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软件测评规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44309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6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ERP软件测评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ERP软件测评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ERP软件测评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ERP软件测评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ERP软件测评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ERP软件测评规范.docx

《ERP软件测评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RP软件测评规范.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ERP软件测评规范.docx

ERP软件测评规范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

2003年度应用软件产品测评规范

第三部分:

ERP软件测评指标及评定细则

ManufacturingInformationEngineering

ApplicationSoftwareTestingSpecificationof2003year

Part3:

TestingGuidelineandverdictcriteriaforERP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4

2规范性引用文件4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4

4测评指标8

4.1功能测评指标9

4.2性能测评指标16

4.3用户文档测评指标17

5评定细则17

5.1测评关键因素17

5.2测评结果评定18

5.3功能指标测评结果评定19

5.4性能指标测评结果评定19

5.5用户文档测评结果评定20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ERP软件测评指标表21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ERP系统业务流程图31

附 录 C(资料性附录)测评指标对照表32

参考文献39

前言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2003年度应用软件产品测评规范》,是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定本规范旨在为制造业信息化工程2003年度应用软件产品测评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规范支持,实现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应用软件产品的公平、公正、科学、客观的评价。

本规范由以下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

基本原则;

第二部分:

三维CAD软件测评指标及评定细则;

第三部分:

ERP软件测评指标及评定细则。

本规范的第一部分,规定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应用软件产品的测评对象、测评内容与测评指标、测评方式、评测方法、测评结果及评定准则、测评组织机构、测评工作流程、测评申请、受理审查、测评实施、测评报告、结果公告等方面的要求。

本部分是规范的第三部分,规定了ERP软件产品测评的基本功能、扩展功能、性能和用户文档四个方面的测评指标,并对ERP软件产品测评的结果以及基本功能、扩展功能、性能和用户文档指标的测评结果给出了评定细则。

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的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的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

2003年度应用软件产品测评规范

第三部分:

ERP软件测评指标及评定细则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2003年度ERP软件测评的基本功能指标、扩展功能指标、性能指标以及用户文档指标,并对ERP软件产品测评的结果以及基本功能、扩展功能、性能和用户文档指标测评规定了评定细则。

本部分适用于制造业信息化工程2003年度ERP软件测评以及其他相关的ERP软件测评,并可作为制造业企业选择或评价ERP系统的测评依据。

本部分的使用者包括独立软件测试机构、ERP软件产品开发商、软件行业协会、各地区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及应用ERP技术的企业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8567-1988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GB/T11457-1995软件工程术语;

GB/T16260-1996信息技术—软件产品评价—质量特性及使用指南(idtISO/IEC9126:

1991);

GB/T16680-1996软件文档管理指南(neqISO/IECTR9294:

1990);

GB/T17544-1998信息技术-软件包-质量要求和测试(idtISO/IEC12119-1994)。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物料Material

物料是企业一切有形的采购、制造、销售对象的总称,如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毛坯、零件、组合件、装配件、部件、产品等。

物料通过它的基本属性、成本属性、计划属性、库存属性等来描述,通常用物料编码来唯一标识物料。

3.2

物料编码Materialcode

物料编码是唯一标识物料的代码,通常用字符串(定长或不定长)或数字表示。

3.3

物料清单BillOfMaterial(BOM)

物料清单BOM是定义产品结构的技术文件,又称为产品结构表或产品结构树,是构成父项装配件的所有子装配件、零件和原材料的清单,以及制造一个装配件所需每种零部件数量的清单。

BOM有多种表现形式,其信息被用于MPS编制、MRP计算、成本计算、库存管理等,是ERP系统中重要的输入数据,也是财务部门核算成本、制造部门组织生产等的重要依据。

典型的BOM包括单级物料清单、缩排物料清单、模块(计划)物料清单、临时物料清单、矩阵物料清单和成本物料清单等。

根据BOM在产品设计制造中的用途,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工程设计BOM(EBOM)、工艺规划BOM(PBOM)和生产制造BOM(MBOM)。

