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之世界现代政治经济发展课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3635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之世界现代政治经济发展课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之世界现代政治经济发展课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之世界现代政治经济发展课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之世界现代政治经济发展课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之世界现代政治经济发展课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之世界现代政治经济发展课案.docx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之世界现代政治经济发展课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之世界现代政治经济发展课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之世界现代政治经济发展课案.docx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之世界现代政治经济发展课案

世界历史文化史专题

 

注:

囊括大纲版和新课标版。

包括世界历史科技文艺史、世界历史思想史两个小专题。

每个小专题包含知识归纳、规律小结、热点冷点、高考题例、新题预测五个实用构成部分。

 

 

小专题一:

世界历史科技文艺史 

 

一.知识归纳 

(一)大纲版 

1.科技革命相关知识

 

(1)原因分析:

  第一次: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是前提,工场手工业生产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是必要性,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提供了资金,圈地运动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技术。

 

第二次:

前提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欧亚美至少各有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物质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科技条件是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市场条件是国内市场的统一和海外市场的扩大,资金条件是商品输出积累了资本,劳动力条件是美、俄、日等国较大程度解放了劳动力(联系美国内战、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第三次:

必要性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战期间及二战后对高科技的迫切需求),物质条件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科技条件是现代科技理论的重大突破(如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是原子能利用的理论基础)。

 

(2)发明简述:

 

第一次:

纺织机器发明如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克隆普顿发明骡机,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美国人发明轧棉机、缝纫机等。

动力机器革新如瓦特改良蒸汽机。

交通工具革新如富尔顿发明汽船,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美国人发明拖拉机、轮船。

重型机械发明如汽锤等。

 

第二次:

动力机器发明如西门子发明发电机,奥托发明煤气内燃机,戴姆发明汽油内燃机,狄塞尔发明柴油内燃机。

电器发明如爱迪生发明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还有电焊、电钻等。

交通工具发明如本茨(汽车之父)发明三轮汽车,福特发明四轮汽车,莱特兄弟发明飞机,齐柏林发明飞艇,还有内燃机车、远洋轮船的发明。

电讯发明如摩尔斯发明有线电报,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贝尔发明电话等。

化工产品发明如石油化工(汽油、柴油),煤炭化工(氨、苯、染料),军事化工(炸药、改良无烟火药),其他化工产品如塑料、人造纤维等。

 

第三次:

原子能技术如美国原子弹爆炸,苏联核电站建成。

航天技术如苏联人造卫星上天、美国登月成功和航天飞机升空。

电子计算机技术如美国电脑诞生(电子管)、晶体管问世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投入使用。

遗传工程技术如美国重组DNA,英国体细胞克隆,国际合作人类基因草图。

 

(3)特点归纳:

 

第一次:

⑴发明者大多是工匠和技师,属经验型,科技含量不高;⑵由英国开始,向其它国家扩展;⑶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从轻工业部门开始;⑷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第二次:

⑴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科技的作用更重要;⑵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德);⑶有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如俄日);⑷主要在工业内部进行,重工业占据主导地位;⑸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第三次:

⑴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最为重要,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⑵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⑶科学技术各领域相互渗透,出现专业化和综合化两种趋势;⑷主要在新兴工业部门进行;⑸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4)辩证分析影响:

 

第一次:

⑴积极:

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基础;近代城市兴起;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传播了先进生产方式。

⑵消极:

无产阶级相对日益贫困;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资本主义掠夺加剧了亚非拉的贫穷落后。

 

第二次:

⑴积极:

促进生产力发展,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生产无政府状态;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阶段过渡。

⑵消极:

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第三次:

⑴积极:

推动生产力发展(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社会经济结构(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和社会生活结构变化;推动国际经济格局调整,使世界各国的依存、联系更紧密。

⑵消极: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因科技水平的差距而拉大;不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5)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第一次——煤铁复合型。

第二次——临海型。

第三次——临空型。

 

(6)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

⑴欧洲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⑵近代工业产生(含洋务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工业);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抵抗派、洋务派)。

 

第二次:

⑴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⑵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⑶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君主立宪、民主共和)。

 

第三次:

⑴国民政府不重视科技发展,中国与西方科技水平差距极大;⑵过渡时期,人民政府重视科技与工业,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⑶探索和“文革”时期,“左”倾错误政策延误了科技发展,拉大了差距;⑷新时期,坚持改革开放,重视科技和教育,科技事业发展迅速。

