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的营养特性有哪些讲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3879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3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果树的营养特性有哪些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果树的营养特性有哪些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果树的营养特性有哪些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果树的营养特性有哪些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果树的营养特性有哪些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果树的营养特性有哪些讲解.docx

《果树的营养特性有哪些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果树的营养特性有哪些讲解.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果树的营养特性有哪些讲解.docx

果树的营养特性有哪些讲解

果树生长发育矿物质营养元素及作用

分析,果树体内所含元素多达60余种,但果树必须的营养元素只有16种,它们是碳、氢、氧、氮、磷、钾、硫、钙、镁、铁、锰、铜、锌、硼、钼、氯,此外有些元素不是必要的,但是有益的,比如钠、硅、有些稀土元素,如镧、铈、钕、镨也对果树很有益。

碳、氢、氧是从空气和水中获得,余者均来自土壤,为矿质元素。

1.氮氮素是果树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

它是生命物质的主要成分,并在代谢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据测定,苹果叶片中氮的含量高达2.5%-3.0%。

葡萄茎叶中氮的含量占全树的64.4%。

因此,&127;充足的氮素是果树营养生长的基础。

氮素营养过多可使果树徒和工,使之大量消耗有机营养,使果树花芽分化不良;同时树体多冻害果实品质下降,也易发生果实病。

氮素不足,首先表现叶色,老叶加速衰老变黄脱落条细弱,花芽少,果实变小,就一般果园而言,果园土壤含氮量普遍严重不足。

因此,氮素是果园土中最重要的补充营养元素。

 

2.磷磷是细胞中的重要结构物质之一,磷又是酶与辅酶的重要成分。

;细胞中能量贮存1传逆与利用的媒价。

因此,磷在果树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

磷的植物组织中易于移支。

故新梢、奶中含量特别多。

&127;据测定,&127;苹果新梢中含磷0.32%,区区梢中含磷0.45%。

 

缺磷对树体的生长及物质的合成影响最大,表现为叶片小,叶脉呈紫色,叶边焦枯,植株矮小,果实品质下降。

辽宁省果树所研究结果表明,苹果树磷素的适宜含量为0.34-.0.38%,小一地0.31%为缺乏。

 3.钾钾虽然不是植物细胞的结构物质,也不是代谢物质的成份。

但研究结果表明,果树正常生长需要大量的钾,钾与碳水化合物的代笔糖分运输关系密切。

外能促进果实增大,增大糖酸比,增强树体抗寒性。

苹果果实含钾量高达1.07&127;%,&127;48%的钾集中在果实。

因此,结果期树,尤其是高产树对钾的需要量非常迫切。

果树缺处先表现叶脉缺绿,叶片皱缩,严重时叶边郑典变成褐色干枯状。

由于钾的再分配能力强,缺钾首先表现在老叶上,研究结果表明,苹果叶片钾的适宜人一为1.2%-2.2%,小于1.0%为不足。

&127;辽宁省的大多数新建的果园土壤含钾量,其本可以满足树体生长发育需要,但就大多数的老果园缺钾较为严重,应给与补充。

 4.钙钙与细胞壁的结构有密切关系,与细胞膜的稳定程度关系极大。

钙是果树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元素。

据测定,果树钙主要分布在根及茎中,葡萄根及茎中含钙量占全树的71%,苹果吸收惩量与氮素相近。

 果树缺钙首先从幼叶出现症状,叶片边录,经2-3&127;天变成棕褐色的焦枯状吸时叶尖和焦边向上卷曲。

苹果缺钙易患多种生理病害,如苦痘病、水心病等。

果树的营养特性有哪些?

