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3同步检测试题及解析 地球和地球仪.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188019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5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3同步检测试题及解析 地球和地球仪.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必修3同步检测试题及解析 地球和地球仪.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必修3同步检测试题及解析 地球和地球仪.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必修3同步检测试题及解析 地球和地球仪.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必修3同步检测试题及解析 地球和地球仪.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3同步检测试题及解析 地球和地球仪.docx

《高中地理必修3同步检测试题及解析 地球和地球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3同步检测试题及解析 地球和地球仪.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必修3同步检测试题及解析 地球和地球仪.docx

高中地理必修3同步检测试题及解析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讲 地球和地球仪

一、单项选择题

(2011·北京朝阳)最近几年,地球似乎得了重症感冒,喷嚏不止,火山接二连三地喷发。

下图为2010年3月~2011年3月世界主要火山喷发地位置示意图,回答第1~2题。

1.图中火山喷发地丙、丁位于(  )

A.太平洋东岸   B.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C.欧洲西部D.地中海沿岸

答案 B

解析 横坐标为经度,纵坐标为纬度,从经纬网的位置来判断丙、丁位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2.图中(  )

A.甲地火山喷发致使欧洲多国机场被迫关闭

B.乙地火山喷发对其西北部地区的危害较大

C.丙地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丁地东侧海沟的形成与板块张裂有关

答案 C

解析 从地理坐标来判断,甲位于南美,从大气环流的状况来看,火山灰不会影响到欧洲;乙地火山喷发受西风带的影响,影响东北部地区;丙地位于东南亚地区,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丁地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地区。

(2012·黄山模拟)下图为局部经纬网图,甲、乙区域所跨的纬度相等,MN的实际距离约为QR的一半,据此完成3~4题。

3.关于图中距离说法正确的是(  )

A.GM等于PQ       B.GM大于PQ

C.GH大于OPD.MN大于OR

4.关于甲乙面积的实际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相等B.甲是乙的2倍

C.乙大于甲D.乙是甲的2倍

答案 3.A 4.C

解析 第3题,经线长度都相等,甲乙所跨纬度相等,故GM与PQ长度相等。

第4题,由于60°纬线圈是赤道长的一半,MN所在纬度为60°,由于相同图幅的经纬网图,纬度低的图幅面积越大,但无法得出具体大的数据。

读下图,回答5~6题。

5.图中符合下列条件的点为(  )

①该点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

②该点以北为高纬度,以南为中纬度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答案 D

解析 东西半球以20°W和160°E为界,纬度30°~60°为中纬度,纬度60~90°为高纬度。

6.下列有关图中经纬线段长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gk=hf B.dk>fe C.ad=bc D.ad=de

答案 C

解析 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纬线长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ad、bc均位于经线上,且所跨纬度数相等,所以ad=bc。

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

读图判断7~8题。

7.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

A.③④   B.①②   C.⑤⑥   D.③⑦

答案 B

解析 根据图中箭头方向可以判读左图位于北半球(逆时针),右图位于南半球(顺时针),因此从①②③④中选择;东西半球以20°W和160°E为界,从图中可以看出③④位于20°W~20°E之间,因此属于东半球,只有①②符合题意。

8.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

答案 A

解析 ④点位于北半球,⑧点位于南半球,因此④点位于⑧点的北方;④位于0°~20°E,⑧点位于20°W~0°,因此④点位于⑧点的东面,即④点位于⑧点的东北方向。

咸蛋超人住在(24°S,59°W),有一天他想要拜访住在地球另一端的面包超人,并决定“遁地”前去。

于是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

据此回答9~10题。

9.当他钻出地球另一端时,最可能看到下列图中哪一种景观(  )

答案 A

解析 地球的另一端为(24°N,121°E),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竹林。

10.咸蛋超人共花费3小时才穿透到地球的另一端,到达的时间为当地12月2日13时。

咸蛋超人由家中出发的当地时间是(  )

A.12月2日7时B.12月1日19时

C.12月2日1时D.12月1日22时

答案 D

解析 到达时121°E的地方时为12月2日13时,则此时59°W的地方时为12月2日1时,又因途中花费3个小时,因此出发时当地时间为12月1日22时。

(2012·安庆)读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B城市位于C城市的(  )

