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的确定训练题带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4007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位置的确定训练题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位置的确定训练题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位置的确定训练题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位置的确定训练题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位置的确定训练题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位置的确定训练题带答案.docx

《位置的确定训练题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位置的确定训练题带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位置的确定训练题带答案.docx

位置的确定训练题带答案

位置的确定训练题(带答案)

  下面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位置的确定训练题(带答案),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位置的确定训练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6分)

1、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的数据个数是()

A、1B、2

C、3D、4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2)的横坐标乘以﹣1,纵坐标不变,得到点A,则点A和点A的关系是

A、关于x轴对称B、关于y轴对称

C、关于原点对称D、将点A向x轴负方向平移一个单位得点A

3、点P(a﹣1,﹣b+2)关于x轴对称与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相同,则a,b的值分别是()

A、﹣1,2B、﹣1,﹣2

C、﹣2,1D、1,2

4、如图所示的象棋盘上,若帅位于点(1,﹣3)上,相位于点(3,﹣3)上,则炮位于点()

A、(﹣1,1)B、(﹣l,2)

C、(﹣2,0)D、(﹣2,2)

5、点(1,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1,3)B、(﹣1,﹣3)

C、(1,﹣3)D、(3,1)

6、若点P在x轴的下方,y轴的左方,到每条坐标轴的距离都是3,则点P的坐标为()

A、(3,3)B、(﹣3,3)

C、(﹣3,﹣3)D、(3,﹣3)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2)的横坐标乘以﹣1,纵坐标不变,得到点A,则点A和点A的关系是

A、关于x轴对称B、关于y轴对称

C、关于原点对称D、将点A向x轴负方向平移一个单位得点A

8、在坐标平面内,有一点P(a,b),若ab=0,则P点的位置在()

A、原点B、x轴上

C、y轴D、坐标轴上

9、已知点P(﹣3,﹣3),Q(﹣3,4),则直线PQ()

A、平行于X轴B、平行于Y轴

C、垂直于Y轴D、以上都不正确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三点的坐标分别是(0,0)、(4,0)、(3,2),以A、B、C三点为顶点画平行四边形,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不可能是()

A、(﹣1,2)B、(7,2)

C、(1,﹣2)D、(2,﹣2)

11、一个平行四边形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0,0),(2,0),(1,2),第四个顶点在x轴下方,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

A、(﹣1,﹣2)B、(1,﹣2)

C、(3,2)D、(﹣1,2)

12、若某四边形顶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相反数,而纵坐标不变,此时图形位置也不变,则这四边形不是()

A、矩形B、直角梯形

C、正方形D、菱形

13、矩形ABCD中的顶点A、B、C、D按顺时针方向排列,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B、D两点对应的坐标分别是(2,0)、(0,0),且A、C两点关于x轴对称,则C点对应的坐标是()

A、(1,1)B、(1,﹣1)

C、(1,﹣2)D、(,﹣)

二、填空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14、已知点A(a﹣1,a+1)在x轴上,则a=.

15、P(﹣1,2)关于x轴对称的点是,关于y轴对称的点是,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是.

16、如图,以等腰梯形ABCD的顶点D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若AB=4,CD=10,AD=5,则图中各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B,C,D.

17、已知点P(x,y+1)在第二象限,则点Q(﹣x+2,2y+3)在第象限.

18、若+(b+2)2=0,则点M(a,b)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19、若点A(x,0)与B(2,0)的距离为5,则x=.

20、在x轴上与点(0,﹣2)距离是4个单位长度的点有.

21、学生甲错将P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次序颠倒,写成(m,n),学生乙错将Q点的坐标写成它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写成(﹣n,﹣m),则P点和Q点的位置关系是.

22、已知点P(﹣3,2),点A与点P关于y轴对称,则点A的坐标是.

23、点A(1﹣a,5)和点B(3,b)关于y轴对称,则a+b=.

24、若点(5﹣a,a﹣3)在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则a=.

25、如图,机器人从A点,沿着西南方向,行了4个单位到达B点后,观察到原点O在它的南偏东60的方向上,则原来A的坐标为(结果保留根号).

26、对于边长为6的正三角形ABC,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写出各个顶点的坐标A,B,C.

