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与发展.docx
《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与发展.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与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与发展
机设五班袁仕爱
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
而汽车工业则是机械制造业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机械制造能力,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
但凡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它的机械制造能力也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例如德国、日本、美国。
目前,中国的汽车工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与世界顶尖的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
因此,需要我们一代一代的机械学子为中国的汽车工业贡献力量,为振兴中国的工业而努力奋斗。
首先,我们先回顾一下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史,让我们更深的理解中国汽车的发展进程。
当然,我所介绍的是中国成立之后的历程,在这之前中国处于四处战争之中,汽车工业发展也非常缓慢。
建国以后我国的汽车工业也开始慢慢起步,从无到有,渐渐的成立一些属于自己的汽车公司,在广阔的世界汽车工业的丛林中也有了中国汽车的影子。
我们只有了解了中国与世界各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才能更好的为中国汽车该往哪个方向发展做出规划。
中国建国以后。
于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建设自己的汽车厂。
并在三年之后,1956年我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下线,毛泽东又亲自为其命名——解放。
这就是中国的解放牌汽车诞生了,从此至少中国的领导人可以坐着自己生产的汽车出门了,也代表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
又在同年5月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东风)牌轿车,送往北京向党的人大献礼,这是中国自制的第一部轿车。
且同年8月一汽又设计试制成功第一辆(红旗)轿车。
红旗车的出现,曾经引起无数中国人的骄傲,1964年红旗轿车正式被国家制定为礼宾用车。
当时中央领导人的专车主要是(苏联吉斯100和115型轿车)。
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我国迫切需要替待吉斯的高级轿车,周总理要求一汽尽快生产出三排座的红旗。
但是在60至70年代,新中国自力更生制造出的轿车填补了中国工业的空白,但由于国家不开放,我国的汽车工业与世界隔绝,失去了交流提高的机会,是我国的汽车工业逐渐地被现代化的世界抛在后面。
另外,当时我国的汽车工业是以载货车为主导的,对轿车缺乏应用的重视,这使得我国的轿车工业技术水平长期处于极为幼稚的状态。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轿车的需求越来越强,我国落后的轿车工业根本无法满足这种需求,一时间,外国轿车洪水般涌入我国。
1984年—1987年,我国进口轿车64万辆,耗资266亿元,为了迅速提高中国轿车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我国汽车工业开始走上与国外汽车企业合作引进消化外国先进技术的发展道路。
同时国家经济政策的改变,国有的汽车公司也渐渐的多了起来。
1956年投资建成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可以说是中国汽车行业的老大。
其次,1969年成立的东风汽车公司,也在中国汽车集团中比较大的公司。
不过它们都是与外国有合资的企业,而且在轿车方面主要与外国合资的品牌畅销,自主能力不是很强,而且在创新方面也没有多大的进展,都忙于做大自己的公司,不在自主创新下工夫,才导致如今中国的轿车行业被世界列强瓜分的局面。
不过,中国也成立了一些完全自主的品牌,尽管现在做的还很小,但我相信它们会撑起中国的轿车行业。
例如1997年成立的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还有吉利、比亚迪等等,都在中国市场有了一定的展现,不过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0年,吉利收购了沃尔沃轿车公司,成为了中国自主品牌车企收购海外豪华汽车品牌第一宗。
2009年,我国汽车产量1379.10万辆,超过了第二名日本和第三名美国的产量之和。
日本为793万辆,美国为570万辆。
中国成为了全球汽车生产第一大国。
可见,中国的汽车市场还是世界各大汽车公司的竞争地,我们自己的品牌也要做大,与之抗衡。
从中国的汽车工业历程中看到中国汽车成长的路程还有很长要走。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目前汽车市场的概况,下面是中国2012年轿车市场销量的前十名的品牌。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中国乘用车联席会陆续公布了2012年全年销量数据,下面是对2012年的汽车市场做个全面销量总结与数据对比。
