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3869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19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施工方案.docx

《基础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施工方案.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施工方案.docx

基础施工方案

 

110kV太人线九佛支线迁改工程基础

施工方案

 

 

广州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2011年04月12日

 

批准:

 

审核:

 

安质审核:

 

编制:

 

一、工程概况

1、本期工程临迁线路,新建单回架空线路(J1—J5)长度约1.68km,导线采用LGJ—240/40钢芯铝绞线,地线采用2根LGJ—70/40钢芯铝绞线,光缆采用2根36芯ADSS光缆。

2、拆除旧线路部分:

拆除现110kV九佛支线#10—#13段单回线路0.97km(水泥杆3基、角钢塔1基)。

3、临迁线路110kV太人线九佛支线#7—J1、J5—#15段线路利用旧线重新放线1.46km。

1.1本线路地形为山地、丘陵为主,沿线植物以果树、桉树为主。

地形比例汇总表表1-1

分类

山地

丘陵

平地

比例(%)

88

12

二、组织机构

2.1、组织机构

为了按时、按质及安全完成本工程基础施工,特成立工程项目部基础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如下:

项目负责:

吴林龙

技术负责:

张年喜

安质专责:

梁劲强

质检专责:

甑志杰

青赔专责:

张小光

资料员:

邓毅华

施工队:

分四个队

2.2、劳动组合

综合考虑施工队的施工和管理因素,一个施工队的劳动组合如下:

共计技工11人,民工约25人。

劳动组合表表3-1

岗位

数量

职责

班长

2人

全面负责本队的基础施工

技术员

1人

全面负责本队的技术和质检工作

安全员

1人

全面负责本队的安全和安全管理工作

地方关系

1人

协调本施工段的地方关系和青苗补偿

测工

1人

负责测量、装模工作

浇制工

4人

负责浇制、机械维修工作

司机

1人

负责运输工作

三、技术措施

3.1、编制依据及基础施工依据

(1)工程承包合同及其要求

(2)设计图纸文件及设计变更

(3)工程会议有关文件、监理文件及洽商记录。

(4)GB50233—2005《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5)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6)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7)JBJ18—9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

(8)JB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9)GBJ107—8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10)①JGJ53—9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②GB/T14685—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

(11)①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②GB/T14684—2001《建筑用砂》

(12)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

(13)JGJ63《混凝土拌和合用水标准》

(14)GB13013—9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

(15)GB702—86《热轧圆钢和方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16)GB2694—2003《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

(17)JGJ4—80《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

(18)DL5009·2—9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19)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110~500kV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第一部分:

送电线路)Q/CSG10017.1-2007

(20)本工程编制的各项技术资料。

3.2、基础开工前准备

(1)施工技术资料

基础施工阶段施工技术资料参见下表:

基础施工技术资料表表3-1

序号

技术资料名称

审批单位

出版时间

编制资料部分

施工组织设计

公司

2011.04

基础施工说明书

公司

2011.04

基础分坑支模数据表

项目经理部

2011.04

基础材料运输表

项目经理部

2011.04

质量保证措施

项目经理部

2011.04

安全保证措施

项目经理部

2011.04

施工图部分

线路平断面图

杆塔明细表

基础施工图

(2).施工机具

施工测量仪器、工具按施工队(班)配备,施工机具按作业组配备,其数量见表3-2。

          施工主要机具配备表表3-2

项目

名称规格

单位

数量

项目

名称规格

单位

数量

施工测量

经纬仪<1¹

2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搅拌机

1~2

5m塔尺

2

料车

5~6

2~3m花杆

4

插入式振捣器

2~3

30m钢尺

4

平锹

4~6

3m钢尺

4

人工捣固钎

4~6

老弦

钢模板

m2

人工挖坑

铁锹

钢模板附件

撬棍

台称

1

铁档土板

m2

坍落筒

1

顶撑

储水包(筒)

m3

10

水泵

钢筋钩

10

人工打孔

钢钎

机械钻孔

凿岩机

1

大锤

注:

挖坑、挖孔机具、模板等数量由施工作业组根据地质条件自行确定。

(3).运输道路

①开工前组织运输队对运输道路进行逐基调查,选择经济、合理的运输路径。

本标段线路沿线有九龙大道,其间亦有乡村道路和山地小路平行或交叉,道路运输条件一般。

对不易运输的桩位先运料,并提前进行修桥补路及道路拓宽,以确保运输畅通;在无大运道路的地方选择小型拖拉机转运;无运输道路的地方采用人力运输。

②修路和运输中涉及的青苗、树木等有关事宜,提前通知协议人员及时解决。

③项目经理部成立修路、运输小组,制定周密的修路计划,合理安排各桩号的施工顺序,同时要兼顾基础、铁塔原材料的大运、小运路的修建。

(4).施工场地

施工前平整场地,安装混凝土搅拌机,搭设混凝土浇筑平台;平整砂、石堆放场地,宜铺设编制布或苫布;平整水泥存放场地,下垫道木,上铺油毡,并挖排水沟。

平整储水罐、储水包场地;平整工器具、材料存放场地;平整钢筋加工制作场地;架设临时电源安装电气设备;搭设临时工棚。

(5).施工任务划分及基础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基础施工阶段根据施工任务计划投入两个施工队,全线基础人工挖孔桩和钻孔桩基础施工。

详见表3-3施工任务划分表。

任务划分表表3-3

施工队

基础

接地基数

桩号

一队

2

挖孔桩基础

#10、#10-1

二队

3

挖孔桩基础

#10-2、#11、#11-1

三队

3

挖孔桩基础

#11-2、#12、#12-1

四队

1

钻孔桩基础

#13

施工进度安排:

施工队(班)根据项目部月度计划安排,并按架线施工顺序,编制旬日作业计划。

基础施工进度安排见表3-4。

 

基础施工进度计划表表3-4

基础历时30天

4月

5月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施工一队

2基

施工二队

2基

1基

施工三队

2基

1基

施工四队

1基

3.3、线路复测

(1).对仪器、量具的基本要求

线路复测、分坑测量、基坑检查、原材料检查及基础施工测量等,所使用的仪器、量具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必须经过有资格单位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②经纬仪:

经纬仪的最小读数不应大于1′,放大倍数不应小于30倍。

③水准器:

视准轴与水准管轴平行。

④塔尺:

最小刻度不应大于10mm,偏差不应大于1‰。

⑤钢尺:

最小刻度1mm,偏差不应大于1‰。

⑥花杆:

端尖居中无磨损,间隔标识鲜明、无弯曲。

⑦卡尺:

最小读数不应大于0.02mm。

⑧接地电阻表:

最小读数0.02,最大读数1000,准确度±1.5%。

(2).仪器、量具使用

仪器量具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经纬仪:

水准器的气泡居中,允许偏差半格,光学对中允许偏差1mm,垂球对中允许偏差3mm。

经纬仪用于操平时竖盘指示为90°或270°,读数清晰,十字线清晰。

②水准器:

圆水准器汽泡居中,读数清晰,十字线清晰。

③塔尺、花杆:

对准测量点,前后左右均与水平面垂直。

④钢尺:

拉尺要紧无明显弯曲,对准测量部位,两次量尺取平均值。

⑤卡尺:

与被测物体垂直,读数正确。

⑥接地电阻表:

接线正确。

(3).线路复测项目及允许偏差

线路复测应按耐张段进行,以直线杆塔划分施工任务时,应超过施工范围一个相邻线档,并将相邻线档的测量结果通知相邻施工单位(施工队或兄弟单位)。

超过允许偏差应与设计联系求得解决方法,复测项目及允许偏差如下:

①档距复测:

允许偏差不应大于设计档距的1%。

②横线路线偏移复测:

直线桩不应大于50mm。

③高差复测:

包括塔位被跨物、突起地形点,允许偏差不大于设计高差的0.5m。

④线路转角复测,转角方向应符合设计,允许偏差不应大于设计值的1′30"。

(4).线路复测方法

①水平距离及高差测量:

仪器置在塔位桩,对准另一塔位桩,采用视距法测量,记录仪器高,测点上下丝切尺差及竖直角,计算水平距离及高差。

②横线路偏移测量:

仪器置在塔位桩,对准后视塔位桩,采用正倒镜分中法,将其仪器一侧线路延长确定测量方向,量塔塔桩与方向线的最近距离。

③线路转角测量:

仪器置在转角塔塔位桩,对准相邻两侧塔位桩,正倒镜测水平角取平均值,计算线路转角,并确定转角方向,也可采用方向法复测,即仪器对准一侧塔位桩,望远镜反转180°,对准另一侧塔位桩测其转角,正倒镜取平均值。

