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编辑学复习重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37412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视编辑学复习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电视编辑学复习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电视编辑学复习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电视编辑学复习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电视编辑学复习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视编辑学复习重点.docx

《电视编辑学复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编辑学复习重点.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视编辑学复习重点.docx

电视编辑学复习重点

一、编辑概念的历史演变

编辑概念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大体包括:

古代编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近现代职业编辑的出现——天才编辑时期——现代市场条件下的编辑内涵。

1、古代编辑概念的演变

正式有编辑工作,则从刘向父子开始。

“编辑”这个词,在我国最早见于《南史·刘苞传》。

3、天才编辑时期

a外国,20世纪以后,一批真正理解新闻传播理念的伟大编辑出现,如美国《纽约时报》编辑范·安达、珀金斯、康金斯。

泰坦尼克号报道,

日俄战争的报道

b中国的天才编辑:

邹韬奋、张季鸾。

张季鸾(1888——1941):

被周恩来誉为“文坛巨擘bo,报界宗师”,先后担任《大共和日报》编译、《民信日报》总编辑、《中华新报》总编辑兼《大公报》的总编辑兼副经理。

在具体的办报活动中,张季鸾始终坚持对时局进行公正、客观的报道和评论。

例:

1930年早春,蒋介石连续3次围剿红军,《大公报》在追踪报道中,不乏肯定红军的文章,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要求各个报刊一律称共产党为“共匪”,只有《大公报》从未服从这个命令。

1935年,在国民党一片“剿匪”声中,《大公报》就发表了范长江采访延安的稿子,报道了陕北的真相。

不仅如此,《大公报》还派曹谷冰踏上去苏联采访的远途,曹谷冰也就成了中苏恢复外交前后第一位连续报道苏联建设成就的中国记者。

张季鸾在主持《大公报》笔政后,提出著名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四不主义办报方针。

在办报实践中始终坚持“不偏不倚”、客观公正的立场,因此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1941年5月15日,《大公报》获得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奖章这一世界性荣誉。

邹韬奋,曾用名李晋卿,韬奋是他后来主编《生活》周刊时所用的笔名。

1926年10月,出任《生活》主编,注重短小精悍的评论和有价值有趣味的资料。

邹韬奋在办刊时注重联系群众。

他仔细阅读、答复读者来信,反馈读者信息。

由于《生活》周刊文字朴实、亲切自然、贴近生活,又敢于面对现实、伸张正义,成为群众倾诉衷肠的热心伙伴,很快,它就赢得了广大读者的信任和热爱。

在邹韬奋主持该刊的7年里,《生活》周刊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刊物,一跃发展成为“风行海内外,深入穷乡僻壤的有广大影响的刊物”;发行量最高达到15.5万份,“创造了当时期刊发行的新纪录”。

二、新闻编辑工作及其重要意义有三:

第一,是对报纸及其新闻传播活动的总设计。

任何媒体的创办都有鲜明的目的。

媒体的设计可分为不同的层次:

(1)战略设计:

宏观、长远的设计,比如编辑方针的设计。

(2)战术设计往往是中观的设计:

较长时期、较大范围的报道设计。

如:

邓小平去世、香港回归、汶川大地震、2008年北京奥运会报道。

(3)战役设计指微观的设计。

第二,是对大量新闻稿件的再创作。

新闻编辑对各类作品的再创作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对单篇稿件进行“加工和强化”。

《实用新闻报纸编辑实务》8—9页1995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头条:

《一位母亲强烈呼吁扫黄打非不可手软》

其次对多篇稿件进行组合和搭配。

北约轰炸南联盟大使馆的报道。

第三是对报社内外各项业务的集大成。

三、当代新闻编辑工作(没有)

1、当代新闻编辑的工作环境

社会环境——复杂多变

市场环境——压力巨大

技术环境——日新月异

现代市场条件下的编辑内涵

编辑角色开始出现分工,分为:

策划编辑、文字编辑、组版编辑。

美国出版经纪人柯蒂斯:

“今天的编辑与老一辈编辑不同的是,他们必须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既要精通书籍制作、行销、谈判、促销、广告、新闻发布等等,还必须有绝佳的编辑技巧。

