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热点素材关注教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3992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热点素材关注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热点素材关注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热点素材关注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热点素材关注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热点素材关注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热点素材关注教育.docx

《高考热点素材关注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热点素材关注教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热点素材关注教育.docx

高考热点素材关注教育

别以功利眼光看待入户家访

2019年11月07日08:

06:

43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张涛

近日,一条福州市教育局公开回复家长疑问的帖文,在网上引发众多网友关注和讨论。

家长发帖问:

学校为何放着电话、微信等通讯便捷的方式不用,反而安排入户家访,并直指入户家访“耗时”“没必要”。

福州市教育局回应称,入户家访并未过时,它是老师和家长之间“最直接、最有温度的沟通方式”。

(11月6日《北京青年报》)

对于许多70后、80后乃至90后来说,都有一段关于老师家访的难忘记忆。

在家里等待老师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

不过,忐忑不安往往在老师进门那一刻起烟消云散,在老师和家长相互寒暄、倒水让座中,气氛逐渐变得融洽,自己也跟着敞开了心扉……

时光荏苒,当昔日被家访的孩子成为家长,时代发生了巨大变化,电话、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已十分发达,单纯从成本效率的角度来看,后者较之传统家访的方便、快捷是显而易见的。

在一些人看来,家访已经过时,老师坐在办公室打一通电话、发几条语音就能完成与家长的交流。

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我们不能以功利眼光看待家访。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

》中写道: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家访,作为连接学校和家庭的重要纽带,增进家校关系和师生关系的重要桥梁,显然不是“隔空喊话”所能替代的。

纵然见字如面,终归不如直接相见。

只有面对面,才能心贴心。

老师和家长坐下来促膝长谈,才能把问题谈实谈透,把思想谈深谈通,增进共识、形成合力。

家访的“家”大有深意。

之所以是入户家访,而不是把家长请到学校,是因为在学校,老师的一言一行总会给人一种管理者的姿态,容易让家长们感到拘谨。

而家永远是让人最放松的地方,双方可以放下思想顾虑,像唠家常一样谈谈孩子的学习、生活。

同时,老师专程登门,可以让家长感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所获得的温暖和感动是电话和网络无法比拟的,更能激发家长的责任感和信任感,主动配合支持学校工作。

家访的“访”不可或缺。

家访不仅仅是聊聊天、说说话,更是一种带着问题的探访。

是什么样的家庭环境造就了孩子的优缺点?

父母的脾气秉性、处事方式会对孩子产生哪些影响?

随着一个个问题有了答案,孩子的形象在老师心中鲜活立体起来。

正如有校长所言:

“老师如果不去孩子的家庭走访,就根本谈不上理解孩子,而理解孩子是教育的起点,决定了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路径。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会一次次被感动,对肩上的责任有更深刻的体会。

一些家长优秀的教育方法,也能够为老师提供启迪和参考。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不是学校的独角戏,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相向而行。

一些家长质疑入户家访“耗时”“没必要”,恐怕不只是为老师叫苦,也是担心给自己添麻烦。

诚然,在快节奏的当下,人们都在忙于工作和生活,一切向效率看齐,但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有些过程是绕不开、省不得的。

老师是为了孩子着想,作为孩子的家长,难道就不能抽出点时间,陪老师聊聊天?

有时候,慢就是快,欲速则不达。

为何“一张废纸”的奖状 家长也要炫耀

熊丙奇

2019年11月07日08:

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在高度重视孩子素质培养的当下,让孩子学习一两种甚至更多艺术门类,成为许多家庭的选择。

《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机构抓住家长心理,组织了名目繁多的艺术类赛事,凡参赛都能获奖,不少孩子拿奖拿到手软。

一些家长则有难言之隐,有的甚至大呼上当。

  大奖赛泛滥,是因为家长-培训-比赛已形成“竞赛产业链”。

虽然,近年来随着治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不得与竞赛、培训成绩挂钩,“竞赛产业链”已经切断了“学校招生”这一环,但由于家长育儿存在严重攀比心态,各种名目繁多的大奖赛并不愁市场。

  很多培训机构的招生“卖点”,就是参加培训后可以获得某大奖赛的奖牌,而这类大奖赛往往就是机构自己组织,以竞赛获奖“抚慰”家长焦虑的心,也继续用竞赛获奖来招揽生源。

治理泛滥的“大奖赛”,需要加强监管、规范竞赛,更重要的是,家长必须理性对待子女成长。

  为规范竞赛,教育部门实施了白名单制度。

媒体曝光的“大奖赛”并没有进入规范竞赛的白名单,也就是说,这些竞赛并没有什么权威性。

参加竞赛的家长,有相当多也清楚地知道,这些大奖赛就是机构自己组织的,“山寨”意味很浓。

可是,他们依然争相送子女参加,并在孩子获奖后,竞相展示参赛的“丰硕战果”。

所谓的“难言之隐”就在于此。

这不但不能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还给孩子不诚信、沽名钓誉的反面示范。

  怎么理解这样的心态?

