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评价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4153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评价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自评价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自评价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自评价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自评价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评价报告.docx

《自评价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评价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评价报告.docx

自评价报告

 

课题执行情况验收自评价报告

 

课题编号:

__2001BA201A82____________

课题名称:

__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攻关及应用

工程(乌鲁木齐市)_________

承担单位:

_新疆生产力促进中心________

起止时间:

__2002年10月至2005年12月___

验收时间:

__2006年6月_______________

 

国家攻关计划“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攻关及应用工程”

课题执行情况验收自评价报告

乌鲁木齐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课题(以下简称“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以来,在国家科技部和自治区科技厅的指导、帮助下,在乌鲁木齐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协调指导小组的组织、领导下,通过乌鲁木齐市经委、市财政局、市信息办等部门积极组织推进和企业的广泛参与,乌鲁木齐市制造业信息化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企业对制造业信息化积极性和紧迫性日趋增强,相关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也开始体现,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已初见成效。

按照《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任务书》要求,全面完成了总体目标。

现就该课题执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攻关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与主要考核指标

(一)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总体目标

针对乌鲁木齐市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需求,建设技术服务体系和应用示范体系,创建制造业良好的信息化推广应用环境;深入广泛地开展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整体发展,支持制造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资源优化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高制造业综合竞争能力;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促进乌鲁木齐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二)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主要任务

整合和利用全社会的资源,营造乌鲁木齐市良好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环境,推动整个地区的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发展。

乌鲁木齐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主要任务是:

一是营造良好的环境,提升企业竞争力,并产生一定的示范作用;二是建立信息化工程建设的标准和规范,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动作;三是扶持重点示范行业企业,形成辐射和扩散效应;四是建设信息化工程服务体系,确保信息化工程的顺利实施;五是加大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使信息化长期在企业中得到应用。

(三)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主要考核指标

1、成立乌鲁木齐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协调指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同时成立乌鲁木齐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专家组。

2、自治区科技厅配套资金30万元,乌鲁木齐市科技拨款300万元,示范企业自筹5000万元。

3、遴选50家企业作为乌鲁木齐市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2个制造业信息化示范行业,并带动100家企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

4、示范工程国产软件应用率达50%,示范企业新产品贡献率平均达30%。

5、促进2-3家从事制造业信息化软件研发的企业及技术服务公司的发展。

6、培养和发展制造业信息化培训基地6家,培训1万人次各种层次的信息技术应用人才。

7、在乌鲁木齐市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个。

8、建立和完善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示范考核标准体系。

二、课题执行情况评价

乌鲁木齐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于2002年10月通过科技部审查后正式立项,市科技局主抓和指导此项工作,由新疆生产力促进中心负责具体实施。

通过三年多认真组织实施,已全面完成了课题任务书规定的课题总体攻关目标及攻关任务,达到了总体技术、经济等考核指标的要求。

从总体上来看,乌鲁木齐市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进展顺利,信息化建设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比较理想的作用,对乌鲁木齐市企业的发展,促进全市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思想的指导下,结合乌鲁木齐市特点,按照计划目标遴选示范企业、培育培训基地,逐步建立技术服务支撑体系,组织项目推介会进行宣传,努力推进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

1、政府积极引导,提高企业对信息化投入的主动性

政府采用多元化的投入方式,提高了企业信息化投入的积极性。

两年多来,市政府分别以直接拨付、提供技术服务与咨询、分类分层次免费培训、企业软件系统配置与升级、优秀示范企业项目奖励等形式投入资金共计360万元,并带动企业投入1.3亿元,提高了企业对信息化投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信息化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

2、大力宣传营造社会氛围,促进企业成为信息化主体

为推进企业实施信息化项目,曾多次召开了乌鲁木齐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暨重点示范城市工作推进会,宣传扩大项目影响。

在乌鲁木齐市高新区、经济开发区、头屯河工业园区、水区召集企业参加制造业信息化项目推介会;召开乌鲁木齐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暨重点示范城市工作推进会。

会议邀请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相关领导、专家与企业参会,进行信息化建设经验交流,扩大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影响度。

并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报道乌鲁木齐市制造业信息化相关内容的新闻与专访等二十余次,利用网络平台和媒体扩大宣传效应,同时搭建乌鲁木齐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网站,实现示范企业网上申报、网上招投标等功能。

在乌鲁木齐市充分营造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社会认知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氛围,进一步扩大了项目影响程度,促进企业成为信息化项目的承担主体。

3、充分发挥培训基地功能,加强信息化人才培训

采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信息化培训方式,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与能力。

截止2005年7月,通过政府组织的免费培训,累计培训中高级信息化人才近2000人次。

其中有规模和影响的培训如:

西北地区企业信息化监理培训会、企业信息化标准ERP宣贯培训会、“竞争力讲堂——信息化专题”培训以及与金蝶软件公司合作邀请国家CI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副秘书长、清华大学教授郭沁汾来疆授课,在网络安全、信息化项目监理、信息化技术(CAD、ERP)等方面进行培训。

这些主题专业化、知识层次高、师资力量雄厚的培训受到示范企业的一致好评,对乌鲁木齐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了更好地完成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培训指数,充分发挥社会化培训机构的作用,通过资质审查、授牌,确定了乌市专业技术岗位培训中心、百花村软件园培训中心、新疆工业设计与快速成型生产力中心、新疆科技培训中心、北大青鸟乌鲁木齐英杰培训中心、思科计算机培训学校6家培训基地。

并围绕制造业信息化培训内容,制定了培训基地管理办法和各类培训规范。

三年来,由培训基地组织的信息人才培训已超过10000多人次,成为培训工作的主要承担者,确保了企业信息化工程的顺利实施。

4、着力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

为了带动更多的企业投入到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中来,充分实现资源共享,策划实施了乌鲁木齐市科技资源信息服务平台、中小企业ASP应用服务平台两大平台建设。

通过建立两大平台,一方面促进科技资源信息共享,另一方面通过提供共性化的服务,降低企业实施信息化成本,从而降低大批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门槛,从设备管理、网络协同制造等方面补贴企业使用,推动应用示范企业信息化建设。

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从无到有并进行资源整合与扩充。

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包括成立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专家组、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服务队伍及技术联盟成员的选择和培养,逐步形成专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以满足乌鲁木齐市制造业信息化对服务体系的需求。

目前,与新疆生产力促进中心、新疆工业设计与快速成型生产力促进中心等15家中介服务机构已签订合作协议,这些技术服务机构,已积极参与到示范企业的前期规划、技术咨询和项目实施服务等工作中。

5、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保证制造业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以必要的标准规范与规章约束、规范工程建设的各种行为。

为确保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健康、有序地开展,我们委托科技评估机构,制定了《乌鲁木齐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示范企业遴选和验收标准、示范行业标准、培训基地标准和技术服务机构标准》,以此来指导示范企业、培训基地和技术服务机构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方案,使其规范化运作,以便推动信息化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6、确定示范行业,遴选示范企业,发挥示范效应

为实现乌鲁木齐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中示范企业与行业的有机结合,更进一步完善示范体系建设,结合乌鲁木齐市重点行业发展规划,乌鲁木齐市经济委、乌鲁木齐市科技局于2005年5月联合发文,确定生物医药、冶金、石油化工三个行业为乌鲁木齐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示范行业。

“十一五”期间,制造业信息化领域的信息化项目将侧重于三个示范行业进行遴选,并将出台行业信息化指导方案。

示范企业的遴选和优秀示范企业的评选,采用公开招标和项目评审评估两种方式确定。

项目实施3年来,批准确定示范企业51家,评选信息化工程优秀示范企业14家,有25家企业推荐到自治区,被确定为自治区级示范企业,为制造业企业树立了样板,发挥了示范作用,促使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

(二)解决的关键技术及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

乌鲁木齐市的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3年来,CAD/CIMS应用技术开发及示范、机电产品的网络化协同设计与虚拟制造业技术开发、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现代物流管理三项关键技术的攻关与开发工作取得成效;网络环境下的集成平台的应用建设和推广工作进展顺利,这些技术已在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汇物流得到应用。

同时,也催生了一批科研成果的诞生,如新疆天择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的《油田生产管理平台》、新疆风能公司的《通用风电场中央及远程监控系统的研制》等有地域特色的信息化成果和软件产品。

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三维CAD设计电解铝槽、新疆溢达纺织有限公司生产管理系统等成果的应用,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了技术保障。

乌鲁木齐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以来,共计取得24项成果,其中软件研发成果6项,应用技术成果3项,企业运用信息化技术获得的产品成果15项。

三、项目取得的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评价

(一)示范企业绩效分析与评价

为了系统掌握乌鲁木齐市51家示范企业的信息化项目执行情况,全面评价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实施的效果与影响,评选一批信息化工程优秀示范企业,突出典型示范作用,促使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

2005年4月至2005年7月我们在乌鲁木齐科技评估中心的协助下,对乌鲁木齐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绩效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与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评估意见。

实践表明,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工作不仅加快了乌鲁木齐市信息化建设进程;而且加快了乌鲁木齐市工业产品和技术的优化升级,带动了信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尤其对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示范企业实施项目的支撑条件

51家示范企业,覆盖了乌鲁木齐市十大发展行业。

其中:

机械制造业10家,医药制造业10家,纺织工业3家,石油化工业6家,电子4家,食品饮料2家,冶金业2家,印刷包装制造业2家,能源工业2家,家具制造1家,建材2家,其他7家(见图1)。

各示范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资金投入、软硬件设施配置、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示范企业项目顺利执行。

信息化工作是“一把手”工程,由企业高层管理者负责项目的规划、安排与实施;9.8%的企业投入上千万资金;企业平均每百人拥有计算机46台;软件自主开发率为11.8%,国产软件使用率为88.2%,计算机联网率为76%。

从乌鲁木齐市示范企业的情况看,ERP国产软件的使用率较高,各企业在与软件厂商的合作中,充分运用国产软件基于我国企业状况设计的特点,制订适合企业业务特点的软件类型与功能,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图1

2、示范企业实施项目的结果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对提升乌鲁木齐市制造业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产品开发能力、降低企业内部耗费、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已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

据统计,实施信息化工程建设以来,各示范企业产品开发周期平均缩短32%,新产品贡献率平均达30%以上,生产与供货周期平均缩短16%,库存资金占用率平均降低10%,流动资金周转率平均提高13%,单位收入成本平均降低4.9%。

绝大多数企业通过信息化的实施,实现了以上指标的优化。

新疆机械研究院,设计开发周期从2002年的18个月缩短到2004年的7个月(见图2),新产品贡献率从2002年的20%提高到2004年的42%(见图3)。

新疆制药厂,在ERP系统启用后,该厂减少存货量20%;缩短采购提前期4天;提高合同处理效率40%;月财务结算时间缩短3天。

新疆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在入库棉花信息通过门禁扫描后统一进行编码管理,实现自动配棉系统的开发应用,使原材料控制、生产控制实现较好的统一。

并且实现了合同、人事、车辆使用等流程的成功开发,规范了日常管理行为。

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应用异地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后,减员190人,优化工作流程,节能降耗,降低生产、销售、管理等成本共1043万元;规范了企业管理行为,企业管理者无论身在何处,通过网络实现的远程异地办公,可以使管理者及时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快速发现并处理问题,同时了解市场信息、把握市场机遇。

新疆新能源股份公司实现了审批文件、接收邮件的手机短信息提示功能,加快了文件传阅、审批速度。

此外,在首届“新疆制造业信息化创新产品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大赛”活动中,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滚动轴承有限公司和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运用国产三维CAD软件设计的作品,分别获得大赛的一、二、三等奖。

 

图2

 

图3

3、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对示范企业的作用与影响

在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的良好环境推动下,市政府坚持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工作,使该项工作得到稳步、快速发展。

对转变企业管理理念,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信息共享,适应市场需求、增强产品开发能力,提高企业竞争力、降低企业内耗,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对加快推进全市工业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辐射带动作用及影响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示范行业企业信息化的实施,突显出信息化对地区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应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和骨干企业,促进乌鲁木齐市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乌鲁木齐市新型工业化建设起到了关键的引领作用。

1、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辐射带动作用

生物医药、冶金和石油化工三个制造业信息化重点示范行业的确立,对行业企业起到了很强的带动作用。

新疆八一钢铁集团信息化工程的成功实施,辐射带动了集团内外部60多家企业纷纷实施信息化工程;树立新疆制药厂为应用典型后,带动11家通过GMP认证的医药制造企业开始信息化工程的选型实施工作。

石油化工、能源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势头更强。

2、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对地方经济的影响

通过调查统计,2004年乌鲁木齐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6家,企业的工业总产值311.09亿元,工业增加值99亿元,比上年增长9.62%;产品销售收入增长20.86%;利税18.4亿元。

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8.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22.62%;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18.16%。

由此可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成为加快乌鲁木齐市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有效支撑,同时也成为乌鲁木齐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资源优化配置、工业促进经济飞跃发展的助跑器,在企业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数子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3、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产生的社会影响

三年来,通过政府引导、大力宣传,信息化尤其是制造业信息化氛围在全社会逐步形成。

信息化是企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实现手段。

没有企业的信息化就没有企业的现代化,企业信息化是企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信息化是乌鲁木齐市经济信息化的助推剂;信息化建设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这种理性认识已在社会层面逐步得到认可。

四、计划制定和课题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的后评价

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是“十五”期间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已成为科技促进经济的重要切入点。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作为“乌鲁木齐市建成全疆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举措。

项目建设初期,无论是在组织机构方面,还是在政策保障方面,都进行了精心部署,确保此项工作有计划、分步骤、有重点、分层次地开展。

(一)建立有效的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组织管理保障体系

2002年11月,成立了由主管副市长刘志勇同志任组长,市科技局、市信息化办公室、市经委、市财政局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乌鲁木齐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协调指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组建了乌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专家组,专家组成员由新疆大学、区市信息化办、部分企业资深专家组成,并外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导师为客座专家,按照总体规划,整合区、市内外的智力资源,共同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工作。