国内也有学者指出,现在的编辑们不得不参与出版的全过程,“从创意开始,到市场调查,提出适应市场需要的选题,确定读者群,物色、组织作者,从书稿的文字加工,装帧设计,到制定宣传、促销计划,协助发行,各个环节编辑都得参与。

”(王雅红:

《也谈“策划编辑与编辑策划”》)

四、什么是新闻报道策划

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编辑通过对新闻资源的开发与配置,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的创造性活动。

新闻报道策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选题决策、报道方案设计、在报道实施过程中接受反馈并修正设计方案。

五、新闻报道策划的主要类型

A、根据报道客体的发生状态划分——可预见性策划、非可预见性策划

B、根据报道策划的运行时态划分——周期性策划、非周期性策划

C、根据报道策划的运行方式划分——独立型策划、非独立型策划

A、可预见性的报道策划:

对能够提前获知的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的报道策划

B、非可预见性的报道策划:

对无法预见的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策划

C、周期性的报道策划:

报社新闻采编部门的一种常规性的报道策划,运行时间具有周期性特点

D、非周期性的报道策划:

报社新闻采编部门根据报道需要临时进行的报道策划

E、独立型的报道策划:

独立运行的、与其他活动无关的新闻报道策划

F、非独立型的报道策划:

与其他策划活动(主要为公益性活动)相关联和连接的新闻报道策划

三、新闻报道策划的选题决策

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

读者对新闻信息的需求

媒介进行报道的条件

四、新闻报道的方案设计

报道的范围与重点

报道的规模与进程

发稿计划

报道方式

报道的组织结构与流程管理

A、新闻报道的范围与重点

新闻报道范围——全部报道客体的组合,规定了报道面、报道对象。

新闻报道重点——报道客体中最重要内容和思想。

B、新闻报道的规模与进程

报道规模——报道的时间、空间与人力三方面因素组合的概念

报道进程——报道全过程中对时段的分割与安排

C、发稿计划

报道进程中各阶段刊出新闻稿件的统筹规划,包括确定稿件的选题、内容、体裁、篇幅、作者、版面位置、刊出时间等。

D、新闻报道的主要方式

集中式:

短期内组织大规模、多篇幅的稿件集中于一定的版面,形成较大声势,具有强烈、醒目的效果

系列式:

着重于组织报道事物各个侧面的稿件,集不同角度的报道为一体,达成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具有启迪性

连续式:

紧跟事件或问题的发展变化进行追踪,连续发出报道,反映其全过程,取得及时、深入、扣人心弦的报道效果,中国渔船日本被扣事件。

组合式——同一主题:

集中一组稿件反映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同类情况,或同一主题、不同门类的情况,形成较大的报道规模。

受众参与式:

吸引受众参与新闻报道活动,受众的活动与意见构成报道的主要内容之一,《羊城晚报》惠州出现蜱虫咬人事件的报道。

媒介介入式——公益活动:

新闻记者参与报道客体(一般是社会公益性活动),成为其中的重要角色。

《齐鲁晚报》与齐鲁文化研究院共同主办的“齐鲁文化新地标”评选。

媒介联动式:

与其他新闻媒介共同进行同一主题的报道,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扩大传播效果

E、报道的组织结构和流程管理

组织结构——根据报道的内容和进程安排组织采编力量,成立的临时性机构

原则:

人才优势互补、能够团结合作

采编流程管理——根据报道的时效需要、内容特点等安排工作流程,加强采编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

原则——明确岗位责任、简化稿件流程、有效进行监督、实施奖惩措施

五、新闻报道的实施与调控

新闻报道的实施是对新闻报道方案的执行

新闻报道的调控指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不断接受信息反馈,并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修正原先的方案,确保新闻传播活动取得理想的效果

接受信息反馈——报道者的信息反馈、报道对象的信息反馈、有关部门与主管单位的信息反馈、受众的信息反馈

方案的修正——修正报道思路、调整报道内容、调整报道规模、改变报道方式、调整报道力量与报道运行机制

第三章新闻稿件选择

一、为何要选择新闻稿件

1、遵循与体现新闻媒体的编辑方针

2、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

3、合乎新闻媒体的容量要求

二、新闻稿件的选择程序

1、初选(粗选)——各部门编辑执行

2、复选(精选)——版面主编执行

3、定选——总编辑、编委会执行

三、新闻价值判断(结合例子)

