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采面43修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44249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01采面43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201采面43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201采面43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201采面43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201采面43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01采面43修改.docx

《1201采面43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01采面43修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01采面43修改.docx

1201采面43修改

第二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

一、通风系统

(一)风量计算

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125×q×K

式中Q—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

125—单位瓦斯涌出量,以回风流瓦斯浓度不超过0.8%的换算值;

q—采煤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根据相邻1203采面在回采期间

最大的相对瓦斯涌出量5.4m³/T为依据,本工作面开采工艺及日产量与相邻的1203采面相同,本采煤工作面平均日产量为1631T,其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qCH4=1631×5.4÷18÷60=8.2m³/min(按每天采煤时间为18小时计算)。

由于北二区1202采面进行瓦斯抽放,预计抽放量将达到4m³/min,余下的8.2-4=4.2m³/min依靠风排进行处理。

Q=125×QCH4×K

式中K—采煤工作面通风不均衡系数,取1.6。

Q=125×4.2×1.6=840m³/min

为确保安全生产,将瓦斯浓度稀释在0.8%以下,故需配风量为850m3/min。

2.按工作面温度计算:

Q=60×V×S×K温

式中Q—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

V—采煤工作面适宜风速,1m/s;

S—采煤工作面平均断面积,11.2m2;

K温—回采工作面温度与对应风速调整系数,1.00;

Q=60×1×11.2×1.00=670m³/min

附:

回采工作面温度与对应风速调整系数表

 

回采工作面空气温度℃

采煤工作面风速m/s

系数K温

<20

1.0

1.00

20~23

1.0~1.5

1.00~1.10

23~26

1.5~1.8

1.10~1.25

26~28

1.8~2.5

1.25~1.40

28~30

2.5~3.0

1.40~1.60

3.按工作面每班工作最多人数:

Q=4N

式中Q—采面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

4—每人每分钟不低于4m3/min的配风量;

N—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取25人。

Q=4×25=100m3/min

4.按风速进行验算:

工作面风速校核,根据工作面平均断面核算

①按最低风速验算,采煤工作面的最低风量为

Q>0.25×60×S=0.25×60×11.2=168m3/min

②按最高风速验算,采煤工作面的最高风量为

Q<4×60×S=4×60×11.2=2688m3/min

式中S—采煤工作面平均断面积,11.2m2,

运、回顺:

①按最低风速验算,运、回顺的最低风量为

Q>0.25×60×S=0.25×60×11.44=171.8m3/min

②按最高风速验算,运、回顺的最高风量为

Q<4×60×S=4×60×11.44=2745.6m3/min

式中S—运、回顺平均断面积,11.44m2;

根据以上计算及校核,确定该采面计划配风量为850m3/min。

经校核:

168<850<2688m3/min,风量符合规定。

注:

由于计划分配风量是以相邻采煤工作面回采期间瓦斯涌出量为依据计算的预计量,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生产情况及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每月制定配风计划,按计划配风。

(二)通风路线

1.本回采工作面利用全风压通风,通风系统为:

1)入风路线:

由副井→井底配风巷→北大巷(北大巷副巷)→北二区-350车场→北二区轨道上下山甩车场→北二区轨道上山(北二区皮带上山)→北二区1203运顺车场→北二区1203运顺第一段→北二区1201入风材料巷→北二区1201运顺→工作面。

2)回风路线:

工作面→北二区1201回顺→北二区1201回顺转载道→北二区1202回顺转载道→北二区1203回顺转载道→北二区1205运顺回风川→北二区回风上山→北二区回风总排→北一区新回风上山(北一区2#回风上山)→北翼回风巷→-165水平回风大巷→东风井排出。

为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必须构筑永久性通风设施,在1205运顺车场砌筑两道永久正反风门,安设联锁装置,严禁同时支开,由该采面瓦检员对通风设施进行检查。

二、瓦斯防治

(一)瓦斯检查

1.回采期间,每班安排一名专职瓦检员,瓦检员要配备齐全光学式瓦斯检测仪、便携式瓦斯检测仪、温度计、一氧化碳检测仪(采煤工作面)、火棍等专用仪器,负责对工作面及回风流、上隅角、工作面运输机底槽、采煤机割煤前后、支架之间及风流吹不到的地点进行瓦斯、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的检查,同时负责通风、防尘、防火、防突、监测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工作。

