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分析比较.docx
《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分析比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分析比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分析比较
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分析比较
随着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不同版本的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也相继投入使用,供各地学校选用,目前已经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4年初审通过的新教材有五个版本,从教材的编写来看,各个版本的教材各具精彩和创意。
在河南省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教材是人教版(朱正威、赵占良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江苏教版(汪忠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是人教版之外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版本,在河南省有平顶山市、新乡市、周口市、信阳市等几个市使用。
本文试从两种版本教材知识内容体系的编排、具体知识内容的选择、学习方法的设计和在高考中的作用差别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1教材知识内容体系的编排
新课标的教材知识内容编写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的生物学以生命的基本特征为框架来整理和概括生物科学事实,这样虽然容易被理解,但是科学事实本身和若干科学事实的简单堆砌毕竟还不等于科学。
因此新课标教材调整了编写思路,依据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的思想,其核心是追求课程内容结构化,而生物学科的内容包括由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组成的理论体系,及其隐含的学科思想和方法。
因此,生物课程的内容既可以根据知识理论体系建构,也可以根据学科思想和方法建构,两者各有其合理性。
在新教材的编写中各个模块都兼顾了知识理论体系和科学思想方法。
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在教材编写体例方面和教材栏目设计方面各具特点。
1.1教材编写体例的比较
教材
章编排体例
节编排体例
人教版
章题名→引言→题图→第一节→第二节→……→本章小结→自我检测题
问题探讨→本节聚焦→正文→练习→课外阅读资料
苏教版
章题名→引言→题图→各节题目录→第一节→第二节→……
学习目标→导言→正文→继续探究→拓展视野→走进职业(或无)
在章编排体例中,人教版在每章最后增加了本章小结和自我检测题,更好反馈学生学习情况。
苏教版在每章引言和题图后将各节题目以目录形式呈现,以利于学生对本章内容进行整体把握。
在节编排体例中,人教版在每节开始以问题探讨这一环节引入本节内容,使学生更快进入情景。
苏教版则是以学习目标的形式使学生明确本节重点。
1.2教材栏目设计的比较
高中生物教材设计时将内容以不同形式呈现出来,人教版和苏教版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栏目。
(1)人教版教材内容共分13个栏目,分别属于探究学习和反馈拓展两个板块。
探究学习板块
问题探讨本节聚焦
旁栏思考(相关信息想象空间旁栏思考题)知识内容(思考与讨论技能训练资料搜集和分析探究调查实验制作建构模型课外实践)
反馈拓展板块
课后练习本章小结
网站登录自我检测
科学史话科学前沿
科学家的故事与生物相关的职业
科学·技术·社会
⑴问题探讨栏目
创设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在更高水平上改变学习方式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⑵本节聚焦栏目
以问题形式让学生明确本节核心问题,有助于学生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
⑶旁栏思考栏目
这个栏目分为相关信息、想象空间和旁栏思考题三个子栏目。
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想象力,充分挖掘相关问题。
⑷知识内容栏目
本栏目分为思考与讨论、技能训练、资料搜集和分析、探究、调查、实验、制作、建构模型和课外实践九个子栏目。
透过各种形式的子栏目将不同知识内容以不同形式呈现给学生,可以给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强化探究性学习和动手能力。
类型
特点
能力目标侧重点
思考与讨论
提出要讨论的问题
培养思维能力
探究
让学生自行制定探究方案,自主探究的空间大
全面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技能训练
就科学探究的某一环节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训练过程技能
资料搜集和分析
让学生搜集资料
培养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
调查
提出要求和提示,让学生到自然界或社会中进行调查
培养调查能力
实验
说明材料用具,方法步骤
培养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制作
动手制作模型
培养动手能力
建构模型
学生动手动脑建构模型
领悟和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
课外实践
提出课外实践的方向
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⑸课后练习栏目
通过练习及时反馈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⑹本章小结栏目
通过对该章的知识要点归纳,在于帮助学生进行本章知识的梳理和总结。
⑺网站登录栏目
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利用互联网途径,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⑻自我检测栏目
通过典型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新知识,在拓展视野的同时,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对生命本质的关注。
⑼科学史话栏目