27、如图,△AOB是边长为5的等边三角形,则A,B两点的坐标分别是A,B.

28、通过平移把点A(2,﹣3)移到点A(4,﹣2),按同样的平移方式,点B(3,1)移到点B,则点B的坐标是.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44分)

29、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1,0),(1,2),(2,1),(1,1),并用线段依此连接起来.

(1)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分别加上2,所得图案与原图相比有什么变化?

(2)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分别乘以﹣1呢?

(3)横坐标,纵坐标都变成原来的2倍呢?

30、观察图形由

(1)

(2)(3)(4)的变化过程,写出每一步图形是如何变化的,图形中各顶点的坐标是如何变化的.

31、如图,已知ABCD是平行四边形,△DCE是等边三角形,A(﹣,0),B(3,0),D(0,3),求E点的坐标.

32、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为等边三角形,其中点A、B、C的坐标分别为(﹣3,﹣1)、(﹣3,﹣3)、(﹣3+,﹣2).现以y轴为对称轴作△ABC的对称图形,得△A1B1C1,再以x轴为对称轴作△A1B1C1的对称图形,得△A2B2C2.

(1)直接写出点C1、C2的坐标;

(2)能否通过一次旋转将△ABC旋转到△A2B2C2的位置?

你若认为能,请作出肯定的回答,并直接写出所旋转的度数;你若认为不能,请作出否定的回答(不必说明理由);

(3)设当△ABC的位置发生变化时,△A2B2C2、△A1B1C1与△ABC之间的对称关系始终保持不变.

①当△ABC向上平移多少个单位时,△A1B1C1与△A2B2C2完全重合并直接写出此时点C的坐标;

②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0180),使△A1B1C1与△A2B2C2完全重合,此时的值为多少点C的坐标又是什么?

33、如图是一种活动门窗防护网的示意图.它是由一个个菱形组成的,图中菱形的一个角是60,菱形的边长是2,请在适当的直角坐标系中表示菱形各顶点的位置.

35、建立坐标系表示下列图形各顶点的坐标:

(1)菱形ABCD,边长3,B=60

(2)长方形ABCD,长6宽4,建坐标系使其中C点的坐标(﹣3,2)

答案及分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6分)

1、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的数据个数是()

A、1B、2

C、3D、4

考点:

坐标确定位置。

分析:

在一个平面内,要有两个有序数据才能表示清楚一个点的位置.

解答:

解:

因为在一个平面内,一对有序实数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即2个数据,所以选B.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2)的横坐标乘以﹣1,纵坐标不变,得到点A,则点A和点A的关系是

A、关于x轴对称B、关于y轴对称

C、关于原点对称D、将点A向x轴负方向平移一个单位得点A

考点:

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分析:

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x,y),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y),从而求解.

解答:

解:

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知横坐标都乘以﹣1,即是横坐标变成相反数,则实际是作出了这个图形关于y轴的对称图形.故选B.

3、点P(a﹣1,﹣b+2)关于x轴对称与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相同,则a,b的值分别是()

A、﹣1,2B、﹣1,﹣2

C、﹣2,1D、1,2

考点:

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分析:

点P(a﹣1,﹣b+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1,b﹣2),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1﹣a,﹣b+2),根据题意,a﹣1=1﹣a,b﹣2=2﹣b,得a=1,b=2.

解答:

解:

根据题意,分别写出点P关于x轴、y轴的对称点;

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a﹣1,b﹣2),

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1﹣a,﹣b+2),

4、如图所示的象棋盘上,若帅位于点(1,﹣3)上,相位于点(3,﹣3)上,则炮位于点()

A、(﹣1,1)B、(﹣l,2)

C、(﹣2,0)D、(﹣2,2)

考点:

坐标确定位置。

分析:

先根据图分析得到炮与已知坐标的棋子之间的平移关系,然后直接平移已知点的坐标可得到所求的点的坐标.即可用帅做参照,也可用相做参照.若用帅则其平移规律为:

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到炮的位置.

解答:

解:

由图可知:

炮的位置可由帅的位置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所以直接把点(1,﹣3)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2,0),即为炮的位置.