3.4

独立需求Independentdemand

如果一个物料的需求与其它物料的需求无关,则这个物料的需求叫独立需求。

例如最终产品的需求,用于进行破坏性测试的零部件需求,随机备件需求等。

3.5

相关需求Dependentdemand

它是直接与其他项目或者最终产品的物料清单结构有关的需求。

这个需求是计算得来的,不是预测值。

一个库存项目可以包括相关需求和独立需求。

例如,一个部件既可以是一个组装件也可以是一个交付件。

3.6

主生产计划MasterProductionSchedule(MPS)

(1)主生产计划是以物料的独立需求和非独立需求的大部件为对象的计划。

主生产计划要考虑预测、生产计划和其他重要因素,如:

未交付订货、可利用材料、可利用能力、领导的策略和目标等。

(2)主生产计划编制后产生的结果。

主生产计划表示了客户订单、预测、未交付订货、预测库存和可签合同量等。

3.7

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RequirementsPlanning(MRP)

根据物料清单数据、库存数据和主生产计划来模拟未来库存状况和预计未来缺件的一组技术。

它按时间段下达补充材料订单,对于交货期和需求日期不在同一时间段的情况,它可以建议重排下达订单。

它是一种按零件提前期组织生产或者采购的基本的计划技术,也是一个保证订单按期交货的有效方法。

3.8

工作中心WorkCenter(WC)

工作中心是各种生产能力单元的统称,除设备外还可以是人员或面积等。

3.9

能力需求计划CapacityRequirementsPlanning(CRP)

能力需求计划是指为完成某生产任务确定需要多少劳动力和机器能力的过程,包括确定、测量和调节能力限度与负荷水平等功能。

3.10

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ResourcePlanning(MRPII)

它是对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资源进行有效计划的一整套生产经营管理计划体系,是一种计划主导型的管理模式。

MRPII是闭环MRP的直接延伸和扩充,是在全面继承MRP和闭环MRP基础上,把企业宏观决策的经营规划、销售/分销、采购、制造、财务、成本、模拟功能和适应国际化业务需要的多语言、多币制、多税务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接口等功能纳入,形成的一个全面生产管理集成化系统。

MRPⅡ的基本思想就是把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最优的角度出发,通过运用科学方法对企业各种制造资源和产、供、销、财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和控制,使他们得以协调发展,并充分地发挥作用。

MRPII是由相互集成的许多功能组成,包括经营计划、销售和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及有关能力和物料的执行支持系统,由这些系统的输出和财务报告集成在一起,形成如经营计划、采购申请报告、发货预算、库存计划等用金额表示的报表。

3.11

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system

ERP是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它将企业各个方面的资源充分调配和平衡,为企业提供多重解决方案,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

ERP以制造资源计划MRPⅡ为核心,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并进一步吸收了现代的管理思想,MRPII主要侧重对企业内部人、财、物等资源的管理,ERP系统在MRPII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它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并对供应链上所有环节如订单、采购、库存、计划、生产、发货和财务等所需要的所有资源进行统一计划和管理,其主要功能包括生产制造控制、分销管理、财务管理、准时生产JIT、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等。

 

3.12

功能function

程序中的一个算法的实现,利用该实现,用户或程序可以完成某一工作任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GB/T17544-1998]

3.13

性能performance

a.计算机系统或子系统实现其功能的能力。

b.对计算机系统或子系统执行其功能的能力的度量。

例如,响应时间、事务处理能力、可靠性等。

[GB/T11457-1995]

3.14

产品描述productdescription

定义产品,提供关于用户文档、程序以及数据的信息。

3.15

用户文档userdocumentation

以打印的或非打印形式得到的文档的完整集合,用户文档的提供有利于产品的应用,并且是产品的必备部分。

[GB/T17544-1998]

1注:

用户文档指被测软件的开发商所提供给用户的、与该软件使用有关的各类文档,例如软件使用说明书等。

3.16

易用性practicability

与一组规定或潜在的用户为使用软件所需做的努力并且对这样的使用所作的评价有关的一组属性。

[GB/T16260-1996]

2注:

软件的易用性是指人们学习、操作、准备输入和解释程序输出(输出结果和出错信息)的便利程度。

3.17

可靠性reliability

在规定的一段时间和条件下,与软件维持其性质水平能力有关的一组属性。

[GB/T16260-1996]

3.18

可扩展性scalability

是指软件系统可以在不同规模、不同档次的运行环境平台上运行的能力。

[GB/T11457-1995]

3.19

易理解性understandability

与用户为认识逻辑概念及其应用范围所花的努力有关的软件属性。

[GB/T16260-1996]

3.20

判定verdict

相对于测评项,对被测实现的结果给出“通过”或“不通过”等结论性陈述的行为。

3.21

判定准则verdictcriteria

在测评项中规定的、使测评实验室和测评人员对测评结果做出评定结论的依据。

3.22缩略语

ERP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Design)

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omputerAidedProcessPlanning)

PDM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datamanagement)

SCM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

CRM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

4测评指标

ERP软件产品的测评指标包括:

功能指标、性能指标、用户文档指标。

附录C为2003年度与2002年度测评指标对照表。

4.1功能测评指标

功能测评指标分为基本功能测评指标和扩展功能测评指标,见附录A表A.1,带有★号的为基本功能指标,其他为扩展功能指标。

4.1.1基础数据管理

4.1.1.1物料清单(BOM)数据:

(1)产品结构数据的生成与维护:

工程变更时能够对BOM进行修改,提供修改方法,或者从E-BOM生成(或建立)M-BOM;能够定义有效期,对失效数据进行分类处理;

(2)产生产品结构报告:

可生成多种形式报告,例如:

单级BOM展开、多级BOM、单级BOM反查、多级BOM反查;

(3)产品结构数据复制:

利用已有的产品结构,通过复制,建立新的类似产品的BOM。

4.1.1.2工艺路线数据

建立项目和需求资源关系的工艺路线基本信息文件,维护工艺路线基本信息文件(工作中心、工序数据)。

(1)工序数据管理;

(2)工时定额维护;

(3)批号追踪;

(4)工作中心维护。

4.1.1.3财务数据

(1)会计科目管理;

(2)会计期间管理;

会计期间指人为规定的会计信息的提供期限。

可以定期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会计核算应人为的把持续不断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首尾相接、间距相等的经营期间。

(3)凭证类型管理。

4.1.2生产管理

4.1.2.1主生产计划

(1)主生产计划编制;

(2)主生产计划调整;

(3)MPS粗资源平衡;

(4)主生产计划反馈与查询等。

4.1.2.2物料需求计划

(1)MRP计划自动生成、编制与调整(顺排或倒排MRP计划等);

(2)物料需求计划可行性和平衡分析;

包括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的可行性与平衡分析。

(3)物料需求计划、计划生产订单等的查询;

(4)计划生产订单确认、计划请购单确认、拖期订单报告等。

4.1.2.3能力需求计划

(1)能力需求计划计算;

(2)能力负荷计算。

车间部门负荷及工作中心负荷等的计算。

4.1.2.4生产订单管理

(1)生产订单维护、查询;

(2)生产订单标准成本重估;

(3)生产订单的下达;

(4)生产订单缺料报告;

(5)生产领料单的生成、维护、审批。

4.1.2.5生产作业管理

(1)作业计划的编制与维护;

(2)调度计划编制与维护;

(3)作业计划查询、作业计划统计等。

4.1.2.6生产工序管理

(1)工序转移、启停和完工处理;

(2)工序进度查询、反馈;

(3)工序异常处理与报告(例如拖期报告、返工报告、废品报告、停工报告等);

4.1.2.7生产统计

(1)关键工作中心效率报告;

(2)生产订单效率报告;

(3)员工效率报告;

(4)返工报告;

(5)生产计划完成情况统计。

4.1.3采购管理

4.1.3.1采购计划管理

(1)采购计划编制与维护;

(2)请购单管理等。

4.1.3.2供应商管理

(1)供应商等级分类;

(2)供应商信息定义;

(3)供应商信息维护、查询等。

(4)供应商评定审核管理。

4.1.3.3采购订单管理

(1)供货信息管理;

