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45438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上海市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上海市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上海市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上海市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docx

《上海市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docx

上海市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上海市2015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75分)1-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某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起源作了如下归纳,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距今约一万年前后,先人的食物主要依赖农耕生产

B.早期农耕聚落时期,先人们实行共同耕作按劳分配

C.中国人以炎黄子孙自居,因为炎黄传说已经被证实

D.从史前墓葬品的差别中,可以透视到社会等级存在

2.观察右图,若从历史角度研究,两者都能体现当时人的

①价值观念②政治制度

③建筑技术④社会经济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3.雅典召开公民大会时,在会场门口有监察员审查参会者身份,能顺利入会的是

A.城郊的男性农民B.来自埃及的富商

C.首席将军的夫人D.雅典城内的妇女

4.安东尼王朝(96年—192年)被誉为罗马帝国的“黄金时代”,主要得益于

A.颁布十二铜表法,成为罗马法渊源

B.定基督教为国教,帝国价值观统一

C.版图囊括地中海,帝国国力臻于极盛

D.万民法代替公民法,罗马法实现一统

5.中世纪西欧某些地区曾先后出现过大规模农奴化和农奴重获自由的现象,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A.西罗马帝国灭亡和城市复兴

B.查理·马特改革和城市复兴

C.君士坦丁堡陷落和伊斯兰教扩张

D.封建君主专制形成和大学的兴起

6.“这个帝国对外抵抗亚洲游牧民族的入侵,对内直接或间接地保存了古典文化。

其后它所形成的文化至今仍存留于俄罗斯、巴尔干半岛和希腊一带。

”这个帝国是

A.西罗马帝国B.拜占庭帝国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

7.有学者认为:

有制度性保证和民间习惯认可的土地流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维持理性发展的最根本财富。

这种现象始于

A.新石器时代B.夏商时期C.西周时期D.东周时期

8.“富贵之门必出于兵,是故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

”此说若作为主流社会价值观,最早出现在

A.秦国后期B.西汉前期C.西汉后期D.宋朝前期

9.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③罗马法的基础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③④

10.下列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古希腊民主政治中已初步体现出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

②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狭隘的民主制

③《十二铜表法》是为保护平民的利益而颁布的

④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维持长久统治,跟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矛盾的有效调节有重要关系

A.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1、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孔子到孟子、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制,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

12.汉武帝建立刺史制,主要是为了

A.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B.征收赋税和征发兵役、徭役

C.推荐和选拔各方面人才D.加强对地方官的控制和管理

13、中国古代某一朝代出现“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的现象。

这说明当时

①封制和郡县制并行②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③郡县制能够消除内乱④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④

14、“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商鞅变法申直接导致上述现象的措施是

A.奖励军功B.实行什伍连坐制C.奖励耕织D.颁行秦律

15、在下列古代世界的文明成果中,兼具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的是

A.《汉穆拉比法典》

B.希腊神庙

C.《吉尔枷美什》

D.十二铜表法

16、如右图,中华古代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位于

A.A处B.B处

C.C处D.D处

17.“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

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

伯利克里这段演讲强调的是

A.国家至上B.公民意识C.平民参政D.牺牲精神

18.“国王在占卜者的帮助下向其祖先提问。

然后对甲骨进行加热,最早是使用猪、羊或牛的肩胛骨,后来主要是龟壳。

裂缝出现时,答案就由此推得”。

该情景最有可能出现于

A.夏朝B.商朝C.秦朝D.宋朝

19.“这一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该制度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

该制度应是

A.郡县制B.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D.君主立宪制

 

20.观察右边油画,判断画中所描绘的是

A.希腊时代的城邦

B.复兴后的城市

C.中世纪的庄园

D.工业革命前的乡村

21.梁启超在《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说:

中国周代与古代希腊的国体相似。

这种观点的依据是:

A.贵族政治、列国分立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D.分封诸侯、城邦国家

22.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

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

条应被处以死刑。

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限制贵族滥用权力D.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23、东汉末赵歧解释“五谷谓稻、黍、稷、麦、菽(豆类的总称)也。

”其中,中国原始农耕

时期没有种植的农作物是:

A.稻B.稷C.麦D.菽

24.奥斯曼帝国崛起后,开始积极从事向欧洲的扩张。

首当其冲的是:

A.意大利地区B.俄罗斯帝国

C.拜占庭帝国D.阿拉伯帝国

25.某位史学家给一个社会定义:

“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

虽然对于上级称臣,实施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统治者而兼地主。

”依据你的理解,这样的社

会实行:

A.小国寡民的城邦制B.天下共主的封国制

C.皇权至上的集权制度D.郡国并行的二元体制

26.苏美尔人使用的“钉头文字”的发明地位于右边示意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27.“原本显然是刹帝利阶级登极动作,英雄主义与战争的作品,在婆罗门的手中则变成了教诲民众关于伦理法典、道德观念以及涅槃之类的工具”。

历史学家威尔·杜兰评论的古典文献当是

A.《摩诃婆罗多》B.《汉穆拉比法典》

C.《吉尔伽美什》D.《荷马史诗》

28.下图是成都地区出土的东汉说唱俑。

作为历史材料,它:

 

1表现了汉代高超的雕塑艺术水平②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文化生活

③增加了我们对说唱人的直观感受④证明了汉代娱乐方式的多样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9.“诸侯或欲推私恩分弟子者,令各条上,朕且临定其号”。

文中的“朕”是

A.汉文帝B.汉景帝C.汉武帝D.光武帝

30.“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是对下列哪一时代特征的归纳?

A.西周B.东周C.西汉D.隋唐

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1.史前社会的领袖,多为选举而来。

唐虞揖让,舜禹禅逊,即推举拥戴的别称。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历史上的禅让制真实可信B.史前领袖必源自创业英雄

C.源自神话传说寄寓着理想D.出自文献可作为史料引用

32.“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

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

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

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

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B.强调明文公示

C.体现法官至上D.明确依法办事

33.中国的“民主”,最早在《尚书》中有:

“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

伯里克利曾骄傲的说:

“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对以上两段材料中的“民主”解读最恰当的是

A.两则材料中“民主”内涵有相似之处

B.两则材料中的“民主”有本质的不同

C.前者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

D.后者体现了人民主权的理念

34.炎帝与黄帝对中原的统治没有留下直接的文献史料,有关记载多为转手材料,有些具有传说性质。

但因其中华共祖的特殊身份,学者一直试图证明其真实,下列依据中,对证明炎黄存在最为有力的是:

A.全国满天星斗、八方雄起的文明起源时代的文化遗存

B.学者在出土的汉代墓葬中发现了绘有黄帝画像的泥砖

C.先秦时期的大量著作中叙述了炎帝与黄帝的种种事迹

D.古籍中描述的炎黄故事与当代原始部落生活极为相近

 

35、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

这表明: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二、非选择题(75分)

36、西欧封建制度的特征(20分)

材料一

除了国有土地外,国王还有属于自己的领地,而且他可以用采邑的名义将这些土地赐给他的臣属——这些臣属都是由于在不同程度上替国王服军役而获得国王分封的领地的,而且这些大臣也可以用同样的分封方式把自己的领地封给他的那些从属。

当时的法律虽然由皇帝来颁布实施,但是必须得到王家会议或者较广泛的贵族代表会议的支持。

……在美男子腓力的手里首先设立了三级会议,不久,这个会议就宣布自己有财政权以及向王室申诉不公的权利。

在爱德华一世登基之后,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代议制在蒙福尔所领导的议会里得到明确规定。

但是议员究竟是由各郡的自由民选举,还是由地主来选举,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和解释。