5、点(1,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1,3)B、(﹣1,﹣3)

C、(1,﹣3)D、(3,1)

考点: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分析:

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x,﹣y),即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横纵坐标都变成相反数解答.

解答:

解:

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得(1,3)关于原点过对称的点的坐标是(﹣1,﹣3).

6、若点P在x轴的下方,y轴的左方,到每条坐标轴的距离都是3,则点P的坐标为()

A、(3,3)B、(﹣3,3)

C、(﹣3,﹣3)D、(3,﹣3)

考点:

点的坐标。

分析:

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和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

解答:

解:

∵点P在x轴下方,y轴的左方,

点P是第三象限内的点,

∵第三象限内的点的特点是(﹣,﹣),且点到各坐标轴的距离都是3,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2)的横坐标乘以﹣1,纵坐标不变,得到点A,则点A和点A的关系是

A、关于x轴对称B、关于y轴对称

C、关于原点对称D、将点A向x轴负方向平移一个单位得点A

考点:

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分析:

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x,y),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y),从而求解.

解答:

解:

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知横坐标都乘以﹣1,即是横坐标变成相反数,则实际是作出了这个图形关于y轴的对称图形.故选B.

8、在坐标平面内,有一点P(a,b),若ab=0,则P点的位置在()

A、原点B、x轴上

C、y轴D、坐标轴上

考点:

点的坐标。

分析:

根据坐标轴上点的的坐标特点解答.

解答:

解:

∵ab=0,a=0或b=0,

(1)当a=0时,横坐标是0,点在y轴上;

9、已知点P(﹣3,﹣3),Q(﹣3,4),则直线PQ()

A、平行于X轴B、平行于Y轴

C、垂直于Y轴D、以上都不正确

考点:

坐标与图形性质。

分析:

由P、Q横坐标相等,可知其平行于y轴.

解答:

解:

∵P(﹣3,﹣3),Q(﹣3,4),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三点的坐标分别是(0,0)、(4,0)、(3,2),以A、B、C三点为顶点画平行四边形,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不可能是()

A、(﹣1,2)B、(7,2)

C、(1,﹣2)D、(2,﹣2)

考点:

坐标与图形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专题:

数形结合。

分析:

此题应用到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解题时可以借助于图形.

解答:

解:

根据题意得:

11、一个平行四边形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0,0),(2,0),(1,2),第四个顶点在x轴下方,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

A、(﹣1,﹣2)B、(1,﹣2)

C、(3,2)D、(﹣1,2)

考点:

坐标与图形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分析:

根据点在坐标可知,过(0,0),(2,0)的直线平行与x轴且距离为2,第四个顶点在x轴下方,所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即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1,﹣2).

解答:

解:

根据题意可作图(如图),点在坐标可知,因为B(1,2),而第四个顶点在x轴下方,所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即B点、D点关于x轴对称,点D的坐标为(1,﹣2),故选B.

12、若某四边形顶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相反数,而纵坐标不变,此时图形位置也不变,则这四边形不是()

A、矩形B、直角梯形

C、正方形D、菱形

考点:

坐标与图形性质;直角梯形。

分析:

本题可根据题意可知答案必须是轴对称图形,对四个选项分别讨论,看是否满足条件,若不满足则为本题的答案.

解答:

解:

∵四边形顶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相反数,而纵坐标不变,此时图形位置也不变,

该图形必须是轴对称图形,直角梯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所以这四边形不是直角梯形.

13、矩形ABCD中的顶点A、B、C、D按顺时针方向排列,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B、D两点对应的坐标分别是(2,0)、(0,0),且A、C两点关于x轴对称,则C点对应的坐标是()

A、(1,1)B、(1,﹣1)

C、(1,﹣2)D、(,﹣)

考点:

矩形的性质;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分析:

根据关于x轴对称,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确定C点对应的坐标.

解答:

解:

已知B,D两点的坐标分别是(2,0)、(0,0),

则可知A,C两点的横坐标一定是1,且关于x轴对称,

则A,C两点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设A点坐标为:

(1,b),则有:

二、填空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14、已知点A(a﹣1,a+1)在x轴上,则a=﹣1.

考点:

点的坐标。

分析:

根据x轴上的点的坐标特点即纵坐标为0解答.