2.采煤机割煤期间,瓦检员跟机随时检查瓦斯,其它检查地点每班至少检查3次。

3.瓦检员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并在记录本上签字备查。

4.瓦检员要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必须严格按以下各项规定执行:

(1)采区回风巷、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0.8%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工作,瓦斯浓度超过1.5%时,立即撤出人员,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采煤工作面及作业地点风流中、电动机或其开关安设地点附近20m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0.8%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闭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当瓦斯浓度达到1.5%,立即将所有人员撤出。

(3)工作面及其它巷道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时,附近20m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闭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割煤时,瓦检员必须跟机检查,当瓦斯超限时要立即停止作业。

采煤机运行期间,司机携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发现瓦斯超限立即停机。

5.瓦检员每班至少检查3次刮板运输机底槽下的瓦斯,运输机底槽回头煤要及时清理便于通风,防止运输机底槽内瓦斯积聚。

当运输机底槽内瓦斯浓度达到或超过1.5%时,要立即停止运输机运转,由采煤队负责清除运输机底煤进行处理。

6.采煤队电工每天对采面范围内的电气设备至少进行一次安全防爆检查,杜绝电气失爆。

机电科负责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防爆检查。

7.采煤机随机配置机载式断电仪或便携式瓦斯自动检测报警仪,割煤时要注意工作面瓦斯涌出情况,如果瓦斯涌出量大,出现异常,要注意控制割煤速度,增加抽放量等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工作面瓦斯浓度保持在0.8%以下。

8.拆除或安装钻场时,必须利用采面检修期间进行,瓦斯科人员和采面电工现场配合,瓦检员必须随时检查钻场的瓦斯,当钻场瓦斯浓度达到0.8%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当瓦斯浓度达到1.5%时,立即将所有人员撤出。

三、瓦斯监测

四、防治煤与瓦斯突出

五、瓦斯抽放

六、防尘措施

(一)防尘系统

1.防尘管路系统:

(1)北二区2m绞车房高压泵→北二区轨道上山→北二区皮带上山→北二区1203运顺车场→北二区1203运顺第一段→北二区1203运顺第一段→北二区1201入风材料巷→北二区1201运顺→工作面。

(2)北二区2m绞车房高压泵→北二区轨道上山→北二区1203运顺车场→北二区1203回顺转载道→北二区1202回顺转载道→北二区1201回顺转载道→北二区1201回顺→工作面。

2.水源来自北二区2m绞车房高压泵,水泵型号:

D46-30×9,水泵扬程:

270m,流量:

46m3/h,蓄水池容量:

32m3,供水压力0.5MPa。

水泵经北二区轨道下山、皮带下山、回风下山、北翼充填皮带运输上山、北翼充填入风材料上山与北二区、北翼充填采区各用水地点连通,水泵供水量满足各工作面及用水地点要求。

3.该采面全长铺设消尘管路,并每隔50m设一个三通阀门。

管径使用2寸无缝钢管,管路总长度约1400m,水压不得小于0.39MPa。

所有防尘设施安设位置必须符合规定,工作面运、回顺布置有专门的防尘水管、水幕、隔爆水袋、架间喷雾、转载点喷雾等降尘装置。

4.喷雾安设:

运、回顺必须在距离工作面30m内,回顺距回风口50m处分别安设一道净化水幕,水幕应封闭全断面。

保证灵敏可靠,雾化好,使用正常;架间设喷雾;各转载点上方设置转载喷雾;采煤机必须安设内外喷雾装置。

(二)防尘措施

采用综合防尘方式:

采煤机要内外喷雾、架间每隔15m设置一组喷雾、各转载点喷雾洒水、冲洗巷帮、出货洒水、净化风流及个体防护。

1.采煤机设置内外喷雾:

割煤时进行使用,内喷雾压力不小得于2.0MPa,外喷雾不得小于4MPa。

2.架间喷雾:

支架每隔15m安设一组自动喷雾降尘系统;系统各部件的设置应有可靠的防止砸坏装置,并便于从工作面一侧进行安装和维护;喷雾压力均不得小于1.5MPa。

3.转载点的喷雾装置设在转载点上方,由采煤队负责安装,水压不得低于0.39MPa,每个喷嘴流量不得小于4.5L/min,并覆盖全断面。

在工作面运输机尾部设置一组洒水喷雾。

4.破碎机必须安装防尘罩和喷雾装置或除尘器。

5.隔爆设施:

(1)运、回顺必须安设隔爆水袋,水量按200L/m3,运、回顺巷道断面为11.44m2,故隔爆水袋总水量不得小于2288L,其水袋设置地点与工作面的距离保持在60~200m范围内。

排距为1.2~3.0m,棚区长度不小于20m。

(2)水棚的安装方式,采用吊挂在巷道顶板托盘上。

水棚设置的直线巷道内,与巷道交岔口、转弯处的的距离50~75m。

(3)水袋采用易脱钩的布置方式,挂钩位置要对正,每对挂钩的方向要相向布置,挂钩角度60°±5°,弯钩长度25mm。

(4)水袋之间的间隙与水袋同巷道壁之间的间隙之和不大于1.5m,两水袋之间的间隙不得大于1.2m。

(5)水棚的管理:

瓦检员要经常检查水袋的完好和规定的水量,如发现水袋损坏及水量不足时及时处理;通风区防尘工每7天检查一次。

6.出货时必须随出随洒水,保证出货时不得使煤尘飞扬。

7.净化风流装置的数量必须满足消尘需要。

运、回顺距工作面不超过30m,在回顺距回风岔口50m处分别安设净化风流水幕,水幕应封闭全断面,每个喷嘴的流量不少于4.5L/min。

8.提高个人防尘意识,加强个人防护,进入工作面必须佩戴防尘口罩。

9.由瓦检员监督检查防尘设施。

10.通风区每个月对该面的综合防尘情况进行检查。

11.工作面及运、回顺范围内必须消除煤尘堆积现象,转载点及溜煤眼附近的煤尘要及时清理,进、回风巷每天由采煤队负责冲洗一次。

七、综合防火安全措施

本开采煤层为Ⅲ类不自燃煤层,为确保安全生产,必须严格执行以下防火措施:

1、回采工作面要提高回采率,减少采空区煤炭遗留损失。

2、工作面保证回采速度,每月推进度不少于30m。

3、终采线距离运、回顺巷道口不得小于20m,留出足够的封闭位置。

4、当工作面地质变化,难以保证回采速度时,必须加强防火检查,工作面采空区侧上下口用白泥砌筑宽度不小于1m的白泥墙进行封堵或在上下口设置长度不小于15m的“风幛”,以减少对采空区的漏风量。

5、消防火管路系统与防尘管路系统兼用:

①北二区2m绞车房高压泵→北二区轨道上山→北二区皮带上山→北二区1203运顺车场→北二区1203运顺第一段→北二区1203运顺第一段→北二区1201入风材料巷→北二区1201运顺→工作面。

②北二区2m绞车房高压泵→北二区轨道上山→北二区1203运顺车场→北二区1203回顺转载道→北二区1202回顺转载道→北二区1201回顺转载道→北二区1201回顺→工作面。

6、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45天内,必须进行永久性封闭。

7、为防止杂散电流引爆采空区瓦斯,如下隅角瓦斯超限时,每推进(不大于)4m要断开通往采空区的钢丝绳、铁丝网等金属物,断开的间隔不低于200mm。

8、瓦检查员每班进行防火检查,通风区防火员定期进行防火检查和取样化验。

检查采空区、上隅角、回风巷、巷道高顶、抽放钻场及其他容易自然发火地点的空气温度和气体成分。

当出现一氧化碳或其它指标性气体时,立即向总工程师汇报。

9、采面有以下征兆时,立即停止作业,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并由班(队)长向矿调度汇报。

①巷道中出现雾气或巷壁、顶板处“挂汗”空气温度增大;

②风流中出现火灾气味,如煤油味、松香味、臭味等;

③水和空气较正常温度高,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浓度增大,氧气浓度降低;

④人们有不舒服的感觉,如头痛、头晕、乏力、精神不振等.。

10.出现自然发火时的安全措施:

①对有自然发火预兆的地点,每班由瓦检员检查3次气体成份,由防火员每天检查测定,并取气样化验分析。

②向已发现有发火预兆的地点注水、注阻化剂或惰性气体;

③加强通风管理,采取均压防火措施;

④打钻向高温点注水、阻化剂或惰性气体;

⑤控制瓦斯抽放流量,减少向自然发火点供氧;

⑥在采面上隅角打防火墙,减少向空区漏风,向高温点充填注浆;

⑦直接向火源点掘进巷道,将火源或高温炽热物挖出;

11、工作面上、下口必须保证足够的通风断面,严禁堆积煤或存放材料等堵塞通风断面。

12、当工作面发生火灾,火势较小时,工作面人员要立即用水、沙子、灭火器等材料直接灭火,如火势较大不能控制时,采煤队班(队)长立即组织所有人员按避灾路线迅速撤离。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第五节“一通三防”及安全监测

一、一通三防

1.当采面出现冒顶或出现水大使入回风路线不畅时,采煤队班(队)长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处理,并向矿调度汇报,如封堵全断面使风流不畅时,向通风调度汇报。

由通风区安排对采面进行调风,出现微风或无风,立即安设局部通风机进行通风。

2.加强通风系统管理,通风区负责每5天对采面风量进行测定一次,确保达到计划风量,风速满足要求。

3.加强综合防尘设施管理,使用好各种防尘、降尘设施,严禁拆除损坏,保障防尘用水量和水压符合要求。

4.加强防火管理,安排专人定期进行取样化验分析。

5.确保工作区域空气质量满足要求,正常情况下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5%,其他气体符合规程规定。

6.各班班长及电钳工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工作面回风隅角悬挂一台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对工作面瓦斯进行检测。

7.不准在通风设施前后5m范围内堆放杂物,严禁同时打开两道风门,防止风流短路。

8.任何人不得进入下隅角及盲巷区。

9.加强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管理,并严格按以下各项执行:

(1)通风区负责在上隅角设置一台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采煤队负责管理。

当上隅角瓦斯浓度达到1.5%时,附近20m以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闭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上隅角回收时瓦检员现场配合,确保作业地点瓦斯不超限。

在上隅角回收时工作面不准放炮。

二、安全监控

三、监测安全措施

四、防火灾措施

1、外因火灾防治安全技术措施:

(1)工作面所有电气设备必须采用矿用隔爆型,要做到电气设备性能完好、可靠,电缆敷设符合要求,过流、接地、漏电等保护装置齐全。

(2)运、回顺两端头的架子背板上必须用皮带掩盖,以免顶板岩石或锚杆脱落产生撞击火花。

(3)严格执行瓦斯管理制度,杜绝瓦斯超限作业,避免出现瓦斯事故。

2.通风区要经常检查巷道内的CO、CO2气体浓度及温度情况,发现异常,必须及时汇报。

3.工作面所有电气设备必须采用矿用隔爆型,要做到电气设备性能完好、可靠,电缆敷设符合要求,过流、接地、漏电等保护装置齐全,严禁使用灯泡取暖。

4.加强顶板管理,避免顶板岩石或锚杆脱落产生撞击火花。

5.爆破时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爆破制度,用水炮泥封堵炮眼,避免产生火花。

6.带式输送机采用阻燃性输送带,并安设防止输送带跑偏、满仓保护装置,以防长时间摩擦输送带起火。

7.工作面严禁存放煤油、柴油等易燃物品,擦洗设备的面纱、布头用后必须回收到地面,禁止随意丢放。

8.当工作面出现煤炭自燃预兆,一氧化碳浓度达到0.0024%时,由瓦检员和班(组)长负责立即组织电工停电,并带领所有人员撤离至新鲜风流中,并向矿调度汇报。

9、工作面发现火灾时,作业人员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矿调度。

矿调度在接到井下火灾报告后,应立即按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通知有关人员组织抢救灾区人员和实施灭火工作。

矿总工程师要及时汇报公司调度及通风处等相关领导。

五、防水灾措施

1.坚持“有疑必探,先治后采”的规定。

2.发现异常征兆时,必须采取措施处理。

3.地质部门加强地质预测预报,发现地质异常,及时、准确地通知施工单位及相关职能科室,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第六节安全监控