——(英)哈兰姆《中世纪的欧洲》

材料二

在西部各地,灾难导致封建主义形成。

人们难以把封建主义形成的原因与后果区分开来。

但是政治权威的瓦解和敌方防御的放弃刺激了一系列政治、法律、社会、经济和军事的发展,这些发展共同形成了后来理论家所谓的“封建政权”。

从字面上说,封建主义可以被认为是一套制度,用于创立和规范臣服和服役的义务……它产生于较早时期的“庇护”,主人授予一定数量的土地作为礼物,期望未来得到一定的回报。

在加洛林时代,这种土地授予活动开始被明确作为换取军役的“费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封建关系被延伸和加强。

——诺曼٠戴维斯《欧洲史》

材料三

一个执行吏法庭设于城堡之内,由城堡主主持。

然而这个法庭的权能一点也不适合于城市。

……市民阶级感到处处掣肘,要求为他们的自由发展所必需的改革。

……从11世纪上半叶起,商人们坚定地承担起这项任务。

——亨利٠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

圣诞饮宴(局部,14世纪)

材料四

画家往往在无意中勾勒出时代的痕迹。

因而图像有时会成为比文字更加可靠的史料。

中世纪画家为我们描绘了14世纪早期一位法国大贵族举行圣诞宴会的场景。

 

问题

(1)以上材料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一些历史场景,请将符合相关情景的材料序号填入下列表格(3分)

情景

材料序号

封建社会开始出现

封建社会开始加速

封建政治体制变化

(2)根据1-3材料情景概述西欧在这一时期社会变化的主要原因与基本政治特征。

(10分)

(3)根据材料四,宴会主人过着奢华富裕的生活,他的收入可能有哪些来源呢?

(3分)

(4)材料四中,参加他宴会的,除了同阶层的贵族以外,还有主教与附近城市的富商。

这些人在日常政治中是什么关系?

维持这一关系的制度在西欧称作什么?

(2分)这一制度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2分)

37.“周文疲弊”(12分)

著名学者牟宗三认为:

“这套西周三百年的典章制度,……到春秋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叫它做“周文疲弊”。

诸子思想就是为了对付这个问题,这个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它不是泛泛的所谓社会问题,也不是笼统地民生疾苦问题……他们是针对周文疲弊而发。

从这个地方讲诸子起源的问题,才是中肯的。

(1)根据材料,“周文疲弊”的涵义是什么?

(2分)

(2)为什么到春秋的时候会出现“周文疲弊”的问题?

(6分)

(3)儒家和法家提出了哪些解决“周文疲弊”的主张?

(4分)

38.两张判决书

在古巴比伦和古罗马,法官对同一案件的判决会大相径庭。

问题:

(8分)

(1)这两份判决分别依据下列哪部法律?

(2分)

①《民法大全》②《汉穆拉比法典》

判决一:

判决二:

(2)以今日之见,你觉得哪种判决较合理?

说出你的理由。

(6分)

39.曾侯乙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编钟九鼎八簋

材料一:

曾侯乙墓,是战国早期曾国君主乙的墓葬,位于湖北省随州市西郊擂鼓墩附近,1978年,出土了大批精美的随葬品。

从出土的青铜器铭文可知,曾侯乙下葬的年代为公元前433年或稍后。

该墓的年代和墓主身份都很明确,为东周考古的分期断代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标尺。

在这个巨大的古墓里,一共埋藏了一万五千多件随葬品,除了乐器、兵器和礼器外,还有许多生活用品,其中青铜器具就有10吨重。

在青铜礼器中,有一套被称为“九鼎八簋”,它们是祭祀祖先的祭器,规格很高。

按照最初的规定,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国王甚至贵族也开始使用,屡屡出现僭越现象。

材料二:

曾侯乙墓中还出土了一套64件青铜编钟,它是我国目前出土数量最多、重量最重、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堪称“编钟之王”。

钟及架、钩上共有铭文3千多字,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及乐律理论。

合理的金属成份配比和规范的外形尺寸,以及工艺上的特殊处理,使编钟达到了令人赞叹的音响效果,至今仍能演奏。

材料三:

根据文献材料,东周时期随州主要为随国据有,不见有曾国的记载。

由于曾侯乙墓的发现,加上随州及其邻近的襄阳、枣阳、安陆、京山以及河南新野等地,曾多次出土曾国有铭铜器,因此有人认为这里的曾国即史籍上的随国;也有人以为曾、随是两个国家,不可等同。

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7期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你认为可以佐证周朝的什么制度?