不妨看一下朋友圈的网络投票拉票。

近年来,在学生竞赛活动中,采取网络投票的不少,而网络投票很多就是朋友间拉票,根本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但家长却乐此不疲,每天定时发红包请群友投票,再在朋友圈晒投票结果。

有如此心态的家长,花几千元买一张虚假的获奖证书,也就毫不奇怪。

  可以说,机构充分地分析了家长的心理。

只要家长这种焦虑、攀比的心态存在,不管媒体怎么曝光,还会有家长前赴后继。

  当然,也不排除有家长确实想通过竞赛检验子女的学习成果,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兴趣。

这也是民间组织相关竞赛的价值所在,但竞赛必须规范、公正、严肃,真正发挥激励孩子兴趣的作用。

与此同时,家长培养、发展孩子的兴趣,应该回归兴趣本身,不能将兴趣功利化,把获奖作为发展兴趣的追求。

我国决定从2020年起全面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特长生招生,明确招生不得与竞赛、证书挂钩,就是希望引导家长重视学生真实兴趣的培养,不是“特长招生兴趣”,也非“竞赛兴趣”。

铜鼓县高中免费 不是为了出风头

杨三喜

2019年11月07日08:

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江西省铜鼓县县委书记江伟斌在今年教师节全县教育工作表彰大会宣布高中教育全部免费一事,近日再次引起了舆论关注。

《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免费决定宣布之后,始料未及的争议和压力随之而来,甚至有人质疑“这是在作秀、出风头”。

  铜鼓县总人口不过14万,全县只有铜鼓中学一所高中。

免除高中学费,需要投入200多万元。

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来说,200多万元不是一个大数字;对于大城市中等收入的家庭来说,每学年拿出800元的高中学费,更不是难事。

  但是,对于这个赣西北的小城而言,每年拿出200多万元,用于免除高中学生学费还是需要一番决心的;于偏远山区的普通百姓而言,免除学费减轻了一笔不小的负担。

铜鼓中学校长胡望星便用“喜出望外”来形容家长对于免除学费的心情。

免除高中学费,就算是当地政府“作秀”“出风头”,受益的也是老百姓,是不折不扣的德政。

  “再穷不能穷教育”,不仅是一句口号,还需要主政者发自内心地重视教育,唯有如此,才能在有限的财政经费中,给教育切出一片更大的蛋糕。

一些地方虽然财政不够充裕,却办出了大教育,就得益于在分蛋糕上下好了功夫,而这无疑体现了主政者的执政良心。

相反,如果主政者不重视教育,不舍得投入教育,或者重视的不过是形象工程,而非真正关心教育发展,那么即便财政充裕,教育发展也可能裹足不前。

  铜鼓县委书记江伟斌解释推行这一政策的初衷。

第一,县城体量小,只有一所高中;第二,高中比较弱,正处在爬坡上坎的阶段,想通过免学费提振一下信心。

正因为体量小,所以财政负担得起,具备可操作性。

这也提醒其他地方,是否推行免费政策,要因地制宜。

而高中比较弱,导致很多学生去外地读书。

通过免费政策,提振大家的信心,也说明这一政策的现实紧迫性。

  近年来,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到大城市,优秀生源则跟随优质教育资源流动,县级中学“衰败”的问题在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

由此带来的教育公平隐忧,无疑令人担忧。

县中的竞争力下降,对地方基础教育生态将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

  不管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学费都只是家庭教育支出的小头,并非所有家庭都有条件将孩子送到大城市,送进超级中学。

留下来的大部分学生,通过教育获得上升机会的可能性将大为降低。

加大对县中的教育投入,保障县中教育质量,不仅有利于改善地方基础教育生态,对发挥教育扶贫作用、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这不仅是一个教育公平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不过,对于提高县域高中教育质量,提升大家的教育信心而言,免学费只是小小的第一步,免费还不足以吸引优秀生源回流。