果树体内营养物质一经合成,一部分为呼吸所消耗,一部分用于建造器官而向需要的器官输送。

在运转过程中也存在着转化与再次合成,这一过程又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其主要特点是:

1.营养分配的不均衡性:

由于器官对营养物质的竞争力不同,运至各器官的营养物质的数量亦不相等。

一般是代谢旺盛的器官获得的营养物质最多。

不同物候期内,果树各器官的代谢强度不同,所获得的营养物质数量也有变化。

萌芽.开花期,芽或花的代谢最旺,获得营养物质也最多。

当新梢,幼果期同时进入迅速生长期后,营养物质运转分配便集中于新梢和幼果,梢,果代谢均强,导致争夺营养,产生梢果矛盾。

当新梢生长势强时,新梢所获得的营养物质多,新梢,幼叶迅速生长,常引起大量落果;当幼果多且迅速生长时,幼果需要大量营养,常常抑制新梢生长。

2.营养分配的局限性:

果树各类枝条上的叶片数量不同,产生光合产物的能力也不同,其同化产物的运转都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

只有营养枝能调节营养,其运出营养物质的数量随营养枝距离的加大而减少。

因此,营养枝在树冠的均匀分布,对调节营养,均衡树势,保证各器官的形成和提高产量都有重要意义。

长果枝也有较强的光合能力。

其同化产物运送到果实中较多;运送到着生的基枝中和其他枝中较少。

营养枝有较大的光合能力,其同化产物除自身消耗外,还可运送到同一基枝上的其他枝条中,其运出量在全年中也较稳定。

营养枝之间基本上不发生营养物质的相互调节作用,但在竞争枝的生长过程中,因其生长量大,消耗营养多,故有少量的调节作用。

因此,控制竞争枝,对减少养分消耗,保证养分正常分配是有积极意义的。

长,中果枝所需的同化产物基本与不需其他枝条供给,在花芽分化期主要供应花芽分化,以后则贮藏于基枝中和运送到附近的短枝中。

所以长,中果枝在树冠中有季节性的调节作用。

果实在形成过程中,初期也有一定的同化能力,但主要依靠莲座叶片及果台副梢供给养分。

3.营养分配的异质性:

果树根系吸收的营养元素,其分配受极性的影响大,并与蒸腾面积和输导组织数量成正相关。

而地上部同化产物的分配,除受代谢强度的制约外,还受器官类型的影响,因此,运转的局限性强。

由于根系和地上部的同化养分的分配及运转的不同,使树体不同部位,不同时期,两类营养物质的结合形式和成分存在着质的差异。

这种差异决定着器官形成的类型与速度,表现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上,并直接影响到花芽分化和开花结果。

栽培上,采取变更施肥时间和肥料种类的方法,抑制过旺生长,减少养分消耗,进行根外追肥,补充营养不足,以调节果树生长,结果对营养的需要,有利提早结果,增加产量。

4.营养分配的集中性:

萌芽和开花:

主要利用上年所贮存的养分。

落叶果树这一时期处于营养消耗阶段,其营养分配中心集中在开花,如花量过多,消耗大量营养,必然抑制新梢生长,枝叶量减少,影响当年养分积累。

栽培上采取早春施肥,灌水和疏花等措施,以补充营养,调节花量,促进枝梢生长,提高坐果率。

新梢生长和果实发育:

二者在时间上几乎一致,而且都需要充足的营养,是营养分配的紧张阶段。

此期营养分配集中供应果实和枝叶生长,如新梢生长占优势,必然影响果实发育,甚至因营养不足而出现生理落果和缺素症状。

新梢停止生长和花芽分化:

此期的营养来源,主要来自当年形成的营养器官。

新梢生长高峰已过,开始进入花芽分化期和果实加速生长期。

养分的分配中心由新梢生长转向花芽分化,后期又从花芽分化转向果实生长。

在养分竞争上,主要表现为花芽分化与果实发育和新梢生长的矛盾。

所以适度控水,控制枝梢后期旺长,增施磷钾肥料,有利花芽分化,促进果实发育。

果实成熟和落叶:

营养生长已逐渐停止,当年的同化营养,除一部分继续向果实运送外,另一部分则向树干,骨干枝和根系运转,回流集中于树体内,直至落叶时为止。

保护叶片的同化功能,防止叶片早衰和早期脱落,增强光合效能,提高营养积累水平,有利于花芽的进一步分化,提高树体越冬性。

果树的营养特性及施肥原则

 一、果树营养特性

  1、果树属多年生作物,高龄长寿,各时期对养分的需求不同

  果树在一生中经历营养生长、结果、衰老和更新的不同阶段,在不同阶段中果树有其特殊的生理特点和营养要求:

  ①幼龄期(开花结果以前的时期)需肥量少,但对肥料敏感,要求施足磷肥,促进根系生长,适当配合氮、钾肥。

  ②初果期(开花结果后到形成经济产量之前的时期)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关键时期,施肥需区别对待。

若营养生长较强,应以磷肥为主,配合钾肥,少施氮肥。

若营养生长未达到结果的要求,培养健壮树势仍是施肥重点,应以磷分为主,配合氮、钾肥。

  ③盛果期(大量结果期),以优质丰产、维持健壮树势,提高果品质量为目标。

这个时期应以氮、磷、钾配合施用,并根据树势和结果多少有所侧重。

  ④更新衰老期(结果减少,树势衰老的时期)应偏施氮肥,以促进更新复壮,维持树势,延长盛果期。

  2、根深体大对立地条件要求严格

  多数果树树体高大,根系深广,对立地条件要求严格,应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通气良好、酸碱适宜的土地进行栽培;建园前进行园地改良;定期深翻、施有机肥料及富含多种营养元素的复合肥料。

  3、根系稀少,养分利用率低  

  果树根系密度小、分布较广,肥料不能均匀施在所有根系周围,因而肥料利用率低,要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应从如下两个方面做:

一方面可通过集中施肥,促进局部根系的吸收进行局部养根,另一方面重视平衡施肥,施缓释肥料,以做到根据果树需要合理施肥。

  4、果树梢、果平衡与施肥关系密切  

  在果树年周期中营养生长的同时进行开花、结果与花芽分化。

为使果树连年获得高产,果树施肥需严格注意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动态平衡,因园制定施肥方案。

  5、贮藏营养对果树特别重要 

  贮藏营养可以保证植株顺利度过不良时期,保证下一年养分供应,如不足,冬季树体抗逆性必然降低,常出现寒害、冻害,甚至死亡,也会影响第二年正常萌发、开花、坐果、新梢生长等。

提高贮藏营养的关键时期是果实采收后到落叶前,早施基肥和加强根外补肥是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

  6、高耗缺素需不断补充

  果树属多年生植物,其对某种元素的偏爱可能导致这种元素测缺乏,应重视从定植就开始的土壤管理,加强施肥,特别是微肥的施用,以便提供果树所需元素,以“养根壮树”。

  二、果树施肥的原则

  施肥的目的在于满足果树对各种养分的需要,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因此果树施肥要根据其营养特性及实际情况来定。

一般掌握的施肥原则是:

  1、养地与用地相结合,有机与无机相结合的原则。

被成为“全素肥料”的有机肥,所含养分全面,矿化后基本可以提供果树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减少缺素症状的发生,因此一定要注意有机肥和无机肥的配合施用。

  2、改土养根与施肥并举的原则。

通过穴贮肥水、沟草养根、果树土壤介质的用等方法,对果园土壤局部优化,对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果树的生长发育起到重要的作用。

  3、平衡施肥的原则。

平衡施肥是根据果树的需肥规律、土壤供肥特性与肥料效应,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根据果树的产量和品质要求,采用合理的施肥技术,按比例适量施用氮、磷、钾和微肥。