(5).线路复测要求

①施工前必须对线路进行全面复测。

复测内容包括档距、转角方向、度数、杆塔桩位标高、交叉跨越点标高及邻近杆塔桩位距离。

②按各自的施工范围进行复测,当施工范围以直线杆塔划分时,须复测至耐张转角杆塔桩位。

③复测值超出允许值,必须重测。

两次超出允许值,应查明原因,报项目经理部请设计解决。

④复测线路时若发现走廊内新的建筑物,施工发现地下管道、古物及地貌变化大的地点,应及时通报设计单位妥善处理。

⑤对于丢失的塔位桩,在复测线路时予以恢复,恢复后的偏差须符合第⑶条规定。

1).直线塔位桩恢复:

采取正倒镜分中法,确定线路延长方向并钉桩,用视距法或量尺法确定塔位置并钉桩。

2).转角塔位桩恢复:

采取正倒镜分中法,确定线路延长方向,可用两台仪器使其线路延长线相交并钉桩;亦可先延长一侧线路方向。

在塔位附近钉辅助桩拉老弦,仪器移于另一侧,以同样方法将线路延长,在与老弦交点处钉桩。

⑥填写线路复测记录,上报项目部质检部门。

3.4、铁塔基础分坑

(1).转角塔预偏

转角塔(包括直线转角塔)和终端塔基础需有预偏,在架线后应不向受力侧倾斜,为此内角侧或背离构架侧基础顶面应较受拔基础顶面高,其差值见表3-5。

基础四个腿基础顶面预偏值应按《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中第5.1.5条的要求抹成斜平面,做法如图3-1/2所示:

基础预偏值表表3-5

转角度数α

Δh值(mm)

备注

0º<α≤5º

1.5B/1000~3B/1000

B为基础根开

5º<α≤30º

4B/1000

30º<α≤60º

7B/1000

60º<α≤90º

8B/1000

终端塔

9B/1000

基础顶斜平面

 

保留测量中心桩

注:

b1、b2为基础主柱露出设计基面高度值

 

图3-1等高腿基础预偏示意

(2).基础埋深:

基础埋深要符合设计要求,避免负误差,一般土壤基坑超深部分铺石灌浆处理。

(3).各塔腿的设计施工基面及主柱高出基面值是按塔基地形图确定的,若主柱外露值与实际有出入,通知项目经理部与设计联系。

(4).施工基面:

基础的设计施工基面是用来计算基础埋深的起算面,基面数值以相对塔位测量中心桩的高差值来确定。

比中心桩高为正值,反之为负值。

施工时,在保证塔腿能露出地面的前提下,应不降基或少降基,在原地面直接开挖基坑,保留原地形和植被。

尽量保留中心桩或根据塔位中心桩的位置定出作为施工及质量检查的辅助桩。

基础设计施工基面值的含义如下图:

①等高塔腿的基础施工基面与中心桩高差值为0.0时,基础施工基面如图3-3/4:

基础设计施工基面

 

B

A

注:

A、B基础施工基面:

0.0米,a为基础主柱露出施工基面的高度。

图3-3平地情况

B

 

②等高塔腿的基础施工基面与中心桩高差值为+值时,基础施工基面如图3-5/6:

h

 

A基础设计施工基面

 

③等高塔腿的基础施工基面与中心桩高差值为-值时,基础施工基面如图3-7:

设计施工基面

保留测量中心桩

注:

b1、b2为基础主柱露出设计基面高度值

(不开挖)

h

a

埋深

B

注:

b1、b2为基础主柱露出设计基面高度值

A

注:

b1、b2为基础主柱露出设计基面高度值

注:

A、B基础施工基面:

-h米,a为基础主柱露出施工基面的高度。

图3-7山脊或面包形山顶情况

④本工程铁塔基础根开值均按全根开值标注,如图3-10:

图3-10基础根开示意

 

(5).基础边坡

如果塔位附近存在冲沟、崩塌等水土流失现象,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确定是否增砌挡土墙、护坡或排水沟,山地基础开挖后,如果基底有孤石要清除,留出的孔洞要用砂石灌浆回填,塔基上方如有危及铁塔安全的孤石要清除。

清除孤石后,如果边坡保护不满足要求时应砌筑挡土墙和护坡,挡土墙要建于原装土上。

对于山区丘陵塔位,当基础地板边缘到施工基面边坡的水平距离不满足:

2.0米(桩基础)、(0.4H+1.0)米时(H为基础埋深),需砌挡土墙以保证足够的上拔土体。

在基础分坑之前应对施工基面进行检查,在开施工基面过程中亦应进行施工基面检查,虽未开到设计标高,但外边坡已达到设计规定,应与设计商谈可否减少施工基面。

虽开到设计施工基面,但外边坡未达到设计规定,与设计商谈后确定后再进行分坑。

(6).坑口尺寸的确定:

坑口尺寸依据底盘宽度,操作裕度、坑深、土质情况及施工方法确定。

现场浇筑基础操作裕度不应小于0.3m;采用档土板挖坑的操作裕度不应小于0.6m。

在挖坑过程中依据土质及坑深放边坡,边坡系数见表3-6。

      土质坑壁坡度系数表3-6

土质

砂、土、砾石、泥土

砂质粘土

粘土、黄土

坚土

边坡系数

(宽:

深)

0.75:

1

0.5:

1

0.3:

1

0.15:

1

坑口尺寸根据下列公式确定

式中:

——坑口尺寸,m;

——底盘宽度,拉线盘长宽,m;

——坡度系数;

图3-11正方形基础分坑

——坑深,m。

(7).正方形基础分坑:

如图3-11所示。

仪器置在塔位桩或位移桩,对准辅助桩,转角

,以坑口两角与仪器的水平距离钉出两点,量尺对准该两点,以坑口尺寸勾画正方形。

地脚螺栓式基础以基础根开分坑。

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坑角与塔位桩(位移桩)距离,m;

――基础(底盘)根开及坑口宽度,m。

3.5、基础的施工

(1).挖基础坑一般要求

①在挖坑过程中应采取防止塌坍措施,以保证人身安全,坑底呈正方形或长方形,并留适量操作裕度,以便基础支模和预制基础安装,操作裕度应符合6.7规定。

土质坚硬可以坑壁代替模板使用,不留操作裕度。

无防塌坍措施挖坑时,根据土质、水位情况需放边坡,边坡系数见表5-2。

②为避免水土流失及减少开方量,在保证塔腿能露出地面的前提下,山丘塔位应尽量不降基或减少降基,在原天然地面直接开挖基坑,将主柱加高部分深埋,尽量保留原地形和自然植被,若发现实际地形与基础主柱外露值不合适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处理。

③基础施工顺序应遵循先下坡侧后上坡侧(山坡上),先深后浅(平地上)的原则。

余土不得堆放在塔位的下坡侧,尽量堆放在塔位附近两侧。

在施工过程中,应保留中心桩,以备检查、核对各基础的降基值等有关数据。

④基础施工时,必须复核塔位地质与本工程提供的地质勘测报告是否相符,尤其是移动过的塔位,如发现实际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及时通知设计代表和地质工代处理。

⑤基础开挖后,基底如有孤石要清除,留出的孔洞用砂石灌浆回填,塔位上方危及铁塔安全的孤石要清除。

塔位范围表面的孤石清除后造成基础施工基面降低,立即通知设计处理。

⑥在城市、乡镇,对位于道路边、绿化带、河涌边的塔位,施工时应将四个基坑试开挖,当确认基础底下没有各种管道及其它构筑物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2).挖孔桩基础施工要求

①挖孔桩基础施工时必须设置护壁,护壁混凝土强度等级与坑身相同。

②为了保证基坑的垂直度,每挖掘0.5米,在坑中心吊一垂球校核中心位置及垂直度一次。

③挖出的土石方应及时运离坑口,不得堆放在坑口四周1.5米范围内。

基坑地质为风化岩石时必须采用风镐机械开凿,提升装置应有足够的安全系数,并配置自动卡紧保险装置。

④施工时,孔口应有人监护,孔内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并系好安全带,井下设半边安全钢筋网,井内设特别可靠的救生软梯。

⑤挖孔桩基坑过程中如发现土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或坑壁有塌方先兆时应暂停挖掘,报告工地技术负责人研究处理。

⑥本工程挖孔桩基础主柱升高不同,根据现有山坡地面使用,以减少土石方开挖量,但柱顶部标高须在同一平面,以免影响铁塔安装。

(3).稻田、河网等地带挖坑

①稻田、河网等地带挖坑需采取围堰排水措施,昼夜排除坑内积水,宜采用档土板挖坑法。

②稻田挖坑需与产权单位或产权人取得联系,尽量减少损失。

③稻田挖坑应设排水管道,不得将泥水排入稻田。

④基础回填夯实之后,应将多余土清除干净,河网地带堆土位置应符合防洪要求。

⑤稻田、河网等地带基础施工时,由于地基承载力较低,基坑开挖应采用对基底扰动尽可能小的施工方法,如倒挖法等,有的地质条件较差时还要在基础地板下打松木桩,松木桩规格:

桩长为5000mm,桩径为120mm(小头);基坑成型后应及时铺设垫层,垫层打完达到一定强度(一般240小时)后方可进行上部基础的施工。

(4).坑深检查

①坑深检查依据:

1)铁塔基础坑的坑深,以设计的施工基面为准,进行坑深检查;

②坑深允许偏差

1)杆塔基础坑深允许偏差为+100mm,—50mm,坑底应平整,同基基础坑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按最深一坑操平。

2)岩石基础桩基础坑深不应小于设计深度。

3)岩石基础孔径允许偏差+20,—0mm。

③坑深超差处理

1)铁塔现浇基础坑:

超深部分应铺石灌浆处理。

2)坑深与设计偏差值在+100~+300mm时,具超深部分应采用填土或砂、石夯实处理;每层不宜超过100mm,当不能以填土或砂、石夯实处理时,其超深部分按设计要求处理,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按铺石灌浆处理,当坑深超过规定值在+300mm以上时,其超深部分铺石灌浆处理。

(5).回填土及基础防护

①回填土时应先排出坑内积水,石坑回填应以石子与土按3:

1掺合后回填夯实。

1)对适于夯实的土质,每回填300mm厚度夯实一次,夯实程度应达到原状土密实度的70%及以上。

2)对不宜夯实的水饱和粘性土,回填时可不实,但应分层填实,其回填土的密实度亦应达到原状土的70%及以上。

3)对于其他不宜夯实的大孔粘土、砂、淤泥、冻土等,在工期允许的情况下可采取二次回填,但架线时其回填密实程度应达到原状土的70%及以上。

4)对于山地基础回填土应分层夯实,每填入300mm夯实一次,石坑应掺土回填,石与土的比例可按3:

1,树根杂草必须清除,特别是紧线作业的受力塔,以确保施工、运行安全。

②基础防护

在山坡的塔位,必须在上坡侧按实际地形挖排水沟防洪。

基础边坡保护范围R:

当H≤3m时,R≥0.5H+B/2+1.0m;当H>3m时,R≥0.25H+B/2+1.0m,当基础边坡保护范围R不满足要求时,需砌挡土墙或护坡,见图标构92-01。

当需增加挡土墙或其它措施时应会同建设、运行、监理、设计单位到现场确定。

挡土墙、排水沟的设置参见图3-12/13。

L:

基础底板之间距离

 

图3-12挡土墙示意图

 

3.6、钢筋制作和安装及其支模

(1).钢筋的制作

①钢筋调直,钢筋在使用之前应进行调直处理,采用冷拉法调时,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②钢筋加工后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图纸,钢筋的保护层应符合要求。

③钢筋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2).钢筋作90°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3).钢筋箍筋制弯,作90°弯折与钢筋弯折相同,作135°弯折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钢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

4).地脚螺栓箍筋制弯,弯弧内直径除符合2)、3)两规定外,且不小于地脚螺栓直径。

5).钢筋加工偏差应符合表3-7之规定。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mm)表3-7

项目

允许偏差

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起弯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箍筋内净尺寸

±5

④钢筋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⑤钢筋焊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2).焊接接头连接的区段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且不小于500mm;

3).同一连接区段内,钢筋的接头率不应大于50%;

4).搭接双面焊的焊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⑥钢筋绑扎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搭接长度,C20级混凝土,HPB235级钢筋不应小于35倍钢筋直径,HPB355级钢筋不应小于45倍钢筋直径。

2).钢筋弯钩,HPB235级钢筋末端应做弯钩,HPB355级钢筋末端可不做弯钩。

3).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4).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按区段的长度为搭接长度的1.3倍,梁或板的接头率不宜大于25%;立柱的接头率不宜大于50%。

5).同一构件内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的横向净间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6).在钢筋搭按范围长度范围内应配量箍筋。

箍筋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0.25倍;箍筋间距不应大于钢筋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道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

⑦钢筋保护层

1).底盘钢筋保护层可在下层钢筋上绑扎混凝土垫块或石子支撑,垫块强度不应小于混凝土强度,钢筋两端保护层应均匀。

2).台阶及立柱钢筋保护层可在钢筋上绑扎混凝土垫块或设置导向板条导管。

(2).钢筋安装及其支模

①钢筋绑扎及基础支模之前,必须对坑底进行操平找正,坑深符合要求,基础方位、振开尺准确无误,并经于质检员及监理人员检查验收,岩石基础坑还需经设计人员检验。

②钢筋绑扎成形应牢固,上下层钢筋支撑牢靠。

钢筋安装后的允许偏差不应大于表3-8规定。

         钢筋安装后的允许偏差表3-8

项目

项目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绑扎钢筋网

长宽

±10

绑扎钢筋,横向钢筋间距

±20

网眼尺寸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