如何吸引和留住优秀师资,稳定教育质量,留住优秀生源,重整教育士气,才是关键。

与深圳等发达地区大手笔招聘优秀中小学教师,动辄就是数十万元年薪相比,经济基础薄弱地区的学校提高教育质量,还需要省级以及中央财政提供更大的支持。

中小学生“减负”不能矫枉过正

陈科峰

2019年11月07日08:

35  来源:

南方日报

11月5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对近期舆论热议的减负话题作出答复,认为学习不可能没有压力,合理的学业负担是必需的,是学生开发智力、激发潜力、锻炼能力的必要条件。

如何给学生减负似乎是个无解的问题,“南京家长已疯”“浙江拟允许小学生晚9点后拒绝完成作业”“减负=制造学渣”……无一不挑动着家长已经脆弱的神经。

在一片争议声中,一些家长依旧带孩子走进各式各样的课外辅导班。

诚如一些家长和业内人士所言,在人才选拔机制未变、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公私立学校监管区别对待等现实困境之下,试图仅凭教育主管部门的一纸公文就能给广大中小学生“解绑、减负”,是不现实的。

教育部门推行“减负”初衷当然是好的,青少年要全面发展,课余应该有更多的时间离开课本,走出家门,亲近大自然。

但很多地方在“减负”政策条款的拟定及推行方式上操之过急,故而欲速则不达。

很显然,家长们之所以通过给孩子读报辅导班等方式对“减负”政策实施软抵抗,并非完全因为功利心太重而不理解教育部门的一片苦心。

既想孩子课余作业负担少,又想学习成绩好,实在不太现实。

所以,与其一味指责那些家长“疯了”,还不如说他们其实也是被“逼疯”的。

那么这问题就真的无解了吗?

非也。

“减负”本身没错,关键在于一个“度”。

“减负”本来的意图是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重复的家庭作业负担,而不是完全不管不顾地一减了之。

孩子们若完全没有负担也就没有了必要的压力和动力,只会止步不前,反倒事与愿违。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中小学生家庭作业负担过重,是个“慢性病”,那么,治这个病就只能循序渐进“慢调理”而不宜“急火猛药”。

短期来看,教育机构应该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好好研究,拿出切实可行的执行方案,在保证学业成绩和孩子们充足的自由空间这两者间寻找相对最佳平衡点,做到恰到好处而不是矫枉过正。

长期来看,欲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则需要管理部门和全社会各方面拿出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在切实改变“一考定终身”、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上持续努力。

“少年的你”,要相信警察

来源:

环球时报作者:

叶展源

2019-11-0702:

24

近段时间以来,电影《少年的你》吸引了许多青少年的目光,片中所表现的校园欺凌问题触发了社会讨论,作为一名“老公安”,笔者想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在《少年的你》中,几位青年演员奉献了出色的表演,他们具有很好的艺术才能,但看完整部电影,却可能带给青少年这样一种片面印象:

面对校园欺凌,老师很无能,校园保安不作为,警察都是“笨蛋”。

年轻警员诱供、欺骗、办案带情绪,违反规定,接到被害人疑似求助电话没有一点敏感性。

而老警察邋遢、没精神、根本没有人民警察应有的气质。

报警只会让你遭遇更多的麻烦跟痛苦,孩子走投无路,只能寻求街头小混混解决安全问题,而小混混却是正义之士。

整部影片除了说校园欺凌是相当重要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之外,没有给出任何的解决之道。

片尾除了打出这样一行字:

2017年11月,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之外,也没有提及近年来在执法上有什么积极操作。

给笔者的感觉,《少年的你》很像一部日韩式残酷青春片,片中的警察不是中国警察,是日韩警察。

现实中的确存在校园欺凌现象,但电影中的现实并非社会真实。

在遭遇校园欺凌时,公安民警应该是孩子们最值得信任的人。

十多年前,笔者所在派出所分管辖区内有所中学,我们时不时去宣传安全防范意识,有个学生偷偷地跟笔者取得联系,反映他被欺负并被抢走了一部手机。

笔者通过他提供的线索,最终挖出一个涉黑恶势力犯罪团伙,团伙中六七个人有一半还是未成年人。

校园欺凌问题或许敏感,但并不复杂,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要重视以及正确面对问题。

校方需要努力,家长也要努力,辖区治安部门更要努力。

孩子们遇到校园暴力怎么办?