 

2.世界近现代科技成就 

(1)数学:

17世纪,数学实现了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的转折。

法国笛卡尔的解析几何学把变量引进了数学,实现了代数和几何的结合(数形统一),成为数学的转折点。

英国牛顿和德意志莱布尼茨分别独立地建立了微积分学,从而使精密的测量和变量计算有了可能。

解析几何、微积分的发明,使数学进入一个以变数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领域,称为“高等数学”。

 

(2)物理学:

  

文艺复兴:

伽利略发现了落体定律、加速度概念、摆的振动以及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奠定了近代动力学的基础。

 

牛顿力学体系:

1687年牛顿发表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它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概括和综合。

根据牛顿理论的预测,最终发现了海王星。

 

电磁学:

英国吉尔伯特发表《论磁学》一书,研究了天然磁石的性质。

丹麦奥斯特发现电生磁(电动机原理)。

英国法拉第发现了磁生电(发电机原理)。

英国麦克斯韦建立了系统的电磁学理论。

德国赫兹证明了电磁波存在。

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为开辟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现代物理学:

量子论和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早期,物理学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X射线(德国伦琴)和放射性(波兰居里夫妇)的发现,为现代物理学开辟了道路。

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揭示了时空的可变性,使人们进一步研究微观高速运动。

他的质能关系式(E=mc2)是利用原子能的理论基础。

牛顿力学只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运动状态下的一个特例(相对论力学概括了牛顿力学)。

 

(3)天文学:

 

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是天文学革命。

古罗马托勒密的“地心说”是中世纪天文学的理论基础,得到了天主教会的支持。

波兰哥白尼的“日心说”,动摇了封建神学的基础。

德意志开普勒的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的规律。

意大利伽利略自制望远镜,证实了“日心说”正确性,他被称为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天上的哥伦布”)。

意大利布鲁诺发展了“日心说”,提出了时空无限、宇宙无固定中心的理论。

 

(4)化学和生物学:

 

近代化学:

英国波义耳(实验方法)是近代化学的创始人。

法国拉瓦锡(氧化过程、质量守恒)使化学发展步入正轨。

英国道尔顿创立原子论,标志近代化学发展时期的开始。

意大利阿伏伽德罗提出分子概念。

俄国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性质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内在联系,是无机化学的系统化和大综合。

 

近代生物学:

英国哈维建立血液循环学说,奠定了近代生理学的基础。

瑞典林耐制定了植物分类法。

德意志施莱登和施旺分别从植物和动物学角度确立细胞学说。

法国拉马克提出了生物进化观点。

英国达尔文提出了生物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原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确立了进化论。

法国巴斯德奠定了微生物学基础。

 

(5)史学和地理学:

 

世界近现代史:

注意地圆学说、板块构造学说。

注意参阅英国李约瑟的《中国传统科学技术史》和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

 

3.世界近代文艺成就 

(1)文学:

 

但丁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和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在长诗《神曲》中揭露了教会的贪污腐化和封建统治的黑暗残暴。

薄伽丘的小说集《十日谈》揭露了教会的虚伪腐化,提倡个性解放,歌颂人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英国的社会现实,深刻而生动地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法国拉伯雷的《巨人传》提倡个性解放,鼓励人们成为“全知全能”的人。

德意志伊拉斯谟的《愚人颂》辛辣地讽刺了教皇、主教和封建贵族。

西班牙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讽刺了中世纪的骑士制度和武侠精神。

 

(2)艺术:

 

达•芬奇多才多艺,贡献涉及艺术、科学众多领域,被恩格斯称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他以《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等作品驰名于世。

米开朗琪罗创作的西斯廷教堂拱顶画,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作品。

拉斐尔笔下的众多圣母充满人情和母爱。

米开朗琪罗的代表作《大卫》雕像,生动准确地表现了人体的健美和力量。

 

(二)新课标版 

1.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01):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1)经典力学:

文艺复兴运动也对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伽利略通过实验证实,外力并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只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通过实验,他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大大改变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以来有关运动的观念,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伽利略研究基础上,英国科学家牛顿确认了物体宏观运动的规律。

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

他把地球上的物体的运动和天体运动概括到同一个理论之中,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

这一体系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的意义。

后来,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发现了海王星等。

 

(2)相对论的创立:

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大,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即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广义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

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

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它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3)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1900年,为了解决热辐射理论卜的疑点,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山了量子假说。