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第一节六大系统

一、监测监控

本面使用的是KJ333型监控系统,分站为KJ333-F1型监控分站,分站带有备用电池,在停电状态下能自行运行1h,甲烷传感器为GJC4/40型甲烷传感器,继电器为KJFD-1型继电器,监控分站通过通讯电缆连接到地面中心站,24小时不间断监控,做到实时监测本工作面的瓦斯情况,在瓦斯超限后2秒内实现瓦斯电闭锁功能,并上传到地面中心站。

二、人员定位

1.矿井安装了KJ405T型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入井人员矿灯上必须安装人员定位仪。

信息中心在1203运顺车场、1205片盘车场各设一个KJ405T-F型Can定位仪分站。

保证工作面范围内人员在定位仪监控范围内。

2.入井人员入井前必须检查定位仪显示灯是否亮,若不显示亮灯必须去监测中心更换。

定位器恢复正常后方可入井。

三、紧急避险

1.井下发生紧急事故时,必须按事故应急措施进行避险。

2.若无法按照避灾路线撤离时,逃生人员必须按规定进入救生舱进行紧急避险。

3.工作面作业人员必须通过救生舱的使用培训及考试。

4.进入救生舱后,必须按规定操作,避难人员安全后应用救生舱内的紧急电话与矿调度联系。

四、压风自救

1、安装位置

(1)在工作面避灾线路上铺设压风管路,并设置供气阀门,间隔不大于200米。

(2)压风自救装置安装在工作面运、回顺巷道内的压风管路上,距运、回顺工作面25~40米的巷道内设一组压风自救装置。

爆破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位置以及回风道有人作业处、1307回顺等地点设置压风自救装置,每组5个呼吸袋,随回采随前移,每组平均每人的压缩空气供给量为0.2m3/min。

2、安装要求

(1)压风自救装置要具有减压、节流、消噪音、过滤和开关等功能。

(2)供气量在100~150L/min范围内。

每组压风自救装置供5人使用。

(3)压风自救装置设在人行道侧,人行道宽度保持在0.5m以上,管路敷设高度应便于现场人员自救应用。

五、供水施救

1307运、回顺各设一排供水管路每50米设一供水阀门,供水管路要贯通工作面。

压风自救装置处和供压气阀门附近1m内要安装供水阀门。

六、通信联络系统

S2-1307工作面运、回顺超前两端20m内各安设一部电话。

安装的电话能直接与矿调度室联系。

第二节应急措施

一、自救方式、抢救方式

1、当工作面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

工作面发生瓦斯和煤尘爆炸事故,人员要沉着、冷静,采取措施积极进行自救互助。

具体措施是:

背向空气颤动的方向,俯卧在地,闭住气暂停呼吸,迅速按规定佩戴好自救器,用衣服盖严身体,尽量减少人体肌肤暴露面积,以减少烧伤。

弄清方向,沿着避灾路线,尽快撤退到新鲜风流中。

若巷道破坏严重,不知撤退是否安全时,可以到支护较完整的地点或有压风自救处暂时躲避等待救援。

2、工作面发生火灾事故时

火灾事故后,位于火源进风侧的人员,应迎着新鲜风流撤退。

位于火源回风侧的人员或是在撤退途中遇到烟气有中毒危险时,应迅速佩戴好自救器,尽快通过捷径绕到新鲜风流中去;或是在烟气没有到达之前,顺着风流尽快从回风出口撤到安全地点;如果距火源较近而且越过火源没有危险时,也可迅速穿过火区撤到火源的进风侧。

3、工作面发生水灾事故时

矿井发生透水后应根据规定的撤退路线,迅速撤退到透水地点以上的水平,而不能进入透水点附近及下方的独头巷道。

在透水巷道中行进时,应靠近巷道一侧,抓牢支架或其他固定物件,尽量避开压力水头和泄水流,并注意防止被水中滚动的矸石和木料撞伤。

当现场人员被水围困无法退出时,应迅速进入预先筑好的避难硐室中躲避;或选择合适地点快速建造临时避难硐室;迫不得已时可以爬到巷道的顶部高空间待救;严禁盲目潜水逃生等冒险行为。