要相信家长是自己的依靠;人民警察可以信任,拨打110非常简单而且重要;清楚老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育人,也是学生的监护人之一,监护范围包括安全;不要幻想“小混混”能对自己进行保护;绝不受欺凌压迫,要有反抗的意识,有敢于面对流氓的勇气。

早在十多年前,我国就开展了校园周边安全的整治工作,现在问题依然还有,但也不像电影中那样夸张。

正视问题和夸大问题不是一个概念。

用日韩电影的内容来讲中国的问题,就是现实版本的张冠李戴。

我希望年轻朋友在观影时,不要被电影情节所误导。

影片中那些欲说还羞的暗示,实际是受西方颓废丧文化意识的影响,因为在中国大陆拍摄,就隐晦了很多。

要相信,青春不是无声地哭号、无助的乞求与无依无靠的悲哀丧文化,家长、老师和警察都是你们的后盾。

中国青少年不是什么迷茫的一代、垮掉的一代、废掉的一代、愤怒的一代,我们只有奋斗的一代。

(作者是台州市公安局椒江分局办公室副主任)

内地学生遭打,香港高校在加速沉沦

来源:

环球时报作者:

环球时报

2019-11-0718:

03

在昨天香港科技大学校长与学生公开对话的“校长论坛”上,一名内地学生遭到当地黑衣学生的暴打,致头破血流。

发起攻击的激进学生表示,那名内地生将一名当地学生推倒在了地上。

但是视频显示,那名内地学生当时手插在口袋里,倒地学生被疑“假摔”。

最近两天香港多所大学的校园成为激进示威和暴力的焦点。

港科大和港中大的毕业典礼上都有一些毕业生或蒙面上台滋事,或蒙面在校园游行。

港科大的学生还逼迫校长谴责警察,并对校长进行围攻。

港中大星期四的毕业典礼无法正常进行,被迫提前结束。

这一切是名牌大学校园内应有的表现吗?

不断上演这些胁迫及殴打行径的地方还算得上是名牌大学吗?

那些蒙面黑衣学生真是把港科大和港中大的脸丢尽了,他们正把香港的名牌大学变成世界上最不讲道理、最崇尚暴力的大学校园。

已经有包括内地学生在内的世界各地学生在选择缩短甚至放弃在香港名牌大学的学习,我们相信做这样选择的内地和世界各地学生将越来越多。

因为内地学生已经失去了在香港大学校园里的言论自由,他们随时可能因为说了句普通话等原因而遭到严重骚扰,现在他们的人身安全也开始面临威胁。

香港高校的世界排名在往下走,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今年香港高校里的拙劣表现将影响它们在明年出炉的大学排名中的名次。

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香港的大学将面临台湾各大学的命运,最后集体掉到亚洲大学的次等水平上。

“排华”成了香港一些大学里的时髦,那些人居然搞不懂,香港高校要想维持在世界上的靠前位置,内地的资源对它们有着决定性意义。

离开了内地的捧场,香港的大学必将走向不断的衰败,变得连台湾的大学都不如。

台湾的大学毕竟有2300万人口的教育市场支撑,香港的高校如果变成那里几百万人口的“社区大学”,它们就等着彻底边缘化吧。

不要拿香港高校在回归之前就曾拥有竞争力来自我安慰。

那时中国内地一度落后,但内地的强势崛起已将一切改变。

周边谁与中国内地联系紧密和谐,谁将更有能力延续繁荣。

把自己放在与中国内地对抗的位置上是周边“小社区”战略上的死路。

香港一些激进大学生的表现让我们想到,他们这几年的书真是白念了。

他们在政治上被洗脑了,几乎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以至于羞辱师长、殴打同学、损毁公物这些恶行都被他们视为可以进行道德夸耀的事情。

内地人看到他们,马上想起当年文革中的造反派,而他们却不知道自己真实的历史方位,以耻为荣。

香港的大学已经乱得不成样子,香港社会却不能够对那里的乱象厉声喝止,这是那座城市的集体悲哀。

香港无疑在沉沦,在“一国两制”之下,内地社会显然尽力了。

拿大学来说,香港的高校这样下去已经不适合内地学生较大规模地进入学习,大家还是用脚投票吧。

相信从明年开始,内地学生报考香港高校时都会三思。

高校要不要禁外卖,也是道教育题

来源:

光明网2019-11-0718:

59

 近日,广东一高校有学生反映学校禁止学生们点外卖,且食堂不允许出现一次性餐盒,“私自打包外卖还要写检讨”,不少同学反映这样很不方便。

学校工作人员回应称,禁止点外卖和使用餐盒是为减少学校垃圾分类处理的负担,“从源头减少垃圾”。

  不知从何时起,高校“禁止点外卖”就成了一个流行的舆论话题。

在不同地方的不同学校,禁止点外卖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

有的是“为了学生安全”——既有卫生安全,也有交通安全,有的为了敦促学生走出宿舍,避免做“宅一族”,有的则是如这所学校的回应所示——减少垃圾。

  应该说,这些理由都拿得出手,“为学生着想”的初衷也未尝不能理解。

但在外卖普遍流行的今天,大学生被剥夺“点外卖自由”,这种“一刀切”的做法,难免引发争议。

一般来说,通常有这样几种反驳意见:

如学校禁止学生点外卖,可否想过把食堂的饭菜做得更可口一点?

大学崇尚开放、包容,连外卖都禁止,是不是“管得太多”了?

这些,当然都是非常现实的“槽点”。

但其实,相较于高校应不应该禁外卖,更值得探讨的是,禁止学生点外卖的规定到底是如何出炉的?

  既然外卖入校在学校管理方眼中有着诸多弊端,但又容易引发争议,这样的规定在出台前,是不是最好能够有个讨论?

比如,学校组织一些学生投票乃至相关辩论,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无论最后得出的结果是禁还是不禁,这个过程中,外卖入校的利与弊,也能够在校园得到一个更为理性的认知。

这相比学校单方面宣布直接禁止外卖入校,不仅会更少争议,也更能够培育一种良性的公共参与意识,而这本应该是大学教育的一部分。

  事实上,大学出台的每一项规定,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非常现实的“教育”。

这不仅包括具体的规定内容,也指规定出台的过程。

很显然,这方面恰恰是目前多数大学教育的软肋。

耐人寻味的是,近几年时常有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中向学生“道歉”,此间所透露的亲和感固然让人欣慰,但从教育的角度,既然可以向学生“道歉”,为何不能把这种谦卑、接地气用到平时的校规制定和管理当中去?

  解决教育问题,需要的是对学生的尊重与耐心。

就以这次的高校以“从源头减少垃圾”为由禁止外卖来说,如果真的是为了减少学校垃圾分类处理的负担,那是不是更应该告诉学生如何处理好平时的垃圾分类,并养成良好的分类习惯?

如此,此项规定就不只是为了禁而禁,而是真正体现教育的价值。

  本质上,高校到底要不要禁外卖,怎么禁,更应该看作一个教育议题。

大学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怎样的校规及其制定方式,它所影响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外卖自由”,更包括但不限于学生对自律与他律、自由与责任等理念的认知。

明乎此,高校更应该慎重行使自己的管理权限,在校规的制定上,兼顾现实意义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抄袭,损人害己伤风气

来源:

光明网-时评频道2019-11-0716:

09

作者:

与 归

  互联网给抄袭者带来了便利,甚至有句流行语叫“去网上宕一篇”;而由于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抄袭者也容易被扒出来。

这不,最近《萌芽》杂志社的《少年游第21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中,二等奖获得者许如珵的《古董》就被指出大段复制粘贴原文,只改了人物姓氏或名字。

