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教案120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45627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8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科学教案12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幼儿园科学教案12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幼儿园科学教案12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幼儿园科学教案12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幼儿园科学教案12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科学教案120篇.docx

《幼儿园科学教案12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科学教案120篇.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科学教案120篇.docx

幼儿园科学教案120篇

小班科学教案:

可爱的牛宝宝

活动目标:

  了解牛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黄牛、水牛、奶牛的挂图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名字并了解其外形特征。

  

(1)师:

你认识哪种牛?

它叫什么名字?

长什么样子?

  

(2)总结:

教师带领幼儿逐一总结黄牛、水牛和奶牛的外形特征。

  2.了解牛的生活习性。

  

(1)牛喜欢吃什么?

牛的嘴为什么一直在动?

  小结:

牛吃草时先把草吞到胃里,休息时,再将草叶到嘴里嚼,嚼碎后再送到胃里消化、吸收。

  

(2)牛住在哪里?

水牛为什么喜欢泡在水里?

  小结:

黄牛和奶牛生活在农村和草原,人饲养后为它建了牛棚,它就住在牛棚或牛奶场里;水牛在下地耕田后很热,所以喜欢泡在水里,这样可以凉快一些。

  3.理解牛的作用及与人们的关系。

  

(1)黄牛、水牛的力气很大,所以可以帮助人们干活。

  

(2)小朋友知道奶牛有什么作用吗?

  小结:

我们喝的牛奶、酸奶、奶制品都是奶牛的功劳。

牛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还能帮人们干活。

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小班科学教案:

蜗牛爬爬

活动目标:

1.认识蜗牛,初步了解蜗牛外形的特征

2.萌发幼儿对事物的探究兴趣,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蜗牛》视频

2.蜗牛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

有谁知道是什么动物?

  --是蜗牛。

你们见过蜗牛吗?

在哪里见过?

  2.认识蜗牛--你们都说见过蜗牛,谁来说说看蜗牛长的什么样?

  触角、壳、足、嘴巴--你们觉得蜗牛有眼睛吗?

  触角:

蜗牛的眼睛长在长的那对触角上。

蜗牛的触角是用来感觉外界环境的器官,如果用触角接触到障碍物,就会立即转变前进的方向。

  --那你们知道蜗牛的鼻子在哪里吗?

  蜗牛的触角中,短的那一对相当于它的鼻子,在短的触角下面还有一张小小的嘴巴--哪里是蜗牛的脚呢?

蜗牛是怎么爬的?

我请一个小朋友来爬爬看。

  蜗牛肚子下面扁扁的足就像是水波纹一样的横纹,蜗牛就靠着横纹的波动,慢慢爬行。

  --你们有没有发现,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下什么?

它是什么?

  --会留下闪亮亮的线。

  蜗牛在爬行的过程中身体会分泌出一种叫做"足腺"的分泌物,就像小朋友运动以后流汗一样,蜗牛也会流汗,但是它流的是叫"足腺"的分泌物爬行时候,这种分泌物不断的流出来,是为了减少摩擦,有利于蜗牛爬行,边爬边粘在了爬过的地方,等它干了,就变成了一条闪闪发光的线。

  --那老师再来考考你们你们知道蜗牛喜欢吃什么吗?

(青菜、树叶、小草。

)--蜗牛喜欢吃蔬菜、小草、树叶等等。

咦,你们觉得蜗牛的嘴巴长的大吗?

蜗牛的嘴巴长的小小的,只有针尖这么大,但是你们猜猜看它有多少颗牙齿?

  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它有26000颗牙齿左右。

蜗牛可真厉害!

  3.观看《蜗牛》短片--现在我们来看一个有关于蜗牛的小短片。

(播放视频)--看完了小短片,我们都认识小蜗牛了,有谁来说说看你知道了那些有关于蜗牛的知识,看看谁是小蜗牛的好朋友。

  4.听歌曲《快乐的小蜗牛》学蜗牛爬,碰见障碍要改变方向爬。

--现在让我们变成小蜗牛带着房子去旅游吧!

先长出两只小细脚,再背上我们的房子,小蜗牛们准备好了吗?

我们出发吧!

(播放伴奏)

 

小班科学教案:

蚂蚁

活动目标:

  1、在找找、看看、说说、做做中鼓励幼儿自主观察小蚂蚁。

  2、初步了解蚂蚁的特征、生活的地方及喜欢吃的东西。

活动准备:

提前请幼儿准备蚂蚁喜欢吃的食物(糖果、饼干等),放大镜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活动

1、你为小蚂蚁准备了什么吃的?