平衡施肥全面考虑了“果树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三方面的条件。

  4、注意微量元素的使用。

根据果树对微量元素的需要,应及时补充微肥,以免出现缺素症状,影响果树正常的生长发育。

果树的需肥规律及施肥方法

果树的需肥规律

  果树是多年生的植物,果树栽植后,在一个地方定位生长几十年,每年都要生长大量的枝干和果实,对土壤中的养分消耗很大。

生产实践证明,及时给果树施用必需的营养元素是提高果树产量和果实品质的重要措施。

  1.幼年果树的需肥特点:

①对氮、磷、钾肥料都需要,尤其对氮、磷肥需求较多,磷对根系生长有积极促进作用。

②全年以施3-4次肥料为宜。

  2.成年结果期果树的需肥特点:

①需要养分的数量大,种类多。

每年采收果实、修剪树枝,带走了大量的养分,平衡供肥是保持树体营养的关键。

②随着树龄的增长,不仅对大量元素需求比例有变化,而且对中微量元素的需求更迫切,改土培肥尤为关键。

③全年对氮、钾需求数量多于磷,各生育阶段对氮、磷、钾的需求数量和比例不同。

萌芽、开花、新枝生长需要较多的氮素。

幼果期到膨果期需要充足的氮、磷、钾,尤其是氮和钾。

果实采收后至落叶,是树体积累营养时期,积累营养的多少对来年萌芽开花影响较大。

④有明显的需肥高峰期。

5-7月份是生长旺盛期,枝叶生长、花芽分化、开花结果、根系生长需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

  果树的施肥时期

  及施肥量的确定

  重施底肥:

有机肥是富含有机物质,能够提供作物生长所需养分,又能培肥改良土壤的一类肥料。

它能使各种养分资源得以循环再利用,是净化环境的关键一环。

有机肥还能持续、平衡地给作物提供养分,从而显著改善作物的品质。

因此在施用底肥时,在施用化肥的同时必须配合施用有机肥。

  追肥:

1.萌芽前追肥。

每亩施复合肥(18-9-18)50-60公斤或追施硫型BB肥(24-10-6)45-55公斤。

冬果树品种,在秋季施肥充足的情况下,可以不进行此次追肥。

2.幼果期追肥。

第一次生理落果后,每亩追施高氮的复合肥(20-5-20)32-40公斤,磷钾复合肥15公斤。

3.果实膨大期追肥。

每亩追施复合肥50-75公斤。

树势偏弱的果树园,每亩施用复合肥(22-5-15)55-75公斤。

  叶面施肥:

从果树开始现蕾到开花结束,用2000倍的禾丰硼溶液喷施2-3次;在幼果期到果实膨大期,喷施天脊集团生产的硝酸铵钙(300-400倍)2-3次(单独喷施)、喷施10000倍的禾丰锌溶液2-3次、喷施0.5%尿素溶液和0.5%磷酸二氢钾溶液3-4次。

  果树的施肥方法

  穴施法:

沿树冠垂直投影外缘挖穴,每株树挖8-12个穴,穴深20-30厘米。

肥料必须与土混匀后填入穴中。

这种方法适宜在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追肥时使用。

  放射沟施:

以树冠垂直投影外缘为沟长的中心,以树杆为轴,每株树呈放射形挖4-6条沟,沟长60-80厘米;沟宽呈楔形,里窄外宽,里宽20厘米,外宽40厘米;沟底部呈斜坡,里浅外深,里深20-30厘米,外深40-50厘米。

春季第一次追肥适宜采用这种方法。

  环状沟施:

以树杆为中心,在树冠垂直投影外缘挖环形沟。

沟宽20-40厘米,沟深40-50厘米。

将肥料与土混匀后填入沟中,距地表10厘米的土中不施肥。

秋季施底肥时适宜采用这种方法。

  条状沟施:

在树冠垂直投影的外缘,与树行同方向挖条形沟。

沟宽20-40厘米,沟深40-50厘米。

施肥时,先将肥料与土混匀后回填入沟中,距地表10厘米的土中不施肥。

通过挖沟,既能将肥料施入深层土壤中,又有利于肥料效果的发挥,还能使挖沟部位的土壤疏松。

随着树冠扩大,挖沟部位逐年外扩,果园大面积土壤结构得到改善。

这种施肥方法适宜在秋季施底肥时采用。

看土施肥要诀

砂土:

土壤土质松散,粗粒多,毛管性能差,肥水易流失,其潜在养分含量低。

这类土壤宜多施有机肥,如土杂肥,秸秆还田等,逐步改善土壤性状。

我县主要分布河南高沙土区,占耕地面积的0.03%。

  粘土:

这类土壤质地粘重,具有较强的保肥保水能力,但通透性能差,肥效较慢。

故施用有机肥必须充分沤制腐熟,追施化肥应适当提早,并宜“多吃少餐”。

后期忌过量施氮肥,以防作物贪青迟熟。

此外,还应勤中耕松土,提高土壤通气性。

主要分布于我县的里下河地区,占全县耕地面积的0.79%。

  壤土:

壤土是性状较好的土壤,适宜各类农作物生长,一般可按产量要求和作物长势,适时适量施肥。

原则上要做到长效肥与短效肥结合,及时满足作物不同生育期对肥料的需求;有机肥与化肥结合以培肥土壤,用养并重;大量元素肥料与微肥结合,及时为作物提供所需的各种养分。

全县绝大多数土壤属此类。

合理施用肥料提高节肥用肥效率

 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农民们最常用的增产措施之一,就是增施肥料,正如农谚所说: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也有的说:

“种得巧不如肥效好”,这都说明农民在种庄稼时是非常重视施用肥料的。

在选用肥料时,有的农户以选用农家自造的有机肥料为主,有的以施用化学肥料为主,有的以农家肥配施化学肥料为主。

从生产实践的情况来看,一般施肥是与农作物增产呈正相关的,但是,不同品种的肥料与不同的施肥方法增益效果是不尽相同的。

  多年的肥料使用观察与检测效果表明,农作物施用肥料之后的养分走向大体上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释放的养分直接被农作物有效地吸收利用;二是养分分解后,部分养分呈气体状态挥发,比如常见的碳酸氢铵最易挥发;三是每次降大雨或者暴雨之后,养分随水流失较多,特别是速效氮与速效钾肥;四是部分养分被土壤吸附固定,呈不可供给状态。

但从肥料类别来看,有机肥比化肥流失的要少,因为有机肥的肥料是逐步释放的。

化肥中磷、钾肥比氮肥损失的要少。

据土壤肥料检测部门测定,碳酸氢铵中有效氮的利用率为27%,尿素中的有效氮的利用率为35%,高效复合肥的养分利用率在40%以上。

  面对农业生产成本逐年增高的现实,特别是肥料成本增高的现实,为了增产节资,节本增效,必须节省用肥开支,减少浪费,采用综合对应措施,提高肥料利用率。

  首先,要改善农田基础建设,增强蓄水保水能力。

农田建设要做到大水能速排,小水能快降,遇旱有水引,有水能调肥,使施入土壤中的肥料能得到快速溶解、转化、利用,减少水肥环境失调的浪费。

  其次,要增施有机肥料,农家肥与化肥混合施用。

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养分含量比较齐全,坚持化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一可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肥力;二可使迟效与速效肥料优势互补;三可减少化肥的挥发与流失,增强保肥性能,较快地提高供肥能力。

  第三,要科学配方施肥,避免偏施单质化肥。

要针对不同土壤、不同作物配方平衡施肥,既防止过量使用单质化肥产生拮抗作用,抑制其他元素的营养功能,又满足不同作物对不同大量营养元素的需要。

比如,对含沙量较高的土壤要增施钾肥,对种植油菜、棉花的大田要增施硼肥,同时,还要根据不同土质、不同作物补施相应的锌、镁、钼等微量元素。

  第四,要不断更新施肥技术,有效确保施肥质量。

一要提倡施用高含量的多元复合肥,减少施用低含量的复混肥;二要积极试用高能有机无机复合肥;三要推广有机无机复混肥;四要配施高含量有益微生物的肥药兼用肥;五要强调肥料深施;六要做到按合理的剂量施用;七要在有条件的地方采用滴灌的方法均匀施用液体肥料。

