的可靠性便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事故发生,因此人机关系中的主体是机(×)

3、感觉器官经过恒定持续刺激一端时间后,减少事故发生,因此人机关系中的主题是机(√)

4、人眼辨别不同颜色的视野不同,其中以辨别白色的视野最大。

(√)

5、明适应的时间比暗适应的时间长。

(×)

6、人可听见低于16Hz的次声,但听不见高于20000Hz的超声。

(×)

7、人耳对声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