  2、小蚂蚁住在在哪里呢?

我们一起去找找,给它们带去好吃的。

二、找蚂蚁

1、带领幼儿到小区公园,请幼儿找一找小蚂蚁

2、你在哪里看到了蚂蚁?

它是什么样子的?

三、喂蚂蚁

1、请幼儿把准备的食物给蚂蚁吃,看看蚂蚁最喜欢吃什么?

  2、引导幼儿与蚂蚁说说话。

  如:

小蚂蚁快来尝一尝;好吃吗?

等小蚂蚁好像说了什么?

(真好吃,谢谢)3、你还看到了什么?

有什么新的发现?

  4、请幼儿走走看看蚂蚁最喜欢吃什么?

四、与蚂蚁说"再见",带幼儿回园,教师进行小结。

 

小班科学教案:

海绵的本领

活动目标:

  1、感知海绵柔软、弹性、吸水的特性。

对海绵的特性感到好奇,愿意大胆猜想并实验。

  2、学习词语:

软软的、轻轻的、吸水、弹性等。

  3、激发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

海绵若干,记录表,海绵制品,非海绵制品,颜料水。

活动过程:

  一、认识海绵,引起探究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动画片,请你们一起来看一看。

2、动画片里有谁呀?

(海绵宝宝)

3、你们知道海绵宝宝有什么本领吗?

  二、动手操作,感知海绵的弹性。

  1、提问:

海绵宝宝要和我们玩"变一变"的游戏,我把笑脸的海绵宝宝捏一捏、扭一扭,你们看现在海绵宝宝变成什么样子了啊?

(变成哭脸的海绵宝宝)如果我把手放开,海绵宝宝还能变回笑脸吗?

你是怎么想的?

  2、预测记录:

如果你认为海绵宝宝还能变回笑脸,请将苹果贴在有笑脸的纸上,如果你认为不能变回笑脸的请将苹果贴在画有哭脸的纸上。

  提问:

我们来数一数觉得可以回复原状的朋友有几个?

认为不可以的有几个?

  3、操作验证:

  操作要求:

到底能不能行呢?

等会请你用捏、卷、扭、弯等各种方法和海绵宝宝玩一玩变一变的游戏,每次变的时候仔细看,海绵宝宝有没有变回原来的笑脸?

  操作指导:

教师观察幼儿用什么方法变得?

指导幼儿观察海绵有没有变回原来的笑脸。

  4、交流分享重点提问:

你是用什么方法和海绵玩变一变的游戏?

海绵宝宝变成了什么?

如果放开手海绵宝宝会变会原来的样子吗?

  教师小结:

不管我们是卷一卷、压一压、扭一扭,只要手一放海绵宝宝就能变回原来的样子,看来海绵宝宝不只有柔软的特点,它还是有弹性的!

  三、再次操作,感知海绵的吸水性1、观察发现:

你们仔细地观察一下海绵宝宝,它的身上有什么呢?

(小孔)2、自主探索:

猜猜这些小孔有什么用呢?

老师准备了一些水,请你们把海绵宝宝放进水里,看看海绵宝宝有什么变化?

  3、交流分享:

海绵宝宝放进水里后有什么变化呢?

  教师小结:

原来海绵宝宝还有吸水的本领啊!

四、联系生活,寻找海绵制品

1、认识物品:

王老师带你们到后面的大海里一起去看一看,海里有些什么东西?

  2、海里寻宝:

请你们每个人到海里寻找一件有海绵的东西,然后带着它马上回到位置上坐下来,那我就知道你的速度最快了。

  3、验证宝物:

我们来看看,你们找到的是海绵制品吗。

  教师总结:

原来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的东西是用海绵宝宝做成的,海绵宝宝的本领可真大!

 

小班科学教案:

青青的小草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用语言表达对不同物体的触觉感受:

软、硬,光滑、粗糙,冷、热等。

  2.知道用手触摸是感知物体的一种方法。

  3.引导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

大积木块、海绵、锯沫板、镜子、布娃娃等,蚂蚁头饰每名幼儿一个。

  2.学具:

幼儿人手一个操作小筐(内放木积木、海绵块、小锯木板),每位幼儿两杯水(一杯染红色装热水,一杯无色装凉水)。

  3.环境布置:

请幼儿自带一件物品,布置活动室――不同质地的物品(如玩具汽车、毛绒玩具、鹅卵石等)。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小蚂蚁学本领》引入课题。

  教师、幼儿戴头饰扮蚂蚁,在木地板、海绵垫上爬,让幼儿用手触摸、按压,感知并说出这两种物体的硬、软。

  (师)原来,我们的手能摸出硬的和软的东西,我们的手真能干!

