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韵学在语文领域应用之研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45132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韵学在语文领域应用之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声韵学在语文领域应用之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声韵学在语文领域应用之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声韵学在语文领域应用之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声韵学在语文领域应用之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声韵学在语文领域应用之研究.docx

《声韵学在语文领域应用之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韵学在语文领域应用之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声韵学在语文领域应用之研究.docx

声韵学在语文领域应用之研究

九年一貫課程人文與社會學科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

聲韻學在語文領域應用之研究

蔡根祥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副教授

壹、前言

曾經聽一些學生說:

「學聲韻學那麼難,學過了也還給老師啦!

有甚麼用!

」在這幾年輔導實習同學的訪視中,也的確沒有看到有誰在教學上有用過聲韻學來說明講解的。

有不得已而用之,就一定發生錯誤。

那就說明了在國文教學上,是一定少不了要用到聲韻學的。

所以,國文系的課程表裡,把聲韻學定為必修的課程,是有設計用意的。

不過,為甚麼大部分的同學都不容易把聲韻學學好呢?

我以為原因有三:

第一是讀國文系的同學,先天上是感性強於理性,而聲韻學的本質是理性的,是科學的,要講邏輯的。

第二是聲韻學是一門歷史語音學,語音是不具形的,而且透過千古不變的漢字來記錄,要由漢字轉換為語音,的確是不太容易的事。

第三是同學讀聲韻學的時候,多是以背誦的方式來學的,而不是由應用方面入手。

所以縱然聲韻學的成績及格,或者分數不錯,但是一旦畢了業,沒有壓力了,就通通忘光光,所以在教學上就不可能派上用場,也不敢拿出來說明。

可能還有一個理由是同學大一的國音沒有學好,所以在銜接上也有些不良吧。

然而,在國文的研究也好,在國文的教學也好,聲韻學知識是不可或缺的。

清朝的大學者如段玉裁、江聲、王引之、王念孫、戴震、俞樾、錢大昕、王國維等等,無一不是對聲韻學有高超認知的,所以他們都能夠在國學研究上有突顯的貢獻。

錢大昕在《小學考、序》裡說:

古人之意不傳,而文則古今不異;因文字而得古音,因古音而得古訓,此以一貫三之道,亦推一合十之道也。

段玉裁在《廣雅疏證、序》中說:

聖人之制字,有意而後有音,有音而後有形。

學者之考字,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義。

治經莫重於得義,得義莫切於得音。

王引之在《經義述聞、序》裡說:

詁訓之旨,存乎聲音,字之聲同聲近者,經傳往往假借。

學者以聲求義,破其假借之字而讀以本字,則換然冰釋;如其假借之字而強為之解,則詰鞫(上加竹頭)而為病矣。

由此可見,聲韻學的用處大得很,實在是一門不可或缺的學問。

貳、聲韻學在語文領域之應用舉例

聲韻學在語文領域上,應用的範圍很廣,比如通假字的說明,方言現象的解說,語詞字彙的意義掌握,韻文的押韻和平仄,文學用語感情的探究,字詞讀音的辨證、文獻之研究等等,都需要聲韻學來幫忙。

以下大多根據國、高中國文教材,舉例說明聲韻學在語文領域各方面的運用。

1、假借字的條件說明

所謂通假字,就是古人用字的時候,往往借用另一個音同或音相近的字來使用,在這種情形之下,我們要說某字與某字相通,那麼,就得說明兩者之間的聲韻關係,否則就通得沒有道理了。

比如國中課本裡,有劉蓉的〈習慣說〉一文,其中有一句說: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國家為?

」歷來「為」字有兩種解釋:

一是當作倒裝句,是「何以為天下國家」的意思;一是把「為」字通「乎」字講,當句末助詞;而最後一版國編本是採取第二種的解釋。

現在暫時不說兩者的優劣,既然用通假的說法,就應該說明兩者何以能通,這就得說明聲韻關係。

我曾經問過很多實習學生以及進修的任教老師,他們沒有一個人能夠說明清楚的。

說明一個字的聲音,不外乎聲、韻、調三者。

「為」與「乎」的聲調都是平聲,一個陰平,一個陽平,這是因為「為」字屬喻三的為母字,是次濁音,國語讀陽平,「乎」字是匣母字,是全濁聲母,本來應該讀陽平聲的,不過現在習慣性的讀陰平了。