4、当工作面发生冒顶事故时

采煤工作面发现有冒顶预兆,而又难以采取措施防止顶板冒落时,最好是迅速离开危险区,撤退到安全地点。

特别是没有经验的新工人,更当如此。

当发生冒顶来不及撤退到安全地点时,遇险者应靠近煤壁贴身站立避灾,但要注意煤壁片帮伤人。

另外,遇险者也可撤至附近木垛处。

5、发生以上灾害时,要用最快的速度汇报矿调度,并听从指挥。

6、矿调度接到事故电话后立即按照《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有关要求,通知有关人员进行抢救。

二、发生瓦斯或煤尘爆炸事故的应急措施:

1.一旦井下发生局部瓦斯或煤尘爆炸,人员不准乱跑,由班(组)长根据现场情况,带领人员以最短路线进入到新鲜风流中。

在通过爆炸烟尘前,戴好自救器,撤离至新鲜风流及时用电话与调度联系。

2.一旦人员无法撤出,所有人员要背向爆轰波传播方向,向下趴在巷道底板或水沟内,迅速戴好自救器;爆轰波过后,尽快撤离灾区,到安全地点等待救援。

三、自救、互救时注意事项

1、发生爆炸事故的应急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

如发生小型爆炸,巷道基本未遭到破坏,遇险人员未受到直接伤害或受伤不重时,应立即打开随身携带的自救器,佩戴好后迅速撤出灾区到达新鲜风流中。

对于附近的伤员要协助其佩戴自救器帮助撤出危险区;不能行走的伤员在靠近新鲜风流30~50m范围内要设法抬运到新鲜风流中,如距离远则只能为其佩戴自救器不得抬运。

撤出灾区后,要立即向矿调度汇报。

如发生大型爆炸,巷道遭受到破坏,退路被阻,但遇险人员受伤不重时,应佩戴好自救器,千方百计疏通巷道,尽快撤到新鲜风流中。

如巷道难以疏通,要钻入压风自救袋内开启压风避难或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建立临时的避难硐室,相互安慰、稳定情绪,等待救助。

并有规律的发出呼救信号。

对于受伤严重的人员,要为其佩戴自救器,使其静卧待救。

并且要利用压风管道、风筒等改善避难地点的生存条件。

2、发生火灾的应急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

(1)首先要尽可能迅速了解或判明事故的性质、地点、范围和事故区域的巷道情况、通风系统、风流及火灾烟气蔓延的速度、方向以及与自己所处巷道内位置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和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撤退路线和避灾自救的方法。

(2)撤退时,不要惊慌。

应在现场负责人及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有组织地撤退。

(3)位于火源进风侧的人员,应迎着新鲜风流撤退。

(4)位于火源回风侧的人员或是在撤退途中遇到烟气有中毒危险时,应迅速戴好自救器,尽快通过捷径绕到新鲜风流中去,顺着风流尽快从回风侧撤到安全地点。

(5)在高温浓烟的巷道撤退还要注意利用巷道内的水浸湿毛巾、衣物或向身上淋水等办法进行降温,或是利用随身物件等遮挡面部,以防高温烟气的刺激等。

3.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突出事故自救和互救方法,

(1)矿工在采煤工作面发现有突出预兆时,要以最快的速度通知人员迅速向进风侧撤离。

撤离中快速打开隔离式自救器并佩戴好,迎着新鲜风流继续外撤。

如果距离新鲜风流太远时,应首先到避难硐室或利用压风自救系统进行自救。

(2)发现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时,佩戴自救器不能安全到达新鲜风流时,应在撤出途中到避难所或利用压风自救系统进行自救,等待救护队救援。

(3)矿工在撤退途中,如果退路被堵或自救器有效时间不够,可到矿井专门设置的井下避难所或压风自救装置处暂避,也可寻有压缩空气管路的巷道、硐室躲避。

这时要把管子的螺丝接头卸开,形成正压通风,延长避难时间,并设法与外界保持联系。

4.现场急救方法

(1)矿工烧伤的急救要点可概括为灭、查、防、包、送五个字。

即先扑灭伤员身上火源,检查伤员身体状况,防止伤员休克,包扎伤口,迅速送往医院。

(2)对出血人员的急救:

对这类人员首先要争分多秒,准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