及时——稿件发表的时间与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越靠近,新闻价值越大

新意——新意就是新闻内容要给受众以新鲜感。

应该尽量提供受众未知而欲知的内容。

稿件所包含的信息量越大,新闻价值越大。

一篇新闻稿中,受众获得感兴趣的内容越多,其新闻价值就越大。

重要——新闻报道的事件或人物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越大,新闻价值越大。

判断反响大小依据是新闻报道的事件或人物与受众(媒介受众)的关联程度。

接近——指新闻报道的内容与受众的接近性。

新闻报道的事件或人物在地理上与受众越靠近,新闻价值越大。

新闻报道的内容越能在心理上激发受众的兴趣,新闻价值越大

显著——新闻中的人物、地点、事件越著名,新闻价值越大,越能在社会上引起轰动

四、社会效果分析(结合例子)

1、结合新闻发布的时机与社会背景,针对媒体的基本受众群进行分析,要认真分析受众心理。

2、用全面的、辩证的眼光看问题

3、对稿件内容的合理、合法性进行分析。

煽动、造谣、诽谤、侮辱、泄密侵犯隐私权的内容不能传播。

禁止刊登的内容——煽动、诽谤、侮辱、泄密、造谣、教唆、传播淫秽、侵犯隐私权

四、媒介适宜性分析

1、根据同题报道差异化原则进行稿件分析

2、根据媒介的受众定位与功能定位,分析稿件媒介适宜性。

3、根据报道总量、报道面进行的“平衡”

五、新闻稿件的充分利用(没有)

A、充分发挥稿件的各种用途

B、慎重、及时处理稿件

C、重视作者的附稿信

D、尽快通知作者处理结果

E、注意发现人才、建立作者队伍

第四章修改稿件

修改新闻稿件与修改其他稿件的差异

A、对象差异:

新闻稿以报道新闻事实为主

B、目标差异:

新闻稿更强调正确引导舆论

C、条件差异:

新闻稿的修改有较强的时间限制

一、事实的订正

新闻稿件报道新闻事实的基本要求——真实、准确、科学、清楚、统一

真实——新闻报道中所涉及的现实方面的各种材料,必须完全符合事实的本来面貌

违背真实性原则的表现:

虚构、添加、拼凑、夸张、偏颇、孤证、回避、幻影、假象、导演

编辑应防止三种造假——被采访对象造假、记者造假、转载对象造假

准确——构成事实成分的名称、时间、地点、数字、引语等都必须准确无误

科学——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事实,文字表述须符合科学

清楚——关于事实的表述须让读者一看就明白,不留有疑问

事实表述不清的主要原因——名称过于简单、缺少新闻要素、缺少必要的背景、缺少必要的细节、缺少必要的解释

统一——新闻事实的表述方式要与全国规定的或通用的方式相一致

在一篇或一组稿件中,关于事实的表述相一致

发现和订正事实差错的方法

1、分析法:

通过对稿件所叙述的事实和叙述方法、写作条件等的逻辑分析,发现破绽和疑点

A、内容分析——是否前后矛盾?

是否不合情理?

是否非常奇巧?

是否含糊其辞?

B信息来源分析——信息的出处是否权威、可靠?

作者的身份与稿件内容是否相对应?

C、写作时间分析——事实发生时间与稿件写作时间是否相对应?

2、核对法:

依据有关资料发现和纠正稿件中的事实差错

核对法所依据的资料应该是——权威性的资料、直接的资料、最新的资料

调查法:

通过直接的、现场的观察和了解发现和纠正稿件中的事实差错

调查法采用的主要方式——派人实地调查、电话了解、信函了解

二、观点的修正

观点修正的原则——新闻报道的立场、观点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

A、以全面的观点看问题,防止片面性

B、不纯客观主义地报道消极内容,注意社会影响

C、正面内容的宣传报道要防止负面影响

D、注意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机密

三、辞章的修饰

辞章修饰的基本方法——

1、校正

2、压缩

3、增补

4、改写

5、分篇

6、综合

1、校正:

改正稿件中不正确的写法,包括稿件中的事实、思想、语法、修辞、逻辑等各个方面

(1)、替代法——以正确的内容和叙述代替不正确的内容和叙述

(2)、删节法——删除稿件中有差错的部分

(3)、加按语法——不改动稿件中的错误,而以加按语指出其中的差错

压缩的主要方法——

1、对新闻材料按与主题关系紧密度排队和取舍,以突出主题

2、对新闻内容多重点并列的稿件保留骨架,摘取精华

3、保留的材料一以当十、避免雷同

4、删字、删句、删段、删意相结合

增补:

补充原稿需要交待而又遗缺的内容

1、增补资料:

介绍新闻中的人物、事件、地点的历史、背景和知识

2、回叙:

连续报道中对已发表的报道内容的简要复述

3、增补新闻事实:

请记者或作者对稿件中遗漏的新闻要素进行增补,或对过于简单的内容加以补充和解释

改写:

对问题较多的稿件重新写作

改写的主要方法——1、改写导语2、改变角度3、改变结构4、改变体裁

5、分篇——

将一篇稿件经过必要的改写分成几篇稿件发表

6、综合——

将几篇稿件合成一篇统一的稿件

*同一主题、不同地区或方面情况的综合

*同一事件的连续报道的综合

第五章新闻标题

1、什么是新闻标题?

新闻标题是用以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用大于正文的字号刊于新闻之前

一、新闻标题的功能

1、对报纸上的新闻进行划分与组织

*类题——在新闻标题出现之前曾有的一种题,是若干条新闻稿件共有的题目,如:

宫门抄、上林春色、皖公山色……

2、揭示新闻内容

19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报纸上出现的一行题,被认为是标题的“雏型”,标题由此开始能够揭示新闻的内容

刘提督阵亡

——1870年3月24日《上海新报》

3、评价新闻内容

20世纪初期我国报纸开始采用多行题,标题不仅揭示新闻内容,还能够评价新闻内容,这类标题后来成为现代标题的主要形式

4、吸引读者阅读

标题以新鲜重要的内容、生动优美的形式、幽默风趣的语言等吸引读者阅读正文

5、美化版面并表现报纸的风格

标题是版面的“眼睛”

标题的结构、语言、字体字号等能够美化版面,并表现报纸的风格特色

二、新闻标题的种类

多篇新闻共有的题——大标题

引题(肩题、眉题)

单篇新闻的标题主题

副题(子题)

提要题

小标题(分题)

大标题——多条新闻共有的标题,用以概括这些新闻的共同主题

可以对新闻事实加以揭示,也可以提出观点、发出号召

主题——标题中最主要的部分,用以说明新闻中最重要或最引人注意的事实和思想。

在整个标题中所用字号最大,居于最显著的位置。

引题——位于主题之前、用以引导主题的辅题

又称肩题或眉题,字号小于主题

副题——位于主题之后、对主题作出补充和解释的辅题

又称子题,字号小于主题、引题

提要题——传统意义的提要题指在重要的长新闻的主题之下,所加的“内容提要”式的长副题,较详细地概括新闻最主要的内容

近年来提要题有新的发展,内容、形式和位置都可有所变化

小标题——又称分题、插题,通常用于篇幅较长的稿件,具有长文短化、方便读者选择阅读的作用

在不影响内容表达的前提下,小标题的结构、字数应相近,所辖文字长短也相

实题——新闻标题中叙述事实的部分,着重表现具体的人物、动作和事件等

虚题——新闻标题中发表议论的部分,着重说明原则、道理、愿望等

注意:

虚题必须依附实题而存在

新闻标题的结构

单一型的结构——只有主题,没有辅题。

一行题居多,也可两行、三行,字号无区别

单一型的标题结构分析1、单一型的消息标题必须是实题

2、单一型的标题意义必须完整

新闻标题的结构复合型的结构——既有主题,又有辅题。

均为多行题,主辅题字号有大小之分

复合型的标题结构分析

1、引题如何引出主题?

2、副题如何补充、解释主题?