(2)采购订单维护;

(3)到货、退货处理;

(4)订单统计查询等。

4.1.3.4价格管理

(1)物料定价因素;

(2)价格变更的程序;

(3)最高单价控制;

(4)询价管理。

4.1.3.5到货/验收管理

(1)到货管理功能;

(2)验收入库的管理;

(3)收货方式;

(4)退货管理。

4.1.4销售管理

4.1.4.1销售预测

(1)提供销售量的预测;

(2)预测订单管理。

4.1.4.2销售计划

(1)销售计划编制与维护(销售年、月计划);

(2)部门销售计划、推销员销售计划编制与维护。

4.1.4.3询价与定价管理

(1)价格管理;

(2)价格策略管理;

(3)下达报价单为销售订单。

4.1.4.4销售合同管理

(1)销售合同编制与维护;

(2)合同发货、结案管理;

(3)销售明细帐查询、合同的执行情况、拖期情况查询等。

4.1.4.5客户管理

(1)客户信息收集与分类;

(2)客户信息分析与查询。

4.1.4.6查询统计

(1)销售欠款查询;

(2)售后服务分析;

(3)销售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4.1.4.7分销管理

(1)销售订单;

(2)配货方案。

4.1.4.7退货管理

(1)退货作业管理;

(2)销退帐务处理;

(3)退货流程控制。

4.1.5库存管理

4.1.5.1入库管理

(1)库存属性设置;

(2)采购入库管理;

(3)生产入库管理;

(4)调入入库管理。

4.1.5.2出库管理

(1)销售出库管理;

(2)生产出库管理;

(3)调出出库管理;

(4)批次处理和转库处理。

4.1.5.3盘点与结转

(1)库存盘点;

(2)库存结转等。

4.1.5.4库存分析

(1)库存变动情况分析;

(2)库存物料ABC分类管理;

(3)库存预警(例如库存超期报警、库存越限报警、库存进价超限报警等)。

4.1.5.5库存查询

(1)库存月报表查询与输出;

(2)物料收发台帐查询;

(3)物料入库和出库登记表输出与查询;

(4)库存情况查询等。

4.1.6财务管理

4.1.6.1总帐管理;

(1)记帐凭证输入和登记;

(2)日记帐;

(3)明细帐;

(4)总分类帐;

(5)其它报表编制等。

4.1.6.2应收帐

(1)应收款管理;

(2)欠款客户管理;

(3)支票管理;

(4)发票管理等。

4.1.6.3应付帐

(1)应付款管理;

(2)供应商管理;

(3)支票管理;

(4)发票管理。

4.1.6.4成本核算

(1)标准成本计算;

标准成本是在正常生产条件下的平均先进成本,是经营的目标和评价的尺度,反映了在一定时期内计划要达到的成本水准,在会计期内保持不变,作为预计企业收入、报价、物料库存值等计算的基础。

(2)实际成本计算;

实际成本是生产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成本,主要根据结算加工单或采购单得到的实际数据。

(3)产品成本分析;

(4)目标成本分析;

(5)产生成本有关报表。

4.1.6.5固定资产管理

(1)固定资产帐目;

(2)固定资产变动处理;

(3)固定资产折旧;

(4)固定资产帐表查询等。

4.1.6.6工资管理

工资管理等。

4.1.6.7财务报表

(1)损益表;

(2)资产负债表;

(3)现金流量表。

4.1.7质量管理

4.1.7.1检验标准管理

(1)抽样标准维护;

(2)检验标准维护;

(3)质量标准体系管理;

(4)供应商认证。

4.1.7.2检验计划管理

(1)进货检验计划;

(2)生产零件检验计划;

(3)装配过程检验计划;

(4)产品检测检验计划。

4.1.7.3检验过程管理

(1)进货检验;

(2)制程检验;

(3)成品检验;

(4)出货检验。

4.1.8设备管理

4.1.8.1设备维护及运行

(1)设备维修记录;

(2)设备保养记录;

(3)设备运行记录;

(4)设备事故记录;

(5)设备精度检测;

(6)设备台帐维护。

4.1.8.2设备维护计划

(1)维修计划维护;

