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生物课后强化作业阶段性测试题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44884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生物课后强化作业阶段性测试题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届高考生物课后强化作业阶段性测试题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届高考生物课后强化作业阶段性测试题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届高考生物课后强化作业阶段性测试题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届高考生物课后强化作业阶段性测试题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生物课后强化作业阶段性测试题七.docx

《届高考生物课后强化作业阶段性测试题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生物课后强化作业阶段性测试题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生物课后强化作业阶段性测试题七.docx

届高考生物课后强化作业阶段性测试题七

阶段性测试题七(必修三第一~二单元)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一定量的盐酸滴定等量的人体血浆与0.9%的NaCl溶液,两者的pH变化相同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由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答案 D

解析 由于人体血浆中有缓冲物质,一定量的盐酸不会使血浆中的pH发生较大变化,而NaCl溶液中没有缓冲物质,加入盐酸后pH变化较大;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下,由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应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因而A、B、C三项都错。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但在机体的调节下,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2.(2013·东营)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

B.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

C.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

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

答案 C

解析 考查神经调节。

起跑动作的产生是条件反射的结果,起调节作用的中枢是躯体运动中枢,它的兴奋程度决定起跑的快慢,中间神经元位于神经中枢。

3.(2013·潍坊一模)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②③分别代表淋巴和组织液

B.当人体

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的渗透压会降低

C.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②中蛋白质含量低于①

答案 C

4.下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

B.如果该图中的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a分泌d、b分泌e具有抑制作用

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于细胞核中

D.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a为效应T细胞,b为靶细胞,c代表抗体

答案 B

解析 如果表示反射弧,信息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但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化学信号的形式传导的;激素分泌的调节是一个负反馈调节的过程,血液中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增加可以抑制下丘脑(a)和垂体(b)的分泌活动;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翻译是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完成的;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产生的。

5.将一玉米幼苗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温、湿度适宜且底部有一透光孔的暗室内,从下图所示状态开始,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几天后停止于起始位置,此时,幼苗的生成情况是(  )

A.根水平生长,茎向上弯曲

B.根水平生长,茎向下弯曲

C.根下弯曲,茎向上弯曲

D.根向下弯曲,茎向下弯曲

答案 B

解析 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可以保证植物体各部分受重力影响相同,因此根是直立生长的;但茎却弯向光源生长。

6.(2013·北京西城区)以下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有特异性

C.兴奋状态下神经细胞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D.神经递质经主动转运穿过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

答案 B

7.(2012·河南开封)下图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⑤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

B.若抑制某神经元的呼吸作用,将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递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都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

D.在②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大脑皮层会产生痛觉

答案 D

解析 ②处所在的神经为传出神经,若给予适宜的电刺激,不会对大脑皮层产生感觉。

8.

关于右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丙为记忆细胞,当再次受1刺激后,可迅速增殖形成丁

B.图中反映的是体液免疫,病毒、细菌等都可能成为1

C.效应B细胞中与2产生有关的细胞结构有:

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

D.制备单克隆抗体,可直接以乙为工程细胞再经过发酵工程获得

答案 D

解析 图中信息B淋巴细胞是解题的关键,说明图反映的是体液免疫,丙是记忆细胞,丁是浆细胞,甲是吞噬细胞,乙是T细胞,2是抗体。

D项中制备单克隆抗体应选择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再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通过培养杂交瘤细胞而获得。

9.(2013·临沂质检)下列关于真核生物生命活动发生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丙酮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

B.乙烯合成的部位是植物体成熟部位

C.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发生在内环境

D.胰岛素基因转录的场所在细胞质

答案 C

10.如图所示,图1表示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图2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胚芽鞘生长的影

响,如果图1中a处的生长素浓度为n,则b处生长素的浓度为(  )

A.0-m   B.m-n   C.n-i   D.i-g

答案 A

解析 在单侧光照射下,a处的生长素浓度应高于b处,促进生长的程度也是a处高于b处。

11.细胞通讯是细胞间交流信息,对环境作出综合反应的生理活动。

如图甲为两种细胞通讯方式,乙为甲图中括号部位放大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若图中靶细胞1为胰岛B细胞,则靶细胞2一定是肝细胞