数据显示,今年的全国汽车产销分别为1927.18万辆和1930.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6%和4.3%,增速尽管不再“高歌猛进”,但比去年增幅更大些。
自然,全年产销突破1900万辆再历史新高,同时也是最新的全球产销记录,这已经是中国汽车产销连续第四年蝉联世界第一。
上表来源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制作,从表格来看中国汽车市场的“五大集团”——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和北汽依然地位不可动摇。
这五家集团在乘用车市场共销售了1166.96万辆(占总量的75.31%)。
其中,五大集团共销售轿车807.09万辆(占总量的75.12%);SUV销售113.48万辆(占总量的56.73%);MPV销售36.03万辆(占总量的73.02%);交叉型乘用车(微面)销售210.36万辆(占总量的93.22%)。
其实,五大集团本身的自主乘用车型销量并不出众,甚至都不入主流。
但依靠与大众、通用、日产、本田、丰田、奔驰、奥迪、福特、马自达、标致雪铁龙等多个强有力伙伴合资,在轿车、MPV市场都占有绝对优势。
而微面市场因为长安和上汽通用五菱近乎垄断性地位,占据了整个市场的93.22%份额,基本无人能敌。
唯一留下的“缺口”是SUV市场,这也是目前其他自主品牌唯一还能占据一席之地的细分市场。
2012年日系品牌整体受到重创,全年乘用车市场份额仅为16.4%,首次被徳系超越。
日系丢失的市场份额大头被徳系抢得、美系和韩系也都小有增长,而自主品牌成为日系销量下滑的“看客”,没有得到任何市场份额,而是继续小幅下滑。
合资和合资自主品牌价格的不断下探,这对自主品牌的市场造成了不少侵袭,自己无法稳守10万元家轿市场,而在“向上”路上又一直不见起色,下滑也就自然而然。
看完2012年汽车行业总体的销量情况,再将目光对准细分市场。
全年销量分析与月度解读不一样,我们将细分为经济型(A0和A00级)轿车、中级(A级)轿车、中高级(B级)轿车、豪华轿车、SUV和MPV销量去详细分析。
从榜单来看,销量前十位依然是A级车当道,自主品牌在今年在销量前十中全面失守。
此前的热销车型夏利、奇瑞QQ和比亚迪F3市场悉数遇冷,新晋的帝豪EC7竞争对手众多,还无法脱颖而出。
从中可见中国的自主品牌,必须加紧创新,增强汽车质量,才能抢回中国市场的份额,不至于在前十中全面失手。
因为车型数量不多,我们将A00级和A0级车型统称为经济型轿车,并且此后的所有销量数据将进一步将三厢和两厢车型细分统计。
赛欧三厢在这个细分市场以绝对优势“称王”,大空间加合资品牌的身份,打入自主主流价位区间的赛欧成了新的领袖。
可以看出自主品牌在一些小部分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的成绩。
当然,自主品牌在这个细分市场并没有全面失守,有五款车型入围销量前十。
但值得警惕的是,除了北斗星之外,其他四款车型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都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而合资车型销量则以大幅度上涨为主(锋范销量下滑受钓鱼岛事件影响严重)。
总体而言,经济型轿车市场在合资和合资自主车型的集体“围攻”下,自主品牌已经没有任何优势。
还是应该建立自己的优势,才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瑞麒G6全年销量仅为391辆,平均每月30辆出头的数据实在惨淡,另外一款车型瑞麒G5销量也好不到哪里去,全年1304辆的成绩聊胜于无。
连续几年都是如此凄惨的销量数据,难怪奇瑞痛下决心重新将瑞麒整合到奇瑞品牌阵营中去。
另一个发布三大品牌战略的吉利汽车各个细分品牌比奇瑞稍好,帝豪品牌已经有支柱车型EC7走量,就算中高级车帝豪EC8全年也有14001辆的销量成绩,是瑞麒G5销量是十倍。
在中高级市场能平均月销过千,对自主品牌而言成绩已经可算及格。
其中可以看出中国在中高级轿车中败得一败涂地。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中国还有很多的发展空间,在这片领域,世界列强都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能源已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发展的阻力,特别是石油短缺很严重,油价不断上涨,很多的消费者都会选择新能源汽车,所以,中国各大自主汽车集团,应该在这个领域抢占高地,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自主品牌车型在SUV市场全面开花,除了哈弗系列的H6、M5和H5之外,比亚迪S6、奇瑞瑞虎加上全新推出的中华V5、力帆X60和全球鹰GX7渐渐成为自主品牌的中坚力量。
此前,哈弗瑞虎独立支撑自主SUV市场格局已经成为历史。
比亚迪S6、全球鹰GX7渐渐成为自主SUV的新力量。
自主品牌在SUV市场还是占到了一席之地,我们的自主品牌至少在中国市场也形成了竞争力,这就是中国汽车行业的希望。
MPV市场虽然是汽车市场中最小的一部分,但中国自主品牌已在此领域取得了绝对的主动权。
但是此领域汽车更新速率太慢了。
以上就是2012年中过汽车市场的总体情况,从中可以看出,中国自主品牌在很多领域都全面失手,体现出我国自主汽车工业太弱,没有竞争力,没有自己的优势,在世界列强面前没有任何突出的有点。
那为什么中国的汽车工业会处于如此境地,我们要改善它,要解决哪些问题呢?