而兩個字的國語音讀,聲母是一個讀ㄏ,一個讀零聲母;韻母是一個讀ㄨㄟ,一個讀ㄨ;聲母、韻母都不同,那就更需要說明。

其實,如果修過聲韻學的學生,應該很容易知道,「為」是中古喻母三等的為紐字,曾運乾早就說過「喻三古歸匣」了。

而「乎」字《廣韻》是「戶吳切」,屬匣紐,兩者在古音都是匣紐字,所以是可以相通的。

就韻母來說,「為」字在《廣韻》支韻,上古韻在歌韻;「乎」字在《廣韻》模韻,上古韻在魚韻;兩者差距比較大。

不過就兩者雙聲來說,已經足以說明所以相通的理由了。

補充說明的是「為」字當句末助詞這種用法,是上古漢語的語法,《論語》、《左傳》裡就有很多用例,所以我們應該用上古音來說明。

不過,如果教國中生,這樣說是達不到教學效果的,因為學生聽不懂。

倒不如用諧聲偏旁來說明比較實際。

學生都知道,中國字本來大多可以有邊讀邊的,這是形聲字的造字原理。

所以,找一些從「為」得聲的字,讓學生瞭解,「為」字雖然在國語裡讀零聲母,但在古代是有聲母的,譬如「撝、媯」,都是唸聲母ㄍ、ㄏ的;所以,「為」字在古代與「乎」字有雙聲的關係。

我們還可以用諧聲偏旁不同的異體字來說明這一點。

所謂異體字,就是同一個字的不同寫法,是形不同而音義相同的字,那麼,如果兩個字的諧聲偏旁用字不同,則兩個諧聲的字也應該是同音字,那就可以很容易看出兩者的同音關係。

如貨字,異體可以寫作「貝為」;訛字異體可以寫為「言為」,靴字也可以寫作「革為」;這些都可以說明「為」在古音是跟「化」字同音的;那麼,「為」古音有聲母ㄏ,不就很明顯了麼。

如果我們教學強調與生活結合,那麼就用閩南語的現象來說明吧。

閩南語音裡,有一些國語讀零聲母的字,閩南語讀ㄏ聲母的,譬如雲字,雨字,而這兩個字在古代是跟「為」字同一種聲母的,那麼「為」字有ㄏ聲母,也是很容易了解的了。

因此,我們可以說,「為」通「乎」,是因為兩者有雙聲的關係存在,所以才相通的。

2、方言現象之解說

方言是主要祖語的地區性變體;尤其是漢語,經過長時間的歷史演變,眾多的人口遷徙,如此廣大的方域區隔,於是產生了很多的方言變體;而又受到文字固定的影響,不至於變為另一種不同的語言。

歷來的文學創作者,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方言的成分表現在作品之中;而且,有時候為了使作品表現得更傳神,作者會讓作品中的人物模仿實際生活裡人物的口吻,於是就用了道地的方言口語寫入文學作品之中。

所以,從方言的角度來瞭解文學作品,也是必需的。

譬如國中國文裡,有胡適的〈母親的教誨〉一文,裡面有一段是說胡適不聽他阿姨的話,把背心穿上,還回了一句說:

「娘甚麼?

老子都不老子了。

」這句話如果只從字面上去瞭解,是不通的,必需從方言諧音上來瞭解。

胡適是安徽績溪人,按安徽績溪話的特點,娘跟涼同音,所以胡適才說這樣一語雙關的頑皮話。

這個觀念大概很多人都懂,也就是績溪方言是ㄋ、ㄌ不分的,教師手冊也有類似的說明。

然而,安徽績溪話到底是把「娘」唸成「涼」呢?

還是把「涼」唸成「娘」呢?

