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针刀治疗疾病汇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3985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针刀治疗疾病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微针刀治疗疾病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微针刀治疗疾病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微针刀治疗疾病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微针刀治疗疾病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针刀治疗疾病汇总.docx

《微针刀治疗疾病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针刀治疗疾病汇总.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针刀治疗疾病汇总.docx

微针刀治疗疾病汇总

微针刀治疗疾病汇总

 

 

————————————————————————————————作者:

————————————————————————————————日期:

 

微针刀治疗疾病总结

超微针刀疗法:

特点:

a:

刀口只有0.4mm,每个切割点最多切割3刀。

b:

进针深度为1.0cm左右。

c:

不用激素、不用麻药。

d:

以切割深浅筋膜为主。

e:

疗效立竿见影。

f:

刀法以切断为主,固有的筋膜韧带不能切割。

筋膜:

1、作用:

a:

支持软组织,固定软组织。

b:

限制作用,通过提供牢固的界限,增加肌肉的强度。

c:

引导和塑型作用。

d:

包容和分隔作用:

包容并引导体液,有利于防止感染的扩散。

e:

为分支的系统提供内部结构。

f:

使结缔组织再生。

2、组成:

深筋膜、浅筋膜、肌腱膜、肌包膜。

软组织损伤的四大理论:

1、杠杆理论:

(1)由重力、动力、支点和杠杆组成。

(2)重力和动力的方向是一致的。

作用:

将深层的病(力学上的如痉挛、力学平衡失调)提到浅层治疗。

借助骨性结构,将骨性组织看成是一个异性杠杆。

2、弓弦理论:

 

利用人体的四大生理弯曲将骨性组织看成弓的部分,而软组织看成弦的部分。

其应力集中点分别在弓弦的交接部位和弦的中央部位;当弓弦弧增大时表示弓已拉开,则弦处于紧张状态,应力集中点在弦上。

如项韧带钙化,多见于颈椎生理曲度增大的患者;当弓弦弧变小时表示弓没有拉开,其受力点在弓弦交接处,以颈椎为例则见于生理曲度变直或生理曲度反张,此时弓弦交接点(即应力集中点位于C1横突和C7横突,颈椎弓弦弧的长度为17土5mm,超过22mm为生理曲度增大,小于5mm为生理曲度变直。

3、拉杆理论:

 

当一根竖着的电线杆子,四周有四个固定的铁丝,当用力踏其中的一条固定铁丝时,则其他三根铁丝也与被踏的铁丝一样处于紧绷状态。

如果将人体骨性组织看成是电线杆,四周的肌肉看成是固定电线杆的四根铁丝,当一块肌肉损伤痉挛时,则其他三个方向的肌肉也会出现痉挛状态,如果受伤处的软组织伤害感受器阈值太高,其他部位伤害感受器阈值低的情况下,则疼痛就不是原发部位了。

4、链条理论:

 

病损处的疼痛由A传到B再传至C直到D点部位

软组织损伤的临床各论:

头痛、头昏

神经性头痛:

1、枕大小神经头痛:

最易形成卡压的部位位于下项线中点旁开2.5厘米。

并发的植

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有:

视力疲劳、前额疲劳、眼球发胀,甚至突出。

2、三叉神经痛:

疼痛不过中线,疼痛持续时间不超过2分钟,呈间断性发作,有一

个触发点(也叫扳机点)。

其治疗点在C1横突尖上。

3、神经痛:

其治疗点在内侧眉头部位,可扪及一个比芝麻粒还小的筋结,将其松解。

血管性头痛:

1、头皮下静脉丛炎:

头皮虚肿、头皮增厚,多有头皮外伤史。

其治疗点在下项线寻找筋结点,用刀或针均可。

也可以用火针散在点刺(注意针眼出血,因为头皮血管丰富)

2、大脑前、中、后动脉供血不足,治疗用太阳穴、列缺穴、合谷穴、足三里、阳陵

泉、中封、足临泣、疗效肯定。

3、椎动脉供血不足:

常见的原因为上位颈椎(C1、2、3)形成卡压,下位颈椎卡压相对较少,主要是:

(1)由于上下两椎体错位,使连接的椎A发生扭曲,导致供血障碍

(2)变形变小的椎间孔因无菌性炎症的刺激,导致椎A痉挛,发生供血障碍。

(3)穿行于椎A上方的肌肉软组织因劳损而出现痉挛,压迫了椎A引起供血障碍,如头后大小直肌损伤。

常见的治疗点:

1、C2棘突旁结节点;

2、下项线的筋结点;

3、相应椎间孔变小的棘突旁点;

4、C1横突尖点。

颈椎病:

复习解剖:

1、C1横突是颈椎横突中最长的

2、C2横突是颈椎横突中最大的

3、C7棘突是颈椎棘突中最高的

凡是最为突出的解剖部位,也是肌肉的应力集中点,是最易劳损的部位。

C1横突综合征:

1、头昏,头痛

2、耳鸣,耳聋

3、下颌关节紊乱

4、眼干,眼涩,眼球突出

5、三叉神经痛

6、太阳穴痛

7、面痛面麻

8、面肌痉挛,面瘫

9、牙痛

治疗用针或刀在横突尖松解

颈生理曲度改变:

1、生理曲度变直,其治疗点在C1、C7横突尖治疗

2、生理曲度变大,其治疗点在中部颈椎棘突旁

3、C6-7棘突旁是颈椎病必做的两个治疗点。

其原因:

C7椎体位于颈椎与胸椎交点的枢纽部位,活动范围最大,最易劳损。

4、在后背酸痛,双肩胛带酸困时及上肢有麻木时,C7横突是其治疗点,其原因C7

横突筋膜一旦劳损会牵连很多肌肉筋膜,因其上方有肩胛提肌、斜方肌、竖脊肌、

冈上肌、头夹肌、颈夹肌、大棱形肌穿过,损时会出现上述肌肉劳损的相应症状。

5、肩胛提肌:

主要功能是使肩胛骨内收,当肩胛提肌劳损时,会影响整个肩胛骨上

附着的肌肉(如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的功能,产生相应症状,其

治疗点多采用其止点(肩胛骨的内上角)

颈椎神经定位诊断:

1、环枢椎椎间隙变小:

头昏、头痛

2、C2-3椎间孔变小:

头晕、咽部不适、后背酸胀

3、C3-4椎间孔变小:

颈痛,肩胛带酸胀,肩关节活动障碍

4、C4-5椎间孔变小:

颈痛、肩胛带酸胀、上臂在肘关节下方10厘米以上部位酸痛。

5、C5-6椎间孔变小:

颈、肩、上肢酸痛伴拇指、食指、中指发麻

6、C6-7椎间孔变小:

颈、肩、上肢酸痛,伴尺侧三个指头发麻

治疗只在相应棘突旁用超微针刀或圆利针治疗即可

正中神经卡压的症状:

1、中间三个指头发麻

2、或四个指头发麻

3、或5个指头发麻(C5-6,C6-7。

同时卡压也可引起5指发麻临床少见)

其原因:

1、旋前圆肌综合征:

起于肱骨头、尺骨头、止于桡骨中上1/3与中下2/3交点处。

2、腕管综合症。

二病的区别:

1、旋前圆肌综合征的病例:

拇指的第一指关节不能快速地运动,而腕管综合征则无此现象。

2、用手触摸肌腹,有无压痛结节等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表特点。

3、看肌肉的动作,旋前圆肌损伤,前臂旋前时疼痛。

治疗:

针法:

做肌肉的起止点、中点。

刀法:

旋前圆肌只做止点,腕管综合征只做起点或止点,不做中点。

肩周炎:

1、好发于50岁左右,又叫“漏肩风”

2、外伤原因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

3、在其他年龄段,多数为颈肩综合征

4、少数为肺尖部肿瘤引起

5、长期卧床肩关节废用而发作,多见老年人

肩关节的三个运动轴:

、前屈、后伸;2、内收、外展;3、旋前、旋后(内旋、外旋)

患者需要解决的三个运动障碍:

1、上举;2、搭肩;3、后伸摸背;

(1)上举动作:

主动肌:

三角肌、冈上肌,根据软组织损伤症的原则选用冈上肌为治疗肌(即劳损肌)

拮抗肌:

肩胛提肌(因肩胛骨外展的角度与肩关节外展的角度比是1:

3,也就是说肩

关节外展90度,则肩胛骨外旋30度,其中肩胛骨内上角必然下沉牵拉肩胛提肌)

总结:

上举动作不能完成我们只治疗冈上肌、肩胛提肌,治疗部位为肱骨大结节、肩胛骨内上角。

(2)搭肩动作:

主动肌:

喙肱肌、肱二头肌,这两块肌肉共用一个起点,即喙突点。

拮抗肌:

冈下肌、小圆肌

总结:

搭肩动作:

主要治疗肌肉:

肱二头肌、喙肱肌、冈下肌、小圆肌,根据解剖主要治疗点为喙突、肱骨大结节点

(3)后伸摸背动作:

主动肌:

肱二头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

拮抗肌:

肱三头肌、喙肱肌

总结:

后伸摸背动作,治疗肌肉为主动肌及拮抗肌的参与肌肉,根据解剖其治疗点为盂下结节、肱骨大结节点、肱骨小结节点、喙突点

肩周炎共有5个治疗点:

1、肩胛骨内上角点:

肩胛提肌

2、大结节点:

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

3、小结节点:

大圆肌

4、喙突点:

肱二头肌短头、喙肱肌

5、盂下结节点:

肱三头肌长头

肱骨外上髁处疼痛:

(都有提重物疼痛的共性)

分析动作:

1:

端重物疼痛,按肱二头肌损伤治疗

2:

扫地疼痛,按肱三头肌损伤治疗

3:

倒开水,拧毛巾疼痛,按桡侧腕伸肌损伤治疗

分析疼痛部位:

1:

肱二头肌损伤疼痛部位位于肱骨外上髁的前下方

2:

肱三头肌损伤疼痛部位位于肱骨外上髁的后下方

3:

桡侧腕伸肌损伤疼痛的部位位于肱骨外上髁尖上

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不治,先天性心脏病无效,其余心脏病均可用此方法

超微针刀治疗点:

1、T5-6棘突旁左侧

2、C7横突尖上方筋结点,左侧

3、锁骨下窝,前斜角肌的附着点,左侧

4、剑突结节点

乳腺增生:

超微针刀治疗点;1、T3,4同侧棘突旁;2、膻中穴附近筋结点

腰部疾病:

腰部的运动轴:

1:

前屈:

损伤的部位,腰骶三角区。

前屈等同于坐位,可引起类似于

L5,S1节段椎间盘症状

2:

后伸:

损伤的部位:

腰肋三角区

3:

左右旋转:

损伤的部位:

腰大肌,腹外斜肌。

左右旋转等同于翻身动作

4:

左右侧弯:

腰三横突损伤

总结:

1、腰骶三角区刀法针法相同,在区域内找结节点治疗。

2、腰肋三角区刀法只在L1-2棘突旁松解,圆利针法将针尖向下平刺,针体刺结节点即可。

3、腰大肌刀法只在L1-2、L5-S1棘突旁松解,圆利针针法在L4横突尖下方进针,达到阻力干感后,再向下进针2cm即可,目的是避开肾下极。

4、腹外斜肌一般用圆利针在肌腹上穿过即可。

5、腰三横突综合症一般用刀法在L3棘突旁同侧松解即可。

腰大肌损伤:

是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肌肉

临床症状:

1:

翻身疼痛。

2:

咳嗽等增加腹压的动作会引起腰腿痛。

3:

在急性损伤时腰部没有具体的压痛点。

4:

有深在的叩击痛。

5:

臀部歪向一侧。

6:

小腿的外侧麻痛。

7:

膝关节内侧痛。

8:

早晨不能久睡。

9:

生理曲度变直,人为垫高腰部形成生理曲度疼痛可暂时缓解。

10:

可引起结肠炎表现,阳痿、早泄表现。

11:

腹股沟疼痛。

腰椎神经解剖:

(类椎间盘突出症)

1:

L2-3突出:

腹股沟疼痛,膝腱反射(+)。

2:

L3-4突出:

大腿前侧疼痛、腰痛、膝腱反射(+)。

3:

L4-5突出:

腰痛、大腿后侧痛、小腿前侧痛、小腿外侧疼痛、拇趾背伸试验(+)。

4:

L5-S1突出:

腰痛、大腿、小腿后侧疼痛、跟腱反射(+)。

5:

腰骶三角区劳损会引起L4~5L5-S1节段脊神经后支卡压,产生类似L4~5L5-S1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状。

类似L4-5,L5-S1椎间盘卡压症状的病症:

1:

腰大肌损伤。

2:

腰骶三角区劳损。

3:

骶结节韧带损。

4:

梨状肌损伤。

股骨头坏死:

1:

腰大肌。

2:

阔筋膜张肌。

3:

股内收肌。

4:

腰骶三角。

5:

股直肌。

6:

梨状肌。

腹股沟疼痛的病症:

1:

髂腰肌损伤,包括腰大肌和髂肌。

2:

腹外斜肌损伤:

腹外斜肌前侧肌纤维形成腹股沟韧带。

3:

股内收肌损伤。

4:

L1-2神经卡压。

下肢肿胀病因:

1:

肾性下肢肿。

2:

脉管炎。

3:

血栓。

4:

腹股沟筋膜卡压。

梨状肌损伤:

症状:

1、坐骨神经卡压症状(神经压迫):

下肢发麻

2、间歇性跛行(血管压迫):

间歇性跛行

诊断间歇性跛行先要患者行走,以右腿为例:

向前走症状明显加重时,除治疗梨状肌还要治疗腰大肌;向后走症状加重时,除治疗梨状肌还要治疗股二头肌;向右侧走症状加重时,除治疗梨状肌还要治疗阔筋膜张肌;向左侧走症状加重时,除治疗梨状肌还要治疗股内收肌。

梨状肌损伤的检查:

目前教科书上的检查动作设计的不是太科学。

我的检查动作:

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屈膝屈髋90度,将髂前上棘、股骨大转子作一连线,为三角形的一个底边,在臀部以此底边画一个等边三角形,其顶点部位即位梨状肌的投影部位,再按软组织损伤特点看其是否有结节压痛,如果有即诊断梨状肌损伤。

膝关节损伤:

 

膝前痛:

1、骨性关节炎。

2、髌骨软化症。

3、髌骨外上方滑囊炎或内上方滑囊炎。

4、髌下脂肪垫劳损。

5、股四头肌损伤。

膝后痛:

1、腘绳肌损伤(止点损伤)。

2、腓肠肌起点损伤。

3、髌骨外上方滑囊炎。

4、髌下脂肪垫劳损。

5、腘窝囊肿。

膝内侧痛:

1、髂胫束损伤。

2、内侧副韧带损伤。

3、股内收肌损伤。

4、腰大肌劳损。

5、L3横突综合症。

6、缝匠肌损伤

膝外侧痛:

1、髂胫束损伤。

2、外侧副韧带损伤。

3、股内收肌损伤。

动作分析:

上楼疼痛:

股四头肌损伤。

下楼疼痛:

1、下楼膝前痛为髌下脂肪垫劳损;

2、下楼膝后痛为腘绳肌损伤、髌下脂肪垫劳损。

治疗:

跟据解剖,我们认识到髌骨为膝关节的一块活动籽骨,功能是协调膝关节运动的,如果髌骨的活动范围被限制,则膝关节的活动也受限制,膝关节疼痛的病中绝大多数是髌骨的活动范围受限。

治疗上只需将髌骨四周的卡压筋膜松解,则膝关节活动就正常。

1、上楼痛松解:

10点、11点、1点、2点位的筋膜。

2、下楼痛松解:

4点、5点、7点、8点位的筋膜。

3、内侧痛松解:

2点、3点、4点位的筋膜。

4、外侧痛松解:

8点、9点、10点位的筋膜。

5、对严重增生的膝关节,在髌骨的中央也可找到2——3条横行的筋膜进行切断松解,然后根据以上所讲的软组织损伤理论治疗相关的肌肉组织。

对髌骨外上方滑囊炎的治疗:

水曲穴(即足临泣穴,同侧)

膝痛穴(相当于手五里穴,对侧)

五虎擒羊穴(包括内外膝眼、血海、梁丘、鹤顶穴)。

毫针方法:

先扎水曲穴、膝痛穴后叫患者缓慢地屈伸膝关节,18次左右,后扎五虎擒羊穴,留针30分钟。

足跟痛:

1、跟骨骨刺:

起步痛,行走后缓解,劳累后疼痛加重;

2、跟骨脂肪垫劳损:

起步不痛,越走越痛;

3、跟骨滑囊炎:

起步痛,越走越重;

4、跟腱炎:

跟腱处压痛;

5、膑下脂肪垫劳损:

将手按压内外膝眼后跟骨压痛消失,放开后跟骨压痛出现;

6、骨盆移位:

患者俯卧,比双下肢长短,然后屈膝90度,再次比双下肢长短,原来长的脚变短了,短的脚变长了为骨盆移位;

7、髋关节外旋:

走路时患侧呈现外八字;

8、足弓畸形:

有扁平足或足弓增大;

9、骶棘肌劳损;

10、C6-7棘突旁软组织劳损;

治疗:

机理:

足跟痛属运动性损伤所致,人体运动最易损伤的C6-7、腰骶区,膝关节区。

根据运动损伤原理,在此三区寻找筋节点进行治疗即可,多数患者在骶棘肌附着点、C5-6棘突旁有劳损点,以及髌骨4点、5点、7点、8点位可扪及条索,用超微针刀进行切割,骨盆移位的患者在腰骶三角区上的筋节点松解,疗效立竿见影。

踝关节疼痛:

1、内侧疼痛:

刀法是沿着内踝边缘找结节进行切割;

2、外侧疼痛:

刀法是沿着外踝边缘找结节进行切割;

失眠机理:

阳不入阴

阳:

生发

 

阴(收藏)

阳不入阴:

1:

阳气不足:

补阳,老十针;

2:

阳明不收合:

以调胃为主;

3:

太阴不开:

以治肺为主;

入阴回阳:

厥阴肝经的问题,以及少阴肾精的问题。

便秘:

1、气虚便秘:

大便不干,解大便时无力排出

治法:

以补气为主(上脘、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内关)。

2、热秘:

大便干燥,呈颗粒状,以降火为主

治法:

大肠俞、承山。

3、寒秘:

大便先干后稀,形寒肢冷

治法:

扶阳为主(大椎、天枢、足三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