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位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436029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位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位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位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电位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电位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位器.docx

《电位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位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位器.docx

电位器

电位器

百科名片

电位器是具有三个引出端、阻值可按某种变化规律调节的电阻元件。

电位器通常由电阻体和可移动的电刷组成。

当电刷沿电阻体移动时,在输出端即获得与位移量成一定关系的电阻值或电压。

电位器既可作三端元件使用也可作二端元件使用。

后者可视作一可变电阻器。

简介

原理

识别

特性参数

1.符合度

2.分辨力

3.滑动噪声

4.电位器的机械寿命

分类

作用

注意事项

展开

简介

原理

识别

特性参数

1.符合度

2.分辨力

3.滑动噪声

4.电位器的机械寿命

分类

作用

注意事项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电位器(英文:

Potentiometer)是可变电阻器的一种。

通常是由电阻体与转动或滑动系统组成,即靠一个动触点在电阻体上移动,获得部分电压输出。

  电位器的作用——调节电压(含直流电压与信号电压)和电流的大小。

  电位器的结构特点——电位器的电阻体有两个固定端,通过手动调节转轴或滑柄,改变动触点在电阻体上的位置,则改变了动触点与任一个固定端之间的电阻值,从而改变了电压与电流的大小。

  电位器是一种可调的电子元件。

它是由一个电阻体和一个转动或滑动系统组成。

当电阻体的两个固定触电之间外加一个电压时,通过转动或滑动系统改变触点在电阻体上的位置,在动触点与固定触点之间便可得到一个与动触点位置成一定关系的电压。

它大多是用作分压器,这时电位器是一个四端元件。

电位器基本上就是滑动变阻器,有几种样式,一般用在音箱音量开关和激光头功率大小调节电位器是一种可调的电子元件。

  用于分压的可变电阻器。

在裸露的电阻体上,紧压着一至两个可移金属触点。

触点位置确定电阻体任一端与触点间的阻值。

按材料分线绕、炭膜、实芯式电位器;按输出与输入电压比与旋转角度的关系分直线式电位器(呈线性关系)、函数电位器(呈曲线关系)。

主要参数为阻值、容差、额定功率。

广泛用于电子设备,在音响和接收机中作音量控制用。

编辑本段原理

电位器

  从外观看,脉冲电位器与普通电位器一样都是三个引脚,但在其内部与引脚1、2相连的是两个长短不一的金属静片,与引脚3相连的是一周有12或24个齿的金属动片。

当脉冲电位器旋转时可出现四种状态:

即引脚3与引脚1相连,引脚3与引脚2及引脚1全相连;引脚3与引脚2相连,引脚3与引脚2及引脚1全断开。

  在实际使用中,一般将引脚3接地作为数据输入端。

而引脚1、2作为数据输出端与单片机I/O口相连。

如图2中所示,将引脚1与单片机的P1.0相连,引脚2与单片机的P1.1相连。

当脉冲电位器左旋或右旋时,P1.0和P1.1就会周期性地产生所示的波形,如果是12点的脉冲电位器旋转一圈就会产生12组这样的波形,24点的脉冲电位器就会产生24组这样的波形;一组波形(或一个周期)包含了4个工作状态。

因此只要检测出P1.0和P1.1的波形,就能识别脉冲电位器是否旋转是左旋还是右旋。

编辑本段识别

  进一步分析右的波形并按时间轴展开可以看出,虽然脉冲电位器左旋和右旋的波形都相同。

但左旋时,在第1状态,脚1先比脚2变为低电平;在第2状态,脚2也变为低电平;在第3状态,脚1先比脚2变为高电平;在第4状态,脚2也变为高电平;脉冲电位器右旋时,脚1和脚2输出波形的变化规律正好与左旋相反。

故可根据时间识别法(比较P1.0与P1.1低电平出现和结束的时差)来识别脉冲电位器是左旋还是右旋。

在动态扫描中,因采样频率操作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实际上很难测出P1.0和P1.1的波形;也很难测准P1.0与P1.1低电平出现和结束的时差,只能快速地对P1.0和P1.1电平采样。

对应图1所示波形按时间轴展开,每当P1.0和P1.1的组合电平依次为01001011四种状态码组成一个字节即4BH时,就表示左旋一位音量减1。

而每当P1.0和P1.1的组合电平依次为10000111四种状态码组成一个字节即87H时;就表示右旋一位音量加1。

这里将“4BH”称为左旋一位的特征码,“87H”称为右旋一位的特征码。

编程的任务就是要在脉冲电位器旋转过程中识别出这两种特征码,并以此为依据,对音量进行增减控制。

实际编程时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识别出这两种特征码。

但我们在实践中经过比较,用状态(位置)采样法实现编程是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对采样频率和操作速度没有特别要求,也可不用定时器和中断资源,只需在主程序里面就能完成,而且具有编程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工作可靠的优点。