這影響到課本應該念ㄋ,還是念ㄌ。

這一點編譯館的教師手冊就沒有說明了。

一般人大概會想,粵語也是ㄋ、ㄌ不分,閩南語有時候也有這種現象,那大概應該念「涼」吧。

不過,如果我們查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有一本《嶺北績溪方言》的專號,作者是趙元任先生,根據他的調查,績溪話是ㄌ唸成ㄋ的,也就是「涼」唸成「娘」,所以胡適才那樣寫著:

「娘(涼)甚麼,老子都不老子了。

另外,課本也有一課是國父的〈立志做大事〉,其中提到一位法國人名字叫做「柏斯多」,是近世細菌學的創始人,他的外文名字是LouisPasteur,如果用國語翻譯,應該譯做「帕司特爾」,第一個音節照常理是讀ㄆㄚ的音,而課本用的字是「柏」音ㄅㄛˊ,老師們在教學時也一律讀ㄅㄛˊ,那就跟原文的音大不相同了;學過英文的學生如果用心,一定也會覺得不對勁。

這主要是因為國父用廣東話來翻譯的;粵語的「柏」字唸成p‘ak,所以對應原文是很合音的,而用國語念的時候,就會不相應。

3、語詞意義的掌握

我國漢字是屬於形意符號,形音都能表義,不過,大部分的情況都是以形表義的,所以我們會很常態地以字形來解釋。

然而有時候漢字也用來當音符,比如說翻譯外語,假借字,狀聲詞等;當然,大部分當音符的情形都明顯看得出來,比如說「間關」、「濺濺」、「啁啾」等,但是如果像「滑稽突梯」、「詰屈聱牙」,就不是一眼就能看得出來的。

先說「滑稽突梯」這個成語吧。

它出自《楚辭、卜居》,其實它是兩組雙聲語詞組成的,「滑稽」的「滑」,上古音匣紐物部,亦音骨,見紐;「稽」上古音見紐脂部。

而「突梯」的「突」上古音是定紐物部,「梯」是透紐脂部,但是「梯」字的諧聲偏旁「弟」字是定紐;很明顯的,是兩組雙聲詞。

還有,「滑」與「突」是疊韻,「稽」與「梯」也是疊韻,於是四個字形成了一組嚴密的聲韻關係。

如果你用國語來唸的話,怎麼可能讀得出這樣的聲韻關係呢!

「滑稽突梯」其實是利用聲音的作用來表示一個東西圓轉滑溜的樣子或動作,不可以從字面上去理解的。

再說「詰屈聱牙」,它出自韓愈的〈進學解〉「周誥殷盤,詰屈聱牙」,是口齒不順的意思。

不過,有人看到其中的「牙」字,就會以為是因為「牙」字所以才有「口齒」不順之意的。

但是如果查《廣韻》,「詰屈」的「詰」是「去吉切」,溪紐質韻入聲;「屈」是「區勿切」,溪紐物韻入聲。

兩者的入聲都收-t,只有介音與主要元音有一些差異而已。

而「聱牙」的「聱」是「五勞切」,疑紐豪韻平聲;「牙」是「五加切」,疑紐麻韻平聲。

兩者的聲母在古音是念ng-的。

很明顯這也是兩組雙聲詞的組合,是用字音來模擬嘴巴裡難發的聲音,所以才有口齒不順的意思,跟牙齒沒有直接的關係。

4、古詩、韻文的押韻與平仄

這是聲韻學在語文領域裡最常使用的地方。

通常對一般人來說,只要注音符號最後一個符號相同,就是有押韻了;這基本上是沒有錯,不過也不完全是(參看下面〈回鄉偶書〉的分析)。

而且,如果最後一個注音符號不同呢,那就不押韻了嗎?

由於語音的變遷關係,古音與國語的音讀,已經有很大的差異:

如入聲消失,收-m尾的韻母歸併到收-n尾的韻裡,捲舌元音的產生等,都是古今音韻不同的地方,也就形成了符號相同不一定押韻,符號不同也可以是押韻的情形了。

遇到這些狀況時,就一定得用聲韻知識來處理、說明。

譬如國中國文裡的〈木蘭詩〉,整首詩換韻六次,分別是職韻、庚耕清韻、先仙韻、尤侯韻、微韻、陽唐韻、支韻。

其中第一段的職韻是入聲韻。

有些人看到「唧、織、息、憶」這些押韻字,大多數國語都念為ㄧ韻,所以就說是押ㄧ韻,有些人看到「織」的注音只有ㄓ,而「問女何所思」的「思」也只有聲母ㄙ,所以就把「思」也當成押韻的字來看。

其實因為國語沒有入聲的讀法,所以讀不出原來的韻味的,因此,凡是遇到入聲韻的時候,最好是用南方的方言來唸,像閩南語、客家語、粵語等都可以。

不過,現在年輕的老師們對母語方言也不怎麼熟悉,有很多字音唸不出來,那就很難讓學生瞭解了。

至於捲舌韻母的衍生,也造成一些困擾。

比如王維的〈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其中的「枝、思」的押韻說明就有點麻煩。

又如白居易的〈長恨歌〉最後一段: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其中押韻字「時、枝、期」,在押韻的說明上也不好說。