当看见一个东西,我们不知道它是硬的还是软的时,可以用手摸一摸,这是一个好办法!

  二、在触摸――发现――再触摸中感知物体特性,并表述出来。

  

(一)摸一摸:

  1.请幼儿听口令从小筐中拿出硬的东西(木积木),使劲捏捏、按按,(师)你捏得动积木吗?

(幼:

捏不动)按捏不动的东西是硬的;同样拿出软的东西(海绵),摸一摸,捏一捏,还可以拧几圈,海绵是柔软的。

  2.幼儿摸摸锯沫板,感受正反两面(粗糙和平滑)的不同,能说出一面扎手,摸起来不舒服,是粗糙的而另一面不扎手,很舒服,是光滑的。

  3.伸出双手分别握住热、冷水杯,并说出哪杯水热、哪杯水冷。

  4、小结:

我们的手不仅能摸出硬的、软的东西,还能摸出冷的、热的、粗造的、光滑的东西。

  

(二)选一选:

请几名幼儿上来,任选一件喜欢的物品,告诉大家所拿物品是硬的、软的、光滑的、粗糙的,还是热的、冷的……

(三)找一找:

  带领幼儿在活动室里边摸边问,哪些物品是硬的、软的、冷的、光滑的等,让幼儿逐一说出感觉。

  (四)说一说:

  平常还摸过什么东西,是粗糙的、柔软的、热的?

  (五)小结:

  手能摸出硬的、软的,冷的、热的、粗糙的、光滑的东西。

但是有些东西不能摸:

如电源插座、开水、旋转的电风扇叶等,要学会保护好自己。

  三、分组游戏:

《小蚂蚁搬东西》。

  听口令把小筐中软的东西送过来,或把硬的东西送过来。

活动延伸:

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找找、摸摸其他东西,说出自己的感觉或和父母一起玩摸东西的游戏,让家长协助以丰富幼儿的词汇,如湿漉漉、毛绒绒等。

 

小班科学教案:

感知软硬

活动目标:

  1、对探究物体软硬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体验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物体软硬的乐趣。

  2、通过感官感知物体的软硬,掌握感知物体软硬的方法,并且能把自己的感受正确的表达出来。

  3、初步掌握软硬的概念,并且能按物体的软硬分类。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

  

(1)两个神秘袋、一个大筐两个小筐;

  

(2)软的物品:

棉花糖、面包、娃娃、枕头、毛衣、毛巾、衣服、泡沫板、气球、面巾纸、洗碗布若干;

  (3)硬的物品:

硬糖、铁片、木头、硬纸盒、茶杯、勺子、积木、石头、玻璃瓶等。

  2、经验准备:

能说出软硬物体的

活动过程:

  

(一)摸一摸,猜一猜,感知物体的软硬

  1、教师出示神秘袋(一个装软软的物品,一个装硬硬的物品),先请一名幼儿到前面摸一摸,捏一捏,说一说感觉怎么样?

猜一猜里面是什么?

  (教师把东西从神秘袋里拿出来)

  2、所有的小朋友都摸一摸,捏一捏该物品,验证这名幼儿说的感觉,让所有幼儿都感受到物体的软硬,并且能说出"感觉软软的/硬硬的"。

  

(二)分一分,用不同的感官感知各种材料并试着进行分类。

  1、把软硬材料混在一起,分成若干份。

  2、要求:

摸一摸,捏一捏,压一压,尝一尝,敲一敲,摔一摔。

  3、幼儿分组实验,把软软的和硬硬的物品分成两组,教师做适当指导。

  4、操作完成后,交换分组进行检验。

  5、教师引导幼儿互相讨论实际操作和检验别人操作成果的感受,交流感知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物体软硬特性的认识。

  小结:

通过手,牙齿,皮肤,耳朵等感官摸一摸,捏一捏,咬一咬,敲一敲都可以感知物体软硬。

  (三)巩固:

游戏"送玩具宝宝回家",学习按物体的软硬分类。

  游戏规则:

天黑了,软宝宝玩具,硬宝宝玩具都要回家了,我们一起把软宝宝和硬宝宝送回家吧。

  (教师将幼儿刚刚分组操作的物品再次混合在一起,幼儿和教师一起分类,幼儿说感知方法,教师演示)。

活动延伸:

  让幼儿寻找并感知身边的物体哪些是软的哪些是硬的,让幼儿进一步感知分类物体的

  

 

小班科学教案:

水娃娃不见了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使幼儿乐于在活动中动手操作.