  由于脉冲电位器在工作过程中有三种情形:

一是没有被旋转而停留在某一状态(位置);二是虽然被旋转但没有完成一个周期(4个状态)而停留在某一状态;三是不停地被旋转而超过一个周期。

状态(位置)采样法就是要准确地跟踪识别和记录脉冲电位器变化的每一个状态值(包括位置值和它对应的特征码)。

程序一开始就要识别出脉冲电位器所处的现态位置和其对应的特征码;随后不断跟踪扫描记录脉冲电位器的每一变化过程。

显然,脉冲电位器只有旋转到第4个状态才有一个我们所需要的特征码出现,程序根据这个特征码的性质再对音量进行加减控制。

电位器

编辑本段特性参数

符合度

  符合度又叫符合性,它是指电位器的实际输出函数特性和所要求的理论函数特性之间的符合程度。

它用实际特性和理论特性之间的最大偏差对外加总电压的百分数表示,可以代表电位器的精度。

分辨力

  分辨力决定于电位器的理论精度。

对于线绕电位器和线性电位器来说,分辨力是用动触点在绕组上每移动一匝所引起的电阻变化量与总电阻的百分比表示。

对于具有函数特性的电位器来说,由于绕组上每一匝的电阻不同,故分辨力是个变量。

此时,电位器的分辨力一般是指函数特性曲线上斜率最大一段的平均分辨力。

滑动噪声

  滑动噪声是电位器特有的噪声。

在改变电阻值时,由于电位器电阻分配不当、转动系统配合不当以及电位器存在接触电阻等原因,会使动触点在电阻体表面移动时,输出端除有有用信号外,还伴有随着信号起伏不定的噪声。

  对于线绕电位器来说,除了上述的动触点与绕组之目的接触噪声外,还有分辨力噪声和短接噪声。

分辨力噪声是由电阻变化的阶梯性所引起的,而短接噪声则是当动触点在绕组上移动而短接相邻线匝时产生的,它与流过绕组的电流、线匝的电阻以及动触点与绕组间的接触电阻成正比。

电位器的机械寿命

  电位器的机械寿命也称磨损寿命,常用机械耐久性表示。

机械耐久性是指电位器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动触点可靠运动的总次数,常用"周"表示。

机械寿命与电位器的种类、结构、材料及制作工艺有关,差异相当大。

  除了上述的特性参数外,电位器还有额定功率、阻值允许偏差、最大工作电压、额定工作电压、绝缘电压、温度参数、噪声电动势及高频特性等参数,这些参数的意义与电阻器相应特性参数的意义相同。

编辑本段分类

  组成电位器的关键零件是电阻体和电刷。

根据二者间的结构形式和是否带有开关,电位器可分为几种类型。

相关书籍

电位器还可按电阻体的材料分类,如线绕、合成碳膜、金属玻璃釉、有机实芯和导电塑料等类型,电性能主要决定于所用的材料。

此外还有用金属箔、金属膜和金属氧化膜制成电阻体的电位器,具有特殊用途。

电位器按使用特点区分,有通用、高精度、高分辨力、高阻、高温、高频、大功率等电位器;按阻值调节方式分则有可调型、半可调型和微调型,后二者又称半固定电位器。

为克服电刷在电阻体上移动接触对电位器性能和寿命带来的不利影响,又有无触点非接触式电位器,如光敏和磁敏电位器等,供少量特殊应用。

  线绕电位器:

具有高精度、稳定性好、温度系数小,接触可靠等优点,并且耐高温,功率负荷能力强。

缺点是阻值范围不够宽、高频性能差、分辨力不高,而且高阻值的线绕电位器易断线、体积较大、售价较高。

这种电位器广泛应用于电子仪器、仪表中。

线绕电位器的电阻体由电阻丝缠绕在绝缘物上构成,电阻丝的种类很多,电阻丝的材料是根据电位器的结构、容纳电阻丝的空间、电阻值和温度系数来选择的。

电阻丝越细,在给定空间内越获得较大的电阻值和分辨率。

但电阻丝太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断开,影响传感器的寿命。

可调绕线电位器

  合成碳膜电位器:

具有阻值范围宽、分辨力较好、工艺简单、价格低廉等特点,但动噪声大、耐潮性差。

这类电位器宜作函数式电位器,在消费类电子产品中大量应用。

采用印刷工艺可使碳膜片的生产实现自动化。

碳膜电位器

  有机实芯电位器:

阻值范围较宽、分辨力高、耐热性好、过载能力强、耐磨性较好、可靠性较高,但耐潮热性和动噪声较差。

这类电位器一般是制成小型半固定形式,在电路中作微调用。

  金属玻璃釉电位器 它既具有有机实芯电位器的优点,又具有较小的电阻温度系数(与线绕电位器相近),但动态接触电阻大、等效噪声电阻大,因此多用于半固定的阻值调节。

这类电位器发展很快,耐温、耐湿、耐负荷冲击的能力已得到改善,可在较苛刻的环境条件下可靠地工作。

  导电塑料电位器:

阻值范围宽、线性精度高、分辨力强,而且耐磨寿命特别长。

虽然它的温度系数和接触电阻较大,但仍能用于自动控制仪表中的模拟和伺服系统。

  多圈精密可调电位器:

在一些工控及仪表电路中,通常要求可调精度高。

为了适应生产需要。

现在这类电路采用一种多圈可调电位器。

这类电位器具有步进范围大!

精度高等优点。

多圈精密可调电位器

编辑本段作用

  电位器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用作分压器

  电位器是一个连续可调的电阻器,当调节电位器的转柄或滑柄时,动触点在电阻体上滑动。

此时在电位器的输出端可获得与电位器外加电压和可动臂转角或行程成一定关系的输出电压。

  2.用作变阻器

  电位器用作变阻器时,应把它接成两端器件,这样花电位器的行程范围内,便可获得一个平滑连续变化的电阻值。

  3.用作电流控制器

  当电位器作为电流控制器使用时,其中一个选定的电流输出端必须是滑动触点引出端。

编辑本段注意事项

  1.电位器之电阻体大多采用多碳酸类的合成树脂制成,应避免与以下物品接触:

氨水,其它胺类,碱水溶液,芳香族碳氢化合物,酮类,脂类的碳氢化合物,强烈化学品(酸碱值过高)等,否则会影响其性能。

  2.电位器之端子在焊接时应避免使用水容性助焊剂,否则将助长金属氧化与材料发霉;避免使用劣质焊剂,焊锡不良可能造成上锡困难,导致接触不良或者断路。

  3.电位器之端子在焊接时若焊接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可能导致对电位器的损坏。

插脚式端子焊接时应在235℃±5℃,3秒钟内完成,焊接应离电位器本体1.5MM以上,焊接时勿使用焊锡流穿线路板;焊线式端子焊接时应在350℃±10℃,3秒钟内完成。

且端子应避免重压,否则易造成接触不良。

  4.焊接时,松香(助焊剂)进入印刷机板之高度调整恰当,应避免助焊剂侵入电位器内部,否则将造成电刷与电阻体接触不良,产生INT,杂音不良现象。

  5.电位器最好应用于电压调整结构,且接线方式宜选择“1”脚接地;应避免使用电流调整式结构,因为电阻与接触片间的接触电阻不利于大电流的通过。

  6.电位器表面应避免结露或有水滴存在,避免在潮湿地方使用,以防止绝缘劣化或造成短路。

  7.安装“旋转型”电位器在固定螺母时,强度不宜过紧,以避免破坏螺牙或转动不良等;安装“铁壳直滑式”电位器时,避免使用过长螺钉,否则有可能妨碍滑柄的运动,甚至直接损坏电位器本身。

  8.在电位器套上旋钮的过程中,所用推力不能过大(不能超过《规格书》中轴的推拉力的参数指标),否则将可能造成对电位器的损坏。

  9.电位器回转操作力(旋转或滑动)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轻,随温度降低而变紧。

若电位器在低温环境下使用时需说明,以便采用特制的耐低温油脂。

  10电位器的轴或滑柄使用设计时应尽量越短越好。

轴或滑柄长度越短手感越好且稳定。

反之越长晃动越大,手感易发生变化。

  11电位器碳膜的功率能承受周围的温度为70℃,当使用温度高于70℃时可能会丧失其功能。

热敏电阻器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热敏电阻器

英文名称:

thermistor

定义:

电阻值随其电阻体温度的变化而显著变化的热敏元件。

应用学科:

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仪器仪表元件(二级学科);仪器仪表机械元件-敏感元件(三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百科名片

热敏电阻器是电阻值对温度极为敏感的一种电阻器,也叫半导体热敏电阻器。

它可由单晶、多晶以及玻璃、塑料等半导体材料制成。

这种电阻器具有一系列特殊的电性能,最基本的特性是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有极为显著的变化,以及伏安曲线呈非线性。