介绍生物科学发展历史,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⑽科学前沿栏目
介绍某些生物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现以及生物学热点进展,以及生物科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
⑾科学家的故事栏目
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故事,发现科学家身上的优秀精神和宝贵品质。
⑿与生物相关的职业栏目
让学生了解一些相关生物学职业,从而进行一定的职业指导。
⒀科学·技术·社会
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深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2)苏教版教材内容共分12个栏目,分别属于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两个板块。
自主学习板块
回眸历史积极思维
边做边学课题研究
放眼社会评价指南
自我发展板块
历史长河知识海洋
继续探究拓展视野
走近职业研究性学习
⑴回眸历史栏目
让学生回眸生物科学发展史,了解科学家们的丰功伟绩和艰辛工作,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⑵积极思维栏目
引导学生通过应用概念、理解图表、建构模型、信息处理等思维过程,自主学习新知识。
⑶边做边学栏目
让学生在“做中学”,即通过验证性实验、制作、调查、观察等操作活动学习新知识。
⑷课题研究栏目
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尝试提出问题与假设,设计与实验,交流与合作,结论与反思等。
。
⑸放眼社会栏目
让学生理解和了解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关系。
⑹评价指南栏目
让学通过练习与思考恰当地自我评价,并通过自我矫正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
⑺历史长河栏目
介绍某些生物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过程。
仅供教师选讲、学生选学。
⑻知识海洋栏目
介绍某些生物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现状。
仅供教师选讲、学生选学。
⑼继续探究栏目
强化探究能力,紧密联系社会与生活实际。
⑽拓展视野栏目
介绍生物科学热点进展,以及生物科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
⑾走进职业栏目
进行一定的职业指导,包括进行创业指导。
⑿研究性学习栏目
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
仅供教师选择、学生选作。
2具体知识内容的选择
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都是根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编写的,其知识内容在总体上是一致的,但在探究性活动,旁栏思考,教材习题,教材插图,课外读资料,生物学事实的时间、名称、外文注释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差异。
2.1探究性活动
对两个版本教材中探究性实验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人教版教材中探究活动分为“实验”、“建构模型”、“探究”、“调查”,探究性实验接近于40%,其中“技能训练”是人教版特有的栏目设置。
苏教版教材中探究性活动分为“边做边学”和“课题研究”,每一节后面还设置了“继续探究”栏目,探究性实验所占的比例更多。
虽然两个版本教材的探究性实验在数量与比例上有所差距,但是我们可以看出教材中对探究性实验的重视。
除了具体探究性实验外,几乎每章、节的内容都是以学生探讨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
通过探究活动的设置和开展,使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充分发挥其创新意识,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发掘知识,使学生在探讨过程中逐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这对于学生终身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教材
人教版
苏教版
探究性活动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
观察蝗虫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模型;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
种子植物花药中发生的减数分裂;
模拟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环境中化学物质对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影响;
DNA粗提取;
设计和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PTC味盲和基因的关系;
先天智力障碍和染色体异常的关系
2.2旁栏思考
通过对教材中旁栏内容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两个版本教材在旁栏的类型和数量各不相同。
人教版教材中每一节都针对具体的某个相关知识,设计旁栏思考题,引导学生能够对教材内容理解的更深刻。
苏教版教材中更多的思考内容是在“积极思维”和“课题探究”等栏目中体现,旁栏内容则是以“延伸知识链接”,给学生提供进一步阅读的可选择材料,以拓宽知识面。
旁栏思考在高中生物学起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两个版本这些差异体现了“一标多本”的新课程理念,使得教材具有了很大的灵活性、选择性。
2.3教材习题
两个版本教材的习题都尽量避免学生对知识的机械记忆,而是强调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一些习题的开放性较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同时,习题也注重了学生在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方面等三个维度的和谐发展。
人教版每节课后的习题分为基础题和拓展题两大部分;每章检测题包括“概念检测”、“知识迁移”、“技能应用”和“思维拓展提高”等,“概念检测”又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和“画概念图”。