如果再加上李益的〈江南曲〉:

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

那「期」與「兒」字也可以押韻。

如果把以上三首詩的押韻系聯在一起,那你可以發現用國語來唸,注音符號包括ㄓ、ㄙ、ㄧ、ㄕ、ㄦ的不同,就不能只用「最後一個注音符號相同」來說明交代。

如果從語音分類來說,上述的情形有舌尖前高前元音、舌尖後高前元音、舌尖後中央元音,也有舌面前前高元音。

但是如果查《廣韻》,它們都是支脂韻的字,的確是可以押韻的;如果用方言來唸,也可以唸出它們押韻的味道。

然而我們不能因此就滿足了,我們還是要瞭解它們何以會分化為國語那麼多的不同狀況,這更需要聲韻學的知識了。

《廣韻》中的支脂之韻,中古擬音為i,所以「期」字的讀音比較符合原韻音讀,而「枝、時」等字,是因為後來聲母變為捲舌聲母,是強勢音位,所以韻母i就不得不隨著捲舌聲母而變為捲舌韻母了。

至於「思」字,是因為舌尖前聲母的影響,使舌面前前高元音轉變為舌尖前前高元音;而這舌尖前元音和舌尖後元音,就是國語裡空韻符號所代表的音。

至於「兒」字的變化,是因為止攝(支脂之韻)日母開口字的一種近代變化,而變為ㄦ音的。

至於平仄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入聲,因為國語入聲消失,派入四聲之中,而且沒有一定的規律;不過如果派入第三聲、第四聲的話,都算是仄聲,所以沒有影響,但派入第一聲、第二聲的話,就會有平仄混亂問題。

前輩學者有用歸納的方法,歸納出一些原則來讓我們辨別,現在列述入聲字辨別條例如下:

(一)有之必不然者

1.韻母是ㄢ、ㄣ、ㄤ、ㄥ者。

2.ㄗ、ㄘ、ㄙ單獨注音者。

3.ㄦ韻母者。

4.韻母為ㄨㄞ、ㄨㄟ者。

(二)有之必然者。

5.聲母為ㄅ、ㄉ、ㄍ、ㄐ、ㄓ、ㄗ而讀陽平調者。

6.注音ㄈㄚ、ㄈㄛ者。

7.聲母為ㄉ、ㄊ、ㄋ、ㄌ、ㄗ、ㄘ、ㄙ,而韻母拼ㄜ者。

8.聲母為ㄓ、ㄔ、ㄕ、ㄖ,而拼ㄨㄛ者。

9.聲母為ㄅ、ㄆ、ㄇ、ㄉ、ㄊ、ㄋ、ㄌ,而拼ㄧㄝ者,除「爹」字外,皆為入聲。

10.韻母為ㄩㄝ,除「瘸、靴、嗟(ㄐㄩㄝ)」三字外,皆為入聲。

11.ㄍ、ㄏ、ㄗ拼ㄟ者。

除此以外,多背一些押入聲韻的詩文,如杜甫的〈北征〉,文天祥的〈正氣歌〉,杜牧的〈阿房宮賦〉等,久而久之,就一定能分辨入聲字了。

當然,南方方言功力好的話,就是不用背也能分別。

5、文學用語感情的探究

文學作品的創作,用字上是十分講究的,除了字義之外,修辭詞藻之美,文學風骨的格調外,文字聲音的選用,也是十分微妙而難言的。

訓詁學上有所謂「凡從某聲,皆有某義」的條例,而在聲韻學上,也有凡用某韻,多合某情的說法,這就是所謂的「聲情說」。

前人談聲情的關係,如韓愈〈答李翊書〉說:

氣盛,則言之長短與聲之高下者皆宜。

朱子也曾說:

韓退之、蘇明允作文,畢一生之精力,皆從古人聲響處學。

可見聲音與文情之間,是有十分密切的關係的。

前人常以范仲淹所作《嚴先生祠堂記》為例,文中收尾四句原本是「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長」。

