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三阅读与鉴赏教案共33课时3.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44630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三阅读与鉴赏教案共33课时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三阅读与鉴赏教案共33课时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三阅读与鉴赏教案共33课时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三阅读与鉴赏教案共33课时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三阅读与鉴赏教案共33课时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三阅读与鉴赏教案共33课时3.docx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三阅读与鉴赏教案共33课时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三阅读与鉴赏教案共33课时3.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三阅读与鉴赏教案共33课时3.docx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三阅读与鉴赏教案共33课时3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三阅读与鉴赏教案(共33课时)3

  第三课时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问题探讨,认识文明对话的内涵及其意义。

  2、能为较长的学术提炼关键词语,写出内容提要。

  3、认识各种常见议论文在表达方式、语言使用和整体风格上的不同特点。

  4、了解、运用常用的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解题。

  乔治•萨顿是一位科学史家,在某种意义上讲,他可以说是近代科学史学科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也是一位名的新人文主义的倡导者。

在萨顿之前,科学史自身虽然已有很长的发展历程,但却还没有作为一门独立的职业化的学科而为世人所普遍接受。

而萨顿通过一生的努力,以其业绩奠定了科学史学科的基础:

他创办了重要的科学史刊物;他确立了这个学术领域的独立性;他建立了以学科为基础的学会;他为科学史领域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一般性的综述、高级的专著以及教学手册,并建立起科学史的教学体系。

总之,人们经常把萨顿看作是当代科学史学科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本文中的东方是指亚洲和非洲一带,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远东、中东地区和近东地区。

在上古和中古时期,这里曾建立了光辉灿烂的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蒙古文明和华夏文明等等。

  本文是一篇谈论科学史的短文。

  二、学生阅读课文,并用一句话概括每一小节的内容。

  三、师生讨论归纳如下:

  、从实验科学的角度来看,东方和西方是极端对立的。

  2、科学全部形成的种子是来自东方的。

  3、今日西方仍需要东方。

  4、分析这类人的表现和实质。

  5、净化西方文明的途径和方法。

  6、新的鼓舞来自东方。

  7、指出科学不能控制它本身的应用。

  8、东西方文化的共同本质。

  9、感恩东方文明,并对它寄予希望。

  0、再一次强调应该具有科学的态度,以实现东西方文明的融合。

  四、归纳本文的结构提纲:

  第一部分:

(1-3)要正确认识东方和西方的关系。

  第二部分:

(4-8)不能正确认识东西方科学的原因及其危害。

  第三部分:

(9-10)总结全文,促使东西方文化融合,完满地实现人类的使命。

  五、问题探讨:

  、东方科学与西方科学有什么样的关系?

  明:

东方科学和思想是西方科学的源头,并且会给现代西方带来新的生机。

  2、作者从什么角度论述了东方科学在发展人类文明方面在作用,并批评了某些偏见的?

  明:

作者将自己多年研究科学史得出的结论,告诫某些带有民族和地区偏见的西方人,要他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与现实,进行文明对话,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六、探究写法:

  、多用诗意的比喻,增强作品的形象性。

  如:

第二节“实验科学不只是西方的子孙,也是东方的后代,东方是母亲,西方是父亲”。

用了一个人们习见的比喻,揭示出东西方科学的关系。

  “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光明是隐喻,比喻来自东方的真理,这真理像阳光一样投射过来。

  2、组合上多变化,比较自然。

  自己的担忧——存在的问题——一代人的使命——强调应具有的科学态度——文明要经过历史的考验而存活下来。

  七、布置作业。

  【拓展迁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七音十二律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吗?

  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是:

十二音律和七声音阶在中国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还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

所谓十二律,是中国古代的律制,律是指音调,比如用十二个长度不同的竹管吹出十二个音调不同的标准音,用以确定乐音的高低,这十二个标准音就叫做十二律,它相当于现代音乐的十二个调。

在一首乐曲中,我们一般只使用其中的七个音来构成音阶,即所谓七声音阶。

公元1780年,传教士钱德明发表了一篇论文,认为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发明的七声音阶是从中国抄袭的。

钱德明的观点当即遭到了欧洲学者的排斥。

法国人沙宛在1898年说,中国的音律是公元前4世纪由亚历山大东征军传入的。

  962年,李约瑟在他的书中说,音律的知识起源于古巴比伦,然后向东西两个方向传播,向东传入了古中国,向西传入了古希腊。

在没有考古证据的情况下,人们仿佛默认了这样一个说法。

1978年曾侯乙墓出土了大型编钟,这个有关音律起源的争论,又一次喧嚣开来。

因为曾侯乙的双音编钟,证实了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的音律知识,已经远远超过了同时期的古希腊。

