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新区农机停放场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43639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8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沙新区农机停放场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金沙新区农机停放场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金沙新区农机停放场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金沙新区农机停放场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金沙新区农机停放场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沙新区农机停放场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金沙新区农机停放场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沙新区农机停放场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沙新区农机停放场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金沙新区农机停放场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金沙新区农机停放场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概述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项目名称:

金沙新区农机停放场工程

项目建设单位:

项目性质:

新建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及法定代表人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工程咨询资格等级:

工程咨询资格发证机关: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

上级主管单位:

电话:

1.3建设地点

位于金沙新区冰雪免烧砖厂东侧,金沙新居西北侧。

1.4建设规模与内容

本工程主要拟对金沙新区农机停放场工程进行建设。

停放场占地面积36260平方米,建筑面积13608平方米,建设大型农机具车库70间,中型农机具车库142间,小型农机具车库400间。

1.5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为999万元(不含征地动迁费用),其中:

工程费用902万元,其他费用(含基本预备费)97万元。

资金来源为政府自筹资金。

1.6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七台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

2.《七台河市城市总体规划》(修2010-2030)

3.七台河市金沙新区路网平面及竖向规划

4、《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8、《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9.七台河市气象局、地震局提供的近年的有关基础资料

10.七台河市环保局针对环保的法规及规定

11.七台河市地形图及工程地质资料

1.7编制原则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制定的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

2、在七台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近远期相结合,合理确定工程的规模,对工程进行合理布局。

3、在材料的选择上,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力求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8报告研究内容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范围是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额定以及建设单位对本项目的设想,着重对项目的背景及必要性进行分析;建设场址及建设条件的考察;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方案进行论证;项目周围环境及周围环境对项目的影响分析;项目实施方案计划及进度进行安排;投资估算、资金来源及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证。

第二章建设条件与项目选址

2.1项目区自然与社会环境

2.1.1区位概况

七台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佳木斯南部,倭肯河中上游。

位于东经130°~131°44′,北纬45°16′~46°37′之间,东与密山、宝清县接壤,西与依兰县相连,南与林口县、鸡东县交界,北与桦南县为邻。

行政区划面积6221平方公里(含农垦森工系统)。

七台河市是一座新兴的以煤炭产业为主导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商贸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全市辖三个区、一个县。

2.1.2自然概况

七台河市东西直径130公里,南北直径84公里。

从东部起到南、西三面环山,中部丘陵,西北部平原。

境内有二十七座高的山岭,均属完达山系余脉,最高山峰勃利县通天二林场李牧营沟的界山,海拔1008米,平原和丘陵地区平均高度都在海拔235米左右。

土壤主要有暗棕壤、白浆土、黑土、草甸土、沼泽土、泥炭土、水稻土等7个土类、16个亚类、30个土种。

以暗棕壤、黑土为主。

境内有倭肯河、挠力河两大水系,大小河流24条,水资源总量11.7亿立方米。

市内共有大中小型水库19座,其中桃山、吉兴河、互助3座水库是省重点水库。

七台河属于“长白山植物亚区”,植物种类近千种。

全市林地面积32.6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8.2%,主要生长着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有柞、桦、椴、松、杨等20多个树种。

煤炭资源富集,煤种齐全,有主焦煤、气煤等10多个品种,炼焦煤占总储量的82%。

煤质优良,具有特低硫、低磷、高发热量、高灰熔点、高硅含量等特点,素有“工业精粉”之美誉,是国家保护性开采的三个稀有煤田之一。

石墨、大理石、黄金、膨润土等30余种矿产资源探明储量可观,品位较高,开采开发潜力巨大。

七台河市地处中纬地带,气候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具有寒暑明显,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短,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

春季干旱少雨:

一般3月末至4月初开始解冻,气温稳定通过0℃。

(表土化冻3厘米)降水少,而蒸发量大,历年平均降水量为32毫米,占全年降水总量的1.5%。

而蒸发量为424毫米,占全年蒸发量的4%,加之春风大,构成了“十春九旱”的气候特点,常有“春雨贵如油”之说,如不抢栽早播,易造成炕种、芽干,达不到一次播种保全苗的目的。

终霜日一般在5月4日至23日。

夏季高温多雨:

气温稳定通过10℃,约在5月9日为夏季开始。

其间平均气温19.2—20.0℃,其中7月为最热的月份,平均气温21—23℃,极端最高气温38.3℃。

降水频繁,一般降水量319—327mm,占全年降水量的50.8%—60%。

洪涝灾害多出现在7-8月内。

夏季高温多雨对粮菜生产极为有利。

秋季秋高气爽:

在10℃终日后一天为秋季,始日在9月26日。

此时暖空气逐渐减弱,受冷空气影响,气温下降,常常是“一场秋雨一场凉、三场白露一场霜”。

9-10月间多在大陆变性高压控制下,雨量少,空气干燥,碧空无云,秋高气爽,降水量一般为115-118mm,占全年降水量的21%-22%。

个别年份冷空气活动频繁,造成秋雨连绵,出现“埋汰秋”。

初霜日一般在9月18日至26日。

往往是秋涝伴随早霜而导致粮食贪青晚熟减产。

冬季寒冷少雪:

由于受西伯利亚强冷高压控制,一般降水16-18mm。

平均气温-15.2℃--17.0℃。

一月为最冷月,平均气温-17.5℃--19℃。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39.2℃,历年平均最大冻层深度170-200cm。

气温:

气温随海拔高度增高而降低,依地形、地貌不同而有差异。

七台河地区年平均气温2.4-3.9℃。

东部低山区比西部丘陵漫岗气温低。

年≥10℃的活动积温平均2408.9℃,东部地区≥10℃的有效活动积温平均1180.9℃。

降水:

因受季风和地形的影响,季节降水很不平衡。

从地理分布上看,东部低山区比西部丘陵漫岗区偏多。

年降水量525-545mm,降水集中在7-9月份,降水量为全年降水量的50%-57%。

日照:

历年平均日照时2467-2568小时,西部偏高,东西日照差为101小时,作物生育期日照时数1717小时,占全年日照总数的45.6%。

全年太阳总辐射量120千卡/平方厘米以上,每亩8亿千卡,作物生育期每亩5.4亿千卡,占全年辐射量的67%。

风向与风速:

春、夏、秋、冬,季风交替,春夏西南风向,秋冬西北风向。

春季大风加速了土壤蒸发,导致十春九旱。

四月份为风速最大月,平均风速5.1m/s,四月份大风次数平均10.2次,夏季大风次数不多,但往往伴同大雨,导致麦麻和部分大田倒伏,影响产量,秋季大风常伴有寒潮发生,造成作物低温冷害。

2.1.3社会经济

近年来,七台河市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龙江强市”为目标,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城市转型”为主线,以建设“东北焦化之都、民营经济富市、农业特产之乡、国家速滑基地、山水园林城市”为发展定位,扎实推进国家循环经济、国家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全国公立医院改革、全省低碳经济和城乡一体化“五个试点市”建设,经济发展步入了总量扩张、结构优化、质量效益同步提升的发展阶段,城乡面貌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经济社会驶上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快车道。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305亿元,增长25.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0亿元,增长39%,增速全省第一。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4亿元,增长43.5%。

全口径财政收入47.5亿元,增长23.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3亿元,增长39%。

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6100万美元,增长38.1%。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现15000元、6955元,增长9.5%、25%。

2.1.4金沙新区概况

金沙新区隶属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系国有大中型农牧场,位于小兴安岭完达山余脉西南麓,东经130°-130°53′,北纬45°53′-46°01′,东与北兴农场隔大金沙河相望,南以倭肯河为界与中心区相连,西同长兴乡接壤,北与桦南森工局毗邻,属第三积温带上限。

地势属低山丘陵地带,平均坡度10度,境内森林茂密,森林覆盖率达62%。

场区面积487平方公里,耕地17.3万亩,森林面积43万亩,其中草原1.05万亩,人工林3.71万亩,水面0.7万亩。

新区成立于1953年,组建之初直接隶属于国家农业部,以繁育前苏联进口的苏重挽马为主业,故名种马场。

后隶属于黑龙江省农牧渔业厅、黑龙江省畜牧局,1980年下马上牛,繁育北美大荷兰种奶牛,更名为种畜场。

2007年1月划归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牡丹江分局,2007年12月17日归属七台河市政府。

2011年为了加快七台河发展,进一步挖掘发展潜力,加快建设步伐,将这块土地打造成我市又一个发展新区,更名为金沙新区。

新区共设有9个农业管理区、3个区直企业单位和4个区直事业单位。

金沙新区土地规模经营程度高,全区拥有1200个家庭农场。

金沙新区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集团作业能力强,主产大豆、玉米、水稻,年产粮豆63000吨,水稻5000吨、玉米46000吨、大豆12700吨。

森林面积43万亩,总蓄积量250万立方米,过熟林蓄积0.399万亩,中壮林蓄积8.5万亩,幼林蓄积2.2万亩,年均木材产量6000立方米。

金沙新区水资源丰富,有水库2座,汪清河水库是七台河市第二饮用水源地,位于金沙新区北部,自然环境优美。

金沙新区有着50多年的畜牧养殖经验,大型奶牛养殖小区,实行标准化科学养殖,现有奶牛2200头,奶牛单产7.7吨,牛奶年产量4530吨,单产位居全省首位。

全年生猪出栏9600头,猪肉产量1000吨,家禽出栏26万羽,鸡蛋年产量6000吨。

根据金沙新区概念规划,新区形象定位是“山水宜居区,田园风情镇”,地缘定位是七台河市卫星城。

规划远期建设用地14.62平方公里(不含工业用地2.5平方公里),建筑面积85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482万平方米,容积率为0.59,总户数40886户,人口规模为12万人。

金沙新区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功能定位是以服务开发区和广大市民为主的科研、教育、商贸、生活基地。

规划五个功能组团,南部两组团为综合型城市组团,北部三个组团为休闲度假组团。

2.2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2.2.1区位优势

金沙新区位优势明显,地处交通要道,自然环境优美,具有较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

2.2.2经济优势

金沙新区畜牧业地位突出,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具有明显的区域经济特色和较强的发展潜力。

2.2.3资金优势

金沙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快,具备经济综合开发的基础,我市财政有项目资金配套能力。

2.2.4外部协作条件

根据七台河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年金沙新区将建设成为七台河市的集居住、商业、工业于一体的新型开发区。

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用水量的巨大增加,国家将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有利于该工程的尽早实施。

七台河市城市总体规划为本工程设计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可靠保证。

2.3项目选址

项目选址在金沙新区冰雪免烧砖厂东侧,金沙新居西北侧。

项目用地属于净地,无需拆迁,土地平整、规则,施工条件良好,工程区域周边无工矿企业,环境卫生条件良好,周边交通便利,运输方便,与新区公共设施联系方便并互不干扰,是项目建设的最佳位置。

综合考虑到经济发展依托、成本费用、运输便捷等因素,最终确定此项目地址,对其进行建设。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1项目建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