B.图中结构1的末梢与靶细胞1合称为效应器

C.图中⑤的形成与②有关,⑤所在的位置是内环境

D.图中靶细胞1对靶细胞2生命活动调节的方式为体液调节

答案 A

解析 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靶细胞在人体内很广泛,不只是肝脏细胞。

12.如图是下丘脑及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间关系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产生的某种物质可影响动物的性行为

B.a与c两者的分泌物在某些生理效应上可表现为协同作用

C.c不仅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而且有分泌功能

D.a、b、c中,c对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影响最小

答案 D

解析 本题可以依据反馈调节的特点建立一个模型分析,b为甲状腺或性腺等最下一级腺体(分泌激素对上一级腺体有反馈调节作用)、c是下丘脑(对较下一级有调节作用)、a为垂体,然后分析:

a产生促性腺激素来影响动物的性行为;B项a与c两者的分泌物促甲状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促进甲状腺分泌这一生理效应上可表现为协同作用;C项中c为下丘脑

,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而且有分泌功能。

只有D项c对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影响最小是错误的,应该是最大。

13.(2013·河北保定联考)垂体被称为“乐队的指挥”,因为它不仅产生生长素和催乳素,也能调节和控制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幼年哺乳动物的垂体损伤会引起(  )

①水盐调节紊乱②体温调节紊乱

③血糖浓度逐渐降低④生长发育停止

⑤性腺发育停止

A.①③④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D.②④⑤

答案 C

14.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

下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升高

B.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是体液调节,②位于垂体

C.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是神经调节,②位于大脑皮层

D.靶细胞接受激素刺激后,促使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

答案 D

解析 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是神经调节,②位于下丘脑。

15.(2013·日照)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肾上腺素作用

的靶器官包括心脏

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

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激素调节中,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往往直接进入血液,然后通过体液的传送来传递各种信息,而不可能通过神经纤维来进行运输。

16.(2013·太原)研究发现两种现象:

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

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

则这两种物质中(  )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

B.甲是抗体,乙是淋巴因子

C.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原

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体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了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的相关知识。

B细胞在骨髓里发育成熟,当遇到抗原刺激时,引起B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而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对B细胞增殖分化起到促进作用。

给动物注

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引起免疫反应,物质乙为诱导机体产生免疫的抗原性物质。

17.(2013·潍坊一模)下列哪些物质发挥生理作用后就会失活(  )

①溶菌酶 ②促胰液素 ③抗体 ④乙酰胆碱 ⑤钾离子载体

A.②③④B.①②③

C.③④⑤D.①③⑤

答案 A

18.(2012·皖南八校第一次联考)下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

B.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A细胞,A为胰高血糖素,B为胰岛素

C.结构③通过释放神经递质,直接影响甲的分泌

D.血糖降低能直接刺激胰岛和肾上腺分泌相应激素

答案 D

解析 血糖降低引起肾上腺分泌激素需经过下丘脑的调控。

19.(2013·山东桓台质检)对果树进行压条时,需要把压条树皮环割一圈,环割后剥圈以下的侧芽会迅速发育成侧枝,这是因为(  )

A.剥圈以上顶芽不会再产生生长素

B.剥圈以下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升高

C.剥圈以下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降低

D.剥圈以上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降低

答案 C

20.(2013·河北保定联考)下列属于人在寒冷环境中的身体变化是(  )

①皮肤血管收缩②增加皮肤的血流量

③汗腺分泌增多④汗液几乎不分泌

⑤代谢活动增强

A.①④⑤B.①②⑤

C.④⑤D.

②③

答案 A

21.(2013·北京西城区)我国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自行生产的乙肝疫苗,其主要成分是乙肝病毒的衣壳蛋白,并非完整病毒,不具备感染性和致病性。

注射这种疫苗后,人体能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乙肝疫苗不含有病毒遗传物质因此无致病性

B.疫苗中病毒的衣壳蛋白属于抗原物质

C.注射疫苗后人体产生的是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D.此疫苗引起的免疫反应会使人体产生记忆细胞

答案 C

22.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贮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植物激素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

根据激素的作用特点,推测图中a、b依次为(  )

