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高中地理必修2习题28份 人教课标版7.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44863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0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必修2习题28份 人教课标版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必修2习题28份 人教课标版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必修2习题28份 人教课标版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必修2习题28份 人教课标版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必修2习题28份 人教课标版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必修2习题28份 人教课标版7.docx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必修2习题28份 人教课标版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高中地理必修2习题28份 人教课标版7.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必修2习题28份 人教课标版7.docx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必修2习题28份人教课标版7

章末综合检测卷(三)

(测试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

2011年我国某脐橙主产区脐橙喜获丰收,但市场销售情况迥异。

普通脐橙价格低,滞销。

经过改良的精品优质脐橙价格高,却供不应求。

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普通脐橙滞销的主要原因有(  )

①品种退化 ②产量过大 ③品质较差 ④销售渠道不畅

A.①②      B.②③

C.①④D.②④

2.为提高该地脐橙种植业的整体竞争力,亟须(  )

A.提高产量B.改善运输条件

C.推广良种D.扩大销售渠道

解析:

第1题,由材料信息分析不难得出普通脐橙产量大,但是品质较差,从而导致产品滞销。

第2题,加大科技投入,推广优良品种,是当地提高脐橙种植整体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答案:

1.B 2.C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图。

读图,回答3~5题。

3.图示农业模式最可能出现在(  )

A.长江中下游平原B.四川盆地

C.雷州半岛D.华北平原

4.本区已改造的农业区位因素主要是(  )

A.热量和土壤B.地形和水分

C.光照和湿度D.积温和降水

5.影响图中农业发展方向随高度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热量和水分B.地形和土壤

C.光照和湿度D.市场和政策

解析:

由稻田、香蕉和地形可判断为雷州半岛。

从图中看出修筑梯田、基塘分别改造了地形和水分。

热量和水分是农业布局随高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答案:

3.C 4.B 5.A

读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6~7题。

地区

种植业比重

畜牧业比重

商品率

投入劳动力数量

86%

14%

20%

45%

55%

90%

8%

92%

89%

6.①②③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依次为(  )

A.季风水田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B.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种植园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D.种植园农业、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

7.下列关于②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B.受市场波动影响小

C.机械化水平高D.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解析:

第6题,根据三个地区农业产值的比重可知,①地区以种植业为主,且商品率低,为季风水田农业;②地区种植业与畜牧业比重相当,商品率高,为混合农业;③地区畜牧业比重很高,商品率高,为大牧场放牧业。

第7题,②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其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

答案:

6.A 7.A

下图为商品谷物农业区位条件示意图。

读图,完成8~9题。

8.图中a、b、c、d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正确的是(  )

①农业科技先进 ②人均耕地面积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市场广阔

A.a-①、b-②、c-③、d-④

B.a-②、b-①、c-④、d-③

C.a-①、b-③、c-④、d-②

D.a-②、b-④、c-③、d-①

9.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

A.水热条件优越B.人均耕地面积大

C.市场广阔D.农业科技先进

解析:

第8题,首先“单产高”应该是“农业科技先进”的结果;其次,“生产率高”应该是“机械化水平高”的结果,而“机械化水平高”必须以“人均耕地面积大”为前提,通常人少地多的地区,因劳动力不足,才实行机械化生产;同时,“市场广阔”会导致“商品率高”。

第9题,与东北地区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在水热条件、市场条件、科技水平上具有优势,但东北地区人少地多,是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

答案:

8.C 9.B

读图,完成10~11题。

10.该气候分布区的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①该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劳动力丰富 ③城市众多,市场广阔 ④机械化水平低

A.①③B.②③

C.③④D.②④

11.该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

A.内蒙古草原B.珠江三角洲

C.大城市周围D.东北平原

解析:

由图示可知该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气温适宜,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由于西欧城市众多,乳畜产品的市场广阔,成为乳畜业的主要分布地区。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答案:

10.A 11.C

图中阴影表示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

读图,完成12~13题。

12.有关甲、乙、丙、丁四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甲地区雨热同期,但气象灾害频繁 ②乙地区气候湿润,适宜发展种植业 ③丙地区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

④丁地区土地广阔,但灌溉水源不足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13.有关甲、乙、丙、丁四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甲地区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低,但商品率高 ②乙地区牧场广阔,以牧羊为主 ③丙地区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④丁地区经营方式以家庭农场为主,产品主要出口英国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解析:

根据经、纬度可判断,甲为亚洲季风区,乙为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丙为美国中央大平原,丁为澳大利亚东南部。

第12题,结合各地区特点应选C项。

第13题,甲地区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低,但由于人口密度大,商品率低。

乙地区牧场广阔,以牧牛为主。

答案:

12.C 13.D

下图是①②③三个地区业基本情况的比较图。

读图,回答14~15题。

14.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季风水田农业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D.乳畜业

15.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

A.刚果盆地B.四川盆地

C.大自流盆地D.墨累-达令盆地

解析:

第14题,根据坐标图可以看出,①地区种植业比重很高、畜牧业比重小、商品率低,符合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第15题,②地区畜牧业和种植业比重大致相当,且商品率很高,应为典型的混合农业生产区,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业生产类型与②地区相似。

答案:

14.A 15.D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江西赣州:

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8℃,年平均降水量1605mm;盛产脐橙,种植面积17.3万公顷。

有“世界橙乡”美誉;赣南脐橙2011年破纪录地实现了140万吨产量,居世界第三;然而普遍出现“丰产不丰收”的现象。

材料二 赣南交通与地形图。

(1)根据材料,从气候、地形、土壤等方面列举赣南地区大面积发展脐橙种植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分析信丰脐橙种植生产的区位条件优于安远、寻乌二县的原因。

(3)据材料一针对“赣南脐橙”丰产不丰收的现象,请你帮助赣州提出解决这一现象的合理措施。

解析:

(1)影响农业的气候条件一般包括光照、热量和水分,同时旱涝与低温冷害也属于气候条件;山地、丘陵地形不利于发展种植业,但是具有很好的发展林果业条件;南方红壤贫瘠,是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

(2)材料二显示信丰与安远、寻乌海拔有差异、交通条件有差异,同时距区域中心城市距离也有差异。

(3)“丰产不丰收”,说明价格不高、附加值不大,或者难以在市场上推销,则可以相对应地采取提升品质、进行深加工、加强市场推广等措施。

答案:

(1)有利:

赣南大部分地区海拔为200~1000m,不适宜耕作业的发展,适合发展林果业(脐橙种植);赣南地区纬度较低,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充足,有利于脐橙生长。

不利:

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易形成干旱;红壤广布,肥力较低;地势南高北低(或东、南、西三面地势较高),有利于冬季风停滞,不利于脐橙越冬。

(2)交通条件:

信丰有铁路、高速公路经过,交通便利,有利于扩大脐橙销售市场。

地形条件:

信丰多低山丘陵,海拔为200~1000m,有利于脐橙种植,而寻乌、安远海拔高于1000m,地势起伏大,不利于脐橙种植。

市场条件:

距离赣州市区,信丰最近,市场条件最好。

(3)加强宣传,积极开拓脐橙市场;培育优良品种;加强山区交通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17.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

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图。

(1)分别归纳图中甲、乙两地形区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各自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的原因。

材料二 某大型农场生产用地随海拔分布示意图(图甲)和该农场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图乙)。

甲       乙

(2)简要评价该农场的生产经营优点。

解析:

(1)题,根据经、纬度和山脉走向可以判断,甲地形区位于青藏高原,乙地形区位于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因海拔高,热量不足,因此种植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加上山脉的阻挡,气候干燥,水源不足,因此种植业主要分布在灌溉水源充足的山麓地带。

(2)题,从图甲可以看出不同海拔的地区,农业类型不同,发挥了各类土地的生产潜力;图乙农业生产既有“麦、棉、果种植”又有“禽、畜饲养”,属于混合农业类型,因此运用混合农业的优点并结合当地实际回答即可。

答案:

(1)特点:

甲地形区:

分布在河谷地区;乙地形区:

分布在盆地四周山麓地带。

原因:

甲地形区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制约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热量,河谷地区热量条件相对较好,有种植业的分布。

乙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气候干燥,制约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水分,山麓地带灌溉水源充足,故种植业沿盆地四周山麓地带分布。

(2)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发挥了自然资源的综合效益(或农、林、牧立体利用土地,发挥了各类土地的生产潜力);种植业、畜牧业与土地之间形成了良性农业生态系统(或利用海拔差异多层次发展农林牧,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冬季从事旅游经营,利用了劳动力的农闲时间;多种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灵活性及对市场的适应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