解答:

解:

∵点A(a﹣1,a+1)在x轴上,

15、P(﹣1,2)关于x轴对称的点是(﹣1,﹣2),关于y轴对称的点是(1,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是(1,﹣2).

考点: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分析:

根据对称点的坐标规律即可填写完成.

解答:

解:

P(﹣1,2)关于x轴对称的点是(﹣1,﹣2);

(1)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2)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16、如图,以等腰梯形ABCD的顶点D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若AB=4,CD=10,AD=5,则图中各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3,4),B(7,4),C(10,0),D(0,0).

考点:

坐标与图形性质;等腰梯形的性质。

分析:

根据等腰梯形的性质,作出双高后求解.

解答:

解:

作AEx轴,BFx轴分别于E,F.

则DE=DF==3.

在直角△ADE中利用勾股定理,得AE=4.

17、已知点P(x,y+1)在第二象限,则点Q(﹣x+2,2y+3)在第一象限.

考点:

点的坐标。

专题:

常规题型。

分析:

由点P(x,y+1)在第二象限易得x,y的符号,进而求得点Q的横纵坐标的符号,根据象限内点的特点可得所在象限.

解答:

解:

∵点P(x,y+1)在第二象限,

x0,y+10,

y﹣1,

﹣x+20,

2y﹣2,

18、若+(b+2)2=0,则点M(a,b)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3,﹣2).

考点:

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非负数的性质:

偶次方;非负数的性质:

算术平方根。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先求出a与b的值,再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x,y),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y),即关于纵轴的对称点,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成相反数;这样就可以求出M的对称点的坐标.

解答:

解:

∵+(b+2)2=0,

19、若点A(x,0)与B(2,0)的距离为5,则x=﹣3或7.

考点: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分析:

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便可直接解答.

解答:

解:

∵点A(x,0)与B(2,0)的距离为5,

20、在x轴上与点(0,﹣2)距离是4个单位长度的点有(2,0)或(﹣2,0).

考点: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分析:

易得所求点的纵坐标为0,横坐标为2和4组成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的绝对值.

解答:

解:

∵点在x轴上,

点的纵坐标为0,

∵距离(0,﹣2)的距离是4,

所求点的横坐标为=2,

21、学生甲错将P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次序颠倒,写成(m,n),学生乙错将Q点的坐标写成它关于x轴对称点的坐标,写成(﹣n,﹣m),则P点和Q点的位置关系是关于y轴对称.

考点:

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专题:

常规题型。

分析:

由题意先求得点P、Q两点的坐标,再判断P、Q两点的位置关系.

解答:

解:

根据题意得:

P(n,m),Q(﹣n,m),则P与Q关于y轴对称,

(1)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2)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22、已知点P(﹣3,2),点A与点P关于y轴对称,则点A的坐标是(3,2).

考点:

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分析: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x,y),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y).

解答:

解:

∵点P(﹣3,2),点A与点P关于y轴对称,

这一类题目是需要识记的基础题.解决的关键是对知识点的正确记忆.

23、点A(1﹣a,5)和点B(3,b)关于y轴对称,则a+b=9.

考点:

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分析:

本题比较容易,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个关于坐标轴成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

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解答:

解:

∵点A(1﹣a,5)与B(3,b)关于y轴对称

(1)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2)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24、若点(5﹣a,a﹣3)在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则a=4.

考点:

点的坐标。

分析:

根据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点即可解答.

解答:

解:

∵点(5﹣a,a﹣3)在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且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点为:

点的横纵坐标相等,

25、如图,机器人从A点,沿着西南方向,行了4个单位到达B点后,观察到原点O在它的南偏东60的方向上,则原来A的坐标为(结果保留根号).

考点:

坐标与图形性质;解直角三角形。

分析:

过点B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点C.

由题可知BAC=45,则AC=BC=4;因为OBC=30,所以OC=,所以AO=AC+CO=4+.

解答:

解:

过点B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点C.

在直角△ABC中,

∵AB=4,BAC=45,

AC=BC=4.

在直角△OBC中,

26、对于边长为6的正三角形ABC,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写出各个顶点的坐标A(0,3),B(﹣3,0),C(3,0).