这一制度的具体内容及作用是什么?

(5分)

(2)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像曾侯乙墓中的诸侯僭越的现象?

(4分)

(3)根据材料三,你认为要破解“曾随之谜”,应该可以采用哪些研究方法?

查阅哪些文献材料?

(3分)

40.公司的力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3分)

在人类走向现代的历程中,世界市场逐渐展露全貌,跨越血缘、地缘,凝聚个体之力的公司随之诞生。

公司,是指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构成,以营利为目的而依法设立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

公司制度的本质特征在于“有限责任”和“法人”。

组建公司时,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

材料一:

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贸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是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

材料二:

当地理大发现一点点勾勒出世界的全貌,公司率先出发了。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公司利益与国家意志密不可分。

它们曾屡屡调兵遣将,用枪炮去打开潜在的市场。

材料三:

英国《1862年公司法》可以被看做是现代公司的出生证。

此前的几个世纪,公司一直是执行国家政策的工具,成立公司是少数人的特权。

《1862年公司法》则宣告:

公司只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组织,成立公司是每个公民都享有的权利。

材料四:

1882年爱迪生启动了美国第一座发电厂,人类由此摆脱了地球自转周期的影响。

但是,并非每一项伟大的发明都能变成造福社会的产品。

光明源自技术与资本合作创办的电力公司。

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尼古拉斯⋅巴特勒曾经说过,有限责任公司是近代最伟大的发明。

少了它,就是蒸汽机和电力的重要性也会降低!

材料五:

19世纪末,中国驻英、法、意、比四国公使薛福成这样评价公司的威力:

“尽其能事,移山可也,填海可也;驱驾风电,制御水火,亦可也。

……西洋诸国,所以横绝四海,莫之能御者,其不以此也哉?

材料六:

人类97%的财富是在近250年里,也就是在人类诞生以来的0.01%的时间里创造的。

创造这些财富的主角就是公司。

从17世纪到20世纪70年代的160种主要创新中,80%以上由公司完成。

今天,全世界70%的专利和2/3的研发经费出自跨国公司。

福特汽车公司创立的自动生产流水线是工厂管理制度的一场革命。

1913-1914年,福特公司生产了24.83万辆汽车,平均每36秒生产一辆,10年后达到每15秒生产一辆,这种生产方式在自行车、飞机等制造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成就了美国工业的辉煌。

苹果公司通过iphone、iPad和iTunes音乐店,改写了PC、消费电子、音乐这3个产业的游戏规则,引领并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习惯!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CCTV纪录片《公司的力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明很多学者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的原因。

(2分)

(2)材料三中,英国《1862年公司法》的颁布有何重要意义?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现代公司在促进世界变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6分)

(3)基于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公司的力量?

(15分)(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A

C

B

B

D

A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A

A

A

C

B

B

B

C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C

C

C

B

D

A

A

C

B

31

32

33

34

35

C\A

A\C

B\A

C\B

C\A

二、非选择题

36、以上材料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一些历史场景,请将符合相关情景的材料序号填入下列表格:

(3分)

(1)

情景

材料序号

封建社会开始出现

封建社会开始加速

封建政治体制变化

(2)根据材料情景概述西欧在这一时期社会变化的主要原因与基本政治特征。

(10分)

封建制度开始出现:

6世纪后,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的日耳曼王国中,隶农制和氏族制互相结合催生出修封建制度,罗马归宿何如耳曼征服者上层构成了封建统治阶级,农奴是不自由的劳动者。

(3分)

封建社会加速:

8世纪上半叶,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革土地分配制度,变无条件赏赐为有条件分封,促进了封建制度的发展,加速了自由农民农奴化进程,有条件的封建主也层层分封,由此逐渐形成封建等级制度,国王名义上是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实际权力有限。

王权衰弱和社会割据混乱成为显著特征。

11世纪前后,西欧封建制度基本确立。

(3分)

封建政治体制变化:

11世纪开始,随着生产力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再度兴起,封建领主在利益的诱惑下,以不同方式参与了中世纪城市复兴活动,随后,市民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营造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环境,与封建领主之间矛盾不断,争斗时起。

部分城市获得了完全自治权。

这一时期,英法王权也呈现加强趋势,以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和新兴的市民阶层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力图携手打破封建割据局面。

13世纪下半叶起,英法相继出现了等级代表会议,等级君主制形成,贵族、市民在一定程度分享权力,西欧封建制度出现新的特征。

中央权力有所增强,市民利益和要求开始受到重视,相对于以前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西欧社会出现了进步趋向。

(4分)

(3)庄园农奴劳动、地租剥削、城市自治的赎金等。

或世袭财产、征税等合理答案(3分)

(4)关系:

合作关系(共同参政,分享权力)。

制度:

等级君主制(2分)

作用:

相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等级君主制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分)

37.

(1)西周的封建制度和礼乐制度开始崩溃。

(2分)

(2)分封制是靠血缘纽带维持的,随着时间推移,血缘关系逐渐淡薄;分封制下诸侯国有较大自主权,为分裂割据埋下隐患;经济领域发生变动,各国力图富强,促进了新的阶层崛起,导致礼制开始瓦解。

(6分)(3)儒家主张恢复周礼,维护天子权威;儒家要求统治者以德治国,反对战争。

法家强调承认现存秩序,维护君主权威,彻底告别封邦建国体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4分)

38.

(1)

答案1:

填写正确的序号。

(2分)

·判决一:

②;判决二:

其他答案。

(0分)

(2)

答案l:

给出判断,并能从材料中提炼理由。

(6分)

判决二合理。

其一,新房是乙建造的,同乙之子无关,法官严守“罪行不能继承”的原则;其二,在乙未做自辩前,法官严守证据原则。

视其无罪。

这反映了讲理性、重证据的法治精神。

判决二合理。

判决一依据同态复仇将乙之子处死,不如判决二重视人的基本权利。

此外,判决一在断案时也不如判决二那样重视证据。

以今日的眼光来看,依据理性的原则而不是习俗更加符合法治精神。

答案2:

给出判断,并就案情本身进行分析。

(3分)

判决二合理·新房是乙建造的,同乙之子无关,况且新房倒塌也不一定是乙的错误。

答案3:

绐出判断,但未结合具体材料陈述理由。

(1分)

判决二合理·它反映了古罗马人的法治精神。

其他答案:

只作判断面无理由或理由不符合题意。

(0)

39.答到要点即可。

(12分)

制度:

礼乐制度。

(1分)内容与作用:

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以显示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间的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

以音乐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

礼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4分)

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铁器和犁耕技术的推广,分封制崩溃,新兴阶层力量壮大,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等。

(4分)

研究方法:

考古发掘,文献研究,文献与考古相印证的方法等。

文献材料:

《春秋》、《史记》、《资治通鉴》等。

(3分)

40.开放性试题,第1、2问答到要点即可。

(23分)

罗马时代确立的法律原则就是强调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的归属,而这些正是自由贸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

(2分)

意义:

催生了现代公司,为个人投资公司提供法律保障。

(2分)

作用: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促进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创造大量的社会财富;制定行业规则和标准,引领管理制度变革;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

(4分)

如何看待:

(15分)

注意:

回答应该围绕材料中核心问题“公司的历史与公司的力量”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公司的历史:

首先,公司的雏形与古代罗马用法律对个人权利的保护分不开的,所有权的不可侵犯性,所有权的稳定性,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