3、复合型的标题要注意防止的问题

引题引出主题的方式

1、以交代和说明相关的背景、意义、目的、原因、气氛、性状等引出主题

2、以直接叙述主干事实的起始部分引出主题,使长主题短化

注意:

使长主题短化的引题是标题不可去除的重要部分

3、以提出疑问或发表议论引出主题

副题补充与解释主题的方式

1、补充主题中未交代的事实:

与主题同一事实的不同方面,与主题事实相关的另类事实

2、补充交代主题所述的事实产生的结果或影响

3、印证主题的观点或回答主题的提问

4、解释主题中概括的事实或描述的细节

复合型的标题要注意防止的问题

1、主题与辅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正确

2、标题的虚实结合不恰当

应遵循的原则:

复合型标题可全部由实题组成,但不可以全部由虚题组成

主题的虚实根据报道意图决定

3、标题的分行不合理,致使读者产生误解

4、各行标题语意连接与转换不连贯

四、新闻标题的制作

从操作层面上看,新闻标题的制作可分四步——

一、从新闻中选择列入标题的内容

如何从新闻中选择列入标题的内容

1、选择新闻中最新鲜、最重要的内容

2、选择最有特点的事实和观点

标题中的事实与观点必须与正文中的内容本质上相一致

二、确定标题的立场态度和感情色彩

1、用事实说话——通过选择事实表达立场和感情

2、选择恰当的角度——作题的立足点可以传递情感

3、选择恰当的字词——语言要能够准确地传情达意

4、掌握分寸——表达感情色彩应与报纸的性质和特点相称

三、确定标题的结构与表现手法

1、根据稿件的重要性与稿件的篇幅长短决定标题结构,一般情况下重要稿件、长稿件用复合型标题、长题

2、根据编发新闻的意图决定标题的结构,如揭示事实的同时强调舆论引导,通常需作复合型标题

3、根据报纸标题的一贯风格制作标题,以保证报纸形象的相对稳定性

4、根据当日版面编排的需要决定标题的结构,使标题符合集纳稿件和表现编辑思想的要求

四、锤炼标题的文字

1、压缩与概括标题的内容

2、删除可有可无的字词

3、改变叙述方式

4、适当使用约定俗成的简称

第六章版面设计

1、什么是版面?

版面是各类稿件在报纸上编排布局的整体产物,是读者第一接触的对象

2、报纸版面的功能

A、导读功能:

方便与引导读者阅读广义:

版面结构合理,标题、文字、图片、色彩、线条等运用恰当,方便读者选择和阅读

狭义:

第一版开辟的导读窗口方便与引导读者阅读

B、导向功能:

以特殊的版面语言表现立场、态度和感情

C、标志功能;展示报纸的特色和个性,使其与同类媒介相区别

版面术语介绍

1、“印张”与“开”——“印张”是计算出版物篇幅的单位,全张平板纸横裁为二,称为“对开”,对开报就是占全张纸的一半,如《人民日报》。

每张对开纸为一“印张”。

对开纸再一分为二,就是“四开”,如《新民晚报》

对开报:

占1/2大小,每版约39×55cm

四开报:

占1/4大小,每版约27.5×39cm

平板新闻纸幅面尺寸规格有6种,报社常用的为787×1092毫米。

卷筒纸的宽度也为787毫米

2、版序——版面排列的先后次序

第一种:

多张叠在一起,第一张正面为第一版和最后一版,背面为第二版和倒数第二版

第二种:

分张依次叠放,第一张为一至四版,第二张为五至八版

第三种:

分若干版组,每一组由多张叠在一起

版序的意义:

第一种与第二种版序为自然版序

第三种多版组的版序打破了自然版序,出现多个头版(首页),有利于报纸的内容分割,方便读者选择阅读

3、版心——除去周围留的空白,一块版面上真正容纳文字与图片的区域

对开报版心面积:

35cm×49cm

4、基本栏——横排报纸的版心纵向等分为若干栏,称基本栏教材418页。

我国多数对开报纸分八个基本栏,每栏可刊登新五号(小五号)字13个

5、报头——报纸第一版刊登报名与其他内容的区域,多数在第一版左上角,四开报多数在第一版上方通栏排列

报头内容:

报名、出版日期、出版单位、刊号等

6、报眼——又称报耳,指横排报纸报头右边的版面

报眼内容:

可刊登新闻、广告,也可与其他部分相连使用

7、报线——版心的边线,分“天线”(又称“眉线”)、“地线”