简介

种类

主要特点

特性参数

应用

编辑本段简介

  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敏感元件。

在工作温度范围内,电阻值随温度上升而增加的是正温度系数(PTC)热敏电阻器;电阻值随温度上升而减小的是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

热敏电阻器

阻器。

图中为四种常见的热敏电阻器的电阻-温度特性曲线。

曲线1是金属热敏电阻器。

它的电阻值随温度上升而线性增加,电阻温度系数为+0.004K-1左右。

曲线2是普通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

它的电阻值随温度上升而呈指数减小,室温下的电阻温度系数为-0.02K-1~-0.06K-1。

曲线3是临界热敏电阻器(CTR)。

它的电阻值在某一特定温度附近随温度上升而急剧减小,变化量达到2~4个数量级。

曲线4A和4B是钛酸钡系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

前者为缓变型,室温下的电阻温度系数在+0.03~+0.08K-1之间;后者为开关型,在某一较小温度区间,电阻值急增几个数量级,电阻温度系数可达+0.10~+0.60K-1。

  1871年西门子公司首先用纯铂制成测温用铂热敏电阻器,之后又出现纯铜和纯镍热敏电阻器。

这类纯金属热敏电阻器有极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早在1834年以前,M.法拉第就发现硫化银等半导体材料具有很大的负电阻温度系数。

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使用硫化银、二氧化铀等材料制成有实用价值的热敏电阻器。

1940年美国J.A.贝克等人发现某些过渡金属氧化物经混合烧结后,成为具有很大负温度系数的半导体,而且性能相当稳定。

1946年后生产的普通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绝大多数是用这种合成氧化物半导体制成的。

1954年P.W.哈依曼等人发现添加微量稀土元素的钛酸钡陶瓷具有较理想的正电阻温度系数,以后在此基础上制成了热敏电阻器,并发展成系列品种,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编辑本段种类

  热敏电阻器种类繁多,一般按阻值温度系数可分为负电阻温度系数(以下简称负温系

热敏电阻器

数)和正电阻温度系数(以下简称正温系数)热敏电阻器;按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大小可分为缓变和突变型;按其受热方式可分为直热式和旁热式;按其工作温度范围可分为常温、高温和超低温热敏电阻器;按其结构分类有棒状、圆片、方片、垫圈状、球状、线管状、薄膜以及厚膜等热敏电阻器。

编辑本段主要特点

  是对温度灵敏度高,热惰性小,寿命长,体积小,结构简单,以及可制成各

热敏电阻器

种不同的外形结构。

因此,随着工农业生产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元件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如温度测量、温度控制、温度补偿、液面测定、气压测定、火灾报警、气象探空、开关电路、过荷保护、脉动电压抑制、时间延迟、稳定振幅、自动增益调整、微波和激光功率测量等等。

  随着近代军事技术、特别是空间技术的发展,对热敏电阻器除了要求高可靠、长寿命、超高温和超低温外,还需要灵敏度更高、不需致冷、性能优良的测辐射功率的热敏器件。

编辑本段特性参数

  热敏电阻器的主要特性参数有电阻-温度特性、电压-电流特性和热时间常数。

  ① 电阻-温度特性:

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金属热敏电阻器的电阻-温度关系可表示为

  Rt=R0(1+αt) 

(1)

  式中Rt为温度t摄氏度时的电阻值,R0为温度0摄氏度时的电阻值,α为工作温度区间的平均温度系数。

普通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的电阻温度关系可表示为

  RT=AeB/T 

(2)

  式中RT为温度T(K)时的电阻值,A为与热敏电阻器材

热敏电阻器

料和结构有关的系数,B为材料的特性常数。

根据温度系数的定义,(见右图)。

热敏电阻器

  于是,α和B的关系是(见左图)

  临界热敏电阻器以及钛酸钡系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的电阻温度关系不易用数学式表达,一般用特性曲线或某温度下的电阻温度系数值来表示。

  ② 电压-电流特性:

在规定温度和静止空气中,热敏电阻器达到热平衡时两端的电压与其中流过的稳态电流之间的关系,通常呈非线性。

  ③ 热时间常数:

当环境温度从温度T1突变到温度T2,热敏电阻体的温度变化到等于(T2-T1)的63.2%时所需的时间。

编辑本段应用

  热敏电阻器用途十分广泛。

主要的应用方面有:

①利用电阻-温度特性来测量温度、控制温度和元件、器件、电路的温度补偿;②利用非线性特性完成稳压、限幅、开关、过流保护作用;③利用不同媒质中热耗散特性的差异测量流量、流速、液面、热导、真空度等;④利用热惯性作为时间延迟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