习题设计形式多样,难易适中,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重视学生知识、情感和技能三维能力的发展。
苏教版教材的习题是集中在课后的“评价指南”,一般分为选择题、填空题以及简答题三种类型。
题目难度稍大,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应用所学知识,重视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地图版题目开放性较大,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不同版本习题设计的比较对新教材中的习题做出适当的调整,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同版本教材的优势。
2.4教材插图
两个版本的教材都设置了大量丰富多彩的图表,且插图绝大多数为彩图。
通过“实物照片”、“示意图”、“模式图”、“图表曲线”等多种形式的插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而又真切的感性材料,使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既有利于使抽象复杂的知识直观化、简约化,又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的兴趣。
许多图已不是处于从属地位,而是代替文字说明,上升为主要地位。
两个版本教材插图的比较
教材
插图类型及数量(幅)
实物照片
示意图
结构模式图
人物
图表及曲线图
总计
人教版
72
65
10
6
11
164
苏教版
40
55
6
4
14
119
2.5课外读资料
人教版教材中课外读资料分为“科学·技术·社会”、“科学前沿”、“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等几个栏目;苏教版教材中课外读物分为“放眼社会”、“拓展视野”和“走进职业”三种类型的内容,其中每一节内容后面均设置了“拓展视野”栏目,提供与教材相关的课外资料供学生进一步探究。
教材
人教版
苏教版
课外读资料
科学家的故事;
科学史话;
DNA指纹技术;
生物信息学;
基因治疗;
育种工作者;
生物技术产业的研发人员;
化石标本的制作;
理想的“地质时钟”
2002年度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中和生命科学有关的进展;
脊索动物;
生物减数分裂的类型;
原生生物及其生殖;
环境影响基因的表达;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环境因素对性别分化的影响;
异源多倍体;
遗传育种工作者;
朊病毒及疯牛病;
疾病诊断新技术;
法医;
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
基因连锁和交换定律;
环境中的“三致”因子;
遗传咨询师;
进化生物学的发展;
古生物研究工作者;
生物分类的新进展
两版本的教材都非常重视引导学生对生物学科学史的认识:
或是在每一章、节的前言介绍有关的科学发展历程,或是在教材的正文部分以“相关链接”、“小资料”、“材料分析”等形式引导学生分析科学史,或是在课外读中提供材料拓展学生对有关生物史的关注面等。
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奉献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除重视学生对科学史的学习外,教材还提供了大量丰富多彩的课外资料,内容多选自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碰到或者听到过的,又与教材的内容密切相联系,可读性强,既可拓展学生的视野,又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2.6具体科学事实及其他
两版本教材中对具体科学事实和科学数据等个各方面有些差异。
(1)比喻称谓差异。
人教版将“DNA连接酶”比喻成“分子缝纫针”、“缝纫针”,苏教版的比喻是“分子针线”。
(2)时间差异
人教版中第一例转基因动物问世是1980年,苏教版中是1982年;PCR技术发明在人教版中是1988年,苏教版中是1985年;
(3)疾病名差异。
人教版、苏教版对同一种疾病,分别用了两种不同的名称,分别为“严重复合型免疫缺陷症”、“腺苷脱氨酶(ADA)基因缺陷症”。
(4)外文注释差异
教材中外文注释对当今中学生在知识储备方面具有深远影响,它可以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以便与国际接轨。
因此,两个版本教材都对核心概念进行了外文注释,但其个别外文注释却存在着一些差异。
如体外受精(试管婴儿)技术在人教版中是“test-tubebaby”,而在苏教版中是“invitrofertilization”。
(5)科学数据差异。
两版本教材对培养动物细胞的最适温度的表述不一致,人教版说是“36.5±0.5℃”,苏教版说是“37℃左右”。
(6)等级划分差异。
红豆杉,由于树皮中含有丰富的具有高抗癌活性的紫杉醇而闻名,人教版将其描述为“国家重点保护珍稀物种”,苏教版则描述为“我国一级保护植物”。
3学习方法的设计
通过教材展示给学生的生物学,是在先进的技术手段支持下不断成长的生物学,是通过技术而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生物学,是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对人类文明有着巨大推动作用,同时又可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和冲击的生物学。
为此,教材一方面介绍有关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资料,另一方面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理解科学的价值和局限性,养成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理智地运用科学成果的情感和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教材通过多种方式突出了这方面的教育。
促进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教材改变了传统的注入式写法,也未停留在经典的启发式写法上,而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通过各种途径寻求答案,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科学方法上加强点拨和引导。
下面以人教版和苏教版在必修三相关探究问题中的学习方法设计上的区别为例进行简单分析。
对相关探究内容,人教版结合具体内容比较详细的讲解了具体操作过程和方法,苏教版对探究活动,是集中在书前面做了专题介绍,对许多具体探究活动,只是列了标题,未讲解一般过程,关于土壤动物的丰富度的调查,两者都提供了表格,人教版提供的是研究计划表,并详细讲解了探究过程,要求学生进行交流总结,并思考:
若要调查水生动物的丰富度,应该如何做?