这种在短期内所不可能达到的成就,使人们开始怀疑音律从古巴比伦传入的可能性。

有意思的是,我们可以把两个文明古国中音律方面的成就做一番比较。

  从古巴比伦的苏米尔出土的陶片上,可以看到竖琴与琴师弹拨的图刻。

这些文化遗物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XX年之间,很明显当时的弦乐已经有相当的发展。

而多数科技史家认为,和谐音律的认识,最可能源于弦乐。

在同时期的中国出现的乐器有笛、陶钟和陶埙。

商代出土的乐器种类开始增多了,但没有墓,有二十五弦瑟,十弦及五弦器。

这些很先进的弦乐器,不是短时期内能形成的,也就是说中国弦乐器的起源,可能会更早,而源于商代的那些有多种发音的乐器,是可以做音律的测量与分析的。

李纯一先生曾对商代不同地区的埙、编磬和编钟做了系统的研究,结论是,那时可能已具备了标准音概念,也就是有了十二律的音乐体系。

  古代中国的音律和天文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十二律是和十二个月对应的。

在公元前14世纪的中国,有关闰月的制法已有初步的系统,商代天文学家已经知道利用大小月用一年十二个月并设置闰月来协调月相与季节的关系。

在公元前6世纪以前,中国已经发明了十九年七闰制,并有系统地进行应用。

而古巴比伦人掌握十九年七闰的规律是在公元前5世纪,比中国整整晚了一个世纪。

这从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中国从古巴比伦学习十二律音乐体系的说法。

  另外,中国古代把二十八宿平均分为4组,每组7宿,分别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

青红白黑四种颜色,以及龙乌龟蛇几种动物形象相配,称作四象或四律、四宫。

曾侯乙衣服箱上的二十八个宿名,顺时针围绕着一个斗字,这个斗字代表着北斗七星。

在西方,古巴比伦平面球形图的出现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

1900年潘切斯教授利用大英博物馆收集的一些残片复原了平面球形星图。

人们对照古巴比伦平面星图和中国的二十八宿,并没有一个直接相对应的含义,由此可以显示,古中国的天文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独立生成的,这对十二音律及七声音阶的起源,有一个值得启发的参照。

  .七音十二律长期以来被默认为是西方创建的。

下列对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西方学者始终认为音律的知识起源于西方,故而极力排斥传教士钱德明提出的古希腊七声音阶是从中国抄袭的观点。

  B、法国人沙宛认为中国的音律是公元前4世纪由亚历山大东征军传入的。

  c、李约瑟认为音律的知识起源于古巴比伦,向东传人了古中国,向西传入了古希腊。

  D、从古巴比伦的苏米尔出土的陶片图刻上可以明显看出当时的弦乐已有相当的发展,而中国缺乏考古的直接证据。

  2.原文以对中国古代乐器的研究为依据,倾向于否定七音十二律是从古巴比伦传人中国的。

下列表述不属于原文推论依据的一项是(

  )

  A、与古巴比伦音乐文物所属年代同时期的中国,已经出现的乐器有笛、陶钟和陶埙。

  B、曾侯乙双音编钟证实中国的音律知识远远超过同时期的古希腊,这是短时期内不可能达到的成就。

  c、从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弦乐器都很先进,说明中国弦乐器的起源应该更早。

  D、李纯一先生对商代多种乐器的系统研究表明,那时中国可能已有了十二律的音乐体系。

  3.下列对“古代中国的音律和天文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对十二音律和十二月相的认识大体上是对应的。

  B、中国古代把七宿平均分为四组,每组七宿,这与七声音阶的构成并非巧合。

  c、中国古代对音律的认识其实是应用了商代就有的对闰月的认识。

  D、中国古代天文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独立生成的,与之相应的七音十二律音乐体系也不大可能是传自西方的。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侯乙编钟的出土,使有关音律起源的争论有了新的依据。

  B、对曾侯乙编钟的研究表明,至少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处于世界前列。

  c、中国发明十九年七闰制比古巴比伦人早了一个世纪,因此中国对音律的认识可能也要早于古巴比伦。

  D、对古中国和巴比伦音律成就的比较,说明其对音律的认识可能是各自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

  【资料链接】

  乔治•萨顿(1884——1956),美国科学史专家。

生于比利时的根特。

在大学期间,学习过哲学、化学、数学、结晶学等专业,1911年获博士学位。

1912年创办国际性科学史杂志《Isis》,担任该杂志主编近40年,并发起成立国际科学史学会。

他为科学史研究作出重要贡献,一生著述甚丰,出版著作15部,发表论文800余篇,代表作是《科学史导论》。

  答案:

东方与西方的科学

  【收获整理】

  课文内容

  及其理解

  中心内容

  着重地论述了东方与西方科学的关系,阐述了对待东方科学的正确态度,从而更好地为真理服务,能更完满地实现人类的使命。

  理解或评价

  没有具体列举中国古代以及中古时期在科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阐述其对世界科学发展作出的贡献,而是站在西方科学的立场上说明东方人民对于我们的文明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即光明从东方来。

  风格

  写作特色

  使用了比较的方法,其中有历史的比较,也有各种不同见解的比较,如采用比较论证方法,或纵向比较,或横向比较。

作者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辨明正误,表述自己的看法,这样正反结合起来说理,显得有说服力。

  文学常识

  乔治•萨顿(1884—1956),美国(国籍)科学史专家,近代科学史学科的重要奠基人。

他为科学史研究作出重要贡献,一生著述甚丰,出版著作15部,发表论文800余篇,代表作是《科学史导论》。

  【拓展迁移】

  .D。

紧扣“根本原因”进行选择,ABc属于答非所问。

2.A。

抓住“多数科技史家认为,和谐音律的认识,最可能源于弦乐”选择。

3.c。

c项属于无中生有。

4.c。

c项与“这从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中国从古巴比伦学习十二律音乐体系的说法”不一致。

  第四课时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问题探讨,认识文明对话的内涵及其意义。

  2、能为较长的学术提炼关键词语,写出内容提要。

  3、认识各种常见议论文在表达方式、语言使用和整体风格上的不同特点。

  4、了解、运用常用的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

  陈炎,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

1987年,XX年分别获山东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师从周来祥和曾繁仁教授,现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文艺学专业美学方向博士生指导教师;并兼任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文史哲》杂志主编;主要从事文艺学专业、美学方向的教学、科研和编辑工作,兼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探讨。

为中国美学学会理事、山东省美学学会常务理事。

出版《积淀与突破》、《陈炎自选集》、《反理性思潮的反思——现代西方哲学美学述评》、《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等学术专著多部。

由于上述研究,陈炎教授曾获“教育部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XX年)、“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4年)、“山东省教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4年)、“跨世纪文学评论一等奖”、“刘勰文学评论奖”等多项奖励和“教育部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XX年)、“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社会科学突出贡献者津贴”。

现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文史哲》杂志主编。

  二、解题: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是一篇文化批评论文。

的题目是论题,就是揭示论述的范围。

如果将它补全了,就是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资源的角度看两种文化的短长,以及由此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

  三、学生自读课文,并用一句话概括每一小节的内容:

  四、师生讨论归纳:

  、从文化结构上,也就是从根本观念上,对中西两种文化进行考察。

  2、谈感性生命的极度表现。

  3、西方文化这种对于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两极的极端追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4、中国文化由于其根本观念形成了传统体育与科学均不发达的局面。

  5、中国文化,导致其艺术与工艺特别发达。

  6、中国文化的体育与科学受到艺术与工艺的制约,带有艺术化和工艺化的影子,显现出中国与西方文化各有短长。

  7、对待西方文化应有的态度。

  8、中华传统文化现在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五、编写结构提纲:

  第一段:

(1节)中国与西方文化资源的根本差异(总说,正面)

  

  感性-体育

  西方(两极最发达)

  

  理性-科学

  中国(感性与理性相互交融)感性与理性两极均不发达

  第二段:

(2-6节)中国与西方文化的优劣短长(分论)

  西方:

感性文化的极度表现(体育)-感性生命的生机

  理性文化的极度表现(科学)-理性生命的强大力量

  艺术-科学化(模仿说)体育化(宣泄说)-失去审美情感的魅力

  中国:

感性生命(体育)-知足、容忍(蔑视竞争、压抑冒险)-气功、太极(艺术化)

  理性生命(科学)-知行合一-(只注重实践、忽视思辨)-没有理论体系(工艺化)

  艺术和工艺特别发达

  文学

  

  工艺

  第三段:

(7节)对待西方文化应有的态度。

(反面论证)(进一层)

  第四段:

(8节)中华传统文化现在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再进一层)

  六、讨论结构特征和论证方法以及语言特点。

  、递进式结构

  2、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法

  对比把握住相应的范畴进行比较,显得条理分明。

  举例有代表性,表述点到为止,比较概括。

  3、语言:

㈠干净利落,用词造句注意把握分寸。

  ㈡笔锋带感情。

如:

用“邯郸学步”讽刺全盘西化。

  七、问题探讨: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与《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分别从不同领域论述了文明对话的意义,两篇有那些异同?