  2.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发现生活中有些东西是可以吸水的.

  3.发展观察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经验准备:

感知水的流动性会用杯子往小瓶口的瓶子里灌水,尽量不洒出来材料的准备:

每位幼儿一个八宝粥的瓶子里面装上毛巾(盖子上开好小口,能灌水但不能看见里面有毛巾)和装有适量水的量杯;海绵、棉花、石头、水果网、餐巾纸等材料若干;记录表一张

活动过程:

  一、以变魔术的形式引起幼儿的探究兴趣。

  1、出示一个八宝粥罐,将量杯里的水倒进去,请幼儿猜还能倒回杯子。

  2、出示另一个八宝粥罐,并做相同操作。

  3、请幼儿猜一猜水到哪里去了呢?

  二、集体交流讨论水娃娃不见的原因。

  1、请幼儿上来把盖子打开找出原因(原来里面有一条毛巾)。

  2、得出结论毛巾把水娃娃吸掉了,所以就倒不出来了。

  三、为幼儿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进行实验,验证哪些材料吸水哪些材料不吸水,并进行记录1、以实物的形式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2、集体猜想部分:

哪些材料吸水,哪些材料不吸水,并进行记录(请幼儿自主选择笑脸、哭脸娃娃去贴一贴)3、分组实验4、验证哪些材料吸水哪些材料不吸水,并进行记录四、拓展经验,说说生活中容易吸水物品的不同作用1、播放视频,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容易吸水物品的不同作用。

活动延伸:

进一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利用会吸水的物品整理实验台,实地操作)。

 

小班科学教案:

太阳找朋友

活动目标:

  1、认识白天和黑夜,感知白天和黑夜的明显不同。

  2、发现物体与影子的对应,感知黑夜不可怕。

活动准备:

课件(白天黑夜);音乐(快乐的一天、摇篮曲、去郊游);各种图片和剪影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点击PPT出现太阳,播放欢快的音乐)宝宝们,太阳出来了,新的一天开始了,我们一起来跳跳舞吧!

(师幼一起听着音乐做动作)二、观察讨论1、天黑了

(1)(出示月亮的PPT,播放恬静优美的摇篮曲)说说:

这是什么时候,谁睡觉了?

  小结:

晚上,天黑了,屋内和屋外都是黑乎乎的,大家都睡觉了。

  

(2)观察"黑夜"的PPT图片,图片上有月亮、动物、家具、花草等剪影。

说说,还有谁睡觉了?

黑黑的影子是什么?

  小结:

天黑了,太阳下山了,月亮出来了,只留下黑黑的影子。

  2、天亮了

(1)太阳出来了,想像:

太阳出来了,照亮了谁?

  

(2)寻找与影子相对应的物体,然后把相应的图片覆盖在影子上面,变成明亮的物体。

  小结:

天亮了,太阳出来了,照亮了屋内和屋外的所有东西。

  三、太阳找朋友1、观察黑夜的各种影子,猜猜这是什么?

  2、每人拿一张图片,去找对应的影子。

3、朋友们都找到了,天又亮了,我们一起到外面做游戏吧。

 

小班科学教案:

有趣的肥皂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用肥皂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2、通过幼儿的自主探索活动,使幼儿知道肥皂的外形特征及用途。

活动准备:

各式各样的肥皂及肥皂盒若干;各种旧玩具、旧手绢等;吹泡泡玩具瓶(与幼儿人数相等);"我爱洗澡"音乐及磁带、录音机;盛玩具的小筐若干;干净毛巾(与幼儿人数相等)、盛水的大水盆六个,小方布一块,剪好的小红星若干。

活动过程:

1、《我爱洗澡》音乐,老师与幼儿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1)老师吹泡泡引起幼儿兴趣。

(2)出示肥皂并请幼儿描述。

(请幼儿自由发言)(3)出示多种多样的肥皂,让幼儿观摩。

老师引导幼儿观察肥皂形状、颜色、气味,并用手摸摸,说出感觉。

(幼儿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

2、幼儿自由玩肥皂、脏玩具等,老师引导幼儿寻找肥皂的小秘密。

(幼儿在玩中发现肥皂的小秘密:

用手搓能产生泡沫,能溶在水里、能使脏东西变干净……)。

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老师适时奖励。

  3、引导幼儿正确用肥皂洗手,教育幼儿讲卫生。

老师:

孩子们,谁来告诉我你平时是怎么样洗手的?