他的朋友李太伯以為「公此文一出名世,只一字未安」,不如「以風字代德字」;范仲淹也欣然接受李太伯的意見。

朱光潛先生在《談文學》一書裡認為:

德字與風字在意義上固然不同,最主要的分別還在聲音上面。

德字仄聲音啞,沒有風字那麼沈重響亮。

其實,李太伯那一改,可以從兩方面來說:

第一、就如朱光潛所說的,「蒼、泱、風、長」都是平聲的陽聲韻,收舌根鼻音-ng,形成一連串的高揚的聲響,有頌揚悠遠之意;如果是「德」字,因為是入聲字,所以聲音就會一時收束中斷,失去了悠遠的意韻。

第二、《論語、顏淵篇》說: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風,必偃。

」所以,用「風」字來替換「德」字,就含有「君子之德,如風偃草般澤披黎民」的豐富內涵,也就與文章中所說「有功於名教」相呼應了。

對於聲響與文學情感的關係,王易在他的《詞曲史、構律篇》中,有更詳細的說明如下:

東董寬洪,江講爽朗,支紙縝密,魚語幽咽,佳蟹開展,真軫凝重,元阮清新,蕭篠飄灑,歌哿端莊,麻馬放縱,庚梗振厲,尤有盤旋,侵寢沈靜,覃感蕭瑟,屋沃突兀,覺藥活潑,質術急驟,物月跳脫,合盍頓落,此韻部之別也。

此雖未必切定,然韻切者情亦相近,其大較可審辨得之。

又凡用平韻入韻者當陰陽相調,用上去韻者當上去相調,庶聲情不至板滯。

是在細心者有以自得之耳。

比如說國中國文課本裡的〈國歌歌詞〉,押的是東韻,照王易的說法,是有寬洪博大的意涵存在的。

又如杜甫的〈蜀相〉,押的是「尋、森、音、心、襟」押的是侵韻;照王易的說法,是屬於沈靜的情感。

不過所謂「沈靜」,應該是指沈潛在心裡的一種感覺,醞積在心中而沈吟在嘴裡的情愫;杜甫心裡仰慕諸葛武侯,而這份仰慕之情又不便高聲宣之於口;況且諸葛亮出師未捷,徒留餘恨,而身死百代,後人追懷忠烈不已,而慨嘆大業之未完,不能歌頌其功德,唯暗慕于斯懷,這就是所謂的「沈靜」、「沈吟」之情了吧。

再看看文天祥的〈正氣歌〉,全詩共押韻四段,第一段「天地有正氣……一一垂丹青」押的是庚青韻,收舌根鼻音-ng尾,表示正氣廣博浩瀚,配義與道,萬物因之而奮發自厲。

第二段「在齊太史簡,……逆豎頭破裂。

」押入聲收-t尾的質術韻,「筆、節、血、舌、雪、烈、羯、裂」,歷數歷史上的正氣英傑,義憤填膺,義無反顧,是非之辨,截然聚於心中,吐之為快的感覺,躍然紙上。

第三段「是氣所磅礡,……道義為之根。

」押收-n尾的真諄韻,感情凝練舒緩,在前面一段急速的吐露後,得到了調和的作用。

第四段「嗟余遘陽九,……古道照顏色。

」押的是入聲收-k的職德韻,這是一種最具有內在逼迫感的韻,一種內在充盈的張力,面對外在的壓力,捫心捶胸,不顧一切豁潰而出,至死不渝,這正是文文山當時在兵馬司監獄的勇氣與胸懷,每一次韻腳的出現,就是一次內張力對外壓力的爆破,一次困頓的推排,這正是文天祥內心浩然之氣沛然莫能禦的力量表現啊。

6、字、詞音讀的辯證

我國的漢字是形意符號系統,其形音義之關係非常密切,訓詁學有所謂「音隨義轉」、「異音別義」的原則,不同的讀音,就有不同的意義,這就是破音字。

所以我們對每一個字的音讀,都要講求精確,這是聲韻學的工作,也是語言學習的重點。

而如何求得一個字、詞的正確音讀呢,當然方法有很多樣,要視問題的內容而定,而其中一種方法就是用韻書來查考。

比如說「朝鮮」一詞,該怎樣讀才對呢?