A.赤霉素、脱落酸

B.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C.脱落酸、细胞分裂素

D.赤霉素、乙烯

答案 A

解析 植物种子成熟后,脱落酸的含量较高,在低温储存过程中,脱落酸的含量会降低,赤霉素的含量会升高,从而促进种子萌发。

23.正常情况下,人的血糖含量维持在90mg/dL左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初期,血糖浓度下降,是由于血糖进入细胞,通过呼吸产生乳酸、ATP造成的

B.在1.8~4.5min内,血糖浓度上升,这种变化满足了运动时机体对能量的需求

C.在4.5~5min内,引起血糖变化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D.9min后血糖逐渐恢复到运动前水平,这是体液调节的结果

答案 B

解析 在1.8~4.5min内,人体处于运动状态,血糖含量适度升高,以满足运动时机体对能量的需求。

24.(2012·广东珠海)下图表

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

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细胞2、细胞3、细胞4、细胞5

C.HIV入侵人体后,会感染人体的细胞2

D.物质a主要分布在血清中

答案 B

解析 图中的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相当于抗原。

细胞1为吞噬细胞,细胞2为T细胞,细胞3为B细胞,细胞4为浆细胞,细胞5为记忆细胞,物质A为抗体。

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细胞2、细胞3和细胞5。

25.(2013·北京西城区)下列关

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在生物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B.高浓度2,4-D可以抑制双子叶植物类杂草的生长

C.根尖分生区细胞数目的增多主要是由赤霉素调节的

D.温室种植的番茄开花后喷洒乙烯可促进果实的形成

答案 B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0分)

26.(8分)(2012·皖南八校联考)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水是内环境的主要成分之一。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机体对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基本上是平衡的,其中水的摄入需求主要由____________控制,水的排出主要取决于血浆中____________激素的浓度。

(2)由上图分析可知,A是____________,其参与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____。

(3)若①表示免疫分子,则①包括________、________等。

(4)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由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与此同时机体的________和肾上腺素含量上升,以加快全身细胞的物质氧化来增加产热。

答案 

(1)渴觉中枢 抗利尿

(2)神经系统 反射

(3)淋巴因子 抗体(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4)下丘脑 甲状腺激素

2

7.(8分)(2013·北京海淀区)20世纪之前,生物学界普遍认为,人和动物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调节的。

法国学者沃泰默对胰腺分泌胰液的调节做了系列经典实验:

①稀盐酸→上段小肠(二十指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②稀盐酸→注射狗的静脉中→胰腺不分泌胰液;③稀盐酸→上段小肠肠腔(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留下血管)→胰腺分泌胰液。

请依据上述系列实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其结构基础是________,具体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部分。

(2)在沃泰默的实验设计中,①的作用是________。

比较①和②的实验,说明稀盐酸________才能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比较①和③实验,自变量为________。

三组实验中因变量是________。

根据实验结果,沃泰默固执地认为,胰腺分泌胰液仍属神经调节。

(3)另有两位科学家重复了沃泰默的实验,他们的假说是:

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粘膜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该物质被吸收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循环到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他们设计了严谨的实验检验假说,实验过程中:

小肠粘膜+________+沙砾研磨→制成提取液→________→胰腺分泌胰液。

他们将这种化学物质命名为促胰液素。

这种调节属于________,而不是神经调节。

(4)促胰液素是由小肠分泌的含27个氨基酸的激素,其跨膜运输的方式为________。

胰液中含有的________,可使组织细胞分散开来,可广泛应用在动物细胞工程中。

答案 

(1)反射 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对照 必须刺激小肠粘膜 小肠神经的有无 胰腺是否分泌胰液

(3)稀盐酸 注射狗静脉中 体液调节(激素调节)

(4)胞吐 胰蛋白酶

28.(8分)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

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激素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体内缺乏________元素时,将导致激素C的合成受阻,该元素进入甲状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

(3)人遭遇危险而情绪紧张时,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将会________,这是由于激素A、B的含量________所致。

这种生理过程是由________________共同调节的。

(4)如果激素C的合成量过多时,激素A、B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

这是一种________调节机制。

答案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碘 主动运输

(3)增加 增加 神经和体液(激素)

(4)下降 (负)反馈

29.(9分)回答下列与激素调节有关的两个问题:

Ⅰ.垂体是动物的重要内分泌腺,它由前叶与后叶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的活动受到下丘脑的控制。