幼儿讲述自己洗手的方法。

老师:

"想想怎么样才能把我们的小手洗的更干净?

"(与幼儿边念儿歌边洗手)

4、幼儿自由吹泡泡,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把各种玩具用清水冲洗干净[活动点评]此次活动幼儿对"玩肥皂"极感兴趣,通过自主的探索,发现了肥皂好多小秘密,能溶在水里,有的有香味,有的有药味,搓在手上会起很多的小泡沫,能除菌……玩玩乐乐中了解了肥皂的用途,并学会了如何正确地用肥皂洗手。

活动过程中发现:

(1)个别幼儿只顾玩玩具而忽视了探索肥皂的小秘密,对此,教老师应适时引导;

(2)用肥皂洗塑料玩具不太合适。

其次,活动中,要引导幼儿尽量不要把水弄到衣服上,洒到地面上,培养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附儿歌:

洗手歌小朋友,来洗手,卷起袖,淋湿手,抹上肥皂搓呀搓,清清水里洗呀洗,再用毛巾擦一擦,我的小手真干净。

 

小班科学教案:

泡泡从哪里来

活动目标:

  1.能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各种材料,大胆尝试制作泡泡水,体验探索的乐趣。

  2.愿意在同伴面前交流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幼儿自带的洗手液、洗发水、沐浴露、洗衣粉、吸管、带小孔的瓶子、一次性杯子等。

活动过程:

  1、交流经验,回忆从孩子们对吹泡泡特别感兴趣入题,询问小朋友还找到了哪些会变泡泡的东西,并请他们跟好朋友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带来的材料。

2分类介绍,经验丰富

(1)请小朋友向大家介绍各自带来的材料,说说他是怎么知道这种材料可以制泡泡水的。

  

(2)由于小朋友带的材料可能有重复,无需一一介绍,当介绍到某种较普遍的材料时(如沐浴露),可以问问还有谁也带了这种材料,带的是什么牌子的,等等。

3、运用经验,积累探索

(1)在探索活动正式开始前,教师对材料作简单介绍。

  师:

今天我们就用自己带来的材料做泡泡好吗?

戚老师也准备了一些材料,有杯子、盖子上带小孔的水瓶、吸管、泡泡圈,材料篮里也有各种不同的材料,你们也可以选择。

(2)孩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的问题

a.观察孩子们使用材料的情况;

b.及时根据孩子们的探索情况给予指导和帮助;

c.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感知泡泡,并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探索结果;

d.发现幼儿不同的操作方法时,及时让其他幼儿分享这些信息。

4、交流分享,体验快乐

(1)当有的幼儿制作出泡泡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和同伴、老师分享自己的快乐和经验。

  

(2)和孩子们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戏。

 

小班科学教案:

好玩的球

活动目标:

  1、探索并感知球的基本特征。

  2、了解球的种类,体验玩球的乐趣。

  3、通过动手制作球,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球:

如:

篮球、足球、;乒乓球、铁球、气球、网球、垒球等。

  2、装有水和吹起来的气球若干。

  3、制作球可选择的材料:

报纸、海绵、棉花、泥土、沙土、布、橡皮泥、胶带、塑料袋、水、药丸壳等。

  4、木板做成的斜面若干。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玩球,探索球的特性。

  1、提供各种球,请幼儿自由玩球。

2、提问:

球是什么样的?

(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3、教师在幼儿探索的基础上小结:

球大多数是圆的,能滚动,能跳起来,有的轻有的重,有的大有的小。

  二、幼儿动手操作,探索空心和实心球的不同。

  1、提供装有水和吹起来的气球若干个,请幼儿试着玩一玩。

  2、提问:

这些气球有什么不同?

  3、幼儿讨论回答:

一个装了水,一个没装水;装水的沉,没装水的轻;一个软一个硬;装水的弹不起来,没装水的能弹起来。

  4、教师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小结:

装有水的气球是实心的,没装水的气球是空心的。

  5、请幼儿尝试将教师提供的各种球按空心和实心分开。

  三、提供多种材料,请幼儿动手做一个球。

  1、教师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请幼儿寻找自己认为最适合做球的材料,动手做一个球。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使用了什么材料,是怎么做的。

  四、游戏:

看谁的球滚得远  教师提供斜面若干,请幼儿尝试滚动自己的球,比一比谁做的球滚得远。

五、讨论: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球?