教材419页。

8、报眉——眉线上方所印的文字,一般刊登该版名称、版序、出版日期、版面内容标识等

9、中缝——一张报纸相邻两块版之间的空隙,可空,也可刊登广告、转文等

10、头条——横排报纸左上方、竖排报纸右上方的位置,通常用来刊登最重要的稿件

双头条——在报眼或版面右下方刊登一条与头条同样重要的稿件

倒头条——版面右下方与头条同等规格处理的重要稿件

小头条、假头条、头条前——处于版面重要位置,但实际并非头条的稿件。

一般位于真正的头条之上、之左,标题小于头条,涉及重要人物、机构、活动,但无实质性的重要内容

11、通版——打通报纸上相邻的两个版而形成的版。

通版的面积包括这两个版和两版间的中缝,一般用于报道重大事件

二、版面语言

版面语言指版面特有的表现手段,版面语言的基本形式包括:

版面空间、编排手段和版面的布局结构

1、版面空间版面所提供的表现编排思想和内容的空间

版面空间包含的主要因素是:

区域、面积、距离、形状

1、区域

区域指不同的版或一块版上不同的区

不同的版和同一版上不同的区具有不同的强势

强势:

版面具有的吸引读者注意的特性

区分版面空间不同区域的强势的是版序和区序

版序强势的运用:

第一版重要于其他版,版组的首页重要于其他版

充分运用要闻版或首页的位置:

长稿转版、一版出题、出提要、出导读等

区序强势的运用——一个版可分为若干个区,通常左区重要于右区,上区重要于下区

面积

面积是构成强势的另一因素,面积越大,视觉刺激越大

大面积的标题、图片具有引人注意的强势

3、距离

距离能够表现稿件之间的相互联系

内容相关的稿件放在一起,能加深给读者的印象,教材424页

形状

稿件在版面上呈四边形与多边形两种外形,四边形比多边形更具强势

形状相同的稿件放在一起,形成统一的视觉形象,有助于表现稿件内容的相关性

编排手段

安排稿件所采用的物质手段,是版面语言的一种基本形式

编排手段包括:

字符、图像、线条、色彩

1、字符

字符是报纸传递信息的主要符号

在版面编排中,字符的变化主要看字体与字号

字体——字的外形,电子排版中,字体按形状分,有正方体、长体和扁体三种。

按笔划特点分,有报宋、黑体、楷体等20多种

字号——字的大小,常以“磅”(point)、“号”计算,电子排版使用的字号最小为七号字,最大96磅,可在基准字基础上放大或缩小1磅=0.35毫米新五号字=9磅

字体字号的意义——

强势不同:

大字比小字更有强势,同一字号中笔画粗的比细的更有强势

风格特点不同:

黑体字庄重、楷体字活泼、宋体字秀气……

2、图像

通过摄影或绘画所显示的形象,包括照片、绘画、图表、有美术装饰的题头、栏头、版头、报花等

图像比文字更具有强势

3、线条,分水线与花线两类

水线有正线(细线)、反线(粗线)、正反线、双正线、双反线、曲线、点线

花线是有花纹图案的线条,教材428页

线条的作用:

1、强势作用:

围框、三面勾线、两面勾线、加平行线等,强势依次减弱

2、区分作用:

隔开稿件

3、结合作用:

稿件围在一起,体现相关性

4、表情作用:

曲线活泼、反线深沉

5、美化作用:

造型美

色彩:

色彩的强势作用在彩色报纸时代最突出

色彩可为版面确定基本色调,塑造版面风格

空白也是色彩,版面留白很重要,教材428页。

3、版面布局结构

版面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的形式,是版面保持整体的依据

版面布局包括:

稿件的布局结构、题与文的布局结构

1、稿件的布局结构

排列——稿件以四边形排放在版面上

穿插——稿件以多边形相互交错结合在一起

2、题与文的布局结构

A、排文的基本形式

按基本栏排

变栏——并栏(长栏),基本栏整倍合并,如2作1、3作1

破栏,将若干栏合并后再进行等分,如3作2、5作3

B、题与文的长度关系

题与文等宽

题宽为文的栏宽的整倍数

题宽不是文的栏宽的整倍数

C、标题自身排列的形式

D、标题与正文的位置关系

第七章新闻稿件配置

一、稿件配置的意义

1、有助于充分挖掘新闻信息资源,全面反映报道客体,深化主题。

(单篇新闻报道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