他认为:

辐射像物质一样,是由具有能量的基本单位量子来实现的。

这一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

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

20世纪30年代,量子力学建上起来。

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成为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效的科学理论之一。

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相对论和量子论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

它们的提出,不仅推动了物理学自身的进步也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2.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02):

破解生命起源之谜 

(1)教会的禁锢:

在知识贫乏的古代,人们相信神创造了人类和世界万物。

在欧洲封建社会,基督教会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基督教宣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上帝创造的。

当时,教会提出的这些神学教义被视为天经地义。

教会还指责那些敢于挑战神学说教的思想为“异端”,有些不同意教会说教的人被烧死在火刑柱上。

生物学家只能在不触犯教会禁令和神学教义的前提下,对动植物的形态、生理和分类进行具体的研究,致使生物学研究进展缓慢。

 

(2)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

17世纪,英国科学家胡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软木片,发现许多被分割开的小室,他称之为细胞。

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生物学研究陆续取得重大成果,细胞学说发展起来。

细胞学说的确立,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9世纪初,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提出了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

他旨定了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提出两个著名的原则——“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即经常使用的器官就会发达,不用就会退化;后天获得的新特性会可能遗传下去。

早期的生物进化思想开始形成。

 

(3)达尔文与进化论:

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达尔文认为,生物是进化而来的,它们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他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学说。

这一原理,被后人归纳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

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在教会和保守势力看来,这不仅是对神和宗教的极大亵渎,更是对人类尊严的莫大伤害。

支持达尔文的人称他是“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3.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03):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1)蒸汽时代的到来:

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瓦特制成了装有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大大提高了蒸汽机的功率。

80年代,他又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采用曲柄机构,使往复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

瓦特还在蒸汽机上增加了可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

他研制的蒸汽机能够适应不同工厂的需要。

此后,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等工业部门,都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蒸汽机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丁厂,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人生产逐渐形成。

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英、法、美等国家成为工业国家。

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2)电气革命的出现: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随着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便利的电力开始带动机器,成为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一种新能源。

工业获得了比蒸汽机更强人、更方便的动而且使机器的使用更加普遍,更多的工业部门涌现出来,生产技术也更加先进。

工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实力日益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电灯使城市的夜晚亮如白昼。

电车使城市居民出行更加方便,电梯使摩天大楼越建越高。

电话使相隔千里如同近在咫尺,电冰箱、洗衣机、电熨斗等的使用大大减轻厂人们繁重的家务劳动,电影和电视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

 

(3)信息技术的发展:

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了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进了互联网的产生。

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互联网可以提供文件传输、电子邮箱、聊天等服务,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

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全面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传统产业也借助互联网提高管理水平,并通过全球营销和采购扩大市场。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在家里完成很多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乐趣。

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着改变,网络聊天、网上购物使人们足不出户也能够与其他人沟通并享受服务。

但是,网络也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4.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01):

文学的繁荣 

(1)浪漫主义文学:

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这种社会情绪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在创造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在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歌颂了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鞭挞了丑、恶与黑暗。

在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在德意志,诗人海涅在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里,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2)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现实主义文学兴起,逐渐成为文学的主流。

它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英国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等,通过对社会下层生活的描述,真实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

在俄国,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等,都是享誉世界文坛的名著。

在北欧,丹麦安徒生在他的作品中同情弱者,嘲弄权贵;挪威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揭露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和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批判了美国社会中的种族歧视现象,痛斥了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

 

(3)20世纪的世界文学:

20世纪早期,现实主义作家创造了大量优秀作品,如英国萧伯纳的《苹果车》、法国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等。

但是,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深刻影响了文学的发展,表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的现代主义成为文学主流。

现代主义文学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美国作家海明威在继续进行现实主义创作的同时,也奉献了大量现代主义作品,代表作是《老人与海》。

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的典型。

20世纪上半期,苏联文学高度繁荣。

高尔基的小说《母亲》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具有很大的世界影响。

20世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文学家和文学作品,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

印度的泰戈尔、中国的鲁迅、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尼日利亚的索卡因等都有很大的世界影响。

 

5.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02):

美术的辉煌 

(1)从新古典主义美术到浪漫主义美术:

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处于大革命前后的剧烈动荡中。

在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中,新古典主义美术诞生了。

它强调理性,往往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

在表现形式上,它突出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

法国画家大卫是杰出的新古典主义美术画家。

他的代表作有《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等。

它们表现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统治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生动再现了这一时期法国重要的历史画面。