這兩個字都有破音,一般大家都讀為ㄔㄠˊㄒㄧㄢ或ㄔㄠˊㄒㄧㄢˇ,不過,如果你對韻書熟悉的話,當你翻查《廣韻》下平四宵韻,你會查到「朝」字有兩個反切,「陟遙切」以及「直遙切」。

「陟遙切」就反切的原則來切音的話,「遙」唸ㄧㄠ平聲,「陟」是知紐清聲母,所以唸ㄓ,而清聲母的平聲韻要讀陰平調,所以「陟遙切」當唸ㄓㄠ;至於「直遙切」,因為「直」屬澄紐,是全濁聲紐,平聲要讀陽平而且要送氣,所以「直遙切」要唸做ㄔㄠˊ。

而在「陟遙切」之下,可以看到裡面的解釋是:

早也。

又旦至食時為終朝。

又朝鮮、國名。

亦姓,《左傳》有蔡大夫朝吳。

而在「直遙切」之下,它的解釋是:

朝廷也。

禮記曰:

「諸侯於天子,五年一朝。

」又姓,唐有拾遺朝衛。

可以看得出《廣韻》是把「朝鮮」的「朝」讀作ㄓㄠ的,我們一般人唸成ㄔㄠˊ是有問題的。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公羊傳》說「名從主人」,那麼,韓國人自己怎麼唸呢?

查考韓國的語言字辭典,「朝」字只有一個音讀,唸tso,「朝廷」、「朝陽」的「朝」都是唸tso。

而韓國的古籍《東國輿地勝覽》所載,朝鮮的得名,是因為「國在東方,先受朝日之光鮮,故名朝鮮」。

韓國也有一首〈朝鮮之歌〉,首兩句歌詞是:

早晨的太陽光芒萬道多鮮豔,我們的國家因此起名叫朝鮮。

由此可見,韓國語的「朝」字沒有破讀,但是「朝鮮」的「朝」意思是「早上」,在「名從主人」的原則下,也應該唸成ㄓㄠ。

至於「鮮」字到底讀第一聲抑或第三聲呢?

我以為上述的韓國文獻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光鮮」、「鮮豔」都應該念為ㄒㄧㄢ一聲,更何況《藝文類聚》第五十六卷〈雜文部二〉,有梁元帝〈姓名詩〉一首說:

征人習水戰,辛苦配戈船;夜城隨偃月,朝軍逐避年。

龍吟澈水度,虹光入夜圓;濤來如陣起,星上似烽燃。

經時事南越。

還復討朝鮮。

詩中「南越」對「朝鮮」,可以確定是地名;而詩裡押韻的字「船、年、圓、燃、鮮」都是押平聲韻的,可見「朝鮮」的「鮮」的確是念ㄒㄧㄢ第一聲陰平聲。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對於「朝鮮」的注音是ㄔㄠˊㄒㄧㄢ又讀ㄓㄠㄒㄧㄢ。

經過以上的查考,照理應該讀作ㄓㄠㄒㄧㄢ才是正音。

字音的辨正,有時候在鄉土語言裡也是很需要的。

就比如說「白居易」這位文學家名字的唸法吧!

以國語來讀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只有一個讀音;但是如果你用閩南語來讀的話,就必須講究讀音了,因為閩南語裡的「易」字,有入聲和去聲兩種讀法。

那麼「白居易」的「易」字到底該讀入聲抑或去聲呢?

首先我們知道,讀作入聲的「易」,意思是變化、交換;讀作去聲的「易」意思是容易。

其次我們知道有關白居易的生平故事,其中有說到白居易當年年輕時初入長安,拜謁名士顧況;顧況看了他的名字,便說:

「長安百物騰貴,居,大不易。

」及至讀到白居易那首〈賦得古原草送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名詩之後,便改口說:

「有才如此,居天下也不難。

」可見顧況是唸成「容易」的易。

不過,當白居易去世之後,當朝皇帝唐武宗曾寫了一首詩追悼他,詩裡面有兩句:

「浮雲不繫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

」所謂「浮雲不繫」就是變動不居的意思,可見當時皇帝唸他的名字是唸入聲「變易」的易的。

如此一來,我們相信誰念得對呢?