为了研究这一

机制,科学家用犬做了以下实验:

①将垂体后叶切除,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显著减少,犬的尿量增加。

②将下丘脑与垂体后叶之间的神经联系阻断,结果与实验①相同。

③将垂体前叶切除,犬出现甲状腺激素缺乏的症状。

④将下丘脑与垂体前叶之间的血管联系阻断,结果与实验③相同。

根据上述①~④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证明垂体后叶能释放____________。

实验②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③证明垂体前叶能分泌____________,促进甲状腺分泌。

实验④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如图表示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葡萄糖代谢中的相互关系,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激素①分泌量增加,请据图分析回答:

(1)1889年科学家发现摘除狗的胰脏后会出现糖尿病症状,因此,他们提出

胰脏是分泌“抗糖尿病物质”的器官。

同时有人发现结扎胰导管后导致腺泡组织变性,但胰岛不变化,结扎动物也不产生糖尿病症状。

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饭后半小时,图中的激素②将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

该激素是由图中的________分泌的。

(3)激素①和激素②都作用于肝脏,其作用区别在于_________。

激素②能作用于全身组织而激素①不能,说明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________特点。

请另举一种能几乎作用于全身组织细胞的激素: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Ⅰ.

(1)抗利尿激素 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受下丘脑神经活动控制

(2)促甲状腺激素 垂体前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控制

Ⅱ.

(1)糖尿病的产生与胰岛有关,而与腺泡无关

(2)分泌增加 B细胞

(3)激素②促进糖原合成;激素①促进糖原分解或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特异性 甲状腺

激素

30.(9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间的共同作用,进行了相关实验。

(1)如图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坐标曲线图,据图分析:

①激素甲代表的是________。

②高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分别起的作用是________。

(2)为研究根的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该兴趣小组又做了这样的实验:

将该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做能源。

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

②为使实验严谨,还需要另设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

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

高浓度的生长素诱导产生了乙烯,从而________。

答案 

(1)①生长素

②生长素起抑制作用,细胞分裂素起促进作用

(2)①乙烯浓度和根的生长情况

②取等量的根尖放在含等量蔗糖但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

③抑制根的近地侧生长

解析 

(1)正常情况下由于顶端优势的作用,侧芽的生长素浓度高于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当去掉顶芽后,侧芽的生长素浓度降低,通过图形分析,符合这样变化规律的激素甲是生长素。

从图像中可以看出,侧芽生长时生长素浓度降低,而细胞分裂素浓度升高,说明高浓度的生长素对侧芽的萌动起抑制作用

,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起促进作用。

(2)本实验中改变的是生长素的浓度,所以自变量是生长素的浓度,因变量是乙烯浓度和根的生长情况。

对照组是不加生长素的根尖放在培养液,形成空白对照。

有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受到的限制也越强”,所以最终导致抑制根的近地侧生长。

31.(8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植物生长素的研究非常有兴趣,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一)第一小组同学探究:

“单侧光使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设计如下:

(1)你从实验中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试从“光使生长素转移还是分解”这一角度分析乙图___________。

(2)为了进一步探究,同学们将经过下图甲处理后的琼脂块,分别放在切去胚芽鞘尖端的胚芽鞘的切面上(见下图乙),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①若胚芽鞘的生长长度关系为________,说明单侧光使生长素转移了;

②若胚芽鞘的生长长度关系为________,说明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

(二)第二小组同学进行了下图实验:

将3个胚芽鞘尖端分别放在实验支架材料托的琼脂块上,并将支架在黑暗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后移走尖端,后将材料托中的琼脂块取出,分别放在6个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的右侧。

(3)预期结果:

放置a1琼脂块的胚芽鞘比放置a2琼脂块的胚芽鞘______________。

放置a3琼脂块的胚芽鞘比放置a2琼脂块的胚芽鞘______________。

放置A3琼脂块的胚芽鞘______________。

(4)此实验验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单侧光引起生长素从向光侧更多地移向背光侧;

示意图乙中向光侧的生长素若被光分解,则植物将生长并弯向光源;

(2)①C

(3)预期实验结果:

弯曲生长度大 弯曲生长度小 弯曲生长度最大

(4)重力影响生长素的重新分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