法国画家安格尔的作品《泉》,充分展现了人体美与古典美的完满结合。

人们对“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寻求新的精神寄托。

这种情绪反映在美术创作领域中,就产生了浪漫主义美术。

它注重表现人的感情,运用鲜明色彩和奔放笔法,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但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

浪漫主义美术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使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

19世纪前期,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典型表现了这一画派的风格特征。

 

(2)现实主义美术和印象画派:

19世纪中期,兴起了注重表现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美术,代表人物有法国的米勒和俄国的列宾等。

米勒的代表作有《播种者》《拾穗者》等。

俄罗斯画家列宾的代表作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9世纪后半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批青年画家以“不关心主题思想”为宗旨,反抗保守陈腐的主题思想。

他们借助当时光学领域的新成就,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印象派因法国画家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而得名。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象画派进一步发展,强烈主张个性的抒发。

作品大多线条粗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富于装饰韵味。

荷兰的凡高是这一时期印象画派的著名代表。

凡高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

他的作品《向日葵》让人感受到灼热阳光下的灿烂。

法国画家塞尚擅长画静物,色彩反差强烈,立体感强,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3)现代主义美术: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巨大创伤;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科技的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

美术家们开创的形形色色与传统美术迥然不同的新流派,统称为现代主义美术。

它的主要特征是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流露出艺术家愤怒、消极、悲观、失望等各式各样的复杂心理。

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是最有影响的现代主义美术大师之一。

他的作品《格尔尼卡》通过一系列变形的图案组合,控诉了法西斯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的罪行。

二次大战后,现代主义美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五花八门的表现形式,反映了当代欧美各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困惑。

人们面对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艺术形式,会感到一时的新奇和刺激,也对到底什么是艺术产生了长久的迷惘。

6.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03):

音乐与影视艺术 

(1)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在欧洲兴起。

它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

到19世纪中叶,浪漫主义音乐走向鼎盛时期。

德意志音乐家贝多芬的晚期作品,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

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还有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

他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作品旋律优美,节奏轻快,以《蓝色的多瑙河》最为著名。

19世纪,欧洲的歌剧也取得了辉煌成就。

意大利音乐家威尔第创作了歌剧《茶花女》等,他的作品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

法国歌剧家比才的作品《卡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浪漫主义色彩。

19世纪的欧洲,出现了弘扬本民族特性的民族乐派。

19世纪中后期,俄国的民族乐派音乐兴起。

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等是世界闻名的杰作。

 

(2)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

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兴起,轻松活泼,通俗易懂,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爵士乐,在一次大战后受到空前欢迎。

二次大战后,以摇滚、蓝调和爵士等为代表的音乐更加通俗化,吸引了无数听众。

新时代大众心理的变化,特别是青少年反叛精神的增长,使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

20世纪50年代初,摇滚乐《围着时钟摇吧》对美国青少年造成巨大震撼。

20世纪60年代,摇滚乐在美国更加火暴,出现了《时代在改变》等作品。

英国的披头士乐队在西方也有很大影响。

随着传播技术的革命和交通的日益便捷,日益繁荣的流行音乐活动改变着人类的娱乐和生活方式。

各国间的音乐交流和交融日益增强,加深了对不同民族音乐的理解和尊重,推动着世界音乐的繁荣。

 

(3)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9世纪晚期,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19世纪末.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制成兼有拍摄和放映功能的活动电影机。

1895年底,他们首次向公众放映自已拍摄的电影短片,这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20世纪初,美国人格里菲斯拍摄和导演了集故事性和艺术性于一身的电影作品,如《一个国家的诞生》等。

但是最初的电影是黑白无声片,称为“默片”。

这一时期,苏联电影事业迅速发展,拍摄了《波将金号战舰》等影片。

1927年,美国首次拍摄成功有声音、有对白、有音乐和歌唱的有声影片,电影进入有声片时期。

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拍摄成功。

二次大战后,宽银幕和立体声电影等相继问世。

电影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和广为流行的娱乐形式。

有人称之为继诗歌、音乐、舞蹈、美术、建筑和戏剧之后人类创造的“第七艺术”。

20世纪20年代中期,电视机出现。

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30年代播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

首次开办每天两小时的电视广播。

30年代末,英国拥有电视机的家庭已达两万户。

40年代初,美国开始试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