它们都是圆形的吗?

活动延伸:

 请幼儿找一种材料,做一个跳得最高的球。

 

小班科学教案:

会飞的火箭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想办法使火箭飞起来。

  2、通过玩会飞的火箭,知道"拍"瓶的力度影响火箭的高度。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幼儿已有玩瓶的经验。

2、材料准备瓶子做的火箭、火箭底座

活动过程:

1、导入过程教师扮演水木娃娃师:

"小朋友们好,我是水木娃娃,今天水木娃娃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件礼物,看,是什么?

"出示火箭师:

这是火箭,这是火箭的底座,今天啊!

小火箭要发射了,小朋友,你们想一想怎样不用手去碰小火箭,也能让火箭飞起来呢?

  (幼儿猜想回答)师:

哦!

你是这样想的啊!

今天水木娃娃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小火箭,你们去试一试吧!

(幼儿第一次操作)

2、幼儿尝试用各种方式让火箭飞起来,师观察、指导,重点看成功的小朋友,以便后面的幼儿师范。

  师:

小朋友们的火箭都飞起来了,赶快回来告诉水木娃娃你们的好办法吧!

  幼儿回座位师问:

谁来说一说?

你来说,你的火箭头飞起来了吗?

你是怎么做的?

  幼儿:

我是用吹的方法,让小火箭飞起来的。

(分别让幼儿说出其他倒、抛、摇、挤,敲等方法)师:

哇!

你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啊!

水木娃娃也准备了一些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播放视频)师总结:

原来我们可以用倒、抛、摇、挤,敲,吹等这么多方法来让我们的火箭飞起来。

小朋友你们用刚才没试过的方法再去试一试好不好!

(幼儿第二次操作)

3、幼儿明白拍瓶身是使火箭头飞得最高的方法师:

小朋友你们的火箭都飞起来了吗?

(都飞起来了)刚刚水木娃娃发现有一个小朋友的方法很特别,我们请她来比表演一下吧!

  (幼儿示范)师:

哇!

他的火箭飞的高不高啊?

(高)你是怎样做的?

  幼:

我是用手拍的师:

啊!

是用手拍的,我们把手伸出来跟他学一学好不好?

(师教授拍的动作)2遍师: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用这种拍的方法让自己的小火箭拍的高高的啊?

(想)再去试试吧!

  4、(幼儿第三次操作)(这次师主要是注意哪个幼儿的力气小,哪个幼儿的力气大)让幼儿明白拍的力量大小与火箭飞的高度有关)师:

小朋友,水木娃娃看见你们的火箭都飞得很高,我们请两位小朋友来比一比,看谁的火箭飞的高?

(幼儿上来表演,请一男一女)师:

啊!

飞起来啦!

谁的高?

为什么他的火箭飞的高啊?

  幼:

因为她拍的力气大。

(这里让其他小朋友多说说)说:

有小朋友认为是拍的力气大,我来试试,我用重重的力拍(啪!

啊!

好高啊!

),这次我轻轻地拍(啪!

哦!

有点低)师总结:

原来我们拍瓶子,重重的拍,火箭头飞得高,轻轻地拍,火箭头飞得低。

  5、结束语师:

小朋友你们每人拿一个火箭跟着老师到外面去玩一玩,比一比谁的火箭飞的最高吧!

小班科学教案:

不沉的纸船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科学探索活动,体验操作的乐趣。

  2、初步了解蜡不吸水的特性。

  3、能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蜡笔,涂蜡和不涂蜡的纸船若干,三大盆水、毛巾、白纸。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情境导入:

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很远的地方游玩,去那个地方要经过一条小河,可是老师不知道怎么度过小河,小朋友有办法吗?

(启发幼儿联想到坐船过河)

2、教师出示纸船。

(看老师这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艘纸船,让我们一起度过小河)

3、幼儿将纸船放入水中玩耍,提醒幼儿注意观察4、引导幼儿讨论游戏结果(纸船碰到水就湿了,时间一长就掉水里了)

二、科学探索

1、幼儿玩水的过程中,教师将涂满蜡的纸船也放入水中

2、请幼儿观察老师的纸船,有没有打湿呢?

那你们的纸船和老师的纸船,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你们是怎样玩纸船的?

你们的纸船怎么了?

你发现了什么?

  3、老师示范对比实验,使幼儿明白蜡是不吸水的。

  小结:

蜡是不吸水的,所以把蜡涂在船上,就好像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