  明:

同:

结论大致相同,两种文化应该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都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异: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是以历史考察探究两种文化的关系正反对比揭露错误认识和偏见的失误所在。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着眼于现状的分析,两两比较,从文化结构到具体领域比出两者的差异短长。

  八、布置作业:

  完成《评估》上的作业

  【拓展迁移】

  从思维方式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

学者们常常用辩证思维来描述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用逻辑思维或分析思维来描述西方人尤其是欧美人的思维方式。

他们认为,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包含着三个原理:

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

其中中和论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适度的合理性。

对中国人来说,“中庸之道”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甚至内化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征。

  与中国人的辩证思维不同,西方人的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

这种思维强调世界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

这种思维方式也叫分析思维,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像中国人那样追求折衷与和谐,而是喜欢从一个整体中把事物分离出来,对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逻辑分析。

正是因为思维方式取向的不同,使得东方人和西方人在对人的行为归因上往往正好相反:

美国人强调个人的作用,而中国人强调环境和他人的作用。

  那么导致这两种思维方式存在差异的根源是什么呢?

我们不妨借鉴美国著名文化心理学家尼斯比特的观点。

他认为,东西方文化的发展有着各自的轨迹:

西方文明建立在古希腊的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和分析思维为特征;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则建立在深受儒教和道教影响的东方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辩证和整体思维为主要特征。

尼斯比特从古希腊和古代中国入手,系统阐述了东西方思维的产生渊源和特性。

  首先,从社会背景上讲,古希腊社会强调个人特性和自由,是一种以个人主义为主的社会;而古代中国社会却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种以集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

  其次,从社会认知系统上讲,东西方不同的哲学和认识论在社会历史背景中建构了不同的心理学理论。

中国人生活中复杂的社会关系使得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注意力用来关注外部世界,所以中国人的自我结构是依赖性的;相反,西方人生活的社会关系比较简单,所以他们更有可能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体和自身的目标之上。

中国人的认知以情境为中心,西方人则以个人为中心;中国人以被动的态度看待世界,西方人以主动的态度征服世界。

  对东西方思维方式的研究可以使我们从更深层次理解两种文化对人的影响,而且对东西文化的交流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和西方人在看待同样问题的时候存在着很多的不同。

因此如何做到求同存异,对双方的有效沟通都显得极为重要。

只有认识到这种思维差异,并且以此去指导行为,才能够使双方的交往更有效。

  中国人与欧美人在思维方式的取向上具体有什么差异?

  答:

  

  。

  2.中国人的辩证思维与欧美人的逻辑思维各自强调的重点有什么不同?

  答:

  

  

  。

  3.尼斯比特从哪两个角度阐述了东西方思维产生的渊源和特性?

  答:

  

  ,②

  

  。

  4.据文意,选出下列推断能够成立的一项:

  )

  A.“中庸之道”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已经内化成了每一个中国人的性格特征,从而直接导致了中国近代的落后挨打。

  B.西方的分析思维要优于中国的辩证思维,因此中国人要善于向西方人学习分析思维。

  c.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和分析思维开创了古希腊文化,而儒教和道教则造就了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

  D.在当今世界,东西方在思维方式上如果能做到求同存异,无疑必将加深彼此间的了解,也更能有力地促进东西文化的交流。

  参考答案:

  .中国人用辩证思维,而欧美人则用逻辑思维或分析思维。

  2.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强调变化、矛盾和中和,欧美人的逻辑思维强调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

3.①社会背景②社会认知系统。

4.D。

A“从而”后说法错,B“优于”说法不当,c“开创”不合史实。

  【资料链接】

  陈炎:

中国“诗性文化”的五大特征

  说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首先是因为“诗”这种文化产品在中国艺术中占有着特殊地位。

从春秋的“诗经”到战国的“楚辞”,再到汉魏的“乐府”,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诗这种形式虽然千变万化,但却始终占据着中国艺术的主导地位,并渗透到以后出现的其他艺术形式之中:

不仅戏曲“以诗为词”,小说“有诗为证”,而且书法也要写诗,绘画也要提诗。

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真正含义,是将“意境”作为一切艺术所追求的最高目的。

从这一意义上,可以毫不夸大地说,传统的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其次,说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不仅是因为诗的精神主宰着中国艺术的整体精神,而且也由于以诗为灵魂的艺术精神影响和左右着艺术之外的文化产品。