我們可以從白居易的名字意義來探究,因為他的名字是有來歷的,出自《禮記、中庸》: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而徼幸。

」而古人的名與字是有意義相關的,他的字是「樂天」,典出《易經、繫辭上》:

「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

」這就更可以確定他名字的來歷了。

而〈中庸〉的《經典釋文》對「易」字的注音反切是「以豉反」,是去聲的讀法。

還有,白居易有一位弟弟名叫白行簡,在文學上也相當有名氣,「居易」與「行簡」是相對的,而「易、簡」兩個字,在《易經、繫辭傳》裡就是一組經常相對而言的概念,「易」是容易,「簡」是簡單。

可知白居易的父親為他取名時,是用「容易」的「易」為音義的,我們應該遵循他父親的決定。

再如我們讀《三國誌》,提到那位扶不起的阿斗,名字叫「劉禪」。

很多人都唸為ㄌㄧㄡˊㄔㄢˊ,不過試想想,在印象之中,劉備一點也沒有信佛的跡象,那麼他替兒子取名字的時候,會取一個充滿佛家意義的「禪」ㄔㄢˊ字嗎?

況且佛教剛剛東傳不久,像禪宗那樣的大乘佛教,「禪那」那樣的修為思想,應該還沒有來到中國,那麼劉備就更不可能為兒子取那樣的名字了。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禪」字是很中國的,它是我國最古老的理想政治模式「禪讓」的略寫,而它要讀ㄕㄢˋ。

那麼,阿斗的名字,最有可能的唸法是劉禪ㄕㄢˋ。

《廣韻》「禪」字有兩個音,下平二仙韻「禪」字「市連切,靜也」。

去聲三十三線韻「禪」字「時戰切」,解釋為「封禪;又禪讓,傳受」。

《說文解字》裡「禪」字解釋為「祭天也。

從示單聲。

」也是「時戰切」。

這兩個音只有聲調上平,去之別,聲母、韻母相同。

聲母都是中古三十字母、三十六字母裡的「禪」母。

在《敦煌韻學殘卷》三十字母裡,是作「審、穿、禪、照」的順序排列的,其中沒有後來的「床」母,根據理解當時的「禪」母,其音值擬為舌面前濁塞擦聲母dz-,當時「禪、床」合一,並未分開;這種現象,在顏之推的《顏氏家訓‧音辭篇》裡還有記述。

但是到了三十六字母裡,就變成「照、穿、床、審、禪」的排列,其中「床」母的擬音是dz-,「禪」母的擬音為舌面前濁擦音z-。

也就是說,「禪」字在《廣韻》裡,應該唸作擦音,演變成國語就應該是聲母ㄕ。

不過由於它的歷史演變是從塞擦音而來,所以今天用國語來唸中古的「禪」母字時,有一部份平聲字仍唸作塞擦音ㄔ聲母的,如「常、成」,其它的都唸作擦音聲母ㄕ,如「時、殊」,而仄聲的字都唸作ㄕ,如「是、視、實,署、市」等。

「禪」字的讀音因為音隨義轉的原則,當「禪靜」、「禪定」解時,讀「市連切」,而它正是平聲讀ㄔ聲母的,所以國語唸作ㄔㄢˊ;而當它解作「封禪、禪讓」時,讀去聲的「時戰切」,按仄聲讀擦音ㄕ的原則,所以就要唸作ㄕㄢˋ;我們今天對「禪」字的異義破讀,就是這樣演變來的。

現在,有一個很有力的證據可以證明阿斗的名,取義於「時戰切」作「禪讓」解的「禪」,就是他自己的「字」,他字「公嗣」,意思是「公舉賢德者以為繼承」,也就是「禪讓」的意思。

所以,阿斗的「名」要唸「禪讓」的禪ㄕㄢˋ,不可以唸作「禪定」的禪ㄔㄢˊ。

7、文獻之研究

古代的文章,韻文固然是要押韻,而散文也往往有押韻的情形,如果在當押韻的地方不押韻,那麼我們是可以懷疑文句裡可能有錯訛存在。

這就要利用聲韻的原理來作判斷的。

比如《老子》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豫焉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容,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這一段話裡是有押韻的,「通、容」相押,「川、鄰」相押,「釋、樸、谷、濁」相押,「清、生、盈、成」相押,而「儼兮其若容」的「容」字,既不能與「鄰」押韻,也不能與下面的「釋」押韻,顯然是有問題的。

於是我們就要去找資料來處理,經過查證,有很多不同版本的老子,「容」字寫作「客」字,如景福本、趙孟頫本、河上本、樓正本等都是如此。

再對照《帛書老子》甲本、乙本,也都是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