而苏教版提供的是统计表,仅要求就统计表格结果开展讨论。
再如,对生长素浓度与所起的作用的关系曲线,人教版是作为“问题探讨”提出的,而苏教版是作为知识介绍。
人教版将“科学方法”较好地渗透在教学的在各个环节,例如,第24页有这样的叙述:
“提出新的假说往往需要大胆的置疑和丰富的想象。
有时不同的假说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某一科学事实,哪一假说能成为公认的理论,取决于进一步的的观察和实验。
”再如,第26页《批判性思维》栏目内写道“既然血糖是提供能量的,血糖越多能量就越充足,血糖不是越高越好吗?
对此你持什么观点?
你的论据是什么?
”又如,在第51页介绍了“预实验的意义”,对概念模型和数字模型的构建也做过专门的讲解。
等等,由于人教版更多地进行了教学过程的设计,将教学方法贯穿其中,所以,教师只要按其教学内容顺序组织教学,即使是“照本宣科”,也能使课堂比较充分地体现的探究性。
同时,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阅读,通过具体问题,激发其产生问题意识,进而培养思维能力。
此外,人教版的练习,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针对性,设计出了不少新颖题目。
例如,P.30:
“假设你是一个工程师,要为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糖尿病患者设计一能随身携带的‘人工胰岛’(已有这类产品),请写出设计思路,指出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又如,其推出了大量概念图。
在强调探究的同时,也强调概念的内在逻辑关系;练习题分为基础题和拓展题。
便于不同程度的学生选做。
人教版特别注意强调概念的发生过程和发展性。
例如,第11页的科学史话和章小结中,重点介绍稳态概念的提出和发展情况,让学生明确生物学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同时,提到稳态的概念适合整个生物科学。
这也为本书的书名做了注释。
人教版的知识讲解有层次感,版面设计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活动设计比较适合中学教学和学生自学。
苏教版涉及的概念比较多,相对比较简洁,对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标准做了适减,与实际课时要求更接近。
其部分内容比较好地兼顾了与对以往知识的联系。
例如,讲HIV的结构以及在T淋巴细胞中的增殖过程时(P.20~P.21),将相关遗传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了。
4在高考中的作用
不同版本生物教材的各种不同点对教材编写者、科学教师及学生均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首先,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要持审慎的态度,对教材编写要“精雕细刻”、“精益求精”;在教材使用的过程中,仍然需要教材编写者不断对教材进行再建设,使之不断趋于完美――改进和完善教材的过程是没有终点的。
其次,科学教师要改变“教教材”的传统观念,不能再将教材视为教学的“唯一依据”;教材只不过是教学中的一种资源而已,需要教师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基础上,广泛开发和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中的多种教学资源。
在对学生的评价上,教师要脱离教材的限制,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水平。
最后,对学生而言,教师(和学生)要明确,必须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提高其质疑能力。
学生的批判精神和质疑能力不仅是针对教材的,也是针对教材之外的所有知识载体的。
总之,教材是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的再创造,是落实课标的重要载体。
依据教材的实验情况,反过来修订和完善课标也是必然过程。
值得指出的是,了解不同版本教材存在的差异,并非是要人为地增加教学内容,而是要明确其编写理念,更好地把握课标的要求。
了解和比较新教材同一知识的不同表述,有利于了解概念的内涵,从而更好地熟悉和理解概念。
同时,可更好地让我们摆脱老教材对思维的束缚,避免给学生增加更多的学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