在感性活动方面,中国的体育并不以开发人的肉体极限为目的,也从来不陷入狄俄尼索斯式的迷狂,而是在感性宣泄中强调理性的制约,在肉体的拼搏中注重智慧的较量。

最能代表中国体育精神的不是足球,而是太极拳,它不是一种忘乎所以的肉体迷狂,而是强调身与心的统一、气与力的和谐。

直到今天,我们在国际体育竞赛中的强项大都带有艺术的成分,如体操、跳水、技巧之类,而在足球、田径等单纯感性较量、张扬肉体迷狂的项目中,我们则常常处于先天的弱势地位。

说到底,中国人的体育观念和西方人有着明显的不同:

中国人不仅要以力量、以速度为原则,更要以美为原则;而在西方人那里,即使是所谓的“健美”活动,也不惜为了考察人的肉体极限而将其变得畸形……在理性方面,中国的科学并不以开发人的理性能力为目的,也从不陷入阿波罗式的精神沉醉,而是使理性的运演不脱离经验的内容。

正如中国的体育活动往往具有艺术特征一样,传统的科学活动也常常具有审美的性质。

例如,张衡的“地动移”既可以看作是一件科学仪器,也可以看作是一件艺术精品;而传统的许多中医方剂则采取歌诀体。

这同西方人将科学的发展引向逻辑化、思辨化、超验化的轨迹完全不同。

  第三,不仅中国古代的文化产品渗透了艺术精神,而且中国古人的行为方式也具有着审美的品格。

与依靠法律来约束人们外在行为的西方不同,中国古代主要仰仗伦理来调节人们的社会活动。

《乐记•乐本篇》云: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乐胜则流,礼胜则离。

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

”这样一来,“乐”这种广义的艺术,便不仅成了“礼”的合法补充,而且是其不可或缺的有机构成。

只有从这一意义上讲,我们才能够理解孔子“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的意义所在。

在“礼乐文化”的构架内,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要符合“礼”的规范,而且要具有“乐”的儒雅,即具备审美的特征。

因此,就在西方的经院哲学家们通过逻辑或数学等手段来揭示宇宙、乃至上帝的奥秘时,自隋、唐而开始的科举制度却要将写诗和作文看成是每一个国家官吏所首先应具备的素质。

这种对国家的统治者和管理者的美学要求,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极为罕见的……。

与儒家不同,道家是反抗礼乐文化的,但其“乘物以游心”(《庄子•人间世》)的逍遥精神更容易让人们以审美的态度来对待全部生活。

无论是在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四十一》),还是庄子的“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庄子•大宗师》)都显得比儒家更加接近于艺术的境界。

因此,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们可以不懂天文、历算知识,但却必须用琴、棋、书、画来修养身心。

这种特有的行为方式和休养方式,难道不正是“诗性文化”的显著标志吗?

  第四,从信仰方式的角度上讲,中国的传统艺术的过分发达,在功能上有着弥补宗教信仰的特殊意义。

我们知道,在具有宗教传统的西方社会,艺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起着引导人们走向上帝的中介作用。

与之相反,在没有宗教传统的中国社会里,艺术的境界可以抚慰人们的情感、陶冶人们的性情,从而起着准宗教的功能。

正因如此,被称为中国思想主要支柱的儒、道、骚、禅四家,无不以审美和艺术为其最高境界。

孔子毕生“克己复礼”,但在关键的时刻还是道出了“吾与点也”(《论语•先进》)的名言;庄子毕生“绝圣齐知”,但其“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庄子•天下》)的,显然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楚骚思想自不待言,其中的神人、仙女并不是信仰的对象,而是审美的化身;佛教本来是从印度一带传入的宗教,但中国化了的禅宗却扬弃了其中的思辨内容和行为戒律,把它引向了充分自由的审美境界。

唯其如此,我们才能理解,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圣经》,但却有了《诗经》。

这种“以诗为经”的文化现象,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独一无二的。

  第五,从语言的角度上讲,说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也有着相当重要的理论根据。

与印欧语系相比,属于汉藏语系的汉语在词汇上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的特点,在语法上具有灵活性、随意性的特点,在语音上具有因声调而带来的音乐性的特点,这一切自然无助于逻辑性的表述和科学性的思维,但恰恰有利于形象性的表述和艺术性的思维(参阅加尔通、西村文子《结构、文化和语言——印欧语系语言、汉语、日语比较研究》,《国外社会科学》1985年,第8期。

)。

一个民族的语言,不仅是一种特殊的表述方式,而且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感受、乃至存在方式。

从这个“存在的家园”出发,中国人自古就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