A.东北方 B.西南方 C.东南方 D.西北方

答案 C

解析 将两地的经纬网画到平面图上,注意东西方位的相对性。

此题为基础题,判读两地的东西方位时要注意两地的经度差不能超过180°。

12.A城市到D城市的距离约(  )

A.4200千米B.5200千米

C.72000千米D.8200千米

答案 B

解析 A城市到D城市的距离的计算根据经纬度的距离来计算。

纬度差一度,距离为111km,两地纬度差40多度,而经度差30度,在南北纬20度附近,经度差的球面距离大约是111km×cos20×30°,最后用勾股定理计算。

13.(2011·济南期末)读某局部经纬网图,有关图中各点之间的最短距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到③的最短航线方向是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B.①到③的最短距离是555千米

C.②到④的最短航线方向是正南

D.②到④的最短距离是555千米

答案 B

解析 在球面上,过两点的最短航线是经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

所以从①到③的最短航线方向是先向东北再向东南,A对;而从选项A的内容我们可知其大圆航线与①③这两点所在的纬线不重合,因此其最短距离要小于这两点在60°纬线上的距离,即小于555千米,B错;②和④在同一经线上,则其大圆即为这两点所在的经线(圈),因此②到④的最短航线方向是正南,其最短距离是555千米,C、D正确。

下图为北冰洋及其沿岸地区示意图,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相同,且其中有一条为0°经线。

读图回答14~15题。

14.当本初子午线的时间为4月15日20点时,丙地的日期和区时为(  )

A.15日6点B.16日6点

C.16日8点D.15日8点

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中海陆轮廓形状,结合题设可判断,经度分布如下图所示,根据丙地位置可判断丙地位于东十二区,由此可知丙地时间=4月15日20点+12=4月16日8点。

因丙地未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所以日期不变。

15.甲、乙、丙、丁四地所在国家中,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A

解析 五带的划分界线是回归线、极圈,甲、乙、丙、丁四地分别位于美国、冰岛、俄罗斯、加拿大,因此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是美国。

下图为地表甲、乙、丙、丁四点地理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16~17题。

16.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相对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在乙的东北B.乙在丙的西南

C.丙在丁的东南D.丁在甲的西北

答案 B

解析 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半球纬度越高,越在北面;南半球纬度越高,越在南面;东西方向是相对的,根据两点之间大圆的劣弧来确定东西方向,即都是东经的,经度越大,越在东面;都是西经的,经度越大,越在西面;一个东经,一个西经,若经度之和小于180°,东经在东;经度之和大于180°,东经在西,因此只有B符合题意。

17.甲、乙、丙、丁四地点中(  )

A.甲地地方时最晚

B.乙地地转偏向力最大

C.丙地距地心最远

D.丁地自转线速度最慢

答案 D

解析 地方时与经度有关,越在西面地方时越晚,因此丙、丁两地地方时最晚(120°W);纬度越高,所受地转偏向力越大,因此丁地地转偏向力最大(50°N);距地心远近主要与该地海拔有关,因此无法判断;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慢,因此丁地自转线速度最慢。

二、综合题

18.(2012·潍坊模拟)下图为“世界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某日A点和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则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纬度上,A点位于B点的________方向。

(2)如果一架飞机从B点上空于地方时1200出发向北飞行,3小时后到达C点上空,飞行距离约为(  )

A.2580千米B.3330千米

C.6660千米D.2266千米

(3)若另一架飞机同时以相同的速度从D点上空开始沿纬线向E点上空飞行,则该飞机全程飞行需要________小时,到达E地上空时,E地的地方时为________。

(4)若A点某日昼夜平分,且时刻为1400,在图中阴影画出这一时刻夜半球的范围。

【答案】 

(1)0° 西北 

(2)B (3)3 23 (4)如下图

【解析】 第

(1)题,A、B两个点分别位于30°N和30°S上,只有当太阳直射0°时,正午太阳高度才会相同;

(2)题,B、C相距30°,且在同一经线上,则距离为30×111千米≈3330千米;共飞行3个小时,则时速为1110千米/小时;第(3)题,DE之间距离为60°×111千米/1°×=3330千米,时速也为1110千米/小时,共需飞行3小时;B与E地相差8小时,当B地12时时,E地为20时,经3小时飞行后,E地为23时。

(4)由题意计算可知,昏线为0°经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