(2)保养计划维护。

4.1.9人力资源管理

4.1.9.1人事管理

(1)员工基本信息;

(2)人事状况统计表;

(3)人事变动管理;

(4)教育、培训;

(5)社保管理与劳动合同管理。

4.1.9.2人力资源战略

(1)人力资源计划;

(2)人力成本预算管理。

4.1.9.3职务职能管理

(1)组织结构设计;

(2)岗位信息管理。

4.1.10系统维护管理

4.1.10.1系统权限管理

(1)权限定义与维护;

(2)权限分配;

(3)角色管理。

4.1.10.2数据维护

(1)数据导入导出;

(2)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3注:

对于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设备管理以及质量管理,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具体实现方法,既可以是由ERP软件单独实现,也可以由ERP软件与其他专业软件相集成的专业模块来实现。

4.2性能测评指标

4.2.1可靠性

—能屏蔽用户操作错误;

—运行错误不会导致系统异常退出;

—操作权限控制安全可靠;

—具备数据备份及数据恢复能力;

—软件能进行输入有效性检查;

—无损坏数据软件的现象;

—提供运行日志管理;

—与其他软件的兼容性(安装运行后对系统中其他程序不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系统故障恢复(网络中断、断电后自动恢复);

—系统运行稳定。

4.2.2易用性

—菜单、工具栏随所进行的操作变化;

—具有联机帮助功能;

—对用户操作的实时引导;

—界面风格简洁一致,布局合理;

—软件具有可配置能力(例如显示界面、显示格式、报表格式等可以调整);

—软件易安装。

4.2.3集成性

—ERP软件系统各模块之间应实现数据共享;

—ERP系统各业务流程的集成;

—与CAD系统的集成;

—与CAPP系统的集成;

—与PDM系统的集成;

—与SCM的集成;

—与CRM的集成。

4.2.4可扩展性

—数据结构可修改扩充;

—系统功能可配置;

4.3用户文档测评指标

4.3.1用户文档完整程度

—用户文档应参照国家标准《GB/T8567-1988计算机软件产品文件编制指南》中用户手册的内容编写,并保证内容的完整性;

—用户文档中应包括全部软件功能、业务流程和计算过程的说明;

—可以提供在线帮助。

4.3.2描述与实际功能的一致性

—用户文档描述的功能与软件实际功能应保持一致。

4.3.3用户文档的易理解程度

—用户文档的文字描述应条理清晰、易于理解;

—用户文档对关键重要的操作应配以例图说明;

—用户文档采用中文编写;

—对主要功能和关键操作应提供应用实例。

4.3.4ERP软件系统实施指南

—用户文档中应提供ERP软件系统实施指南或类似文档,其中应包括规划、开发、实施、运行、评估等内容,以便为实施和应用ERP系统提供详细的指导。

5评定细则

附录B为ERP系统业务流程图。

15.1 测评关键因素

下列三项为影响2003年度ERP软件测评结果的关键因素:

—被测软件不具备本规范规定的基本功能项;

—被测软件在基本功能的测评过程中发生了一项或多项可重复出现的严重问题;

—配套的用户文档与被测软件不相符。

15.1.1 基本功能项

基本功能项是指本规范所规定的功能测评指标中带有★号的二级指标,参见附录A表A.1。

测评基本功能指标是否通过,以其下属的三级指标为依据。

三级指标中带有*号的为必备指标,只有三级指标中的必备指标全部具备并且可以正确实现,则该项基本功能指标为“通过”,否则为“不通过”。

5.1.2重复出现的严重问题

重复出现的严重问题是指在测试过程中出现的、且在相同条件下可再现的下列问题:

—被测基本功能项不能正确实现;

—被测数据处理错误;

—主业务流程出现断点;

—软件错误导致死机;

—软件错误导致数据丢失;

—软件错误导致系统无法运行;

—系统操作响应时间过长,在1分钟以上;

—系统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

5.1.3被测软件与配套的用户文档不相符

被测软件与配套的用户文档不相符是指下列几种情况:

—被测软件与配套的用户文档在产品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