增加微量肥料肥效的几个注意事项

为了能够高效的增强微量元素肥料的肥效,在施用的时候应该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农作物对微量元素养分的反应。

  各种类农作物对不一样种类的微量元素养分有着不相同的反应,一般情况下应该选择相对应的微肥施用在敏感程度比较高的农作物上。

比如,一般油菜对硼元素比较敏感,施棚肥效果也是非常好。

  二、土壤供应微量元素养分的能力。

  土壤是不是缺少某种微量元素和母质及成土过程有关,并且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受到很多条件的影响,特别是pH值影响最为显著。

比如,土壤碱性将会使铁、硼、锰、铜、锌等元素的有效性降低,但是钢的有效性却有所增加。

在具有酸性土壤上,土壤的酸性会提高铁、锰、铜、锌元素的有效性,而钢的有效性却非常低。

因此,在施用微肥的时候应该有针对性。

  三、配合大量元素肥料施用。

  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农作物对大量营养元素需求量非常大,并且土壤中经常缺乏,需要及时补充,而微量营养元素仅仅在满足农作物对大量营养元素需求的前提下,才将会有非常好的肥效。

所以,微肥应该配合氮磷钾肥料一起施用。

哪些类型的肥料不能混合着用?

在对农产品进行施肥时,有的作物要用到好几种肥料,那么肥料是用的越多越高产吗?

不是这样的,用的不对,反而会适得其反,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

  一、农家肥不能与草木灰、石灰氮、石灰、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混用。

因为农家肥主要是人畜粪尿,其中的主要成分是氮,若与草木灰等强碱性肥料混用,会发生酸碱中和而使肥料失效。

  二、过磷酸钙不能与草木灰、石灰氮等碱性肥料混用。

过磷酸钙与草木灰、石灰氮等碱性肥料混用,会降低磷的有效性。

磷矿粉、骨粉等难溶性磷肥也不能与草木灰、石灰氮等碱性肥料混用,否则会使难溶性磷肥更难溶解,导致作物无法吸收利用。

  三、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不能与铵态氮肥混施。

碱性肥料若与铵态氮肥料如碳酸氢铵、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等混施,会增加氨的挥发性,从而降低肥效。

  四、未腐熟的农家肥不能与硝酸铵混施。

未腐熟的农家肥要经过分解腐烂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若未腐熟的农家肥与硝酸铵混施,农家肥在分解腐烂过程中产生的氮素和硝酸铵中的氮素会丧失,从而降低肥效。

  五、化学肥料不能与细菌性肥料混用。

化学肥料有较强的腐蚀性、挥发性和吸水性,若与根瘤菌等细菌性肥料混合施用,会杀伤或抑制活菌体而使细菌性肥料失效。

钙镁微肥的使用方法

 对于种植用户来讲,应该都清楚钙镁微肥可补充农作物钙镁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促进农作物优质高产。

但是常用的钙镁微肥有哪些施用方法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技术人员的有关讲解。

  1、土壤施入法:

钙镁微肥可做基肥、种肥或追肥施用,因其肥效长,可隔年施用。

为节省肥料,提高肥效,通常采用条施或穴施方法。

  2、拌种:

用少量的水溶解钙镁微肥,然后喷洒在种子上,边喷边搅拌,使种子沾上一层肥料溶液,阴干后播种。

  3、浸种:

播种前进行浸种催芽处理,时间为12-24小时。

  4、蘸根:

在移栽农作物时,可采用蘸根方法施用钙镁微肥。

  5、根外喷施:

根外喷施钙镁微肥是最为经济有效的施用方法,以叶片的正反两面都被溶液沾湿为宜。

高效施肥知酸碱

 土壤酸碱性常用pH来表示,它是指土壤的酸碱程度。

土壤酸碱性共分为7级。

分级指标如下:

PH反映强度为:

4.5酸性极强;4.5~5.5强酸性;5.5~6.5酸性;6.5~7.5中性;7.5~8.5碱性;8.5~9.5强碱性;9.5碱性极强。

  一般北方土壤为中性或碱性反应,pH值在7.0~8.5之间,而南方红壤、黄壤等多表现为酸性反应,pH值在5.0~6.5之间,个别的土壤甚至pH值4。

  土壤酸碱性是影响土壤养分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多数养分在pH6.5~7.0时有效性最高或接近最高。

就磷来讲,如土壤pH5时,土壤中活性铁、铝较多,常与磷肥中水溶性磷酸盐形成溶解度很小的磷酸铁、磷酸铝盐类,从而降低其有效性;而pH7时,水溶性磷酸盐易与土壤中游离的钙离子作用,生成磷酸钙盐,使其有效性大大降低。

  在石灰性土壤pH7:

5的条件下,由于铁形成了氢氧化铁沉淀,使作物因铁的有效性降低而出现缺铁。

铁盐的溶解度随酸度增加(pH5~7.5)而提高。

在强酸性(pH5)土壤中,由于游离铁的数量很高而常使作物受害。

  土壤的pH值不同,土壤中某些养分的形态就会发生变化,养分的有效性也就会产生差异。

最终会反映在作物对养分的吸收上。

因此,了解土壤酸碱性与养分有效性的关系,对高效施肥大有裨益。

  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调节土壤酸碱性来控制土壤养分的有效性。

在改良强酸性土时;通常需施用石灰。

石灰需要量是根据潜在酸的含量换算成每亩所需施用石灰的数量。

一般强酸性土壤大约每亩要施用石灰几十公斤到几百公斤,每隔几年施用一次。

在改良强碱性土壤时,一般采用施用石膏的办法。

养分配比技术突破瓶颈

 近日,由山西省农科院研究员褚清河博士主持的“土壤养分供应强度与配比施肥理论方法研究”成果顺利通过专家鉴定。

中科院院士、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专家赵其国率领的专家鉴定小组认为,成果在施肥与边际产量、钾适宜条件下的氮磷配比研究方面已达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作物育种提供了新的方法,对持续实现我国粮食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褚清河博士在田间肥料实验中发现,作物产量并不仅仅取决于土壤养分含量的高低,还与施肥原料的养分有关。

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褚清河发现了土壤养分类型和最佳施肥比例的规律:

农作物的产量不仅由最大施肥量决定,更重要是受最佳施肥比例制约。

根据这个理论确立的调控施肥技术,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土壤上种植的玉米、小麦、水稻、烟草、土豆等作物施肥实验,都取得了增产30%左右的效果。

  这一研究成果打破了传统经验性施肥方法,引入最佳施肥比例的概念,并阐明了最佳施肥比例、最大施肥量的施肥学意义及与作物高产的密切关系;开发了以作物苗期植株氮含量判断品种产量潜力水平的新技术。

  据了解,本项目取得的成果,有利于重新认识施肥经济效果下降和产品品质降低的问题,应用土壤养分类型与最佳施肥比例规律指导生产和施肥技术,有利于整体提高我国施肥的经济效果和农产品品质,减少环境污染。

农业发展中的营养失衡

农作物的生长消耗了农业土壤中氮、磷等养分,此外为了保证农业生产也需要不断补充养分。

农田施肥是给农作物供应养分的主要途径,但这种方式使得进入地球生物圈的氮、磷含量成倍增加。

虽然这种投入可以保持全球农作物产量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而且能够加速农村经济发展。

但是,农业的肥料污染使我们付出了惨重的环境代价,这其中包括水质的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