对此,《萌芽》于11月6日确认抄袭属实。

  值得一提的是,许如珵抄袭的时候还是位中学生,如今已经步入大学。

在这段成长的岁月里,不知道许如珵有没有利用过这个“抄”来的奖来为自己谋取一些竞争优势。

而当初那场几近完全复制粘贴的抄袭,到底是出于家长的操盘和授意,或者完全是孩子个人的所作所为,围观者们也无从得知。

但不管是哪一种,错了就是错了,这就是耻,是对他人权益的侵犯,是亵渎了知识产权,是有违道德、触犯法律之举。

作为家长,必须让孩子从小树立起对他人所有权的敬畏感。

  要知道,如果连孩子面对抄袭都无动于衷乃至趋之若鹜时,版权保护就更难言春天了。

在自媒体时代,抄袭、洗稿、融梗的案例已经屡见不鲜,虽然这些行为在法律上有不同的评判,但此种环境中形成的对知识产权缺乏敬畏的风气,实在令人担忧。

  2014年年底,琼瑶诉于正侵权一案宣判,法院认定于正的《宫锁连城》侵犯了琼瑶的《梅花烙》改编权,于正不仅没有道歉,还让该案拖到了2018年4月才得到强制执行。

这之后,网文《锦绣未央》的抄袭判定,同样是一场长达两年的拉锯战。

一边是抄袭者的倔强,一边是维权的艰辛漫长,两相对比之下,只能说,版权意识的建立、保护罩的形成,还任重道远。

  有意思的是,在许如珵抄袭事件中,一些人竟同情起抄袭者来,甚至还有人指责作者太过斤斤计较。

殊不知,这种“拉偏架”的劝和思维,本身也是缺乏版权意识的体现。

或许,有人同情许如珵,是因为其“人小不懂事”的弱者形象,但正是因为网文界屡屡出现“少年抄袭”现象,问题才显得更加严峻。

  反过来讲,也难怪一些抄袭者肆无忌惮,因为代价过低。

就这次案例来说,《萌芽》能够做的,无非是取消成绩、收回证书、扣发稿费。

这甚至算不上代价,因为这些本就不应属于许如珵。

原作者说的“接受道歉但永远不会原谅”,至少表达了一种不耻抄袭的坚定态度:

接受道歉是体面,不原谅则是原则以及对知识产权的捍卫。

  个人之外,《萌芽》自身也有需要反思并改进的地方。

比如,这么大面积地从网络上复制,其实当初审核鉴别出来并不难。

而且,这不是第一位《萌芽》新概念获奖者被爆出抄袭。

作为平台,何尝不该从抄袭案例中吸取教训,改善自身?

如果一直抱持马马虎虎,乃至吃老本的心态,品牌只能被消耗,而无法完成迭代。

(与 归)

大学可以放“春假”?

来源:

光明日报客户端2019-11-0714:

19

作者:

宗小宁

  如果说学生时代最想要的是什么,那一定是假期了。

每到放假或家人同游寄情山水,或三五好友开怀玩乐,总能留下美好的回忆。

而每到开学日近,便顿觉长假苦短。

而最近,一则关于可能增加春假与秋假的“好消息”又是引发了很多人的热议。

  今年两会期间,来自广东的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提交了关于落实大中小学春假、秋假的建议。

假期时间可以设计为10至15天左右。

对此,教育部近期回应:

进一步加强研究,深入评估。

  教育部在《答复》中这样表述:

“在保证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完成好正常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各地可以结合实际,对每学年的教学和放假时间做出具体安排。

  消息一出,很多网友调侃自己的大学白上了。

甚至有网友戏谑地表示不同意,因为自己已经毕业了。

  其实,已经有学校开始放春假了。

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在放假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从今年开始,每年的4月初放6天春假,让同学们尽情去拥抱自然、抒发感情,倡导师生去赏花、去恋爱。

通俗且富有鼓动意味的表述,自然引来学生的叫好连连。

  某种程度上说,春假、秋假自有它的意义春秋两季假期的缺失,让学生缺少了更有层次感的自然体验。

春赏花、秋赏月,把选择权利交给学生,或许能为校园生活添一抹诗意。

  此外,黄细花建议,将春假设立在“五一”前后、秋假设立在“十一”前后,假期可以设计为10至15天左右,配合推动职工带薪休假,以便父母和爷爷奶奶带着孩子旅游度假。

  这样的建议或许也值得社会思考。

刚刚从原生家庭脱离的学生,是否需要有更多机会回归家庭?

正如有人所说:

“自从去外地上学,家乡便只有夏冬,再无春秋。

”在春秋两季,也让学生能够与家人相处,也能防止他们因离家远行而造成的家庭归属感剧烈震荡。

  当然,春秋假依然是个短假期,指望十来天的时间有能达到多少学业上的精进、社会实践的深入,恐怕并不现实。

对于自制力一般的学生,床上躺十天、网吧泡十天都不是不可能。

  因此,在设计春假的时候,学校也可以有些自选动作,比如留有一些“作业”,用观察日志、随笔散文、实验报告等形式,引导学生能领会春秋假设计的初衷。

避免只是徒增几天假期,形式大于内涵。

  春假和秋假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