考点:

坐标与图形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

分析:

以BC所在的直线为x轴,以BC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BO=CO,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O的长度,点A、B、C的坐标即可写出.

解答:

解:

如图,以BC所在的直线为x轴,以BC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6,

BO=CO=3,

点B、C的坐标分别为B(﹣3,0),C(3,0),

27、如图,△AOB是边长为5的等边三角形,则A,B两点的坐标分别是A(2.5,),B(5,0).

考点: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

分析:

过A作ACOB于C,求出OC和CA的长度,即可求出A的坐标,根据OB的长度,即可确定B的坐标.

解答:

解:

∵OB=5,B点的坐标是(5,0);

过A作ACOB于C,

28、通过平移把点A(2,﹣3)移到点A(4,﹣2),按同样的平移方式,点B(3,1)移到点B,则点B的坐标是(5,2).

考点:

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分析:

考查平移的性质和应用;直接利用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求解即可.注意平移前后坐标的变化.

解答:

解:

把点A(2,﹣3)移到A(4,﹣2)的平移方式是先把点A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

按同样的平移方式来平移点B,点B(3,1)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5,1),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点B的坐标是(5,2),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44分)

29、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1,0),(1,2),(2,1),(1,1),并用线段依此连接起来.

(1)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分别加上2,所得图案与原图相比有什么变化?

(2)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分别乘以﹣1呢?

新课标第一网

(3)横坐标,纵坐标都变成原来的2倍呢?

考点:

坐标与图形性质。

专题:

网格型。

分析:

(1)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分别加上2,图形向右移2个单位;

(2)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分别乘以﹣1,所得图形与原图形关于x轴对称;

(3)横坐标,纵坐标都变为原来的2倍,图形扩大为原来的4倍.

解答:

解:

如图:

(1)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分别加上2,图形右移2个单位;

(2)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分别乘以﹣1,所得图形与原图形关于x轴对称;

(3)横坐标,纵坐标都变为原来的2倍,图形扩大为原来的4倍,与原来的图形是位似图形,位似比是2.

30、观察图形由

(1)

(2)(3)(4)的变化过程,写出每一步图形是如何变化的,图形中各顶点的坐标是如何变化的.

考点:

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专题:

几何图形问题。

分析:

解题的关键是观察图形,找出图中图形坐标的变化情况,总结出规律.

解答:

解:

根据图形和坐标的变化规律可知图形由

(1)

(2)(3)(4)的变化过程依次是:

横向拉长为原来的2倍关于x轴作轴对称图形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

坐标的变化:

横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乘﹣1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减去1.

31、如图,已知ABCD是平行四边形,△DCE是等边三角形,A(﹣,0),B(3,0),D(0,3),求E点的坐标.

考点: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

由题中条件可得DC的长,由△DCE是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可设出点E的坐标,进而求解即可.

解答:

解:

由题中条件可得CD=AB=4,

则可得点C的坐标为(4,3).

设点E的坐标为(x,y),

则x2+(y﹣3)2=+(y﹣3)2=CD2

32、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为等边三角形,其中点A、B、C的坐标分别为(﹣3,﹣1)、(﹣3,﹣3)、(﹣3+,﹣2).现以y轴为对称轴作△ABC的对称图形,得△A1B1C1,再以x轴为对称轴作△A1B1C1的对称图形,得△A2B2C2.

(1)直接写出点C1、C2的坐标;

(2)能否通过一次旋转将△ABC旋转到△A2B2C2的位置?

你若认为能,请作出肯定的回答,并直接写出所旋转的度数;你若认为不能,请作出否定的回答(不必说明理由);

(3)设当△ABC的位置发生变化时,△A2B2C2、△A1B1C1与△ABC之间的对称关系始终保持不变.

①当△ABC向上平移多少个单位时,△A1B1C1与△A2B2C2完全重合并直接写出此时点C的坐标;

②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0180),使△A1B1C1与△A2B2C2完全重合,此时的值为多少点C的坐标又是什么?

考点:

旋转的性质;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

专题:

综合题。

分析:

(1)直接根据轴对称的性质:

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原来的相反数可求;

(2)利用旋转的性质可知:

旋转的度数为180能通过一次旋转将△ABC旋转到△A2B2C2的位置;

(3)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