(一)中国车企在过分扩张中需注意的问题。
中国车企应认清自身,在海外并购中警惕各种陷阱以及“消化不良”等现象。
王岐山曾经对中国的海外并购做过提醒:
“海外并购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要吃得下,更要管得了。
”诚然,在中国发展起来的今天,中国大企业从不缺乏海外并购的决心,也不缺乏资金。
在这两年金融危机的打击下,许多国际大汽车公司纷纷沙场折戟,业绩每况愈下,有的甚至到了破产重组的地步。
我们的自主汽车公司应该合理的选择并够,要在自己合理的时机。
中国的车企要发展壮大,成为国际性的大公司,海外并购是一条很好的途径,所以对中国这次大规模的海外抄底是赞成的。
但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需谨慎行事。
(二)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在技术方面还很落后,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段距离。
虽然中国汽车行业处在黄金期,但千万不能以为中国的汽车行业已经走到了世界的最前端,我们在发动机技术、新产品研发、新材料利用等方面还很落后。
发动机技术。
发动机技术是整个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而这里恰恰是中国汽车产业最薄弱的地方。
难道是中国缺乏相关的技术人才吗?
因为曾经搞研发根本赚不到多少钱,技术很容易被其他企业抄袭,造成搞研发的人员工资不高,慢慢地这方面的人才就越来越少了。
现在,国家已经认识到了发动机技术的重要性,重点照顾研发机构;中国的汽车公司也不愿一直用外国的发动机技术而受制于人,争相投入巨资进行技术研发。
新车型的研发。
中国本土车企没有世界大汽车公司那样深厚的技术底蕴,几乎什么都是从头开始。
相对于那些历史悠久的世界大汽车公司,中国本土车企虽然底蕴不足,但也有自己发展的方法。
新材料的利用。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金属材料已经慢慢退出了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以铝合金和塑料等汽车轻量化材料为代表的新型材料,复合材料和纳米材料更是现在汽车材料发展的重点。
因此,在这些问题之中,我们应该如何解决。
首先,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公司应该树立品牌意识,不要给人们一种恶劣的企业形象,不要使人们一想起自主汽车品牌就是质量差,价格低的形象。
尽管现在吉利在尽量提高他们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例如收购沃尔沃。
来提高企业形象,但是效果目前不是很明显,但我相信这条路是对的,在提高自身的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人们心中的企业形象。
总有一天中国的自主品牌会响亮全世界,尽管这条路还有很远。
回顾历史,当瓦特蒸汽机喷射出的第一股蒸汽将人类带入工业化时代时,每一个试图在人类历史画卷上镌刻下属于自己篇章的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建立起了一个强大而完备的制造业体系。
无论是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还是如今以“世界警察”自居的美国;不管是曾贵为“两超”之一的苏联,抑或是两次从战火废墟中迅速成长起来的德国,都概莫能外。
遗憾的是,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在差不多二百年的世界工业化进程中,曾经缔造辉煌文明的中华民族,因为自己的固步自封,被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正因此,中华民族便对“没有工业,最多只能是富而不强”的道理有了刻骨铭心的体会。
于是,新中国成立后,尽快建成一个工业化强国,便成为所有中国人共同的夙愿。
六十多年来,新中国不仅在前三十年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制造业体系,而且在后三十年通过持续深入的改革开放,凭借着自身的先天优势和后天努力,将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的头衔揽入了自己怀中。
尽管仍有不小差距,但发展的势头不可阻挡。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一度被虚拟经济的浮华遮迷住双眼的发达国家决心重振它们引以为豪的制造业。
“再工业化”和“第三次工业革命”,与金融危机、欧债危机、日本大地震、金砖国家崛起等全球重大事件相伴而至,昭示着新一轮国际产业链变革已经到来,全球经济格局也迎来一场全新的洗牌。
现在,对中国而言,依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所不同的是,这个过去的文明古国在新一轮工业化进程中第一次与西方发达国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也第一次拥有了超越对手的机会,我们的自主品牌还在腾飞的阶段,路遥一步一步的走,在这条道路上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绝不会阻止中国人把品牌走向世界的决心。
我们这些进行机械学习的学子们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推动中国工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