(二)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在建立了较完备的组织机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保障体系。

编制了《乌鲁木齐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发展规划》,制定了《乌鲁木齐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专家管理办法》、《乌鲁木齐市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办法》、《乌鲁木齐市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基本条件及申请须知》、《示范企业项目验收管理办法》,以及委托乌鲁木齐科技评估中心组织专家研究、制订了“示范企业遴选标准、项目验收标准、示范行业遴选标准、培训基地遴选标准、技术服务单位遴选标准”,形成了乌鲁木齐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标准体系。

结合国家信息产业部确定的电子行业标准——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第一部分ERP规范,统一购置并为示范企业免费发放。

对示范企业项目进行检查与验收,对优秀的示范企业项目组人员进行奖励,从而使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得到持续发展。

 

五、经费决算与经费使用评价

2002年乌鲁木齐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正式启动以来,累计完成经费投入13410万元,超额完成计划投入,其中科技部拨款50万元资金,地方配套资金360万元和企业自筹资金1.3亿元。

乌鲁木齐市作为全国首批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城市,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战略指导下,根据国家科技部的统一部署,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坚持企业为最大受益群体的指导思想,采用直接拨付、提供技术服务与咨询、分类分层次免费培训、企业软件系统配置与升级、优秀示范企业项目奖励等方式,进行多元化资金投入,充分发挥了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

其中,直接用于示范企业的拨款资金占总额的50%;用于培训、宣传、技术咨询的占20%;总计用于该项工程建设的相关支出占项目总投入的90%以上(详细核算见附表)

六、组织管理经验

(一)认识明确,措施得力

乌鲁木齐市政府把该工程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

专门成立领导协调小组,明确分工按责任分工进行编制规划,制定办法和方案,集成整合区、市资源,共同开展制造业信息化工作。

(二)统一标准,规范实施

市科技局、市经委等行业管理专家和信息工程类专家组成调研组,对乌鲁木齐市制造业信息化状况作全方位的调研,在此基础上,结合乌鲁木齐市的特点,初步制定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示范企业遴选和验收标准、示范行业标准、培训基地标准和技术服务机构标准,以此来指导示范企业、培训基地和技术服务机构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方案,使其规范化运作,推动各项工作的共同进步。

(三)宣传引导,强化服务

西部地区企业对信息化的理解和认识程度相对经济发达地区有一定的差距,为了顺利开展此项工作,我们把宣传、培训作为启动该项工程的突破口,在此基础上,加快两个平台的建设速度,尽快提升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保证了该工程顺利实施的外部环境。

(四)坚持评价原则,确定示范企业

针对乌鲁木齐市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量大面广的特点,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遴选示范企业和评选优秀示范企业的过程中采取了评估和招投标制度,引入中介评估机构,运用专家评选机制。

组织专家制订标书技术标准,制定了项目投标指南,在乌鲁木齐晚报发布招标公告,公开招标,确定示范企业。

真正发挥示范企业的示范推动作用。

七、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问题

1、乌鲁木齐地区的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实施能力差距较大,造成整个地区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均衡,影响了整个地区信息化的进程。

2、信息化工程尚未形成系统的政策体系,对示范企业的扶持形式还较为单一,各部门联动有待进一步加强,社会的参与度需要进一步提升,各方资源需加大有效配置。

3、部分企业虽然进行了信息化单元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但是缺乏总体规划和全面的实施方案,企业投入还需加大。

4.企业信息化建设自主研发能力还比较薄弱,对软件商的依赖度过高。

5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和应用深度需进一步提高和深化。

(二)下一步工作设想及建议

1、以示范引路,从多角度多渠道加大对制造业信息化的后续投入。

各级政府继续设立财政专项,对制造业信息化进行引导和支持,使政府的政策和支持得以延续,使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持续发展,在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确保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工作中发挥更为显著的作用。

2、巩固信息化成果,引导企业拓展其他模块的运用。

建议通过组织专家咨询、加大引导资金力度等方式,引导、帮助已成功实施信息化基本模块的企业巩固信息化成果,进一步整合数据,通过信息技术改进企业的生产、管理,使信息化工作的层次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3.扩大示范面和示范企业的数量,通过政府资金的引导,使更多的企业应用信息化技术,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

4、加强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和中介机构建设的支持力度。

建立制造业信息化专业咨询机构、监理机构,为中小企业开展信息化工作创造好的环境。

5、加大信息化培训力度,注重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和稳定,大力培养企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新疆生产力促进中心

二00五年七月二十六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